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30-140(第1/13页)
第131章 领先
大吴了解到徐荷叶的想法后, 很快做了个设计图过来。
徐荷叶有些惊讶:“没想到你还会画设计图。”
大吴笑道,“退伍回来时,我们指导员告诉我们, 做装修也是一门很有前景的生意, 让我要时时学习, 与时俱进。”
“刚开始也不专业,就带着几个兄弟慢慢摸索。后来有幸接到一家房地产装修样板房的活儿,房产公司的经理给我拿了张设计师画的图纸,觉得特别惊艳, 就试着自己摸索。”
“最初也画不好,什么都不懂。就找了个夜校学画画, 慢慢地就画出来了。”
“真厉害!”果然这世上从来都不缺有心之人。
徐荷叶对着大吴竖起大拇指, 将目光落在图纸上。
这年头特别流行复古老钱风,喜欢用深色原木护墙板, 棕色打底, 整体的配色特别沉、深。如果不开灯, 屋里会特别暗沉。
贴墙做一圈原木,还会进一步压缩室内空间, 让人觉得十分局促。
徐荷叶不喜欢这样的,她还是喜欢更加开阔、简洁、又明朗的感觉。
大吴的设计图完美地避开了这种复古老钱风,配色以白、米和淡黄为主,强调通风和整间屋子的通透感, 十分契合徐荷叶的审美。
不像有些做设计的,总觉得屋主人的审美不行, 即便主人家说了自己的要求,也喜欢在里头加一堆乱七八糟的他自己的想法。
“大吴哥,你的设计图我很喜欢, 装修就按照你图纸里的想法来。不过有些细节我觉得可以再调整一下。”
“比如插座的位置,你看下房间里这张图,你把插座放在床边,没有问题。不过你没有考虑到床头柜的高度。插座位置过低,夹在了床头柜和墙壁间,插插座会很不方便。”
“其他地方,比如客厅,次卧,这些地方的开关和插座位置,都需要根据家具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
“还有一个,像是房间里的主灯,我希望能用双控开关。同一盏灯,分别在房门口和床边各放一个开关。进屋时,按房门口的开关,灯会点亮,入睡时按床边的开关,灯会熄灭。如此就省得睡觉时还得跑到房门口关开关,然后摸黑上床。”
双控开关设计出来的时间很早,但她不知道目前国内的装修有没有引入这一点。
起码就她目前所见,不管是赣省老家、樟树巷的出租屋,还是小姨家,电灯开关还用的是拉线的方式,而不是开关。极少数用了开关的,也是单控开关,而不是双控开关。
既然是新家,手里头又有钱,她还是希望家里的装修能尽可能得方便便捷。
“还有呢?”大吴声音有些发哑。
“还有的话,玄关处,哦,就是进屋口可以设计一个内嵌式的多层小柜子,方便收纳换下来的鞋子。”
“多预留一些插座,方便家里后期添加家电。”
“厨房做高低台,切菜区略高于炒菜区,有助于缓解做饭人的腰部疲劳。”
“卫生间地漏,要注意比周边的地面略低一些。你们装修时可以买一把弹珠,装好后把弹珠随手一撒,如果这些弹珠很轻易就滚到地漏处,说明不会积水。”
“大致就这些了。”
徐荷叶随口一说,大吴却听得非常兴奋,他看着徐荷叶就好像当初看到那份装修图纸一样兴奋。
徐荷叶这些想法,都是后世装修中最基础的操作。但在这个房地产、装修行业才刚兴起的时代,却是具有领先意义的。
徐荷叶被大吴盯得头皮发麻,说话都有些结巴:“怎,怎么了?做不了吗?”
