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20-30(第1/14页)
21
第21章
◎美好的一天◎
苏会民摔断的腿已经没有大碍,十二月份就去了公社报道,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教育政策执行和宣传,教育资源的调配与管理,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苏会民骑上自行车顺道把儿子送到公社中学,自己又赶到红旗公社上班。
苏会民从榆槐村小学调到红旗公社工作之后,每个月的基础工资从原先的十八块钱涨到每个月三十块钱。
十二月月底,苏会民终于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把整整三十块钱都交到了妻子喻娟芳的手里。
这还是这么多年来,喻娟芳第一次收到苏会民的工资,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她的手微微颤抖,眼眶微热,激动了好久才恢复平静。
……
瓦妮把自己新学的花绳翻样教给棠棠,“对,你把食指给勾到这个位置,拇指撑开,另一个手指这样……”
玩游戏的时候棠棠不爱跟苏觉胜他们在一块玩,他们男孩子喜欢玩的弹珠、打弹弓、抽陀螺、滚铁环她都不感兴趣,她还是更喜欢跟瓦妮姐姐还有满丫她俩在一块,玩剪窗花,跳皮筋,抓石子,还有翻花绳。
虽然为分家这事闹得不太愉快,但那都是大人的事情,她们堂姊妹关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平日里还是乐呵乐呵的在一块玩。
这个翻绳步骤太复杂了,棠棠翻到后边已经不抱指望,但她做完最后一道步骤,发现翻出来的就是瓦妮第一次给她演示的非常复杂的爱心翻花绳图案,“欸,好像翻出来了?”
“对!就是这样!”瓦妮眉眼带笑,很高兴自己又教会了一个“徒弟”。
早上八点钟左右,喻娟芳过来叫她回去换身衣服,平时周六周日不用上学,棠棠就穿前两年的旧衣旧衫,这样干起活来也不会心疼。
毕竟那衣服穿的次数越多,对衣服的磨损也会相对的增加。
瓦妮看到喻娟芳特意换上了一件显气色的桃红色棉袄,乌黑的长发盘得齐齐整整,还背上了平时很少背出门的那个格子挎包,“快回去吧,三婶这是要带你上街去嘞!”
“那我就先回去了,我记住步骤了,谢谢瓦妮姐姐!”
棠棠回到屋子里的时候,几个哥哥都收拾齐整了,开始长身体后几个小子饭量也蹭蹭往上涨,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喻娟芳平时上街不带他们三小子,要是带上了他们估计没个两三块钱打不住,今天是例外。
喻娟芳靠着前两个月卖卤肉攒下了不少钱,加上苏会民昨天又把刚领的工资都交给了她,既然他们现在有了这么多钱,喻娟芳觉得总不能这么苦巴巴的过日子,于是决定带着几个孩子到街上下馆子。
棠棠把身上深灰色的褂子给脱了下来,换上一件枣红色的棉袄,长发梳着两个牛角辫儿,垂在脑后,发尾微微上翘,光像是在她白皙的脸蛋扑上一层蜜粉,甜甜的,看起来乖巧又灵动。
喻娟芳忍不住亲了下她的脸蛋,她现在可太稀罕这闺女了,“走吧!”
自行车被苏会民骑去公社了,但他们今天运气真不错,正好碰上了本村的村民赶着牛车去城里送货,能顺路把他们给送到红旗公社。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好事,喻娟芳脸上满是笑意连声道谢,坐上了牛车的后边,村民熟练的挥动了一下赶车的鞭子,牛车便“嘎吱嘎吱”地缓缓向前行进了。
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覆盖了一层薄雪的土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路边干枯的野草也随风摇动,入了冬,目之所及都是一片片荒凉又寂寞的山野,没有植被的遮掩后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着它的贫瘠,河流也给冻上了,太阳似乎离地球表面越来越远,再也不能给生活在这的人们提供一丝一毫的温暖了。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年了。
真好啊,棠棠不由得感叹,这已经是她来老苏家的第三个年头了。
大概是将近年关,公社比平时要热闹很多,还支起了戏台子,有不少穿着一身簇新的碎花棉袄的农村婆姨手上挎着个篮子悠哉悠哉的逛着,农闲的村民拎着自家种的老南瓜和烟草到公社前街出售,
“先去下馆子还是先去供销社?”喻娟芳打量了一下周围,盘算着待会去买点什么东西。
苏觉生、苏觉孝、苏觉胜、棠棠激动的异口同声,“下馆子!”
