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度今宵 婚前请勿私联雌君 顶配联姻,但雄主失忆 心机美人翻车了 反派养崽又养我 啊!我们的国王是超可爱的小龙崽! 清冷受装乖钓豪门顶A后 白马哥哥是咒术警察 万人迷炮灰总被觊觎[快穿] 登顶:从女扮男装干团播开始

宋临州站在对面,手中的萤火快要熄灭了,他透过亮晶晶的花光看着面前的女孩心中诧异。

别的人如果听到短短一个月自己手里的资产翻了一倍,恐怕早就欣喜若狂、立刻抛售了。但她居然这么气定神闲,完全不当一回事……这种心态真了不起。

而阿水很快冷静下来,朱淇让她再等一年,那就再等一年。

现在房子的情况确实和朱淇说的那样一片大好,反正自己现在也不缺钱,就当……那什么投资了!

徐冬和常红霞被小孩们的烟火吸引过来,掏出来个世运会时在日本买的照相机,对着孩子们说:“来吧,拍个集体照。新的四年开始了,四年后希望在这个地方,你们还都在。”

朱淇、猫猫和阿水;宋临州、秦小八和大熊。

六个人前后交错站着。

绒雪还在点点飘落,像是天空中的星星坠入地面。

少年们明媚的笑容在光晕中清晰而又梦幻。

咔嚓。

照相机按下快门。

定格了少年们人生中最单纯的一段岁月。

也是常红霞和徐冬曾经拥有过的一段岁月。

看着照片里面孩子们鲜活的模样,常红霞十分感慨:“我们那个时候也不怎么让教练省心吧?也不知道自己以后当了教练,再看这些孩子会不会有不同的心情。你觉得呢?”

徐冬笑道:“还好吧,我组里的小孩都挺争气的。对了,你退役申请批下来了吗?”

“批了,但是没有完全批。”

“什么意思?”……

/

猫猫递交上去的离队治病申请被体育总局批准了,留住国家队的名额。

因为拿了世运会的女单冠军所以国家会给报销极大一部分的医药费。

调整一个月左右,就要动身前往美国洛杉矶治疗肩伤。

治疗周期加上康复周期,预计要8个月到10个月左右。

而这段时间,常红霞暂时处于半退役状态。

所谓半退役。

就是只打国内比赛、不打国外比赛。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是为了等猫猫手术完回来,不然的话队里就朱淇一个能打的,压力太大。

在朱淇18岁生日的第二天,猫猫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去治病。

猫猫离开之前送给她一个很漂亮的白玉如意镯,是她在香港悄悄买来的,为了给朱淇当18岁生日礼物。

阿水把之前她们仨的照片做成了一个水晶相框,徐冬订了一个三层大蛋糕,一方面是给朱淇庆生、一方面是给猫猫送行。

朱淇也没有想到,这一世成人的第二天就是离别。

秦小八一向没这方面的情商,直接塞了一个厚实大红包递给朱淇:“我知道我姐就喜欢这个,拿去花!我攒了好久呢!娶媳妇的钱都用上了!”

很好。

老弟。

希望以后手机支付普及了,你也能有这样的觉悟。

宋临州的礼物莫名是所有人里面最精致的,还用一个礼物盒装着,里面是一只天蓝色的电子表。

何千路的礼物提前一周就托人送到了国家队,朱淇已经过了期待礼物的年纪,但还是会觉得十分感动。

烛光摇曳。

朱淇在所有人的祝福声中,许下了属于这一世的18岁生日心愿。

——【希望我们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50-60(第6/39页)

个人都能拥有最光明的未来】

第二天。

猫猫拎着行李准备离开国家队的时候,多愁善感的阿水又在旁边掉眼泪:“呜呜呜呜你可要赶紧回来啊,整个七楼就我和暴暴两人,太冷清了啊!好吓人啊,到处都黑黢黢的,呜呜呜……”

猫猫安慰她:“我会的。别哭了!我是出国!不是出殡!”

阿水不哭了,开始扯别的:“听说那些老外就喜欢猫猫这种长相的亚洲女孩,他们管这个叫什么……哦,健康美!小麦肤!嘴唇丰满!我们在东京的时候,美国田径队的还来围观猫猫打球呢,猫猫治疗完之后不会带个美国大兵回来吧?”

