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 140-150

140-1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在七零画插画 枕边娇色 胭脂看客 父皇驾崩后,长公主杀疯了 给陀总当崽的那些年 在海军本部发疯 御主,迦勒底又又又炸了! [综武侠]家园党没惹任何人 清穿之宁妃武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除了几大盘份量非同一般的肉,还有冻豆腐、白菜、腐竹、木耳、银耳……反正堆满了后面的案台,但是有个高身壮的徐截云在,居然还真吃得差不多了。

她拎着汽水瓶,小口小口喝着,饱得成了一只不想动弹的懒猫。

徐截云笑看她一眼,“感觉你就快躺下了。”

闻慈一副被提醒到的样子,“吃完就躺虽然对身体不好,但它舒服啊!”说着,她抱着吃撑了的肚子,准备真去躺下,结果被徐截云轻轻一拉就又坐了回来。

闻慈眨眨眼,“干嘛?”

“想和你唠嗑,不走行不行?”徐截云说着,撸起袖子收拾用完的碗筷盘子。

闻慈看有人干活,立即改口,“行,非常行,没问题!”

闻慈还把围裙拿下来,给徐截云穿上了。

粉白格子的小围裙,她穿着正合适,穿在徐截云身上,怎么看怎么不伦不类,那围裙的宽度,还比不上他宽阔的胸围,有一种东北虎装小猫喵喵叫的感觉。

徐截云刷了几个盘子,就听到后面“扑哧”一声笑。

他扭过头,就见闻慈望天望地,就是不望他,要是嘴角没那么难压的话,看着还挺正常。

他板着脸,“干嘛?”

闻慈不敢说话,怕一出声就笑出来,她连连摆手,汽水也不喝了,掉头就跑。

徐截云没追,花了十五分钟,麻利地把厨房收拾了出来。

他洗干净手上的油腥味,自己又闻了闻,才擦干手出来,四下一找,发现闻慈关上窗户,正蹲在地上盯着一个水桶,水桶的上面横放一根长木棍,底下吊着个小白布袋。

“干什么呢?”他走过去问。

“看给你贴心的小奖励,”闻慈张口就来,她瞅了瞅落到水桶底下的液体,把白布袋拆了下来,她掂了一下,大概一斤左右,非常扎实,这才道:“奶疙瘩你不是没迟到吗?我重新给了做了一些,这个是湿奶疙瘩,比先前寄给你的要干一些。”

想到没吃到的奶疙瘩,徐截云就一心怨念。

他知道自家爷爷当二道贩子还搞克扣后,特意打了电话,结果老爷子倒是早有准备,总的来说,认错的态度是良好的,但一问东西呢?那就是已经吃没了。

眼下看到这来之不易的宝贝,徐截云声音都放轻了,“这就是奶疙瘩?”

“你把它捏成疙瘩,它就是了,但现在还是是固化的酸奶呢,”闻慈笑着说,她把白布袋打开,闻起来和萨仁做的差不多,她满意地交给徐截云,“正好你刚洗完手,搓吧。”

徐截云:“……”

心意还是在的,但怎么感觉潦草了一些?

他从厨房拿了个空盆,吭哧吭哧开始捏奶疙瘩。

他不知道西北人是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40-150(第6/28页)

么捏的,就把它们都捏成了一个个丸子,整齐地放在盆子里,像是一颗颗白净圆润的汤圆,他捏出来一个,闻慈吃了一个,又捏一个,塞到他嘴里。

徐截云嚼了嚼,酸酸甜甜,口感又糯又嫩,“很香。”

他觉得这应该就是闻慈给他补的生日礼物了。

但事实证明,不是。

他专心搓酸奶丸子,等最后一颗丸子码到盆子里,他满意地欣赏了下自己的作品,拿起一颗格外圆溜的,准备给闻慈,这时,才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

背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像是踮着脚尖在走路。

徐截云刚要转过去的肩膀被按住,“闭眼!”

他闭上眼,“怎么了?”

脚步声绕到身前,是她在观察他到底有没有偷偷睁眼,徐截云感觉到眼皮外投下一点阴影,带着点火锅气味,顿时好笑,“我看起来这么不值得相信吗?”

闻慈强调:“不许睁啊,我说睁才能睁!”

