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酸水直往喉咙口涌,脸色煞白,额角沁出细密的冷汗,难受得整个人都蜷缩起来,看得人心惊肉跳。
幸而之前已同李修远商议妥当,张良是个踏实可靠的,接手主理得有条不紊。
又雇了个勤快的帮厨打下手。
顾笙只需每日上午精神稍好时,去铺子里略坐坐,翻翻账本,指点几句,便算尽了心力。
饶是如此,那点微弱的油烟味残留,也足以让他回家后蔫上半天。
李修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书院散学的钟声一响,他几乎是第一个冲出讲堂的人影,哪里还顾得上平素里同窗们探讨学问的邀约?
从前他还会多留片刻,或温习课业,或为前来请教的同窗解惑。
如今却是归心似箭,恨不能插翅飞回那小院。
温习课业的时间被挤压到了深夜,而白日里散学后那原本用来钻研学问的宝贵时辰,如今全耗在了京都的街巷里。
他奔波于不同的食肆、干货铺子、果脯摊前。
变着法子搜寻那些清淡开胃、又能稍稍安抚顾笙胃口的吃食。
时令的鲜果蜜饯、新出炉的素点心、老字号里熬得浓稠的白粥小菜……
可即便他如此尽心,顾笙被腹中孩儿折腾得依旧厉害。
不过短短两月,那张原本就清隽的脸庞更显瘦削,饭食稍稍沾唇便蹙起眉头,强忍着不适才咽下几口。
李修远每每坐在他身侧,看着他因呕吐而微微颤抖的脊背,心口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闷痛得难以呼吸。
他只能笨拙地递上温水,轻抚他的后背。
或将人小心翼翼地拢在怀里,一遍遍低喃:“辛苦了,阿笙……我们就怀这一次。”
以后都不生了。
除了这无力的心疼与陪伴,他竟什么也替他的夫郎分担不了。
这份认知常让他在夜深人静时,望着顾笙疲惫的睡颜,生出深深的无力与焦灼。
他这般“一散学即失踪”的异常,自然引来了书院同窗的关注。
起初几日,大家只当他家中或有急事,不便打扰。
可一连十几日皆是如此,散学后连他一片衣角都难抓住,那些积攒了课业疑问想找他解惑的同窗便有些按捺不住了。
这日散学,李修远正飞快地收拾书匣,两个素日关系不错的同窗觑准时机,一左一右堵住了他的去路。
“修远兄!留步留步!”
伍中山笑着拉住他的衣袖,“这几日散学,你溜得比兔子还快,可叫我们好找!”
“莫不是家中出了什么紧要事?若有难处,不妨说出来,大家或可帮衬一二?”
李修远动作一顿,眉宇间那因归家而起的急切尚未褪去,闻言却自然而然地染上了一层显而易见的柔情与牵挂。
他摇摇头,嘴角甚至微微上扬:“劳诸位挂心,家中并非有难,是内子……他身子有些不适,我需早些回去照看。”
“身子不适?”杨亦斌敏锐地捕捉到他神情的异样,那分明是掺着甜蜜的忧心。
便试探着追问,“看修远兄这神情,怕不是寻常小恙吧?莫非……有喜了?”
李修远被点破心事,脸上那点柔情瞬间放大成毫不掩饰的欢喜与赧然。
他点点头,声音都轻快了几分:“嗯,是有了身孕。”
“只是他……害喜得厉害,吃不下睡不安稳。”
“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总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博主穿越后养了个状元郎》 120-130(第6/17页)
赶回去陪着、哄着些。”
“哎呀!恭喜恭喜!”两位同窗顿时喜笑颜开,连声道贺。
伍中山更是抚掌笑道:“难怪!难怪!修远兄平日里提及夫郎,言语间便满是珍重,如今更是呵护备至!”
“我们几个可是好奇得很了,究竟是何等神仙人物,能将我们书院这位才思敏捷、沉稳持重的李大才子迷成这样?”
“又这般有福气,怀上了麟儿!”
杨亦斌立刻接话:“可不是嘛!修远兄,你看明日正是休沐,不如我们约上几个相熟的,一同去府上拜访。”
“一则恭贺喜事,二则也让我们拜见拜见弟夫,沾沾喜气!”
