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天哪!!早知不装这个逼了!【跪求数据】(1 / 2)
第115章
夏侯惇与许臻道别之后,快速自他营地内出来。
走了一段,便遇见了曹操。
曹操身穿黑色袍子,面容悠然自得,就站在树下等待。
夏侯惇连忙走过去,展露笑容。
“孟德,你说的果然不错。”
曹操乐呵呵的笑了几声,点了点头,“嗯,怎么样?他是否给了你计策。”
“给了,说刘备会逃往——”
“不必多说,这是他给你的人情,记得在议事的时候,说出来就行,我不掺和其中,你记住,这是他许伯文,给你的恩情。”
“我估计,不出今夜,襄阳的书信肯定会来,蔡瑁没胆子跟我打,我知他甚多,嘿嘿嘿…………”
曹操的话,铿锵有力。
让夏侯惇顿时抱拳,“我记得的,孟德。”
“好,曹氏宗亲将军,也须得有一人立功了。”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离去。
……
当夜,果不其然,荆州襄阳内的降书来了,乃是蔡瑁送与曹操的书信。
曹操当即召集了文臣武将来此,商议此事。
军中大帐,宽大无比,华丽至极。
曹操在主位上,许臻则是就在曹操身侧,为侧位,其余的两排谋臣,都是顺位站下,首位为荀攸,其次是贾诩。
武将则是赵子龙站在首位,夏侯惇次之。
“诸位,这是蔡瑁给我送来的书信,他明言荆州此时襄阳可降,而我们需要答应他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要对百姓秋毫无犯,不可有半点扰乱荆州安宁的做法,军队入境,要保境安民,开仓放粮。”
“此一条,我们一直是如此做的,正因为如此,我还得了不少虚名。”
曹操乐呵呵的开口笑起来,神情十分泰然。
“第二,要敕封刘表之子刘琮,为荆州刺史,官员任用可自治,兵马可假节钺,不得干涉,嗯……这就有待商榷了。”
“第三,便是我必须让蔡瑁,蔡中,蔡和三兄弟,继续统领荆襄兵马。”
“诸位,都有什么看法,可畅所欲言了。”
曹操把书信放在了案牍上,抬起手来示意几人各自发言。
“在下认为,此书信定然是真的。”
荀攸第一个说道。
“是以,主公可以直接答应他们,然后拿到荆州。”
“不错,在下附议。”
程昱立刻附议。
曹操看向了许臻,问道:“伯文怎么看?”
许臻打了个呵欠,道:“这肯定是真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荆州并非铁板一块,就算是拿也拿不到全部。”
“南阳,襄阳,零陵,武陵,长沙五郡投降没问题,先领了再说,蔡瑁此计,无非是让我们去帮他们制衡黄,蒯两氏罢了。”
“嗯!有道理。”
曹操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不错,此书信的隐含意思,就是如此,伯文还是有见识的,能登榜之人,谁看不出来。
荀攸,程昱不说,乃是因为不想提及此事,他们想让我早点拿了荆州,以安兵马,再发展壮大。
而伯文,则是对此并不如何在意,是以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出来。
蒯氏,蔡氏,黄氏,都是这荆州境内的士族之家,豪门大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境内的官员任免擢升。
蔡瑁先降,可以夺得权势,然后拿到荆州的主位之权,日后就能够排出两个家族,自己成为荆州内第一大族。
果然,士族都是一个样子。
曹操心里,已经了然了。
却也不知为何,顿时有点百无聊赖起来,本以为是一场南北旷世大战,现在却是如此的轻松写意。
唉,南北有异,我北方猛士多,南方为水乡,当真是战力可悲。
无趣。
“我决议答应蔡瑁,再花费数月时日,以蔡氏名义,扫清其余两族,剩下的,等天子敕封吧,那如此,此事便也没什么好商议的了。”
“现在我倒是在想,诸君可否告知我,刘备会去何处?”
这时候,夏侯惇立刻站出来,抱拳道:“禀报主公,我之兵马,探到了刘备的去向。”
这一刻,谋士们都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终于知道了吗?
此前许多将军,谋士,都想不明白此事,现如今却被夏侯元让知道了。
“说,是何处?”
曹操微笑着,静静的听。
他也不知道是何处,但自己也曾略有猜测。
若是与 我所猜一样,便说明伯文见识,可与我相差无几,那便从侧面说明,伯文还是不错的。
“江夏!”
夏侯惇铿锵有力的说道,“是以,我料定他会去江口渡,而后渡江而过,从而甩开我们的追兵,可以据守江夏,招兵买马。”
“他身后,携民二十余万跟随,行动绝不会很快,估计还需要十日,才可到达,而我们的豹骑,在领了荆州之后,三日内必能追上。”
“嗯,好!”
谋士与其他武将沉默不语的时候,曹操却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确实满意。
不错,与我所料相差无几。
我料定刘备绝对会去江夏。
他所走的路线,唯有是江边,而只有江夏,才可渡江而逃,又有一条陆路可以布防,到了此处,便可以暂时高枕无忧。
“元让,你为何知道,他们会去江夏,探马可还探到了什么?”
曹操对元让说这话,却是不自觉的往许臻的方向微微瞥了一眼。
实际上,曹操还是想要知道许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