大吴连连摇头:“当然不是。”
“我觉得你说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但是做好了却很得屋主人好感的小细节。
他们做装修,除了去劳务市场找活外,主要靠的还是老熟客口口相传,互相介绍。
大吴有种预感,只要他们能按照徐荷叶所说的,把这些细节都做到位,找他装修的客人会比现在多上不少。
他已经决定这次给徐家装修,除了必要的材料费和手下员工的工钱,其他的费用他一概不收。如果不是手里没钱,徐家的装修费他都不想收。
他有预感,光凭徐荷叶这些指点,就足够他们装修小队未来吃用很多年。
徐荷叶也没想到她只是想把自己家装修得更舒适便捷一点,却能给自己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大吴又改了一遍图纸,这次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确定好的大致细节,盯装修的事情就只能是董桃花和徐辉去做,主要是徐辉,因为董桃花只有七天假期,过两天就要回赣省上班。
工厂这边,黄旺成发出去的两百份调查问卷全都收了回来。
不出意外,年龄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上班族女性,或者说都市白领女性,最舍得也有经济能力为自己花钱。
舍得花钱,同时对于衣服的品质、格调也有很高的要求。
徐荷叶他们之前做的制服,现在还在帮江城服装厂售卖的制服,集中顾客群就是这些都市白领。
有了方向后,黄旺成开始琢磨新款。只是他是野路子出身,服装方面的课程学了都不到一年,因此连着画了两天,头发都快薅秃了,也没画出一张设计图来。
徐荷叶提醒了一句:“黄叔,您可以参考一下港城那边的服装设计。”
“多看看他们那边的时尚杂志,还可以看看那边的电影电视,观察下电影电视里男女主角,尤其是都市白领们穿衣风格。”
“不要觉得是抄袭,设计一开始就是模仿,最重要的是从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时尚有一个辐射圈,赣省的人向往扈城的时尚,扈城人向往港城的时尚,港城人向往国外的奢侈品。
国外的奢侈品站在时尚这座金字塔的顶端。
尽管徐荷叶很清楚他们国家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奢侈品完全不输于国外,甚至很多国外顶奢所谓的设计和灵感都来自华国。
只是国内外巨大的经济差距遮掩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忘记了华夏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有多么珍贵,底蕴有多深厚。
但这就是当前的现状,无法改变,只能适应,然后从中找到出路。
想到这里,徐荷叶又道:“黄叔,您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华国传统服饰、首饰、纹样、刺绣有关的书籍,都可以买回来多看看,以此丰富自己的审美。”
徐荷叶记得她去世前那几年,汉服热已经在慢慢兴起。或许现在还太早,但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第132章 老董去世
有了思路后, 黄旺成很快联系了几个他在服装学校认识的同学,以做暑假工的形式参与到服装设计中来。
徐荷叶作为主审,也每天陪在工厂设计新款。
还是那句话, 她或许不太会设计, 但她会看, 会穿,所以她是作为顾客去挑刺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30-140(第2/13页)
家里董桃花和徐辉也很忙,两人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坐上公交前往新房。大吴带着六个工人, 花了两天时间,把所有装修材料都买了回来。
夫妻俩就跟着打打下手, 当然, 也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忙了四五天,董桃花的假期到期, 不得不买票准备回赣省。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的前一天, 董康泰跑到了樟树巷, 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老董,竟然又瘫了!
眼歪嘴斜, 连话都说不出来,人已经送到了医院抢救。
一群人匆匆忙忙赶往医院,守在手术室外。从下午四点,一直到晚上十一点, 持续了七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
“大夫,我爸怎么样了?”董桃花连忙围上去。
大夫扯下口罩, 露出因为捂得太久而发红的脸,“手术很成功,人已经抢救回来了, 不过后期还需要精心照料才有可能恢复。”
董桃花有些奇怪:“我爸,他之前是做过脊椎手术,但当时医生说恢复得很好,现在已经能走能坐能站,怎么又突然瘫痪了呢?”
大夫:“病人这次瘫痪不是因为脊椎的问题,而是脑卒中。”
见大家面露疑惑,大夫解释道:“就是我们俗话里常说的脑中风。”
“脑中风的患者,因为大脑供血不足,极容易引发脑组织脑神经的缺氧以及坏死。大脑是个很神奇的器官,人脑的神经非常精细,身体各部位的作用都有大脑操控。脑神经坏死后,就有可能造成病人偏瘫、失语、失明等等一系列问题。”
“可,我前几天去看他,他还好好的啊,怎么突然就中风了?”
“病人七十多岁,年纪较大。老人血管脆,再加上潜在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影响,是有可能突发中风的。另外,情绪激动,过喜过悲也有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引发中风。”
“情绪激动。”董桃花转过头看向了一脸颓废的大哥董康泰。
董康泰捂着脸:“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正和……”他说着,顿了顿,“谁知道他怎么就中风了呢!”
王素梅:“谁知道?你不知道谁知道?”
“如果不是你光顾着和老婆打架,你爹至于气得中风吗?”
