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 140-150

140-1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赶海捡到了特殊海洋生物[末世] 老婆今天还回家吗? 老实人,但被阴湿室友盯上了 男团出道的我演戏爆火了 炮灰攻上位,抱走恶毒男配 终极boss是我家宠物? 亡夫兄长竟是她曾经白月光 穿越国外写小说 [清]给太子当姐姐那些年 我是佐樱好二儿

至于王玫,她很少在徐辉面前说起前夫。她已经改嫁,时时刻刻在儿子面前说起亲生父亲,只会让他更难融入新家庭。

徐辉说着,语气平淡。

徐荷叶却知道父亲的难过。

抱着孩子买糖葫芦,听着就知道她这位亲爷爷是个很疼爱儿子的爸爸。

“爸,放心,回去我就给您做个糖葫芦。”

“行,那爸爸就靠你了。”父女俩笑着把烛火灭掉,然后下山。

回到市区,徐荷叶说到做到。

除了山楂,她还买了葡萄、梨还有苹果。买不到竹签,她去小吃摊上点了一把烧烤,肉菜拆下来,竹签洗干净煮水后照样能用。

梨子苹果削皮切成小块,葡萄洗净剥皮,用洗干净的竹签串好。冰糖加水,熬成糖稀,淋在串好的水果上,再借杂货铺的冰柜冻上半个小时。

夜幕降临时,徐荷叶拿着一大把水果糖葫芦回到出租屋。

“爸,您的糖葫芦。”她把这一大串糖葫芦送到父亲面前,“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徐辉看着女儿晶亮的双眼,心头一热,他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

很甜,很好吃。

曾经亲生父亲没能做的事情,隔着几十年的时光,由他的亲孙女完成了。

糖葫芦做成了,让徐荷叶厨兴大起,第二天一早她就去菜市场买了只腊鸭。她打算趁着父亲还在的这两天,誓要把有祖母味道的八宝鸭复刻出来。

连着做了两天,煮毁了三只腊鸭,连带若干配料后,徐辉终于撑不住,买了火车票准备回赣省。

离开前,徐辉还在交代孩子,“荷叶,学厨不能好高骛远,八宝鸭这种经典扈城名菜实在太为难你了。

咱们有时候该放弃还是放弃,不必死磕。你呢,好好读书,好好经营工厂。至于做饭嘛,爸自己学。”

“回头等我学好了,我做给你吃。”

第145章 亚运会 九月一日,开学日。

九月一日, 开学日。

徐荷叶带着遗失证明、各种身份证件,带上报名费去敬业中学报了名。

她中考成绩好,被分到了一班, 也是实际上的清北冲刺班。

开学后, 徐荷叶就发现班上同学的学习氛围和原来初中截然不同。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 划区招生。生源有好有坏,有热爱学习的,自然就有不爱学习混日子的。

高中却不同,能读高中的必然都是通过高中录取分数线的, 有中考这道线的筛选,来的都是各个学校成绩优上的学生。

能来敬业中学, 能进一班的更是优中之优, 这些优等生,个个都是不缺天赋和努力的天选之子。

没人再无聊地关注班上同学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来的, 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有好多同学甚至为了节省那点早晚上下学的时间而选择在校住宿。

同学你追我赶, 分数咬得很紧。

徐荷叶要想保持曾经的名次,必须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努力才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40-150(第6/11页)

生活很平淡, 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时间一晃而过,眨眼间就到了9月22日。

这天,班上气氛罕见的热闹, 大家叽叽喳喳说着话,就连老师看到了也不像往常那般厉声呵斥。

这是个特别的日子, 是京市亚运会开幕的日子。

下午三点多,全校师生齐聚大会堂,大会堂中间摆着几台电视, 这几台电视是从校长还有几位校领导家搬来的,专门用来转播亚运会开幕式。

四点,工人体育场上响起了轰隆隆的鼓声,会场北侧的巨钟长鸣11下,声震长空,万众欢腾,预示着开幕会的开始。

《欢庆锣鼓》《碧水风荷》《中华武术》《童星闪耀》《体坛英姿》《亚运之光》……,大会堂里鸦雀无声,数千师生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专注地看着亚运会开幕式上的每一个项目。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专注地看着这场由华国举办的大型体育盛会。

