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北宋县令庶女 > 60-70

60-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嫁给懒汉之后[种田] 替身文渣攻变成O后万人迷了 在总攻文里走纯爱1v1路线 毕业后,我成为了横滨的救世主 当我成为暴君的药 [娱乐圈]路人甲与偶像的恋爱法 意外强吻冰山御姐后 我靠古诗词成为言灵者 摆烂侦探万人迷 假扮爱人,别当真了

看完后,许栀和朝陈允渡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想看了。

陈允渡将书阖上,起身换上了衣袍。

他换衣服的期间,许栀和默默将被子往上拉了拉,遮住自己的眼睛。

虽然他身上穿着亵衣,但是她还是有点害羞。

明明能看的不能看的,她都已经看过了。

耳畔有轻微的衣料摩擦的声音,在静谧的室内显得格外明显,许栀和将头闷在被子里面,只能依旧浅薄的声响来判断他现在穿好了没有。

现在……现在应该是穿完了外袍,正在整理袖口。

细小的声音忽然消失,被子被人扒拉开。

还在脑海中猜测的人忽然凑近,一张清隽的脸猛地放大,许栀和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间——

这简直就是冲击。

陈允渡垂眸看着她如果陷在被窝里面的兔子,笑了笑,“我出去打水。”

是要给她擦脸洗漱的。

许栀和乖乖地点了点头,目送他离开。

等脚步声从正屋里面消失,许栀和才做贼心虚般从被窝里折腾了出来。

一想到终于将埋藏于心的话说了出来,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头坠了地。

没有了任何隔阂的感觉真好,许栀和轻松地想着,除了事后会有些腰酸。

但比起当时的乐趣,这点腰酸实在不算什么。

再者,陈允渡是个服务意识很好的人,自成婚后,他像是无师自通一样,学会了如何在床上取悦自己的心上人。

他的聪颖让他能在她每一次做出反应时察觉到其中的微妙不同,然后有意无意地控制地力度与方向,在结束后,也会端来热水给她擦洗。

……对了,擦洗。

许栀和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第一次问的“外面雪下得大吗?”时,陈允渡说的“昨夜没过脚踝”是他出去烧水那会儿。

门口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许栀和放开了捂住自己脸上的手,披了外衣从床上下来。

陈允渡将水放在桌上,见她仿佛很急迫地起身,走到她旁边半蹲下帮她穿鞋。

他低头的时候,许栀和朝梳妆台前的铜镜看了一眼。

好像脸也没有很红。

许栀和放下心来,用牙粉刷了牙,又用兑好的温水漱口。

门外的方梨听到动静,连忙将面条放入锅中,等锅中再次滚沸,她从罐中舀了一勺凝固成白色块状的猪油放入面汤。

猪肉落入锅中,化作清油浮在沸腾的汤里。又滚过一回,方梨将一小把切好的葱段撒了进去,将其捞到白瓷碗中盛出来。

面条的旁边,是她做好的菜码,打了两个鸡蛋搅散后炒成嫩黄状,锅中重新起锅烧油,将剁好的肉沫和菘菜丁加入油酱一道炒熟,最后将鸡蛋碎加入翻炒均匀,便是一道可口的小菜。

许栀和远远地就闻到了这股香味。

等方梨端过来,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眸朝着她笑,“好方梨,你手艺越来越好啦。”

“随便做的啦,姑娘只是饿了,所以看什么都香。”方梨被夸奖,脸红了红。

虽然话很谦虚,但脸上的笑容很灿烂。

她说完,将托盘带出去了。

房中只剩下了陈允渡和许栀和两个人。

许栀和的手在外面这么长的时间早就冷了,她抱着还冒着滚滚热气的碗上汲取热量,等身上有了暖意缓过来,她才动筷。

方梨拉的面和她搓的羊毛线一样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60-70(第6/28页)

许栀和一边吃着面,一边想着怎么开始教方梨戳羊毛毡。

刚开始学,肯定做不了难的。

许栀和打算先用没染色的羊毛让方梨戳圆球练手。

心中打定主意,许栀和快速吃完了碗中的面条。等桌面重新被收拾整齐,她将需要用到的东西摆上来。

许栀和让良吉重新制作了一根带倒勾的银针,让方梨坐在自己身边。

“像这样,捏住一团毛。”许栀和在她面前示范,“能看明白吗?”

