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 310-320

310-3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成为世界一流的网球选手 第一领主[全民求生] 被前任设成紧急联系人 和高冷影帝炒CP后被崽碰瓷了 和前男友的尸骨he了 胡乱牵红线[先婚后爱] 普通牛马在诡异世界里打工[无限] 谁教你这样当宠妃的?[清穿] 人外贵族学院也有F4 她为明月

她本就透着寒意的双眸此时又染上一层寒霜,“我为什么会生气, 你这样大张旗鼓的来孔府寻人, 还说这样的话,你考虑过我的处境吗?不出半日,不管是府里的主子还是下人都会非议我不守妇道, 所以我能给好脸色吗?”

见她始终不愿承认对他的感情,他不得不使出自己的杀手锏,

“窈娘,你别不承认,我知道你心里是有我的,不然你嫁与那孔璋多年,为何一直对他不冷不热的,成日在后院里跟囚犯一样,除了念经就是刺绣。如今我有能力与那孔璋抗衡了,我来是跟你说要带你脱离苦海的。”

合着这齐煜还打探起她家的事来了,这是非常冒犯的。但是她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二,她算看明白了,若是不解释一二,这位还不定要怎么纠缠呢!

“齐大人,谁还没有年少春衫薄的时候。有些感情,经历过体验过就好。在我看来,情情爱爱太消磨一个人了。人这一生很长,情爱不过是其中一抹浅淡的亮色,所占不过分毫。

走过那段岁月就会惊觉,心中无牵肠挂肚之人才会落得轻松自在,才会将所有心思都花在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喜恶。

我喜欢刺绣,喜欢穿针引线中将丝线化作山川湖海,江河大地,以及一切喜欢的事物。喜欢看佛经,参悟禅意,修行己身。这样活在自己的热爱里,如何就成了你口中囚犯一样的日子。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你看来单调乏味的日子却是我所喜欢的。而我夫君从没有要求我外出应酬,反是为我提供了一片净土。

所以请你不要胡乱揣测别人的生活,也别打扰别人的生活,这样真的很让人讨厌。”

“你骗我,你就是口是心非,你不记得我们青梅竹马的时光了吗?”齐煜眼中写满了不相信。

“我从来只往前看,如今你来我府上这一闹,让我回忆,是想让我忆苦思甜吗?”

她有些疲于应付,亦不想对牛弹琴再费口舌了,“请恕我不能奉陪,晴云,送客~”这人根本说不通,不如直接送客了事。

齐煜被打发走时依然叫嚣着,“你等着,我一定会八抬大轿娶你进门。”他的声音毫不掩饰,廊下的下人们都支着耳朵就想听一嘴八卦呢,这一嗓子直接满足了他们所有对八卦的渴求。

不提下人如何议论,看着他恼羞成怒的离开,她想那是爱吗?真正的爱是宽厚,是包容,是成全。而他只是想补偿年少时的自己。他还是跟以前一样只爱他自己,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为他的妻子感到可悲。

那张家的嫡女她没出阁时也见过几面,不仅长相无匹,性格温婉,还是都城里出了名的才女。而齐煜执着于旧情,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希望他以后莫要追悔莫及~

说来也巧,上午那齐大人刚来府里走了一遭,下晌在外办差的孔璋就赶回了家中。

他倒不是因为听到齐煜来府里才赶回来的,而是收到皇上宾天的消息,本来他就在返程的路上,知道都城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作为朝中重臣,他能不快马加鞭的赶回来吗?

一到府中,自有心腹将夫人与那齐统领的对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孔璋。

孔璋听后脸都绿了,眼睛肉眼可见的要喷火。他身居高位多年,早就练就了宠辱不惊的本事,可有人趁他在外公干期间挖他的后院墙角,这事关男人的尊严,你让他如何面不改色?

不过生气归生气,他知道冤有头债有主,这不是夫人的错,他是晓得夫人成亲前家里遭遇过变故的,只是没想到因此之前婚事上出过波折。

他夫人已经严词拒绝了那疯狗,还让下人将他打发了,显然如今对那齐煜也是无意的。

不过通过他们的交谈,他也知道夫人这些年来为什么总是深居简出,对他也像没什么感情一样。原来果真没放在心上啊。

整日只沉浸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半点儿女情长都不讲。当真人家说的,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真是洒脱!

