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妻能扛鼎(科举) > 30-40

30-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坏了,我被网球做局了 戒尺 无惨开门,我是宇智波 心上人是他人妇怎么办? 龙傲天前夫想和我破镜重圆 我的店铺通小说 你们不要过来啊! 魅魔错把审判官当食物后 我的竹马是主角攻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祖洪才知道,这样一来自己肯定会欠苏家一个大人情。

第34章 决定参考于小英决定参这次重要的考试……

第三十四章决定参考

祖洪才倒也并不是惧怕欠苏家人情。

一来,之前他提前把坎儿井工程的修建方法和工程图无私的奉献给苏家,也算是有所交换。

二是一来一回之下,自己日后与苏家牵扯起来,需要还的人情债也不算特别多,还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左思右想,他都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现在,就看于小英本人是个什么想法,想不想去尝试一下考一考这个女子护卫队了。

祖洪才等到休沐的时候就早早起来,到苗师傅家中找于小英去了。

反正他每次休沐都是这么着急着去找于小英,也倒没让他的室友苏木栖觉得不适应,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这次,到了苗师傅家之后,祖洪才没有像之前那样急匆匆的拉着于小英出去玩,而是拉着于小英返身走进了苗师傅家之中,与她商议这件大事。

祖洪才事无巨细地将他在苏木栖那里打听到的与女子护卫队招人有关的情况和于小英说了。

于小英听完之后非常的惊喜:“真的吗?我真的能去参加考试吗?才哥,你说我才刚刚学这么一两年,比起人家学了十多年的差距很大,能不能考得上啊?”

祖洪才笑眯眯的说道:“小英,你放心,我很看好你。

现在你的文化水平和武艺水平都很不错的。

我相信,即便是那些从小学武功的女子,文化课识字量也不一定有你多。

而那些从小学文化的女子,武功肯定没你强。

综合起来,你肯定是最强的!

所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绝对很有机会能考入这个女子护卫队的。”

于小英再继续说道:“那我师傅可以去考吗?我看师父也很有上进心,很有干劲,同时她非常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

祖洪才有些犹豫,对小英说道:“这次燕王妃徐氏招人的年龄范围有些小,倒是没有限制是否已经成亲,但师父怕是年龄已经超过了。”

但祖洪才也没有把话说死,对于小英说道:

“可是京城里面会武功的女师傅本来就很少,说不得燕王妃徐氏会需要女教官呢?

若是如此的话,倒可以和苗师傅说说这件事情。

只是不知道苗师傅愿不愿意去自荐或者应聘?”

于小英现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6/14页)

已经把苗谷香当成她的亲人了,对苗谷香非常的关心,她知道苗谷香一生的抱负就是能做一个有用的女子。

于小英立即站起来,对祖洪才说到:“这有什么?我去问问我师傅就可以了。”

然后立马就咚咚咚的转身离开祖洪才,跑到苗谷香的房间里去找她了,比自己考女子护卫队这件事还要上心。

苗谷香作为习武之人,每天也起得非常早,每天早上都要打一套拳锻炼一下身体。

此番祖洪才来了之后,她刚刚锻炼完,本来不想打扰这两个小年轻人,便回屋去打理两个小娃娃。

没想到于小英竟然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和她说了这件事。

苗谷香闻言眼睛便是一亮,她知道自己已经超龄了,想参加这个女子护卫队是不可能的。

但祖洪才说的她可以到女子护卫队之中做□□这件事情,还是很有可能争取得到的。

只是,苗谷香有些犹豫,她觉得自己和苏家又隔了一层,不是很愿意走苏家的关系。

于是她将祖洪才叫过来,细细的问清楚了整个事情。

祖洪才将自己从苏木栖那里了解到的事情和盘托出,还说了好些他对女子护卫队的队员、□□日后所起到作用的猜测和分析。

苗谷香问清楚这件事情之后,还是很心动的。

只是现在她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她现在代表的是自己的丈夫周安博,以及父亲苗家骏。

于是她说道:“小英可以立即去报名,这是件天大的好事,小英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了。

最近我再给小英加强一点武术套路,我估计考察就是让她们当场打一套拳或者耍兵器,不太可能让一堆女孩子对打的。

你也给小英快点儿加强一点儿文化课程,争取让她到时候能考个好名次。

至于我的问题,等你们周大哥来了之后,我和他先商量一番再说。”

祖洪才和于小英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苗谷香现在确实不好自己做主,祖洪才不也和于小英商量之后才敢帮她报名么?

