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 120-130

120-1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赶海捡到了特殊海洋生物[末世] 老婆今天还回家吗? 老实人,但被阴湿室友盯上了 男团出道的我演戏爆火了 炮灰攻上位,抱走恶毒男配 终极boss是我家宠物? 亡夫兄长竟是她曾经白月光 穿越国外写小说 [清]给太子当姐姐那些年 我是佐樱好二儿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20-130(第1/13页)

第121章 熊猫面料

张副厂长含笑点了点头, 他看出了董杏花的不悦,依然神色如常。本来就是和重荷工厂抢生意,董杏花不高兴也是正常。

张副厂长也不会有什么心虚内疚的想法, 那衣裳不是重荷服装厂自己设计的, 他们也是借了电视剧热播的风头火起来。

这两天因为电视剧来重荷服装厂定制服的零售商、批发商可是不少。既然重荷服装厂能借这股东风, 他江城服装厂为什么不能借?

张副厂长想着,目光落在徐荷叶身上。

这小姑娘,眼界倒是不错。

去年十一月《公关小姐》就在广省电视台播过,当时虽然引起了轰动, 看过的人也不少,但终归只是小范围火热, 没有太大的影响。

谁能想到这剧一经央视播放, 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然而这姑娘却能提前布局,拿出所有积蓄买面料, 做成同款制服。张副厂长很肯定, 她打的就是《公关小姐》热播的主意。

不然, 她不会提前一两个月就让厂里的业务员给那些经销商、批发商们打电话,告诉大家她那儿有电视同款制服?

但她怎么能确定央视一定会引进这部剧?

又怎么确定这部剧会火呢?

是她有什么隐藏人脉, 还是说这姑娘单纯就是眼界好,能从一部地方省份自制的剧中看出爆火的痕迹?

但想到重荷服装厂之前开发的爆火假领子,张副厂长摇了摇头,不再深究。或许有些人就是这样敏锐, 能从细枝末节中找到暴富的机会。

他看向汪经理:“汪经理,我这次过来是代表江城服装厂和您谈一笔生意。”

董杏花忙道:“汪经理, 是我先和您预约的。”

汪经理点了点头,抬起右手往下压了压:“小董,稍安勿躁。虽然是你给我打的电话, 但张副厂长毕竟是先来的。而且现在还未到咱们约定见面的九点半,我先和他聊聊,回头咱们再商量?”

董杏花看了下腕表,八点过五分,确实没到两人约定的九点半,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行,那你们先聊。”

说完,也不走,拉着徐荷叶直接走到张副厂长的对面坐了下来,也就是汪经理座位右侧。

这下汪经理的左手边坐着张副厂长,右手边坐着董杏花和徐荷叶两个人。

双方还是竞争对手。

这生意还怎么谈?

汪经理抬手送客:“小董,不如你去隔壁办公室坐坐,我让秘书给你送茶,大早上赶过来,喝杯热茶解解渴。”

董杏花摇头:“不了,不了,我不渴。你们聊你们的,我绝对不会打扰你们。”

汪经理:“……”

张副厂长:“……”

汪经理有些无奈,看向张副厂长。

张副厂长也被董杏花这一出无赖闹得哭笑不得。

“汪经理,咱们要谈的事情也没什么不能见人的,董经理既然不愿意离开,听听也无妨。”

“既然张副厂长没有意见,那咱们继续谈?”

“行。”张副厂长道,“汪经理,我们厂这次会从申一服装厂定下三十万米面料,价格同样是三元一米,但我们希望你们厂能优先制作我们的货,最好是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交货。”

汪经理皱了皱眉:“优先制作没问题,但是一个星期内交货我们做不到。”

“三十万米,除非我们厂所有车间都用来制作你们的货,且加班加点才能赶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制作。

但,张副厂长,您应该知道我们厂除了你们的订单外,还有其他订单。那些订单货期不定,有长有短,短的一个星期后就要交货,长的也不过一两个月。”

“我能安排调拨一两个车间给您生产,但不能把所有车间都空出来生产您的货。否则光是违约金,就够我们申一纺织厂喝一壶的。”

张副厂长想了想:“那这样,你先给我们生产十万米货,一个星期后交货。剩下的二十万米,可以推迟到半个月。你看怎么样?”