他出去了这么久,如今回来了,自然要跟夫人说一声,他可做不到像她那样没心没肺。等到后院,就听丫鬟禀告夫人正在绣房里刺绣呢。

他知道夫人喜欢刺绣,为此甚至专门在后院辟出一间房,专做刺绣之用。孔璋成日忙着政务,平日可从未踏足过那间绣房。家里又不指望她拿刺绣赚银钱,在他看来,夫人这个雅好就跟有的女人喜爱珠宝首饰一样,无甚不同。

等他推门就见绣架前的女子正眼眸低垂,专心的做着刺绣。

轻挽的衣袖下,露出的纤细的手腕,再往下,七彩的丝线间,女子的指尖在灵动穿梭。

她的银针上下翻飞,并没有因为推门声而停下,看她心无旁骛的样子显然是因为太过专注没有听到开门的声音。

随着她的动作,在绣布上慢慢出现了一只渔船,又几针银针勾下去,一个活灵活现的渔夫便跃然锦布之上,让人不得不惊叹她技艺的精湛~

看她此刻绣的这副千里江山图,一股磅礴之气扑面而来,只有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的人才能勾勒出如此恢宏大气的画卷。

他又抬头审视周围,发现不大的绣房里,满是绣完的成品。有山川风景,市井里图,有佛像,尤其一副菩萨像,尤其引人注意。

只见那菩萨仿佛踏云而来,那雪白的衣衫连每一道褶皱都细腻逼真。随着光线流转,仿佛能感觉到那裙角在随风飘动。

而菩萨眉眼间满是慈悲,眼眸中闪烁着对众生的怜悯。端的是普度众生。

跃然锦上的菩萨图,一看就倾注了刺绣者的虔诚和敬意。

他原以为刺绣嘛,不过是绣些花鸟虫鱼,小技尔。如今看来,他着实狭隘了,他没想到他的后宅里竟藏着位刺绣大家。

这么看来,他好像从来没有真正认识他的夫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理世俗,精神富足。哎~他都有点羡慕她过的日子了,

他想要开口说话,可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又见她神情专注的在刺绣,怕一个惊着她,那手下比针还细的线会随时断掉。思来想去,他又悄声走出门去,临走前不忘给她合上门。

他还是不搅了她的兴致了,他也有要事要做。什么事呢?眼见家都要让人拆了,他可做不到无动于衷。

话说回来,他还要感谢齐煜,若不是齐煜,他还不知那忠亲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310-320(第6/14页)

许了这等承诺,若是等他登上皇位再知道就晚了。

那忠亲王着实是个‘妙人’,要他孔璋跟夫人和离?屁股都没坐上龙椅呢,倒先管起他的后院儿来了,真是岂有此理。别说没当上皇帝,就是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看那忠亲王能做出这等荒唐的承诺,想也知道没有明君之相。明君会将手伸到臣子的后院吗?他孔璋自认为一直奉公执法,兢兢业业为朝廷办差,如何就沦落到了要被逼的妻离子散的地步了。他跟妻子感情这些年来虽然一般,但到底她为他生了嫡子,是他儿子的亲娘。

就是泥人还有三分性子呢,何况一直大权在握的孔璋,敢动他的妻子,他不介意亮出他的羽箭,给那位即将继承皇位的忠亲王增加点难度。若是让他当上皇帝,他为臣子,就只有磕头的份儿了,自己不病死也得呕死。

哼,他倒要看看这位能否得天眷顾,如愿登上皇位~

在出府之前,他叫来管家,言辞不善的道,“传令下去,府里若是有哪个乱嚼舌根,非议主子的,给我立时拔了舌头发卖出去,我府里可不养这等妄议主子的仆役。”

“是。”

三日之后的大朝会如期而至。这一日朝中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会立于太和殿之上参议朝政。因为皇上宾天,而忠亲王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自然由他主持大朝会。

而同一时刻宫门处亦有一群数量庞大的白马寺的和尚,正聚集在宫门前,要入宫去到大行皇帝的灵堂前为其做法超度,亦要连续数日诵经,为新帝和国家祈福,祈求祖先保佑,国家安定、皇室昌盛。这是历代的惯例。

守宫门的副统领本要刁难一二,但看为首的和尚竟是道安,那刁难的话又咽了回去。没想到这位也来了,这可是如假包换的白马寺住持,以前先皇未过世时常常召他入宫讲佛法,所以就连宫门侍卫都认识他。

而前来接他们入宫的公公乃是先皇的得力公公福来。虽然皇上仙游,毕竟是伴驾在侧的老人了,该给的面子也是要给的,所以再没了那刁难的心思,痛痛快快的放行了。

第315章 拜别众臣 虽然放行,乔国栋也……

虽然放行, 乔国栋也不敢大意,他认真的打量着每一个走进宫门的和尚,唯恐有人趁机混进去。

看着看着, 他发现人群里有个小和尚比其余人略矮一些, 瞧着摸样倒是面生的紧。想想也正常,多的是些得道高僧出生就被送到寺院之中,所以虽然年纪小,道法可不一定差,可能这位就是。这样想着他也就没有拦下来盘问一二,就直接放行了。

