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征途(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亲妈》 第92章 新征途(第1/6页)
这场轰动一时的迎接仪式,在田园对着陈向兵的拥抱中达到高潮,所有人都明白,这样一个优秀孩子背后,少不了家长的培养,而在场的人对这个体会更加深刻,因为很多人,都是田园教育的受益者。
陈向兵孤身带人出国,询价谈判竞标回归,这一系列的动作,几乎每一件事都有传奇色彩,而回到专门的汇报室,他带来的另一个消息,更是在场众人大吃一惊。
贺清荣接到那份设计图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向兵,这是戈尔号的设计图?”
陈向兵点头,“对啊,贺老,我想着光带回戈尔号,总是美中不足的,那家伙看着是挺威风,可您上去看看就知道,空壳一个,要不是我使了法子,动力系统都要给咱们拆除,那可就得靠拖船给拖回来,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带回来呢,光研究那大空壳子也没多少意思,还是这设计图更来劲,对吧。”
贺清荣捧住那厚厚的设计图,手都带上些抖,“向兵,这东西,比戈尔号更有价值,你这孩子,你怎么拿到的。”
陈向兵笑笑,“那肯定是有我不为人知的方法,告诉您,您学去怎么办,这可不能说。”
贺清荣眼眶微红,一直点头,他明白,能拿到设计图,付出的代价和心力肯定是不小的,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困难。
“好,不问,我不问,你这孩子,受苦了。”
陈向兵摇头失笑,“您可别这么说,这次出去,我这里那里逛了一圈不说,吃喝玩
乐的事没少做,谈不上什么辛苦。”
把拿到戈尔号的事情汇报完,他就准备功成身退了。
原本,他是想把戈尔号无偿送给国家,奈何很多人都不愿意,用上头人的话说,国家不能对这样的爱国者毫无回应,荣誉是必须的,钱也要尽量的给。
陈向兵原是不要,可架不住那么多人找他谈话,后来他想了想,索性和军方又签订一份合同,把这航母打折卖出去。
钱是回来一部分的,他先把助力会里所有出钱人的钱退还,然后把各个银行的贷款还清,最后剩下的,也就寥寥无几。
从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豪到一贫如洗,只有一艘航母的距离,不过,他甘之如饴。
做完这些,陈向兵先是回家,大睡一场。
醒来的时候,只觉着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这些年,他住过那么多的床,简单的,复杂的,豪华的,奢侈的,可不管哪些,都不如家里这个二层小床让他觉得舒服和安心。
起床,出门,秋末的阳光洒落下来,都带着悠扬的懒散。
院子里,田园正靠在躺椅上看书,陈向兵走过去躺在另一张躺椅上,长腿一撑,摇椅轻轻摇晃起来。
“呼……妈,还是家里舒服啊。”
田园看他一眼,“这些年累了吧,正好在家歇歇。”
陈向兵双手交叠枕在脑后,闭着眼睛无比惬意,“妈,我就乐意和你说话,你不知道,我之前那些个产业都盘出去,最近,不知道多少人给我打电话,发消息,话里话外说我有能力,东山再起不是问题,让我继续奋斗。”
“可没有人和你一样,说这些年挺累,先歇一歇。”
说到这里,他又哦一声,“还是有的,大哥还有向新都告诉我,先好好休息,所以我就说,还是家里人好啊。”
“还有贺老,妈你不知道,设计图给他的时候,他抱着我哭得不行,我心里都有些难受,你说贺老这一辈子,就做研究航母这一件事,有时候想想,能坚持一辈子都做一件事,真的是很了不起。”
说起贺老,隐隐的担忧又浮上心头,他转身看田园,把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妈,我看贺老身体,大不如从前了,我问过大哥,很多人都劝贺老修养身体,可他不愿意。”
田园放下书,看向湛蓝的天空,微微摇头,“航母是贺老一辈子的梦,只要他能动,肯定是不会停止研究的,这是执念,谁劝都没用。”
陈向兵理解这种感情,就像一个奔跑者,已经能够看到黎明,谁愿意停留在黑暗呢,即使筋疲力尽,也要奋勇朝前奔跑。
想到贺老拿着放大镜看设计图的场景,陈向兵抿唇,“希望咱们祖国的航母,早日下水,早日服役。”
让无数追梦者圆梦,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并不简单。
“妈,我想去港市。”
田园朝他投去疑惑的目光,“怎么,不是要好好休息休息,去港市干什么。”
陈向兵躺回去,继续让摇椅晃起来,“歇两天够了,我哥忙着搞航母研究,爸忙着新兵训练,向新老师当的矜矜业业,你要这里那里的开会,贺老那么大年纪,还研究不止呢,我总不能一直歇下去。”
“之前我就想着去港市看看,这些年,那边我去的不多,可也买过一两块地皮,这次资金回流,大江南北的资产全部清算,可那里的地还留着呢,既然一切从头开始,索性也换个新地方,这样才有意思。”
田园听得笑起来,“合着你觉着在内陆没挑战性了?”