徐荷叶看过有关亚运会的报道,她很清楚,为了让这场开幕式完美呈现,整个华国付出了多少努力。

二人上肩前倒前翻滚,掀板抛挺身跳,滚动虎伏燕式跳……由八套动作组合而成的大型团体操《体坛英姿》表演难度非常大,那些动作只有国家级三级以上的专业体操运动员才能完成。

为了在开幕会上完美呈现这套体操,从数万名士兵中精挑细选的千名士兵,从接受任务开始,便开始每天长达十四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人人带伤训练,最后才成功完成这场《体坛英姿》的表演。

分镜里的跳伞表演,难度极大,风向、天气稍微有偏差,就可能发生跳伞运动员无法顺利降落在体育场内的严重事故。

藏族少女,手持火把采集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神圣之火,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手持火炬跑进了会场,伴随着亚运会会歌响起,亚运圣火在工人体育场被点燃……

徐荷叶脸上一热,她伸手去摸,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热泪盈眶。

她看向四周,无论师生,皆满眼晶莹。

从1896年被骂东亚病夫,到90年第一次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华国人用近百年努力,用一曲《亚洲雄风》告诉全世界华国人不是鹰国人口中的“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第二天是周末,徐荷叶开学以来第一次去了工厂。

董桃花激动地找到徐荷叶:“荷叶,稳了,咱们厂生产的卫衣和运动服成功搭上亚运会的东风,已经卖疯了。”

徐荷叶点了点头,并不意外。

他们这次拿的料子,可以说是完美地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不过,她更关心的是厂里这次做的新款。

“小姨,新款预定得怎么样?”为了给新款预热,这次来厂里定运动服的零售商,徐荷叶要求厂里给他们每个人都送一份小册子。

亚运会十月七号才结束,有关亚运会的话题起码能延续到91年。但是他们手头的卫衣运动服还是太过单薄,她估计能卖到十一月中旬就算不错了。

所以冬装新款能不能顺利打开销路,才是工厂后面能不能顺利发展下去的关键。

董桃花道:“冬装册子是送给那些零售商了,大家都挺感兴趣的,不过目前还没有人下定。”

天气还热,这些零售商们不会这么早定冬装。估摸着要到十月中旬,大家才会来定冬装。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您统计一下,看下大家更喜欢哪一套。”

“定得多的,咱们可以考虑多囤些货。定得少的直接砍掉,没人要做出来也是浪费人力物力,还占库房。”

“我明白,你就别操心了。”

董桃花又说起一件事:“对了荷叶,你之前不是说了要找厂房嘛。”

第146章 赠送

“中介小吴给我打了个电话, 她给我们找了两个厂房。一个距离江城服装厂近,也是服装厂,厂子挺大的, 但要求咱们把设备一起盘下来。要价不菲。”

“另一间是个空厂房, 也挺大, 但是位置比较偏僻,在扈东那边,租金相对便宜很多。”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那您和小吴姐联系一下, 咱们今天就去看看这两间厂房。”

“好,我现在就去。”董桃花说着, 去办公室给中介公司打了个电话。

徐荷叶在厂房里转了转, 车间干得热火朝天,全都是在赶制运动服和卫衣的。

这两版衣服都以简约大方为主, 和之前的套装比还算是好做, 不过这次的订货量可比之前多得多。

除了现货, 还有很多预定单子。

《公关小姐》这部剧确实很火爆,也掀起了一波制服热, 但这波热度说实话还是更聚焦在都市男女身上,但亚运会不一样。

这是一场全民盛宴。

整个华国,男女老少,除了还在襁褓里只会吃奶的小婴儿外, 所有人都会为亚运会的举办而激动。

去不了京市看亚运会,能拥有一套熊猫火炬的运动服或者卫衣, 也是一份参与感。

看到徐荷叶来了,厂里的工人师傅都有些激动,好几个都在给他们的小组长使眼色。

“小老板。”被组员催促着来的小组长叫住徐荷叶。

“有什么事吗?”

小组长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 有些不好意思道:“小老板,厂里师傅们想买运动服,您能不能便宜一点,以出厂价给我们?”