之后,苗谷香还抽空回了一趟娘家,让娘亲告诉自己爹爹,此番休沐回家的时候记得给自家带封信。

自己到时候要回家好好和爹爹念叨念叨一件重要的事情。

因为苗家骏和周安博现在并不在一个军队中,休沐的时间也不一致,所以苗谷香就要做中间联络传话的那个人,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于小英因为这个机会,焕发出了巨大的学习热情。

祖洪才很认真的带她到书店挑选了一些复习资料。

于小英也不知道会考什么,有些犹豫纠结的问祖洪才说道:“才哥,是不是得考考女四书,女诫什么的?”

祖洪才摇了摇头,对于小英说道:“燕王妃徐氏不是一般人,考试的内容不可能是那些。”

祖洪才想了想前世听说的那些传言。

当时对那些护卫女官们进入前朝做官这件事,有些人曾经提出过质疑,说她们的水平是否适合做前朝的官员?

当时的徐皇后曾经向大家说过,这些女护卫队员选拔上来的时候就进行过考试,当时考的卷子和普通秀才考的县试卷子并无二致。

她选的批卷人也都是国子监、太学的名师,严格批卷不放水。

之后,护卫队的女队员们若是想要到前朝去做女官,还要再考一次试。

她们考的全都是一些举人所考的府试题目和卷子,所以她们完全有和男子一样在外做官的资格。

祖洪才之前考县试和府试的那些书大部分遗失在江南,或者是放在海子屯村的老家了。

此番二人到书店去,买一些考童生试和考秀才的题目、卷子,准备让于小英突击一下。

于小英有些疑惑和纠结的说道:“徐王妃的护卫考试会开科举童生或者是秀才的题目吗?”

祖洪才也不敢说得那么肯定,怕被人当成妖怪。

他只能有些含糊地说道:“但是小英,诗词歌赋都不是我擅长的项目,我最擅长的就是考试。

当年的童生试我考得不错,后面县试里面得了案首,府试里面也得了会元。

小英,要是不教你这些,我也不知道该教你些什么。

我只想着将我最好、最厉害的这些知识教给你,若是你考到其他不同类型的题,就得靠你自己努力去想一想、答一答了。

毕竟我们是平民百姓出身,不比那些簪缨世家,实在想不到徐王妃会出现什么题,只能巩固一下自己学到的。”

于小英点了点头,觉得祖洪才分析得特别对。

她也相信祖洪才的判断和能力水平,于是,这些天来便一头扎进这些考题、卷子中来。

祖洪才回到太学以后立马就对苏木栖说到于小英决定要参加女子护卫队考试这件事情。

苏木栖也赶紧把这件事和自己的爹爹说了一下。

苏木栖的父亲可是知道苏玉成那边得到了祖洪才很多帮助,祖洪才这个人也很厉害,是个大大的潜力股。

再说了,若是于小英能够考上护卫队,举荐她的苏家也算是有识人之明,举荐有功总归是有好处的。

于是苏木栖的父亲便欣然同意,立马写了举荐信交到了徐王妃招收护卫队的地方。

因为这已经是徐王妃第三次扩大招人的范围了,在那之后很显报名的女子瞬间便多了起来。

徐王妃本来只准备招三五百人,现在已经招了两百人,还有一百到三百人之间的空缺。

可是举荐来的平民女子却远超两千人。

徐王妃也是头疼该如何在这么多女子之中,先筛选出一个范围,然后再让他们进行第二次的考试呢?