陈向兵嘿嘿笑起来,“也不能这么说,内陆也有很多我没接触过的行业,不过总归不如港市更有挑战性吧,妈你知道,我这人吧,就喜欢挑战高难度。”
田园伸手摸摸他的脸颊,“成,妈信你,不管在哪里,你都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陈向兵打个响指,“妈,就冲你这句话,我也得在港市打出一片天,回头爸大哥向新他们有空,咱一块去港市玩一圈,到时候我当向导。”
“那好啊”,田园是从来不会扫兴的,相反,她兴致勃勃,“去到之后,休息的时候你就到处转转,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地方都记住,还有那些个苍蝇小馆,你知道的,有时候那些地方才能出真正的地道美食,回头咱全家旅游的时候,你就带着咱一家人吃个痛快,玩个尽兴。”
“好啊!”
说是歇两天,陈向兵就只歇两天,两天之后,他跟着田园一路上北,先去看在小学当老师的陈向新。
陈向新以高考状元的名头,从田园所在的大学毕业以后,原本学校是积极让她留校任教的,可她并没有答应,她要从育红班教起,三年的基层育红班教学,让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今她正在做小学的教育工作,她立志要教过各个年级的孩子,从育红班到高中,为祖国教育事业的理论建设添砖加瓦。
看过向新,母子俩继续北上,把田园送入大学去开座谈会,陈向兵转头再去看田向军。
田向军在科研所有一个自己的单间宿舍,房间并不大,和四方岛他们的西屋卧室差不多,里面干净整洁,两书架的书,一架模型摆件,一床一桌,田向军已经住了十几年。
陈向兵躺在那张单人床上,和大哥田向军说着自己的打算,“这次去港市,我可能要多呆一段时间,要是回程的通行证办的拖拉,过年可能就不回来。”
田向军手拿个小刻刀,拿着一个小木块不疾不徐尽兴手上动作,三两下的功夫,一个惟妙惟肖的小船外形就展露出来,听着陈向兵这些话,他停手抬头,“如果过年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亲妈》 第92章 新征途(第2/6页)
能回来,家里人会想你,特别是妈。”
陈向兵望着天花板,“我也想你们呐,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年都没闲着,突然闲下来,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哥你知道的,我这人从小闲不住,可要说让我继续在内陆起家吧,又觉得挺没劲,这次报道的报纸铺天盖地的,整得好像我什么大英雄一样,天知道,我就是做一件咱们小时候约定好的事而已。”
田向军嘴角微微翘起,“虽然是咱们小时候的约定,可确实了不起。”
陈向兵摆手,“没什么了不起,别人不知道,你肯定懂,这些年,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哪里能做大到现在的地步呢,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咱妈的影子在呢,只说十来岁的时候,她带我去深市搞的那些投资,如今那些人在各自的领域,真的都是执牛耳的人物,咱们利润海了去,盘出去那都是抢着要的。”
“更不用说我这次抛售的国库券和股票,这些可都是咱妈当时给买入的,只是转到我名下而已,我做的很有限……
田向军摇头,“妈说过,你是商业奇才,没有你,就没有企业的做大做强。”
陈向兵嘿嘿笑起来,“好吧,我也算是有那么一点经商天赋?这次呢,我想着就去港市,在那里应该没人认识我,我就从头开始呗,想想应该挺有趣的。”
在他们家,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没人会禁止别人追求自己的梦想,田向军自然也不会,“祝你成功。”
说完家里的事,陈向兵说起临走前要去看一次贺老,“哥,贺老身体不是以前,你多提醒着他,多休息才好。”
说到这个,田向军眉宇间添上一抹愁绪,“别的事贺老从来都听我们的意见,可这件事,他从来都是摇头。”
有句话他谁都没说过,他是和贺老朝夕相处的人,他能感觉到,贺老在争分夺秒的工作,好像要抓住最后的日子,为祖国的航母事业发光发热。
他看向弟弟,一如曾经看向妹妹,说出同样一句话,“向兵,我要更努力些才行。”
可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的不圆满,没人预料到,生离死别会来得那样快。
第93章 遗憾
从戈尔号被带回那一