徐截云牢牢闭着眼,沙哑的声音含笑,“嗯,你说睁我才睁。”

脚步声快步地离去了,徐截云不用思索也能辨认出来,那是卧室的方向。

他老神在在地坐着,但心里却在想,小闻同志要干什么。

新年礼物?

生日礼物?

说实在的,小闻同志让他闭眼的时候,他还以为她要偷偷亲他一下呢。

徐截云心里胡思乱想着,听着猫一样轻的脚步声又走近了。

淡淡的奶香味铺面而来,和酸奶不太一样,他鼻翼抽了抽,笑问:“我能睁眼了吗?”

“等会儿!“闻慈声音急得很,生怕他突然睁眼。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的嘈杂声响,闻慈终于定了下来,柔软的手心捂在他的眼前,如果是别人这样掌控他的要害,徐截云会很不适,但她的碰触,只让他想再进一步。

他喉结滚了滚,听到闻慈欢快地配音:“噔噔蹬噔——可以睁眼啦!”

徐截云睁开眼。

云朵一样洁白蓬松的蛋糕放在他面前,形状像一颗饱满的心,上面铺着漂亮的一瓣瓣草莓,草莓颜色深红,那是罐头的颜色,中间有巧克力碎堆了两只可爱的猫猫头。

这是一个漂亮的草莓巧克力蛋糕,新鲜的奶油香像羽毛,撩过人的鼻翼。

闻慈轻盈地转到他面前,笑盈盈道:“生日快乐——不许说我迟到了!”

徐截云看着她笑盈盈的脸,声音轻柔得不像话,“你不开卧室的门,是怕我发现?”

“当然啦,这是惊喜,惊喜提前发现了,怎么还算是惊喜呢!”闻慈振振有词,她想了好久也不知道能送徐截云什么,自行车手表相机之类的,他都有了,她纠结了好些天,才决定送他一个手工生日蛋糕。

软奶油蛋糕,奶油是她手打的,从一大早开始做,手腕都要打废了。

闻慈满怀期待:“你喜欢吗?”

徐截云点头,用力点头,“特别喜欢。”

闻慈一下子高兴起来,没有蛋糕刀,她拿出洗干净擦干水的细长水果刀,交给徐截云,徐截云不舍得切,“上面的两只猫,是你和我吗?”

闻慈笑嘻嘻道:“黑的是你,棕色的是我,可爱吧?”

徐截云看着两个脸贴着脸的猫猫头,更不舍得切了,“我能挖下来带走吗?”

闻慈:“……不行,你要把它吃掉!”

蛋糕和闻慈的脸那么大,徐截云切了一角下来,闻慈催着他吃,“怎么样?快尝尝!”

勺子挖下那只黑色猫猫头,他送到闻慈嘴边,“啊。”

“我啊什么,又不是我过生日,”闻慈说。

徐截云坚定道:“两只猫,那就是我们两个的生日蛋糕,啊,”他硬是让闻慈吃了第一口,自己才吃,松软厚实的奶油像一团梦,进口化开,只留下香甜的余韵。

闻慈挤在他旁边坐下,眨巴着眼,“味道怎么样?”

徐截云又往嘴里塞了一勺蛋糕,含糊道:“很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蛋糕。”

闻慈笑开花,这虽然是小徐同志的滤镜,但她尝过奶油,觉得味道真不错呢。

她哼着歌晃起腿,不经意间抬头,发现徐截云正垂眸看她,唇边还沾着一点洁白的奶油。

“咕嘟”。

闻慈盯着他丰满的唇,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第143章 摘桃子放松的时光往往是短暂的。……

放松的时光往往是短暂的。

和徐截云一起过了个年,当天晚饭吃完饺子,他带着闻慈送给爷爷的百香果蜜回军区,而闻慈玩这玩那熬了半夜,第二天一早,别人家好吃好喝玩乐的时候,她又开始工作了。

首都篇比其他几篇绘本要长一些,她在2月25日终于画完了。

没耽搁,闻慈直接启程去首都,她直奔首都美术馆。

她还有几包行李在美术馆宿舍里呢,外贸部那边之前打了招呼,在首都期间,还让闻慈住在这里,他们那边是没宿舍的,因此,她一进美术馆,就回宿舍大致收拾了下。

今天是周一,上班时间,她揣着一包绘本,准备去外贸部。

还没走呢,在馆门口撞上了匆匆赶来的年君。

他是急急跑过来的,浑身冒汗,“闻慈!”