要用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思来想去之后,徐王妃决定照抄一下男子那边选拔人的标准——科举考试。

于是她派人到太学、国子监的存档中去找了一趟前些年燕京城周边某个县的县试题研究准备拿给这些女孩子做。

徐王妃不想错过人才,便给这两千个女子都发了笔试的邀请函,邀请她们于十日后考试当天到燕王府的校场参加第一场笔试。

笔试过后,徐王妃将再选三五百个女子,见面时看看她们的身体素质如何。

于小英自然很快便收到了这个笔试的通知。

在笔试的当天,她打扮得焕然一新,然后由她的师傅苗谷香带着她到燕王殿下的演武场去参加考试。

于小英才一拿到题目,瞬间被松了口气。

具体的题目她虽然没有见过,但题型都是她所熟悉的,是她这些天来一直就在突击的题目。

燕京城边的童生试和县试的考卷都大同小异,帖经墨义的题目于小英很快便写好了。

之后的小策论祖洪才也细细的给她写过范文,教她如何写,于小英也很快便写上去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7/14页)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于小英学习写字的时间还不算太久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年多,甚至还不到两年。

于是她的字看起来还算工整清秀,但却没有笔锋,算不得太好。

考完试之后,于小英松了口气,开开心心地在门口拉住等了自己很久的苗师傅,二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回走。

接下来,便是她们静静等候成绩的时光了。

第35章 顺利中选于小英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中……

第三十五章顺利中选

苗谷香在自己弟子于小英回来以后关心地问了问她考试题目和考试状态。

听完之后,苗谷香笑着安慰她道:“小英,这世上便是有很多学过文字的女子,但她们家的父兄、师傅也不一定会教她们这些科举考试的知识。

你能遇到才哥这么一个无私的教你的丈夫,的确是很不容易。

我觉得你这次考上护卫队员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你不用担心,好好的等待成绩,好好休息吧。”

于小英听了苗谷香的安慰之后,纷纷乱乱的心情平静了一些,顺利睡过去了。之后也正常生活。

过了十日之后,所有的卷子都被批改出来了,于小英果然榜上有名,她们全家人都乐得不行。

这一次徐王妃选择了五百个人进第二轮考试,于小英的考试成绩还算不错,排在第一百多名,相当于靠前的部分了。

按道理说,徐王妃招录的女子应该会控制在一百至三百名之内,祖洪才和苗谷香都觉得于小英考中的机会很大。

到了第二轮里面试的时候,果然于小英便脱颖而出了。

面试当天是分了三个板块分别招人,互相之间又有所交叉。

徐王妃先是让所有学过功夫,会耍套路的女子站到左边,没有学过功夫的女子站在右边,进行第一轮的筛选。

于小英立即按规定站到了左边,之后她才发现,左边只有寥寥几十人,而站在右边的是占大多数。

对于左边这几十个已经学过武功的女子,考试的题目非常简单。

只要她们当众展示一套自己满意的拳法或者枪法或者剑法,都可以。

于小英便在排到她的时候打了一趟拳,一旁的武师傅和徐王妃均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她就被记上了名字,暂时站在一边等候了。

算是可以直接进入之后的第三关考试了。

之后,她们便被要求站在一旁看其他没有学过功夫的四百多继续进行考试。

徐王妃先让曾经学过骑马的人出列,这么一下子又站出来了几十个人。

然后大家便浩浩荡荡的转移到了马场,准备好十匹马,都是些温顺的小母马。

会骑马的人轮流排队上去骑马,考察一下她们骑马的水平。

徐王妃的要求也不算太高,只要女孩子们能控制住马,能自己骑着马在马场上跑上两圈,不管多慢也算通过,也记下名字了,可以进入之后的第三关。

最后就是那些既不会武功又不会骑马的女孩子,共有三百多人。

对于这些女孩子,徐王妃让她们考力气。她着人放了两个重三十斤的石锁在校场上,大家轮流去提。

只要能提得动两个石锁,立即记名字通过,若是只能提得动一个,则待定,看看最终有多少人。

结果能提得动两个石锁的女子很多,有一百多人,剩下的人也大部分全部都能提得动一个石锁,只淘汰了十余人。

毕竟大家都是平名百姓的女儿,平日里还是要干活的,想要提六十斤或许有点难,区区三十斤完全不在话下。

可以说第一轮选拔当中,徐王妃基本上只是摸了摸底寄了个名字,知道一下大家的特长是什么,很少有淘汰的。

四百多人全都进入了第三场考试。

在第三场考试之中,徐王妃便要求她们站成横平竖直整齐的队列,所有人一动不动在校场中站着,不能交头接耳,也不能遮阴。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站着不动没有什么困难的,心态都很放松。

