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 37-40

37-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成为世界一流的网球选手 第一领主[全民求生] 被前任设成紧急联系人 和高冷影帝炒CP后被崽碰瓷了 和前男友的尸骨he了 胡乱牵红线[先婚后爱] 普通牛马在诡异世界里打工[无限] 谁教你这样当宠妃的?[清穿] 人外贵族学院也有F4 她为明月

唉!这几年书院的名声刚有起色又要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算了,岳麓书院黑红也是红,总好过寂寂无名吧。再说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啊,还有书院里确实有不少贫寒的学子,书院再是仁义也照顾不了所有的学子,而有这笔银子对他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了。

他还能怎样,把他开除吗?他一没有犯国法,二没犯族规,三没犯院规,为岳麓书院挣来了两千两银子,还为岳麓书院赢下了书院大比的第一名。但是只能功过相抵,就此揭过吧~~

他砸吧砸吧嘴,别的不说,今天食堂的野猪肉炖土豆还是挺香的~~

第39章 弃文从武? 要说书院大比以后,有……

要说书院大比以后, 有什么变化呢,首先就是岳展的知名度又提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岳麓书院可谓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外面都传他是前世猪倌转世,这说法让岳展哭笑不得。

其次,他的同窗对他的态度都比往日友好了不少。废话,这杀神是他们能惹得起吗?一个生气再把他们大卸八块?他们才多重,两个人加一起都不够一只野猪的份量。

再次,他的成绩受到了夫子们的密集关注。除了武夫子的课程, 他逢考试手必哆嗦,让各位夫子也是头疼不已。

其实岳展现在的智商分数已经刷到了82了。水平在这个时代, 虽不能跟天赋强的学子比, 这个智商也绝对过了平均水平线了。具体表现就是他表现出来的背诵能力跟同窗差不多,回答问题也差不多, 夫子通过提问以及他平日的表现, 约莫他的水平应该在一众学子里一直在稳步提升,应该到中游水平了。

但是夫子觉得你水平如何最后还是要靠成绩说话,得笔下见真章, 笔下的结果是稳定的倒数第一。

这不考试还好, 这一考试就哆嗦, 真是无解。夫子们也都被他这毛病整的没脾气了。

这年年终考试岳展考试时手依然在抖,自然成绩依然垫底。

同窗们对岳展真是掬一把同情泪。你说他平时若是不考试他光那一手笔墨就让在坐的学子望其项背, 但是逢考试必抖, 真是无解。

也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着别人倒霉窃喜的,寻思着看吧, 无论你多努力,老天就是不给你这口饭吃,就让你端猪倌的饭碗,哪怕平时表现再好又怎样,考试还不是那一哆嗦,可不就是一哆嗦,哆嗦垫底了。

但是除了岳展的文化课程和音律课,他的礼、射、御、书、数成绩当仁不让位于第一把交椅。因为偏科如此严重,卓夫子、秦夫子跟崔夫子就多次跟他提起过弃文从武吧!

凭岳展的能力如果他参加武举他们不敢保证他会拿个武状元,起码功名可期。

尤其是秦夫子直接现身说法,

“岳展,你看我们家是行武世家,到了我孙子秦文韬这里,他天赋更适合文举取仕,我才带他来这岳麓书院求学。你得明白人的天赋在哪里,前途就在哪里。”他可不会跟岳展说那是他们家盼着的麒麟儿。劝慰人嘛自然捡着管用的说。

“他们还说我天赋适合当猪倌呢!”岳展自嘲道。

秦夫子忍不住气道,

“胡闹,真是无稽之谈,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也能甄别出是非曲直来,不要为谣言负累。正所谓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

“夫子我明白,他们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

“既然你都明白,又何必执着于文举?你那手抖的毛病一日不好,你就是文曲星凡也不会有出人头地之时。”

看着秦夫子一把年纪还替自己操心,他差点忍不住说快好了,我就快好了。我射箭射得现在能射一夜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再练到脸不红气不喘就不哆嗦了。

别人只是看到他的成绩依然垫底,他的手依然在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手抖的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只需要再多加练习几个月,情况必然有所改观。

见他不回话,他又问道,“莫非,莫非是你家人执着于此?”

