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310-320

310-3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生所爱 继承凶宅后gb 落难小少爷今日回心转意了吗? 我路过全娱乐圈瓜田 金枝 醉影成三人 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嫁给姐夫后 炮灰假少爷摆烂躺平后 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10-320(第1/17页)

第 311 章

衍潢的私盐谋反案还没审理清楚, 胤禛和弘晖的盐政改革方案已经拿出来了,康熙帝召议政大臣和户部一起来参谋,看实施的可行性。

对户部来说, 是不想改革什么盐政的,因为户部很有一些官员,就是被这些大盐商养起来的。

现在打破这些大盐商的垄断行径,将盐引零售, 不管是大商贾还是平头百姓,只要交盐税就能领票贩卖盐,朝廷盐课是增加了,可他们这些人的财路怎么办?

好好地,为什么要改革呢?

这不没事儿找事儿吗!

但对满清议政大臣来说,他们又不靠盐吃饭,盐政是一项难政,做成了, 就是以后的“祖宗家法”, 他们可凭此平步青云,积攒能够名留青史的政治资本。

但也有些议政大臣家的府邸门槛, 已经悄悄被长芦等某些大盐商踏过了,他们送上厚礼,并许诺年年孝敬,想要他们在朝堂上为他们张目。

但可惜,数量实在有限,因为, 真正有影响力的大盐商, 如今都在刑部大牢里关着呢。

就算新盐政方案拿出来了, 那也没有那么快实施, 因为,洋人入京了。

不仅仅是洋人入京,还有地方上的世家大族等也携族中弟子北上南下,参与此等盛会。

城内热闹不消多说,就连城外郊区,也都开始有人借住了。

不过,像是昆明湖附近这片皇家苑林区域,是无人敢造次的,但白日里来逛一逛这里的庙会还是可以的,比如说不限制人的小园集市,就是最佳去处。

有钱不赚王八蛋,要引流,先修路。

德亨从开春就派人组织百姓从小园向南、向东、向东南修了宽敞的大道,连通上官道,还在道路旁开了茶廖子、歇脚客栈、车马行等,就为了赚这一波的快钱。

圈在屋子里读书有什么意思,刨除每天固定的练武时间,剩下的日子里,只要不是下瓢泼大雨,德亨就带着几个小的,背上琴、画框、书箱、草篓子、农具等去田野里采风。

暮春时节,草木丰茂。

桃花才刚开败,开始长叶育果,小湖里的荷叶田田,花苞亭亭,蓄势待发要盛放了,冬小麦已经抽穗,水肥要跟上,水渠里的水是否已经放下来了

德亨粗衣麻鞋,带着斗笠,扛着锄头,带着一帮小的们行走在田野间,看见野草就锄一下,看见蚂蚱就捉一下,看到蜻蜓蝴蝶就指指点点,教他们认识这是什么品类的昆虫,遇到在田地里侍弄小麦庄稼的老农,就闲谈一番,问问今年农时如何。

若是累了,就随便找一处地势高的地方,铺上席子,野炊休憩。

这个时候,背琴的可以抚琴,爱好绘画的可以画上两笔,喜欢读书的,不妨对着这山野景色赋诗一首。

坐在书房里抓耳挠腮的扣字眼儿有什么意思,随时随地即兴而发才是真本事。

可惜,永华和永璋读书上没有一个随了弘晖,天生没有这样的真本事,后天也没有修炼出来。

目前来说,他们最爱的,就是拿着网子跑来跑去的捕捉蜻蜓、呃、喂鸡,然后比一比,第二天谁养的母鸡下的蛋更大、蛋黄颜色更浓郁。

德亨怕胤禛发现两人毫无长进再揪他耳朵,就教几人做弹弓,然后带着他们去麦地里打麻雀。

麻雀是刚抽穗的麦穗的天敌。

打到的麻雀自食,也可送去圆明园给祖父祖母加餐,总算将两人从养鸡爱好上给掰了过来。

德亨用弹弓打麻雀那可是童子功,他被圈在还是贝勒府的雍王府里那几年,憋闷了,就趴在雍王府墙头,拿着弹弓打街对面孔庙伸出墙头长势茂密的槐树,槐花开了打槐花,没有槐花,就打在枝头蹦跶的麻雀。

打下来了,就让人去给他捡了来,收拾收拾,当天就能进了他的肚子。

所以,只是站在地头打麻雀,都不用特别瞄准头,一手一个是基操。

永琏斜跨着收口的小篓子,全副武装的站在阿玛脚边,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在麦田半空中飞舞的麻雀。

