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2)
毕竟劳民伤财,最后还不好吃,何必费劲呢!
不像如今,他们在海上,想吃多少海鲜都行。随便捞,到厨房手里做好菜,甚至可能都没超过半个时辰。
所以海鲜特别新鲜,吃着味道就非常好了。
云岚琢磨着他们得赶回京城,估计海船会走得很快。
从江南这边到天津港,也就几天的时间。
所以说他们能吃几天的海鲜,一天三顿吃的话也不会腻了。
云岚决定等会隐晦让苏麻喇姑去提醒厨房,海鲜可以多做点,变着花样每天做!
回头吃不完的海鲜,还可以晒了之后带回去。做汤的时候放一点干货,搭配着其他新鲜的食材,也会变得特别鲜美了。
云岚正想着,抬头看着大海,忽然发现这艘海船的速度并不快。
别说快,甚至有点慢了。
她不由疑惑,皇帝不是赶着回去看新孩子吗?
怎么这海船走得这般慢,按照这个速度,十天半个月估计都到不了!
云岚疑惑道:“皇阿玛,这艘船怎的走得这般慢?慢吞吞的,想必要小半个月才能到天津港。”
大阿哥在旁边附和道:“对啊,我感觉跟马车差不多慢。”
云岚:那不至于!
小太子帮着补充道:“大哥的意思,可能是想说坐在这船上就跟马车一样平稳,没怎么颠簸。”
大阿哥连连点头道:“对,就跟太子说的那样。”
云岚也习惯大阿哥的想法跳脱,以及“他跟太子想的一样”之类的话了。
皇帝笑笑道:“难得出海,慢慢走不用着急,毕竟出来一趟不容易。再就是你们第一次在船上,走得太快,身子骨可能会受不了。”
御医都在船上,就怕几个孩子不适应,会晕船的话,正好走得慢,离岸边不远,又能重新走陆路回去。
海上行走跟河道上走,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毕竟大运河上不会有风浪,在海上却会有。
这会儿天气好,要是下雨打雷有巨大的风浪,那船只就要摇晃得厉害了。
哪怕是不晕船的人,只怕也要受不了的。
所以皇帝让御医严阵以待,伺候几个孩子的人轮流值夜,就怕他们会晕船而难受。
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还得等一阵子,他们的身子骨才会表现出来了。
好在几个孩子的适应力都挺好,除了大阿哥太兴奋,大半个晚上闹腾不肯睡,把隔着好几个房间的皇帝闹得不行。
皇帝让李德全去大阿哥那边警告了两句,这个不省心的儿子才安分去睡了。
云岚是最乖的,回去洗漱后就躺下很快睡着了。
小太子睡得早,不过醒得也早。
这两个孩子起来就去找云岚,却知道这个姐姐还在睡,乖乖等在门口没闹醒她。
不然皇帝就要叫两个孩子过来,好好训斥一顿了。
皇帝想到昨晚闹腾的大阿哥,忍不住瞥了他一眼。
大阿哥缩了缩脖子,一副心虚的模样。
云岚看在眼内,总觉得她睡得太早太沉,错过了什么事,尤其大阿哥这个样子,昨晚是做了什么叫皇帝不高兴了?
她连忙笑道:“谢谢皇阿玛,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6/37页)
还说要是走得太快,就不能欣赏这难得的大海了。”
小太子也点头说道:“还有晚上的星星,天上和海面上的倒影,咱们的海船就像是被无数的星星包围了一样。”
云岚想到昨夜的情景,繁星点点,铺满了夜空和夜晚的大海,确实就像是被星星围绕,美不胜收。
这样的美景看一天少一天,能多看几天就挺好的!
皇帝不着急回去,云岚当然高兴。
不过等两个弟弟到时辰要去房间读书——没错,他们在海船上,皇帝居然还要求两个孩子读书!
云岚还以为在海上的时候,就是他们放飞玩耍的几天,原来是她想得太好了!
不过皇帝自己每天起来也读书练字看奏折,一点都没有出巡来完全放松的意思,当然对两个孩子也是一视同仁。
只是云岚就不需要了,她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起来跟皇帝和两个弟弟一起吃美味的海鲜早饭,接着可以在甲板上玩一会,也能去书房陪着皇帝处理公务。
全看云岚喜欢去哪里,想做什么。
两个弟弟去读书了,云岚就忍不住问道:“皇阿玛不着急回宫,看看两位娘娘,以及新的弟弟妹妹出生吗?”