“您先等等。”汪经理说着,叫了个人,“小陈,你去生产部问问,三十万米西装料子,能不能在一个星期内做好十万米,剩下二十万米在半个月内交货。”

“汪经理,我这边——”董杏花着急开口,如果把车间都安排去做张副厂长的货,那她的十万米面料什么时候能交货?

徐荷叶打断了她,“小姨,先等汪经理和张副厂长谈完。”

既然说了只旁听,不会打搅两人的谈话,那就不要插话。

做事急也急不来。

没多久,叫小陈的年轻男人回到办公室。

“汪经理,生产主管说赶一赶可以安排。”

汪经理看向张副厂长,笑着伸出手:“张副厂长,合作愉快。”

张副厂长也笑着回握他的手:“汪经理,合作愉快。我回去就让财务给你打款。”

“行。”汪经理点了点头,“等收到预付款,我马上安排车间生产。”两家厂都是老交情,按照惯例,先付三成订金,剩下的尾款,到货一批支付一批。

张副厂长离开后,董杏花才道:“汪经理,您定给张副厂长三十万米的货,交货期还这么紧凑,还能有时间做我的货吗?”

汪经理叹了口气:“小董,你们跟我来。”

董杏花跟着他,越走越熟悉,那不是去仓库的方向吗?

到了地方,果然是仓库。汪经理让人打开一间仓库,里头堆满了熟悉的面料。

竟然就是他们需要的制服料子。

董杏花有些诧异地看向汪经理,徐荷叶也很惊讶。

汪经理叹口气道:“小董,你是我们厂出去的第一位创业女工,挣了钱还不忘照顾厂里生意,厂里希望你能发展得好,能支持的我们肯定会支持你。”

董杏花,原来是申一纺织厂的员工,和申一厂有一份感情。如今厂里形势严峻,谁知道将来他会不会有下岗的一天?他现在帮她一把,将来她的厂做得好了,将来没准能有个退路。

不过这些小心思就不必和她说了。

董杏花十分激动,她没想到汪经理竟然藏了一批现货。

她指着那些面料道:“汪经理,这里总共有多少米料子?”

汪经理道:“不多,只有四万米料子。五千米黄色,一万五千米黑色和两万米深蓝色。虽然不足你订货量的一半,但我想以你现在的体量,这么多料子,也够你们做上十天半个月的了。届时如果还要订料子,厂里也来得及做。”

“哈哈,够,够。”董杏花高兴坏了,“那汪经理,我们先订这四万米料子,剩下的您也尽快——等等。”

徐荷叶打断了董杏花的话,她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货架。

“汪经理,这些都是什么料子?”徐荷叶看着这些料子,眼里冒光。白色针织,上头竟然还有萌版的举着火炬的大熊图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20-130(第2/13页)

“那是纯棉的,料子不错,可惜订货的服装厂倒闭了,付不起尾款,定的这批料子便积压在咱们仓库,成了库存货。”

“小姨,咱们定下这批料子,做运动服,或者秋冬穿的卫衣。”

徐荷叶记得90年9月22日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京市举行,为期十六天,到10月7日结束,这是华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承办的大规模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这届亚运会,其意义不亚于十八年后的京市奥运会。

亚运会上很多运动服都很经典,其中一套就是白色的,上面有举着火炬的大熊猫图案。申一服装厂这批料子上印的熊猫图案和那件经典运动服上略有不同,却正好免除了侵权风险。

如果能低价拿下来,生产成秋冬卫衣,或者运动服,等到运动会开办后,作为亚运会周边产品,一定能卖得好。

第122章 合作共赢

徐荷叶原本还没有想过要做运动服, 但,机会都摆到面前了还不能把握住,那她白重生一回了。

徐荷叶忍不住想, 难不成她真是老天奶的亲孙女, 上一世过得太惨, 老天奶看不过去,让她重来一回,尽走好运?

汪经理一听徐荷叶想定那批库存面料,忙道:“小徐, 你真想定这批料子?你如果要的话,我做主, 低价给你。”

“那是多少钱一米?”