在知道喻娟芳要带他们下馆子的那一刻,几人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多迫不及待了,虽然上供销社买东西也很高兴,但他们还是更渴望能在国营食堂里吃上一顿。
喻娟芳看着孩子们兴奋期待的眼神,忍不住笑了下,“好,那就先下馆子!今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咱们每个人都能吃够,吃饱!”
:
周末加上临近年关,国营食堂里人不少,窗口飘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他们等了好一会才找到一个靠角落的位置,棠棠上次来的时候还不认识字,这次她已经看得懂挂在窗口前的菜单了。
“我要吃红烧肉面,肯定特别香!”苏觉胜搓了搓手,一脸馋相。
“我想吃鸡腿面。”棠棠咽了下口水。
喻娟芳就各自让他们先去点了自己想吃的面,苏觉生点了猪排面,苏觉孝要的是排骨,苏觉胜要了一份红烧肉面,棠棠点了鸡腿,喻娟芳点的是牛肉面,三小子食量大,都要的三两面,棠棠和她娘只要了二两。
飘着香味冒着热气的面端上来,棠棠把自己的鸡腿面给端到自己跟前,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鸡油,摆着两根绿油油的青菜和一个拳头那么大的大鸡腿,还撒了一把绿油油的葱花,那手擀的面条又细又软,不用看就知道这面肯定特别好吃。
看到其他人都动了筷子,棠棠再也忍不住了,她先吃了两口面,这面擀得粗细均匀,根根筋道,入口爽滑弹牙,她又咬了一口大鸡腿,轻轻一咬鸡肉就从骨头上分离下来,软嫩得几乎不怎么用咀嚼,浓郁的汤汁滋味完全渗透在鸡肉的每一份纤维之中,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味,软嫩的鸡腿肉和醇厚的鸡汤,带着爽滑筋道的面条一块下肚,胃里顿时就变得暖烘烘的了。
整个国营面馆都是一片面条吸溜声,喻娟芳挑了几块牛肉夹到棠棠碗里,“慢点吃,又没人跟你们抢!”
“唔唔,实在是太好吃了。”棠棠含糊不清道,那牛肉也好吃,炖得软烂入味了。
从国营食堂里出来,喻娟芳带着他们兄妹四人去了供销社。
棠棠对供销社最大的印象就是玻璃箱里现烤出来的鸡蛋糕,周围飘着的都是馋得让人流口水的甜香。
“帮我打五百毫升的酱油。”喻娟芳从格子挎包里翻出一个空的酱油瓶递给售货员,她打算过几天做酱鸡蛋。
没分家前连鸡蛋都吃不上,现在分家了,吃得上鸡蛋了,可不得好好吃个够本!
那售货员听到这话,把她旁边一个白色塑料大桶的盖子给揭开了,都是纯黄豆酿的好酱油,香气直往外冒让棠棠几个小孩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售货员把酱油瓶子给接过去,从大桶里舀起一勺深褐色的液汁,通过漏斗缓缓注入瓶中。
打完酱油,喻娟芳又称了一斤奶糖,这些糖块都是大白兔奶糖,上面都印着蓝色的小兔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20-30(第2/14页)
其实奶糖是最好吃的,含在嘴里奶味特别浓郁,还能用来泡牛奶喝,比水果糖滋味好不少,但奶糖贵啊,喻娟芳买糖的时候,几个小孩就凑旁边眼巴巴的看着。
平时买糖都是抠抠搜搜称几颗水果硬糖,什么时候这么阔气的买过奶糖,在小学的班级里要是有人能吃了奶糖,那糖纸都是要留下来夹在本子里留作纪念的。
“再给我称两斤鸡蛋糕。”喻娟芳递了一块六的纸币过去。
“鸡蛋糕!”苏觉胜激动得眉毛都要飞到鬓角去了。
“娘,你要买鸡蛋糕?!”
都知道鸡蛋糕好吃,但平时可吃不到,家里条件有限,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更别提八毛钱一斤的鸡蛋糕,有买这鸡蛋糕的钱,都能买上四五斤的大米了。
售货员熟练的用秤杆称好两斤鸡蛋糕装进纸袋子里,递给喻娟芳。
喻娟芳接了鸡蛋糕,“等回到家里了,你们几个把鸡蛋糕和奶糖分成四份,每人一份,不许争抢,知道了没?”