皇帝好笑道:“贵妃在宫里,朕相信她能做得很好,不需要多担心。”
云岚:自己哪里是担心这个!
她有点同情贵妃了,估计贵妃写信提起宫里两个快发动的孕妇,就是想提醒皇帝快回宫来。
皇帝南下玩得不亦乐乎,都不想回来的样子,佟贵妃这能不着急吗?
云岚也不知道皇帝是看出来了,还是装作没看出来,反正一点都不着急回京。
海船走得慢悠悠的,就跟上辈子在马路上开车,被旁边的自行车超过一样的速度。
虽然云岚是挺喜欢的,走得慢,海船就不晃,她还能多欣赏大海和吃海鲜。
而且皇帝还怪体贴的,知道几个孩子出来一趟不容易,于是就打算在海上多溜达几天了。
皇帝看女儿跟小大人一样皱着小脸,起初十分苦恼的样子,后来似乎想明白了,脸上又重新有了笑容。
他心里只感慨云岚真可爱,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实在是一目了然,表情又十分生动。
皇帝想着以后果然要多带女儿出门,看云岚在宫外都要活泼多了。
云岚陪着皇帝处理了一会折子,就打算去海船其他地方溜达一圈看看。
毕竟是她之前提醒改良过的海船,难得上来,云岚当然要全部走一圈都看看,才不算是白上船一回了。
皇帝也随女儿去了,在船上有那么多伺候的人和侍卫在,不会把云岚弄丢的。
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放心,让苏麻喇姑跟着女儿不说,还叫李德全随行。
李德全在皇帝上船之前就仔细检查过,对各处都比较熟悉,如今就能给云岚领路和介绍了。
他们先是在甲板走了一圈,之前都是在中间的位置,视野最好。
白天用饭和晚上赏星星,都非常合适。
如今只有云岚一个人,她就能四处看了,还去了船头和船尾的地方,甚至是几个炮台的位置。
海船为了安全,安装了炮台,却能隐藏起来。
只要把旁边的手柄往下一拉,炮台就能从里面外露出来。
而且炮台底下还有个小平台,平台连着一个滑轮,一人握着滑轮的手柄,就能转动炮口的位置。
如此一来,有敌人靠近,炮口也能找准方向了。
云岚看得相当有趣,还问道:“李伴伴,这炮台平日只有一人守着吗?我瞧着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才行。”
一人负责找准炮口的方向,一人需要把炮弹放进炮口里头再点燃。
如果只有一个人,那就要手忙脚乱了。
李德全不意外大格格看出来了,点头说道:“平日只有一个人守着,如果遇到敌人,就会吹响哨子来警示,其他人就会立刻进炮台这边来开炮。”
云岚正点头,忽然听见一道急促的哨声响起,疑惑道:“李伴伴,是这个哨子来警示吗?”
李德全听后神色凝重,立刻抱起云岚放进苏麻喇姑的怀里,然后说道:“对,就是这个哨声,有敌人靠近,姑姑你赶紧带大格格上去,奴才这就去找皇上。”
苏麻喇姑点头应下,抱着云岚就跟在李德全身后向上跑。
云岚见一行侍卫迎面而来,冲进炮台的地方,果然两人一组负责一个炮台。
一个把炮口转向,一个火速装弹,就等着一声令下就点燃炮弹了。
可惜她没能看多久,苏麻喇姑已经抱着自己出了船舱,到甲板上的时候就遇到了皇帝。
皇帝接过云岚,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抚道:“你没吓着吧?”
云岚摇头道:“皇阿玛,我没事,是有敌人靠近了?”
皇帝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接过李德全递来的望远镜看了看道:“是有船队靠近,暂时不知道是谁,正对那边警示。”
一般警示后,对方就会慢慢停下来,再表明自己的身份。
然后这边查清楚身份后,就会接触警报,却让船队过去后,才会重新起航。
在桅杆上警示的人又吹了短促的哨声,估计在发暗语,云岚听着哨声时长时短的。
很快底下的人就来禀报道:“皇上,对方没有显露身份,却转了船舵准备掉头离开。”
云岚:不表明身份,一遇到他们就想跑,用膝盖想都知道不对劲啊!