人群里的于行在确定入了宫门后, 在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又回来了。虽然回来凶险至极,但是人的出生是没法选择的, 有的人一出生就与危险相伴。

在去往灵堂诵经的路上, 他刻意放慢脚步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在经过一处偏殿时, 他悄然拐了进去。

他在宫中待了一年, 可以说非常了解宫中各殿的情况了。这处的配房是下等太监的住所。这个时间宫中非常忙碌,宫中从来就是压榨人的地方,永远都是地位高的使唤低微低一等的, 太监也一样。所以最末等的太监最忙, 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回来躲懒的。

他非常容易的就找到了一身太监穿的青色长袍。宫中的太监个子都不高, 鲜有那高个子,所以这一身衣服穿在身上倒也合身, 再戴上一顶乌纱帽, 因为修习隐匿之术,他日常习惯了观察人细微的动作。他学着太监的样子窝窝肩膀含胸走了出去。他不知道他那样子整个一个活脱脱的小太监~

太和殿内

晨光破晓,朝阳穿过雕龙画凤的窗棂, 落在太和殿的金砖之上,让整个大殿内明亮异常。

此时文武百官依品阶分列大殿两侧,他们皆身着朝服,神态恭敬,大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时辰一到,众臣就见忠亲王穿着亲王的四爪蟒袍立于台阶之上。

他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坐在龙椅的下首。是他不想吗?不,他太想坐在那万众瞩目的位置上了,但是他不想落人口实,毕竟还没有正式登基。

他几十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了。待到正式登基,他会堂堂正正的坐在那个位置上,享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大朝会议的都是最近朝中棘手的问题,文武百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附议别人的提议。

待朝政议的差不多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就在众臣以为要散朝时,就见皇后娘娘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稳步走进殿内。

她此时穿着明黄色的凤袍,头戴凤冠,随着她的走动步摇轻轻晃动,每一步都彰显了皇室的威严与庄重。

众臣见皇后娘娘亲临,明面上都纷纷恭迎娘娘圣驾。只是心里都在腹诽,皇后娘娘缘何突然出现在这太和殿,而且穿得如此隆重。

如今忠亲王要即位,皇后娘娘地位着实有点尴尬。同时心里也为皇后娘娘掬一把同情泪。她这一生着实太坎坷了,中年丧子,晚年丧夫,如今太孙又下落不明,这么多时日也没有半点消息,肯定凶多吉少了。

唉,这样的一生就是贵为皇后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孤家寡人一个。

不提大家心里如何为皇后娘娘惋惜。只见皇后娘娘于大殿中央停下脚步。

她郑重的道,“诸位大臣,今日朝会是议国事朝政的日子。本宫来此并非要妄议朝政,只是本宫想来跟各位大臣拜别的。

承蒙陛下多年厚爱,如今他龙御归天,本宫实难独活。本宫意已经决,要随陛下而去。”

她话音一落,如平地一声惊雷般让人震惊无比。大臣们面上皆惊讶不已,纷纷跪地表情戚怆。有大臣哽咽的劝道,“皇后娘娘,万望节哀,您母仪天下,大魏还需要您这样一位国母啊!”

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是亦带着不容商榷的决绝。“陛下于本宫是良人,唯愿陪伴在侧。大魏的未来自然有明主,必会带领大魏更加繁荣昌盛。”

听到她这样说,忠亲王嘴角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

可接着就听皇后语气一转,“只是,本宫去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本宫的孙儿于行,他虽下落不明,但本宫相信他吉人自有天相,必然会平安归来。他生性纯善,前路艰难,恳请各位大人多多教导,将来若是他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大人不吝赐教,助他匡正言行。本宫在这里先谢过各位大人了。”说着她向左右各行了一个大礼。众臣躲闪不及,都生受了这一礼。

看着行完礼决绝离去的背影,大殿内陷入一片死寂静。朝臣们跪着面上神色悲戚,有的眼泪无声落下,有的咬紧牙关,压抑内心的苦楚,生怕惹来新皇不喜~

而坐在殿上的忠亲王确实肉眼可见的生气了,如果眼光能杀人,此时他已经在皇后背后戳出无数个血窟窿来了。当他是死的吗?他都要继位了,皇后让众臣等于行回来好好教导他,教导他干什么?谋朝篡位吗?她还没认清现实,存着让她孙子当皇帝的幻想吗?

于行不回来还好,若是他敢回来,他不把他活剐了他就不姓程!