“知道了!”棠棠和苏觉胜激动的应道,点头如捣蒜。
本来今天能下馆子就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不仅吃到了香喷喷的鸡腿面,还有鸡蛋糕和奶糖可以吃,这一天真是比过年还值得高兴!
苏觉生他们已经挑好了铅笔尺子,喻娟芳便拿过来一块结账。
棠棠没什么要买的,她的铅笔本子都不缺,但喻娟芳看到墙上挂着一个粉色的花头绳很漂亮,便让售货员拿给她看看,白色的头绳外边缠着一圈粉色的丝绢花,很独特漂亮,而且棠棠皮肤白,戴这个特别合适,喻娟芳就给她买了。
从供销社出来时,几人手里都提满了东西,可谓是满载而归。
22
第22章
◎一天之内遇到的两件怪事◎
榆槐村小学在距离春节还有十天的时候给全校学生放假了,往年小学期末都会有一次考试,但自从学校里开始半天劳动半天教学后,期末考试就取消了。
寒假前的最后一周是学军活动,公社安排全校学生都到红旗小学去参加学军活动,来回步行二十几公里,而且都要穿深灰色的衣服,还给他们都分了武器,棠棠领到了一把红缨枪,她三哥苏觉胜领到的是一把小马刀。
一周活动下来,别说他们这群小孩子,连学校的老师都累得够呛。
学军活动结束后,老师把他们聚集到一块,交代了一些寒假注意事项,就宣布放假了。
放假之后,除了一日三餐,棠棠他们几个小孩每天就往河边跑,那西川河表面已经被冻得足够坚实,那水里的鱼也被冻住了,在冰面凿上一个窟窿,就会有很多手指粗细的小鱼游过来吸收氧气,这就是他们捞鱼的最好时机,运气好的话还能捞到很大一条的鲤鱼嘞!
棠棠和苏觉胜在河边转了一个上午,就打算回家吃午饭了。
分家之后喻娟芳就把分家前的一日两餐给调整成了一日三餐,考虑到几个孩子都在长身体,只有吃饱了才能长大,她要是要上工中午不回来,就早上把饭给准备好上边盖一个倒扣的碗,让他们中午回去热一下再吃。
还没到家,一股烧焦的气味就窜入鼻尖,棠棠仔细嗅了嗅,就看见不远处浓烟滚滚,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山脚下的一户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着火了,火势不小,“不好,有人家着火了!”
棠棠兄妹俩过去时着火的茅屋前已经围了一圈人,其中一个女人满脸狼藉跪地哭嚎着,“娘,娘还在火场里没救出来呢!”
“你怎么不早说?!”那男人听到女人的话,怒喝一声,脖子上青筋暴起,但无奈火势太大,眼看屋梁都要烧断砸下来了,又不敢进去救人只能狠狠地跺了跺脚。
棠棠脑海中还来不及反应,就解开身上的竹筐朝着着火的方向跑了过去。
“棠棠!”
苏觉胜去拉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棠棠冲进火场里。
一股浓烟呛进鼻腔,棠棠咳嗽了两声,看到旁边有水桶,忙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浸进去,打湿后捂住口鼻。
热浪扑面而来,烤得她脸颊生疼,棠棠眯着眼在火场里搜寻了一圈,果然看到一个摔倒在桌子旁边的老妇人。
她艰难地蹲下身体,用力架起老妇人,头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炸裂声,火星如雨点洒落,紧接着一块燃烧的木板从头顶砸下,幸好棠棠眼疾手快的侧身避开。
但她这一闪躲,手上就卸了力气,浑身无力的老妇人又摔倒在了地上。
棠棠只能重新去扶老妇人,一点点直起身体,把老人的大部分重量都扛在自己的肩头。
“孩子,别管我了,你自己快跑!”老妇人带着哭腔,声音颤抖又焦急。
“奶奶,您别说话,我一定能把您给救出去!”棠棠脸色苍白痛苦,硬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棠棠赶在火势更加猖獗肆虐之前,跌跌撞撞地扶着老妇人冲出了火场。
老奶奶的家人原本已经不抱希望,没想到这一个小女娃竟然把老人给救出来了,陆陆续续有人提着水过来救火,老人的家人把他们扶到了旁边。
那个原先哭喊的女人又想起了什么,“家里的钱,钱都在抽屉里没带出来!”
