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60-70(第1/13页)
第61章 幕后黑手(三)【VIP】
看着襄宁长公主满脸好奇的样子,隆兴帝也是笑着摇了摇头,他这位皇妹呀,打小就是这样的性子。既如此,他这个做皇兄的又怎能有所隐瞒呢?自是要将真相告诉她的,省的她一天天的惦记着,自己也不得清静。
荣国公府,荣僖堂。
史氏也越发按捺不住了,私下里唤来自己的心腹赖嬷嬷,“你安排人去查清楚,金陵那边有谁在其中插手了,我必会让幕后之人付出代价的。”
赖嬷嬷哪里敢不应,此时史氏正在气头上,这时候不附和着主子,那不是等着被收拾吗?要知道,她家主子心眼一向不大,尤其记仇,手段也十分狠辣,得罪不得。
史氏看着赖嬷嬷远去的背影,一双明亮的眼睛里蕴含着狠辣与绝情,以及孤注一掷的怨恨。内心积蓄的愤怒得不到发泄,压抑的心情让史氏十分不爽,整个人跟火药桶似的,一触即发。
荣僖堂的下人们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招惹到了主子,一不小心就丢了性命。
不同于荣僖堂的压抑凝重,王氏的院子里气氛很是轻松,只喜欢贾赦的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去了,不偏不倚的老爷也去了,府里的太太一贯偏向自家夫君,这下可好了,现在就只擎等着看这府里的爵位花落谁家
这般想着王氏心中愈发高兴,脸上也不自觉带上了几分。
一旁伺候的周瑞家的,见着主子高兴,立马谄媚的奉承着,她是王氏身边伺候的老人,自然知道王氏心里想的是什么,当即奉承道:“奶奶,这下可好了,太太在府上两位爷之间,一贯是偏爱咱们二爷的,更何况二爷身边还有您在呢!”
周瑞家的这话可谓是说道王氏心眼里去了,王氏很是得意,“说的不错,大爷一向不得太太喜欢,大嫂去了,张家也败落了,如今还有谁能给他撑腰。二爷就不一样了,有着太太和我们王家为二爷筹划,这爵位必然是我们二房的。”
“奶奶说的是,这下可就十拿九稳了,奴婢先在这里恭喜奶奶,马上就是诰命夫人了。”周瑞家的一个劲奉承着王氏,想要稳住自己身为奶奶身边第一得意人的位置。赖嬷嬷在府里的地位,哪个奴才不羡慕,如今自己也将成为府里掌家太太身边的大管事,日后自己一家子也会像赖家一样,不,她会让她们一家子比赖家更得意的。周瑞家的志得意满的想着,不管她心里怎么想,现在重要的是继续讨好自家奶奶,转头又在王氏身边说着好话,直将王氏吹捧的整个人都飘了。
王氏对于周瑞家的这奉承的话十分爱听,不过她到底还是有些理智的,知道自己现在该彻底将贾赦打压下去,绝了他袭爵的资格。
虽然荣国公府里她们二房一家独大,但隔壁还有宁国公府在一旁看着呢,尤其是那位襄宁长公主,若是宁府那边偏着贾赦,倒是对她们二房有些威胁。
王氏眼中闪过一丝狠意,忽然间不知想到了什么,又渐渐缓和了下来。
“我绝不会允许大房那边有机会威胁到二房的,这府里日后只能是我们二房的,是属于我的儿子的。任何挡在我们前面的人,我都会一一除去。”王氏默默下了决心,她嫁进荣国公府,嫁给贾政之后,受了这么多的委屈,是荣国公府对不起她,既然如此,那就用荣国公府来赔偿她吧。
若是让襄宁长公主知道王氏的想法,只怕会被逗笑吧?也是,一个装睡的人总是叫不醒的,王氏就是这般。说来王氏嫁进荣国公府,算是高嫁,虽只是嫡次子,但王家也因此得了利益,王子腾在军中也得到了贾家的帮扶。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王氏此时已经认定了是荣国公府欠她的,又怎会愿意放手。
想到大房,王氏就不免想到自己前些日子安排的事情,“周瑞家的,我之前让你去安排的事情如何了,我二哥那边可有消息了”
“奶奶您就放心吧,二少爷那边已经暗中让人去办了,金陵也是王家祖籍所在,人手自是有的,二少爷历来能干,自不会出什么差错。”周瑞家的想到二少爷,身为王家的家生子,对于二少爷王子腾有着盲目的自信,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扫兴。
想着自己娘家哥息,忙说了出来,想安一安自家奶奶的心,“奶奶,您切莫担心,这次二少爷不止动用了金陵王家的人,还插了一手。”
有些震惊,她以为这中间只有王家的势力,没成想还有别人插手。这人多眼杂的,,皱着眉头,有些担心的问道:“怎,不会泄露出去吧?”
