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隆万盛世 > 1535翻案

1535翻案(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仙碣 大秦:抡语儒圣,我给天下定规矩 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 摸金探墓 这个买办不是人当的 从颠覆水浒开始 伊藤佐里探案 雪将尽 大燕断案人 闪婚独宠:豪门老公不经撩

“这卷宗如何得来?”

魏广德开口问道。

万历四年的案子,如今又有卷宗递上来,魏广德自然要问个明白。

“昨日午间有盲女街头卖唱,正巧有我刑部主事吴迁等数人路过听闻,觉得事态严重,立即将其带回衙门询问。

下午就派人捉拿朱国能等一干人犯,经过审问,他们已经招认隆庆六年入室抢劫,杀害锦衣卫指挥周世臣之罪。”

曾省吾叹口气说道,“那盲女就是被朱国能等人控制,被强迫四处卖唱赚钱给他们的,也是在朱国能等人酒后失言,才知道此事。

可惜,荷花、卢锦人已经冤死。”

魏广德看了眼曾省吾,只能说他这次处理事件还算麻利,没有闹得满城风雨,朝廷官府才姗姗来迟进行处置。

至少,魏广德昨日就没有听到消息。

也是,民间百姓的案子,对于京城的各家官员府邸来说,那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儿。

魏广德继续翻看之前的卷宗,见里面记录,面色就是微变。

“时先帝梓宫就山陵,内外戒严,指挥张国维奉兵令司游微,而信地内盗我国戚,惧且受谴,他往求盗不得,则至王奎室中,见荷花持金絮泣.....”

“张国维该死。"

魏广德已经明白,这是锦衣卫张国维担心皇帝发丧期间发生如此恶性事件而闹得人心惶惶,于是构陷出来的案子。

再翻到后面,看到记录“时署刑部侍郎翁大立是其言,第心恨大逆,且先入语,遂欲速磔之,立唆他署郎吏成…………….”

“翁大立,南京兵部尚书......”

魏广德已经明了,这个案子是时任刑部侍郎翁大立所判,最后荷花等三人被屈打成招,凌迟处死。

魏广德没见过这个奏疏,不确定是张居正还是张四维那边批的,亦或者因为是刑部定下的案子,所以直接让中书代签。

不过到这个时候,事儿肯定不能捂盖子,曾省吾来内阁,其实已经亮明了刑部的态度。

“芦布,速去请张阁老和申阁老过来。”

魏广德对着门外喊完话,就对着曾省吾说道:“此事骇人听闻,当严查办案官吏,翁免职,张下狱严审。

一会儿,等他们来了,通报此事。

我们再进宫里将此事告之陛下,涉及皇亲国戚,免不了被骂几句。

不过无大碍,此事终究是翁大立那厮的祸,你又是刚去刑部一年,当无大碍。”

魏广德话是这么说,不过也在考虑其他事儿。

这年头“天人感应”的说法大行其道,张居正刚走,就冒出此等冤案,魏广德觉得似乎可以大加利用。

想想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上台第一件事儿就是先否决前任的一些做法。

翻案,借助这个案子处理一些陈年旧案,似乎正是个合适的由头。

一些张居正一意孤行推动的,他不支持的政令,正好借助此事翻过来。

而他支持,被张居正给否了的意见,似乎正好借这个机会再提起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那这第一把火就借助此事烧起来。”

魏广德心里想到。

不多时,张、申二人都急匆匆赶来。

芦布过去的时候就说出了大事儿,刑部尚书在首辅值房里,所以两人都不敢怠慢,放下手里差事儿就赶来了。

“你们看看吧。”

等两人坐下,不等芦布端茶递水,魏广德已经把手里的卷宗递到张四维手里。

等张四维看过最新的案件审理卷宗,就直接递给了对面坐着的申时行,自己又翻看之前的老卷宗。

等申时行也大致了解案情后,魏广德才对曾省吾说道:“三省,说说情况吧。

此时骇人听闻,刑部需及时审结此案,务必办成铁案。

所有涉及到的官员,朝廷绝不姑息,当严办。

不过,通过此事也可看到,前些年虽然经过考察,整肃,但尸位素餐之人依旧横行于官场,并未禁绝。

甚至,他们还一次牟利,通过快速审结冤假错案完成考成之法,实在可恶。

我欲以此事为警,请陛下诏令六部严查历年卷宗,纠正偏失之过。”

魏广德话音落下,张四维和曾省吾脸色都微变。

他们已经从魏广德话里听出来,这就是借着这件事儿重新清理朝堂。

说实话,没有这事儿,魏广德还真不好动手调整一些官位子。

现在有了理由,自然要不身后一些人提拔到关键岗位上。

就算尚书欠妥,至少也得是左侍郎这样的二把手位置上。

大明官场上,特别是六部,二、三把手其实和一把手的尚书差不多的权利,只是缺少个名义而已。

侍郎和尚书因为政见不合发生争执那是常有的事儿,一些是确实涉及各自利益,一些则是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对一些不合理的事儿“仗义执言”。

张四维在脑海里快速盘算利益得失,如果按照魏广德的打算,对官场进行一番调整,其实,好像,似乎,对他是有利的。

他是次辅,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和首辅大人进行谈判,利益互换的方式,自己也提拔一批身边人上位。

神不知鬼不觉,大家还都以为是魏广德“新官上任三把火”。

好吧,张居正当初和魏广德商量的模式,张四维觉得自己也可以照搬过来,和魏广德进行这样的合作。

至于顶替他,自然得谨慎,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依附于他,暗中积蓄力量。

一旦魏广德犯错,就一击绝杀彻底将他赶出朝堂。

想到年底之事,如果官军按照预期计划成功占领倭国的金山银山,到时候海量的金银运回朝中,自然是他魏广德大功一件。

可若是战事拖沓,久战不绝,那可就是他首辅大人的失误了。

正好借机弹劾他和兵部那帮人,自己上位,彻底掌控兵部。

对于工部,张四维并没有什么野心。

那个衙门,油水确实很足,但是他张家缺银子吗?

不缺。

而工部不仅油水丰厚,还有就是风险也很大。

虽然这几年还好,他可不会忘记前些年黄河、长江不断示警,都是六百里往京城送急报,请求调派更多人手治水救灾。

一旦洪水决堤,那工部官员就首当其冲成为百官发泄的对象。

“首辅言之有理,通过此案,确实暴露出诸多弊端,朝廷应及时调整政令,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而已经发生的,应让都察院参与重新核查。”

张四维开口说道。

这种大案,实际上都不是刑部一个衙门做出的判罚,但凡涉及到死罪,一般会经过大理寺进行裁判,还会有都察院进行监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