“这就要看你能拿多少货了。拿货量越多, 价格越低。如果你能拿一半,我按照两块三一米给你。全要的话, 就两块钱一米拿走。”

汪经理说完, 董杏花马上道:“汪经理, 您这就有些不够意思了。”

“你这价格,哪里便宜了?两块三一米, 比市场上的正价还高。”

汪经理:“小董,看你这话说的。你也是咱们厂的老员工了,做了十几年的纺织,打眼一瞧就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料子是好料子啊。市场上两块三一米的料子可都又轻又薄。但你看看咱们这料子——”

他说着, 打开一卷面料,拉起面料一角, 将手放到另一面挥了挥,“一点光都不透。这手感,这克重, 你也是有数的啊,市面上起码要卖到三四块钱一米。”

“我愿意给你优惠,但也不能让咱们厂亏本吧。”

白色面料,要是做的克重不够,纹理稀疏,就会有走光的问题,还容易泛黄变形。

董杏花:“料子是好料子,我不否认。但您这价格给得不诚心。工厂批发,怎么能和市场零售比。过一道加一道的钱,你不能拿人家二道贩子卖的价格来蒙我啊。”

“这样,我说个数,您看下行不行。”

汪经理:“你说。”

董杏花:“一块五一米,料子我们全要了。”

汪经理:“……”

他哭笑不得:“小董,你压价也压太狠了。你也说了你这是工厂批发,不是二道贩子零售,不能拿人家零售的路子来砍我的价啊。”

服装零售业是有买衣砍一半的说法,但他这是源头工厂,是面料批发,哪里砍得了这么多?

“小董,这料子出厂价就是两块钱一米,我给你的就是实诚价。”

“汪经理,您说的这个价格糊弄下外人还行,咱们内部人员,什么套路不清楚?出厂价两块钱,包括订金和尾款,人家原买家付不起尾款,把货压给了咱们厂,但订金是不退的。”

“三成订金就是六毛钱,尾款一毛四。库存货,便宜卖,亏本出都是常有的事。我出一毛五,可比人家原买家尾款高,厂里不亏不说,还能多赚一毛钱。”

汪经理:“……”最怕遇到这样懂行的了。

他叹了口气:“行行,一块五就一块五,拖着,拖走,全拖走。”

“行,汪经理,回头我让人给财务打款,再来拖货。”董杏花笑着看汪经理演。

别看他面上一副亏了亏了的样子,其实心底不一定多美呢。

这么多料子,厂里原来肯定也找过买家,想把货卖出去回本。但至今还在仓库里,肯定有原因。东西再好,变不了现也白瞎。

库存货,是越压越不值钱。

如今不仅不亏,还能小赚一点,他心底肯定乐开了花。

董杏花也知道,现在这价格再压低一些,汪经理也会卖的。但她想了想,还是没有这么做。

开厂的时间不久,但她明白一个道理,做生意光自己挣钱是不行的。

得让大家都能挣钱,她这生意才做得下去。将来遇到事儿了,大家才愿意伸手帮她一把。

汪经理点了点头,又道:“我们这儿还有一些库存料子,小董你要不要去瞧瞧?”

董杏花:“……”

“不了不了,暂时就先要这么多。”可不能再让荷叶看下去了。就来仓库转这么一圈,就定下了这么多库存料子。要是再买,多少钱够花啊。

重荷服装厂地方有限,董杏花和汪经理约好,熊猫针织面料还是先存放在申一纺织厂,半个月后,再让人把货拖走。

卖了四万米西装面料,顺带还销出去十万米库存,汪经理高兴得很,于是大手一挥,免费借了一辆大货车给他们拖货用。

“不过油费,司机工资以及搬运工们的工钱得你们自己承担。”

“这是当然。汪经理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厂里的司机还有搬运工们吃亏。”徐荷叶高兴坏了,现成的车和人,只要付钱就能用。

可省了她们太多事了。

这年头有车的还是少数,找人借车光出钱还不行,那是要欠大人情的。还有司机和搬运工,人工不值钱,但临时巴了想找到合适的工人哪那么容易?