“不用。”徐荷叶一口拒绝,在小组长有些失望的眼神中说道,“不用你们买,我送你们,每人一套。不过大家的衣服,需要等顾客订的货都发出去后才能给你们。你们可以提前商量好是要运动服还是卫衣,到时候厂里统一给你们做。”

徐荷叶话音落地,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太好了,多谢小老板。”

“不客气,你们认真做,争取早日穿上自己的衣服。”

徐荷叶说完,去办公室找到董福运,让他接预订单时注意留出百来套运动服面料。

董福运疑惑:“留这么多面料做什么?”

徐荷叶:“这些是留给厂里师傅们的。”

她解释道:“刚刚厂里的小组长找到我,希望能从厂里买一套运动服。我做主,不收大家钱了,免费送一套给他们。”

“这段时间,厂里忙着赶货,师傅们昼夜不停,一直在加班。大家任劳任怨地帮我们,从来没有提过要求,难得他们提出了需求,送他们一套衣服花不了多少钱。”

说实话,服装出厂价真不高,有时候还不足终端零售价的五分之一。

一件两件的,卖不了多少钱,何不拿出来收买人心。员工对工厂的归属感强,也更愿意为工厂努力。

董福运点了点头:“行,我明白了。”

他拿出随身记事本,在本子上写下了这件事。

徐荷叶想到刚刚的小组长满头大汗的模样,又道:“小姨,最近还是太热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40-150(第7/11页)

。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解暑药不要缺了,多买点放在车间,有人中暑就能喝。

再买点干荷叶、金银花、绿豆什么的,放食堂,出点钱让他们帮忙多给咱们熬点荷叶茶、金银花水、绿豆汤之类的汤汤水水放到车间给师傅们喝。”

董杏花:“放心吧,自从入暑后,这些解暑用的中药、汤水,厂里就没缺过。”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办事我放心。”

说实话,像这方面的小福利,现在很多私人小厂是没有的。

你说,天热,员工中暑了怎么办?

熬着呗!

请假回家?

那不行!耽误了工期,要扣工钱。

也就是董杏花工人阶级出身,才更能体会这些制衣工人们的难处,愿意按照原来国营大厂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一些小福利。

同样的,徐荷叶以前也做过车间女工,也有顶着三十九高热的不适在车间拧螺丝过。她知道普通百姓都是手停口停,为了挣那点口粮,不敢病不敢休息的日子有多煎熬。

她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挣到了上辈子一辈子都没挣到的钱。为这些给她挣钱的员工提供一些小福利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小姨,小吴姐什么时候有空?”

“她现在就有空,她说她打个车过来接咱们,大概要半个小时过来。”徐荷叶点了点头,决定趁这个时间去库房看看。

库房同样忙得热火朝天,王安文带着四个工人,一刻不停地忙着发货。

装袋封存好的货物,搬到门口的大货车上,等货车装满了就运往火车站,然后通过火车站的货运系统,发往周边城市乃至全国。

“董经理来了。”王安文看到董杏花笑着打了个招呼。

“王哥,辛苦了。”

王安文摇了摇头:“厂里生意好,我也高兴。”

这几个月他每个月工资都发到了四百块,要知道原来在老厂坐冷板凳,一个月才一百五十多块,每个月下几次馆子都没了。

现在可好,两百块留着平时做生活费,嘿嘿,剩下两百块他能下好几次馆子。

第147章 不对劲

估摸着差不多的时间, 二人从仓库出来,到工厂大门口等了大概五分钟,一辆出租车停在了两人面前。

中介小吴推开后座车门, 从车里走了出来, 看到徐荷叶和董杏花连忙道歉:“抱歉抱歉我来晚了, 让你们久等了。”

“小吴姐,你不用道歉,我们也刚从工厂里出来。”徐荷叶笑着道。

董杏花也道:“是啊,小吴, 你太客气了。”

小吴笑了笑,又问道:“那我们现在去看工厂?”

“行。”

“先看近的这家?”

“嗯。”三人上了车, 没多久, 司机开了差不多十来分钟后就抵达了另一座工厂。

也不知道要在工厂里看多久,小吴便给司机结了车费, 让司机走了。看着这么一小会儿就付出去的三十块, 小吴心疼得嘴角都在抽抽。

好在公司愿意报销, 不然她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前台吧!