周瑞家的本意是想安主子的心,没想到反而起了反作用,立马开始弥补自己的过错,“奶奶,这薛家是二小姐夫家,薛家大爷常年在外经商,府上都是二小姐当家。就二小姐那个性子,二少爷吩咐的事情,她哪里敢不照着做,毕竟二小姐在薛家,还得靠娘家给她撑腰呢。”
“就我那个庶妹,打小就是个鹌鹑性子,借她个胆,她也不敢违背二哥的话。更何况薛家不过是商贾之家,有个这样的夫家,她只怕是讨好二哥都来不及呢。我记得这些年薛家给府里还有我这都送了重礼吧?”王氏也是认同周瑞家的话,她对于那个嫁到薛家的庶妹,最是了解不过,胆子小又没主见,谅她也坏不了事。现在还不是讨好着娘家,就是自己这,也是逢年过节都有一份重礼打点。这女人哪,还是得嫁个好夫家。
家,而您嫁到荣国公府之后,荣国公府和二房这边,逢年过节的薛家都有送礼,那是管着王氏身边大大小小的事,也算是王氏的心腹,对于
“史家那边又是怎么回事?难不”王氏对一手很是好奇,想着能在这中间使上劲的,怕是只有出自保龄侯府的太太了。
周瑞家的听着王氏对太太的称呼,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听多了,如今早已经漠然了。不慌不忙的回道:“奶奶这次可是猜错了,史家是二少奶奶那边出的力,您忘了,二少奶奶可是金陵史家族长的嫡女。”
王氏恍然大悟,“是了,二嫂娘家便是出自保龄侯府史家,虽非保龄侯府嫡枝,但她的祖父可是初代保龄侯的亲弟弟。在保龄侯府发家之后,并没有来京城,反而是守在金陵,成了史家的族长。要说史家有可能出手的,也就是只有二嫂娘家了。”
想到金陵四大家族之中,王家、薛家、史家联合出手,还怕压不下去一个贾赦,这下王氏可是彻底放心了。转头吩咐周瑞家的,“你去收拾些好东西出来,还有我陪嫁里面那尊羊脂白玉的送子观音,我怀珠哥儿的时候一直供着,最是灵验不过,一起找出来。过两天你跑一趟王家,把这份礼送给我二嫂,也谢谢二哥二嫂为了我们二房出力。”
周瑞家的忙回道:“是,奴婢一定会将您的意思传达给二少爷和二少奶奶,想来您的这份心意,二少奶奶一定会很高兴的。”
王氏嘴角压不住的翘起来,那份得意劲一看便知,“我这份礼物想来是送到二嫂心坎上去了,二哥二嫂成亲这些年,也未曾有个一子半女,若是我这尊送子观音真的灵验了,那日后二哥二嫂会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一定要把我的话传给二嫂,要好好传达我的一番心意,重点是这尊观音的效果,明白了吗?”
王氏再三叮嘱周瑞家的,她二哥王子腾可是王家最出色的子弟,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她当然要和二哥打好关系了。都说夫妻一体,为了防止二嫂吹枕头风,二嫂那里也不能放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60-70(第2/13页)
就贾政这贪花好色的性子,还有史氏那个难缠的老太婆,要是没有娘家撑腰,自己只怕是坚持不到多少时日了吧。王氏心中对于贾政的凉薄可是深有感悟,自是不可能投以真心,如今不过是凑合着过罢了,若真是惹急了她,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提前送他一程,也不枉他们夫妻一场。
“是,奴婢定然会将您的话一字不落的转述给二少奶奶。”周瑞家的只差发誓证明了,当场坚定的回了王氏。
***
紫宸殿里,襄宁长公主听了隆兴帝的话,也是勃然大怒,“贾家什么时候是他们想踩就踩的了,这般对着贾赦出手,将贾家至于何地?更何况是这般下作的手段”
隆兴帝早已经知道了真相,倒是没有这般愤怒,什么样的肮脏事他没有见过,这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真算起来,这件事也是怪贾赦自己,别人设的圈套就这般栽了下去,简直是不废吹灰之力,真的是太蠢了。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看着暴怒的襄宁,隆兴帝赶忙开口安抚:“皇妹,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要把事情给处理好,朕这边是放他贾赦一马了,但要是有人拿着这事来做文章,朕可就不好轻易放过他了。皇妹应该明白朕的意思,希望贾家能够自己处置好一切,莫要留下话柄,让朕为难。”
襄宁长公主自然不是傻子,她明白隆兴帝的意思,若是有人借此发作,那么即使是隆兴帝也不好明着放过荣国公府了,毕竟还有许多人看着呢!
