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2 / 2)
林倜道:“白日去过公府了。”
林佩点头。
林倜道:“只是柠儿这小子平时没少打搅你吧?”
柠儿扯了个鬼脸,跑了。
“他很聪明,还教我种豆芽呢。”林佩平和道,“两年未见,你我兄弟说会儿话。”
茶点上桌。
林倜看到米糕,立即伸手拿,笑着调侃:“哥,你对街口那家蒸点铺子真是从一而终。”
林佩道:“嗯。”
林倜道:“照此看来,这两年你和大哥也还是不怎么往来。”
林佩谈起这事,叹口气道:“老生常谈,你大哥怨我的多了,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
林倜道:“别放心上,咱们林家子弟凭的都是自己的本事,哪个认真指望过你?”
林佩道:“这话听起来更像是骂我。”
林倜道:“我可不敢,是你自己心虚了。”
林佩起身,面向窗外的一轮圆月,背过手:“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桂花香引来蝴蝶在瓷盘边逗留。
“这趟回来是为到工部交办一些公文。”林倜洗茶浴壶,“年初我们浙东局引入的大花楼织机使妆花缎产量显著提高,明年想多建几间作坊。”
“好是好的。”林佩想了想,叮嘱道,“还要谨慎些,尤其不要跟右相扯上瓜葛。”
“我可是你的亲弟。”林倜笑道,“我能不知道你和右相如水火难容吗?放心,绝对不会和陆家扯上一丁点关系。”
“他最擅长与人结交。”林佩道,“你不去扯他还不够,得防着他来扯你。”
“好好好。”林倜道,“知道了。”
水在壶中轻轻晃荡,激发出茶叶的清新。
兄弟二人又闲聊了一阵子,林倜答应林佩在京城过完年再去浙东,多陪母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臣成双》 22-30(第6/16页)
孟氏一段时日。
*
仲冬之际,后湖烟波浩渺。
湖边成片的田野已收割完毕,尽覆盖着一层银白的薄霜。
太平门楼张灯结彩。
大红灯笼照着琉璃瓦,将城门装点得华美如画。
文武官员一齐躬迎皇帝北巡归来。
第25章 雪夜陈情
绣幡在前开道。
宫人手持花团扇、锦曲盖、紫红伞依次走过。
林佩站在文官之首, 凝望五色旌旗在层叠远山之间穿行而来。
皇帝金辂和太后玉辇依然光彩夺目。
林佩的视线越过仪仗,落在后排随行官员的队伍中。
他没用什么力气就找到了陆洗。
陆洗骑着马。
一袭青绯双色锦缎控鹤袄,短衣翻领, 丝绸束带修饰出宽肩细腰, 皮靴包裹两条修长的腿。他拉扯缰绳, 腕上戴的南红玛瑙串珠滑动流光。
林佩心生感慨。
无论什么场合, 陆洗的出现总是惊鸿一面,让他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他不以外貌评判人,但他懂得欣赏美, 见陆洗与旁边几人谈笑, 只觉平淡的岁月突然有了一抹酸甜滋味。
“当为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陆洗纵情得意地唱着戏词, 瞥过城门下站立的那个人,忽地停顿,再也记不起下一句。
那人从容指顾, 身姿如松树挺拔,立于俗尘之中却带着超脱一切的宁静。他的面容清隽俊美,像精细打磨过的玉石, 柳叶般的眼眸清澈明亮, 隔得很远就能让人止步凝神。
陆洗觉得口干舌燥。
这一程山水尝过太多辛酸苦辣, 唯独看见林佩,如饮山涧清泉。
礼乐奏响,仪仗前部在城门排开。
——“御驾回銮。”
林佩与陆洗对视片刻,移开目光, 带领众臣向朱昱修和董嫣行大礼。
——“臣等恭迎陛下、太后北巡而归。”
朱昱修道:“众卿平身,左相镇守京师劳苦功高,待正旦大朝一并庆贺行赏。”
仪式过后, 车舆兵仗徐徐驶入太平门,到日头西斜方才结束。
*
薄暮余晖洒在红砖绿瓦的楼阁飞檐之上。
“知言。”陆洗快步走进文辉阁,笑着道,“一路上我想了好多话,如果不是你教我怎么看公文批本子,我根本发现不了鞑靼的阴谋,你还预备了一支精兵救局势于水火之中,真可谓未卜先知。”
林佩坐在廊下:“你我之间说这些话,很用不着。”
妞儿趴在旁边睡觉,样子安详惬意,身上的毛发柔顺油亮。
陆洗走近,把妞儿从林佩身边抱起来。
林佩道:“我说不借兵,你转头就去找陛下要,临行前说不会再惹我不高兴,怎么,现在这要死不活的样子又给谁看?”