而另一边,趁着大朝会没结束,于行来到乾清殿外面。如今忠亲王还没有回来,日常伺候的宫人自然也伴驾在太和殿外,所以此时乾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310-320(第7/14页)

宫的宫人并不多。避开了巡逻的侍卫,他悄悄溜进乾清殿的庑房内。

庑房内摆着各种平日主子用的各种器具,包括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金尊跟金爵。金尊跟金爵是日常宴饮所用的。

他猜测他这位叔祖父一定会迫不及待的用这些彰显身份的东西。他拿出他耗费心血做成的药丸,在那金尊跟金爵杯里仔仔细细的擦了一遍药。这药毒性很大,只要服上一丁点儿人就会必死无疑。

等他做完这一切,想要撤走时好巧不巧正碰到伺候忠亲王的宫人提前一步返回了,他们要提前布置好,以待忠亲王归来。于行见状只好退回乾清宫内。

情急之下他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躲,跟个无头苍蝇似的没有思绪,看来看去可就是没看到一处能藏身的稳妥之处。

听着耳边离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他心急火燎的不行,就在他急的六神无主时突然身后有人拉了他胳膊一下,冷不丁被人碰一下,他险些叫出声来,就听那人在他耳边小声说道,“殿下,跟奴才走~”

一听声音他就知道是福来。他回头果然见是福来正殷殷的望着他。

来不及细问他如何知道是他,他就被福来引着往一处走,只听福来来了一句“委屈殿下了~”于行还闹不明白什么情况呢,就被福来往怀里塞了一个恭桶。

虽然宫中的恭桶每日都刷洗的一尘不染,尤其是乾清殿里摆放的这个。可坏就坏在忠亲王身体不好,脾胃失和,一个吃不着就三不五时的窜稀。这不,昨儿个半夜肚子疼起来解了手。所以于行此时抱着的恭桶不仅有一股尿骚味,更有一股酸腐的恶臭直冲进天灵盖。

得亏他今早起得太早没怎么吃饭,不然这会儿高低被这味儿勾的将饭全吐出来。抱着恭桶,他这会儿可是知道福来说的“委屈”是怎么个意思了。

福来让他跟上,他就抱着恭桶跟在福来身后。迎面就碰到了归来的十几位宫人。

大家见了福来公公,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在忠亲王面前最得脸的乃是随忠亲王一起进宫的顺安公公。在顺安公公的刻意打压下,如今福来公公的差事已经被抢的七七八八了。

可毕竟福来也是乾清殿的老人,他们这些宫人以前还受他管束,还是存着三分敬意的,更何况如今顺安公公还陪侍在忠亲王那,还没有回来,不用怕他不喜。于是宫人们都客气的跟福来公公打招呼。

有那眼见的一眼就看到抱着恭桶的小太监有些眼生。于是随口问道,“福来公公,这小太监看着有点儿眼生啊!”

只见福来公公连眉毛都纹丝不动,浑不在意的摆摆手道,“这不是忠喜病了嘛,这是他干儿子,来替他几天差事。”

宫人们心下了然。他们哪个不知忠喜肯定是病了呀,何止病了,那是被忠亲王吓病的!

说起这个来,还不是昨日忠亲王正巧看到乾清殿的花名册。他一看忠喜这个名字眼神就变了好几变。在听到忠喜的名字还是先皇所赐时,他最终有些颇为耐人寻味道,“忠喜~好名字~好名字啊!”

若是因为别的事得忠亲王一句夸,那忠喜自然是高兴的,可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这是忠喜的名字跟忠亲王的忠字重了,犯了忌讳。尤其他还是个太监,一个打扫恭桶的最末等的太监,这对忠亲王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能不怀恨在心,看着碍眼,想除之而后快吗?吓得忠喜当天晚上就病了,躺在床上三魂去了七魄,又发起了高热,今日确实是当不了差了。众人听着福来公公的话,心思也都放在忠喜身上,再无人在意那小太监了~

等福来将于行平安带出乾清宫,趁着四下无人,他赶紧将于行拉到一个角落里,语气焦急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奴才听说皇后娘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说要陪葬先皇!”