小吴领着二人来到一座工厂前,厂门口站着一位看着四十来岁皮肤白胖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满脸愁苦,看到小吴后,马上挤出笑容,迎上前来, 目光落在徐荷叶和董杏花身上时又有些迟疑。

“小吴中介,这两位是?”

小吴道:“何老板, 这两位就是我今天和您电话里提的买家。”

“买家?两个女人?”何老板嘴角一抽,眼里更加狐疑。

“女人怎么了?女人不能买厂办厂了?”说话的是一位陌生女声,徐荷叶抬头看过去, 女人四十多岁,脸色有些憔悴,眼神却很明亮有神。

“我不是这意思。”中年女人开口后,中年男人瞬间萎了下来。

谁让他犯了错,心虚呢!

中年女人冷哼一声,把目光放到徐荷叶和董杏花身上,她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两人一眼,开口道:“大妹子,小姑娘,怎么称呼?”

董杏花:“大姐,我姓董名杏花,您叫我小董,或者杏花都行。”她又指了指徐荷叶,“这是我外甥女徐荷叶,您叫她荷叶就行。”

徐荷叶和董杏花商量过,出门在外,出面的都是董杏花。

“大姐怎么称呼?”董杏花又问道。

中年女人道:“董妹子,我姓李,托大,你叫我一声李姐就成。”

“李姐。”

中年女人点了点头:“那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工厂?”

“行。”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工厂里走,徐荷叶跟在后头,默默打量着这座工厂。

厂房做得不错,坐北朝南,通风也不错。面积差不多是他们现在租的厂房两倍,适合他们现在的体量。

厂里已经停工,一个工人都没有。

她伸手摸了摸旁边的缝纫机,很干净,指腹没有一点灰尘,显而易见,厂主人定然很珍惜这座工厂,不然也不会停工后还时常打理。

李姐看着厂房里的这些机器,肉眼可见的不舍,但不舍也没办法,谁让家里欠了债,只能把厂卖了还债。

“董妹子,荷叶姑娘,我们这厂你们盘下来真不亏。你们看看这些机器,缝纫机是最近新出的型号,缝起衣服速度又快,针脚又密实。还有这些钉扣机、锁边机,都是近两年才刚买的,用个五六年没有问题。”

董杏花点了点头:“确实很新。”她在纺织厂干过,再加上最近管着整个重荷服装厂,了解这一行,知道中年女人说得没差。

不过——董杏花和徐荷叶对了一个眼神,点了点头,询问道:“李姐,我有些问题想问问您,如果有冒昧之处还望您别介意。”

李姐摇头:“没关系,想问什么就问吧。”

董杏花:“是这样的,李姐,我看你这厂里东西都挺不错,而且很多机器都是最近这一两年置办的,足以说明你们厂的效益不错。既然生意不错,怎么就到了要卖厂的地步?”

这何家制衣厂是私人工厂,自负盈亏,没有政府补贴,如果生意不好根本买不起这些机器。就像他们重荷服装厂,如果不是最近生意好,挣了钱,也不会想着换厂房。

李姐苦笑:“原来生意确实不错,只是——”

七八年改革后,夫妻俩就辞职下海开了一间裁缝铺子,专门给人做衣服,做的是……嗯,是港城仿版。

两夫妻的手艺都不错,就算客人只拿张图来,夫妇俩瞟一眼也能做个差不离。

同样款式,只要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价钱,这让他们裁缝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来找他们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招徒弟。慢慢地,招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开了这间工厂。

办了厂,挣的钱越来越多,他们又开始换新设备,想着提高效率赚更多的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40-150(第8/11页)

知道这狗东西,肚子里藏不了二两油,挣了点钱就开始飘了,居然跑去赌博,把家里积蓄全都赔光了不说,还挪用了厂里采购面料的钱以及工人工资。

现在账面上一分钱没有,发不出工人工资,还要赔合作商的违约金。只能把厂卖了,看能不能把窟窿填上。

只是这真实原因就不能告诉她们了。

黄赌毒三个字沾不得,尤其是赌毒二项,输红了眼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若是让买家知道他们厂和赌徒扯上了关系,就算是想买也不会买了。

“只是——我家老何得了重病。他这病,需要很大一笔钱治,国内还治不好要出国治,我呢,现在要专心陪他治病,也没精力经营工厂,只能卖了。”

“什么病啊,这么严重。”董杏花面露同情。

什么病?