男人后槽牙都快咬碎了,“闭嘴!”
苏觉胜忙冲上前来查看棠棠的情况,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但这个时候他很有个当哥哥的模样,“棠棠,怎么样,有没有伤着哪里?有没有哪里被烧伤?这么大的火你怎么敢一个人冲进去的?!”
“咳咳……”棠棠摸了一把自己被烟呛得灰头土脸的脸,听到他这话检查了一圈自己的手脚,浑身上下摸了摸,又站起来走了两圈,纳闷道,“奇怪。”
苏觉胜紧张地皱眉,“哪里奇怪?”
“怪哉,这么大的火,我好像除了被燎了几根头发,其他一点事都没有。”棠棠认真的说道,但想到刚才的火势还是触目惊心。
“你实在是太冲动!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太让人操心了!”
“你完了,苏新棠!”苏觉胜甚至叫了她的全名,“我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爹娘,让他们狠狠的教训你一顿!”
一整个下午苏觉胜都没跟棠棠说话。
“三哥,三哥,觉胜哥哥,觉胜哥哥!我求你了,我把我所有的糖和零花钱都给你,你可千万别告诉咱爹也别告诉咱娘,我求你了,好不好嘛……”棠棠拉着他的胳膊,露出可怜哀求的神情。
苏觉胜说一不二,“不可能,太危险了!必须让你长个记性,万一你下次还冲进去怎么办。”
苏觉胜板着脸把她的胳膊挪开。
棠棠无奈的叹了口气,看来今天是免不了一顿教训了,她把自己乱糟糟的辫子解开重新编好了,提起箩筐往前走去。
他们走的这一片正好以前是老地主家的石磨坊,老地主早已经去世多年,前几年村民们为了找老地主埋在地下的金子,把这里挖得坑坑洼洼的,棠棠编完辫子后发现苏觉胜早已经走出去老远了,天色已经昏黑,就小跑着追了上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20-30(第3/14页)
“哎呦!”棠棠连人带筐栽进了坑里。
走了个大衰运的棠棠就这么落进了大坑里,摔了个七荤八素的,不过好在这里底下的泥头柔软,没什么坚硬的石头,她也没磕着碰着哪里,她刚打算从土坑里爬起来,就感觉手里好像硌着什么硬物。
她皱着眉头把手抬起来一看,露出金灿灿的一角,她试着扒开上边的泥土,露出了一块三根手指那么粗的金条。
“这是……黄金?”她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坑底昏黄的光线下,看起来金闪闪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棠棠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金子虽然看起来是硬的但其实是软的,她把这金灿灿的块状物凑到嘴边用牙齿轻轻咬了一下,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是软的!
她捡到金子了!
据说金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这么一小块说不定能买到很多东西嘞。
棠棠把金块表面的泥土揩干净了,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衣兜里,这个坑不浅,四周也没有可以攀爬的东西,她正苦恼自己要怎么爬上去的时候,苏觉胜半晌都没看到棠棠跟上去,又返回来寻找她。
“棠棠——棠棠!”
“觉胜哥哥,我在这……”
苏觉胜没想到她摔进坑里了,着急的趴在坑边朝里边喊,“棠棠,你别着急,我马上就拉你上来,你别哭,我答应你不把你救人的事情告诉爹娘了。”
苏觉胜手脚用力地把棠棠从坑底拉了上来。
“有没有摔伤哪里?你这都走了什么霉运,好端端走路也能摔一跤跌进了坑里!”
“那个坑里的泥很软,一点都没摔着。”棠棠摇了摇头,她拍了拍自己身上的泥,看了眼自己脏兮兮的手,“就是得回去换套衣服了,我今天都换第二套衣服了。”
上午的时候为了救人,她把衣服脱下来给浸湿了,中午回去换了套衣服,现在这身新换的衣服又蹭上了泥。
她竟然一天之内遇到了两件怪事。
棠棠眨了眨眼睛,“觉胜哥哥,我刚才听见你说的,你答应我不会把我冲进火场的事告诉爹娘了。”
苏觉胜虽然信守承诺没有把棠棠救人的事情告诉,但晚上苏会民和喻娟芳还是知道了棠棠冲进火场里救人的事情。
那个被救的老妇人的家人专门做了一大碗红糖酒酿圆子来答谢棠棠。
苏会民一开始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详细听那家人说了过程,把棠棠给一顿好撵,苏觉生和苏觉孝在一旁听到也惊呆了,冲进火场救人,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那么多大人,用得着你一个小娃娃救人?!你有多少气力,要是连着一块被困在火场里多危险你知不知道?!连性命都有可能丢掉!”