可是随着站的时间越来越长,太阳越来越热,好些女孩子都受不住了。

此时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是秋老虎还是很热的。

女孩子们在校场上站了一炷香儿之后,便陆续有人体力不支纷纷晕倒。

晕倒的那些人自然就被侍女们带到一旁乘凉、医女们进行医治了,也算是已经被被淘汰了。

剩下也有一些女孩子被吓哭了,或者实在坚持不了了,便呜呜呜的要求退出这个比赛。

徐王妃于是直接说道:“大家都坚持到了现在,已经很厉害了。

现在如果大家愿意退出这场考试,可以带着十辆赏银回去,请大家考虑清楚要不要再继续坚持考试。”

徐王妃这么一说,好多已经站不住的人,只是脸上挂不住,担心回家被爹娘父母骂的那种,立马就动心了。

她们已经吃不得苦了,若是此时还能带着十两赏银回家,那么岂不是也风风光光的?

于是,有好几十人都陆续退出了。

这场考试一直考到傍晚。

最终在校场上站下来的人,包括所以于小英她们这些已经通过练武考试的人,大部分通过了骑马考试的人,和其他没有特长但是有毅力的人,总计估计也就三百零几十人。

徐王妃想到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人在入选之后退出,便把剩下的这三百多人全都收了。

于小英等人是学武功的,对于这种在校场上站一天觉得没有什么,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她们学武功每日联系,比这种站一站也累得多了。

其他人其实只要有毅力,也都能坚持下来,并不算是很困难的考试。

大家离开的时候,徐王妃给足了来参加考试的五百人面子。

对于那种第一关并无特长,也不会骑马,在力气考试上就被淘汰的人,只要参加就给你一封有徐王妃印信的信件。

上面写着这位女子如何优秀,在徐王妃组织的第一场考试中从两千人中脱颖而出,是为才女。

对于没有武功和骑马特长的女子,若是勉力进入了第三轮,又不幸晕倒,那么就会得到一封信和五两银子。

若是两项特长都没有,也没有晕倒,是自愿退出,那么能有一封信和十两银子。

其他只要通过某一关的,例如会骑马,哪怕之后晕倒了,也能有一封信和十两银子。

总之,大部分女孩子都有所收获,拿着东西或者女子护卫队的名额开开心心回家了。

这次考试的成绩并未对外公布,女孩子都是很要面子的,徐王妃不可能说你家的女孩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她在给大家的信件中都是溢美之词。

徐王妃一个人也没有三头六臂,自然没法亲自写那么多信。

信基本上是她心腹女官、侍女为代表写的。

但是都摁上她的个人印信,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8/14页)

是给这些女孩子十分的面子。

家长们看着落榜那些拿着信件和银子回到家中的女儿,都非常开心,没有一个发脾气的。

他们心中都升起了一个念头:自家女儿/妹妹去考了这么一场试,只要进了第二轮,不管选没选上,日后身价都是提升的。

对于那些家庭穷苦的人来说,五两或者十两银子也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那些有钱的人来说,徐王妃的信也非常给面子,自家女儿这么优秀,日后说亲都好说一些呢。