哪有什么病?

她这本来就是随便胡诌一个理由。

想起上次去医院看的那位裁剪师傅,李姐恨恨地道:“肝病。”

“肝硬化,晚期,快死了。”

肝硬化,那确实是个要命的大病。

董杏花顿时面露歉意:“抱歉,希望何老板能早日康复。”

徐荷叶却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明白。

李姐摇了摇头:“和你没关系。”

她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便道:“我这里还有个仓库,不如一起去看看?”

“行啊。”

一群人又转道去仓库,仓库距离不远,也不算大,但也够用。

徐荷叶和董杏花都挺满意的。

厂房大,设备齐全,距离老厂也近,方便员工上下班,旁边还有厨房,可以做饭给员工们吃。

如果价钱合适,真的可以定下来。

两人对视一眼,董杏花道:“李姐,我说实话,您这工厂不错,如果价钱合适的话,我们可以定下来。”

李姐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我也是诚心卖厂,不会开虚价。”

“董妹子,我这厂大,加上仓库,足有一千四百多平米。

前两年光买厂房就花费了四十二万,这两年厂房涨价不少,加个一二十万都好卖,更别说我这里还要这么多设备。

但我如今急需用钱,算不了那么细,你给我五十万让我保个本就行。”

董杏花看了徐荷叶一眼,徐荷叶点了点头。五十万,能买下一间工厂的所有权,那确实不贵。

董杏花心里有数了,不过价格还是要还一还的。

她道:“李姐,五十万还是太多了,你给少点。还有,你们这厂产权明确吧。”

“如果产权不明,我们是不要的。”

“明确,明确,这厂子就在我们夫妻名下。”还价,那就是准备要的意思,一旁的何老板喜笑颜开,甚至都把工厂的产权证拿了出来,“董妹子,你瞧瞧,这就是工厂的产权证。你看看,产权所有人,何富贵,李梅花,就是我们夫妇俩的名字。”

还真是。

何老板继续道:“董妹子是爽快人,这样,我们给你少一万二,四十八万八,八八就是发,你看怎么样?”

董杏花:“一万二也太少了,起码要少个五万吧。”

“五万,五万不行,少太多了。这样我再退一步,再少两万,四十六万八,六六八八,顺顺发发,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等董杏花开口,何老板就道:“董妹子,我这真是底价了,你要是再还价,那就算了。”

何老板白胖的脸一肃,显出几分威严来。

董杏花知道这真是底价了。

四十六万八,能少三万两千块,也算是不错。她刚准备应下,就感到左边衣袖被人扯了扯。

她左边是徐荷叶。

董杏花转头看过去,就见徐荷叶冲着她摇了摇头。

徐荷叶看着何老板,终于明白刚刚那股违和感从何而来。

李姐说何老板得了肝硬化,还是晚期。但何老板这张红润饱满的胖脸可不像是有肝病的模样。

见董杏花有些不解,徐荷叶提醒道:“小姨,您还记得吕奶奶吗?”

“吕婶?”董杏花皱眉,不明白徐荷叶怎么会突然提起她。

顺着徐荷叶的目光看过去,她的目光也落在了何老板的脸上。

董杏花突然反应过来,吕婶子就是肝硬化晚期患者,离世前,她整个人都因为肝硬化排毒不畅发黑发黄。

这位何老板说是肝硬化晚期,皮肤却这样白皙红润,可不像是得病的模样。

不对劲,很不对劲!

这厂子怕是有点猫腻。

姨甥俩对视一眼,徐荷叶点了点头,董杏花微微点头,然后对李姐道:“李姐,你和何老板都是诚心人,我们也是真心想把厂子盘下来。不过四十六万毕竟不是小数目,我还需要回家和我当家的商量一下,咱们回头再联系?”

第148章 旧厂房

眼见价格都说定了, 董杏花和徐荷叶却突然要走,何老板和李姐当然不肯。

夫妻俩对视一眼,李姐连忙上前拉住董杏花的手:“哎呀, 董妹子咱们不都说好了?怎么又不定了?”