戴盈:“凭什么都怪我们?难不成你们就没有问题了?每天饭桌上阴阳怪气的,老爷子听得心里能舒坦?”
“没准他就是因为气你们这几个白眼狼,所以才中风的呢!”
说着说着,双方又吵了起来。原本戴盈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后,家里气氛好了很多。
毕竟她和刘强老婆叶佳怡都要出去上班。
董康泰自从被钢铁厂开除后就当了缩头乌龟,每天窝在床上当死人,除了饿急了出来找点吃的,其他时候都躲在房间里不出门。
刘强倒是好一点,因为他只是正常被辞退,没有犯错,所以还是每天出门,想找份事做。
家里就王素梅一个成年女人,虽然她也是看天看地看谁都不顺眼,但没个吵架对象,这架也吵不起来。
于是整个老董家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等到戴盈又一次失业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她和王素梅互相看不惯,于是吵架。
吵完架回到房间,看董康泰不顺眼,于是吵架。
这次吵得尤其厉害,最后都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双方都拿了证件准备出门,老董急得要死,想去劝和,脚走不快,嘴插不进话,最后直接把自己急倒下,中风了。
“够了。”董桃花冷哼一声,横了她们一眼。两人瞬间住了嘴,不敢再多话。董桃花常年在妇联工作,是有威信在的,尤其是她冷下脸的时候。
之前她们敢在董桃花面前甩脸色,说白了是因为她有求于她们。可现在情形逆转,情况自然不同。
董桃花懒得搭理他们,看向大夫:“大夫,那我爸还能恢复好吗?”
“命暂时保住了,但还没有脱离危险期。先在重症监护室里观察几天,恢复得好就能出来。不过,病人送来的时间有些晚,神经有很多坏死。
后期认真做康复,偏瘫失语的情况能有所缓解。不过,即便恢复得再好,也很难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我明白了,大夫,谢谢你。”董桃花眉头皱了起来。
大夫的意思很清楚,短时间内,老董依然有生命危险。
而且即便熬过这一劫,他偏瘫失语的情况也很难改善,需要有个人精心照顾。
但,董桃花看了眼王素梅和董康泰,想到董杏花之前和他说的事情。
之前老董还只是做了个小手术,只需要卧床休养一两个月就能恢复,都能让他身上长褥疮,现在这情形,让他们照顾怕是要不了多久,人命就要给照顾没了。
没多久,老董就被转到了重症监护室。
无菌环境不允许家属进去探望,董桃花让徐辉把女儿送回出租房,打算自己在这儿守着。
徐辉没有推辞:“你先看着,我送闺女回去,早上我带早餐过来换你。”
“行。”徐荷叶看了眼玻璃房里的老董,又看了眼满脸憔悴的母亲,还是跟着父亲回到了出租房。
回到出租房,徐荷叶有点睡不着。迷迷糊糊翻腾到早上,天还没亮,就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徐辉不放心,昨儿晚上就没回去,而是在出租房里打地铺。
他把粥煮好,拿了保温盒装上,准备去医院时,徐荷叶也从床上爬了起来。
“爸,我和你一起去医院。”她去医院,不为老董,只是为了母亲。徐荷叶有种预感,老董或许熬不过这一劫。
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孝顺的子女而言,是最沉痛的遗憾。
她体会过,所以不想母亲留下遗憾。陪着董桃花尽了这份心,就算老董有什么万一,母亲也不至于太难过。
徐荷叶一连陪母亲在医院守了三天,看着老董顺利地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大夫来查房都说恢复得很好。
董桃花松了口气,就不让他们每天都来了。
毕竟都忙,只有她现在没事。她又和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单位知道老董的情况后,也表示理解,顺利给她办理了停薪留职。
接下来的半个月,在董桃花的精心照料下,老董的状态每天都在变好,有一天还和董桃花说了很长时间的话。
就在徐荷叶以为自己的想法错了时,老董再一次被送到了手术室。
脑出血。
只是这一次,大夫抢救了很久,还是没能把他的命抢救回来。
老董离世后,办完葬礼,董桃花大病一场。
老董再不好,也是她唯一的父亲。父母在,子女便有来处。父母去了,子女便只剩下归处。
病好后董桃花很快恢复了精神,她请的假期还剩下几天,于是每天都跟徐辉一起去新家看装修。
新家装修接近尾声,大吴他们已经刷好了墙粉,地面贴了瓷砖,整间屋子以白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30-140(第3/13页)
为主,米色点缀,水电线路都藏在了墙壁里,显得非常整洁大气。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买家具。
买完家具,就能过屋入住。
装修完成那天,徐荷叶也过来看了一眼,心里很满意。大吴看着这间屋子,眼里充满了欣喜。
他心底还有个想法。
“徐小妹,等你们过屋时,能不能让我们来拍几张照片?”