“人多热闹些,或许还能让弟夫开怀几分?”
李修远闻言,略一沉吟。
想到顾笙近日被孕吐折磨得郁郁寡欢,若有相熟的同窗前来道贺,说说笑笑,或许真能分散些心神,冲淡那难熬的滋味。
再者,他也存了一丝隐秘的念头。
想让更多人知晓阿笙的好,知晓他们共同期盼的喜悦。
于是他便点了点头,应承下来:“也好,只是他如今身子多有不便,若有怠慢,还望诸位海涵。”
“无妨无妨!是我们叨扰了!”
两人见他应允,更是高兴,“明日午后,我们一准儿到!”
李修远匆匆拱手作别,提着书匣疾步而去。
留下两位同窗相视而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好奇与期待。
那位让李修远魂牵梦萦、紧张至此的哥儿,明日终可得见真容了。
第124章 像你的哥儿 看着他,就像看着小小的你……
当晚的饭桌上, 烛光摇曳。
李修远仔细地将一块清蒸鱼肉剔了刺,放进顾笙碗里,开口道:“阿笙, 今日散学时, 有两位同窗约了明日休沐来家里坐坐。
“得知你有了身孕,想恭贺我们,也……想见见你。”
顾笙正小口喝着汤, 闻言眼睛倏地一亮,脸上瞬间有了光彩:“当真?好啊!”
连日来的孕吐让他眉宇间总带着几分恹恹。
此刻这抹惊喜的笑容却像拨开乌云的阳光, 分外明亮。
“太好了!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他放下汤匙, 立刻转向侍立一旁的左云,“左云,你明早去东市, 挑最新鲜的河虾买两斤, 再买只肥嫩的鸭子。”
“果脯蜜饯也多备些……对了, 看看有没有好的鸽子和香茅草!”
他语速轻快,显然是真高兴。
李修远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模样, 心里那点担心同窗打扰他休息的顾虑也消散了大半。
“慢点说,别急,良子那边, 店铺要不要歇业半日?”
“良子不用管,”顾笙摆摆手,笑意盈盈, “铺子里够他忙的, 明天让他安心顾好生意就行。”
“家里有左云和赵阿婆,还有……我们呢。”他朝李修远眨眨眼,带着点俏皮。
“对了, 清羽他们呢?有通知了吗?”
“已经和明轩说了。”
翌日上午,阳光正好。
李修远在书房刚摊开书卷,就听见院门被叩响。
开门一看,竟是林清羽和赵明轩。
“明轩?你们怎么这么早?”李修远有些意外。
林清羽一身清爽的月白衣衫,手里还提着一篮子水灵灵的果子。
“想着你们今日有客,阿笙身子又不便,早点过来看看有什么能搭把手的。”
他身后的赵明轩爽朗一笑,已经熟门熟路地往里走:“可不是,有什么活计需要帮忙的?”
顾笙听见动静,从里屋迎出来,脸上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清羽!明轩!快进来。”
他拉住林清羽的手,“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哪用你动手。”
说着就把人往堂屋带,“正好买了新的茶点,我们去尝尝。”
林清羽被拉着,无奈又纵容地笑:“好好好,听你的。”
赵明轩看着被拉走的林清羽,耸耸肩,目光转向李修远,一边利落地挽起袖子:“怎么说,李兄?需要我劈柴还是挑水?”
李修远眼底带着笑意,指了指厨房门口放着的两个装满新鲜蔬菜的竹筐:“你洗菜。”
“啊?”赵明轩夸张地垮下脸。
“我今天也是客人啊!李修远,你好意思让客人干这个?”
李修远早已转身往厨房走,闻言头也不回,声音稳稳传来:“待会儿你也要吃。”
赵明轩对着他的背影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正要认命地去搬菜筐,一直在厨房忙碌的赵婆子闻声笑着出来了:
“哎哟,赵老爷,您快歇着,这些粗活让老婆子来!”
她手脚麻利地接过菜篮子。
“赵阿婆,您别客气,叫我明轩就行。”
赵明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我给您打下手?”
