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奔赴(2 / 2)
【栀意:
我是季母。今天你在院子里种下的那株栀子花,我每天都会浇水。昨天夜里下雨,我还特意用塑料布盖住了它。
谢谢你来看我们。也谢谢你,始终记得他。
??季妈妈】
她看着短信,久久不能言语,最终回复:【花开了,请您拍张照片给我。】
走出大楼时,雨又下了起来。她没带伞,正欲低头冲进雨幕,一把黑伞却及时撑在头顶。
池砚舟站在身旁,西装笔挺,眉目温和。“就知道你不听劝。”
她笑:“你怎么来了?”
“顺路。”他牵起她的手,“顺便告诉你一件事??爷爷今天跟我说,要把老宅过户给我们。”
她脚步一顿:“什么?”
“他说老房子空着可惜,而且……”他顿了顿,唇角微扬,“你总说想有个书房连着花园的地方,以后可以一边写作一边晒太阳。他说,与其留给外人,不如交给愿意守护它的人。”
沈栀意怔住,眼眶发热。
他们一路无言,回到老宅时已是傍晚。夕阳穿过云隙,洒在湿漉漉的庭院里,桂树滴水,空气清冽。爷爷坐在藤椅上看报纸,听见动静抬头,淡淡道:“回来了?汤还温着。”
她走过去,蹲在他膝前,把脸埋进他掌心。“爷爷……谢谢您。”
老人拍拍她的头,像小时候那样。“傻孩子,家不是用来谢的,是用来回的。”
那一晚,她梦见自己坐在花园里的秋千上,池砚舟推着她,墨影趴在脚边打盹。远处传来钢琴声,是《River Flows in You》,流畅而温柔。她抬头望天,乌云散尽,星河璀璨。
醒来时晨光初现,鸟鸣清脆。她翻身看向身旁,池砚舟尚未醒来,睫毛在阳光下泛着浅金色。她伸手轻触他的脸,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
有些爱情轰轰烈烈,燃尽即逝;有些则静水流深,日久弥坚。她曾以为自己注定孤独终老,却被这样一个男人用十年耐心等到了心动。
她悄悄起身,走到书房,打开《重响》的文档,添上新的一段:
> “她终于明白,所谓重建,并非要抹去伤痕,而是学会与之共生。
> 就像那架修好的钢琴,音色不再完美,却多了一份独特的沧桑之美。
> 她弹奏的不再是别人的乐谱,而是自己的心跳。
> 每一次按下琴键,都是对过往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宣言。”
写完,她合上电脑,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倾泻而入,照亮满室尘埃飞舞,宛如星辰浮动。
楼下传来锅铲碰撞声,池砚舟正在煎蛋。她听见他哼着歌,调子正是《River Flows in You》。
她笑了,转身换衣下楼。
餐桌旁,两人相对而坐。他递给她一杯热豆浆,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留下一道微烫的痕迹。
“今天有什么计划?”他问。
“想去趟书店。”她说,“顺便买些花籽,我想把院子西南角那片荒地改成小花园。”
“种什么?”
“栀子、茉莉、还有薰衣草。”她咬了口煎蛋,眯眼笑,“等开花的时候,整个院子都会香。”
他看着她,忽然说:“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见你,就是在这家书店。”
她愣住。
“三年前冬天,你裹着米色围巾,蹲在文学区翻一本诗集。外面下着雪,你鼻尖通红,却看得入神。我当时就想,这个女人,一定心里藏着很多故事。”
她怔然:“那你为什么不打招呼?”
“因为我怕打扰。”他微笑,“后来我想通了,有些人不必急于认识,只要知道她存在,就够了。剩下的,交给时间。”
她心头一颤,伸手覆上他的手。“幸好你没错过。”
“我从未想过错过。”他凝视她,“从第一眼起,我就在为遇见你做准备。”
雨不知何时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窗台的墨影身上,它伸了个懒腰,跃下窗台,蹦跳着扑向院中积水的小坑,溅起一片水花。
沈栀意起身走到门口,推开木门。风拂面而来,带着泥土与草木萌发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里某种长久压抑的东西,终于缓缓松动、消散。
池砚舟走到她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着她的肩。
“接下来的日子,会一直这么平静吗?”她轻声问。
“不一定。”他答,“生活总有风雨。但只要你还在身边,我都愿意一一走过。”
她转身抱住他,用力得像是要把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补回来。
远处,电台恰好切换歌曲,邓丽君的声音悠悠响起: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
他们相拥而立,影子被阳光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再也分不开。
这一刻,过去终于真正过去,未来正徐徐展开。
而他们的故事,仍在一页页书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