有了家具,整间屋子就更有氛围感。大吴有预感,拍了照片说服其他顾客时才更令人心动信服。
“没问题。”这是个小事情。“不过,我希望你不要透露我们家的信息。”
“那是当然。”大吴也是懂分寸的人。“您放心,我只拍几张细节图,给别人参考,不会透露您家的位置信息。”
徐辉和董桃花花了几天时间,买了柜子沙发和床铺,然后一起回了赣省。至于冰箱、洗衣机之类的电器,他们打算过几个月,过屋前再买。
出租屋里再次剩下徐荷叶一个人。
她失落了两天,然后就把精力都放在了工厂。
9月22日亚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要抓紧把厂里做好的卫衣运动服套装推销给经销商和零售商们。
与此同时,黄旺成和他的几位同学设计出了十多套冬装,需要他们从中挑选出三四套作为主推款制作。
第133章 录取通知书
“怎么样?”十来套冬装, 穿在假人模特上,一字儿排开,展示在徐荷叶的面前。
徐荷叶一一看过去, 只觉得每一套都很不错。不过工厂产能有限, 所有款都做也不现实, 一群人讨论了又讨论,最后定下了四套。
第一套是牛仔套装,牛仔棉外套,下面搭配喇叭裤。
第二套, 黄色宽松面包服,面包服用的是之前的套装面料, 下面搭配一条白色灯芯绒直筒裤。
第三套, 咖色波点亮面羽绒服,搭配黑色直筒裤。
最后一套, 红色亮面羽绒服, 下面搭配丝袜、亮片百褶裙。至于里面的内搭, 都配了同一款,米色修身针织毛线衫。
“先做这四套。”徐荷叶想了想, 又道,“黄叔,你们服装学校有没有身材高挑、气质好、五官端正的女同学?”
“如果有的话,您帮忙问问, 她愿不愿意来咱们这儿兼职模特。”
“咱们需要把这几套衣服拍成照片,不, 剩下那六套也一起拍了。”时尚这种东西,没有准头。没准她们觉得没那么惊艳的款,反而戳到了顾客的喜好点呢?
“拍好的照片找印刷厂打印出来, 做成小册子,免费赠送给来咱们厂批发的顾客。”
“回头再根据顾客的订货量,决定专做哪一款。”
徐荷叶又去工厂转了一圈,一切发展顺利,不过她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是她忽略了的。
想了又想,还是没想明白。
厂里没什么事,不用她坐班,徐荷叶决定回家看书。她回到大杂院,意外发现廉玉树竟然在院里屋檐下看书。
看到她回来,廉玉树放下书,问她:“徐荷叶,我听说你高中报考了敬业中学,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吗?”
咔嚓一声巨响,徐荷叶突然反应过来,被她忽略的事情是什么了。
通知书,高中录取通知书!
或者说也不叫录取通知书,而是入学凭证。只是大家习惯性地将之称为录取通知书。新生们都要凭借这张开学凭证办理入学手续。
她脱离学习环境太久,只记得大学会给新生发录取通知书,忘记了中考填报志愿后,高中也会给学生们下发录取通知书。
“高中录取通知书已经下来了吗?”
“下来了。”廉玉树点头,“樟树巷里也有中考生,各个学校下发录取通知书的时间不定,但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
“你报考了敬业中学,时间应该更早。”他也是敬业中学的学生,当初他填报志愿后,通知书就在八月上旬由邮局送到家里来的。
“那,通知书会送到哪儿?”
“应该是送到户籍地吧。”录取通知书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由录取学校发放,邮局专送,直接送到录取学生的户籍地。
户籍地。
徐荷叶抿了抿唇,那就应该是钢铁十厂家属院。
她将身上的背包拿下来,往廉玉树手里一放,“廉玉树,背包帮我看下,我去趟钢厂家属院。”
徐荷叶说着,转身往钢厂家属院跑去。
廉玉树想到徐荷叶和她大舅一家的关系,抿了抿唇,将背包放到家里,“我和你一起去。”
她一个小姑娘,万一起了冲突,都没个帮忙的人。
廉玉树追着徐荷叶跑出樟树巷,在巷子里甩泥巴打仗的孩子们跟着追了过来,“荷叶姐,玉树哥,你们干嘛去呢?”