陆洗哑然一笑,眼中起氤氲:“见着你人,再多的话都是多余,你好好的,我也好好的。”
林佩浅叹口气:“门口那几车装的是什么?”
陆洗道:“这几个月各地送到平北行宫给陛下过目的奏本和题本,咳,以及还没有整理好的记录文簿,等等。”
温情戛然而止。
阁中的郎中、舍人方才还在议论兴许左右丞相小别重逢之后关系能缓和些,便听见廊下传来一阵手心握紧骨节咯吱的声音。
“陆余青。”林佩倏地站起来,声色俱厉,“敢情人家千里迢迢送去平北的奏本,你就挑了几个轻巧的,剩下又原封不动带回来,白白耽误几个月。”
陆洗道:“诶,是。”
林佩道:“你是缺胳膊还是少腿,不能自理吗?”
陆洗道:“知言,知言啊,你不要生气,你不知道在外这半年我有多思念你。”
林佩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陆洗追到左侧屋的竹帘前:“我从平北给你带了礼,什么时候方便,我登门拜访。”
阁中众人唏嘘嗟叹,看来左右丞相又吵架了。
良久,左侧屋传出回答。
——“今晚就很方便,你既要来就干干净净的来,别学什么人去花街柳巷寻欢作乐。”
宋轶打了个喷嚏。
*
夜里下了雪。
书斋前雪影纷飞。
林佩关闭密室,拿起斗篷,准备去大堂迎客。
书童来报:“相爷,右相到门口了,只不过……”
林佩道:“怎么?”
书童道:“是后园的那道随墙门。”
“后门?”林佩微微皱眉,心想这人莫不是有什么隐疾,凡事都不走寻常路。
家仆道:“该引他来见吗?还是让他多绕一圈走正门?”
林佩道:“走正门是常理,不能说绕。”
家仆道:“相爷,你事务繁忙未曾留心,咱们府上和陆府其实是挨着的。”
林佩道:“什么?”
他这时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
虽然街道不同,但东长安街和崇文里街住的很多都是大户,宅子大,侧门后门挨着也是有的,譬如林府和陆府的后门其实就只隔一条三尺不到的巷子。
林佩无奈笑一笑,系好斗篷,转身往后园走去。
后园的随墙门开在马棚旁边,门扉通过槛框直接安在前檐柱上,经年的红漆有些褪色,抱鼓石上刻的梅兰竹菊也已被磨损得看不出原貌。
门栓拔开。
几个小厮挑着木箱站在巷子里。
林佩正要问,听到不远处熟悉的脚步声。
陆洗踏雪而来,一袭盘金彩绣沿边石青花树纹锦袍在白雪映衬之下流光溢彩。
“陆大人,夜半后门私会,恕我实在解不了你的风情。”林佩提起灯笼,把人从上往下照了一遍,“再多问一句,你的衣柜里究竟是有多少套衣裳才能如此一年四季的不重样?”
陆洗笑了笑,压低声音,让小厮把箱子迅速放进林府然后从对门溜走。
林佩道:“带的什么礼?”