只听“嗖”的一声,有石子儿飞出,正中一只麻雀,这麻雀也乖巧,没有掉落在规整的麦田里,而是掉落在了田埂子上。

永琏看到掉落在田埂上的麻雀,眼睛瞬间大亮,“啊”的一声,拔起小短腿儿就朝那落地麻雀一个飞扑,小手合拢,试图去扑住还在活蹦乱跳的麻雀。

这翅膀受伤的麻雀顽强的在地上扑棱着,试图再次飞起,可惜没机会了,他被一双小手三两下“狠狠”按在地上,然后捉住,塞进收了口的小篓子里。

刚收好一个,另一个又落下了,永琏顾不得高兴,人还趴在地上没起来,就顺着田埂,朝不远处另一个在地上扑棱的麻雀飞快爬过去,扑住,捉起,塞小篓篓

德三、永华、永璋、赵知新、赵知仪几个在德亨身侧排排站开,一人一个弹弓对着麦田上空飞舞的麻雀射。

他们可没有德亨这样的好准头,个个沉心定气,努力不为德亨一射一个的准头乱了心神,瞄准了再射出,射中了,自有小内侍等奴才去麦田里将之捡拾回来。

一波过去,这片田里的麻雀都飞走了,只有永琏一人赚的盆满钵满,在田里滚了一身泥一身土的咧着嘴哈哈大笑着朝他英明神武的阿玛飞奔而来。

“阿玛,阿玛,好多雀雀!”

永华他们见到永琏在地里滚的跟个泥猴子似的,都被逗的放声大笑,赵知仪也打中了一个麻雀,拿着自己的麻雀迎上去,笑道:“琏哥儿,我也有一个,送给你好不好?”

永琏看了看她手里的麻雀,送了送自己颠儿颠儿抱着的小篓子,里面有扑簌簌的翅膀扇动的声音,奶声奶气道:“宝宝有好多个呢,姐姐你只有一个,就不要给宝宝啦”

说着,就绕开她,扑到了自家阿玛小腿上。

德亨席地而坐,抽出帕子给儿子擦脸上的泥土,笑问道:“宝儿捡了几只?”

永琏只紧张着扑棱的麻雀不要飞走了,哪里还记得数数呢?就将小篓子放在地上,伸手往里面捞,道:“宝宝数一数就知道了唉呀!”

“怎么了怎么了?”德三听到永琏惊呼,忙过来询问道。

永琏将小手从小篓子里拿出来,伸长了手指,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了一会子,又去看篓口,跟阿玛告状道:“阿玛,雀雀叨宝宝!”

德亨捏着他的小小手指一看,果然红红的,是被里面的麻雀给啄了一下。

德三立即在小篓肚子上拍了一下,生气道:“你们怎么叨我大侄儿呢,该打!”

篓子里的麻雀被拍的这一下受惊,更加用力扑棱起来,小篓子一阵晃动,永琏立即整个人都抱了上去,里面的麻雀顿时扑棱的更厉害了,有那幸运的,扑棱对了方向,就从篓口里跳了出来,一翅膀扇在了永琏雪白的小脸上。

永琏惊恐喊道:“阿玛!”

救命啊!!

永琏的无良阿玛见儿子这大战麻雀的小模样儿,早就哈哈笑的东倒西歪了,哪里还想着救儿子呢?

德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10-320(第2/17页)

!!

德三还在恼火这阿玛不要也罢,永华和永璋两个一左一右上前,一个用手掌盖住篓口,不让麻雀飞出来,一个护住他的小脸儿,将他往怀里带。

永华欲将小篓子从他怀里拿走,永琏大喊道:“这是宝宝的,这是宝宝的”就算雀雀厉害,也是宝宝的!

永璋忙哄道:“咱们不跟宝宝抢,二哥帮你数麻雀好不好?”

永琏用小手抹了一下脸上被扇了一下的地方,看着两人,将信将疑道:“说好的,只是数一数哦。”

永华放开手,从腰间取下自己装麻雀的布袋给他看,道:“大哥不跟宝宝抢。等会宝儿将数好的雀雀放在这里面,雀雀就飞不走了。你看?”

