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郑氏入宫(1 / 2)
户部的账本已经解说清楚,张学颜等六部官员只是在内阁逗留一阵,说了说闲话,于是就各自告辞离开。
魏广德就一直老神在在坐在那里,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很快张四维和申时行也觉得无话可说了,也都以值...
王莉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乌干达的夜色,心中却翻涌着无法平静的波澜。卢旺达服务器被黑客攻击的事件,不仅暴露了平台在网络安全上的薄弱环节,更让她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场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更为隐秘的战争。
“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她在一次紧急会议上再次重申,“必须主动出击,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并与非洲各国政府建立数据安全合作机制。”
“组建团队没问题,但短时间内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并不容易。”林浩皱眉,“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高手,还要懂非洲农业、懂数据主权的法律框架。”
“我认识几个在卢旺达和肯尼亚做网络安全研究的学者,他们一直关注数据主权问题。”阿米娜插话,“我们可以先联系他们,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另外,我们还需要向国际社会发声。”王莉语气坚定,“这不是一次孤立的黑客攻击,而是某些跨国公司试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农民数据的系统性行为。”
几天后,王莉再次飞往肯尼亚,与非洲联盟网络安全委员会举行闭门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来自卢旺达、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国的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如何应对日益频繁的农业数据安全事件。
“‘农智汇’的遭遇,不是个例。”王莉在会上发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背后可能涉及跨国资本的利益博弈。”
“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卢旺达代表站起身来,“非洲的数字主权,不能由外部势力来定义。”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决定成立“非洲农业数据安全联盟”,由非洲各国政府、农业科技平台、网络安全专家共同组成,旨在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和应急响应机制。
与此同时,王莉还联系了几位国际知名的网络安全专家,邀请他们加入“农智汇”项目,协助建立独立的安全防护体系。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防御。”一位来自南非的网络安全专家在视频会议上说道,“更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来保障数据主权不被侵犯。”
“我们已经在推动数据主权立法。”王莉回应,“但在国际层面,仍然缺乏统一的法律框架。”
“那就由我们来推动。”专家点头,“我们可以联合非洲国家,向联合国提交数据主权保护提案。”
这一提议迅速在非洲农业社区内引发热议,多个农业组织和学术机构纷纷响应,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农民数据权利。
然而,就在局势逐渐明朗之际,另一场风暴悄然逼近。
一封来自乌干达农业部的正式信函,被送到了王莉的办公桌上。
“政府要求‘农智汇’提交所有在乌干达运营的农民数据,并接受国家农业监管机构的审查。”阿米娜看完信后,脸色凝重。
“这和坦桑尼亚之前的要求如出一辙。”林浩皱眉,“但他们这次的要求更直接,甚至没有给出谈判的余地。”
“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王莉缓缓说道,“如果我们在乌干达让步,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我们的数据主权理念将彻底崩塌。”
“但我们也不能硬碰硬。”阿米娜提醒,“乌干达是我们的总部所在地,如果政府施压,可能会直接影响平台的运营。”
“那就换一个角度。”王莉目光坚定,“我们可以提出‘数据共享协议’,由政府、平台、农民三方共同管理数据,确保数据使用透明、合法、受控。”
“这个提议可行。”林浩点头,“但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本地合作伙伴,来为我们背书。”
“乌干达全国农民联合会。”阿米娜立刻反应过来,“他们在政府中有一定影响力,如果我们能争取他们的支持,政府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那就这么办。”王莉下定决心,“我们立刻联系乌干达全国农民联合会,提出合作意向,并邀请他们参与数据管理委员会。”
几天后,王莉亲自前往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与全国农民联合会的高层进行闭门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