陆洗道:“鞑靼汗王赔付的上等墨狐皮。”
林佩立时冷下脸:“搬出去,交国库。”
家仆就要动手。
陆洗阻拦道:“诶,别担心,我专门让人处理过,一定看不出来历。”
说着他打开箱子,把东西拿出来。
皮子的品相是极好的,毛绒丰厚,蓬松细腻,灵活光润,即便沾了雪絮也一拍就掉。
陆洗道:“头回遇到这么好的,就想着给你。”
林佩道:“事先交个底,我可没你这泼天的富贵,你再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臣成双》 22-30(第7/16页)
东西来,别指望我会还。”
陆洗笑道:“还什么,这些俗物如何比得上你给我开的药方?”
林佩道:“嘴上抹了蜜,今日对我说,来日对别人也说。”
陆洗道:“那得看图什么,我与别人是交易,付出一分本钱便想讨回三分的利,我对你却是最用情的,索性你就欠着我,欠得多多的,越多越好,一辈子都不用还。”
林佩看着陆洗那双宝石般透亮的眼眸,心中莫名酥痒,觉得甚有滋味。
一时间连雪花飘在脸上都是烫的。
林佩端详许久,吩咐家仆关门,收下了这份不清不楚的礼。
陆洗呵口热气,搓着手道:“知言,我想去你屋里坐一坐,再与你说会儿话。”
林佩道:“知道我恼你什么吗?”
陆洗道:“不知啊。”
林佩道:“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多少次坏了我的规矩。”
人的气息在风中化为丝缕白烟。
陆洗抓握一把,张开手掌,看着冰晶渐渐融化。
林佩往前引了几步路,侧身回眸:“别站在那儿淋雪,陆余青。”
小径通向远处透出暖黄灯光的书斋。
白雪覆盖阶前石灯。
铜铃时不时清脆一响,落下闪着光的细碎冰晶。
二人进屋,脱去外袍,坐在炭火边取暖。
林佩吩咐家仆取些雪水来。
陆洗看着架上的书:“这是你常待的地方吗?”
林佩点头道:“曾是家塾,我兄弟三人在这儿跟先生念书,分家后,大哥承袭国公诰券迁往聚宝山,三弟去外地供职,我见此处空置,就改了改布局,一人平时也可读书写字。”
陆洗听林佩谈起家事,感到意外之喜。
“如今祖宅除了我和一个侄儿住着,加上家仆和护院也不过十余人。”林佩伸出双手,靠近炭火取暖,“陆大人府上宾客如云,莺歌燕舞,到我这儿怕觉得冷清吧。”
陆洗醒过神,摇头道:“旁人以讹传讹倒罢了,怎么你也调侃起我来了?上回你大驾光临,可曾见到我身边有一个多余碍眼的没有?”
林佩道:“有你也不会让我看见。”
陆洗道:“真没有,陆余青的名声凭白被世人涂抹,实则至今仍孑然一身。”
林佩莞尔:“那正好,你我余生做伴。”
不知怎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不说话。”林佩欠了欠身子,隔着从炭盆升起的热浪看向对面那人,“我可就当你答应了。”
“你等一等。”陆洗收回目光,转身接来铜壶,“如此是不是有些草率,你我虽已不是鲜衣怒马少年时,毕竟还算体面的人,该有的仪程不好省。”
林佩眉间微蹙:“你胡言乱语些什么?”
陆洗一顿。
林佩道:“正旦大朝在即,我想请奏陛下封你为侯爵。”
陆洗道:“心意我领了,可你若真为我好,这事就别做。”
林佩道:“自然不是为你好,而是为江山社稷。”
陆洗道:“什么?”
林佩停顿片刻,用平静的语气道:“一物换一物,我还将联合宗人府上一道奏疏,请太后董嫣还政于朝,退居后宫,颐养天年。”
壶中的雪水如镜面映着二人各有所思的神情。
“你,啊……”陆洗用手抹了一把脸,藏起眼中的失落,微笑道,“……方才有些误会。”
雪水逐渐煮熟,边缘泛出气泡。
林佩挽袖提壶,一边淋洗杯盏,一边耐心地等待陆洗的回复。
陆洗道:“这事你和太后商量过吗?”