“皇兄放心,皇妹不会让您为难的,敬儿和啟儿已经去金陵了,他们一定会处置好此事的。只是没有想到王家竟这般有本事,撺掇着史家和薛家一起出手,联手对付贾赦。”襄宁长公主压下了怒火,脑子自然是清醒的,只是一时间被幕后黑手给气到了,不一会儿便缓和了下来了。她可从不是大方的人,敢出手,就要有被剁掉爪子的准备!
第62章 幕后黑手(四)微修【VIP】
隆兴帝见襄宁长公主的情绪缓和了下来,也就不再多劝了,之后贾家会怎么做,他也不会多管。不过还是有必要让人看着的,有个什么消息也好第一时间上报。
“皇妹心中有数便好,不说这些事了,瞧着也差不多到用午膳的时候了,母后那里怕是等急了。皇妹和朕一起动身去慈宁宫吧,母后一早就备好了午膳在等着我们呢,走吧。”
隆兴帝对于襄宁长公主会怎么对待这幕后黑手并不感兴趣,只要不影响到他的布局,就随襄宁长公主去吧。到底是自己的胞妹,贾家又有几个外甥在。况且此事本就是王史薛几家挑起的,这般算计贾赦,打了贾家的脸,总得让襄宁长公主发泄一下不是。
否则日后岂不是让众人觉得贾家好欺负,可以任人揉捏!
襄宁长公主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几家。
不过此时确实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襄宁长公主压下了心中的怒火。顺着隆兴帝的话,起身随着隆兴帝一起出了紫宸殿,由大太监夏守忠在前面开路,一路乘着御撵到了慈宁宫。
太后见着隆兴帝同襄宁长公主,略带着笑意的斥道:“你们兄妹两个呀,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哀家这个老太婆,都没有吸引力了。你们要是再不来,这一桌子的好菜,就被哀家一个人吃完了。”
听着太后开玩笑的话,襄宁长公主十分捧场的道:“女儿忘记谁也不能忘记母后啊,都怪皇兄,硬是拉着儿臣一个劲的叮嘱,一眨眼就到了这个点,差点就害得儿臣错过了母后备下的这些好菜。”襄宁长公主这一番话,不仅讨好了太后,同时还不忘踩一脚隆兴帝,不愧是“亲兄妹”了。
隆兴帝听到太后和襄宁长公主的话,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一个是亲娘,一个是亲妹妹,他还能怎么着不成。面对这两个女人,便是隆兴帝也只得败北。
不过现在显然是要把这茬儿带过去,眼见着母女俩还在声讨自己,隆兴帝赶忙开口,“哎呀,母后备了这一桌好菜,朕都饿坏了,还是快用膳吧。”
太后哪里不明白隆兴帝这是在转移话题,不过还是心疼儿子的心占了上风,双手拉着襄宁长公主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好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快去用膳吧。”
听着太后都发了话,隆兴帝也未曾反驳自己,襄宁长公主顺从的随着太后一起坐到了桌前,三个人一起用过了午膳。
午膳过后隆兴帝急着回紫宸殿批阅奏折,也就没多留,只襄宁长公主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等太后午休之后,襄宁长公主也就出了宫。
“太太,襄宁长公主回府了。”赖嬷嬷急匆匆的走进荣僖堂,太太一直让她盯着襄宁长公主的动静,一旦公主从宫中回来,立马将消息告诉她。
这不,外面盯着的人远远见到襄宁长公主的轿子进了宁国公府的门,就马不停蹄的将消息传了来,赖嬷嬷自是知晓太太这段时日有多气恼,可不敢耽搁,生怕正在气头上的史氏将火撒在了她身上。