闻慈有点惊讶,停住脚步,“年君?”

年君像是有什么急事,左右看看,见没人,把她拉到一边的墙后,闻慈心里诧异,不由得压低了声音,“咋啦?”怎么鬼鬼祟祟的。

年君低声道:“你刚回来的?”

闻慈点点头,“今早才下的火车,怎么了?”

年君看她一眼,眼神复杂,“你说的那个绘本,画好了?”

闻慈点头,“画完了,我正要去外贸部呢。”

年君脸色一变,深深地看她一眼,“你还不知道外贸部发生的事儿吧?”

闻慈二丈摸不着头脑,“什么事儿?”

年君就跟她解释,“老师昨天带我和乌海青去□□,结果听说,外贸部那边要尝试出口绘本——这个词还是从你那儿听说的,我们以为是说你的事儿,结果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闻慈心里打了个突,突然生出一些不妙的预感,“怎么回事?”

年君道:“他们说是一个首都美术馆的女同志——姓姜。”

闻慈眉头一皱,“你是什么意思?”

年君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了,“我们在美术馆待了这么多月,这件事,一点风声都没听说——你还不懂吗?”

闻慈脸色难看,一时间没说话。

这是她前期生生踏出一条路,结果有人,要抢她的路走吗?

年君抿抿唇,“你现在来了也好,赶紧去外贸部问问,到底怎么办。”

闻慈认真道了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40-150(第7/28页)

眼神发冷,“我肯定会问清楚的。”

告别年君,闻慈匆匆走了,她刚要去外贸部,脚下一顿,转道回了宿舍,她从行李包里拿出几个文件袋,里面不是文件,是厚厚几沓纸张,都是她画绘本途中留下的手稿和大纲。

她是习惯保留创作痕迹的,现在她庆幸,没有扔掉这些东西。

她把这几沓文件袋放进包里,又翻出相机,拿在手里两秒,又放回去了。

不行,自己拍的话来不及。

闻慈背着沉了两倍的包赶到最近一家照相馆,对师傅道:“能加急洗照片吗?”

师傅老神在在,“行,最*急一天。”

闻慈摇头,“几个小时,”她赶在师傅说话前道:“给你加钱。”

师傅眼神动了动,立即答应了。

闻慈把自己的绘本拆开,五六页放到一起,让师傅拍照。

师傅百思不得其解,“拍这干啥?”

闻慈道:“拍照留底,”她让师傅站得远一些,把这几张分开的插画都能拍清楚的同时,还确保能看清大致细节,师傅手稳老练,动作十分麻利。

闻慈给每本绘本都拍了几张照片,最后合起来,有三十多张。

师傅咂舌,“这得花多少钱啊?”

闻慈现在不在乎钱了,她的作品是属于自己的,这才最重要。

师傅拍完,压力巨大地去洗照片,还好他这是家小照相馆,平时生意不太忙,有空给闻慈加急洗,而闻慈把绘本一本本整理好,重新用小夹子夹上,就坐到了一边。

她没干等,开始写信。

陈小满一张,苏林一张,宋不骄一张。

这是闻慈挑出来的三个人,关系好,人品好,她挨个给每人写了一封信,去附近的邮局寄了出去,说:“挂号信最快是吧?全寄挂号信,请问多久能寄到?”

等三封信寄了出去,闻慈回到照相馆,帮师傅一起洗照片。

她速度比师傅慢,但还挺细心的,师傅看着,觉得像是同行。

他还想拉着闻慈打听打听这些照片是干嘛的呢,但闻慈没有空闲聊,她心里像是烧着了一把火,越烧越旺,她带着这些照片和手稿回到邮局,分成三份寄了出去。

挂号信寄得快,三人会提前收到,大概过几天,才会收到包裹。

闻慈在信上写了,请他们暂时保管一下包裹,不要拆开,要是日后真有问题,留着华夏邮政红章的时间记录的包裹就是铁证,她不用怕被人倒打一耙。

做好这些,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闻慈这才往外贸部去。

……

门卫把闻慈拦住,她思索了下,说:“我找宗少和同志,请问他在吗?”