林佩道:“没商量,我势必行之。”
陆洗起身在屋内走了一圈,良久方道:“太后与北方亲族来往过密,京城世家旧族俱有芥蒂,宗人府更是积怨已深,现在北方暂时安定,你手持先帝斩马剑,做这事顺水推舟。”
林佩道:“只有朝局平衡才有天下太平。”
陆洗站在其身后:“当初是她逼你起草敕书任命我,所以现在你要让我去规劝她,合着早在我入京的那天,你就已经算好今天这步棋。”
林佩道:“没有那么早,真要算,是从你对我坦白身世时起。”
陆洗仰头叹气:“枉我半路上还替你请功,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你是棋子,我亦是棋子。”林佩回头斜睨,“你我既以身入局,是争强斗胜也好,逢场作戏也罢,反正日子总得过,凑合一天是一天。”
陆洗道:“余生作伴,原来是这意思。”
林佩道:“别再误会便好。”
金丝百合花蕊在热水浇注之下一瓣一瓣绽开。
“好,我答应你。”陆洗坐下,动作干净利落,“我有把握说服太后,但要开个条件。”
林佩道:“什么条件?”
陆洗道:“太后喜欢热闹,正旦宫宴让礼部办得隆重些。”
林佩道:“宫中用度过于奢靡,这也是太后为人诟病之处。”
陆洗抚摸着手上的那枚翡翠扳指,淡然一笑:“几年下来多少我都出了,不差这点钱。”
雪水煮的花茶有股独特的清香。
林佩把茶盏端到面前,抬眼看了看陆洗。
他其实没料到陆洗会是这般淡漠凉薄的反应——对给予其大富大贵的董嫣,不仅似毫无亏欠,反而还有些如释重负的意味。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官场不能只听一个人说什么,还要看这人怎么做。
*
谈完了事,林佩看向窗外,心想继续坐着也是无聊,既有客来,不如做些尽兴的事。
书斋的后面有一片竹林。
从前每到雪天,父亲林亦宁都会带他们几兄弟到林子里敲竹挖笋。
林佩取来两个斗笠,自己一个,分给陆洗一个。
陆洗挑起半边眉毛:“我每回见你都精心捯饬,你倒好,就给我这么个乡野村夫用的东西。”
林佩笑道:“今夜的雪下得真大,趁还没开化,你陪我一趟。”
陆洗从前常在山里跑并不稀罕,但被林佩用手按了一下肩膀,就不自觉地跟去。
二人掀起帘子。
白雪纷飞,银装素裹。
竹子披着白衣,似都有了人的情愁,有的躬身作揖,有的斜倚廊下,有的摇晃,有的醉卧。
林佩抬起手臂,抱掌行礼:“节比琅玕清比雪,四海人称伟丈夫。”
陆洗往两边探了探:“你跟谁说话?”
林佩向雪中行:“竹君。”
陆洗笑了一下,迁就相伴:“大抵书读多了都会染上这酸臭的毛病,年年下雪,年年敲竹,就没有一个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臣成双》 22-30(第8/16页)
经人告诉你们斗笠不是这样戴的吗?”
第26章 敲竹
“嗯?”林佩回过头, 扶住斗笠边沿,“哪儿不对?”
陆洗伸手解去他耳边的系绳。
“这一挑一压的叫经篾,中间偏粗偏青色的叫纬篾, 经篾松脆, 纬篾坚韧。”陆洗的动作很娴熟, “绳扣要系在纬篾, 吃住力,这样才不容易把它拉坏。”
林佩道:“原来如此,之前不知其中奥妙, 用废了好多。”
陆洗改对之后再为他系好绳结:“别假惺惺的, 你哪儿在意一顶斗笠能用多久,坏了不就换了。”
林佩道:“现在在意也不晚, 我是说真的,不是嘲笑你。”
二人离得很近。
林佩看见陆洗的喉结动了一下。
吞咽声清晰可闻。
他闻到陆洗身上淡淡的柏子,还闻到彼此气息之中被肺腑温热过的茶香。
“余青。”林佩道, “虽说方才是场误会,但我也到这个年纪了,情事上, 不太喜欢装糊涂。”
陆洗的眸中泛起涟漪。
林佩道:“我知道你方才误会的是什么。”
“唐突了, 我。”陆洗笑一笑, 饶是平时好话连篇,这会儿也显得有些口拙。
林佩道:“你去青霖看了我的词?”