“你荷叶姐姐有事去隔壁钢铁十厂家属院,我怕她吃亏,跟着去瞧瞧。你们回巷子里玩儿,别到处乱跑。”巷子里有相熟的大爷大妈盯着,不用担心这些小孩子遇到坏人。
为首的朱小华眼珠子转了转,对弟弟朱小夏道:“小夏,你快去家里找咱爸。”
“让他赶紧来帮忙,荷叶姐姐要去她外祖家,我怕她吃亏。”荷叶姐姐的大舅舅不好,很凶,一点都不像小舅舅那么招人喜欢。
“那你呢?”
“我先去看看情况。”
苏永昌:“我爸在家,我也去找我爸,让他给荷叶姐撑腰。”
顾羽:“那我去找我小叔,我爸爸不在家。”
冯乐:“……”他爸不在家,他也没有小叔。“那我找我爷爷。”
万小言:“我叫我妈,我妈在家。”
曾齐齐:“我也找我妈,还有我奶奶。家里人,我都让他们过去。”
“那我也叫上我爷爷奶奶。”
……
没一会儿,一群人呼啦啦地奔向了家属院。
徐荷叶还不知道,有一群人正从樟树巷呼啦啦地赶到了家属院,时刻准备着给她撑腰。
她站在老董家,看着这间屋子,眼里神色莫名。
徐荷叶敲了敲门,没一会儿有人来开门,是刘文。
刘文看着徐荷叶,眼里闪过一丝嫉恨:“你来做什么?”
一想到前两天发生的事情,刘文就觉得暗恨。
凭什么他那么努力,却只能被一所普普通通的高中录取。而徐荷叶这个外地来的乡巴佬,却能被扈城最好的中学录取。
徐荷叶:“我的录取通知书是不是寄到你们这儿来了?”
“没有。”刘文眼里闪过一丝暗光,“我们没有收到你的录取通知书。”
“没有?”徐荷叶皱起眉。
刘文耸了耸肩:“就是没有。谁知道你有没有被高中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30-140(第4/13页)
取,没准你根本没有考上高中呢!”
“不可能。”朱小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听到这话,马上反驳道,“荷叶姐姐区第一,市第二,这么好的成绩,如果都不能被录取,那谁还能被录取?”
“我知道了,你是不是嫉妒,嫉妒荷叶姐姐能考这么好的成绩,所以偷偷把她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
“我劝你赶紧把通知书拿出来,不然,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刘文往前走了两步,看向朱小华,“你怎么不客气?打我吗?”
刘文:“你打呗,打了我现在就去报警。回头再让人做个横幅,上头写着——中考区状元,市榜眼,仗着成绩好,中考考了个好名次,带着外头的小混混到舅舅家,欺负舅舅家的表弟……”
“你说这件事是不是很有趣?”
朱小华:“……”
他举着拳头,想伸手,又怕连累了徐荷叶。
“小华!”廉玉树拉住了朱小华,将他拉到了自己身后,“我们不会打你,不过你要清楚,私自藏匿他人的录取通知书是违法的。”
“一旦我们报警,你们家不仅要把藏匿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还有可能面临被拘留的风险。”
“况且就算不被拘留,一旦被人知道你们家仅仅是因为妒忌,就私藏了别人家的通知书,回头邻居同学会怎么看待你们?”
廉玉树话音刚落,屋里的戴盈突然拿着扫帚打了过来,“滚滚滚,我们这儿没有你的录取通知书。”她现在就听不得‘妒忌’二字。
徐荷叶抓住她手里的扫帚,抿了抿唇,“可是录取通知书都是寄到户籍地,不在这儿在哪儿?”