“姑娘你直接做吧,我看着就行。”方梨点了点头,示意她不必分心管她。

许栀和操作了一遍,让方梨在旁边自己练习。

扎出一个球后,许栀和将其放在一旁,对她说,“你自己试着做吧。”

手在外面放了这么久,早就冷了。许栀和迫切地需要将手掌心放在衣服里暖一暖。

方梨正在兴头上,见许栀和将毛团交给她,兴奋地接了过来。

方梨在针线上的天赋也带到了羊毛毡上,她上手的很快,许栀和提醒了几句,方梨便开始渐渐上手,能独立根据许栀和的要求戳出球形或方形的块。

许栀和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在纸上画了一个兔子,“试试看?”

方梨:“?”

她转过头望着许栀和,半响,问:“姑娘,你认真的吗?”

许栀和点了点头,“你相信自己。”说完,她又补充了一句,“我觉得你可以做出来。”

方梨忽然感觉到了一阵压力,“那我试试。”

许栀和闷声笑了一会儿,转过头,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

第三天的时候,雪停了。

准确来说,是前一日的夜里,雪就已经停了。良吉趁着门口的灯火,将院中的雪扫到了墙根下。

陈允渡在家中休息了两日,每天都陪许栀和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他前一夜说的时候,许栀和还担心他能不能起来。

毕竟坚持早起困难重重,而晚睡一两日就会产生惰性。

陈允渡照例在第三日的卯时起来,他轻手轻脚地下床。

床上的人轻哼了一声,没醒过来。

陈允渡换好衣服,现在这个点,方梨和良吉都还没起,他简单洗漱一通,在街上买了一张胡饼。

走到梅府的时候,饼刚刚吃完。

他到了书房没多久后,梅丰羽也一脸怨气冲天地到了书房。一见到陈允渡,他立刻嚷着道:“陈允渡!雪都还没化,你急着到书房做什么?”

陈允渡抬手指了指他的衣领。

梅丰羽卡顿了一下,将自己歪掉的领子重新收拾整齐。

刚刚来的路上他已经做好了大吵一通的准备,现在被陈允渡打了一个岔,他一腔责备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最后只能闷声说:“一日不学能怎么样?距离秋闱还有八个月,你急什么?就你的才学,考中进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今日他在自己的房中好梦正酣,准备上朝的梅尧臣听说了陈允渡过来,立刻喊了小厮,将他从美梦中唤醒。

这番话梅丰羽从前也对陈允渡说过,不过那时候的陈允渡总是一副淡然的神情,然后说着无所谓的话:“但尽人事。”

梅丰羽自顾自的抱怨了一通,知道陈允渡翻来覆去就那一句话,也没指望他说话。

谁知道,向来寡言淡然的陈允渡忽然低声说:“还不够。”

梅丰羽愣了一下,“什么‘还不够’?”

他在脑海中琢磨了下,张开双手撑在陈允渡的桌前,“你是说,考中进士还不够?陈允渡,你以前可没这么……”

陈允渡抬眸望他,眼神深邃。

他只是在陈述——梅丰羽反应过来。

“我不是不相信的意思,”梅丰羽坐在他的对面,“你我一道长大,你的学问我从不担心。可是……可是前三甲,哪里是容易的事情?”

大宋泱泱学子,每次科举,都能从各个州县杀出几匹黑马。

“陈允渡,”梅丰羽的神情认真,“还是求稳一点吧,要是你……你没达到自己的预期,难免会失望。”

陈允渡看着他一副比自己还担忧的脸,朝他笑了笑,“我明白你的意思。”

梅丰羽望着陈允渡的神色,知道自己这次又像以前一样,劝不住他。

可是如果仅仅考中进士就知足,他还要多少年,才能成为栀和反抗许县令的底气呢?