因此这场考试之后皆大欢喜。

对于于小英这些收到录取通知的女子护卫队队员们,徐王妃自然也不会小气,给了她们每人二十两的赏银。

同时,也让于小英他们到时至燕王府旁边的女子军营中去进行住宿、学习。

要是家在京城、离得比较近的,可以选择每五日休沐一次。

若是家在京郊,或者京外的,都可以选择一个月休沐六天。

因为基本都是在燕京城周边招人,六天也是比较充足的时间,足够大家回家了。

于小英住得燕王府女子军营那么近,自然是选择走读,五日一休沐。

不过徐王妃也要求了一下纪律,之后女子护卫队的队员们若是犯了错误,还是会被徐王妃辞退出来的,具体出来的情况要看错误的大小。

于小英等人谨慎的答了是,她们考核第三场就知道了徐王妃其实需要听话的人的。

除了文治武功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品德应该就是要听从徐王妃的命令。

要不然,徐王妃也不会让大家在教场那里站那么久,考验大家毅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考验大家是不是听从她的吩咐?

苗谷香的丈夫和父亲这边也有了回应。

周安博和她的父亲苗家骏回家之后分别和苗谷香商量了一下。

大家都觉得不能走文官苏氏的路径,因为他们一直走的都是武官家的路线,而文武混同串联是上位者的大忌。

此时若是和苏家联合起来,会影响他们的基本盘。

周安博非常的疼爱妻子,在看到这么一个机会后,立马大包大揽的对岳父和妻子说道:

“岳父大人、娘子,你们放心,我这就向我的上司上奏,让他上书燕王爷。

燕王妃徐氏招了那么多女护卫,肯定需要很多教官。

我们这些在军队里的武将家里姐妹、妻子都是习武出身,可以让上司多推荐几个到燕王妃那里去嘛。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不了就比一场,我相信娘子你这样的武功、学识,绝对能够脱颖而出的。”

苗谷香闻言也点了点头,她之前所忧虑的不过是对家族的影响,但其实她还是很想要这份工作的。

可是周安博的奏折刚刚交上去,还没有收到上司的回信,苗谷香却忽然收到了徐王妃那边的消息。

原来徐王妃自己也知道她招了这么多女子护卫队员,肯定要招很多教官的,她自然有一套自己的挑选人的方法。

苗谷香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教官的聘书来得这么容易,自然满心欢喜的答应了。

之后她再向来宣旨的女官打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中选的。

那个女官笑着对她说道:“苗师傅,你教了一个好徒弟啊。”

第36章 入选教官苗谷香托于小英的福,得做教……

第三十六章

徐王妃在于小英她们这波女子护卫队成员进入军营之后,对她们进行了考试,测试的主要就是她们的武功了。

这次考试就不像之前那场比赛一样,比些花拳绣腿的套路了,而是实打实的比实战。

也不存在对于没有学过武功的女孩子不公平的问题,反正就是比打架,若是你厉害,没有学过武功套路照样乱拳打死老师傅。

反之亦然,哪怕你学过武功招式,若是不敢下狠手,一样是被人追着打的份儿。

于小英和苗谷香所学的都是*实用的套路,毕竟苗谷香是镖师出身,她学的功夫不是只为了花架子好看,而是需要实战用上去杀敌的。

再加上于小英和祖家人一同从江南到燕地千里迁徙,路上也是动过手、见过血的,所以她有一股子那种狠劲儿。

所以于小英在这次实战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

对于于小英这些取得了前十名的女孩子,徐王妃亲自召见,并且详细询问了她们的师承,打听了她们师傅的出身、年纪、家庭等等各种情况。

于小英她们自然是如实答了,谁也不敢,也没有必要对徐王妃说假话,人家想查什么立马就能查出来,而且这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这十个女子的师傅都不是一般人。