“爹,娘,你们就别怪棠棠了。”苏觉胜这个时候很有男子气概。
“还有你,觉胜,你这个当哥哥的不拦着你妹妹就算了,竟然还帮着欺瞒我们?!要不是那杨老太的家人上门说清楚事情经过,我跟你娘还被蒙在鼓里!你们兄妹俩,一个两个都是好样的!咳咳……”
“我看不给你们吃点教训,你们不长记性!”
“娘,用这个打。”苏觉生给递上一根顺手的鞭子。
棠棠没挨打,倒是苏觉胜挨了好几下,主动站出来的苏觉胜承担了大部分火力,成了冤大头。
兄妹俩站在桌子前,低垂着脑袋挨骂,像两只动也不敢动的鹌鹑。
“这个月你们俩别想出门了,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反省!”
喻娟芳消气之后,拿过来两个小碗,把那一大碗红糖酒酿圆子一分为二,“哐”一声没好气的摔在他俩面前,“吃吧!没白卖命救人!”
棠棠搅了搅碗里的红糖酒酿圆子,刚吃了一口,就看见苦巴巴的苏觉胜在她对面坐下。
一副命很苦的样子。
“噗——”棠棠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23
第23章
◎酱鸡蛋◎
别的不说,这碗红糖酒酿圆子绝对是实心实意的。
白瓷大碗里圆滚滚的糯米圆子挨挨挤挤,米酒酒酿独有的醇香,而且很舍得往里搁红糖,一大碗看起来红彤彤的,吃起来特别甜,每一粒圆子都裹着酒酿,感觉能好吃到心坎里去。
等到夜深人静了,苏觉胜他们都睡下了,棠棠才敢把在坑洞里捡到的金子说得她爹娘听,她从被窝里钻出来,“爹,娘,我跟哥哥今天*路过老地主的屋舍前的时候,不小心摔进了一个坑洞里,在里边捡到了一个东西,是一根金条。”
棠棠把金条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她爹娘。
“在坑里捡到的……金条?”喻娟芳一惊,她拿过那一根金条看了眼,昏黄的油灯下闪着金灿灿的光。
苏会民听到这番话也瞬间不淡定了,他马上放下手里的东西凑了过来,“棠棠,你捡到这个金条的时候旁边有人看到了吗?”
“没有,当时坑里只有我一个人,三哥在地面上,我连他也没说。”
棠棠潜意识里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只敢告诉自己的爹娘。
喻娟芳看了眼窗外,压低了音量,脸上的喜色怎么都掩不住,“这可真是走了大运了,这估计得有五十多克,说不定能换两三百块钱。”
她眼里发光,“说不定是棠棠白天救人,老天爷给孩子做好事的奖励。”
“娘,这样一来咱们家是不是就能盖新房子了?”她眨巴眨巴眼睛。
棠棠知道,盖房子是她娘一直以来的心愿。
喻娟芳抱起棠棠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两下,“能盖,肯定能盖,等明天开春,咱们就找人打土坯盖房子,等明年咱们一家都能住新房子,棠棠,你真是咱们家的小福星,自打你来到咱们家里,一连串的都是好事……”
先是去望乡村娘家的路上捡到了大鲤鱼,又想出了卖豆腐的主意,还捡到了野山参,顺利分家,陪着她一块到黑市卖卤肉挣到了钱,丈夫苏会民还升迁了,这日子现在过得是越来越舒心畅快了。
她想起来苏燕娣那番扫把星言论,这苏燕娣真是瞎了眼的鼠目寸光,这丫头才不是什么扫把星,而是老天爷送到他们家的福星。
红旗公社太小了,喻娟芳和苏会民考虑过后,还是去了趟县城。
从原林县城集市的杂货店出来,喻娟芳跟苏会民一前一后的走着,看起来面色如常,但只有喻娟芳自己知道,她挎着篮子的手早就颤得能打鼓,腿因为太过激动差点导致失力栽倒在地上,幸好苏会民上前一步,及时扶住了她。
“走。”苏会民这下也顾不得大街上避嫌了,上前一步搀住了妻子的胳膊。
好在集市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没有人特意将目光放在他们的身上,只会觉得这是一对进城赶集的普通夫妻。
好不容易走到安静的地界,喻娟芳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了,“一千块,卖了整整一千块钱!”