永璋帮他扶住小篓子,还问他:“要不要二哥帮你?雀雀叨一下很疼的。”

永琏很勇敢,摇头道:“宝宝不怕疼!”说完,就又将手伸进了小篓子,“哇啊”小手拿出来,手背上迅速晕起一片红,这回是被叨了手背。

永琏气呼呼的看着篓口,德亨又是一阵大笑。

永华正张着布袋等永琏捉麻雀往里面放呢,闻声无奈看了眼德亨,对永琏哄道:“你张着布袋,大哥给你捉了放布袋里,你来数好不好?”

赵知新和赵知仪也凑上来,抢道:“我来我来,我来张布袋,我来数数,一、二”

德三更是道:“你们都让开,让我来!”说着撸袖子就要上。

大约有人抢的就是好的,永琏闻言,又见德三者跃跃欲试的阵仗,大声捍卫权威,道:“宝宝数数!”

永华见状,立即将布袋塞他小手里,快速伸手往小篓里捉了一只麻雀出来,塞进布袋里,永琏还没反应过来呢,麻雀就出来了,忙数道:“一只!”

“两只!”

“三只!”

“四只!”

“五只!”

永璋将小篓子倒过来晃了晃,道:“没有了。”

永琏立即叉腰仰头,口齿清晰宣布道:“阿玛一共打下来五只雀雀!”

一个年节过去,他小米牙该长的都长出来了,说话除了还会喷口水,咬字比年前清晰多了。

赵知新和赵知仪立即拍手喝彩道:“好棒好棒!宝儿数的真清楚哦!”

永琏宝宝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宝宝有多么棒他们自然最清楚啦!

永琏顿时得意笑的眼睛都没了。

德亨正好心情看几个小的哄永琏玩儿呢,芳冰凑上来小声回禀道:“爷,八阿哥、九贝子、敦郡王和靖郡王带人过来了。”

德亨转头一瞧,就瞧见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禵四个带着一些人浩浩荡荡的站他身后,看着他,个个神色各异。

也不知道他们看了多久了。

第 312 章

德亨一骨碌爬起身, 拍拍屁股上的泥土,跟几人见礼。

胤禩惊异的上下打量德亨,迟疑问道:“你这是”

德亨一身耐磨耐脏的青黑粗布短打, 背后背着斗笠,裤腿扎进袜口里,绑的牢牢的,一双浅口布鞋上沾着湿润的泥土, 要不是他这几个月养的恢复了唇红齿白的皮相,这身老农装扮,任谁都看不出这是大名鼎鼎的贵公子,往日的德公爷,今日的端平贝勒。

永华和永璋见到几个叔爷,也忙你一手我一手的收拾好永琏,牵着过来见礼。

看到比个泥猴子好不了多少的永琏,再看看野小子似的永华和永璋, 胤禵白眼都翻上天了, 胤禟更是好奇的上前走了几步,弯腰仔细看了看, 跟胤禩和胤礻我确认道:“这是四哥家的侄孙儿吧?永华和永璋?这个小的,是谁家的?还是从庄稼地里捡的?”

胤禩扶额,忍笑道:“这个是德亨家的,不是从庄稼地里捡的,呵呵。”

永华和永璋对视一眼,都不知该作何表情, 倒是德亨, 又是哈哈一阵笑。

这是承认了。

胤禟大惊失色, 痛心疾首道:“德亨啊, 你养孩子这么糙的吗?好好的孩子,怎么给脏成这样了?奶娘呢?怎么看孩子的?”又从永琏头顶扎的比手指头粗不了多少的小揪揪上摘下一根草屑,更加惊叹道,“这插个草标,就能上集市卖了。”

胤礻我踹了他一脚,将他给踹开,骂道:“胡说什么呢,这是好卖的?”

又跟德亨道:“给我抱抱。”

说着,就一手抄起小崽儿永琏,毫不在意他一身的泥巴尘土草屑,颠了颠,跟众人评价道:“挺沉手,”又问道:“几岁了?”

自从回京,总有不认识的人来抱,永琏已经习惯了,扭头看了眼阿玛,见阿玛对他笑呢,以为胤礻我是在问他,就搂着胤礻我的脖子,乖乖回答道:“宝宝叫永琏,今年两岁零一个月了。”

永琏是二月的生日,二月二十四。

胤禟顿时惊叹道:“好乖的孩儿,快给叔爷爷也抱抱。”

胤礻我躲开他,不满对德亨道:“这是生日过了一个多月了?怎么没给个动静,怕咱们出不起生辰礼吗?”