戴盈抢回扫帚,眸光闪了闪:“我怎么知道!我不管你去哪儿找,反正不在我们这里。”
“别什么东西丢了都赖我们!再说了我们两家关系这么差,就算我们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你。”她说着,呸了一声,朝着徐荷叶吐出一口唾沫。
黏糊糊,还带着黄绿色的浓稠液体朝着徐荷叶的面门飞了过来。
“……”
徐荷叶面露惊恐,下意识往后退去。
一直退到楼梯口,徐荷叶脚下一滑,身子后仰险些摔落下去。
旁边的廉玉树眼里露出惊恐,连忙伸出手去抓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衣袖划过他的手掌,在重力的作用下朝着楼梯倒下去。
就在徐荷叶以为自己完了时,一双大手推着她的后背,把她托了起来。
“没事吧?”苏永昌的父亲苏自强扶着徐荷叶,等她站稳身体后,才松开手。
“发生了什么事?”朱小华的父亲也问道。
“对,荷叶,别怕,我们都来给你撑腰。”徐荷叶回过头,就见楼梯道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全都是樟树巷的叔婶爷奶们。
“录取通知书一般会寄到户籍地,徐荷叶的户籍在这里。”廉玉树道。
苏自强一双虎眼瞪向戴盈:“是你藏了荷叶的录取通知书?”
“我可没藏,你们可别污蔑我!”戴盈叉着腰,往门边一让,“实在信不过我,自己来搜啊!”
徐荷叶看着她,总觉得有些奇怪。
徐荷叶能感觉出来他们没有说谎,但他们的态度,又给她一种他们都知道她录取通知书在哪儿的感觉。
这么主动让他们进去搜,说明他们很肯定屋里没有。难道她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被这群人毁了吗?
第134章 调查僵局
朱小华经不起激将, 莽着头就要往屋里冲,“搜就搜。”
徐荷叶拉住他:“别冲动。”
他们没有证据,贸贸然冲进人家家里, 是犯法的。要是被告个非法入侵, 肯定会被派出所拘留。拘留都是小事, 派出所还会把消息发送到被拘留人所在的社区居委和事业单位。
到那时丢脸都是轻的,万一单位以此为理由要求下岗,那就糟糕了。
“可这群人明摆着不肯把荷叶姐姐你的录取书拿出来。”没有录取通知书,荷叶姐姐还怎么去读书?
董宏富走了出来, 神色颓废:“徐荷叶,你外公死了, 你就这样带人来家里闹腾?”
徐荷叶:“大舅, 我没想闹事。我就是希望能拿到我的录取通知书。”
董宏富道:“你的录取通知书不在我这儿。你要找,去别的地方。”
戴莹接过话头:“看吧, 都说了不在我们这儿。董宏富, 你这个外甥女啊, 现在是一点都不把咱们这个舅舅舅妈放在眼里了。”
徐荷叶的目光从戴盈、董宏富的脸上划过,最后在刘文的脸上落点, 这三人,戴盈眼里写着嫉妒和不忿,董宏富满脸疲倦和不耐烦,刘文眼里写着嫉恨和不甘。
不甘。
为什么不甘心?
徐荷叶稍稍松了口气, 如果她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被毁,刘文眼里应该是不怀好意的得意, 而不是不甘心。
不甘心,就说明东西还在,而且不在他们手里。
或许有哪个环节是她没有想明白的, 徐荷叶和廉玉树对视一眼,转过头看向堵在楼梯道上的街坊邻居们,刚想说先离开这里,就听到乌拉乌拉警车鸣笛的声音。
没多久,两辆警车停在了家属院。
郁建业黑着脸从副驾驶座下来,看着楼梯道上的人,大喝一声:“聚众斗殴,都给我蹲下。”
“冤枉啊,我们可没有打架。”站在最下面的老爷子老奶奶连忙道。
“警察叔叔,我们可是好人。”郁建业险些绷不住黑脸,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叫他一个四十来岁的青壮年叔叔。
他瞥了一眼,楼道上人虽然多,好在没人手里拿着武器,顿时稍稍松了口气。
鬼知道他接到报案,说有十几号人气势汹汹、呼啦啦跑到他们家属院,把一家子围了起来的时候,他有多害怕。
别又是那些社会青年,学着港台电视电影搞什么帮~派、社~团,上门闹事。那些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热血上头就很容易被人煽动,要是闹出人命,整个派出所都要被上级训斥。
所以接到报警电话后,郁建业马上点了人出警。
好在不是他预想的那样,不过——一群人堵在楼梯上也不像话。
郁建业依然黑着脸,手里警棍瞧了瞧楼梯上的护栏:“不管是不是打架都给我下来,堵在这里让人家居民怎么进出?”