史氏激动的站起身,复又缓缓坐下,心中忐忑不安的看着前方的地面,口中道出了略显底气不足的话,“赖嬷嬷,你说公主这一趟进宫可成功了”
赖嬷嬷觉得自己真是时运不济,对着太太的话又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这事她心里也没底,只能模棱两可的回道:“太太,公主与皇上一贯亲近,在太后面前也很得看着,想来应是成了的。”
“我也盼着这事成了,否则这偌大的国公府邸,怕是就要栽了。”史氏不自信的道。
赖嬷嬷也没办法,只能劝道:“太太且放宽心吧。”
史氏捏紧了手中的帕子,终是下定了决心,“罢了,赖嬷嬷,你去宁府问问看……公主可方便,我有些话要去当面问上一声。”史氏终归是放下了自己的骄傲,不过她在心中告诉自己,这都是暂时的,只是形势所迫,等此事平安过去,她总会重新拾起自己的骄傲。
赖嬷嬷默默应了一声,随后去了宁国公府,一脸陪笑着去请人传话。哪怕守门的婆子再怎么甩脸色,不给面子,却也丝毫不敢发怒。她家太太多骄傲的人,都不得不对着襄宁长公主低头,她一个奴才,又哪里敢耍威风呢。
赖嬷嬷在荣国公府地位可不低,这守有些龌龊,因此闹光无限,这婆子也没法报复,这下可好了,好不容易赖家的撞到了自己手里,不趁机报复回来,以后便不
嬷,婆子心中很是不忿,一开口便阴阳怪气的,“呦呦呦,看看这是谁呀,这不是荣府可是了不得了,多金贵的人呀,怎么到这来了,你可是稀罕人物啊!”
子,有些眼熟,又这般语气,想来是跟自己不对付,息的太太,心中有些焦虑,再想着往日太太的手段,更是焦躁万分,面上却丝毫不敢带出来,
的话,只当做没听到,脸上带着强硬的笑,好声好气的道:“老姐姐,你这话可是为难我了,了,哪称得上什么金贵人物。这不,我家太太想要求见公主,罢将手腕上的纯金镯子摘了下来,,半点不见心疼。
婆子见赖家的在自己面前低声下气的,心中很是得意,在摸了摸手上的大金镯子,心中更加满意了。一脸嘚瑟的看着赖嬷嬷,“罢了,我就帮你传这一次话,等着吧。”说罢,关上了门,往院子里传话去了。
赖嬷嬷独自一人看着眼前紧紧关闭着的门,心中很是难堪,往日里凭着在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60-70(第3/13页)
太身边的地位,便是荣府的大奶奶和二奶奶都要给自己两分面子,如今却要向一个看门的老婆子低声下气的。但心中再不愿意又能怎样呢?
如今可是自己求着人家办事,哪里还摆的起架子,等着瞧吧,只要荣国公府渡过这次难关,她一定要想法子求了太太,让自家也出个官老爷当当。
赖嬷嬷心中焦急的等待着,她相信自己塞出去的大金镯子,一定能帮自己达成目的的。这可是她来宁国公府前,特地备上的,就是为了打点一番,好早些传上话。等求见襄宁长公主后,也好去回了自家太太,不至于在这里苦等。
嘎吱一声,关闭的门再次打开了,赖嬷嬷听到动静连忙走上前来,等着那婆子传话。
这门一打开,婆子就看见了赖嬷嬷,只是细细打量着他,“公主殿下今日不见客,已经歇下来,明日再来吧。”
赖嬷嬷一听这话,满脸失望溢于言表,却又无可奈何,总不能强闯吧,默默退了下去,最终打道回府。
担心了一路的赖嬷嬷回到了荣僖堂,看着暖阳下的宅院屋舍,渐渐停下了脚步,整个人肉眼可见的颓废了下来。进退两难之际,屋内大丫鬟玛瑙走了出来,刚好看见了赖嬷嬷,当即呼喊道:“赖嬷嬷回来了。”说罢欢喜的打起了帘子,迎着赖嬷嬷进屋,可见荣僖堂里气氛有多凝重。
眼见着避无可避,赖嬷嬷只能在心中给自己默默加油打气,踩着步子走进了荣僖堂。
史氏焦急的问道:“怎么样了?可见到公主了?公主可有空?”