德亨道:“这不守孝呢吗,也不是什么大生日,就没办。”

胤禩也不赞同道:“那也该说一声才是。”

自从德亨回京,他不下帖子,他们这些“故人”,就知趣的没上门,所以,他们算是第一次见永琏。

胤禩也不认识永琏,他刚才是猜的。

被永华和永璋这样牵着,看年岁,除了德亨的儿子,还能是谁?

德亨无所谓道:“等出了孝再说吧。”又寒暄:“你们也是来踏青的吗?”

胤禩笑道:“听说小园这边热闹非凡,我们是慕名来赶庙会,瞧热闹的。”

“这些人你都不认识吧,来,八叔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宁夏马家,这位是甘肃李家,这位是青海台吉,这位是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部的”

德亨面上笑容不变,心下却开始哀嚎,胤禩介绍的这些,都是去年弘晖借债那些家族。

看来,他们今日不是闲逛庙会来的,是专门来找他的。

胤禩介绍完,胤禵似笑非笑接口道:“我们行至此处有些口渴,贝勒爷不介意我们讨口水喝吧?”

德亨笑道:“自是不介意,这里离我那处不远,诸位随我去寒舍歇息片刻。”

德亨从胤礻我怀里接过儿子,道:“回家喽”

永琏还记得他的麻雀呢:“雀雀,雀雀”

永华拎着布袋,给他展示了一下,道:“在大哥这里呢,大哥给你带着。”

永璋挎着小篓子,拉了拉弹弓,也道:“路上再打两只,凑一盘子炸麻雀,给你当零嘴儿。”

永琏拍手:“好哦。”

胤禩在旁笑道:“我刚才远远见到你一手一个麻雀,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威名不减。”见永华和永璋两个都好奇的看着他,胤禩就说起当年德亨随驾南海子的事迹。

“当年,你们小叔年纪也不比永华现在大多少,带着白鹰雪女纵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10-320(第3/17页)

血战大水泡子”

一通说下来,听的永华他们几个小的一愣一愣的,要德亨说,胤禩这口才,完全可以去天桥下面说书去了。

德亨:“哪有这么夸张,也就寻常打猎而已。”

胤禩:“寻常打猎,可别见谁能一箭穿眸,做了御前侍卫的。”

永华仰头看着德亨,惊叹道:“小叔十岁上就做了皇上跟前的御前侍卫了吗?”

永璋眼睛里都要闪小星星了,崇拜的看着德亨。

胤禩笑道:“当年随驾南海子,你们阿玛和你们小叔一起的,他没跟你们讲过吗?”

永华和永璋对视一样,永华道:“阿玛讲过,但只讲了小叔多么厉害,不如八叔爷讲的这样细致。”

德亨拍着眼皮子开始打架的儿子后背,小声道:“你们八叔爷这是在讲志怪小说呢,频频使用了夸张手法,你们听听就算了,不能当真的。”

又对胤禩道:“当年你可没随驾,也不知道你都从哪里听到的这些。”

胤禩低头笑了一下,道:“我是没随驾,老十三可是随驾了,他回京后,到处说,我自也就知道了。”

德亨诧异了一下,继而又笑道:“十三叔啊他还有这样有趣儿的时候呢。”

胤禩感叹道:“是啊,老十三啊,谁还记得老十三当年的意气风发呢?”

这话,德亨就不接了,他轻轻拍着永琏的背,他睡着了。

胤禩回首觑了眼身后跟着的那许多人,对德亨稍作解释:“我和老九、老十是半路遇到的老十四他们,也好奇老十四带他们来做什么,就走一起了。”

意思是,他可不是特意带他们来找德亨的。

德亨还真以为是胤禩带来的,闻言,就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胤禩再道:“按说,他们应该去找弘晖去,找也找不到你头上,但老十四似乎是认定你了。”

德亨:“无妨,就算他们去找弘晖,最后也会找到我这里来。”

胤禩看了德亨一眼,笑叹道:“你们兄弟,还很是不分彼此。”

德亨:“弘晖本就是用我的信誉做了担保,我既是做了担保人,他们来找我也是应该的。”

胤禩:“那你想好要怎么应对了吗?”

德亨:“欠债还钱。”

胤禩皱眉:“你真的打算跟他们清账?我虽然不知道具体数目,但想也知道,那是一笔不小账目不下半个国库吧?”

德亨失笑:“国库?国库可没有那么多。”

胤禩更加担心了:“你哪来那么多钱还他们?刑部大牢里关着的盐商?你要是打他们的主意,我倒是可以帮帮忙,”看他一眼,意有所指道:“只要你开口。”

德亨笑了,道:“不用,我已经有法子了,可以应付他们。”

胤禩哑口,一会又道:“不介意我跟着看看吧?”