巨大的欣喜几乎要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20-30(第4/14页)
夫妻俩的头脑给冲晕,他们活这么大岁数,哪里见过这么大一笔钱。
“等明年开春,就找工匠来盖房子,咱们家终于能盖新房子了。”
她这两个月卖卤肉挣了小两百块钱,入冬前买粮花了五十多块钱,还余一百五十多块,加上这卖金条得来的一千块钱,已经够他们家盖一个足够宽敞的土坯房再添置些家具了。
“还是等明年下半年再说,咱们家刚分家,突然拿出来这一大笔钱盖房子,容易引人注意。”
喻娟芳想了想,觉得苏会民说的也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反正左右也就差几个月时间。
……
喻娟芳前段时间一直想做酱鸡蛋,这两天总算是找着空闲了,她上供销社买回来了两斤新鲜鸡蛋,足足有二十颗。
喻娟芳哼着小曲提着鸡蛋回来的时候,正巧于亚红她们几个在厨房做晚饭,于亚红看见她手里拎着这一篮子鸡蛋,“哟,三弟妹,你这是送礼还是打算上你娘家去?”
喻娟芳笑眯眯的,“不是,我打算用来做酱鸡蛋,觉生棠棠他们最近读书辛苦了,该吃点好的补补身体!”
“补身体?用得着买这么多鸡蛋?”张桂香咂舌,不由得嫌弃的撇了撇嘴角,这老三媳妇也太不会过日子了,这要是做成蛋花汤或蒸蛋羹,二十个都够一家子吃上半个月了。
喻娟芳笑了笑没说话,把那买来的鸡蛋都泡进了清水里。
张桂香忍不住提醒,“老三媳妇,这鸡蛋沾了水,可就放不久了!”
“没事,我这鸡蛋不放了,全部用来做酱鸡蛋。”
这年头吃上一颗鸡蛋都是奢侈了,喻娟芳竟然整整二十颗鸡蛋都用来做酱鸡蛋。
妯娌三人就这么眼看着喻娟芳把整整二十颗鸡蛋都给放进锅里煮了,煮鸡蛋的时候,喻娟芳顺便拿起一个干净的盆子准备腌料。
她先把一颗洋葱给切碎了搁进盆里,再加入葱花、香菜、小米辣、香油、白芝麻和一小把冰糖,然后倒入适量的清水,最后倒入在供销社打来的酱油,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酱香。
“老三现在工作落实了,每个月工资都有三十块钱,听说每个月不仅给发粮票、肉票还有布票,体面又稳定,老三媳妇这日子指不定有多舒坦了。”于亚红羡慕道。
不过于亚红现在日子也惬意得很,他们俩口子都是勤快人,虽说以前能沾着苏会民的光,但一分钱都落不到她手里,还不如现在她跟丈夫苏老二两个人上工,工分都记在自己名下,粮和钱都攥在自己手心里,想吃什么都自己做主安排,想吃啥再也不用看人眼色,也用不着偷偷摸摸。
今天馋了,就从不多的细粮里抓出一把白面,做顿香喷喷的韭菜鸡蛋饺子,孩子学习进步了,于亚红就把那鸡窝里捡出来的鸡蛋全打了做成蛋羹,滴上两滴香油,他们一家子美美的吃上一顿。
张桂香越听于亚红的话,心里越不是滋味。
谁能想到苏老三当初工作被停职了,一顶反动宣传煽动的帽子扣下来,随时有被抓紧牢里的风险,腿还断了,三房整日愁云惨雾的,她以为三房一家子再也爬不起来了,没想到不到三个月,苏老三不仅没被抓进去蹲大牢,还给重新安排了教育专干的工作,工资也从原本是每个月18元涨到了30元。