皇帝也是这么觉得的,立即命人向对面船队开炮。
云岚就见刚才禀报的人拿起脖子上挂着的哨子吹了起来,高高低低的哨声,底下船舱很快有人吹了一声来回应。
接着她就被皇帝搂紧,下一刻火炮飞向对面,砸在一艘船上,发出轰隆的声音。
皇帝把女儿的一边脸按在怀里,手还捂住云岚的耳朵。
即使如此,云岚依旧感觉耳朵嗡嗡的,好一会才恢复。
对面那艘船被击中后火光冲天,别的船只压根没救人,而是加快速度逃离,甚至都不管那些落水的同伙。
云岚:这落荒而逃的样子,看着就更心虚了!
皇帝并没有让船队去追对方,而是派人去知会附近巡逻的水师,叫他们追上去看看。
水师得知皇帝的船队在附近,所以他们也不远不近跟着。
忽然听见火炮击中后爆炸的声音,远远还有船只火光冲天,差点把水师的人吓晕过去。
皇帝要在船上出什么事,他们这些水师就别想活了。
水师用最大的速度冲过来,得知中火炮的并非皇帝的船队,而是不知道哪里来的船只,他们立刻分开两部分。
一半留在这里守卫皇帝的船队,一半冲过去。
一小部分查看烧起来的船只和海里还挣扎的船员,捞起来审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7/37页)
一部分则是去追前边跑路的船只,务必把人抓起来。
皇帝也不急着走了,抱着女儿在甲板坐下。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一脸发白被侍卫抱了上来,云岚看着两个弟弟好像吓坏了,伸手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别怕,没事的,就是有奇怪的船队靠近,给他们吃了一炮,咱们这边什么事都没有。”
小太子听后,远远望着着火的船只不由好奇道:“姐姐觉得那边是什么人,怎么看见咱们就跑了?”
云岚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等会就清楚了。”
等水师的人回来,还审问过那些船员,就能知道是谁了。
小太子在船舱里猛地听见哨声,以及侍卫们严阵以待围绕自己躲在角落,免得船只晃动而摔着。
他当时吓了一跳,既担心皇帝也担心自家姐姐。
好在小太子得知云岚跟皇帝在一起,他这才偷偷松口气。
云岚在皇帝身边,肯定会被护着,就不用太担心了。
大阿哥也是一样,听见尖锐的哨声吓了一大跳,接着又听见火炮发动的声音,整个人是跃跃欲试。
要不是被侍卫好说歹说劝着,他早就要跑到甲板上看了。
最后还是哨声再次响起,危机过去后,侍卫们才护着两个小阿哥上甲板来跟皇帝汇合。
大阿哥看到远处着火的船只,催促侍卫把他放下来,恨不能到船边踮起脚尖看一看。
小太子犹豫了一下,还是陪在云岚身边,小手紧紧抓着她。
云岚只以为这个弟弟吓着了,还没回过神来,就想抱在怀里安慰一下。
皇帝却察觉到女儿的意图,只紧了紧胳膊,吩咐李德全给小太子搬来椅子,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然后问道:“太子觉得,对方会是什么人?”
云岚只好坐回去,想着小太子受到惊吓才回过神来,皇帝这小课堂又要开始了吗?
她有点担心小太子一时还惊慌失措,没能答上来,叫皇帝不悦。
然后云岚就见小太子坐直身,板着一张小脸,一点没刚才害怕要抱抱的样子,十分严肃地答道:“皇阿玛,刚听侍卫的意思,这船队一遇到咱们就落荒而逃,很可能是不请自来,私运货物的商人。”
闻言,云岚一愣,却觉得小太子的推测非常合理。
对方要不是走私货物,也不会遇到他们的船队就吓得立刻掉头跑掉。
皇帝微微颔首,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果然,水师把人拿下又审问后,回来给皇帝禀报,确实是走私的商人。
不过这走私的商人不是他们这边的人,而是倭国人,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而且他们走私的竟然是铜矿!
云岚听后诧异道:“皇阿玛,倭国不是跟咱们做铜矿买卖了,怎么还偷运过来卖?”
倭国给的价钱已经够低了,如今他们还自己送货,那成本高更高,赚的不就更少了吗?
她怎么想都觉得这买卖不划算,倭国人是算数不好还是怎么的?