“你要是觉得这价格太贵, 实在不行我再给你少一点。咱们凑个整, 四十六万,那八千我也给你们免了。中介费、过户费、缴税什么的也我出啊……”

董杏花和徐荷叶对视一眼,更觉得不妙。

这厂子要没问题,这对夫妇也不至于这么急着找人接手。

董杏花推开李姐的手, 讪笑道:“李姐,买厂这等大事, 哪有只看一面就定下来的。您放心, 等我回家和我当家的商量好了我们马上回来找你。”

说着,一手拉着侄女, 一手拉上中介小吴, 匆匆跑出工厂。

三人离开后, 何老板和李姐对视一眼,“这两女的还能回来吗?”

李姐瞪了丈夫一眼:“我怎么知道?”

何老板急得团团转:“要是他们不会来了怎么办?”

自从他们放出卖厂的消息后, 陆陆续续有人来看过,这些人里不是没钱只想租厂不想买的,要不就是狮子大开口死命压价的。

只有这对姨甥,没怎么压价。如果能顺利把厂卖了, 他们夫妻俩拿着这些钱躲回老家,不仅能避开高利贷, 还可以东山再起。

“老婆,厂子卖不掉我就完了?高利贷今天早上又给我打电话了,他们说如果我再不还钱就要把我手剁掉。”

“老婆, 我是裁缝,要是没手我不就废了。你快想想办法。”

“想想想,我能有什么办法。都怪你,谁让你管不住手去赌博的。实在不行,就让高利贷把你手剁掉吧。”李姐看着何老板,恨恨道。

如果不是这个狗东西,他们家有房子,有工厂,以后就能在这座城市扎下根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40-150(第9/11页)

现在好了,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仅如此,还背了一身的债。

何老板李姐夫妻俩的争吵,徐荷叶她们当然不知道。她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

小吴没有两人之间的默契,迷迷糊糊就被董杏花拉走了。出了工厂,她还是不解:“董经理,徐小妹,刚刚怎么了?”不是聊得挺好,怎么突然就要走了。

何老板和李姐不了解,她可很清楚,徐小妹才是真正的老板,董经理根本不用回家和她丈夫商量。要不要买,她和徐小妹两人完全能做决定。

“因为他们说谎了。”

“说谎?”

“嗯。”徐荷叶点了点头,“如果李姐说卖厂是因为厂里效益不行,我还能理解。但她说他们卖厂是因为何老板重病,李姐要陪她出国治病。”

小吴:“这有什么问题吗?”

“小吴姐,你想想,何老板那模样是像有病的样子吗?”

见小吴依然不理解,徐荷叶解释道:“小吴姐,肝主排毒,肝硬化晚期患者,因为肝脏功能失调,体内积攒的毒素不能及时代谢排出,肤色基本上都是黑黄色的。”

小吴:“……”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那位何老板人有些憔悴,皮肤却很白皙。

没病,为什么要说自己生病了?

这厂子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四十六万八千元,这么多钱,要是打了水漂……大热的天,小吴下意识打了个寒战。

幸好,幸好徐小妹发现了李姐的谎言。不然,这桩生意是她介绍的,要是出了事,她得懊悔死。

想到这里,小吴心里后怕的同时又不由得有些庆幸。她看向董杏花和徐荷叶,有些不好意思道:“董经理、徐小妹,对不起,是我没有了解清楚。”

“没事。”徐荷叶摇了摇头,“小吴姐你也不是故意的。”她一个中介,只负责找厂源,工厂老板刻意隐瞒的事情,她一个中介怎么会知道。

小吴松了口气:“那,另一个厂房要去看看吗?”