汪经理找的都是熟练工,得知有工资,大家干起活儿来特别卖力,根本不偷懒,从上午十点一直干到下午一点多,将所有面料搬上了车。

扣除午饭时间,大家差不多干了三个小时,虽然不足一天,但是董杏花还是按照市场价给大家发了一天的工资,除此之外,还额外多给了两块钱的餐补。

当然,司机的餐补要多一些,有足足五块钱。毕竟是技术工,打好交道将来有事才好找人家帮忙。

大家都没想到董杏花竟然会给餐补。

收到钱后都乐得不行。

别觉得两块、五块的少,拿回家也够给家里婆娘孩子买块肉解解馋。

大货车轰隆隆地拖着面料来到了重荷服装厂。

张副厂长很快知道重荷服装厂拖来了一车面料,不由得暗骂一声,“这个贼老汪,藏得真深。”

他问了几遍,都说要现做。

合着这现成的面料,都是留给重荷服装厂的。

面料送到,董杏花叫了几个人搬货。司机不用帮忙搬货,但董杏花给钱大方,于是也下了车,帮忙把抬面料。

徐荷叶力气不够,搬不动料子,便接过了董福运的活儿接待顾客。

下午六点多,所有面料入库,徐荷叶也送走了最后一位批发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20-130(第3/13页)

她拿着本子,又找庞巧要来了今天的订货单。今天订货的没有昨天多。算一算,总共批发出去八千六百套制服,仅仅只有昨天一半的出货量。

但是徐荷叶并不着急。

因为她很清楚,这是正常的,明天来订货的人会更少,甚至有可能不足今天的一半。

但这并不意味着制服的热度过去了。

恰恰相反,现在才刚刚开始。

徐荷叶统计了一下,两天时间,有几乎九成的批发商找他们订了货。

分隔在不同城市,彼此见都没有见过的批发商们却不约而同地找他们下单制服,足以说明这股热风已经掀起风浪。

他们现在定的还是小头,等到货品到手,大家都挣到钱了,大单才会源源不断地过来。

但问题是,他们接得住这波财富吗?

重荷服装厂只有一条生产线,七十多位职工,就算大家从早忙到晚,产量也只有那么点。每天几百件几百件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他们做不出来,竞争对手却在虎视眈眈。

远的不说,就说与他们近在咫尺的江城服装厂。

张副厂长已经定了三十万米的面料,一周后就能到货十万米,以他们的生产量,七天就能把所有面料变成衣服。

到那时,如果他们没有货,之前辛苦积累的顾客就会变成其他人的顾客。所以,他们必须抢时间,抢在其他人前面把货做出来。

代工厂还是要找,起码要把刚刚买回来的四万米料子要顺利变成衣服卖出去。

是人家抢着要的卖,而不是等到制服烂大街后打折兜售。

只是,这代工厂,找谁呢?

徐荷叶想着,目光落在了环绕他们的江城服装厂上。

张副厂长有些诧异地看着徐荷叶:“你说想让我们给你代加工制服?”

“是的。”

徐荷叶道:“您放心,代加工费不会低于市场价。”

“不是钱的问题。”张副厂长摆手,“只是你应该没忘记我们江城服装厂也定了制服面料吧?”

“当然。”徐荷叶不解,她也不至于这么健忘吧。

上午刚发生的事情哎。

“既然知道,那你应该晓得,我们两家会成为竞争对手。让竞争对手给你代加工,你是怎么想的?”

徐荷叶:“……”

“是竞争对手,但未必不能合作共赢啊。”

“我观察过,贵厂产能不饱和,八个车间,十六条生产线,完全可以腾出至少两个车间,四条生产线去做其他衣服。”

“但问题是你们现在没货可做,因为你们定的面料一周后才能到货。所以只能白白看着产线空置浪费。”

“但把生产线租给我们就不一样了。产能不浪费,工厂有增收,工人们能发更多工资。回头你们的面料到了,把产线一收,就能直接做,工人们都是熟手,完全不用浪费时间重新磨合。”

“而我们厂也能顺利把货赶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张副厂长,两个厂挨得这样近,完全可以守望相助,合作共赢啊。”

张副厂长看着徐荷叶,笑了:“小姑娘倒是聪明。”

也有胸襟。

制服是她先做的,他是后插一脚想分一杯羹的人,按理说作为被分羹的人应该会愤怒不满。但这姑娘倒是与众不同,居然能这么冷静理智,连竞争对手都能盘算着给她挣钱。

第123章 牵线

“荷叶,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签完合同,从张副厂长的办公室出来,董福运有些疑惑道。

“小舅, 你信不信, 最迟一个星期, 这两天来找咱们订货的批发商们就会再来。”

“这么快?”