皇帝见女儿的小脸上全是困惑,好笑道:“朕之前让倭国的大名互相出价,最后选了最低的那个,其他人就只能卖给这个大名来做这个买卖了。毕竟换别的国家,根本吃不下那么多的铜矿。”
“而且倭国如今最值钱也数量最多的就是这铜矿了,他们在国内卖铜矿并不值钱,来这边做买卖可以不要银钱,只要货物来交换,那就换算得多了。”
云岚点点头,很快也明白过来。
倭国的商人偷偷运送铜矿过来卖,换糖就非常合适。
比如茶叶、丝绸和瓷器这些,都需要朝廷批准,但是糖就不用了。
从这边卖去倭国的糖非常昂贵,他们过来买就要便宜很多,加上路费,还是能赚不少。
加上倭国不会制糖,糖在国内非常贵重,所以是倭国的船队就偷偷摸摸带着铜矿过来做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倭国走私的铜矿是跟国内的谁做的交易了?
云岚把疑问一说,皇帝看着女儿露出赞赏的眼神。
她一下子就抓到了最重要地方,相当敏锐了。
皇帝却忽然问道:“太子想想,倭国这些私运的货物会跟谁来交易?”
云岚眨眨眼,看来皇帝无论何时都在给小太子上课,让他尽快适应太子的角色。
小太子被突然一问,有点被问懵了,他皱着小眉头想了好一会,显然被难住了,眼神偷偷看过来跟云岚求救。
云岚当然不能看着小太子想不出快要哭的样子,于是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皇阿玛,我猜是负责铜矿买卖的那几个商人,可能是他们其中一个。”
当然了,除了曹寅,其他人都有可能。
毕竟如今负责铜矿买卖,朝廷给的采购价格非常低,其他人为了人脉才接这个买卖,基本上都在亏损。
这会儿倭国人私运过来的铜矿,他们要是偷偷买下来,就能把成本压下去,平均一下,稍微有点赚头,起码不会亏了。
商人逐利,做买卖只要不亏,谁能不愿意?
小太子一听,双眼亮晶晶看过来,也觉得云岚分析得很对!
皇帝知道女儿这是在帮小太子解围,没好气看了她一眼。
不过他没责怪云岚,还觉得女儿的脑瓜子就是聪慧,一下子也猜出来了,于是点头道:“对,朕也是这么认为的。”
水师审问完,得到的答案就跟云岚说的一样,果然跟倭国私运对接的正是采买铜矿的那几个商人。
他们藏的深,不是亲自对接,而是让心腹的家里人去接,这就转了两手。
心腹的家里人关系还稍微远一点,比如妻弟什么的,一时就不会牵扯到商人本身。
可惜倭国人又不傻,他们做买卖当然要查探清楚,要对方没有实力吃下,只想忽悠自己,最后拿不出糖来交换怎么办?
倭国人只认糖不认钱,毕竟钱他们有,就是缺糖。
这边的糖不难买,但是大量的糖要买起来并非一个小数目,没点能耐还未必能买得到。
所以这些商人自认为他们转了手,倭国人未必知道,其实倭国人什么都清楚,被抓住后就跟倒豆子一样什么都说出来了。
云岚只以为采买铜矿的商人有那么一两个想压低成本,才会剑走偏锋。
但是等皇帝另外派人仔细打探之后,发现除了曹寅之外的商人都这么干过。
这就叫云岚大为诧异了,虽然她知道商人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做,却没料到居然是所有人都做了。
曹寅不用说,之前一直在江南招待皇帝,虽说不是每天都上门来,却也隔三差五过来请安,想做什么更是收敛。
对铜矿买卖会亏损的事,曹寅也是心知肚明。
皇帝也清楚此事,加上曹荃之前闹那么一出,曹寅就更不可能私下偷买这种铜矿了。
毕竟皇帝能原谅曹家一次,却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8/37页)
必会原谅第二次,曹寅肯定不敢冒险。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不需要在皇帝跟前伺候,大多都不在姑苏,那能操作的余地就多了。
云岚晃着小脚丫好奇道:“皇阿玛打算严惩这些商人吗?还是索性将错就错,暂时瞒下来?”
皇帝有点意外看了过来,问道:“你想让朕原谅他们,叫这些商人继续做这种私运铜矿的买卖?”
听见这话,云岚歪着头说道:“皇阿玛,可是这样的话,咱们没吃亏呀!”
没吃亏的事,怎么就不能继续做了呢!