年,到千禧年前,四五年的时间里,贺老和整个科研团队几乎全年无休,如痴如醉地进行科研工作。
这种高强度的投入,一个常人都受不了,更不用说已经八十多岁的贺老。
最后一年的时间,田向军多次强制制止他的工作,可他总能找到机会,或者半夜起来写研究手稿,或者反锁在卧室拿着放大镜画图。
他身形不再笔挺,可眼睛依旧有光,每次对上田向军严肃生气的脸,他总是笑呵呵的,“你们这一个个的,就是瞎操心,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知道,我还能行。”
田向军每每无奈,“您就是再行,也该爱护自己的身体。”
他会连连点头,“知道,爷爷知道,我就是想啊,能早一天看到咱们的航母下海,那场面,一定是很让人骄傲的。”
可他终究是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是有限的,殚精竭力的工作最耗心力,最后的日子,他在疗养院渡过。
即使这样,他在病床上的时候,依旧会每天让卫远给他读报,会关注研究所的最新动态。
田向军知道他心系航母,每天下班后,都会去疗养院坐坐,和他说这一天的进展。
所以,对于贺老状态的改变,他能够清晰感觉到。
那是一个风和日暖的春日,进出已经开始依赖轮椅的贺老,突然就自己站起来,他红光满面,看着田向军,很是高兴,“向军啊,爷爷觉得快好了,今天突然就很有精神,回头等我好了,我就回科研所,继续搞研究。”
看着他脸上的笑,田向军心里却是微微下沉,他早就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这段时间,在疗养院也看过很多,贺老这种情形,让他不由产生不好的联想。
陪着贺老出去散步,然后去食堂吃饭,往常,田向军就该走了。
贺老见他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不由催他,“还在这里干什么,回吧,明天还上班呢,周六的时候再来陪我住就成。”
田向军摇头,“我今天也想陪你一起。”
贺清荣说不高兴是假的,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上了年纪,会和小时候一样,开始依恋别人,他嘴里说句,‘有卫远呢’,可到底也舍不得赶人,这些年,他看田向军,和看自己亲孙子别无二致,这种感情,早就变成亲情,像一家人一样。
这天晚上,从来睡得早的他很有谈兴,不由就说要唠叨几句,“向军啊,你年纪也不小,要是有合适的女孩子,也该交个朋友。”
田向军躺在一旁的陪护床上,轻轻摇头,“您知道的,我其实没怎么有心思,我也不觉着孤单。”
这些年,他醉心研究,从没想过个人问题,他也确实没什么兴趣,他有个圆满的家庭,每年休假,全家会出去旅游,或者去海边小屋,吹海风捡贝壳,或者去攀登高山,放空自己吹风,或者出国,去感受异域风情,每一次都是乘兴而去,尽兴而归,他喜欢这样的日子,从不觉得需要和别人产生一段感情。
贺清荣叹口气,“你和向兵,你们两个孩子,从小就有想法,偏小田也都依着你们,搁着别人,三十岁不结婚,父母该着急喽。”
说到田园,田向军笑起来,“嗯,妈她从来不会干涉我们的私生活,她说人的一生想怎么过,应该自己说了算,我和向兵都觉得,现在日子很好。”
“成成成”,贺清荣嗔怪,“我也不管你们的私事,反正啊,你们觉得好就成,不过你可答应爷爷,以后遇到合适的女同志,该追求就追求,该交往就交往,爷爷还盼着和你一样聪明的小重孙呢,知道不。”
田向军应声好,“等咱们的航母正式下水,后面我会考虑个人问题的。”
说到航母,贺清荣又是兴致勃勃,“快啦快啦,主体已经完成九成,就剩下最后一部分还有调试工作,向军,你们的进度很快,爷爷高兴。”
屋里很安静,卫远躺在另一张单人床上安静听着,他还是和当年一样,沉默居多,此刻也并不说话,只认真听着两人的对话。
贺清荣的声音带着无限向往,“这艘航母该叫什么名字呢,我想了好多,我看就叫胜利者号吧,向军,还记得吗,当年爷爷要从家属院离开,你们给我准备过一场表演,那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我还记得啊,你们那个航母的表演,你们就拿着纸板自己拼出个船体的模样,一个个绷着小脸,模仿外敌入侵时候的反应,雷达扫描,歼敌机示警,驱逐舰驱逐,就那样表演出一艘航母护卫海域的场景。”
“你们就给那艘航母取名,叫胜利者号,我觉得这个名字好,胜利者,代表着我们反技术封锁的胜利,代表着未来我们在海域战斗中的胜利,代表我们伟大的民族胜利,我们就是胜利者。”
他声音慢慢缓下来,问田向军,“向军,你觉着呢。”