“嗯。”徐荷叶点头,“小舅,对终端店铺而言,两百件不少, 五百件很多。但对一个有档口的批发商来说,这点货很快就能销出去。”

“所以咱们必须赶在订单井喷之前把货准备好。”

“不然, 咱们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顾客, 很快就会变成别人的了。”风口上,货就是钱。谁有货, 谁挣钱。

“行, 我明白了。”

“嗯, 小舅,这段时间, 咱们厂里你多上心。我要让小姨去代加工厂盯着,毕竟是外包,得放个自己人过去盯质量。买的好料子,用的好辅料, 不能让做工影响了咱们的品质。”

既然想把厂做下去,徐荷叶希望那些供货商们提到他们重荷服装厂, 想到的就是新风潮,高品质。

“对了小舅,我之前让您申请的商标申请好了吗?”

董福运摇了摇头:“还没有。不过资料已经提交到商标局了, 但还需要审核。工作人员和我说审核快要两个星期,慢得话要一两个月。”

“怎么这么久?”徐荷叶皱起眉。

“没办法。”董福运耸了耸肩,“那些单位的效率就这样。这样说起来上次办理营业执照倒是意外的顺利,几天时间就办了下来。”

“是啊,还真是幸运。”徐荷叶没有多想。她不知道上次办的营业执照其实有贵人相助,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拿到证件。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重荷服装厂又一次忙得脚不沾地。

从早上开始,便陆续有很多顾客打电话来要衣服。和之前试探性的批个小两百件不同,这次打电话来的批发商无一例外都要了很多货。

少的一次批发了上千件,多的甚至要了五千件。

四万米料子,再加上之前剩下的料子,一共做出了一万五千多套制服,短短半个上午就全部卖了出去。

“老板,怎么办?咱们手里只有一万五千多套制服,已经全都批发出去了。但是现在还有很多批发商打电话过来,找咱们订货。”

“要告诉他们咱们没货了吗?好可惜,感觉订货的人还有很多。”

董杏花有些心痛:“那也没办法,谁让咱们没货了呢!早知道,当初应该多买点面料,都做成衣服囤着。”

董福运闻言,插了一句嘴:“二姐,咱们没钱。”

“就算咱们想买,也没钱买。”之前买的十万米料子,已经用光了厂子账面上的所有现金。

董杏花:“……”

她看向段杰:“段杰,和顾客道歉,好好安抚一下他们。”虽然可惜,但也没办法,这会儿再订面料已经来不及了。

“好,那我现在就去回绝顾客。”

“等等。”徐荷叶叫住了段杰,她看着缓缓驶入江城服装厂的几辆大货车,心里有了主意。

那是申一服装厂来送面料的大货车。

江城服装厂定做的面料送来了。

“段杰,你现在去回复顾客,让他们耐心稍等一下,我们现在在盘库存,明天早上给他们回复。”

“记得把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20-130(第4/13页)

客姓名和电话号码记下来。”

段杰点头:“好,我这就去。”

徐荷叶看向董福运:“小舅舅,走,咱们去找张副厂长。”

董福运看着江城服装厂的员工热火朝天地搬运面料,也明白了徐荷叶的打算。

“荷叶,你想从江城服装厂弄货?”

徐荷叶点了点头:“对。”

“他们定的料子和咱们一样,做工也很好。而且就在咱们身边,品质有保障。”

“但你怎么确定他们会把货卖给咱们?”

徐荷叶:“谁说我要买他们的货了?”

“我只是想做个中间人而已,他们有货,而咱们有顾客。咱们从中牵线,顾客有了货,他们有了销路,而咱们可以从中赚一点提成。”

“给江城服装厂当业务员?”

“对。”

“但是江城服装厂会愿意吗?”