于行冷不丁听到这个,脸刷一下变得惨白,他声音颤抖的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早太和殿,大朝会上。”于行是相信福来的消息来源的,他虽然只是个宫人,但在宫中行走几十年下来,他获取消息的能力丁点儿也不逊于那些主子们。

他心里焦急,算着时间,皇祖母应该是半个时辰前说的,若是脚程快,现在赶去景仁宫,或可阻止。可坏就坏在他这张生面孔,就是到了景仁宫也不能直接冲进去,只得寻机才能溜进去,未免打草惊蛇,还要在四下无人时劝祖母勿要自绝。可皇祖母的情况是一刻也耽误不得的。

第316章 分龙节会 “殿下,您若是不嫌……

“殿下, 您若是不嫌奴才脚程慢,不如让老奴跟着您过去。”于行想如今这个情形也只能这样了,福来毕竟是宫中的老人了, 就凭他的脸面, 敲开景仁宫的门应该不是难事。

于是福来让一个相熟的公公帮忙把将恭桶送入净房,他则带着于行直奔景仁宫而去。

等到了景仁宫,发现宫门外大门紧闭。于行的心一下悬在嗓子眼儿了,他心里祈祷着皇祖母千万别出事。祖孙相守一年,他还是了解皇祖母的,她不是那种轻易寻短见的人, 若是她不够坚强,父亲去世的时候早就跟着去了。

至于陪葬皇祖父, 依着他看, 皇祖母对皇祖父只是维持着表面上关系,实际上貌合神离, 心怀怨怼, 若是能选择她都不想跟皇祖父合葬,怎会自愿陪葬在侧?一定是受忠亲王逼迫!

福来前去敲景仁宫的门,见宫人开门, 他忙将提前想好的托词说了。

他要来取皇后娘娘之前亲自为先皇抄写的《金刚经》。正巧此时白马寺的高僧正在宫中为先皇诵经祈福, 他来此取经书让高僧诵经将抄写经书的功德回向先皇。

宫人一听也不敢耽误, 赶紧开门让福来进来,看着福来身后跟着的小太监, 只以为是哪个帮着福来公公拿经盒的。毕竟以福来公公在宫中的资历, 使唤一二个小太监也是够格的。

宫人带着福来公公禀告娘娘,福来见到娘娘的那一刻心里才彻底松懈下来,人没事就好。

只见娘娘盛装坐在桌前摆着, 望着桌前的一个小瓷药瓶发呆,于行一看那瓷药瓶,眼睛就跟淬了火一样,这莫不是那忠亲王给的毒药?

听到宫人禀告福来公公的来意,她这才想起来自己前几日为先皇抄完的《金刚经》,于是让福来跟着宫人去偏殿去拿。

见福来跟着宫人走了,独独那小太监留了下来,而且看向她的眼睛里满是泪花。

自从先太子去世后,皇后娘娘就不喜宫人伺候,所以坤宁宫如今伺候的人当真不多,此时屋内只剩下她跟那小太监。见那脸生的小太监泪眼汪汪的看向自己,那双眼睛莫名的有些熟悉,仿佛心电感应般,电石火花间她想到了她最放心不下的孙儿于行,她情不自禁的喃喃道,“你是~”

“皇祖母~”他跑过去,扑通一声跪在皇后膝前,再抬头那泪光终于收势不住,夺眶而出。皇后一听这声音,这是~这确实是~是于行的声音!

“于行~”她面上既惊讶又惊喜,仿佛不敢置信一样,“你真的是我的孙儿于行?可你的脸怎么~”

那跪着的小太监闻言点头如捣蒜,“皇祖母,我是您的孙儿于行~”他用袖子胡乱擦了一把脸继续道,“皇祖母,这是孙儿没入宫前学的易容术,孙儿的本事多着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310-320(第8/14页)

一听这话,皇后娘娘的眼泪也如决堤一样,她将于行紧紧抱在怀里,那珍而重之的模样,仿佛抱着的是一件失而复得的无价之宝。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亲人久别重逢。

祖孙俩抱头痛哭完,皇后娘娘才将他的头抬起,泪眼凝噎的道,

“于行,我的好孙儿,让我好好看看你。我就说你福大命大不会死,如今我就是立时死去也甘之如饴了~”

于行一听她这样说立刻朝地上淬了一口,“呸呸呸~皇祖母,您说什么死不死的,您会长命百岁的,您还没想孙儿福呢。”

说的皇后眼中含泪,嘴角带笑,“是啊,本宫还没享孙儿福呢!不过于行,你是怎么逃脱的?”

“这就说来话长了。”他朝门口张望了一下,这会儿福来跟那宫人就快回来了,他赶紧道“祖母,那忠亲王坏透了,您不能自裁,千万别上他的诡计呀!他大逆不道,倒行逆施,在泰山行宫先杀了皇祖父,又杀了三皇叔跟五皇叔,还杀了~”可话到嘴边,看到祖母那雪白的头发,他又觉得颇为残忍,要说的话哽在喉间,怎么也发不出声。

看于行脸色难看,她直觉他接下来的话对她很重要,她追问道,“还杀了谁?你说吧,我已经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事情是承受不住的。”

“还~还杀了我父亲。”皇后听完,眼神肉眼可见的凌厉起来,她眼中如充血一般,“你说谁?他杀了谁?”