当伍中山和杨亦斌提着贺礼,按约好的时辰来到小院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让他们有些愣怔的画面:
只见一向在书院里清冷自持的李秀才李修远,此刻竟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色细棉布短打,袖子高高挽起至手肘,腰间还系着条干净的围裙。
他正站在厨房门口临时搭起的小案板前,手持菜刀。
动作不算特别娴熟,但极其认真地将一块嫩姜切成细丝。
而几步开外,廊檐下的阴凉处,站着一位身姿清瘦、面容秀雅的哥儿。
他一手轻轻扶着腰,另一手正指着厨房里,声音清亮地指挥着:
“相公,姜丝要再细一点……对,就是这样。”
“赵阿婆,汤里那点浮沫记得撇干净……左云,鸭子片的时候皮肉不能分离,油脂也要片掉……”
正是顾笙。
听到院门动静,顾笙转过头来,脸上带着温煦的笑意:“客人到了!快请进。”
他招呼完,又自然地转向李修远,“相公,同窗到了,你快去招呼。”
李修远应了一声“就来”,放下刀,仔细洗了手,擦干,这才快步迎上前。
面对同窗惊讶的目光,他神色如常:“中山兄,亦斌兄,快请里面坐。”
伍中山和杨亦斌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空白。
这画风……实在太奇特了!
那个在讲堂上引经据典、言辞锋锐的李秀才,在家里竟是这副模样?
可看着李修远那自然而然,毫无勉强甚至透着点满足的神情。
再看看那位顾夫郎虽指挥却眉目含笑、两人间流淌着说不出的默契与温情的样子,这画面又奇异地和谐。
甚至……让人心底隐隐生出一丝羡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博主穿越后养了个状元郎》 120-130(第7/17页)
赵明轩已经洗了手出来,笑着替主家招呼二人:“中山兄,亦斌兄,这边请坐。”
他引着还有些没回过神的两人往堂屋走。
杨亦斌忍不住凑近赵明轩,压低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感叹:“赵兄,李兄和他夫郎……这感情真是……”
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只朝厨房方向努了努嘴。
赵明轩了然一笑,拍拍他的肩,低声道:“他们二人啊,如胶似漆,恩爱得很。”
“修远在外头什么样你们清楚,在家嘛……反正以后你们多来几次,习惯就好。”语气里满是习以为常。
伍中山看着李修远细心地将顾笙扶到主位旁铺了软垫的椅子上坐好,又低声问他累不累渴不渴,眼神里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
他喃喃道:“真好……”
不多时,菜肴陆续上桌。
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令人食指大动。
李修远作为主人,正式将顾笙介绍给两位同窗:“中山兄,亦斌兄,这是顾笙。”
顾笙落落大方地颔首微笑:“常听相公提起二位同窗,今日终于得见,荣幸之至。”
大家寒暄几句,很快便在美食的召唤下热络起来。
席间气氛轻松愉快,说笑声不断。
伍中山和杨亦斌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尤其对那盘片皮鸭赞道。
“这鸭皮酥脆,肉嫩多汁,配上这酱料和面饼,绝了!‘京都烤鸭’果然名不虚传!”
最后一道压轴菜被端上桌——正是顾笙特意嘱咐的香茅炒鸽。
青翠的香茅段与嫩滑的鸽肉块交织,点缀着鲜红的辣椒丝,色彩明快。
一股极其独特、融合了柠檬草般清新又带着辛香的浓郁气息瞬间俘获了所有人的嗅觉。
“这道是……”杨亦斌好奇地问,筷子已经忍不住伸了过去。
“是香茅炒鸽,”顾笙笑着解释,“香茅草有股特别的清香,用来炒鸽肉,能去腥提鲜,开胃得很,大家快尝尝。”
李修远依言夹了一块鸽肉,入口的瞬间,眼睛便亮了起来。
鸽肉事先炸过,外皮带着一丝焦香,内里却嫩滑无比。
浓郁的肉香被香茅那股清新、微辛、带着柠檬般爽利气息的味道完美激发出来。
形成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层次丰富的奇妙口感。
既解腻又开胃,让人胃口大开。
“唔!好吃!”伍中山也尝了一口,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这味道……前所未有!清新又浓烈,鸽肉还这么嫩滑,顾夫郎,您这方子绝了!”
“确实独特!这香茅的味道太勾人了,配上鸽肉,简直是天作之合!”