他实在好奇,德亨要怎么还清弘晖在西北欠下的诸多军饷欠款。

德亨笑道:“又不是什么机密,您自是可以看着的。”

正说着,就见前方锦绣打马而来,下马,对德亨解释道:“我远远见到你们回来了,就过来看看。”说着,跟胤禩四人见礼。

今日德亨带着几个小的去麦田打麻雀,她则去了昆明湖放船,检查鱼苗长势怎么样。

都是男性长辈,胤禩他们应了礼,都矜持缄口。

德亨道:“路上遇到的,我带他们回小楼做客。”

锦绣忙道:“我先回去准备一下,好招待客人。永琏给我吧。”

德亨笑道:“永琏睡着了,我抱着就行,你先骑马回去准备吧。”

锦绣道:“也好。”说完,对着胤禩他们点头告别,飞身上马,打马带人先走了。

胤禟捅了捅胤礻我,要他别看了,那是侄儿媳妇,不好使劲儿看的。

胤礻我收回目光,对德亨闷声道:“我想卓尔了,你别介意。”

要说这些叔叔当中,谁最舍不得卓克陀达远嫁,就属胤礻我了,他跟卓克陀达最投机,自认比父亲胤禛还要跟亲一些。

以前,在卓克陀达身边,胤礻我也是见过锦绣的,如今再见已经嫁作他人妇的锦绣,他就忍不住畅想现在卓尔的模样,听说她已经生了一女,是不是也如锦绣这般雍容?

她做了王后,听说还被欧洲人尊为女王,想来应该是比锦绣要更有威势一些的。

说到卓克陀达,德亨也很想念,只得道:“我们之前通信,她在信里说,今年定会派使臣来替她朝拜皇上,庆贺万岁圣节的,想来应该快到了,到时候,您可以仔细问一问她现在的情况,应该会有画像送到。”

胤礻我连连点头,道:“那可就太好了,我就盯着理藩院那边的消息了。”

几人徒步而行,说着话也不无聊,很快就看到小园的影子了。

胤禟眺望道:“我很久想入内瞧一瞧了,你这些年不在,这里不是在动土,就是在封着,我也只好望楼兴叹了。我说,你这里怎么也不围个院墙?这里面什么样,岂不是被路过的贱民一眼看光了?”

德亨:“做什么要围起来?围了院墙,就是限定了范围,我不围院墙,就可以当昆明湖也是我的,清晨醒来,打开窗,一眼望去,烟波浩渺,疑似西湖,更似洞庭,恍然再看,原来是昆明。”

胤禩笑道:“让你这么一说,这院墙果然还是不围的好。”

胤禵就懒洋洋道:“你去跟皇上请旨,将昆明湖都围起来不就行了?围成自家园子,自然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德亨客气笑道:“郡王爷说笑了,昆明湖这么大,如何说要就能要来,说围就能围起来。”

昆明湖不仅仅是个湖,他还是北京城金水河的水源,可不是某个人想围就能围起来的。

胤禵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刚才他可不是说笑的,若他在此建园,他就将湖给围做私园,再将附近的贱民都赶走,那才是逍遥富贵。

可惜了这片好地方,开垦成农田也就罢了,还允许贱民在此造房建舍,开铺开店做买卖,穿红着绿,坐车骑驴他们也配。

小楼前面方圆一里是清静的,这里已经是德亨的私宅范围之内了,一里交界处设了哨岗警戒。

小福已经带着车驾等候了,一个健仆拉着一辆带着遮阳棚的二轮车,德亨请客人上车,健仆就拉着他们朝小楼而去。

小楼前视野开阔,育有名贵花草,树木也都是低矮的常青灌木,没有超过一米高的,路也四通八达,用青砖做底,水泥糊表,平坦又干净,二轮车跑在上面,轻快没有半点颠簸。

只不到半刻钟就到了小楼大门前。

下了车,胤禟啧啧称奇道:“这二轮皮车我只在畅春园坐过,但坐着没你这里的稳当。”

胤禩忙开口道:“是路的原因,畅春园里铺的是青砖,裸露在外,有磕绊的,同样的车行在上面,自是有些颠簸,不如这里的,路面是光的,走在上面却不打滑,应是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10-320(第4/17页)

了沙子和水泥。”

德亨笑道:“是,我曾跟皇上建议,将畅春园里的路也铺上水泥,皇上嫌麻烦,说那里的路都好好的,他也走惯了,就不改了。”