于行又重复了一遍,就见皇祖母面上染满了杀伐之气。她看向窗外,咬牙切齿道,“好你个阴险毒辣的小人,原来你那么多年前就处心积虑谋夺皇位,害死我儿还不够,还要杀我孙儿。我跟你势不两立。”

于行一边看向门外一边赶紧捡着重点说道,“皇祖母,我已经给他下了毒药了,只是还得等他上钩。”于是他将他如何下毒,下在哪里都与祖母说了。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番。

那福来也知道人家祖孙两个久未见面,肯定有许多的话要说,所以故意缠着宫人,为他们拖延点时间。可是时间终究有限,再拖下去,宫人该发现不对劲了。

两人这才施施然来到正殿向皇后娘娘复命。等福来跟那提着经盒的小太监走了,宫人才发现皇后娘娘眼睛红红的,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什么,许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吧!最近这段时间娘娘经常这样,也不足为奇。

想起忠亲王身边顺安公公的吩咐,最近皇后娘娘也没甚不妥之处,并没有什么可以拿过去邀功的,真是可惜!宫人一边想一边悻悻的走了。

第二日上朝时,有朝臣就上书请奏各地举行分龙节。

虽然按照大魏传统大行皇帝殡天后不能举行饮宴活动,但是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泰山祈福大典结束后依然没有下雨。各地旱情严重,而分龙节是祭祀龙王爷,祈求风调雨顺、避免旱灾的。因此一个朝臣请奏后,众臣就纷纷附议,建议应举行分龙节,这样安抚百姓,以免各地出现灾民暴乱。同时也是民愿所向,势在必行。

朝臣们默契的没有点破一点:最近都传先皇是受天罚而死,所以才在祈福大典前无故暴毙。若是因为他的丧仪各地不举行分龙节,惹怒昊天大帝,更不会赐下降雨。如今百姓都相信了这种说法,若是不举行分龙节,后果不堪设想。

忠亲王听后,脸色着实不好看,可是他思虑了一会儿,终还是同意了,言明这不是对皇兄的不敬,皇兄若在他有灵,一定也会同意这个做法。

其实忠亲王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儿,他巴不得他皇兄死后大家都载歌载舞。不过他面上还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表示各地举行分龙节的同时,朝廷也会设下筵席,款待诸位官员,美其名曰为了大魏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朝廷自当做此表率。

分龙节就在五月二十八日,算着时间分龙节可不就是明日嘛,而分龙节五日后的六月三日就是新皇登基大典的日子。朝臣们都很重视这次筵席,想着正好借此机会君臣同欢也算是提前恭贺皇上登基。若是能表现的好,或可进入新皇的视野,从此官途皆是坦途了。

有这种想法的可不在少数,大家都牟足了劲儿,想着在新皇面前要刷一刷存在感,心里都对这次宴席翘首以盼。

时间转眼就到了五月二十八日酉时,臣子们早早来到太和殿前。平时举行大朝会或者重大庆典都会安排在太和殿。因为它足够大,它是大魏皇宫最大的一处宫殿,可以能容纳几百甚至上千人。

但这次按照忠亲王的吩咐,宫人们没有将宴席摆在太和殿,而是摆在了太和殿前的广场上。

此时太和殿前已经布好了上百桌宴席,随着大臣们入座,宫人们开始为大臣们斟上酒。

忠亲王是在大臣们都坐下才到场,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是最后一个压轴出场的。此时他虽然未穿龙袍,已经有了帝王的仪态。

他的位置在最上首,待入座后看到他酒桌前摆放的一只金爵,他眼底露出满意之色。金爵自来只有皇帝才可以用。以前他都是坐在下首看皇兄用着这象征权力跟地位的金爵,如今终于轮到他了。

他心里高兴,于是招呼宫人,“给本王满上~”

顺安一听也不顾是否扫主子的兴了,赶紧上前拦住宫人道,“主子,秦大夫可说了,伤好之前滴酒都不能沾染,更何况~。”他想说更何况主子身体本就羸弱。

可看主子面上似有些不耐,他可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于是赶紧止住了话头。

“无妨,本王的身体本王自己知道,难得今日有如此盛典,喝一点儿无伤大雅。”他就是要在皇兄死后与大家共同畅饮庆祝,庆祝那该死的皇兄下十八层地狱了。

见主子都这样说了,也不能硬拦,顺安只好由着宫人往那金爵里倒酒。看倒得差不多了他赶紧给那宫人使眼色,让他停下来。还好那宫人也是个机灵的,立时会意,止了倒酒的动作退到一边侍立一旁。