赖嬷嬷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太太,奴婢无用,并未见到公主,宁府传话说公主累了,已经休息了,让咱们等明日。”
说完赖嬷嬷就将自个儿缩在了一旁,静静等待着主子发话。
史氏站起身走动了几步,听道这话又两踉跄着退了两步,心中百转千回,有些后悔放任着他们兄弟胡来,这下可好了,闹成了这个样子,一发不可收拾。
得到噩耗的史氏叹了口气小,“都怪我不好,也罢,一切都是命,结果如何只看明天了。”
既然襄宁长公主今日不见客,那再着急也没用啊,史氏脑海中知晓,心中却静不下来,恨不得一分一秒的数着,这一夜都不曾睡安生。
第二天一早,史氏眼角带着浓浓的黑眼圈,瞧着镜中自己的模样,只好让丫鬟铺上了厚厚的粉,好让自己显得不至于那边颓废。
用过早膳,折腾了一番,眼看着一抹斜阳缓缓升起,蒸发了山林间的水露,化成一缕缕浓雾,消散在天际。早已按捺不住的史氏看向赖嬷嬷,“宁府那边怎么说,公主可有空了?”
赖嬷嬷嘴上大喘着气,这一早上她来回折腾的,跑了好几趟,总算是安排好了,“太太,公主已经起身了,也说了要见您,您快起身,随奴婢一起去吧。”
史氏得了准话,也难掩心中的不安,只低调的带着赖嬷嬷,并鸳鸯、琥珀,带着四个小丫鬟,一路朝着宁国公府去了。
第63章 得知结果【VIP】
宁国公府,宁安堂。
史氏终于见到了襄宁长公主,她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结果。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这件事终归是避不过去的。
“公主,不知陛下是否已知晓了此事如今可有什么说法”史氏哪怕满脸脂粉,也掩盖不了身上那股疲惫。
襄宁长公主自是看出了史氏状态不佳,却也不曾理会,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撇了撇浮沫,不紧不慢的喝了两口。许是心里有了底,这一时间也不急着回复史氏,也是襄宁长公主想看看热闹,她到底是不喜史氏的,这样浅浅的为难一番,也没人能说闲话。
史氏询问的话,襄宁长公主自然听到了,但她不想这般干脆的给史氏回复,她想看着史氏着急的样子,故在一旁默默的*喝茶。今年的新茶口感不错,这铁观音带着一股淡淡的茶香,清爽回甘,嗯,不错。襄宁长公主对茶叶很是满意,心里还在想着要好生奖赏一番,想来采买的管事很是用心。
一时间宁安堂里鸦雀无声,史氏抬起头看着独自品茶的襄宁长公主,心里暗恨不已,她哪里看不出这是襄宁长公主在故意为难自己。但现在有求于人,又哪有资格甩脸色,只能默默咽下了所有的委屈。不过她在心中发誓,之后一定要找回面子,不让自己的委屈白受。
史氏在心里念叨,眼看着襄宁长公主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终是撑不住了,再次开了口。
“公主,您从宫里出来,可是探到了皇上的态度”
说完一脸紧张的看着襄宁长公主,生怕从她嘴里得到自己无法接受的结果。
对引起这件事的贾赦,史氏更是恨毒了,后悔当初没有早些弄死他,以至于带来如此大祸。这个小畜生,早就该让他跟他那短命的亲娘一起去死,何至于沦落到这番田地。
哪怕史氏心里恨意四起,面上却不曾表现分毫,有的只是担忧与焦虑,下意识的不想让襄宁长公主知道自己的想法,总觉得会坏了大事。不得不说史氏很敏感,也很了解襄宁长公主,下意识的预防让襄宁长公主难得的没有关注到她,在之后的谋划中更胜一筹。直接打了襄宁长公主一个措手不及,更为自己接下来十来年的舒坦日子打下了基础。
看着史氏焦急的模样,襄宁长公主这才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角,缓缓开口道:“贾赦虽远在金陵,但没有什么事是皇兄不知道的,所以贾赦孝期纳妾这事吧,皇兄已经知晓了。”