田向军嗯一声,“爷爷,就叫胜利者号。”
贺清荣眼睛浑浊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亲妈》 第92章 新征途(第3/6页)
来,眼前好像出现一艘威风凛凛的航空母舰,长长的甲板两侧,是整齐排列的战机,岛台上空,雷达全方位扫描,时刻预警敌人的出现,航母两侧,驱逐舰巡洋舰环绕而行,组成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防御体系,它真真正正是一艘海上移动城堡。
“真想,真想亲眼看看那场景啊。”
这话出口,田向军和卫远猛地起身,齐齐朝着床前扑过去。
不仅仅是因为这话里的遗憾,更因为贺老的声音再不复白日的中气十足,带着气若游丝的拉扯。
田向军开灯,转身要朝外跑去叫一声,却被拉住。
“好啦,孩子,是人总有这么一遭,哭什么。”
田向军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不出一句话,只摇头。
“叫医生也没用,爷爷身体,自己知道。”
贺清荣手指颤抖着去擦田向军脸上的泪,“孩子,不用为爷爷的走而难过,爷爷这辈子,是值得的,我知道胜利者号就在眼前,我高兴着呢。”
“你是爷爷最出色的学生,很多人说你的成就,是,是我的教导,你我知道,并不是,向军,你有今天,是你母亲教育的结果,记得,记得像你母亲说,我会一直,一直感激她。”
他断断续续,后面的话已经听不太清,眼睛却开始放空。
“真想,登上咱们自己的航母,去看看啊……”
之后的日子,对田园家来说,是所有人都不愿轻易回忆的一段时间。
那是一场兵荒马乱。
最无法接受的人是田向军,从高二正式到科研所,他和贺老朝夕相处十几年,感情是旁人无法替代的,陈向兵从港市匆匆赶回的时候,田向军整个人憔悴的不成样子。
而等贺老入土为安之后,他更是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日夜不停工作。
那段时间,田园和陈向兵守在京市,每日劝导无果,直到他出事,田向军在航母上骤然昏厥,昏迷两天两夜。
醒来之后,他依旧挣扎着要去科研所。
那是田园生平第一次,在孩子们面前泪流满面,她紧紧握住田向军的手,“向军,你是要让妈妈心疼死吗。”
有人说,一个人过的越圆满幸福,就越不能接受离别和死亡,田园理解田向军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可看着他那样折磨自己,她心如刀绞。
“你贺爷爷在天有灵,他愿意看着你这样吗,他会高兴吗。”
田向军沉默半晌,泪珠无声滑落,他转身跪倒在田园面前,泣不成声,“爷爷,爷爷他想登上我们自己的航母,妈,一辈子,他一辈子都在做这一件事,快成功了,我们已经快成功了啊!”
陈向兵在一边抹泪,咬紧腮肉不让自己哭出来,从贺爷爷出
事,他哥一直没有哭,此刻哭出来,并不是坏事。
田园泪眼朦胧,伸手抱住田向军,一如小时候,把他拥入怀中,轻拍,“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你要记住,贺爷爷和爱你的人,不愿意看到你这样伤害自己,我们会心疼,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她知道,这会是田向军心底永远的遗憾,也许,这就是人生,缺憾和圆满,才能组成人生。
田向军的再次昏迷,让那段日子格外昏暗,多日的高强度工作,急迫的内心,烦躁的心情,哀恸的内心,像一座高山,压得他无法呼吸,困顿很久,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一周之后。
那段日子,家里人没人愿意去回忆。
半年时间,田向军才彻底走出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也是通过这件事,让很多人透过田向军内敛沉稳的外在,看到他柔软细腻的内心,这样一个人,他安静沉默,从来不动声色,可他的内心,重感情重亲情,只他并不表达而已。
田向军开始重新投入工作以后,某天,卫远找到他。
卫远是看着田向军长大的,见田向军面貌,很是心疼,“瘦了,瘦很多。”
许是又经历过人生的一份苦难,田向军整个人更加从容不迫,他淡笑,“卫叔放心,很快就能养起来。”
见他脸上的笑意,卫远才彻底放下心来,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档案袋和一把钥匙,“今天,我是来帮贺老办一件事的。”
田向军轻吸一口气,“贺爷爷有什么让你嘱咐或转交我的吗?”