门卫摇头,“宗同志最近都出差,没在部里。”

闻慈只好拿出借调令,“那我找蓝部长。”

过了几分钟,闻慈被一个人带了进去。

这人像是认识她,眼里带着些同情,闻慈心下更沉,她维持不住笑脸,神色变得淡淡的,等到了一间会议室外,这人说:“部长他们在开会,说让你进去。”

闻慈暂时没动,平静地问:“你们部门开会,我进去不好吧?”

这人脸色复杂,摇了摇头,含糊道:“你进去就是了,”说着,他急匆匆走了,像是生怕被闻慈揪住问怎么回事儿。

闻慈当初来外贸部,很多人看见的,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闻慈独自站着,拍了拍自己的脸,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这才敲门。

“请进。”

闻慈进去,看到一间挺大的会议室,红铜色的长桌周围是一把把椅子,围坐着十几个人,大部分的面孔都很陌生,她扫了一圈,看向最前面那位才四十多岁就鬓角微白的男同志。

“蓝部长,”她打了声招呼。

蓝部长对她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把空椅子,“坐。”

闻慈坐下,她虽然神态平静,但实际上一直暗暗观察会议室里的人,大多是中年人,只有她对面那位,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同志,留着刘海,梳着马尾,气质温婉大方。

就是此时看她的脸色不是很好。

那种明明不喜欢她,却还要故作施舍地露出一点笑脸的不好。

就是她?

闻慈没有开口,这个女同志上首的一个圆脸男人却笑呵呵开了口,“这就是闻同志?”

他看着特别和蔼,自顾自说道:“早就听说闻同志很年轻,今天一看,还没到二十岁吧?之前听说你满华夏的跑了几个地方,好玩吗?应该挺有意思的吧?”

闻慈挤出笑脸,“怎么能说好不好玩?工作,当然要拿出认真的态度才行。”

圆脸男人一愣,笑着说:“小同志不要上纲上线嘛,这么点年纪,锐气不要太盛。”

鸿门宴。闻慈确信。

这个圆脸男人不知道是谁,但能做到毗邻蓝部长的位置,八成是副部长,他句句给她挖坑,她没法不认为这是故意的。

她笑容淡淡,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蓝部长。

她道:“我的绘本已经完成了,今天也带过来了,蓝部长,您看……”

蓝部长朝她点了点头,“给大家看看吧。”

闻慈心里不是很情愿,她对人的情绪很敏感,此时就能察觉到,这间会议室里起码一半人对她的态度不是很友好,未必是像圆脸男一样给她话里挖坑,但总归不会配合她。

她从包里拿出绘本,一共六本。

这些绘本都是用夹子夹住的,随时可以拆开,但闻慈怀疑,可能有人给她故意损毁或者弄脏,她一边慢腾腾起身,一边走向蓝部长,“您想看哪一篇?“

蓝部长已经看过广市篇了,想了想道:“西北那篇吧。”

闻慈就挑出西北那本递给他。

闻慈从自己坐的这一排开始,她前面正好是个女领导。

她是不多的,看闻慈的眼里颇为好奇、也没什么恶感的,闻慈对她露出一个笑,问道:“这位领导,您想看哪一篇?还有广市,首都,北省,西南和中部篇。”

女领导笑笑,“我姓元,你叫我元副部长就好。每本都不一样吗?”

闻慈给她介绍:“每本都是取材自当地生活的,除了主人公贝贝一样,其他都不一样。”

元副部长道:“那就西南吧,我听说你见到了很多傣族。”

闻慈一本本发下去,发完自己这一列,手里就空了。

她不止发绘本,还会尊重地问一下人家的名字,她发现最低的也是主任,她看看对面那列没发到绘本的领导,从圆脸男人开始问:“领导,您是?”

圆脸男人脸色不好不坏,“我姓孙,你叫我孙副部长吧。”

闻慈点点头,问了好,目光就顺势落到了他身边,“这位同志是?”

会议室里翻书的动作都静了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40-150(第8/28页)

女同志脸色不是很好看,孙副部长神色如常,笑道:“姜同志和你是同行,你是北省的电影院美工是吧?姜同志是首都美术馆的,经验丰富,从小会走路就会画画了。”

闻慈笑了笑,“这样啊。”

姓姜。

还真是她。

姜同志看她一眼,下巴微抬,透出隐约傲慢,“姜温年。”

“哦,你好,”闻慈敷衍地笑笑,便问起了后面几位不认识的同志,她当然不是对大家的职位名字那么感兴趣,从头到尾,只是想确认姜温年的身份罢了。

她一个美术馆的,出现在外贸部的内部会议里,是来做什么的?