“会的。”徐荷叶说着,凑到董杏花耳边,小声低语了几句。

董杏花点了点头:“行,我现在就给汪经理打个电话。”

“小姨,辛苦你了。”

张副厂长没想到他刚从徐荷叶手里挣了点代加工费,转过头她又想把这些钱从他手里弄回去。

他打量着面前这个眼眸沉静,面容却略显稚嫩的小姑娘:“小徐,听说你是这次市中考状元?”

徐荷叶摇头:“不是,我只考了第二名,市中考状元另有其人。”

“第一第二,也差不多。”

“昨天刚结的代加工费,今天你就想要回去,小姑娘,你这是一点都不想让我们厂挣啊。”

徐荷叶摇头:“张厂长,您这话错了。”

“代加工费是代加工费,提成是提成,一码归一码,可不能混为一谈。”

“代加工费已经结清,而我想要的提成,相较于你们卖出去的货而言,只是很少很少的一点。”

“一套衣服五元提成,还不多?”

“不多。”徐荷叶很肯定,“张厂长,虽然现在的情况是供不应求,只要做出来的制服就有人抢着要。但——我很肯定,过不了多久,这种现象就会扭转,变成供过于求。”

“到那时占上风的就不是工厂,而是那些拥有销售渠道的批发商零售商。当选择变多,批发商们还会愿意用现在的高价定你们的衣服吗?”

“而我们做的,就是帮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做成的货销售出去,而且是以一个很不错的价格销售出去。”

“我们也可以自己去跑顾客。”

“太晚了,而且效率低。”徐荷叶摇头,“我们手头这几十个顾客,都是我小舅舅吕叔他们带着人跑了四五个月跑出来的。”

“期间辛苦不足为外人道。”

“你们当然也能亲自派业务员外出跑顾客,但你们没有时间。”徐荷叶看着张副厂长认真道,“张厂长你们的反应算是快的,在第四天就决定做制服生意,并且找申一服装厂定了料子。”

“但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一定不止你一个人。最迟一个星期,不,或许要不了这么久,这些厂做好的制服就会投向市场。”

“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顾客,你们的制服就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沼里。”

说到底,江城服装厂还是太固化。

从前被人求着哄着的国营服装大厂,骨子里依然有一份高高在上的傲慢在。总觉得他们做出了货,就一定会被人抢着要。却不知道现在的私人工厂为了挣钱,会多努力,多拼。

张副厂长陷入沉思。

“让我考虑一下。”

“好的,那您慢慢考虑。我们还有事,就先离开,回头您考虑好了咱们再聊。”

徐荷叶离开后,张副厂长便给汪经理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老汪,我能不能问下,咱们扈城还有哪些厂在你们厂定了制服面料?”

汪经理:“老张,这可是商业机密,我不能告诉你。”

“行,我不问是谁,你就告诉我一声,到底有没有人定。”

汪经理想到不久前董杏花给他打的电话。

“汪经理,待会儿如果江城服装厂的张副厂长给您打电话,请您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汪经理眸光闪了闪,回答道:“那是自然。”

“行,我明白了。”

“老汪,谢了,回头请你吃饭。”张副厂长说完,挂断电话,又给助理打了个电话,“小吴,去请重荷服装厂的徐老板和董老板。”

徐荷叶见到张副厂长身边的吴助理,笑着和董福运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件事成了。

“小徐,我同意只要是经你手卖出去的衣服都给你一笔提成,不过不是五元一件,而是售价的10%。”

“就像你说的,虽然现在制服卖得还很好,批发价格也不低,但之后的情况怎么样谁也不能肯定。如果之后批发价降了,利润摊薄后,你还拿五元一件,那我们厂纯粹就是给你打白工了。”

徐荷叶想了想,同意了:“可以。”10%的提成点是行业水准,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徐荷叶谈这笔生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住现有的顾客,为之后的生意考虑,拿提成只是额外的收益。

手印一按契约成。签好合同后,徐荷叶回到办公室,让段杰给顾客回电话。

“有货,但需要制作,三天后陆续发出。”

江城服装厂那边也开始全力赶制制服。正如徐荷叶所说的,四条生产线的员工早就成了熟手,机器飞速运转中,到晚间,一批新衣已经做好,静待打包。

另一边重荷服装厂的仓库也忙得飞起。

他们自己的一万五千多套制服,也等着打包发出去呢!