“不好说,说不准猫猫就成了我们当中唯一一个亲过洋嘴的人了。”朱淇耸肩。

“亲个锤子,我就不爱吃‘西餐’。”猫猫笑骂了一声,推着行李准备下楼。

朱淇和阿水跟过去,一直送到乒羽中心大门口。

重渝省队安排的大巴车还没来,三个女孩站在没融化的雪堆旁边,一边闲聊一边等车。

等待的时候又不想要嘴巴闲着,阿水抽出来三瓶北冰洋,一瓶瓶咬开瓶盖分着喝。

“到了美国我就喝不到北冰洋了。”猫猫闷了一口。

阿水嬉皮笑脸:“咱们好像桃园三结义,但咱们这儿没桃树只有老槐树,也没有桃花只有雪花,也没有酒只有汽水。”

轰——

不知道从哪儿飞出来一窜烟花,瞬间点亮了夜晚星空。

紧跟着一簇簇飞升腾空,将朝京的夜晚染成五颜六色。

阿水“呀”了一声,开始惆怅:“听说金莉莉在韩国队试训成功了,只要能帮韩国队那几个世界级比赛名次,就能移民过去了。”

“那咋了?”朱淇不以为然。

“毕竟是从国家队过去的……”阿水讪讪。

“只是过去了个球员而已,咋的?韩国队是研究出核武器了吗?还能把人打死咋的?”朱淇喝了一口汽水,然后打了个嗝。

三个女孩笑成一团,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做最后的拥抱。

猫猫郑重其事:“等我回来,一定能赶上年底的全乒赛!”

“可不能只有全乒赛!还有四年后的莫斯科呢!”阿水把胸脯拍得邦邦响。“我也要努力,四年后能和你们一起上世运会!”

猫猫和阿水都看向朱淇,似乎在等她的表态。

朱淇举起汽水玻璃瓶,三瓶北冰洋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少女们在雪地里,像当年刘关张三人歃汽水而盟,对着漫天星光白雪发了个誓。

——“四年后!一起!闪耀!莫斯科!”

【作者有话说】.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金牌奖金约8万元人民币(当时约1.5万美元)

银牌/铜牌为金牌的50%/30%.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金牌奖金约20万元人民币(约合2.4万美元)

银牌/铜牌为金牌的50%/30%。

本文价格参考了一点这两次奥运会,因为当时全球经济上涨,经济跨度太大,所以折中了一下,双打或多人项目换算下来个人奖金是单打奖金的80%。

【钢铁洪流】

52技术改革

◎她要是去了岂不是要和何千路分开?◎

队里一时之间走了很多人。

女队那边前前后后走了三个人,肉眼看过去感觉人都变少了。

而男队这里也走了一个。

就是高晓峰。

在朱淇意料之中。

前世的高晓峰就是在东京世运会结束不久退役的。

和常红霞的半退役还不一样,高晓峰是完全退役,不管什么比赛都不打了。

他也确实打不动了。

东京世运会上输给松风一斗的时候,高晓峰就知道是到了自己和赛场说再见的时候了。

男队队长的工作由大熊接替。

听秦小八说,他们男队还摆了一桌,给高晓峰践行同时庆祝大熊成为新任男队队长。

朱淇还有点好奇:“晓峰哥没说自己要干嘛去吗?”

“说了,要和对象结婚,那姑娘等了晓峰哥八年呢。”

在这个年代,等八年确实很不容易。

婚礼在朝京举行,女方也在朝京工作,结婚后估计一家子都定居朝京。

几个和高晓峰关系好的男队球员都去了婚礼现场,朱淇没去,但是让秦小八帮忙随了份子钱。

秦小八回来的时候暗搓搓对朱淇说:“你的教练也去了。”

朱淇觉得他神经兮兮的,不以为然:“徐冬姐跟晓峰哥是同时代的球员,去婚礼现场庆祝不很正常。”

“不,我说的是路哥!路哥和徐指导都去了,还坐一桌。”

“……”朱淇。

你丫的直接说名字不行吗?