杨亦斌吃得停不下筷子,脸上满是惊喜和满足,“今日真是有口福了!”
大家纷纷下箸,那盘香茅炒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赞叹声不绝于耳。
顾笙看着大家吃得开心,脸上一直挂着愉悦的笑容。
杨亦斌对片皮鸭念念不忘,又夸了几句。
顾笙见状,便吩咐左云说:“你去店里一趟,让张良准备两只半的片皮鸭包好带回来。”
临走时,顾笙果然让左云将打包好的片皮鸭拿出来。
两只完整的分别给了伍中山和杨亦斌,那半只则塞给了林清羽和赵明轩。
他笑容温婉:“一点心意,带回去尝尝。”
“今日招待不周,多谢诸位赏光。”
“哪里哪里,顾夫郎太客气了!”伍中山和杨亦斌连声道谢,都觉得这趟来得太值。
不仅见识了李修远不为人知的“贤惠”一面,更品尝到了如此美味,还满载而归。
果然应了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送走了客人,收拾停当,已是傍晚时分。
夕阳的余晖给小小的院落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李修远小心地牵着顾笙的手,在院子里慢慢散步。
顾笙脸上还带着白日里热闹留下的红晕,精神看着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胃口也开了。
晚餐时难得没有反胃,还吃了小半碗饭。
晚风轻柔,吹拂着顾笙额前的碎发。
他低头看着自己已有些明显的小腹,忽然停下脚步,侧头看向李修远。
眼神里带着一丝所有怀孕之人都会有的好奇与忐忑,轻声问道:“相公……你喜欢男孩,还是哥儿,或是女儿?”
李修远也停下脚步,转过身,双手自然而温柔地覆上顾笙的手。
他的目光深邃而柔和,如同此刻温柔的暮色,凝视着顾笙的眼睛。
“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是你辛苦为我孕育的骨肉。”
“男孩也好,哥儿也好,女儿也好,”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爱意,“我都视若珍宝,一样疼爱。”
顾笙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意外,但眼底还是漾开了甜蜜的笑意。
他轻轻晃了晃李修远的手,带着点不依不饶的娇憨:“不行,你得选一个。”
李修远失笑,将人更紧地拥入怀中,下巴轻轻蹭着他的发顶,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
他认真地想了想,声音里带着无限憧憬和温柔:“若一定要选……那就哥儿吧。”
“嗯?”顾笙仰头看他。
李修远低头,在顾笙光洁的额上印下一个珍重的吻。
他低语道:“生一个像你的哥儿。”
“眉眼像你,性子也像你,聪明又坚韧……看着他,就像看着小小的你在我身边长大,多好。”
顾笙的心瞬间被这甜蜜的话语填满,脸颊绯红。
他将脸埋进李修远宽厚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只觉得腹中的小生命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
晚风里,只剩下紧紧相拥的两人和满园静谧的幸福。
第125章 第二! 阿笙,我中了!
当天傍晚。
当杨亦斌提着顾笙赠予的片皮鸭回到家中, 还未进门,那独特的烤炙香气便已飘散开来。
晚饭时分,当色泽油亮、皮脆肉嫩的片皮鸭被端上桌。
配上薄饼、甜酱、葱丝、黄瓜条, 杨家人尝过之后无不惊艳。
杨父难得地多夹了几筷, 连连点头:“这京都烤鸭,名不虚传,皮酥肉嫩, 酱香浓郁,好!”
杨母更是赞不绝口, 尤其喜欢那面饼裹着鸭肉油脂的丰腴口感。
她一边细细品味, 一边问儿子:“斌儿,这鸭子是在何处买的?当真是好吃。”
“过两日我回娘家看望你外祖母,想着也买上一只带回去, 让老人家尝尝这京都的新鲜物事。”
杨亦斌颇有些得意地报了店铺地址:“就在城西梧桐巷尾, 铺名叫‘京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博主穿越后养了个状元郎》 120-130(第8/17页)
烤鸭’。”
“生意好得很, 听说口碑都传开了,去晚了可不一定买得着。”
杨母用心记下, 盘算着回娘家的行程。
这小小一只鸭子,借着杨亦斌的分享,其美味之名又在杨家的亲朋圈子里悄然传开。
京都烤鸭的口碑和名气, 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渐渐在这京都之地变得广为人知。
五月中旬,李家终于收到了李修远的家书。
当李倩展开信笺, 看到二哥亲笔所书的“顾笙有喜”四个字时。
先是惊喜地“哎呀”一声, 随之和大家分享了这个消息。
李母眼眶忽然便红了,连声道:“好!好!祖宗保佑!”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短暂的欢欣过后, 那远在京都的距离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头。
她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忧心忡忡地念叨:“京都那么远,就他们小两口自己。”
“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亲人在一旁照应着,这孕中反应、饮食起居可怎么周全?”