卫远点头,“向军,你不知道,其实,当年贺老进家属院的时候,身体非常不好,那段时间,他原本是想当成生命最后一段日子过的,可没人能想到,命运让他遇到你们,一群象征希望的孩子。”
“那段时间,我眼睁睁看着贺老每天越来越高兴,我就明白,他重新拥有目标了,也是因为重燃信心,他才能在接到上级消息之后,马不停蹄回程,重新投入航母事业的研究,也是因为那些日子他积极配合治疗,才有后面这些充满希望的日子。”
“当时贺老离开家属院的时候,他曾经在客船上立下一份遗嘱,而这份遗嘱,和你有关。”
卫远把手里的档案袋递过去,“这些年,贺老潜心研究,有无数的手稿和构想,无数的设计图和参考书,谁都知道,这是宝贵的财富,向军,二十多年前,在你还五岁的时候,在离开四方岛的路上,贺老就立下遗嘱,他的所有一手资料,全部都交由你继承,由你随意处置。”
第94章 日记
不得不说,卫远选的时间是合适的,如果是贺老刚离开的时候,收到这样一份来自二十多年前的肯定,田向军无法承受那种感情的冲击。
卫远把档案袋递过去,“这里面,是贺老这些年专门为你们做的一份日记,你不知道吧,他对你们一家的喜欢,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多得多,很多时候,他不太会去说,反而愿意写,那是你和参观团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吧,他兴致勃勃找来一本日记,说要专门用来记录你,你们一家的事情。”
“我不知道贺老都写些什么,可这日记已经很厚,想来每次打开这本日记,他都是高兴又骄傲的。”
“这把钥匙,就是你常用的那把,他的书房你知道的,除了你,没人能进,贺老的家人已经把书房封存起来,只等你去处理,他们说,完全尊重贺老和你的意愿。”
接过档案袋和钥匙的时候,田向军手微微颤抖,这是跨越二十多年的情感,他没法不动容。
他回到京市的家,和家里人说起这件事。
如今他已经能够接受贺老的离开,也能平静自如说出自己的感受,“没想到,贺爷爷当年离开家属院的时候,会留下那样的话。”
陈向兵伸手抚摸那本带着明显磨损痕迹的棕色硬皮本,抬头看田向军,“哥,这说明呢,你小时候就很优秀啦,更说明,贺爷爷他眼光超级好。”
他摸摸后脑勺,又看田园,“妈,难道那时候我们和哥差距就挺明显的,要不然我们班里那么多人,贺爷爷怎么就看中我哥呢。”
田园笑起来,“不能这么说,贺爷爷选你哥,还是因为他们志同道合,你忘了,那时候咱们刚做出来航母模型的时候,你哥每天抱着那些个设计书一直看,那时候贺老临走前还找我说呢,说你哥就是为航母而生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亲妈》 第92章 新征途(第4/6页)
让我好好朝那方面培养他。”
陈向新靠在田园身边,也伸手摸摸那本日记,“大哥,贺爷爷的日记里,都会写什么呢。”
田向军摇头,“卫叔说,这里面都是和我们一家人有关的,我也没看过。”
他翻开日记本的第一页,“我想和你们一起看。”
日记里有什么呢,如卫远说的,这里面的每一次书写,都是一个故事,或激荡人心,或平和温暖,或满腔热血,贺老就像家人一样,书写着这些年和田园一家人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这里面的第一件事,就是田向军跟随参观团出国参观的事情。
‘我无比的庆幸,当初定了向军跟随考察团出国,人员确定之前,其实有领导找我谈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我也明白,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占用一个考擦团的名额,这件事说起来是冒险的,我可坚信,向兵他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而事实也正是这样。’
‘今天,我第一次生出一种冲动,买来这本日记本开始记录,小田一家人,是我这一生中遇到的最温暖也最神奇的一家人,而今天,十岁的向军带给我们整个科研团一个巨大的惊喜,当看着那一幅幅堪比教科书印刷的图纸在他笔下绘出,看着向兵坐在会议桌前,一板一眼对他看到的房间和设备进行拆解还原,我就知道,我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以田向军出国为开始,这本日记里,真的记录了田园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