一群人面面相觑,得,下去吧。
不过到底是谁报的警啊?
很快,堵住楼梯的十几号人走了下来,郁建业指了指旁边比较空旷的位置:“都过去蹲着,不叫起来不准起来。”
来壮声势的街坊们:“……”
警察叔叔都发话了,大家只好先蹲着。
徐荷叶最后下来,郁建业看到她,眼睛都瞪大了,“你怎么也在?”
“警察叔叔——”徐荷叶刚想说话,却被戴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30-140(第5/13页)
打断了,她冲了下来,抓住郁建业的手,仿佛找到了靠山,指着徐荷叶道:“警察同志,快把她抓走,这群人就是她叫来我家闹事。”
“这么多人,堵在我家门口,给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需要赔偿!”
郁建业看了她一眼,指了指另一个还算空旷的地儿:“你也去蹲着。”
没一会儿,一群人都被带到了派出所。
“说说吧,大中午的不睡觉,跑到钢厂家属院做什么?”
“警察叔叔,是这样的……”一群人同时开口,老少粗细各种声音把整座询问室都填满了,郁建业根本听不清大家在说什么。
“安静。”他一拍桌子,“一个一个来。”指向徐荷叶,“你先说。”
徐荷叶吸了口气:“警察叔叔,我去家属院是去我大舅舅家拿高中支援通知书。”
“我是知青子女,去年四月份才从外地转回来,户口落在家属院。不过我不住这儿,而是在附近的樟树巷租房子住。今年六月份中考结束,七月份填报志愿,八月中旬大家的录取通知书都下发了,但是我的一直没有收到。”
“一问才知道,通知书都是寄到户籍地,我就赶紧回来拿。”
郁建业点了点头,停下笔,又问:“既然只是去拿个志愿,为什么要叫这么多街坊一起去?”
徐荷叶摇头:“我没叫。”
“不过大家过去确实是为了我。他们都知道我和外公这边的亲戚关系不是很好。之前大舅妈,也就是她——”徐荷叶指了指戴盈,“她还因为嫉妒,举报过我和小舅小姨。”
“当然,举报没有成功。”这些事情郁建业其实都清楚,但做笔录,还是需要徐荷叶再说一遍,这是程序正确。
“之后,大舅舅还来樟树巷闹了一通,双方闹得很不体面,大舅舅还差点把小舅舅的脑袋打破。”
“还有一件事,就是小舅舅气不过,找人印了横幅,送到了大舅妈的娘家,把大舅妈因为嫉妒举报小叔子小姑子的事情宣扬了出去,让她娘家一家丢了很大的脸。”
“双方算是撕破了脸,偏偏我的录取通知书却被寄到了家属院。我一个人去拿,樟树巷的街坊们怕我吃亏被打,就想着去给我壮声势。”
“不过大家可没有打人的意思,警察叔叔您去时也看到了,大家手里可没有武器。他们都站在楼梯上,连董家门都没有靠近呢!”
徐荷叶说完,一群人马上接话:“是啊是啊,警察叔叔,我们可不是去欺负人的,我们只是怕徐荷叶这个小姑娘被欺负!”
戴盈:“狡辩,都是狡辩。”
“那么多人,如果不是警察同志你们来得及时,他们肯定会进我家□□。”
“胡说,我们又不是强盗!怎么会进你家□□?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烂了心,坏心眼把人家小姑娘的通知书藏起来,我们怎么可能去你家?”
“又不是什么香饽饽,脏兮兮的,还没进屋呢,就能闻到一股子臭脚丫子味儿。”
询问室里再次吵了起来,郁建业忍不住又一次拍了桌子,“安静!”
这次拍得过于用力,郁建业手心一阵剧痛。痛到他都忍不住暗暗龇牙,悄悄摸了摸肿痛的掌心,郁建业严肃地看着大家,“都别说话,我让谁说话谁再说。”
这次他指了戴盈:“这次你来说。”
戴莹得意地看了众人一眼,然后才道:“警察同志,你别听这小贱——”被郁建业瞪了一眼,戴莹识趣地改口,“咳咳,你别听我这外甥女胡说。那什么录取通知书我们根本没有收到过。”
“她一来家里就闹着要什么通知书,可我们根本没有收到过,又怎么给她?我们都说没有,结果她不信不说,还带了这么多人想来家里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