“修远到底是个男人家,粗心大意的……”
一旁的李倩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家书,坐到母亲身边柔声宽慰。
“娘亲莫急,二哥信中不是说了嘛,让我们安心。”
“您想啊,二哥待二哥夫如珠如宝,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定会把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况且哥夫身边还有张良、左云、赵阿婆他们帮衬着呢。”
“信里都提了,说二哥夫胃口渐好,精神头也不错,您就放宽心吧。”
李母听着女儿的话,又细细回想信中内容,这才稍稍舒展了眉头,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列祖列宗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转眼六月,熏风渐暖,蝉鸣初噪。
顾笙腹中的小生命已安然度过四个多月,原本平坦的小腹如今已有了圆润可爱的弧度。
衣裳下微微隆起,孕态十足。
李修远待他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得愈发厉害。
哪怕只是顾笙在廊下多站了一会儿,李修远便紧张地过来搀扶。
看书时腰后必定塞着软枕;便是想吃点零嘴,无论酸梅蜜饯还是时新果子,李修远都亲自去寻来。
这份无微不至的呵护让顾笙心中甜如蜜糖。
可看着案头那些书,再看看窗外日渐西沉的日头,他心头又不由得泛起一丝焦虑。
“相公。”
这日黄昏,李修远下学归来,手里又提着一包红艳艳的樱桃。
献宝似的递到顾笙面前,“刚在东市老刘头那儿买的,说是今早新摘的,极甜,你尝尝?”
顾笙拈起一颗放入口中,果然酸甜多汁。
他咽下果肉,却忍不住嗔怪地看向自家夫君:“是很甜。”
“可是……离乡试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多月了呀!”
他秀气的眉尖微蹙,“你每日下学,不去温书,反而跑东跑西替我搜罗这些零嘴作甚?”
“这些事,让张良或是左云去办不也一样妥帖?”
“再不济,铺子里伙计也能跑腿呀。”
自从烤鸭生意红火起来,顾笙便物色了一处地段优越、空间宽敞的新店面。
店里陆续添了好几位帮手,统一由张良打理着。
李修远却浑不在意地笑笑,拿起帕子自然地替顾笙擦拭指尖沾上的樱桃汁水。
“他们挑的,哪有我挑的合你心意?”
他语气轻松,眼底却是一片不容置疑的执着,“关乎你的事,再小,我也想自己来。”
“看着你吃得开心,我心里也踏实欢喜,比枯坐背书舒畅多了,况且,”
他凑近顾笙耳边,压低声音带着点欢愉,“给咱孩儿寻摸好吃的,难道不是为父分内之事?”