史氏注意力紧绷着,自然没有错过襄宁长公主的话,这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劈了史氏一个措手不及。心中开始慌乱不已,脑海中只回旋着一个念头,皇上他知道了,贾家完了,一切都完了。
史氏震惊又沮丧的模样也没有逃过襄宁长公主的法眼,瞧着史氏这幅模样,痛快极了,可是难得见到史氏这般狼狈,这一趟进宫,跑的值了。
等襄宁长公主欣赏够了史氏沮丧的模样,才继续说了下去,“这孝期纳妾,到底是大不孝之事,本应严惩不贷,但皇兄念及荣国公府先辈忠心耿耿,为大乾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故决定以功抵过,小惩大诫。”
这如同过山车一般的一番话,让满脸沮丧的史氏瞬间回血,别的都没有心思去管了。现在她只知道这道坎算是过去了一半,牵连不到自己身上,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高高悬挂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只不过想起襄宁长公主所说的小惩大诫,也不知隆兴帝是个什么想法,不知不觉间就问了出来。
襄宁长公主茶也喝了,史氏难堪的样子也看到了,心里很是满意。眼瞅着快到午膳的时间了,她的孙儿们可是说中午要陪着她一起用膳呢!可不能因为史氏耽搁了自己的时间,误了时辰,当下也不在耽搁,直接回复了史氏,令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皇兄虽不准备严惩,但到底影响不好,对于贾家来说也是一个把柄,贾赦日后就不要在外面多晃悠了,免得得罪了人,再让人家翻出来,找贾家麻烦。至于袭爵一事,只能再做打算,让府上的儿孙们好生读书吧,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襄宁长公主很快把话讲完了,也不想再继续聊下去,她可没心思安抚史氏,也不想给史氏出主意。只要这事不会带累到整个贾家,带累宁国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60-70(第4/13页)
府,她也不想多管,哪怕荣国公府最后被削了爵位,好歹府上还有钱不是,做个富贵闲人也是好的。当然了,可能史氏会接受不了,熬了大半辈子,终于成了荣国公府的当家太太,超品的国公夫人,这下子成了一场空,心态差的怕是早就崩溃了,不过这一切都跟襄宁长公主没有关系。
说完那番话,襄宁长公主就径直走出了宁安堂,朝着后院去了,她还想早些去陪着自己的孙子呢。
宁安人,默默接受者襄宁长公主所说的话,嘴上劝慰着自己不要在意,可心
一旦荣国公府被削爵,就不存在了,在往日的那些老姐妹面前,哪里还有脸,,郁郁不得志。
独自一人坐了许久的史氏,在赖嬷荣国公府,这里到底是宁国公府,四着自己。今日已经百般失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多的怒火也只能回到荣国公府,,再慢慢发泄。
许是坐久了,史氏的双腿都麻木了,这乍一起身,上,好在赖嬷嬷眼疾手快,
“太太,您没事吧?”赖嬷嬷担心的朝着史氏问道。
史氏拍了拍赖嬷嬷抚着自己的手,“无事,只是坐久了,腿有些发软罢了,等我缓缓便好。”
赖嬷嬷恭谨的搀扶着史氏慢慢起身,等她活动腿脚,总算是缓和了过来。
“好了,我们也走吧,该回府了。”史氏在赖嬷嬷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回了荣国公府。
荣国公府,荣僖堂。
赖嬷嬷和鸳鸯扶着史氏慢慢走了进来,看着太太有些吃力,赖嬷嬷忍不住开口道:“太太,慢一些,当心。”
说罢和鸳鸯一起将史氏搀扶着坐到椅子上,史氏还是腿脚发麻,无力,鸳鸯看着很是担忧,想要找出方法为太太排忧解难。
史氏只能忍受着发涨的双腿,加上刚刚得知了陛下的态度,一时间大悲大喜,情绪有些激动,心神恍惚。
鸳鸯看着太太难看的脸色,踌躇着开了口,“太太,奴婢学过一些按摩手法,便由奴婢来为您按摩双腿,缓解酸痛,您看可好?”