要是当初她没有急着要分家,那老三每个月的工资、粮票、肉票和布票他们大房也能沾上光了,别的不说,那布票就够让人眼红的,这两年生产队分下来的布票每个人只有六寸,一整年的布票攒下来说不定连做条裤子都不够,有时候干脆连六寸都没有。
至于吴芳妹是别提有多后悔分家了,分家的时候婆婆朱老太要跟他们四房过日子,她当时想着朱老太腿脚还算稳健,那些她不乐意干的家务活也能有个人分担,而且吴芳妹知道朱老太手里有钱嘞,说不定有一两百块钱,跟着他们四房过日子,这钱不是早晚贴补进了他们四房吗,所以当时就乐滋滋的同意了。
谁知道分家后,朱老太天天就知道给她指派活,朱老太不是这里看不顺眼就是那里看不过去,以前朱老太还能四个媳妇轮流使唤,这分家了,光就知道使唤她了,稍有不如意朱老太就指着吴芳妹的鼻子骂,苏老四虽然听媳妇话,但更听他老娘的话,吴芳妹别提有多憋屈了。
吴芳妹刨着萝卜丝,怨念深重,早知道她当初就不该听大嫂的撺掇什么分家。
“老三整天早出晚归的,我跟几个孩子不还是得在土里刨食吗。”喻娟芳淡淡笑了下,当做没看见张桂香和吴芳妹拈酸的眼神。
正好锅里的鸡蛋也煮好了,她便抄起一个笊篱把煮好的鸡蛋给捞出来给浸到凉水里,棠棠跑了进来,“娘,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那你帮我一块剥鸡蛋吧。”
“好。”棠棠听到这话,拿起一个已经降温的鸡蛋开始小心翼翼的剥壳。
娘俩剥了十分钟,才把这二十颗鸡蛋给剥好了,泡进了提前准备的酱汁里,白白胖胖的鸡蛋看起来十分诱人,棠棠情不自禁的咽了下口水。
“等到酱汁儿的味道都钻进鸡蛋里头,才好吃呢。”喻娟芳点了下棠棠的鼻子。
泡了一夜的鸡蛋变成了诱人的深褐色,醇厚的酱香裹着蛋香,喻娟芳烧了水,水开后往里下入一把碱面,等到熟得差不多了,再烫上两根脆生生的白菜叶子,一块捞进面碗里。
接着端出那一大盆酱鸡蛋,一碗面里给码了三个酱鸡蛋。
棠棠很喜欢吃碱面,吃起来口感清爽软和。
棠棠夹起一个酱鸡蛋,咬开后才发现里面是溏心蛋有种沙沙的软糯口感,酱鸡蛋被泡得特别入味,咸香醇厚,每一口都充满着酱香。
她又挑起一筷子面条,吸溜进胃里,面条煮得软软的而且沾了酱鸡蛋的酱汁,好吃得恨不得连舌头都一块吞下了。
“娘,我第一次吃您做的酱鸡蛋,真的太好吃了。”苏觉孝把嘴巴里的面吞咽进肚子里。
喻娟芳看了眼埋头大快朵颐的苏觉胜和棠棠,眉眼带笑,“你们喜欢吃,以后我就常做给你们吃,想吃多少都管够。”
一斤肉票三斤蛋,五毛钱一斤鸡蛋,苏会民每个月工资三十块钱,公社每个月发1.5斤肉票,别的不说这鸡蛋还是能吃得起的。
张桂香在井边腌咸菜,就看见小儿子狗剩哭得鼻涕糊脸跑了过来,“呜呜,娘,我也要吃酱鸡蛋!”
张桂香朝南屋那边看了眼,正看到喻娟芳把盆里剩下的两个酱鸡蛋给掰成四份给分到了棠棠他们的碗里,“多吃点。”
“一下子造腾二十个酱鸡蛋,也不怕噎得慌!”张桂芬呵呵冷笑了两声,她本来就烦着,狗剩不提酱鸡蛋还好一提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拎起他啪啪就给了两巴掌,“哭啥哭!就知道吃,家里哪有闲钱给你买酱鸡蛋?你瞧瞧你那个没出息的样!”