顺安还不忘从怀中的匣里掏出银针试一下毒。见那银针自金尊中拿出并没有变黑,他这才放心的也退后。

只见忠亲王端起金爵道,“诸位爱卿,今日分龙节,本王与诸位爱卿相聚于此,愿分龙降雨,润泽八方。且共饮此杯,共祝我朝以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群臣们纷纷站起来面向忠亲王举杯一齐道,“恭祝我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众臣话音刚落,只听一道清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本宫也要恭祝我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臣子们听到声音回首发现皇后娘娘竟然也到场了。

第317章 传位诏书 她今日也同前日一样……

她今日也同前日一样, 是盛装出席,身后还跟着几位宫人。

只见她朱唇轻启道,“今日分龙节, 本宫听闻诸位在此参宴祈愿, 如今灾情严重,百姓民不聊生,本宫也想一起祈愿,诸位大人不会觉得本宫搅扰吧!”

听到皇后娘娘这样自谦,臣子们皆道,“怎会, 娘娘能参加,臣等不胜欣喜。”

“是啊, 娘娘驾临, 是为分龙节添福增瑞啊!”

忠亲王面上也并无一点不快,嘴角挂着浅笑, “皇嫂能参加, 是我大魏之福,百姓之福啊!”心里却想,这娘们戏可真多, 前日在大朝上信誓旦旦的跟文武百官拜别, 转头又要来参加分龙节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310-320(第9/14页)

席。她是不甘心就死吗?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自裁啊?

她虽答应他自裁, 可确实没说过什么时候自裁。忠亲王想着左右离皇兄下葬的日子也不远了,这秋后的蚂蚱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因此也就没有催促, 没想到这位临死了还要给自己加戏,什么都要掺合一脚,他看她是活到头了。想着宴会结束就赶紧让人立时将她勒死了事, 谁知道这娘们背后憋着什么坏,别给他惹出什么事儿来才好,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见皇后径直从桌上拿起一只空酒杯,给自己斟满酒,举杯道,

“诸位,咱们跟忠亲王一同举杯,共祈丰年。本宫先饮为敬。”

她说着就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大家也跟着一起举杯饮酒。忠亲王即便心里再不痛快,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好发作,但是心里着实不畅快,只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

随着开场白结束,宫宴继续往下进行。桌上的玉盘珍馐实在是太诱了,看着赏心悦目,闻着香气四溢,这可是宫里御厨亲自掌勺,每一道都奢华而精致,是平日在宫外花大钱也吃不到的美食。

见忠亲王拿起筷子夹菜,众人这才拿起筷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此次盛宴是文武百官皆参加,而且每张桌上都是文官武官混坐的。见武官大快朵颐,吃相极为不雅,有些文官忍不住,面上露出鄙夷之色。

因为从小习武习惯使然,这些武官五感极为灵敏,哪里会注意不到文官那便秘的表情。但是碍于此时是分龙节宴会,主子们都在不好施为,不然高低把揍他成个斗鸡眼儿。

不过这么轻易的饶了对方岂不是膈应自己,想想与其膈应自己还不如膈应别人呢。于是有那武官就故意卷起袖子颇为豪迈的拿起一根大猪蹄就往嘴里送,软烂的猪蹄入口咬起来都弹牙,他吃得满嘴是油,那还故意在文官面前吧唧嘴,看得那文官面红耳赤。有辱斯文,真是有辱斯文哟~简直不忍直视,不忍直视呀!怎么会有如此粗鄙之人~眼中的白眼儿再没了顾忌,直接翻上了天~

皇后没有注意那下面饭桌上吃得热闹,她一直留意着忠亲王的动作,见他并无异常,她心想不应该啊,他明明喝了那金尊里的酒水,为什么一直没有发作呢?她突然想到了一点,这些酒具在用之前宫人肯定会再次清洗一遍,难道是毒药被洗净了?

这也不可能,于行说过此毒器皿一旦沾上就很难清洗干净,更何况那金尊里雕刻着繁复的云纹。而只需要一点点剂量,它就足以让人毙命,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她心里恨不能对方立时死在自己面前,可面上没有发作,在杀子仇人面前依然维持着皇后的端庄稳重。

她留意着忠亲王,岂不知忠亲王也暗自打量她。

只见他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然后缓缓开口道,“值此良机,本王也想向诸卿家介绍一下本王的外孙,崔承熙。他乃是本王长女嫁与皇嫂的哥哥崔将军崔弋所生的嫡子。此子甚肖本王,甚得本王喜爱。待本王登基到时候会让他给诸位大人见礼。”

群臣们听后,反应了许久才明白过来忠亲王的话是什么意思。合着皇后娘娘的娘家跟忠亲王还结成了亲家,那崔大将军岂不成了忠亲王的乘龙快婿?