陆洗道:“是啊。”
林佩道:“看懂了吗?”
陆洗道:“看不懂,我最怕解读文章,但我知道字如其人, 平时特别留心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所以哪怕词句再晦涩,我也能通过字迹窥见一个人的气性。”
林佩凝眸:“我是什么气性?”
陆洗道:“你, 缺个枕边人。”
林佩深吸口气,正要开骂,眼前人拔腿跑开了。
啪,啪,啪。
竹杖击在竹节上发出清脆的激荡人心的声响。
飞雪惟在竹间最雅,时听淅沥萧萧,连翩瑟瑟,音韵悠然,逸人清听。
林佩沿路一根一根地敲打过去。
白雪纷纷落下。
竹子抖落重负,哗哗挺直身子窜上云霄。
陆洗跑出十几步,腿脚在雪地里渐渐变得沉重,跑不动了。
他喘了会儿气,在林深处停下,静等身后的脚步声离自己越来越近。
人影出现。
林佩走来,一袭群青长袍于风雪中飘动。
那雪中的容颜也甚是精致,鸦睫沾着寒酥,唇间一点丹红,露出的脖颈白皙秀颀。
“知言,不过我这才察觉一件事。”陆洗把手指抵在唇边,微张开嘴,“方才明明是你先试探我,还弄得我现在怪不好意思的。”
“月照雪,雪映月。”林佩淡淡一笑,“我知道你的情意,你也知道我的气性,如此相知相守便是岁月静好,可若再要贪心,免不了又添出许多负担,倒成互相折磨。”
“我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陆洗一字一顿,“任是无情也动人。”
林佩道:“过来帮忙。”
走到近处,看见红绳系在竹节上。
林佩扫开表层的雪,一铲插进土里,使劲撬动:“这里……可能会有……冬笋。”
二人脚下的土地裂出纹路。
陆洗道:“你怎么知道这里有?”
林佩道:“家父还在世的时候,年年带我们来这里挖,一开始是很多的,后面越来越稀少,但我还是想试试运气。”
“如此岂不是刻舟求剑么。”陆洗拨弄着红绳,笑叹口气,“可怜这位竹君,他得多有气节才能经得起你们这样世世代代年年岁岁的挖。”
林佩道:“别光顾着奚落,你要是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就说。”
陆洗道:“你的手都要冻僵了,我先给你暖暖。”
林佩放开铲子:“说了不必……”
陆洗笑一笑,握住那双冻得发红的手,拢进掌心:“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冬笋是容易长在旧穴附近,但如果这里实在找不到,也是可以去别的地方找的。”
林佩垂下眼帘。
手原是麻木的,不觉得冷,可是一旦感受到温暖,就再也挣不开了。
他感叹陆洗对人心的洞察炉火纯青,甚至比他自己都更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
陆洗捂着这双手,一动不动,等彻底捂热了才放开。
林佩轻咳一声。
“你且宽心,我这人听得懂好赖话,既然你拒绝了我,我绝不会死缠烂打。”陆洗的眼神干净清透,“一切如旧,你不必有任何顾虑。”
林佩道:“知道了。”
土挖开了,里面并没有笋。
林佩笑笑,自嘲运气不好。
陆洗犹豫片刻,道:“我可以把运气借你一用。”
林佩道:“你?”
陆洗低头解开襟带,脱掉外面的锦衣华服,只留一身单薄的白色底衣。
林佩接过来,问道:“不冷吗?”
陆洗道:“宁可冷些,不然衣服弄脏了多可惜。”
林佩道:“你要做什么?”
