第二百三十五章 朕不想做疯子(2 / 2)
如果天下资源和好处被某一家占尽,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合久必分,重新洗牌。」
四人认真地听着,黄尊素脸色凝重,在心里与此前学到的新知识一一对应。
温体仁三人听得晕头转向,心惊胆战。
这要是别人说出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丶倒反天罡,早就怒加呵斥,绑送法司,好好严惩。
可偏偏这些话是皇上说出来的。
不由得自己好好在心里仔细琢磨。
一琢磨,骇然地发现,这些话说的还真有些道理,以前看史书百思不得其解的诸多矛盾,把这些话里的道理带进去,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黄宗羲和顾炎武却是越听越兴奋,眼睛里闪烁着全是澎湃的激动之情。
「前宋赵氏得国不正,杯酒释兵权,为了压制武夫,尊崇文儒,让文官士林一家独大,丧失了科试的重大意义。
一家独大的结果就是狂妄自大,不思进取。
国朝初年,太祖也有此意,只是他没有想的那麽通透,加上他以为,稳住皇权,就能压制一切矛盾。
大错特错!」
朱由校此话一出,温体仁三人更加坐立不安。
皇上,难怪你要南下祭拜孝陵,原来真是给太祖皇帝告罪去的。
「科试出来的文官们,在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悉数覆灭,京营损失惨重,皇权威势大不如前,没有能压制住他们的力量,开始在狂妄自大的道上一路狂奔。
嘴里喊着为国为民,其实什麽都想要。
权想要,钱也想要;特权想要,富贵也想要。
就是赋税不想承担,保国安民的责任不想要,动不动就甩锅给皇帝。
皇帝昏庸,奢靡无度,任用奸佞,横徵暴敛..
万历年间,复修紫禁城几处被雷火毁掉的宫殿,扯了几十年的皮。
可是天启六年,锦衣卫和东厂在江南抄没缙绅官员们的家产,好家夥,处处园林,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两银子修建的。
花费上百万两银子修建的名园,也比比皆是。
这边喊着国朝俸禄,历朝历代最刻薄;那边却大手大脚,耗费无数,比皇家还要舍得花钱。
这些钱哪里来的?
华亭徐阶家,此前只是中等之家,薄产数十亩田地。
中进士为官数十载后,家产二三十万亩。
这些田地是他凭本事挣的,还是凭他的官身巧取豪夺的?
这样东华门唱名,陡然巨富的缙绅世家,东南比比皆是。
你们是权也要,钱也要,名也要,什麽好处都想要,唯独责任绝不要。」
温体仁三人已经麻木了。
他们家也是这样。
诗书世家,那是先祖侥幸中试,陡然而富,然后人丁兴旺,家里丰产,拼命地培育人才,子孙中不停有人中试,进而延续富贵。
这样的世家,财富经过几世的积蓄,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先人中试,家中陡然而富,可惜子孙不争气,难登两榜,只能家道中落,但是过得也比一般百姓,乃至中小地主好得太多。
皇上真要收拾他们,就不会在这里跟他们叨叨说这些。
「朕要让科试发挥原来的本意。
官从科试中出,有权,但只能小富即安。如果想权也要,钱也要,那就按贪官污吏严惩不殆。
绅从工商出,有钱,但只能小权保身。如果想有钱能使鬼推磨,那让他变成鬼,自己去推磨。
百姓为民,秩序公义由官执行公权保证,温饱富足由绅大兴工商保障。
官民之间,绅民之间,官绅之间,组成一个三角关系,完全可以互相制衡,以防某一家坐大,权钱尽占。」
听到这里,众人都听呆了,就连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愣在座位上,执笔的手定在那里。
幸好有刘若愚率领的其他几位书记员,不受影响的照常笔录。
黄尊素先开口问:「皇上,新政里,工商由经济厅振兴,尽在官府掌控中,少有地方士绅参与,如何实现绅自工商出?」
「朕想让地方士绅参与工商大兴,可是他们愿意吗?
不愿意那朕就自己做,培养出一批新的工商士绅。这几年,深州丶天津,还有上海和宁波,因为新工商而大富的人数以千计。
且深州和天津只是开始,朕这次南下,除了祭拜孝陵,还要去东南各处看看。
实地看看情况,再决定如何放开工商,鼓励和扶植新绅自由发展壮大。
在朕的新政里,官和绅丶权和钱必须要分开,互相制衡。」
这时,朱由校的得意弟子黄宗羲举手道:「皇上,官民丶官绅丶绅民,这三者之间如何制衡?
」
「在官的眼里,绅和民都是百姓,只是民占百姓多数,绅只占少数。而公义由百姓定义,公权由百姓授予。
官被赋权,确保公义的公平和公正。」
顾炎武马上兴奋地接言道:「皇上,民占百姓多数,那公义公权皆有民说掌控,官多数要倾向民,以确保其权柄至正。」
「对,但是公权的基础是基本权,何为基本权,那就是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此基本权是平衡三者制衡的中心点...」
一路上进行着这样让人惊心动魄的谈话,一路上不时巡视地方,队伍徐徐南下。
中途到淮安,遣首辅兼吏部尚书温体仁丶阁老兼礼部尚书周延儒代表天子,去凤阳祭拜祖陵。
三月二十五日,朱由校一行人在瓜州换乘江舟,在东海巡海都司舰队护卫下,一路西进,直至南京。
三月二十八日,在南京龙潭码头上岸。
年初就返回南京的魏忠贤,和萧如薰等人,率南京六部诸寺官员,在码头恭迎,然后前呼后此基本权是平衡三者制衡的中心点...」
一路上进行着这样让人惊心动魄的谈话,一路上不时巡视地方,队伍徐徐南下。
中途到淮安,遣首辅兼吏部尚书温体仁丶阁老兼礼部尚书周延儒代表天子,去凤阳祭拜祖陵。
三月二十五日,朱由校一行人在瓜州换乘江舟,在东海巡海都司舰队护卫下,一路西进,直至南京。
三月二十八日,在南京龙潭码头上岸。
年初就返回南京的魏忠贤,和萧如薰等人,率南京六部诸寺官员,在码头恭迎,然后前呼后拥,送朱由校入南京紫禁城。
即日起,朱由校在南京紫禁城沐浴戒斋,为清明日祭拜孝陵做准备。
四月初二入夜,亥初时一刻。
南京金川门附近,突然燃起大火,火光冲天,照亮半边天。火光中,喊打喊杀的喧闹声直冲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