其他九个女孩子都是武将世家出身的,她们从小就学武,她们的师傅要么是自己的母亲,要么是自己的姑姑、姨妈。

于小英也算半个武将世家出身的人了,不同的是她只学了两年不到的时间。

算是这些女孩子里面学武功成效最好,进步最大的。

因此徐王妃对她们十个人的师傅都很感兴趣。

正式问了她们十个人师傅的相关情况,还遣了自己心腹女官一家家上门去问她们是否愿意被聘来,做女子护卫队里正式的教官。

苗谷香这个镖局出身、校尉的家属、媳妇儿的师傅,作为于小英的师父被邀请过后,她立马欣喜地答应了,准备到徐王妃设立的女子军营里去上班。

苗谷香她们这种教官的时间更轻松,每天随时可以回家。

其他几家人的师傅也基本上很愿意往徐王妃这边靠拢。

于是,其他几家陆陆续续也派人到了徐王妃那里报道,基本上十个尖子学生的师傅们都到岗了。

徐王妃把五百个女孩子分成十个班,每班五十人左右,前十名这些女孩子就做了班长。

因此于小英也算是班长了。

新来的教官也基本上每人管理一个班,徐王妃基本上都把师徒俩分在同一个班。

这样一来,做徒弟的比较辛苦些,除了自己练武之外,还要管理五十个人,还要负责自己师傅也就是教官和这五十个人之间的上传下达。

做师傅的就比较轻松些,因为她们只要负责教授这些女孩子武功就行了,没有什么额外的烦恼。

再加上每个班的班长都是她们精心调教出来的徒弟,很听她们的话,所以他们的威望也能够得到保障。

徐王妃还找了一些老师来教这些女孩子读书识字。

这些教文化知识的师傅就找得一般了,基本上都是徐王妃身边识字的侍女或者是女官。

很偶尔的时候,徐王妃会亲自给女孩子们上一两堂大课,给她们讲一讲道理,让她们从心底认同徐王妃。

因为这个女子护卫队主要是以护卫为主,这个时候徐王妃还没有想着她们在其他地方能有大用,所以识字只是晚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9/14页)

略微教一教,白天主要都是在练武功。

第一个五日很快便过去了,转眼间便到了休沐的时间。

于小英神情轻快地跟着苗师傅一同回家了。

苗谷香看着和自己坐在一起,黑了很多也高了一些的于小英,心疼地为她擦擦汗,问道:“小英,你累吗?”

于小英却幸福的摇摇头,对苗谷香说道:“师父,我不累,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

苗谷香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道:“要是才哥知道你这么累的话,该心疼了。”

于小英却幸福地说道:“师父,你放心,才哥才不会那样呢,我开心才哥也只会开心。”

苗谷香很为于小英开心,因为好多人不会愿意自己的妻子出去抛头露面,变得又黑又瘦,才哥的确不是一般人。

休沐日很快便过完了,又到了上班、上课的时候了。

于小英也不用先走,而是拖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和师父苗谷香一同坐着马车,去女子军营里报道。