闻慈心头微动,她不会是想赶在自己来首都前,把事情彻底抢走吧?

结果没想到,她提前好几天来了首都,正好赶上会议,撞见了这场尴尬的会议。

那明明白白请她进来的蓝部长,是不是也不支持姜温年?

闻慈看向蓝部长,他正在专心翻看绘本,没有抬头,她便扫了眼他桌前的另一本东西,刚进来时没注意,眼下冷静下来了,倒是看得很清楚。

她似笑非笑,撑着下巴,等待着大家的评价。

对面这一排没东西可看,加上室内气氛尴尬,更觉得无聊。

孙副部长又开口了,“小闻画画多久了?”

“没多少年,”闻慈笑看他一眼,语气是十分温和的,“虽然不是从会走路就会画画,但是人比较幸运,遇到很多知己和好领导,给我提供了珍贵的帮助。这不,出过一本黑白小人书一本水彩小人书,还算有点微末的成绩。”

孙副部长一愣,这年轻丫头,还敢跟他阴阳怪气?

他心里纳罕,这么多年被人恭恭敬敬待着,他都忘了被人怼的滋味儿了。

他能耐得住性子,脸色纹丝不动,一旁的姜温年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

这是在阴阳她!

她哼了一声,毫不留情地反击道:“小人书而已,市场上的小人书品质参差不齐,倒也不是每本都好的。何况做人不要太骄傲,太骄傲,是要跌跟头的。”

闻慈笑道:“我不怕跌跟头,技不如人,输了是应该的,只要光明正大,我认了。”

姜温年脸色更难看了,有些涨红。

孙副部长说:“闻同志牙尖嘴利,要是当广播员,肯定也当得好。”

闻慈面不改色,她看出来了,孙副部长就是姜温年的靠山,不,也不一定,她能得到这个摘桃子的机会,也说不准她能给孙副部长一个靠山。

她正要说话,一旁的元副部长忽然开了口。

“你这个画风虽然很奇特,但是画得真漂亮。”

闻慈立即暂停打嘴仗,对她道:“这种绘本和小人书不同,重视插画,文字是次要的,所以插画一定要画得好才行,不然光看文字的话,人家为什么不去看小说呢?”

元副部长点点头,又点着一旁的配文道:“这配了双语?”

闻慈点头:“我自己翻译的,又特意请了中学时的英语老师帮忙校正。”

元副部长点点头,又问:“怎么用的繁体字?”

闻慈解释道:“因为想试试港澳台的市场,简体字的话,他们看不懂。”

元副部长看闻慈的眼神有些欣赏,“怪不得宗主任夸你厉害,的确很聪明。”

宗主任?闻慈一愣,是宗少和?

她笑了笑,没有回答,转回头时,却发现有人在悄悄地看自己,当然,也有看姜温年的。

闻慈眨了眨眼,这是什么意思?

孙副部长笑道:“早前几个月,就听说宗主任夸你有进取心,现在看来,闻同志的确上进——”他夸了几句,话锋一转,“闻同志认识宗主任?”

宗少和的家世很厉害吗?

闻慈想到徐截云,虽然感觉这俩人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出来的,但她还是今天,才感受到一点实感,她思索了下,只是道:“朋友的朋友。”

嗯,男朋友的朋友。

孙副部长眼睛微眯。

他早明里暗里打探过宗少和好几次,想知道他好几次帮闻慈说好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最开始以为闻慈是他对象,结果发现,她是土生土长的白岭人,绝不可能是他对象。

那两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

他打探许久,宗少和愣是一点风声不漏,这人别看一双狐狸眼成天笑眯眯的,实际上心思深得很,他没办法,后来姜温年找上门来,他也就不再管这事儿了。

宗家厉害,姜家也不差。

姜温年是姜老爷子的晚来女,受尽宠爱,年纪轻轻,就在首都美术馆当上了后勤部副主任,她听说有人打通了出口图画书的路子,便找上了他这个部长走动,想当这个国内图画书出口的第一人,为自己的履历增光添彩,孙副部长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反正哪怕事情败露,也有姜家在前面顶着。

宗少和是聪明人,不会为了一个疑似朋友的角色,和姜温年闹掰。

孙副部长觉得自己已经够谨慎了,让姜温年不要声张,回去抓紧画一本图画书出来,等到最近,宗少和出差,他抓住机会,立即让姜温年各方走动,才有了今天这场会。

谁知道这么巧,那个闻慈偏偏今天回首都了呢?