光说教练谁知道啊。

不过朱淇实在不是八卦乐子人,也没觉得参加老队友的婚礼是什么了不起的新闻,所以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当天晚上朱淇给何千路打了通电话,无意间说到晓峰哥结婚的事情,质问何千路来朝京怎么不到国家队看看自己的时候,何千路突然支支吾吾了起来,最后甚至还编了句瞎话说自己没来朝京。

“秦晌都说看到你了。”朱淇觉得他不对劲。

何千路磕磕巴巴道:“没、没有,他肯定看错了,我、我在江淮哪儿也没去。”

“……”朱淇。

行,没来就没来吧。

老一辈的事她不想多问。

活该你打一辈子光棍。

/

东京世运会男乒们表现不好,任心华和老爷子聊完之后,觉得老爷子说得很有道理,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所以队里都开始兴起练习弧圈球的热潮。

朱淇因为自己早就偷偷练过、猫猫和阿水也一直跟着她练习,对这种“加强版上旋球”都了然于心。

就连男队的宋临州和秦小八也跟着沾了些光。

虽说技术还不成熟,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那些男孩们看到朱淇的弧圈球越打越顺手的时候,都十分羡慕,十分后悔没能早点来和朱淇取经。

但这种球也不是人人都能练的。

队里的球员大部分已经技术成型。

突然要放弃自己练习了十几年的战术系统,改成弧圈球体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改得好了,技术突飞猛进。

改得不好了,连之前的战术系统也找不回来,彻底跌入谷底。

男队总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50-60(第7/39页)

练石革思来想去,找到了大熊,问他:“你愿意改吗?”

虽然在混团男单上,大熊赢了松风一斗。

但大熊在男单着实吃了弧圈球的苦头,接得时候很难想象球能一下子飞得那么高,根本防不胜防。

所以,在石革来找自己之前,大熊就有这方面的打算。

石革刚说完,大熊立刻点了头:“我愿意改!”

除了大熊之外。

宋临州因为是直板又是半路出家的直板横打,想要练弧圈球要吃比别人多两倍的苦,而且很难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虽然这次宋临州在混双上面表现不错。

但石革觉得,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宋临州被那个女孩带动着,激发了很多平时展现不出来的潜质。

而秦小八的天赋是新一批这些人里面最好的,可是没有那个青云之志、整天嘻嘻哈哈的,非常让人头疼。

朱淇站在球桌前,盯着秦小八一个一个地拉球,开始感慨:“咱们姥姥年轻的时候是江淮女篮省队的球员,虽说没进过国家队吧,但是这运动细胞是遗传给咱俩了。”

不得不说。

秦小八学东西也很快,虽说天赋比不上她,但也算是同龄人里面拔尖的了。

但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练一会儿就偷懒。

秦小八累得直喘,一边拉球一边说:“是、是,咱俩能进国家队,得感谢咱姥姥,呼、呼……哈!哈!嘿!嘿!”

他一边怪里怪气地瞎叫、一边装作很用力地挥拍,但实际上根本没怎么使劲儿。

朱淇走过去,对着他的屁股踢了一下:“好好练!”

“是……”秦小八苦哈哈道。“我好好练,以后再把这个基因遗传给我孩子……”

“你难道不知道只有女性的线粒体DNA才能无限遗传下去吗?男人的线粒体DNA在还是卵子的时候就死了,只有女人才能传递香火保留最原始的老祖宗基因。”朱淇抱着手臂,十分不屑。

旁边的阿水没接住球,好奇地道:“真的吗?”

“父系的那个y在基因传递里面就是一个工具,浇花灌水用的壶,屌用没有。”朱淇说。

“那岂不是只有代代生女儿,这个基因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否则不管生了多少个男孩,都是断子绝孙了?”阿水一脸兴奋,低头看着自己一脸满意。

啊,这优秀的基因!