他等不了那么久。

第63章 梅佐 “啊?你们早就想过吗?”……

张弗庸说过,许县令能做到现在这个位置,还有自己的岳丈湖州知州吕鼎的出力。

如果是考中进士,陈允渡可能会被外派去各州历练,这对以前只想用一身所学造福一方百姓的陈允渡来说,和在京为官没什么不同。

但现在他等不了那么久了。

其中缘由,牵扯到了许栀和,陈允渡不能展开细说。

梅丰羽盯着他看了半响,见他神情坚定,叹息一声,“好吧。”

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歪了歪头道:“既然你要学,我便陪你一起学吧,不然小叔父知道了,肯定要打我。再者说,要是今年能有幸考上,还能少读几年书……”

他话音刚落,脑壳后面就被人用东西一掷。

小叔父?不对,现在这个点,他应该已经上朝去了。

在梅家除了小叔父,刁娘子,谁敢敲他脑袋。

刁娘子都舍不得敲他。

梅丰羽怒气冲冲地转过头。

一道绯红色的便服出现在了视野里,梅丰羽满腔的怨气在看见来人时瞬间消散。

他将手背在了身后,像是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将手背在身后,喃喃喊道:“兄长。”

来人正是梅丰羽的亲哥,梅佐。

梅佐随手扯了一把竹叶,前两日刚下过雪,叶尖上还有湿润,从衣领落下,凉得梅丰羽打了个哆嗦。

但没他的心冷。

梅佐步履轻慢从容,每发出一道声响,都会让梅丰羽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惶恐不安。

梅鼎臣有了梅丰羽的时候年岁已高,大部分时候,包括他的启蒙在内,都是梅佐一手操办。

长兄如父,对他而言便是如此。

梅佐走到他的身边,一贯冷然的臣子伸手揪住了他的耳朵。

梅丰羽疼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今天的运气真是背到了极点,先是陈允渡读书他被拉着一道起来,随口一句吐槽又刚好碰到了梅佐。

他小声地哀求道:“疼疼疼,兄长,我知道错了……而且陈允渡还在呢!”

梅佐见他满眼泪花,松开了他的耳朵,转头对陈允渡微微颔首,“允渡。”

陈允渡站起身朝他作揖,“举彦兄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60-70(第7/28页)

梅佐,字举彦。

梅丰羽用指腹揉着自己被揪红的耳朵,眼巴巴地看着两人交谈,陈允渡比他还小一岁呢,凭什么对待他还像对待个孩子,对待陈允渡都用上了同辈礼?这不公平。

梅佐不在意他觉得公不公平,目光落在院中未落的白雪上,对陈允渡说:“我期满归京述职,这段时日都会住在这儿,你若有什么一知半解的,尽可以来问我。”

陈允渡应下,“我明白。”

梅举彦话少,嘱咐了一句,便任他自行读书了。

和梅尧臣一样,他也打心眼底认为陈允渡的学问不用催促,但自家亲弟弟就很需要人照看了。

梅丰羽是老来子,在他上面还有两个庶兄,现在在外面做事。从前对他们,梅鼎臣都是严加管教,十六岁上场初试,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酷暑,一日不可懈怠。但到了小儿子这儿,梅鼎臣大抵是年纪大了,在很多情况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加上娘亲的阻拦,梅佐便是狠下心想管教梅丰羽,也要看着家中双老行事。

前些年梅夫人去世,他从禹州任上回乡丁忧,期间照拂了一段梅丰羽的学问,后来三年期满,他重回任地,小叔父又到了汴京,梅丰羽没了人管束,活像是从山里跑出来的野猴。

“你跟我出来。”梅佐偏头,对梅丰羽说。

梅丰羽求助地看向陈允渡。

身上的视线太过强烈,陈允渡纵使想要忽视都不能够,他朝着梅丰羽耸了耸肩,示意自己无能为力。

梅佐可是刚从均州通判的位置上下来,此刻官威正重,他们两个细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

梅丰羽一脸生无可恋地被拽了出去。檐角的雪化作水滴,刚好滴在了他的脸上,凉意入骨。

两人走到离书房大概七八十步的地方停下,梅佐一回头,正好看见梅丰羽抬起袖子擦着自己的脸,模样可怜极了。

梅佐:“……”

他还什么都没说呢。哭什么?

“都快弱冠了,还哭?当自己三岁小孩?”梅佐没有梅鼎臣老来的拳拳爱子之心,对待梅丰羽的行为自然生不起疼惜。

“没哭,”梅丰羽抬头,眼眶一点没红,“是屋檐滴下来的水。”

他话音刚落,头顶树叶往下滴了一滴水。梅丰羽兴奋地在脸上抹了一把,“你看,就是这样。”

梅佐淡淡地看着他。

梅丰羽的心情忽然变得还不错,他凑到了梅佐的身旁,嬉皮笑脸地说:“兄长,你说话越来越毒了,除了我,谁还受得了你?”