想想倭国人私运铜矿过来,还省了他们去倭国跑几趟运送。
再就是朝廷给的采买价格刚刚好,这些商人要亏钱,才会铤而走险。
如今倭国把亏掉的这笔钱补上,完全不需要皇帝和朝廷来出,不算是双赢了吗?
朝廷不需要再出钱,商人也不亏损,最后倭国还用比国内便宜的价格得到大批糖,完全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实在难得!
有什么买卖,能让所有参与的人都满意,还都挣了没吃亏,那就是百里挑一的好买卖了!
小太子在旁边听得双眼扑闪扑闪的,只觉得自家姐姐太厉害了,这听起来确实是个特别好的买卖!
皇帝眯起眼又问女儿道:“你既然觉得是个好买卖,怎么不叫朕惩罚其他商人,再把这个买卖交给曹寅了?”
云岚听后却摇摇头道:“皇阿玛,这买卖交给曹大人并不合适。”
这就叫皇帝更好奇了,问道:“他怎么不合适了,你觉得曹寅不该接这个买卖?”
云岚看了皇帝一眼,他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皇帝对曹寅多有看重,曹家如今得到了很多好差事。
但是曹家的根基并不厉害,完全靠皇帝这个靠山,多少人都盯着曹寅,就等待机会把他拉下去。
如果皇帝真让曹寅接手这个买卖,没多久就会被人发现,光是弹劾的折子应该就能把御书房给淹没了。
云岚就不信皇帝猜不出来,只是想逗自己玩儿,于是无奈说道:“皇阿玛心里清楚的,曹大人要真接手了,这买卖反而做不了。”
皇帝点点头,无奈说道:“确实,盯着曹寅的人实在太多了。估计今天曹寅接手了,明天就会有人告到朕这边来了。”
他是想重用曹寅,并不想害了这个伴读,只皱着眉头。
云岚一看就知道,皇帝这是不大愿意让商人们得利,还不惩罚对方。
但是就跟云岚说的那样,跟倭国私下做这个买卖,谁都不吃亏,的确能做。
就是皇帝过不了心里那个坎,有点不痛快。
这次不罚那几个商人,以后他们更加胆大包天,私下做别的买卖怎么办?
怎么都要杀杀他们的威风才行,但是要怎么杀,皇帝一时没有头绪。
云岚笑眯眯说道:“皇阿玛,这几个商人到底犯错了,不罚也不好,总归要敲打一番。”
她转向一旁的小太子,突然问道:“太子弟弟觉得,要怎么罚这几个商人比较好?”
小太子一脸茫然看过来,似乎不明白自家姐姐跟皇阿玛正说着,怎么也跟皇阿玛一样忽然问到自己头上来了?
云岚:难怪皇帝那么喜欢问小太子,自己不用开口,只让别人来回答,的确很有意思!
第93章
第93章
这话把小太子问住了,他试探着问道:“要不把朝廷采买铜矿的价格稍微增加一点点,让商人们也愿意接手了?”
云岚看着小太子,眨眨眼道:“弟弟,商人犯错了,该他们退一步才是,怎么变成咱们朝廷要退一步妥协了?”
“你该明白一点,虽说太子弟弟是好心,愿意退一步成全这些商人,但是商人逐利,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反过来要得更多。”
朝廷都退一步,愿意增加采买铜矿的价格,是不是该放开一点,价格再加一点,让更多商人参与进来?
一个商人可能吃不下,是不是能让他们抱团一起吃下那么多的铜矿了?
既是抱团了,那商人中间肯定得有个领头人。要是平常身份,很难服众,朝廷是不是该给领头一个合适的身份?
这身份不用太高,却也不能低了。
听着云岚伸出小手指跟自己解释,小太子听得目瞪口呆,喃喃道:“姐姐,他们竟这般过分吗?”
云岚笑笑道:“我这都是猜测,他们未必都会做。”
虽然这么说,小太子却明白,对方不一定全都做了,却很可能做一半甚至大半,谋求更多的利益。
他抿着唇叹气道:“姐姐,商人尚且如此,大臣们是不是也这样?”