没想到秦夫子想到这一茬了,他家人执不执着他不知道,反正系统是挺执着的,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是自己弃文从武系统第一个不答应。

“我,我…”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他这样磕磕绊绊的,话也说不顺了落在秦夫子的眼里,心道果然猜对了,忘了这茬了,他们家这一支对文举确实够执着的,从祖上就传下来的偏执。

秦夫子心里腹诽,这岳展一家对文举得是多执着啊,放着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武举功名不要,非得死磕文举,这又是何必?再说岳麓书院虽然大部分学生考文举,但书院也支持有特长的学子考武举的。不管文举还是武举都是不都是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37-40(第4/5页)

虽说本朝重文抑武,但是武举通过也有功名在身,总好过一直白身。

可既然是人家家族的意思,他一个夫子也无权置喙,只是觉得可惜,这么个习武的苗子生生让家人耽误了。

岳展父母可不知道这些武夫子们背地里对他们颇多吐槽,他们作为父母他们的初衷其实想的很简单,就是让岳展能写会算,以后至少能当个账房先生,不必在地里刨食吃。后来他考进了岳麓书院,他们就想能考中秀才最好,这考中秀才了以后就可以在私塾当个先生,给蒙童开蒙,以后也温饱无忧了。

至于武举他们还真没考虑过,不是他们瞧不上武举,是在书院大比之前岳展根本没在他们面前施展过自己的武力。后来倒是知道了他的优势所在了,又被坊间传他是猪倌转世给堵得恨不能让他离那刀剑越远越好,怎么可能让他改考武举。

可一件小事的发生让岳展父母对他武举的态度也动摇了。

因为家里大姐家的小满一岁多了,娘家离得近,孩子又小,沈朗平时还要打猎一出去有时三四天才回来一趟,所以大姐习惯了沈朗不在家的日子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

一岁多的孩子屋里已经关不住他了,他极力想出去探索探索屋外的世界,可家里没有个小孩子能待的地方,岳知语这才想起了重新归置庭院。

他想将后院的石磨搬到前院去,空出来的地方搭个葡萄架,葡萄架下放个摇椅,旁边再安个秋千,小满渐渐大了,总得劈出这么这个小地方以后专供大人孩子休憩玩耍。

想法很美好,可首先这小五百斤的石磨就难坏了他,这不得至少需要三个人抱上推车推到前院去啊!

邓叔年纪大了,自己也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这天刚好沐休,岳展归家,二姐夫崔瀚也沐休回来接二姐回家,大姐夫沈朗抱着孩子在廊下玩耍。

岳知语本来还愁找人搬石磨呢,这现成的儿子,女婿不用白不用,当下给他们安排任务:一齐将那石磨扛到前院去,也省的找推车了。

被点名的三人都走到那石磨旁边,没办法父命难违啊!他们打量着这石磨。这石磨通体看着不大但这石磨的原料是青色的花岗岩石头,这样的石头质地坚硬,稳定性好,而且比较耐用,但也着实沉重。

虽说这东西笨重吧,平时用来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还少不了它,因此基本家家都有。

沈朗先一步上前想搬一搬试试重量,谁知他使出全身力气只是让那石磨动了动,竟没有完全搬起来。

想他沈朗是猎户出身,寻常二三百斤的猎物也是说扛就扛,有时候打到猎物,扛着猎物还要翻山越岭,徒步十几里路拿到县城卖钱也是常有的事。

“这石磨少说重这个数。”他伸出五个指头示意众人。

“你还挺会约莫的。”

“这石磨还是我小的时候你们祖父让人打的,是当时是咱们岳家庄最大的石磨,足有五百斤重。”岳知语摸着他新续的胡须与荣有焉的说道。

“你们嘛,我都给你们算好了,沈朗你能抬个250斤,剩下你俩只需一人125斤,你们三个肯定能抬起来。”

岳展一听就乐了,他这个好爹连这个都能分配。

崔瀚看着站在身边的岳展跟沈朗,他们两个还好,两个人看上去都人高马大,有一把子力气,自己平时没有锻炼的习惯,心中不由苦笑,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他可要扯他们的后腿了,泰山大人开口了,还是要勉力一试。

正待他要上前把手搭上想跟他们一起抬石磨时,岳展先一步上前伸手抓住石磨两边,说道,“两位姐夫让让,不用你们,让我来试试能不能搬动。”

“你?你是在逗我玩吗?”岳知语听他这样大言不惭,就忍不住怼他,他在自家人面前可不给岳展留脸,不惯他毛病。“你大姐夫都搬不动,你在这给我吹大牛,不怕大风刮了舌……。”

头字还说出来,就见岳展双手用力一提,那石磨竟然“腾”的一下真的被岳展抬起来了。

只见他不仅稳稳的抬起来了,还抬着往前院走了,岳知语看得嘴巴张得都能塞进个鸭蛋,众人也被这一出给呆着了,没反应过来,都没跟上。

直到听到岳展从前院声如洪钟的嗓声,“爹,前院这么大,这个是放哪儿呢。”

反应过来的岳知语,不是第一时间回答岳展而是抓住旁边的林氏问道,“孩儿他娘,我没眼花吧,刚是展儿自己抬走的石磨吧!”