见皇后娘娘默不作声,这反应落在臣子们眼中就是默认了。再说忠亲王在崔皇后在唱的时候说出这种话,这事儿岂能有假?十成是真的。

有了崔大将军,忠亲王可真是如虎添翼啊!这帝位可是稳如老狗了。没想到今日这顿饭还给免费送个瓜吃哩!

而忠亲王为什么挑这个时候说,他接着就要处理掉皇后了。在她死之前他突然想起来她还有点作用没发挥出来,那就是给他亲外孙背书。由她作证,他亲外孙才能在他登基时更加名正言顺的出现在朝臣面前。

可刚说完,他就感觉肚子突然疼痛难忍,仿佛那里有万根针在进进出出的穿刺。他捂着肚子,脸疼得惨白,头上更是冷汗连连,嘴角似有什么东西溢出来。他下意识的用帕子一擦,看到帕子上留下了血迹,而是那血迹竟是黑色的。看到这里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竟然中毒了,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下了毒。

他看向皇后的眼光渐渐不善,“是你,一定是你,给本王下了毒。”

忠亲王突然发难,群臣这才注意到忠亲王不知何时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

皇后娘娘并没有回答他,而是抬头望了一眼今夜的星空,此时漆黑的夜色下,月亮如一盏高悬天际的明灯,群星闪烁其间,她长叹一声,“十二年了,支撑本宫活到今日的是本宫相信太子死后是化作了星辰,在夜空中闪耀,继续守护世间。”

说着说着她的语气一凛,“你当年下毒毒死太子,想不到有一日你也能尝到这毒的味道吧,哈哈哈~”看皇后这样,她是承认了她下的毒了?怎么听着她意指先太子当年是被忠亲王毒死的呀?这饭好像也不用吃了,要被瓜撑死肚皮了。

只听皇后继续说道,“你杀了我儿还不够,于泰山行宫毒死皇上,杀死三皇子与五皇子,后又要杀太孙,还散布谣言皇上是受天罚而死,你的罪行罄竹难书。”

忠亲王忍着剧痛拍桌道,“一派胡言,羞要污蔑本王。”

“那如果孤作证呢?”一道少年的声音传来,像极了太孙的声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宫人不紧不慢的从皇后身后站了出来。看他模样陌生,正纳闷间,就见那小宫人一把撕下脸上的像极了人皮的面具,赫然出现的是太孙的面庞。

“殿下~”臣子们呐呐的道,太孙果然没死。那泰山行宫发生的事,他恐怕最有发言权。

只听太孙继续说道,“孤亲耳听到你杀三皇叔前承认毒死了孤的父亲。你先毒死皇祖父,又杀三皇叔跟五皇叔,若不是三皇叔以身相护,将孤藏进木柱之中,孤也早已殒命。皇祖父根本没有留下口谕传位于你,是你假传遗诏!”

“本王若没有遗诏,难道你就有吗?”

他没想到少年掷地有声的回道,“孤有!”

忠亲王才不信他的鬼话,他那皇兄他还不了解,那人最是自私无比,宁愿死都不愿传位的人,能早早的留下遗诏就不是他皇兄了。朝臣们听到面上也是表情各异。

于行没有理会忠亲王不屑的目光,“福来,你去将太和殿前的门槛撬开,皇祖父给孤留的圣旨就在门槛里。”

福来听后赶紧照办,臣子们听后五官瞬间开启了疯狂走位模式,眼神中都透露着不可置信,整张脸因错愕而彻底失控,再不复平日一张张扑克脸。门槛里?是他们每日来太和殿议政跨过去的门槛吗?怎么可能,圣旨怎会藏于那污秽之处?

其实于行心里也不确定那里放着的是否一定就是圣旨,皇祖父说过那是他给他的十六岁的生辰礼。在大魏,十六岁就是成人了,若不是传位圣旨,他想不出什么礼物是在自己成人当天需要赐予他的。

只是皇祖父都没想到如今不过短短几个月,祖孙俩已经阴阳相隔。而这礼物也要在文武百官面前打开。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在福来身上,只见他将高高的门槛撬开后,从里面取出一个紫檀木匣。

他托着木匣脚步匆忙的来到太孙身边双手呈上,“殿下~”

于行接过木匣打开,里面果然放着一卷明黄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LOL:重生S3,调教全联盟 和偏爱我的疯批攻HE了[重生] 后悔亲了冷淡老公 害群之马 当真千金是玄学大佬 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暗恋症候群 岭南小厨娘 阔太下午茶推理时间[民国] 二婚后她惊艳香江[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