朱淇点头:“就是这样。”然后回头看着秦小八。“你们老秦家已经无了,我们老朱家人丁兴旺。”

“草,老子以后也要生闺女!”秦小八嚷嚷。

“得了吧,谁给你生?瞅你这个样儿。”阿水嫌弃。“而且你没听懂吗?你家的那个y在你这儿已经断了。”

秦小八挠头:“对哦,那完了,我们老秦家的运动细胞在我这儿没了,不然我以后找个也打球的女朋友算了。”

“哎呦,看你这德行,啧。”阿水……

日子吵吵闹闹地过着。

一切都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相同的是每天早上起床依旧是三点一线。

食堂、训练馆、寝室来回奔波。

不同的是,整个七楼静悄悄的,一点人气儿都没有。

常红霞也不怎么回球员寝室住了,她在教练寝室和徐冬挤着过。

因为不打国外比赛所以平日的训练量也没朱淇和阿水那么多,平时会负责帮教练督促球员训练。

顺便兼职教练的工作,安排一下后续的比赛进度以及晚上查寝。

朱淇有预感。

队长可能要转型当教练。

虽说之前队长在队里的工作内容,有一部分也是代替教练管理球员,但远没有现在管的范围那么多。

而现在还没正式换岗成为教练,估计就是因为猫猫还没回来,队里不能没有队长。

从年后到六月份都没有大型比赛,中间穿插了几场国内和亚洲的支线赛、交流赛。

朱淇挑挑拣拣了一些奖金高的比赛参加顺便练一练自己的弧圈球。

在这期间,房价更是以不可估量的速度暴涨,短短半年就翻了三倍,但还没到朱淇记忆中的极限。

90年代最流行的问候就是“你买房了吗”,这种人传人效应太可怕了。

所有楼盘拔地而起,全部犹如雨后竹笋般飞速建造。

对于人民来说,“家”是永远追求的港湾,有家的前提就必须要有房子。

朱淇前世对炒房行为深恶痛绝,她也不打算卖得太过分,回头可以稍微低市场价一些卖出,或者有北漂生活不易的人也可以适当性打折。

顶级运动员的退休保障也一直都是最好的,现在无非就是想赚点零用钱。

拿来买买黄金、投资几个有发展前景的互联网公司。

别人少花点,她多赚点。

双赢!

“暴暴,主席喊你去趟办公室。”常红霞在人群里喊了一声,朱淇应道,跟了过去。

叫朱淇过去也没别的事儿,就是运动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学籍。

作为世运冠军,可以保送到京体大学或者户籍所在地的体育大学。

大部分的人都会选前者,因为国家队就在朝京,未来学校有什么要处理的东西直接打个的就过去了。不用省队、国家队来回跑。

朱淇看着手里的志愿单,说了句:“但是……我想回江体大上学。”

虽说是保送可不像二十来年后直接拿着录取通知进大学就行了,现在的高考还是要参加的,因为体育总局对国家队球员的要求,要尊重高考以身作则什么的。

对体育生来说,有书面考试和体考两项,前者只要随便写写就行了,反正正儿八经的国家队球员进了省队就不上文化课。也没人像宋临州那样,还会自己抽空翻翻书。

朱淇也不是什么学霸,前世光考个四六级都要了自己的老命,到考场估计也就是三长两短选一长。

任心华讶异道:“为什么?”

“因为江体校毕业可以包分配。”直接进江淮省体育部当公务员,这多香啊。

任心华怔了一下,觉得眼前这小孩的思想清奇。

没办法,谁让90年代都没人乐意考公,都想出去做生意呢?

任心华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给朱淇分析了一下考京体大的好处。

但见朱淇始终坚持要回江体大上学,就暂时停止了这个话题。

第二天任心华又带了一个人来见朱淇,对方年仅三十岁左右,戴着个小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一见到朱淇就客客气气地跟她握手,满面春风地先把朱淇里里外外夸了一遍。

朱淇正纳闷呢,对方就乐呵呵地说自己是京体大的教育部主任。

“……”朱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50-60(第8/39页)

这是直接上门招生了啊。

最后,这位主任先生向朱淇承诺:“只要你再拿一个世运冠军,不管是单项还是双打还是团体,你可以直接保研。我做你的研究生导师,手把手带你。”

“……”朱淇。

嘶。

这个也很香啊!

保研了,未来选择性也更多,那她就是最先那一批的研究生了哎!

见朱淇有些动心,主任先生又说:“而且只要你拿到世界级的冠军,我们会按照奖金分配百分之八十,由学校名义奖励给你。亚洲级别的比赛,学校奖励奖金的百分之五十。朱淇同学,我校诚挚邀请你的加入。”

“好,我就读京体大了!”朱淇站了起来,跟对方握了手。

对不起,对方给得太多了。

小小命门,拿捏!