这话云岚不好接,只好看向一边的皇帝。
皇帝点头说道:“不错,大臣也是如此。君臣之间,虽说臣子该听命行事,却也是彼此的一场博弈。”
“君弱了,臣就会压一头来。君强了,臣才会退一步示弱,只等着时机,什么时候弱了就能立刻扑上来咬一口。”
这听得小太子的小身板哆嗦了一下,只感觉得皇帝也不好当。
但凡皇帝弱一点,就会被大臣拿捏得死死的。
小太子不由想起当年的四大辅臣的鳌拜,也是因为皇帝当时年纪小,先帝又去世得早。
君弱臣强,鳌拜才会想拿捏住年纪小的皇帝,得到更大的权力来。
他原本也是个忠臣,受先帝器重,自己又是拼功劳上来,并非一无是处。
就跟皇帝说的那样,君弱了,让臣又了别样的心思。
皇帝微微颔首道:“所以为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示弱,更不能自以为好心肠就主动退后一步。”
小太子的脸色有点白,觉得刚才的回答让皇帝不高兴了,心里不免忐忑。
云岚连忙打圆场道:“太子弟弟年纪小,会有很多想法,反正如今皇阿玛还在,弟弟也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她转向皇帝的方向笑着说道:“我曾听说过,生而为人不可能不犯错。正因为犯过错,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有皇阿玛在,想来太子弟弟犯错的机会就少得多了。”
皇帝被女儿这么一说,心情倒是不错,笑笑道:“你这话是哪里听来的?确实说得有几分道理。”
他没责备小太子,云岚却不能叫太子弟弟继续沮丧下去,于是说道:“我想着这些商人做错了,怎么都要惩罚,太子弟弟还是太心软了一点。既然商人这么做是为了谋利,他们想要什么,剥夺什么,就是最大的惩罚了。”
闻言,皇帝点点头,小太子在旁边倒是好奇道:“姐姐,那要怎么罚这些商人,罚他们把私运铜矿买卖赚的银钱全吐出来吗?”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别致的惩罚方式。
在旁人看来,只需要交钱,就能免除惩罚,其实也是对这些商人手下留情了。
小太子说完就皱着小眉头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9/37页)
“姐姐,这样一来,那些商人是失了点钱财,却也是不痛不痒的惩罚。”
“而且这些商人私下究竟偷买了多少铜矿,买了几回,要查起来并不容易。”
只听商人的一面之词,他们肯定往少的说,那罚起来的就不会太多,怎么都叫这些商人占便宜了。
云岚见小太子气鼓鼓的,不由伸手戳了戳他鼓鼓的腮帮子,不由好笑道:“这还没开始罚,怎的太子弟弟就开始生气,觉得吃亏了?”
“要仔细查的话,确实难办,这些商人肯定是做了万全之策,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做买卖,更不会只跟同一伙人接触买卖铜矿。”
“要把人找出来不容易,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朝廷采买铜矿的价格再往下降一降。”
这话一出,皇帝忍不住笑了:“你这法子的确一了百了。”
小太子也不皱眉了,但是也苦恼道:“姐姐,这样一来,商人们赚的钱都要反过来补铜矿的亏损去了,以后会不会更加变本加厉跟倭国私下做铜矿买卖了?”
云岚点头道:“太子弟弟看这买卖,咱们没吃亏,还赚到了吧?”
小太子想了想,点头道:“对,倭国私运的铜矿比本土的价格更低,还能直接送过来,咱们这边连运输的花费都省下来了。”
云岚点头道:“既然是不吃亏的买卖,那就可以继续做下去。而且还不是明面上的买卖,倭国要说咱们压价,那跟朝廷也没有关系。”
朝廷把铜矿采买的差事交给商人去办,商人们也按照契约,明面上跟那位大名的买卖,价钱还是原来那样,又是这边的船队过去运回来。
至于私下的交易,那就是商人私底下跟倭国那些大名的买卖了,跟朝廷又有什么关系呢?
倭国的幕府要是闹腾,那就该约束他们的大名不私下跟商人做买卖,不就好了?
但是幕府要真管得了那些大名,倭国如今就不是遍地大名的领地了。
它管不了,一个个大名又想做这个买卖,幕府能怎么办,只能口头抗议一下,让这边朝廷约束商人们不要私下跟大名做买卖。
那这边朝廷也说奈何不了,更不能约束商人私下买卖。并没有王法,说商人不能跟倭国大名做点小买卖吧?
小太子听得一个劲点头道:“没错,买卖最主要是双方都觉得合适。可是有一个问题,朝廷降低采买铜矿的价格,商人们会不会就不愿意继续做了?”
就跟云岚说的那样,小商人根本吃不下,数得出的大商人要是撂担子不干了,却也让人挺苦恼的,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合适的商人来接受。
只留下曹家的话,那铜矿价格一降,曹寅就更亏了。
小太子不由看向云岚,又问道:“姐姐,铜矿采买价格一降,曹大人岂不是亏得更多了?”