这是得到徐王妃特许的,所有的班长和教官都有这个待遇。

于小英回到军营来之后,发现竟然少了好些女孩子,光是她们班就少了七个。

原来,这些女孩子家中原本以为做徐王妃的女护卫,只是镀镀金而已,没想到要这样从早到晚的摸爬滚打。

但是已经进了狼窝,此时想要望而却步,于是便只能在休沐的时候求了家属去徐王妃处求求情。

听说,昨天休沐的一整天,燕王府的门槛都快被人踏破了,总共走了五六十个女孩子呢。

全都是徐王妃之前从大家闺秀里面招来的那二百人内的队员。她后期招的平民百姓这些女子,倒是一个都没少。

于小英她们听见消息之后,也只是唏嘘一声,不再有过多的想法,二是继续专心的练武功了。

于小英是很坚定的,绝不会放弃的那种人,她觉得这些训练完全不叫苦。

对于那些特招过来没有经过校场上这样一天磨练的大家闺秀来说,这五天的训练强度很大。

而且她们家世很好,自己之后的出路很多,不像于小英这些平民女子一样,只有这唯一的一条路。

因此她们在觉得很累的时候就直接跟家人说放弃了。

她们的家人也很宠她们,之前送她们去做女子护卫队员只不过是想镀一层金,并不是想让女儿真的去摸爬滚打,吃苦受累。

所以徐王妃也心知肚明,她那里只要有人求情退出便都准了。

徐王妃要的是能做事的护卫,而不是娇滴滴的来充数的大小姐。

少了那哼哼唧唧的几十个人之后,护卫队这边的课程进度明显加强了。

其实对于第一个五天会有一些人走这件事情,徐王妃早有预料,所以头五天她上的强度并不是很大。

剩下的都是一些性格坚毅之人,或者是不得不留下之人,没有亲人替她们说话撑腰。

因此,第二个五天里,虽然上的强度更大了,但其实所有人还是都撑下来了,并未有一人离开。

于小英这次休沐回家的时候,便见到了祖洪才。

祖洪才看着于小英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忍不住问了她好些问题。

于小英只挑了一些让人喜悦的事情来说。

比如说她们一个宿舍住四个女孩子,所有的舍友都很好处,她还是班长,身后有苗师傅撑腰,没有人为难她。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她在女子军营里过得还是挺开心的。

祖洪才知道,这么五百多个女孩子聚在,一起肯定会有很多摩擦。

于小英肯定也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绝对是对自己报喜不报忧。

不过反观自己,一开始与舍友苏木栖相处的不愉快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对于小英说过一句太学里其他同学的坏话。

将心比心,于小英不说那些伤心事,也是很能想象的。

于是,他们便不说那些,二人再次约着开开心心地出去游玩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燕京城外的田野里又是一种新的繁忙景象。

祖洪才和于小英他们在城郊看着丰收的稻谷、欢乐的人家,吃着农家养的鸡煨的土鸡汤,过得非常开心。

第二日回太学上学的时候,祖洪才便收到了两封信,分别来自张逸晨和苏木栖的叔叔苏玉成。

两封信里说的都是好消息。

经过这么大半年以来,坎儿井工程修建得很有力度,张逸晨所在的羊沟县已经早就完工了。

因为有了足够的水源灌溉,今年的秋天羊沟县的百姓们得到了一个大丰收。

他们田地里的粮食收成比去年提升了三分之一。

同时,他们发现张县令并没有说假话处,也没有骗他们。

这个坎儿井工程修建好了之后,虽然没有立即获得一千亩良田,但五百亩总是有的。

于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后悔的起来,纷纷捶胸顿足,怪自己为何当初是选择拿了一点工钱银子,而不是良田?

有田地,那就代表自己一家一辈子都吃喝不愁了,对子子孙孙也是很有利的。

良田可以传承下去,家里几代以后说不定就会兴旺发达起来了了。

于是大家纷纷想到,要不要去和张县令说说看,能不能将发银子换成发田地?

张逸晨家中钱财丰厚,本来也不在乎这一点东西,准备想要同意。

但他的师爷方毅瑟却严厉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

方毅瑟对张逸晨说到:“张大人,官和民的关系就像父母和子女。

父母对子女既要严,也要慈。

都说严父慈母,少了哪一方都不行,会教出来败家子来的。”

第37章 燕王罢相燕王爷拿下了他早就看不顺眼……

第三十七章

方毅瑟师爷语重心长地对张逸晨说道:“县令大人,之前您在县里的三个镇上招民夫,因为没有明确其他两个镇的人是否可以做名夫,所以之后他们跟您申请,你允许他们做民夫,允许他们赚钱,是您慈的一面。

但如今,换银子还是换田地是早早就登记好的,若是大家不守规则,随意变更,你也应允了,那您就丧失了严的这一面。

日后您再发布什么规则,公告,大家也不会照做了。

属下建议您这次可以选择不准变更之前规则,拿钱或者拿地的方式绝不能变。

但是您也可以开个口子,给他们一点希望。

您可以把新造的这五百亩属于官府的良田,以市场持平的价格卖给老百姓们。

这样,那些修完坎儿井之后拿了工钱银子的百姓,若真是急需用地,也可以比其他人多损失一点,用银子来换地,不至于对您心生怨言。

还有那些没有参加修建这次坎儿井工程的百姓,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得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养的棉花娃娃成精啦! 快穿小队 求篱 月明照江水[重生] 啾一口迪亚菠萝QAQ 成为暴徒情绪稳定剂后 爆红娱乐圈从龙套开始 八零矿区大美人 我养的弟弟全都黑化了 全皇室都跟我穿越了[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