史氏倒是颇为惊喜,还以为自己只能忍着了,没成想竟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虽不知鸳鸯什么时候学会的按摩,但这不是关键,现在最重要的是,鸳鸯有办法可以缓解自己的双腿,让自己更舒服一些,史氏自然不会阻拦了。
史氏颔首道:“允了,竟不知鸳鸯还有这般手艺,往日里真是屈才了。”
鸳鸯得了太太发话,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慢慢蹲下身子,面朝着太太的双腿,两只手伸了过去,开始慢慢按摩起来。
“太太可是高看奴婢了,奴婢身为您身边的大丫鬟,自是该多学一些的,也有助于更好的伺候太太您不是。”鸳鸯开始奉承着太太,生怕没能讨好到太太,反而将人惹怒了。
这话听的史氏心里很是舒服,这奴才就要有奴才的样子,这样才对嘛。
史氏忍不住伸出指尖,点了点面前的鸳鸯,“瞧瞧你这张嘴呀,真真是不饶人。”
赖嬷嬷看着荣僖堂里很是融洽,也忍不住插嘴道:“鸳鸯姑娘再能干,也多亏了太太教导的好呀,没有太太,哪有奴婢们的今天,这一切都是太太您的功劳啊!”
不得不说赖嬷嬷不愧是伺候史氏多年的人,对着试史氏的心思把握的非常透彻,这一番话也是吹捧的史氏心里很是满意。
而史氏满意了,赖嬷嬷和鸳鸯自然也是有好处的,“嗯~你们哪,净会拿好话来哄我。不过太太我现在高兴,都有赏。我的梳妆台上放着一个盒子,里面都是些精致的钗环,你们自己去各选一件吧,另外各赏一个月月钱,都高兴高兴,也好去去这段时间的晦气。”
赖嬷嬷和鸳鸯自是满脸高兴的谢过了史氏,随后不久各自去领了赏。
史氏这会儿已经没有那般难过了,贾赦一事已成定局,对于府里的遭遇,自己也没能力去改变皇上的看法,好在连累不到自己,自己依旧还是超品的国公夫人。至于府里,只能是破罐子破摔了,反正自己也没有子嗣,这府里日后是否会败落,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人生匆匆几十载,只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荣国公府败不掉就行了,等自己去了,哪还管它洪水滔天。
史氏的心情好转,荣僖堂也一改多日来紧张压抑的气氛,这一番变化,自然隐瞒不了。
王氏对着史氏这多变的情绪十分好奇,忍不住让周瑞家的去打听,荣僖堂那边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太太之前还是满脸愁容,现在又高兴起来了。
怀揣着满腹疑问的王氏,默默等着答案,令她百般好奇的谜底即将揭晓。
第64章 金陵行【VIP】
京中的襄宁长公主因为宫里的缘故,得知了幕后的真相,而自京中赶至金陵的贾敬贾啟兄弟俩,还在不辞劳苦的调查真相。
被惦记上的贾赦,尚且不知京中有人踏上了来金陵的旅程,还在宅子里默默过着守孝的日子。
等到贾敬二人到达金陵后,顾不上休息,贾敬一马当先来到了荣国公府在金陵的祖宅,看门的奴才未曾来得及通报,贾敬便直接闯了进去,跟在后面的贾啟劝阻不及,只能匆匆跟了上去。
在书房里抄写佛经的贾赦,只听到由远而近传来的喧闹声,还没来得及呵斥下人,便被“哐啷”一声给吓了一跳,抬起头一看,逆光中站着一个人影,在耀眼的阳光映衬下光芒万丈。贾赦稍稍偏过头,避开刺眼的阳光,正好瞧见了,等细看到那人的脸,原是敬二哥来了。
能在金陵见到贾敬,贾赦内心欢喜极了,乍一见到亲人,心里有说不完的话,只是绞尽脑汁,到了嘴边只余一句问候,“敬二哥何时来的金陵,可是让赦好生想念。”
看到与往日一般无二,甚至更显成熟的贾赦,贾敬也是感慨万分,口中怒斥的话,再也说不出口,硬生生将自己憋的脸色涨红。
贾啟赶过来时看到的便是这一幕,他以为贾赦同贾敬大吵了一架,将贾敬气成了这个样子,看着二哥贾敬双眼泛红,脸色难看的模样,贾啟也是心生怒意。
“赦大哥你都做了些什么,看把二哥气的。”贾啟上来就对着贾赦一阵怪罪。
还没等贾赦反应过来,贾啟又转头宽慰贾敬,“二哥你先消消气,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可别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
贾赦被贾啟这一通抢先的话,给弄得莫名其妙,好好的怎么就是自己的责任了,我可都什么也没做呀!贾赦在心中给自己喊着冤。
已经缓过来的贾敬,一看这幅景象哪里还不明白呀,三弟怕是误会了,忙扯住了一边的亲弟弟,阻止了他要继续说下去的话。
贾啟不明白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贾敬还在帮着贾赦,忍不住问道:“二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偏着他,怎么还不让我说了。”
“不是,阿啟这是何意呀?我怎么着敬二哥了”贾赦觉得莫名其妙,又想不出来什么原因,只得问出了声。