心里有些懊恼,但孙副部长并不怕。

一个没权没势的外地人而已,难道还能斗过姜温年吗?

闻慈不知道孙副部长的心思,只觉得他神色安定,很符合她对政客的刻板印象。

她安安稳稳地坐等着,继元副部长后,又是好几个领导看完了绘本,眼神都十分惊异,有个人问:“你是怎么想到这种画法的?”和他们国内的截然不同啊。

闻慈道:“在秋交会的时候,从香港的张安华同志那儿得到的灵感。”

张安华?

大家一瞬间想起来,是了,最开始这件事,就是从广交会机关打电话来问开始的。

要不是有一位港商看了闻慈的作品,愿意收购,他们也不会给闻慈这个尝试的机会——这么想着,大家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姜温年,要是换人,她还能卖出去吗?

姜温年感觉到大家的质疑,脸色快要维持不住。

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她?

她不觉得自己画了二十年的画,会比不上闻慈,她的老师们可都说她天赋很好的,她绷紧脸色,刚要开口,就感觉自己桌子下的胳膊被孙副部长碰了下。

要说大话也别现在说,等看完闻慈的画再说啊。

姜温年不情愿地忍了忍,没忍住,“看着也没什么不寻常的。”

闻慈笑得更欢了,“我能拜读一下姜同志的大作吗?”

她扪心自问,这话虽然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但态度是认真的,她真怕姜温年是个横空出世的天才,那到时候,哪怕失落,她也只能心服口服地退位让贤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40-150(第9/28页)

但要是真全靠走后门的,那对不起,她绝对不会让。

要不是她主动找张安华,又表示诚意提前赶出绘本给她看,现在怎么可能有这个机会?

摘桃子不自己种树,摘别人的,这和偷有什么区别?

姜温年不想答应,她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但蓝部长扶了扶眼镜,把自己面前的另一本图画书递给了闻慈,和颜悦色地道:“姜同志画了好几个月,这本的确画得不错,你看看,看能不能从中学习学习。”

闻慈一下子提取到了这话的重点,画了好几个月?

看来她离开首都采风没多久,姜温年就开始画了?这人摘桃子是早有预谋的啊。

她接过图画书,低头一看,发现封皮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坐在一座像是故宫的建筑前,牵着一个老爷爷的手,后面的背景为了凸显更多细节,显得有些杂乱,和目前国内的小人书风格不同——闻慈抬头看了看姜温年。

这是巧合吗?

她最开始那本广市篇,封面是贝贝和奶奶,姜温年这一本是小男孩和爷爷。

闻慈暂时不做评价,决定继续看下去。

除开那个封面,其实里面的插画和小人书有些差别,但不大,明显看得出画师不太擅长这种纷杂撩乱的插画方式,色调多而杂,显得有些不和谐,满篇重点,反倒没有终点了。

这本插画的页数六十多页,很多,描绘了小男孩一家的故事。

小男孩跟爷爷学做卤煮、做豆汁……闻慈越看脸色越奇怪,贝贝和奶奶封面上是学了煲糖水不错,但在绘本里,这只是个小情节,谁会让学煲糖水学二十页啊?又不是菜谱。

眼前这本,就像只看了她绘本的封皮,然后揣测内容,照猫画虎的一样。

她不知道,姜温年心里此时也很不安。

除了蓝部长,其他人都没亲眼看过闻慈的绘本,只有几个部长,跟蓝部长开会时,听他大致讲了讲,又以封面为例,描述了下是什么样的。

孙副部长不懂绘画,只抓到了几个重点:小女孩和奶奶,情节生活化、画多字少。

姜温年就是听他的,回去自己琢磨着画的,她把小女孩替换成男孩,奶奶换成爷爷,广市食物换成首都美食……她把自己想到的都改头换面,觉得闻慈应该也差不多这样的。

但对面看过绘本的领导脸色,似乎不太一样?

孙副部长见蓝部长看着绘本,脸色带笑,心里也有些不安。

对面有领导把看完的绘本递过来,还说道:“和我想得不太一样。”

他听着孙副部长和姜温年信誓旦旦保证,说什么只会更好、绝对没问题,还真要信了呢,谁知道今天一对比,这完全是两个东西嘛。

姜温年听他这么一说,脸色彻底难看下来。

怎么回事?!