/

朱淇一边忙着收拾东西回江淮省,一边听着阿水哀号“你也走了就剩我一个人我好寂寞好空虚好难受你啥时候回来啊”的念叨。

而男队那边最先开始改技术的球员们,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两极分化问题。

改技术就像是一次浴火重生。

大熊决定改技术的后面三个月,石革没有一天睡得好觉。

每天十一点上床,咕拧到凌晨一点迷迷瞪瞪睡两个小时然后惊醒、再失眠到四点又昏昏沉沉睡两个小时,就睁眼到早操时间。

他很后悔,不知道让大熊改技术练弧圈球对不对。

高晓峰退役之后,大熊就是队里唯一一个有希望能顶住莫斯科周期的人。

但日本弧圈球的强势,已经打破了目前中华队快攻体系。

外协们已经把中华队现有的技术攻克,还在一味埋头苦练想要突破身体极限是不行了的。

但是改技术的话,很有可能会把大熊现有的战术体系全部打乱。

说不定……就把大熊给毁了。

直到大熊进了八一队。

八一队总教练、国乒开服玩家、史诗级传说人物,老爷子出现了。

他老人家给大熊换了个度数低一点的胶皮。

熟悉了几天之后这混乱的体系才稍稍得到了改善,拉出来的上旋球没有那么飘了。

每一个都非常实在,落点也能控制住。

再熟悉熟悉要不了半年就能上赛场。

石革悬着的心才沉了下来,踏踏实实睡了个好觉。

他对着老爷子千恩万谢:“还得是您亲自出马,不然这孩子就砸我手里了。还得请您老人家出马,给我们想想办法啊。”

老爷子晃了晃折扇,中气十足:“我只管好我们八一队的小将们,把这些个钢练成刀,具体怎么使还得你自己看着办。年轻人嘛,什么都问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要你们有什么用?”

“是是是……”

“对了,把何千路那小子的座机号给我,我找他有事儿。”

“是,我给您找。”

/

何千路也没想到,体育总局乒乓球国家队创始人之一、60年代让中国成为乒乓长城的顶级战略家,被外协们视如大敌的老先生居然会大驾光临,出现在江淮省队的教练办公室内。

纵使是曾经国乒名声赫赫地刺头,还是得恭恭敬敬鞠个躬,说一声:“老军长,您近来可好?咋不提前说下呢,我好去火车站接您。”

旁边省队书记也跟着吆喝,忙不迭地端茶倒水,立在旁边说:“请首长指示。”

老爷子也不废话,说道:“秦晌是你手底下的吧?他的资料我看了,手感天赋都不错,我要带走,跟你说声。”

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自从八一队成立之后。

任心华就代表国家队向下面的所有省队打过招呼了,要积极配合老爷子选人,搭建“八一队”。

何千路挠挠鼻子,点了头:“行啊,这小子天赋确实不错,就是有点儿懒,能跟着老军长磨炼以后必成大器。我把他资料都找出来,给您交过去?”

“还有一个人。”老爷子拿出一张报纸上剪下来的照片,摊在桌子上。“她,我也要。”

谁也没想到灰褐色的报纸上呈现一个少女的模样。

璀璨的世运金牌垂在她胸前,整个人看着青春洋溢又明艳动人。

何千路跳了起来:“她不行!她是我们江淮省队的镇山之宝,您把她要走了,我们乒挑联赛怎么办啊?不行不行,老军长,您不能夺人所爱啊……”

省队书记也不舍得。

这可是新鲜热乎的世运混团冠军、混双冠军,未来是要冲击大满贯的!

他们江淮省多少年了,连个能进国家队的都没有。

好不容易出来了两个,这都要走了可咋办啊!

他们省体委的年终报告写得漂不漂亮还得指望这姐弟俩呢!

“八一队不是不收女孩子吗?老军长,您看……”省队书记也婉转提醒。

老爷子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原则性是不收的。”

但话又说回来。

谁让原则握在他手里呢?