“应该是的吧!这别人不都还在这嘛”,看看空空如也的地面,再看看除了岳展以外,全员都在此处,大家面上表情都有点失控,五官不知道该往哪里抽动。

他算看明白了,这个儿子生来就是刷新自己认知的,不惊死自己不罢休那种~

别人生儿子是光耀门楣的,他生儿子呢,那是相当锻炼人:

锻炼了他的嗓门,磨砺了他的脾气,增厚了他的脸皮,加速了他的衰老,攥住了他的命门,吓死他拉倒~~~~

第40章 饭没有白吃的,每一个馒头都算数 ……

夜深人静时, 岳知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忍不住用手肘碰碰一旁的林氏问道,“孩儿他娘, 我家祖上都是认真读书的, 你家祖上出过啥人物不曾?”

“什么人物?”

“比如~天生神力的~武将?或是力能扛鼎的~大力士?”

“没有啊,也未曾听父母提过。”

“若是没有,那我今儿算是知道了。”

“知道了什么?”看他说的神神秘秘的林氏忍不住问他。

“看来这饭没有白吃的,每一个馒头都算数。”

受到震惊的何止他们两口子,两个姐夫内心也掀起了狂风暴雨,默念以后千万得对媳妇好, 不然小舅子能一拳把他打出屎来,同时也为他未来的三姐夫及四姐夫默默插了根香, 自求多福吧!

岳展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至于这样大惊小怪吗?他系统里举重课里还放着个小千斤的大鼎呢,跟那个比这个充其量顶多算开胃小菜了, 大家只是少见多怪罢了。

但是他后知后觉的发现自从他把石磨搬走后, 所有人对他的态度都有了变化,具体表现在:父母更尊重了,姐夫更有礼了, 下人们更谦恭了。

在返书院之前他爹更是单独找他说话,

“我看你走武举也未尝不可。咱家又不是那等迂腐人家。”

他看着他儿子八尺的身板, 虎背熊腰,膀大腰圆, 健康的小麦肤色, 更衬得气宇不凡,越看越像是武将苗子。

以前有多吐槽,现在看着就有多满意, 一边看一边还不住的点头。

岳展觉得他爹看他的眼光仿佛是挑中了一块肥瘦相宜的猪肉,让他后背一阵发凉。

“爹那不行,我要继承祖上的遗志。再说我要是弃文从武爷爷该伤心了。”

“好孩子,难为你总想着我这个老东西。”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岳展寻声望去,就见爷爷拄着拐杖从前院慢慢进来,他身材又佝偻了不少,头发花白一片,步履蹒跚,可能是最近瘦了,那青灰色长衫穿在身上稍显肥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37-40(第5/5页)

说话的功夫他走到岳展身边,“你爹今早已经去我那里跟我说了,好孩子~”

他下意识的想摸摸他的头发现展儿已经比他还高这么多了,只能讪讪的收回手。以前感觉年岁过得也不快呀,可一转身孙儿都长得这般高了。

“孩子,既然你天赋更适合走武举,那就考武举吧!”岳展没想到他爷爷对此竟然没有一点反对。

“科举考试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努力固然重要,天赋也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你文举现在一考试就状况百出一直这么煎熬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岳展听出了祖父那是说自己一考试就哆嗦的问题。

“既然夫子们都觉得你武举可出仕那必然是没有错的。”他已经从儿子那听说了孙子的壮举。

他从前院到这里的路上看到了那被孙儿搬来的石磨,别的东西他可能没印象,这个东西过去好多年他依然印象深刻,没别的原因,那石磨最初的时候给自己长过脸,那是村子里当时最大的石磨。

说来可笑,他岳忠禄一生的高光时刻不在科举上,而在刚刚做出石磨后,全村的人都来围观,想要借用,有那么一阵家里真是热闹不已。

现在石磨依旧是当年的石磨,这人却已经老态龙钟了。他可不想孙子走他的老路,一辈子死磕文举,最终只是蹉跎了岁月,一生碌碌无为,也辜负了自己的一辈子。

“做人还是得学会变通。变则通,通则达。”他用毕生的经验概括了这一句话。

“可是祖父,武举也是要提笔写字考兵法策论、排兵布阵的。”他总不能说系统不让吧。

“但武举考试总体上是以武艺为主,策略为辅。总好过你现在文举从头哆嗦到尾吧!”他爹也劝道。

眼见祖父跟父亲就差拍板决定了,他赶紧表明态度,“我还想再坚持坚持,若是这次季末考试我这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我就绝了文举的心思,专心修习武举。”