胤禟道:“我给我的兰园也都铺上你这样的路。”

胤礻我就道:“想铺就铺呗,你又不是铺不起,拿了银子来,从德亨这里买料,雇上几个泥瓦匠,定给你修的比这里的还好。”

胤礻我似无心之言。

胤禟不说话了,胤禩笑而不语,胤禵似笑非笑,开口要说什么,胤禩开口,对换下利索骑马服,换上一身藕色衣裙、素银珍珠点缀发髻的锦绣笑道:“我们冒昧来访,有劳你多担待了。”

锦绣忙客气行礼,道:“您折煞小辈了,有招待不周之处,您尽管开口,小辈定伺候您们周全了。”

德亨对胤禩他们道:“我带着几个小的去更衣,几位叔叔先去客厅稍坐,让内子奉茶招待。”

跟胤禵来的那些人,除了有爵位的国公和台吉可以随胤禩他们去客厅坐,其他人等自有芳冰他们招待。

胤禩道:“你快去吧,我们这边自便即可。”

胤禟也道:“咱们都不是外人,有你福晋奉茶就行了。”

德亨将永琏交给小福带去安置,带着德三永华他们给胤禩行礼,告辞更衣去了。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

第 313 章

小楼待客处大厅装修的可谓是富丽堂皇。

红木家具, 镶金嵌玉,空间大到可以称之为空旷。

相比于传统带有防御功能的中西式房舍,这间客厅的窗都开的大且低, 镶的也是整块的透明玻璃,所以采光很好,这让厅内的摆设反射了足够的光线,让厅内更加的明亮辉煌。

尤其是头顶的水晶吊灯, 吊顶高度直达二楼天花板。

一朵占据了小半个空间的牡丹花水晶灯垂落半空,周围围了一圈四季十二种水晶花卉,窗外的阳光投射进来,被多边水晶折射出七彩虹光,从下往上望去,有如置身琉璃花海中,璀璨又梦幻。

水晶灯的灯心有竖针,用来插蜡烛, 让没有电灯的时代, 在夜晚也能将厅堂照的亮如白昼。

胤禟脖子都要仰歪了,不住的说“好”, 还不住的问他怎么没在畅春园看到过,怎么没在紫禁城看到过,圆明园他就没去过,不知道有没有云云。

胤禩就在旁耐心道:“畅春园你都去过?除了澹宁居和读书馆,你还去过什么地方?你怎么就知道畅春园没有呢宜妃娘娘那里也有一盏琉璃吊灯,你应该看到过圆明园里有没有, 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胤禩如今可是小心谨慎多了, 德亨这里有的, 胤禟说康熙帝那里没有, 他就忍不住的多说两句。

胤我懒的理胤禟这些个酸话,看完水晶灯,就去看各色摆件。

大厅靠墙处顶天立地立着多宝阁,多宝阁上的摆件琳琅满目到眼花缭乱,细看之下才发现,多宝阁有分类,基本上一阁一个品目。

有瓷器阁,上面陈列的全都是贡品官窑,外面难得一见的,还有两套很眼熟,似乎是康熙帝曾经用过。

有文房四宝阁,上面摆放着宣纸、徽墨、湖笔等名品,还有羽毛笔、墨水瓶、羊皮纸、丝帛卷轴、竹简、刻刀等各色用来书写用品,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有名家字画阁,只挂了两幅,一副是唐代仕女图,应该是真迹?还有一副是西洋油画,画的是玛利亚圣母和一群长翅膀的胖娃娃。

有刺绣阁,摆放的都是一些中、小刺绣作品,其中一个双面刺绣旋转小屏风,绣的是一只绿眼睛小白猫扑蝴蝶,一共六面,每一面绣的花朵和蝴蝶都不同,旋转起来,视觉上,这只小白猫就上蹿下跳的在不同的花丛中扑不同的蝴蝶,非常有意思。

还有一个钟表阁,靠下位置是一座座不同样式的座钟,中间位置则是一个个合捧大小的小巧闹钟,凑成十二生肖样式,靠上就是各种金银怀表,有镶嵌宝石的,有纯金的,打开盒盖的,上合盖有小镜子,中间有夹层,底层才是指针表盘,不由让看到的人惊叹,怀表还可以做成这样的。

另外还有一个扇子阁,团扇、折扇、纸扇、盘丝扇、丝绣扇、玉骨扇、金竹扇、羽毛扇、圆的、方的、不规则边行的、垂珠的、挂流苏的、嵌七宝的光扇坠就挂了小一面墙,专门卖扇子的店铺都没这里的全。

除此以外,还有铜器阁、玉器阁、茶叶阁、蝴蝶标本阁、胭脂阁,甚至还有痰盂阁?这一个个圆溜溜的、大小不同、材质不同、花纹不同的是痰盂吧?