“八一队羽毛球组也新收了一个姑娘,我看练得也不错。现在各大比赛都有混双,我手里缺个女球员。我说大何啊,你怎么还跟以前一样这么抠抠搜搜的,跟你要个孩子跟要你命似的。咋的?放我手里你不放心啊?”

何千路嘟囔道:“那倒*不是……”

听到这里,何千路明白了。

八成是在东京世运会上,老爷子看到朱淇的弧圈球打得不错,所以想要收为己用。

听说这段时间,老爷子在各个省招兵买马。

老爷子眼光毒辣,要走的全是有天赋又努力,未来百分之八九十能打出来的球员。

好多省队都哭天抹泪,说自己家的宝贝球员都被老爷子要走了。

但是老爷子发话,不舍得给也得给。

这么一看,老爷子也很认可朱淇。

跟着这样一个有身份的师父,确实要比跟着自己强很多。

论教练资历,那谁也比不上老军长。

再者,作为乒乓球国父,老爷子手里掌握的资源肯定也是最好的。

好多球员给八一队递交资料,都石沉大海呢。

既然老爷子钦定了朱淇……那好吧。

“她能跟着老军长,肯定要比跟着我更长进。但是这丫头性格比较拗,属倔牛的,有的时候明知道你说得对还要跟你唱反调,浑身上下一身犟骨头,我怕她不服从管教再把老军长给气着了……”何千路提前打了个招呼。

老爷子晃了晃折扇,眯着眼:“这也不难,八一队有三个教练的位置现在还缺一个。那两个都是熊老汉只会跟男孩打交道,你管女孩有经验,我看你就挺合适。”

江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50-60(第9/39页)

省队书记急了:“老军长,您怎么还连吃带拿的!……”

/

高考月,朱淇给国家队打了申请回江淮省。

仔细算下来,朱淇居然有两年半的时间没有回家。

即使如此,朱淇的卧室还是被舅舅和舅妈打扫得干干净净,一推开门扑面而来一股非常好闻的清新橘子香。

朱淇大剌剌躺在床上,旁边家里的狗来回转,尾巴摇得像风扇冲着她一直汪汪叫。

原本躺着很大的床此时此刻也觉得有点儿短了,她只是平躺着,就感觉自己的脚能碰到床边。

舅舅和舅妈眼含热泪,嘘寒问暖。

“在电视上看到你的时候就感觉好像瘦了,怎么一摸连肉都没有啊。”舅妈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摸到了她煞费苦心练出来的人鱼线。

她肌肤很薄,肌肉线条轮廓十分明朗,稍稍一用力整个裤子就被撑起来,腰窝两侧的线条像深渊一样没入腰裤处。

看着虽然瘦,但身上都是精瘦肉。

“听你弟说,国家队的教练们都很稀罕你,你这是出人头地了!我听广播里的人夸你是中国乒乓新星呢,真是太好了,快把你的金牌拿出来给我看看!”舅舅搓搓手,兴奋不已。

朱淇伸脚勾了一下行李箱的拉链,然后用脚一挑,正上面一排金闪闪的奖牌中间掺杂着两枚银牌,布灵布灵地压着她的随身物品。

舅舅和舅妈不约而同发出“哇”的一声,摸了摸奖牌堆:“这都是真金真银吗?”

“那倒不是,只有世运会金牌里含金,嗯……也就6克吧。”朱淇伸手往里面扒拉了一下,把一个红盒子抽出来,打开之后里面躺着两枚东京世运会的金牌。

劳作了一辈子的工人阶级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不停地发出赞叹声。

当天晚上,小姨和小姨父也过来庆祝朱淇回家。

五个人一碰面,喜气洋洋的氛围让朱淇沉浸在亲情之中忘记了比赛压力和技术突破的困苦,短暂地幸福了一下。

“我就知道这孩子了不起,早晚是要出人头地的!”小姨父摸了摸世运会的金牌,发出感慨。“我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摸到世运会的金牌。”

舅舅腾出来一面墙,在上面敲了一堆钉子,把朱淇的金牌一块块挂在一推门就能看到的位置。

四个大人站在墙边儿,喜不自胜。

小姨得意扬扬:“那当然,这都是我们老朱家的优质基因!你再看你儿子,进了国家队三年了吧?别说金牌了,铜牌我都没见过几个。”

因为朱淇拿了金牌,村门口支起来的红布上还写着——【祝贺我村朱淇荣获东京世运会混双、混团金牌】的字样。就连她来的路上,还能看到很多之前空白的墙壁上挂上了朱淇在世运会上比赛的海报。

只是那些照片基本是她比赛时的发力照,多少有点五官乱飞。

很多小孩会围在旁边好奇地拉着家里人问:“什么叫金牌啊?”