见他都这样说了,祖父和父亲就没有多说了,祖父临走时多叮嘱了几句不要压力太大云云。

之所以说到季考时,是岳展觉得以他现在在系统里的训练速度,到季考时有八成把握手就不抖了,即便抖也应该影响不了多少了。

要说在岳麓书院有什么不好,那就是考试太多了,原来在私塾的时候一年才两次大考,简直不要太舒服。进了这岳麓书院,除了月考,还有季考,年考。吐槽归吐槽,就这考试的频率在周围的一众书院里已经算是很人性化了的,因为好多书院十天就要一考,可想而知那里的学生过得有多水深火热了。

虽然考试着实让人痛苦,但书院的生活总体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它不会压榨学子们学习君子六艺的时间,课程上排的也是足足的。

除了君子六艺,书院教学也非常有特点,还专门开辟了一大片地,让学生们种庄稼。并言明科举考试最后拼的也是身体,现在就让他们从事一些体力劳动,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不至于让他们养成目下无尘的性子,以后有幸为一方官员当担得起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

若是连《悯农》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种劳作生活都不体验,怎么会珍惜粮食,又怎么会期待他瞻宫折桂后爱民如子?

这可苦了一群养尊处优的少爷了。考科举刨费的银子可不是个小数,一般家庭举全家之力都不一定能托举一个考生,没看到就是那地主之家都能因供家中子弟读书而反贫,更遑论普通人家呢。

所以举凡是能在岳麓书院读书的学生至少九成都出自富户、乡绅之家。这些少爷们不让别人伺候就已经很不错了,若不是岳麓书院有规定不能带人伺候,他们身边哪个不跟着一两个书童小厮。

这本来就是书院的传统,只是去岁土地由高年级种植,今年才轮到了他们,大家这才想起还有这苦逼的种地营生。

是以卓夫子一提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种地任务时,个个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面上如丧考批,好不凄惨。

岳展颇为无语,不就是种个庄稼至于吗?又不是让你去战场杀敌。他从小就在庄子里野惯了,小时候不听话被他爹丢到庄子里干活的经历也是有的,侍弄庄稼他可是个熟手,各种农具用起来也是手到擒来。

他可不管别人怨声载道,他一早就换了身短打,现在赶紧翻捡起工具来,这农具一看就不够,不赶紧挑个趁手的,一会儿难道用手扒?

夫子已经说了要种小麦,他看到农具里有曲辕犁就赶紧挑了一辆。同窗们看到他一身短打打扮利索是利索,但是很多同学依然觉得脱下长衫穿短打有辱斯文,所以放眼望去,跟岳展一样打扮的只有零星几个。

古代文人穿着的这种长衫,就像现代女人穿着裙子种地一样,太累赘。但是孔乙己的长衫不是说脱就能脱的,文人脸皮又薄,不脱也正常。

就像跟岳展平时要好的岳承霄此刻也还是儒生打扮,只是他为了方便干活将前面的衣摆别在腰上。

现在这个时代农人们犁地,家里有牛的会让耕牛在前面拉着,后面有人推着曲辕犁犁地。岳麓书院为了为了让学生深度体验种田不易,安排耕牛是别想了,还得用人拉。

要想用这曲辕犁必须两人一组,岳展跟岳承霄自然组成一组。

耕地被等分,每一组耕一块地。在其他同学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岳展跟岳承霄已经开始犁地了。

此刻,岳展的角色就是那老黄牛,他力大如牛,拉着曲辕犁往前走,行动间如履平地,而感受最深的就是后面的岳承霄,他只是轻轻扶着那犁跟在后面走,姿态要多轻松有多轻松,

好像也不是很难,看他们挺轻松的样子,别的学子也有样学样,两个人一组,可等前面的人套上曲辕犁往前走就叫苦不迭,真是寸步难行啊,身后仿佛拖着千斤重的铁石,地上还坑洼不平,一走一个趔趄。后面扶着曲辕犁的小哥内心也很崩溃,不应该就是轻轻扶着就行吗?为什么自己使出了吃奶的劲这犁才往前前进一点,而且他们犁出的地扭扭歪歪的,跟岳展他们那横平竖直一对比,简直不忍直视。

才干了没一会儿,一个个的就气喘吁吁,那学子服歪歪扭扭的套在身上,因为拉犁弄得满是褶皱,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众人抬头看那一对远去的身影,后面的学子都艳羡不已。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跟这个大黑牛一组呢,你看现成的便宜让别人捡了不是。

等他们犁完地,造好墒,又用犁耙把地耙细、耙匀、耙透,在土壤中撒上肥料,又将小麦种子均匀洒在地上,然后轻轻压实土壤。就要灌溉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怪物但被阴湿男鬼盯上了 禅院小姐无下限 朕的贵妃能言善辩 温柔陷阱 她为明月 人外贵族学院也有F4 谁教你这样当宠妃的?[清穿] 普通牛马在诡异世界里打工[无限] 胡乱牵红线[先婚后爱] 和前男友的尸骨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