芳雪上前讲解,道:“这是笔洗。”真不是痰盂。

胤我呵呵笑道:“跟我府上用的痰盂一模一样儿,你们这里怎么没鼻烟壶、烟管架?”

芳雪:“主子不喜欢,就没摆。”

胤我:“哦。”

胤禵在一个灯阁前看,上面摆的是各色纸扎的花灯,有八角宫灯、螃蟹灯、虾子灯、兔子灯、莲花灯

胤禵问道:“做什么摆这些个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摆上一些金的、玉的、琉璃的、水晶灯、玛瑙灯不好吗?”

锦绣笑吟吟道:“金银玉宝的都流俗了,不如摆些活泛的有意趣。”

这话,芳雪可不敢说,胤禵看了眼锦绣,讽刺道:“是你家爷有意趣吧”

正说着,德亨带着焕然一新的德三、永华和永璋来了。

德亨笑道:“诸位叔叔久等了。”

胤禵:“还好,你这里真是与众不同,难为你从哪里弄来这许多玩意儿。”

德亨就笑道:“这些个啊,都是我经营的铺子里卖的,摆给来访客人看看,说不得就能做成一笔大生意。”

胤禟哈哈笑道:“怪不得都叫你财神爷,你这财神爷做的也不容易,要费这许多的心思。”

德亨:“这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财富?我不下功夫,谁理我?”

不劳而获的财富自然是有的,胤禟做的大多都是不劳而获的买卖。

锦绣对德亨笑道:“爷来招待叔叔们,我去给你们备些点心,再准备一桌席面,今儿一定要留叔叔们喝一杯素酒。”

德亨笑道:“好,有劳夫人”。

锦绣横他一眼,给胤禩他们行礼,告退了。

锦绣一退下,胤禩就打趣道:“今儿见你这一身,总算有了些许以前的俊俏模样儿,你刚入京那会子,一点都不像咱们这样的人。”

胤禟好奇:“他刚入京那会子什么样儿?”

德亨一入京就被圈了,外人少有见到他短全发、健硕、凌厉如出鞘煞刀的样貌。

半年过去,原本白皙的肤色养回来了,头发剃了,脑后扎起了小辫儿,虽然仍旧是短,还辫不上,但配上红绳珠玉,也是那么回事儿,脸颊上也养了些软肉,弱化了刀锋般的眉眼下颌线。

虽然长大了,五官更立体了,但就像胤禩说的,的确恢复了些以前软糯小公子的俊美模样儿。

如今再穿一身月白纱质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10-320(第5/17页)

袍,扣上玉腰带,斜襟挂一串佛珠,手上拿一把水墨折扇,翩翩佳公子的味儿就更浓了。

只是他身量颀长,比他们当中最高的胤禩还要高出半个头去,说他温润如玉便有些差头,太弱,说英俊潇洒也太过流俗,说器宇轩昂就太过普通。

莫若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二词,能兼备他过于俊美的长相和过于武夫的身高。

胤禩笑道:“以前什么样儿无需在意,他现在这样儿就很好。”

德亨刚入京那会子给他的印象太陌生了,胤禩直觉不要去太过在意,不如专注眼下。

刚才是由锦绣招待胤禩他们,男女尊卑有别,不好让随胤禵一起来的西北大家族大商贾入此大厅,被请去偏厅等候。

现在换了德亨来招待,他就打开了旁边一个小门,里面亦是一个待客小厅,只是相比于外厅的富丽,这个小厅就简单雅致多了,只三两件金玉如意等顽器遮丑,却也做到了点睛出彩。

德亨请胤禩他们进去品茗,让德三带着永华和永璋去请那些西北来客入大厅参观品鉴,几位蒙古来客和胤禩、德亨他们说不到一起去,倒是对外面的展品十分感兴趣,也就不凑内厅这个局了。

小厅和大厅之间以梅花大小的花窗格子做格挡,格子另一边是蝴蝶标本,透过一个一个的梅花小格子,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厅内一切,蝴蝶标本那边则是很难发现这些小小梅花格子对面另有乾坤。

胤禩就站在格子墙边,眼睛对准一个小格子往外看,见到那些西北来客或惊叹或激动的看着一个个的物件儿,更有一群人站在大厅中央对着吊顶的水晶灯指指点点,甚至还有赋诗一首的,就对德亨笑道:“你的水晶灯或可卖个好价儿了。”

德亨在给他们沏功夫茶,他手指上都是老茧,不怕烫,一只纸薄的青玉盖碗在他手里翻飞出花儿来,一遍关公巡边溜了五杯茶,再一遍韩信点兵将最后一点茶汤点尽,闻言笑道:

“那可不是水晶材质的,是玻璃。”

胤禟一惊一乍的:“什么?!是玻璃!”