顾笙被他这番歪理说得哭笑不得,心里那点焦虑被他满眼的宠溺和理所当然冲淡了大半。
只得无奈地戳了戳他坚实的胳膊:“你啊……歪理一套一套的。”
“我是怕你分心……”
“放心,”李修远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语气沉稳而自信。
“该读的书,该做的功课,我心里有数,一日未曾懈怠。”
“只是照料你和孩儿,亦是我头等大事,耽误不了什么。”
话虽如此,随着乡试之期日近,连带着林清羽也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日午后,天气有些闷热,林清羽邀了顾笙去城郊香火鼎盛的慈安寺上香。
寺庙古朴,掩映在苍翠古木之中,檀香的气息随风飘散,带来一丝宁静。
顾笙在林清羽的搀扶下小心地下马车,孕肚已让他行动稍显笨重,但眉宇间却是一片平和虔诚。
“清羽,多谢你想着。”
顾笙扶着后腰,对林清羽感激一笑。
林清羽执扇轻轻为他扇着风,温声道:“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乡试在即,我们做夫郎的,也只能在神佛面前尽一份心意,祈个平安顺遂了。”
他目光柔和地看着顾笙微微隆起的腹部,“也为你腹中小家伙祈福。”
两人并肩步入大殿,殿内庄严肃穆,高大的佛像宝相庄严。
他们请了香,在蒲团上虔诚跪拜。
香烟袅袅,顾笙双手合十,闭目默祷,心中所求唯愿佛祖保佑:
一愿腹中孩儿康健平安,二愿李修远乡试顺遂,得偿所愿。
他身旁的林清羽,亦是神情专注,默默为赵明轩祈福。
上完香,又在寺中清净处略作歇息,感受着佛门净地的安宁祥和,两人心中那份因乡试临近而起的浮躁也渐渐沉淀下来。
临别前,顾笙又特意在寺中供奉的送子观音像前恭敬地多拜了几拜,这才与林清羽相携离去。
时光飞逝,转眼便入了八月。
京都的暑气虽未全消,早晚却已透出丝丝凉意,空气中隐约浮动起清甜的桂香。
李修远白日里愈发勤勉,夜晚有时候哄完夫郎后还会在灯下继续伏案疾书。
将白日所思所学一一梳理成文。
顾笙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欣慰。
只得每日炖些滋补汤水,默默陪在一旁陪伴,每每被李修远催促了这才去休息。
乡试之期迫近,整个小院都笼罩在一股无形的肃穆中。
八月初九,天还未亮透,贡院外已是人声鼎沸。
各地考生齐聚于此,个个身着素净长衫,背负考篮,神色或凝重或亢奋。
李修远在顾笙的陪同下也来到了贡院外。
“那边人多,你身子不方便,就不过去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博主穿越后养了个状元郎》 120-130(第9/17页)
,听话。”他将顾笙拉到一处较为人少的地方,说道。
“好。”顾笙应到。
他替李修远理了理衣襟:“相公莫急,只需平心静气,将胸中所学尽数写出便是。”
李修远握紧他的手,笑道:“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随着鼓声三响,贡院朱红大门缓缓开启,考生们鱼贯而入。
顾笙目送那熟悉的身影消失在门内,这才离开。
第一场考试就此拉开帷幕。
连续三天两夜,考生们被锁在狭小的号舍内。
号舍内闷热难当,蚊蝇嗡鸣,笔墨纸砚铺陈于窄小的案板上,连饮食如厕皆不得自由。
李修远和赵明轩的运气比较好,都远离了臭号间。
张子谦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虽然不是靠近臭号间,但他的旁边是个病秧子,每隔半炷香就发出一阵惊人的咳嗽声。
导致后面听不到这咳嗽声,他还担心人没挺住,被抬出去了
八月十二日,第二场考试接踵而至。
短暂歇息后,考生们再度踏入贡院,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顾笙在家中心如悬丝,白日里强打精神打理铺子琐事,入夜便有些担心地睡不着。
腹中的小家伙似乎也感知了到这份焦灼,偶尔不安地踢动几下。
三日后,考生们拖着疲惫身躯走出贡院,李修远的脸色有些苍白,嘴角却噙着一抹自信的弧度。
顾笙在人少的不远处等着,见左云将人扶了过来忙迎上去。
见他眼窝深陷,心疼得紧,却只柔声道:“相公辛苦了,快回家歇息。”
李修远摇头浅笑:“无妨,最后一场定要圆满收官。”
八月十五,中秋之日,第三场考试如期开场。
贡院内外气氛更显凝重,考生们皆知此役关乎成败。
由于李修远还在考试,顾笙便无心过中秋,三人只象征性地吃了点月饼,决定李修远考完回家后再补。
当晚,圆月高悬天际,清辉洒落,顾笙却无心赏月,只盼着李修远笔下生花。
又是三天两夜的鏖战,待八月十七日贡院大门再度开启,李修远踏出时,身形微晃,却难掩眉宇间的释然与期许。
顾笙轻轻拥着他,低声问:“可还顺遂?”