梅佐面不改色:“除了你,也鲜少能有人会惹我生气。”

梅丰羽吐了吐舌头。就自家兄长这个脾气,哪天舔了舔嘴唇把自己毒死了他都不意外。

梅佐没看见梅丰羽的小动作,抑或是看见了,但是懒得搭理,他朝着书房看了一眼,随口问:“你们方才在说什么?”

梅丰羽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说。

陈允渡想考前三甲,说不定只是一时兴起,要是现在告诉了兄长,那不就等于小叔父、父亲都知道了。

这样会不会无形当中增加陈允渡的压力?

他正在踟蹰,面前的梅佐重复了一遍,“照实说。”

梅丰羽的担忧立刻烟消云散,如实对自己的兄长说:“陈允渡说自己想考前三甲。”

他赶忙补充道:“兄长……”你可别觉得他这是在异想天开,他这么多年苦读,你我都看在眼里。

梅佐“嗯”了一声,微微勾了勾嘴角。

梅丰羽的话咽回了肚子里。他看着自家兄长的神情,品出了一丝“他终于想明白了”的欣慰。

梅佐看着梅丰羽冒着傻气的脑袋,轻声说:“我和小叔父从前说过这件事,都觉得允渡是可塑之才,只不过他一直考中即可,并无远求……他这般想,我们又不好逼着他学。”

梅丰羽张了张嘴巴,“啊?你们早就想过吗?”

梅佐瞥他一眼。

“你们应该没想过我吧?”梅丰羽警惕地看着他,“我丑话说在前面,我可不是读书那块料,你们指望谁都别指望我,指望我也没用!”

梅佐刚上扬的嘴角瞬间放平,面如冰霜地看着旁边“视死如归”般的梅丰羽。

他真不想发火,只是梅丰羽着实欠打。

……

闷了三日,难得放晴。

许栀和坐在镜前,伸手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方梨来回经过好几趟,将枕头和衣裳拿出去晒,经过第三回的时候,许栀和在坐在梳妆台前,她忍不住说:“姑娘,你是不是想洗头发了?”

许栀和点了点头,“但是我担心干不了。”

方梨看着她的神色,心底已经清楚了她真实的想法:“那就不洗呗。”

许栀和挣扎了一下,很小声地说:“想洗。”

方梨笑了笑:“那我去烧水。”

等水烧开,方梨去拿皂角和桂花膏。

冬日干燥寒冷,许栀和的发梢已经开始分叉。她坐在外面,用剪刀将自己的发梢剪短一截。

方梨一出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她将东西放在旁边的水缸盖子上,试探地问:“姑娘要不要用些香油润润头发?”

许栀和抗拒地摇头,“不用。”

她怕油。

方梨问了一句,见她没同意,就作罢了。

反正这半年许栀和吃好睡好,头发也长长了一截,剪去发尾一小段不碍事。

头发先用清水润过一遍,搓上皂角和柏叶,然后再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干净。

天气太冷,否则许栀和还能多洗两遍。

洗完后,许栀和用布巾将自己的头发包住仿佛擦干,方梨将水倒掉,端了小凳坐在她旁边见她把手心搓的快冒烟。

她憋着笑:“姑娘再快些,小心结冰。”

许栀和一边搓着头发,一边抬眼望她,“你兔子戳出来了吗?”

方梨:“……”

羊毛毡真是奇怪,球和方形都不算难弄,但要戳成一个特定的形状却比想象中难得多。方梨想起许栀和戳的各种颜色组合成的小人偶,只感觉前方一眼望不到头。

她认命地站起身准备去拿。

许栀和拦住了她,“算了,回来再弄吧。等我头发快干,咱们一道去一趟常府。”

前两日下雪出不了门,画完的五张画和一个羊毛毡都找不出时间送。

方梨点了点头,从许栀和的手中接过了干毛巾,包裹住她湿润的头发一遍遍仿佛擦拭。

许栀和乐得自在,放松地靠在椅子上。

“还是方梨对我最好,”许栀和小声说,然后想起了另一桩事,“旁边猪肉铺的何娘子是不是最近经常过来?”