整理好的包裹,由搬运工送上大货车,等到所有包裹上车,司机们就会开着车把这些包裹送往火车站。帮他们送货的,刚好就是来给江城服装厂送面料的火车团队,司机还是熟人,这就是和司机打好交道的好处。

第124章 填志愿

“荷叶, 是不是该去学校填志愿了?”

热闹了许久的工厂鲜见地安静了下来。厂里的货全部发出去后,董杏花给大部分工人放了两天假,所以现在厂里的人不多。

剩下的订单虽然多, 但都属于江城服装厂。

董杏花有些眼热, 这么多单子, 如果他们厂能吃下来,少说还能挣一个百万!

可惜,产能不足,他们吃不下来。能和江城服装厂合作, 收一笔提成也算是小小弥补了一些损失。

“嗯。”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 别觉得不舍。钱是挣不完的。”

“咱们在制服上挣的钱够多了, 剩下的也该别人挣了。”光是制服,就挣了小三百万。扣除所有成本后, 也有两百来万的利润, 足够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20-130(第5/13页)

她说着, 从包里拿出两份休闲服样板,“小姨, 这是我让黄叔还有他同学根据咱们新料子设计的卫衣、运动服套装,您安排手艺好的师傅做出来,咱们看下版。”

“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做。”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 还有一件事需要您上心。您再让人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厂房招租。最好地方大一些, 方便咱们将来扩大生产线。”

现在和江城服装厂混在一起是没办法,但以后还是要单独发展。

两家厂挨得太近了,对他们的发展不利。

她不希望制服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 但是如果只有他们重荷服装厂挣钱,时日久了难免遭人嫉妒,同样容易引起祸端。

最好的方式还是隔离开来。

想了想,徐荷叶还是道:“如果有卖的,价钱合适的话,咱们买下来也行。”扈城这种大都市,厂房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如果能把地皮和厂房买下来,将来只会赚不会亏。或许过上十几二十年,光是厂房增值的部分就足以覆盖他们这些年办厂挣的钱。

“对了,小姨您会计学得怎么样了?”

董杏花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小姨年纪大了,还没入门呢。”

“那您问下您夜校的老师,有没有合适的会计介绍给咱们。兼职也行。咱们厂虽然做的时间不久,但挣了钱,就要考虑交税的问题了。”

“好,晚上去上课我问下老师。”董杏花点了点头,又问,“填志愿用不用我陪你去?”

“不用了。”徐荷叶摇了摇头,“昨天我就和爸妈打电话商量过,我准备报敬业中学,将来应该会报考中文专业。”

前世拼了命学习英语,为的是求生。

今生她想换个方向努力,她喜欢文学,将来会努力留校,做个大学老师也说不定。

“既然你们商量好了就行。”

“你成绩这样好,不考大学,读中专可惜了。”虽然现在中专依然包分配,但很显然,中专生没有大学生吃香。那些事业单位里,晋升更快的都是学历更好的。

“庞巧呢?她要报哪个学校?”

董杏花:“巧巧也想考大学。不过她成绩没有你好,敬业中学估计录不上,不过咱们区中学还是能录上的。”

“没关系,区中学也很好。高中还有三年,只要努力,将来一切都有可能。”

董杏花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快去学校吧,别让你们老师等你。”

徐荷叶来到学校,班上很热闹。

班长方思和看到徐荷叶,难得和她打招呼:“徐荷叶,恭喜。”

“谢谢。”

“等填完志愿,大家约定好一起去聚餐,你要不要去?”毕业后,除了这次集体填志愿能聚在一起,将来怕是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徐荷叶摇了摇头:“不了,你们吃吧。我还有事就不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五条的直球恋爱 跟前任参加恋综后 钓系美人搞崩自卑受剧本[快穿] 当绝色美人成为路人甲 呆萌美人被捡回豪门后 笨蛋在综艺陷入修罗场[快穿] 我在西幻当文豪 限制文里的捡漏路人 超绝第六感强迫我做警界之星 (gb)驯养烈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