24
第24章
◎蒸花馍◎
自从喻娟芳说要盖房子后,棠棠和苏觉胜每天放学了就往河里田里跑,有时候从河里捡一篓子鹅卵石,有时候又去田里挖回来半畚斗黏土,有时候抱回来一大把田里的碎麦秆,这些盖房子都能用得上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20-30(第5/14页)
九月份,苏觉生顺利从红旗公社初中毕业升入原林县高中学习,苏觉孝也从榆槐村小学毕业进入了红旗公社读初一,两个孩子升学都比想象中的顺利许多,这可把苏会民高兴坏了。
尽管现在不看重什么文凭学历,小学没毕业的农民去当县委书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返乡种地为农业生产做贡献,这种宣传天花乱坠,喻娟芳虽然小学毕业,但她跟丈夫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孩子都能多读点书,哪怕将来还是回到地里当农民,但多读点书将来遇到事总能眼界更长远。
喻娟芳在自留地里拔了两个新鲜的水萝卜,回家之前顺道去了一圈划分的宅基地。
他们家的宅基地就在村西头,离老屋不远,特别宽敞,而且地势很好,位置高,平坦开阔,背风向阳,前边还有能供排水的沟渠,她没有实际测量过但估摸着得有一两百平,左边空地上已经两堆小山般高的鹅卵石了。
喻娟芳原本是打算盖一座土坯房的,但苏会民说等下半年再盖房子,还有大半年时间,干脆她就趁着这段时间多做一些卤肉去卖,把手头上的钱攒得再多些,到时候盖一座砖瓦房,砖瓦房比土坯房坚硬耐住,看起来也更阔气。
她现在手里的钱已经攒到了一千七百多,秋收过后,喻娟芳和苏会民夫妻俩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简单画了一个房子的“设计图”。
不过大多数时间是喻娟芳在说,苏会民按照她的想法来画图。
“堂屋放在正中间,给设计宽敞些,用来吃饭和放一些杂物,平时家里来客人也能有个像样的地方照顾。”
“行,堂屋大点好。”苏会民已经在草稿纸上画出来一个大致的房屋轮廓。
“还有这卧室,得给孩子们单独隔出来,不能再像这样挤在一块了,尤其是棠棠大了,该有自己的空间。”
苏觉生也上高中了,实在是不合适再睡在一处了。
喻娟芳扫了眼角落里乱七八糟的衣服和箱子,因为没地方放,挤作一团皱巴巴的,“这卧室也得有个放衣柜的地方,到时候找木匠打几个衣柜,虽说咱们没多少衣服,但总压在箱子里皱巴巴的,穿出去也不体面。”
喻娟芳凑近看了眼图纸,“厨房我想放在东边,早上能晒到太阳,也能避避风,灶台得大点,平时做饭、烧水,冬天还能靠着取暖。”
苏会民积极的顺着妻子的话头,“大灶台好,多砌几个锅口,一个用来炖菜,一个炒菜,再留个小的烧热水,院子里再砌个高度合适的切菜台,这样切菜就用不着弯腰了。”
老屋这边没有专门用来切菜的台子,她们平时做饭要么是在桌子上切,要么就干脆在井边蹲着切,每次切菜都很累。
提到院子,苏会民的兴致更浓烈了,“咱这院子,得砌个鸡舍,养上几只鸡,下蛋吃肉都方便,院子里还得挖个地窖,存着萝卜土豆和白菜,这样一来咱们家冬天也有肉吃。”
“等房子建好了,咱们可以在院子里搭个葡萄架子,夏天就能在院子里吃饭,凉快,再在这个位置开出一块菜地来,我再把菠菜蛇瓜都种上,这样咱们一整个夏天都不用愁菜吃了。”
喻娟芳跟苏会民对视一眼,心里感觉热乎乎的。
他们终于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老喻家房子不够,喻娟芳嫁人之前,厨房的饭桌就是她的固定住处,嫁人后住的就是老苏家的南屋,墙壁被烟灰熏得黑漆漆的,一大家子住在一个屋檐下,逼仄,吵闹,她就在这里生了三个孩子,现在大儿子都上高中了,他们总算能盖一座新房子了。
虽然苏会民是个干部,但他本质上还是个农民的根子,农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盖一座新房子。
次日一早,棠棠他们家的房子就轰隆隆的开工了。
一共三位工匠师傅,加上苏会民下班之后就到现场来帮忙,喻娟芳就负责做饭和后勤补给,每天买肉专门挑肥多瘦少的五花肉买,尽量把菜给做得油水充足些,每天进进出出忙得脚不沾地,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