陆洗先抬头观察顶端叶梢的方向,找准竹枝密集而且叶子有点泛黄的竹子,然后蹲下身,用石片把竹根周围的泥土刨开,在土里摸了好一阵子,摸出一条细长的青绿色的茎。
林佩抱着衣服跟在旁边,看得一头雾水。
陆洗一边摸竹鞭一边挪动身子,不断用竹杖敲附近地面听声,终于在某一处停下。
——“就是这里。”
陆洗拍去身上的土,用枝条划出标记。
林佩道:“这里有吗?”
陆洗笑道:“你再试试运气。”
一铲,两铲,三铲。
才挖到第三铲他们就看见了笋尖。
林佩丢开铁铲,惊喜道:“挖到了。”
他正要挽袖,被陆洗抢先一步拦下。
“我来。”陆洗道,“笋壳锋利,你看着就好,别被割手。”
雪夜,竹林里传来一阵阵对话与欢笑。
红绳换到了新的地方。
笋子装在筐里,沉甸甸的。
人越是经历过大风大浪,越珍惜生活之中一点小小的单纯的情趣。
林佩由是对陆洗生出一种别样的欣赏。
他们并肩而行,各自有立场,如同枝叶相交而根系稳扎地下的两片林木。
*
林佩处理完皇帝北巡期间积压的公务,着手准备正旦大朝及宫宴事宜。
每年正月初一,朝廷要在前朝三大殿举行百官朝贺天子、内外命妇朝贺皇后的礼仪活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臣成双》 22-30(第9/16页)
太宗朝封赏的开国功臣,魏国公林氏、郑国公姚氏、韩国公杜氏、曹国公明氏,四大公爵之下十八位侯爵,世袭的拢共十二位,都会携内眷参加朝贺;
朝廷重臣,包含中书、五府、六部、应天府、都察院、翰林院、五寺,五品及以上共计八十余人,皆在殿内排座位。
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大到仪式流程,小到器物摆放,错一样都可能惹是非。
礼部仪制司和光禄寺负责准备所需物品。
方时镜一向主张缩减皇宫开支,听说今年的排场比去年不减反增,一气之下连上了九道奏本,严肃反对皇室铺张的行为。
文辉阁左书屋,帘子掀起,一袭绯袍直接走进来。
“知言,为何驳我?”方时镜把本子放在林佩的书案上,“我不改了,再拖就来不及了。”
林佩搁下笔,道:“师兄,劝皇家节俭减省这种事古人最多也就上三道奏本,你连上九道,就不怕别人说你沽名钓誉吗?”
方时镜道:“不说别的,光是用三千金打造用象牵拉的大辂,我就看不过去。”
林佩顿了顿,再次把本子推回方时镜面前,说明两件事。
首先,打造辂车所用的黄金由大内出,不用国库拨款;
其次,待正旦庆典之后,他会专门给礼部一个名目研究如何合理地减省皇宫开支。
方时镜道:“若如此尚可接受,可是太后肯定不会答应。”
林佩道:“其它你不用管,你只管磨好这一剑。”
熟悉的人,熟悉的话,无论多少遍都管用。
方时镜是一把宝剑。
宝剑不怕强权,只怕蒙污。
似这等批逆龙鳞的差事,大部分官员避之不及,在方时镜的眼中却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方时镜看了看林佩,终于被说服,回去办差。
*
下晌,一袭武职补服来到文辉阁前。
平时不常有武官来中书省。
众人见只是一件青绿色的五品官袍,都没有太多留意。
吴清川站在院子里,规规矩矩地等通报之后,由小吏引着穿过大堂。
这时林佩从屋里走了出来。
吴清川连忙行礼:“林相,末将此来是为交还先帝子辰佩。”
林佩莞尔而笑,快步上前扶起,拉住手一起进屋。
小吏这才去准备茶水。
温迎瞥了一眼,吩咐道:“把龙井换成天池。”
天池茶产自姑苏,是吴晏舟喜欢喝的茶。