第144章 印刷成本孙副部长刚要接过绘本,就被……

孙副部长刚要接过绘本,就被姜温年拿了过去,急切翻看。

他心里不是很高兴,但面上毫无变化,此时蓝部长也看完了手里的绘本,递给了他,“你看看,”神态平和,却没说自己的评价。

孙副部长镇定接过,低头一看,先吃了一惊。

真好看啊。

封面是北省大雪天的街道,像是过年,地上有些鲜红的鞭炮碎屑,几个戴着棉帽的小孩手里举着艳红的冰糖葫芦,小脸冻得红扑扑,表情快乐而喜悦,正在路上跑跑跳跳。

中间那个是个小女孩,看着像十一二岁,脸上的神态格外明媚。

孙副部长是不会画画,但又不是没长眼睛。

他一眼就看出来,眼前这幅比姜温年画得好了不知多少,他一言不发往后翻,这一本才三十多页,只有姜温年那本的一半厚度,没多久就能看完。

简单轻松的孩子故事,的确情节很生活化,也是多画少字,但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还以为是小人书换了个模子而已。

完了,不好收场,孙副部长心里叫苦。

他翻到最后一页,拿余光扫了眼一旁的姜温年,她已经面沉如水了,他心里暗暗抱怨她耐不住性子,抬起脸,笑呵呵道:“闻同志这个画得吧,倒是挺好看的。”

姜温年扭头皱眉盯着他。

孙副部长没看她,接着道:“但这是不是太幼稚了?”

他苦口婆心地道:“虽然是画画的,但也不能太浅薄啊,我们要起到思想上的宣传作用,你这本漂亮是漂亮,但就是思想高度不够,有些缺陷。”

闻慈听着这话,觉得很好笑。

她面不改色,同样和和气气地说:“人家伟大的著作有伟大之处,我这就是儿童绘本,给5到15岁的孩子们看的,画得太成人化,就不好了,”这是儿童绘本诶,不是托尔斯泰著作,也不是《最后的晚餐》那样的名篇,谈什么高度?

而且,这些年上头都下令要减少政治性著作强制宣传了,他还搁这儿给她挖坑?

这要是改了,大人不知道,但她知道孩子是不会喜欢看的。

孙副部长摇摇头,语重心长,“闻同志啊,你这觉悟就不太高了。”

闻慈还没开口,一边的元副部长看不过了,笑着问道:“姜同志这篇作品的立意是什么?正好,两个同志和作品都在这儿了,要选的话,我们就公开地来比一比嘛。”

这是跟闻慈挑明了,姜温年来这儿就是要和她争的。

孙副部长要打太极,姜温年却沉不住气,“我这是描写首都工人子弟的生活!”

闻慈“哦”了一声,笑眯眯道:“那我这一套绘本,就是描绘广市的小姑娘贝贝在成长过程中,游历祖国大江南北的故事,她自强、善良,肯定能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

姜温年瞪她一眼。

闻慈不怕,她托着腮回视回去。

这位能量强大的姜同志感觉不是很聪明,但她身边的孙副部长却不是笨蛋,他笑着说:“这么看,其实也是有一定教化作用的——但是,是不是太短了?”

他对大家道:“我手里这一本还不到四十页,还没看几分钟,就没了。”

闻慈道:“这是我咨询了香港张安华女士的建议,她说目前的绘本都是二十到四十页,还会有更短的,要是太长的话,不利于售卖。”

张安华当然没说,但他们又不会打电话到香港去特意询问这个。

孙副部长看她一眼,心想这嘴皮子比他想得还利索。

他继续绵里藏针,“你这个中英双语的文字,之前没有先例啊,要是出口的话,太冒险了,我看不够稳妥。”

闻慈道:“要赚外汇,和我们国情最贴近的是港澳,其余都是外国,只有一个英语版译文,在我看来的确是不够稳妥。要是外贸部这边愿意投入,可以多出几种语言,法语啊,德语啊,西班牙语什么的,肯定更有优势。”

孙副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残疾大佬冲喜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重生后和最强咒术师HE了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 她好能忍 思你如狂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失忆后爱上了前夫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家主悟重生会变成爽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