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越大宋(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滋味》 1、穿越大宋(第1/2页)
“吉时已到,请新娘落轿——”
鼓乐齐天,鞭炮声不绝于耳。在横桥子东巷一众街邻的欢呼声中,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子缓缓下轿。
早前下过一阵雷雨,黄昏时分,红霞和带着红皮的炮仗一道,跌得满地都是。手捧粮食斗的阴阳先生唱起祝咒,将斗里的东西,纷纷扬扬往大门处撒去。
在旁等候多时的孩子们一拥而上,争着抢着,将地上的谷豆、果子、铜板和草结往自个儿怀里收。
为的就是讨个“除邪得吉,保佑平安”的好彩头。
江暖和江晓都在捡谷豆的行列中。
两对肉嘟嘟的腮帮子在泥地上翻滚,费了老大劲,才捡来两枚铜板,紧紧攥在手里,扑棱棱跑回挂着“江家豆腐”招子的家里去。
一墙之隔,外头锣鼓喧天,到处喜气洋洋。屋子里却没有半点天光,还处处泛着一股浓重的豆腥气。
江知味不禁皱了皱鼻头。才方转醒,脑海中还混沌着。她睁不开眼,却隔着眼皮,看见一丝光亮如昙花一现般一闪而过。
随之而来的,是木门打开的吱呀声,还有两个童子奶声奶气的说话声。
“杨三说了,进屋前先吹口气。呼——”
“暖姐儿,我害怕。万一这法子对二姐姐也没用怎么办。”
“怕什么,有杨三呢。他既算到了水鬼索魂,又跟我们说了捡谷豆冲喜这法子,肯定还有别的路子。”
另一个童子呜咽了两声,不搭话了。
脚步声渐近,江知味额前忽地一凉。
像是落了什么裹着泥巴的硬物,黏黏腻腻,还带着一股火药味,呛得她整个人一激灵,忍不住睁开眼,捂着胸口咳了起来。
身边两个梳着满头髻的童子相视一眼,默了一瞬,之后“嗷呜”大叫着飞扑上来。
“二姐姐!成了!杨三没骗我!”
“呜呜二姐姐——”
俩娃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拿袖子在脸上胡乱地抹,语无伦次地说了许多她听不明晰的话。
江知味认出来了。这俩童子是江家的老幺,龙凤胎,年五岁。
姐姐江暖人小鬼大,胆子也大,平日里上山下河总爱乱跑,点子也多,最是古灵精怪。
另一个叫江晓,长得虎头虎脑像个小肉包,嘴馋,好吃,喜欢跟在她姐姐后头当跟屁虫。
而他们口中说的“水鬼索魂”,大约就是先前发生的那桩事了。
江知味穿来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还记得当初,她刚在后世参加完厨神争霸赛,到手的奖杯还没捂热,就遭了车祸,一睁眼,就穿到了北宋——一个历史上经济文化极其繁荣,却窝窝囊囊总爱往外头当散财童子的神奇朝代。
不过她身处的这个北宋,似乎与历史上人人熟知的宋朝有些不同。因为彼时的大宋正值嘉元六年,这是一个在后世流传的宋史中从未出现过的年号。
原身名叫江知,年十八,与她的本名有一字之差,模样倒是生得大差不差。
都是小头,圆脸,肉鼓鼓的。而且皮肤很白,一双眼睛水灵灵像杏桃似的,身上也有肉,跑起来像欢脱的小兔,一弹一弹的。
那会子原身家里刚遭大火,一家子烧得没剩一个活口,饶是原身这个老早被养父母托举出火场的,也因吸入了过多浓烟,不幸一命呜呼。
之后便是江知味鸠占鹊巢,代替原身活了下来,被生父江大从应天府接回了汴京,过了两个月无忧无虑的日子。
第二次意外,发生在来到汴京的两个月后。
三月初一,金明池开。这座宋时的皇家园林,每年那个时候都会对寻常百姓开放。
就在一家子欢笑游园的途中,江知味莫名遭人推搡落了水。犹还记得当时身侧扑通通一阵下饺子似的响,她眼前一黑又一黑,意识很快被虚空剥夺。
再醒来,就在这间屋子里了。
身侧的号啕哭声,将她的神思彻底拉回来。从外头打水回来的母亲凌花,也听见了屋里的动静,丢了手里的扁担就往屋里跑。
大的小的叠罗汉似的倒在她身上,压得她一度喘不过气来。
好在双手已经能动弹了,江知味憋着胸腔里的一口气,拍拍这个,摸摸那个:“别哭了,娘,暖姐儿、晓哥儿,我这不是好着么。”
凌花仰起脸,语气里满是嗔怪:“这都五个月过去了,你才醒,还说好着。”
五个月?!
于江知味而言,只是睡了极昏沉的一觉,没想到竟过去了这么久。她顿时躺不住了。
试图起身,被凌花连忙扶住,在她的身后垫了枕头,助她躺得更高些:“这才刚醒,非要爬起来作甚。可是饿了,娘去给你做饭。”
“不饿,娘不用忙。我就是躺久了手脚麻,想舒展舒展。”
江知味左右扭了下身子,又试着动了动每一根手指脚趾。看来有惊无险,身体觉知都利索,并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