德亨请诸位品茶,吩咐芳冰去拿一套小的样品来给胤禟看,胤禟拎着一个足有婴儿拳头大小水滴形状的玻璃灯,左看右看,对着阳光再看,也不能相信,这样无暇全透明的水晶灯是玻璃材质的。

德亨道:“就是品质再好的水晶,里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瑕疵,有的细如发丝,有的微如雪花,有的形如松针,总不是无暇的。您看您手里的这个,全然透明无暇,这是经过高温锻造去色、去杂烧制出来的,有瑕疵的都回炉重造了。”

胤我也拿一个细看,品道:“光看这一个个的切面,也不像是老师傅打磨出来的,这也是烧制的?”

德亨:“是灌模灌出来的。”

胤禵眼睛连连放光彩,惊叹道:“能将玻璃烧制到如此境地,此之一道,你算是做到登峰造极了。怪不得你无惧弘晖在外给你包揽债务,有此技艺,还怕那些债务?”

德亨摇头笑道:“郡王爷说笑了,烧制这种玻璃可不轻松,百炉之中能出三五炉就是运道极好,烧了高香了。要我说,这玻璃灯功用和那纸灯笼、煤油灯一样,除了好看,无甚用处,劳民伤财。我已经禀报过皇上了,除了给南海子行宫大厅装上这么一盏,以后就不再烧制了。”

“什么!以后不烧了?”胤禵大惊失色,竟拍案而起,一双眼睛带着怒意看着德亨,好似他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做了什么祸国殃民的事。

德亨笑道:“是啊,这种复杂的工艺玻璃不烧了,不过,像是这种简单的玻璃莲花灯还是可以烧一烧的,一炉能出好几百个,定一个平民价,寻常百姓也能买的起,摆在家里好看又实用。走量卖的话,也更有效益。”

胤禵气的眼睛都红了,张嘴就要说不好听的话,被胤禩给按住了肩膀,沉声道:“你脾气压一压,别让外头的人看了笑话。”

胤禵压低了声音,咬牙怒道:“你看看他做的叫什么事儿!有像他这么做事儿的吗?”

胤禟看看德亨,看看胤禵,挠了挠后脑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坐下来喝茶,堵住自己跃跃欲试的嘴。

他也想喷德亨来着。

胤我倒是此间态度最淡定的人,无所谓道:“说到底这也是德亨自己的买卖,他愿不愿意赚这个钱,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老十四,要不是哥哥从头看到尾,还以为是德亨抢了你的买卖呢。”

胤禵听到这话,面色微微一变,都被胤禩收在眼中。

说真的,胤禩也为德亨不做这生意惋惜,但胤我说的也没错,说到底,这是德亨自己的事。

他们不过是外人,瞎操心罢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没有了

第 314 章

只在室内看这些死物有什么意思, 外面阳光明媚但不热烈,微风徐徐,暖意融融, 繁花似锦,富贵嫣然,不如坐上敞篷二轮车,让车夫拉着去周围看一看昆明湖的景色,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自己骑自行车去。

自行车并不难造,知道构造,炼钢质量过关,一台二八大杠组装出来轻轻松松。

自行车早就造出来了,只是被列为玩具藏在畅春园内不为外人知。

有时候德亨在脑海中恶意畅想,康熙帝自己骑自行车,掌握不好平衡, 摔个狗啃泥的情形出来。后来又想到, 更大的可能性是康熙帝不去骑,也不让别人骑, 只是放在豪华的收藏室内落灰。

根本感受不到骑自行车的趣味,就更郁闷了。

在自行车造出来之初,德亨是奔着量产推广到千家万户去的,结果呢,被康熙帝私藏了,德亨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得作罢。

还是这次, 弘晖多次跟康熙帝哭诉请求, 他得“还军饷债”, 康熙帝总算认识到孙子养家不易,才允许这自行车问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