吴晏舟居相位二十余年不曾滥用私权,经常训诫子孙后辈不得仗着出身在外恣意行事,所以朝中鲜有人知,中军赤峰营主将吴清川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吴晏舟的侄儿。
“榆木川一战,将军用兵如神立下奇功。”林佩道,“若不是将军,朝廷又要用不知多少的钱粮与鞑靼换取太平。”
吴清川道:“不敢当,只是见子辰佩奉命行事。”
白玉镂雕的玉佩交回林佩手中,完整如初。
互为顾盼的一龙一鼠雕纹灵动细腻,放在青玉蟠螭盒内更显油润细腻,光气纯熟。
先帝病重之时,当众人的面把这枚玉佩赐给吴晏舟,并立下遗诏——朱昱修亲政以前,若事出紧急,执此玉佩可以越过兵部调度赤峰营,传二人,吴晏舟之后由林佩持有。
林佩把盒子收好,问起吴晏舟在姑苏的近况。
吴清川回道:“隐居山水间,淡看流云飞,一切都好。”
林佩点了点头。
二人又闲聊几句,大抵是直隶军中流传的趣闻。
吴清川喝完茶,怕耽误中枢公务,起身请辞。
林佩亲自相送,一路送到千步廊。
阁中众人见这一迎一送,不禁对吴清川的身份感到好奇,私下悄声议论。
“好了,别瞎打听了。”温迎叫来一位郎中,“诏书拟的如何,拿来我检查。”
郎中又叫舍人。
这是一道封侯诏书。
前半部分写皇帝之期望,中间部分写其人所立功绩,最后写封号和爵位。
温迎看完之后改了几个词,耐心指导下面的人,并让重新撰写。
林佩从千步廊回到阁中时,这封诏书已经摆在书案上了。
“动作挺快的。”林佩微笑,拿起来过一遍,点头道,“你的笔法也越来越老道了。”
温迎道:“要让陆相先看一看吗?”
林佩道:“不必,这是件好事,给他留点悬念。”
温迎道:“是。”
林佩从袖子中拿出一道金黄龙纹锦奏本,云淡风轻地说道:“刚才路过宗人府,从靖亲王那里取来的,记得和封侯诏书并排放在最上面,用一根绳子系着。”
温迎不经意瞥到封面字样,突然手一抖。
奏本从指间滑落,所幸被林佩当空接住。
林佩咳了咳,提醒道:“稳重些,你也跟我好些年。”
温迎面露惊惧:“大人……”
又压低声音,凑到跟前:“大人要和宗人府联手劝太后还政?”
林佩道:“是。”
温迎道:“可我们什么准备都没有做,万一太后震怒该当如何?”
林佩道:“自有人会去劝慰。”
温迎道:“谁?”
林佩瞟了一眼对门。
温迎缓过神,擦了擦汗,仍是似懂非懂,但不再心惊。
“许久没有下棋。”林佩笑了笑,坐到榻几一旁,示意温迎去取棋盘,“让我看一看你的棋艺有无精进。”
少顷,云鹤锦玉轴诏书制成。
郎中依令把诏书与宗人府的金黄龙纹锦奏本系在一处送入皇宫。
棋局开始了。
第27章 双活
林佩给温迎讲的棋形叫无眼双活。
“永熙十四至二十四年, 国力之所以衰弱,国库之所以空虚,一切的根源在于诸皇子党争内耗。”林佩执白, 把棋谱放在一旁, 等对方先行, “先帝废长立幼, 使朝廷上下人心不稳,中枢权力更替不休,各级官员自顾不暇, 又何谈让政治清明。”
温迎执黑, 对照棋谱落子。
林佩走的是模仿棋。
棋形中心对称,双方相绕相缠。
温迎道:“大人, 我跟你这些年,还是第一次听你直言不讳。”
林佩叹口气:“讳疾忌医到头来伤的是自己,党争那段日子, 想必恩师也有诸多无奈,只是他一个人扛着没有告诉我们。”
温迎道:“先贤有言,若遇病重之人, 不可直接下猛药厚味, 得先喂之以稀粥, 待其脏腑调和,才能进行下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