李修远颔首:“尽人事,听天命。”
接下来便是难熬的等待。
等待期间顾笙日日心神不宁,连再好吃的差点也引不起兴致。
李修远心疼,却也无奈,只能想尽法子转移夫郎的注意力。
于是便和赵明轩他们商议,决定出门去野炊,大家都放松一下心情。
(查了一下资料,古代野餐叫‘裙幄之宴’,很是风雅,但还是写野炊吧~)
野炊的日子定在了八月二十日。
这日,秋高气爽,天朗气清。
顾笙一早便起身忙碌,炖了锅温补的鸡汤,又备下些清淡爽口的小菜。
李修远见他挺着肚子在灶台前转悠,忙接过食盒,温声劝道:“夫郎歇着便是,这些粗活我来。”
顾笙抿唇浅笑:“不过动动手脚,倒比整日枯坐强些。”
他特意包了几份薄饼,又将铺子里新制的京都烤鸭细细片好。
一行人出了城门,寻到郊外一处临溪的草坡。
赵明轩携了酒水,张子谦则带了钓竿,几人铺开草席,布上食碟。
溪水淙淙,鸟鸣啁啾,让人不自觉地眉梢舒展,这几日的沉闷也终于得以释放。
午后日头暖融融的,众人围坐闲谈。
赵明轩说起考场趣事,张子谦仍心有余悸地模仿邻号那惊心动魄的咳声,引得大家哄笑一片。
日子一日日过着,终于熬到了放榜之日——九月初一。
这日,天蒙蒙亮,贡院墙外已聚起黑压压一片人潮,喧嚣声震天。
榜文尚未张贴,众人已挤得水泄不通。
有白发老翁拄杖翘首,有青衫学子面色惨白,更有富家仆从挤在前排,只为抢先报喜。
李修远与顾笙相携而来,赵明轩、林清羽亦在旁相伴。
顾笙一手护着小腹,一手紧攥李修远的衣袖,指尖冰凉。
忽听一声锣响,几名衙役捧出卷轴,将一张黄榜“唰”地贴上高墙——正是桂榜!
人群瞬间沸腾,如潮水般向前涌去,推搡呼喊声不绝于耳:
“中了!我中了!”
“让开!快让我看看!”
“老天保佑,定要有名!”
榜上墨迹淋漓,名字按名次排列,字字牵动人心。
有人不顾墙上密布的荆棘尖刺,竟攀爬而上,伸手欲撕榜单,被衙役厉声喝退。
李修远陪着顾笙在远处等,左云挤进去看榜去了。
他目光如炬扫过榜文,从头至尾,终于定格在“李修远”三字上——赫然列于第二!
“少爷,中了!中了!”左云高呼道。
“少爷排名第二,是亚元,赵公子是亚魁,张公子在第十一。”
“阿笙,我中了!”李修远轻声道。
顾笙泪如泉涌,脸颊埋在他肩头,浑身颤抖着说不出话,只觉腹中小生命也欢腾起来。
周遭欢呼、叹息、哭嚎交织。
桂香弥漫,似为这金榜题名的时刻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126章 小状元? 儿啊,为父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这一刻, 顾笙的眼泪如同决堤的春水,汹涌而出。
瞬间打湿了李修远肩头的衣衫。
那压抑了数月的不安、担忧、期盼,此刻被巨大的喜悦彻底冲垮了堤坝。
化作滚烫的泪珠, 一颗接一颗, 怎么也止不住。
他紧紧攥着李修远的衣袖,身体因为哭泣而微微发颤,连带着隆起的腹部也轻轻起伏。
“阿笙?阿笙!”李修远被这突如其来的汹涌泪水惊得手足无措。
方才的沉稳自信荡然无存。
他慌忙抬手去擦拭顾笙的脸颊, 可那泪水却像擦不尽的露珠。
刚抹去一行,新的又涌了出来。
他低声哄着, “莫哭, 莫哭,这是喜事,是好事啊!”
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和心疼。
然而顾笙置若罔闻, 反而哭得更凶了。
甚至带上了压抑不住的抽噎声。
仿佛要将这些日子积攒的所有紧绷情绪, 在这金榜题名的喧闹里, 痛痛快快地宣泄干净。
贡院墙外依旧人声鼎沸,喧嚣震天。
有狂喜大笑的, 有捶胸顿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