之前就因为曹寅的亏损,曹荃才会跟他闹起来的。
如今价格一降低,那就亏更多了,小太子感觉曹寅就有点太倒霉了。
明明曹寅挺忠心耿耿的,却没落个好,叫其他人见了,岂不是要心寒了吗?以后谁还乐意吃亏来办差呢!
云岚伸手捏了捏小太子的脸颊,笑吟吟道:“太子弟弟已经开始心疼曹大人啦?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朝廷给*各家采买的价格降了,皇阿玛肯定不会叫曹大人吃亏,私下把价格少的补回去就好了。”
皇帝在旁边笑道:“你还把朕安排上了,不怕别人见了,觉得朕偏心吗?”
云岚笑笑,皇帝对曹寅的偏心谁不知道啊,哪个敢开口指出来了?
不过这些话她只在心里嘀咕,并没有说出口,而是说道:“皇阿玛偏心是应该的,毕竟那么多商人里头,就只有曹大人兢兢业业做采买,其他人却已经开始偷摸着做私运了。”
“总不能不走正道的人得利了,正经办事的人却吃亏吧,哪里都没有这样的道理!尤其皇阿玛回头补回去,也不会直接说是铜矿采买的差价,找别的由头补就好了,谁能挑的出错来呢!”
皇帝只说曹寅在江南接驾接得好,所以厚赏了它一番,其他大臣能说一句不好吗?
反正跟倭国的铜矿买卖也做不长久了,等云省那边的矿洞挖得深了,也就不需要再跟倭国做买卖。
所以皇帝补上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皇帝只觉得女儿心思细腻,安排得极为妥当。要是给的多了,大臣必然会有意见。
只用接驾的赏赐,也就一回,确实谁都挑不出大错来,还能补上曹寅这铜矿买卖的亏损,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
云岚又道:“至于那些商人吃亏,不肯继续做这个买卖,太子弟弟还是太小了,不知道除了钱财之外,还有其他好处在,他们舍不得放手的。”
小太子嘟着小嘴,嘀咕道:“姐姐也没大我太多,怎的说话老气横秋的?”
云岚忍不住又轻轻捏了一下小太子的脸颊,好笑道:“那太子弟弟确实比我年纪小了,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理?”
小太子点着小脑袋,伸手捂住自己的脸颊道:“姐姐,我不小了,以后不要总捏我的脸!”
他小脸红扑扑的,云岚感觉自己没用多大力气,估计是这个弟弟先不好意思了。
小太子还好奇继续问道:“姐姐,商人逐利,除了钱财之外的好处,是能接触朝廷的人,发展他们的关系网,对以后的买卖有好处?”
云岚点头肯定道:“太子弟弟说得对,正是这样。这些可不是钱财就能买来的,哪怕四处打点,也就是扔进海里,可能连个响声都听不见。”
毕竟朝廷关键位置的官吏,每年不知道多少人想攀附,送的礼物也是层出不穷。
未免被皇帝察觉,可能三节两礼的时候送的贵重一点,其他时候就要收敛很多。
即便是这样,送礼的人必然也是络绎不绝。
那么多送礼物的,官吏们收是收了,会不会办事那就可能是另外的价钱了,还未必会沾这风险。
但是他们只收礼不办事,商人们也奈何不了,难道还能当面指责这些官吏无耻吗?以后他们还要不要混了?
官吏们手里有权力,他们可以不帮忙,可是也能动手脚。
商人们求的人脉也未必只想让人办事,在关键时候对方不添乱,帮忙说一句好话,那就已经很足够了。
所以商人们不能不送,就怕官吏不高兴来使绊子,那样损失只会更多。
云岚说道:“要是突兀上门送礼,谁知道这是谁呢!再就是一个部门那么多人,谁才是话事的,得有所接触才能知道。”
“一个部门里头,话事人可能一个,也可能好几个。”
这些盘根交错的朝廷官员之间的关系,云岚感觉跟线头一样复杂极了。
反正她不用从政,不必了解太多,但是小太子却不一样,他以后要继承皇位的话,就得处理这些大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了。
在这之前,他可以借助这次商人的事,大概知道一般人要办事得怎么做。
云岚说完后觉得自己有点托大了,扭头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