而家里人一般都会说:“就是第一,你以后也加把劲儿当第一。当第一可好了,能吃大鸡腿、能喝洋汽水儿!”

小孩们肯定想不到他们羡慕的能吃大鸡腿的第一,也会苦哈哈地准备高考。

高考的时候,全家出动。

朱淇在学校里面考试,四个大人在外面站岗。

连续三天的考试日,朱淇进考场的时候被围观、出考场的时候依旧被围观。

很多认出来她的人自动围成一堵墙,叫喊着她的名字。

考场门卫还很纳闷,凑过来看:“都叫唤啥呢?”一看到朱淇,乐了。“呦,是世界冠军啊。你打球快,怎么做卷子的速度也这么快?”

提前交卷的朱淇很羞愧,低着头迅速钻进了舅舅的车里。

在朱淇刚被接到舅舅家的时候,她听到过很多闲言碎语。

其中无非就是说舅舅太实心人,自己老婆有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心脏病,一辈子都离不开瓶瓶罐罐,照顾个病人不说怎么还带回来个小孩儿。

如果是个男孩也就算了。

长大后还能有把子力气帮衬家里。

结果还是个干瘦小丫头。

顶个屁用?

而且十多年前,人民经济能力还没发展,虽说觉得出租车新奇但也没多少人舍得花钱打的,让家里人驾个马车或者蹭个过路的铲车就回来了。

朱家两口子连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

那个时候,很多邻居们开始贷款老朱家家庭不睦,未来一定鸡飞狗跳,吃了上顿没下顿。

尤其是在朱淇七岁的时候,被送去体育市校。

两口子卖了家里三只老母鸡,给朱淇买了一个崭新的乒乓球板。

所有人都觉得舅舅和舅妈疯了,议论声音更多,还有一些见热闹不嫌事大的直接站在门口嗑瓜子。

“这孩子四岁的时候就克死了自己亲妈,说是在后妈手里被虐待才送过来,说到底不就是被人遗弃的吗?”

然后因为心脏病不能剧烈运动的舅妈举着擦茅坑的拖把冲出来,见人打人。

舅妈因为上过高中年轻时还下乡当知青,身上有文人的傲骨,但是那日也为母则刚了一把。

几个天天下地的结实妇人,愣是被一个常年吃药的病人追着满村跑。

后来秦小八回忆这件事,还说那些女的可能不是怕舅妈,而是怕舅妈手里沾屎的拖把。

从那以后,风言风语消停了一段时间,至少没人敢在朱淇的面前提“没妈的孩子”这五个字。

再后来,朱淇八岁那年拿了全国少年组单打冠军,带着三百元奖金和三盒茅台回家的时候。

村子里所有人都傻眼了,谁也没想到在这个茅台才八元一瓶的年代,能见到一个八岁小孩拿着三张红钞票。

再之后就更没完了。

朱淇打的比赛也越来越多,拿回来的金牌和奖金也越来越多。

舅妈这两年身体好了很多,舅舅也从夜班挪到了白班。

这次回家,朱淇除了高考之外也给家里里里外外全部都换了一遍。

老风扇,拆!换空调!

黑白电视,拆!换带色儿的!

自行车,换!买个现下最时兴的摩托车!

就是花钱!就是爽!

就是报复性消费,哎,就是开心!

顺便再带着家里人去医院做个体检。

就连家里的狗脖子上铃铛也换了个新的。

一听说朱淇回来了,这平时关系近的、远的都上门来拜访。

朱淇也只能坐在大人堆里,看电视,时不时陪着笑笑、说两句话表示自己在听。

陪聊、陪笑、陪吃饭。

新三陪。

期间村书记也来了一趟,送了三只老母鸡、一桶花生油、一袋肥大米以及村委会单独奖励的五千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