贾敬一见两人这幅样子,担心两人争吵起来,立马大声呵斥道:“好了,你们都别说了,我没事,且歇一歇吧。”
听了贾敬的呵斥,贾赦和贾啟的表现各不相同,贾啟似是有些委屈,想要诉说出自己的不满,但瞧着贾敬那严肃的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60-70(第5/13页)
色,又慢慢憋了回去,只故作高傲的将头转向一边。
其实贾啟也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只是他想到二哥那般信任贾赦,在京中为贾赦作保,甚至一路舟车劳顿的赶到金陵,只为了还他一个清白。好不容易到了金陵,他贾赦却跟个没事人一样,就只有他们干着急。而且贾赦还把二哥给气成那样,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贾啟在心中为二哥感到不值,也是十分气恼贾赦的这种行为。
贾赦这边则是由开心转为了焦虑,要说贾赦对于贾敬和贾啟的突然出现,原是很高兴的,但是瞧着敬二哥和阿啟的态度,貌似不是什么好事,这下也开心不起来了。
贾敬也顾不得贾赦和贾啟的想法了他得先确定贾赦到底有没有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他走到贾赦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怔怔的问道:“赦弟,你老老实实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在孝期纳了个女子为妾。”
贾敬目不转睛的盯着贾赦,希望能从他嘴里听到否定的话,只是有些事情终究是事与愿违。
贾赦虽奇怪贾敬是怎么知道自己纳妾一事的,毕竟这件事也不光彩,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了。他不会傻兮兮的以为,贾敬大老远的跑到金陵,是来给自己道喜的。更何况不过是个妾罢了,这也不是什么大喜事,哪里值当他们特地跑一趟,想来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贾赦感觉到了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因为什么,只能硬着头皮,朝着贾敬点了点头。
这不点头倒还好,贾敬好歹还怀着一份希望,随着贾赦点头的动作,一切希望都毁于一旦。
贾敬颤颤巍巍的站在一旁,气的浑身发抖,带着一着贾赦,“赦弟,你,
“不过是纳个妾罢了,这的模样,可是让贾敬与贾啟气了个倒仰,,无处发泄。
贾敬知道贾赦被叔祖和叔祖,却没成想,他贾赦这哪里是天真,这简直是蠢到家了。
看着贾赦那无所谓的样子,贾敬只能压下上涌的气血,一字一句反复解释过后,后知后觉的贾赦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不,现在想要抹去一切也都来不及了,再想到那个妾氏的模样,贾赦顿时就不想放弃了,贾啟对自己怒目而视,样,贾赦默默的把视线转向了贾敬。,但到底比贾啟好一些,贾赦硬着头皮,朝着贾敬打听起来。
“敬二哥,这下我该如何是好,你可不能不管我呀。”贾赦苦着一张脸,忍不住朝着贾敬哭诉。
贾敬无力的道:“你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我,我才能知道该怎么办,行了,说说吧。”
已然知晓事情严重性的贾赦哪里还敢隐瞒,当即讲这事,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包括自己是怎么认识的妾氏刘氏,又怎么英雄救美,将刘氏从苦海里救了出来,为了救出刘氏,更是直接表明了她是自己的妾氏。说完这些,贾赦开始哭诉自己与刘氏的深情,请贾敬帮自己想想办法。
贾敬听的头都大了,当贾敬听到贾赦新纳的这个妾氏,长得和贾赦已逝的原配张氏很是相似,心里顿时就起了疑。
不得不说,这事真的太巧了,刚好在贾赦快要出孝期的时候,遇上了一个样貌与贾赦之妻相似的女人。要知道贾赦对着原配张氏还是很有感情的,两人还孕育了贾瑚和贾琏两个孩子,虽然张氏和贾瑚都已经去了,但好歹还有贾琏在不是。
更别提张氏年纪轻轻就去了,只给贾赦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在贾赦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何况当初张氏是为了娘家四处奔波,耗费了心血与精力,以致后来生产时难产去世。岳家出事时,贾赦因着祖母身子不好,侍奉在床前,手上更没有实权,被限制在府里,没能为岳家奔波,心中对张氏更是愧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