董杏花看向徐荷叶,徐荷叶点了点头:“既然出来了就去看看吧。”

三人重新打了个的士,告诉司机地址后,车子越开越偏,直到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一片农田前停了下来。

绕过一片荒草地,三人终于走到了传说中的工厂前。徐荷叶伸出手,刚放到铁门上,正准备推门进去,就听到大门发出嘎吱一声,碰的一声倒了下来。

大门落地,卷起厚厚一层灰尘。

小吴看着眼前这一幕,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进门后,徐荷叶抬起头,屋顶上全是破洞,阳光透过屋顶的破洞照射进来,落在地上形成一块块光斑。

这地方,肯定是做不了工厂了。

屋顶破破烂烂的,墙壁也不完整,如果要用,起码得把整座工厂推翻重修,才能投入使用。

小吴再次道歉:“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是这样的。”

厂主人只说地方有点偏僻,但是厂房面积大,而且价格便宜,她想着如果面积大、价格便宜,地方偏一点也没什么。

甘蔗没有两头甜,买啥都没有那么两全其美的,但她是真不知道这厂竟然破到了这个地步。破成这样,买回去能有什么用?

董杏花也有些失望,但还是提起劲儿安慰小吴:“没事儿。”

“买衣服都要货比三家呢,更何况是买厂子。”

小吴点了点头,心里却决定,下次给顾客推荐房源前,一定要提前去考察,把房产情况了解清楚。

徐荷叶却很惊喜,透过工厂破旧的窗户,她还能看到不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今年四月扈东正式投入开发,如今这里还是一片稻田,但徐荷叶很清楚,过不了几年,这里就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如果能把这座厂房买下来,几年后不管是拆迁拿拆迁款,还是拆了重建,都能派上很大用场。

想到这里,徐荷叶看向小吴:“小吴姐,这间厂房,房主人开价多少?产权什么的都清楚吧。”

小吴一喜,峰回路转啊!

“产权明确,能过户,厂主人开价十五万,要求全款付清。”这间厂比之前看的那间还要大一些,不过是地方太偏,太破旧,才开不上价。

第149章 高利贷

董杏花急了, 忙出口阻拦:“荷叶,这间工厂太破旧了,地方也偏僻。”用不上, 也没有升值价值。“再便宜, 买下来都不划算。”

徐荷叶摇头, 以一个玩笑般的语气道,“小姨,别看这里现在还是一片稻田,没准要不了几年这里就会变成扈城最繁华的地段呢?”

董杏花没说话。

徐荷叶确实很有眼见, 但扈东这块地儿,是真不值钱。往前这些年, 多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扈东的人卖了祖房, 跑去扈西买房。

这间厂的厂主人没准也是如此,卖了扈东的破旧老厂, 去扈西办新厂, 或者买新房。

徐荷叶也不勉强, 如果她没有前世记忆,也不知道扈东的发展能那么迅猛。

她笑了笑, 对董杏花道:“小姨,要买厂房也不急于这一时,咱们回厂里再商量商量。”

商量一下,如果小姨小舅他们都不愿意, 那她就以个人名义去买,买下来做她的私产, 将来这间厂房会是她的退路和底气。

董杏花连忙点头:“行行,回去和你小舅舅,还有吕俊他们商量一下。”

十五万, 厂里能拿得出来。

但厂毕竟不是徐荷叶一个人的,厂里的钱其他人也有份,如果这十五万打了水漂,其他人未必不会对徐荷叶有意见。

回到工厂,徐荷叶把厂里所有股东都聚集到一起。

“荷叶,这么严肃,有什么事?”董福运哑着嗓子问道。这两天接待的顾客多,一天到晚地说话,说得他嗓子都哑了。

吕俊和黄旺成也都看着她。

“是这样的——今天我和小姨去看厂房了。总共看了两间,第一间离咱们近,厂房、机器,品质都没的说,买下来就能投入使用。

要价四十六万八,这个价格呢,不低,但也不算狮子大开口。我和小姨都觉得可以定下来。但——”徐荷叶简单说了一下看厂时发生的事情,“我们怕厂子埋了雷,如果我们一无所知地把厂盘了下来,回头会炸雷。”

“所以买之前我们要先查一下,看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何老板李姐夫妇卖厂。如果这个问题我们能解决,就把厂买下来。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就再等等,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厂卖或者出租。”

徐荷叶说完,董杏花看向董福运:“老幺,你认识的人多,找人帮忙问问情况。”

董福运点了点头:“好,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

“那第二件事呢?”

徐荷叶:“第二件事还是和厂房有关。第二间厂房在扈东那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渣攻绑定生子系统 渣攻要我对他的肚子负责 朕是真想弄死男主[穿书] omega驯服黑月光 词条打造火影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