这两日她偷懒图省事躲在房中不肯出门,好几次听到门口有响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60-70(第8/28页)

听许栀和提起何娘子,方梨脸上忽然浮现一抹“愁绪”。

“姑娘你可别说了,”方梨头疼地扶着脑门,“上次良吉去开门,何娘子还指名道姓要我过去。”

许栀和只知道这段时日何娘子常来,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过来,不过想来想去大概也是想着和陈允渡讨个近乎之类。

“怎么说?”许栀和起了点兴趣,眯眼瞧着方梨。

方梨轻柔的动作猛地加重,她本不想说,但是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这可是姑娘主动问的,可不是她自己主动要说的。她在心中安慰自己。

方梨犹豫半响,对许栀和说:“姑娘,你先答应我,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我答应我答应,”许栀和点点头,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好奇心,抬眸看着她,“你快说吧。”

她怕擦头发这个动作分了方梨的心,连忙伸手拿过布巾,一脸求知若渴地看着方梨。

方梨看着自家姑娘这副样子,噎了半响,才开口说:“何娘子的儿子今年二十多了,她问我有没有许配人家。”

许栀和:“啊?她是想……”

“对啊,她还说她在门口遇见我和良吉好几次,见我俩举止并不亲密,所以才私下一直找我,”方梨咬牙道,“可是就算我和良吉成不了,也不一定就想喜欢何娘子的儿子啊!”

许栀和听懂了。

“你见过吗?”

“没见过,何娘子说像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过耳畔有一个胎记。”方梨摇了摇头。

许栀和听着方梨气闷的声音,很是理解她的无奈。

方梨和何娘子那个儿子一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有感情?

“就算那郎君长得貌比潘安,我也不会喜欢,现在跟在姑娘身边有什么不好?”方梨这么多年跟在许栀和的身后,性子也像极了她,“要是姑娘当初有得选,也不会走这条路吧?姑娘赌对了才有这个结果,要是姑爷非良人,我都不敢想。”

许栀和笑吟吟地望着她。

“继续说。”

“而且,跟在姑娘身边顿顿有肉吃,也能做得上新衣裳,”方梨的脸红了红,“等姑爷以后中了功名,我就是姑娘近身的大姑娘,那排场,可不比猪肉匠媳妇有排面多了?”

当丫鬟也有当丫鬟的道。说不定以后,她伺候着姑娘,膝下还有小丫鬟来巴结、伺候她呢!

她图那猪肉匠什么?是姑娘身边待得不够舒坦,想给自己制造点难关呢?倒不如轻轻松松地陪在姑娘身边,日后就算自己想成家生子,也能让许栀和掌眼挑选……那可比她自己找的有前途多了。

许栀和被她的话逗笑了。伸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拍,“你呀。”

方梨看见许栀和满眼的笑意,知道姑娘一定是明白她的,顿时跟着一起笑。

“怎么啦?我说的不对吗?”方梨伸手去挠许栀和的腰,“就算是说的不对,也是姑娘当初教错了。”

许栀和确实是这么想的。

离开许家后,如果陈允渡不是良人,两人便去府衙和离,然后她继续过着小本买卖、衣食无忧的日子。

但现在她和陈允渡已经互通心意,知道彼此的重要性,那么和他在一起携手并肩,也没什么不好。

许栀和将布巾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伸手将自己的长发散开,“那你现在和何娘子说清楚了这件事吗?”

方梨点了点头:“自然说了,她刚说她儿子,我就猜到了用意,我说了一回,她还不死心,后面还在说她儿子如何如何好……不知道这回她会不会死心。”

她说的有些迟疑。

何娘子太难缠了。真是奇怪,儿子娶不着媳妇,却让当娘亲的当说客。

“姑娘,”方梨一脸土色地说,“要不我还是说自己在老家已经说了亲吧?”

许栀和摇了摇头,“没关系,下次她再来,我帮你说回去。说亲这件事事关你的名节,日后你若是在汴京城遇到了心仪之人,难免不会被何娘子拿来说嘴。”

方梨顺着许栀和的话一想,顿时有些庆幸自己还好没说。

谎称自己在老家有门亲事固然能直接挡掉不少桃花,但以后真遇到了意中人难保不会被拒掉的人沾着不放。

她嘴硬说:“哎呀,姑娘你说什么呢!什么心仪之人,我才没有。”

许栀和望着她笑。

“真的没有,”方梨想了想未来几两银子的月钱,端茶倒水的小丫鬟,姑娘对她又好,是打小的情谊,以后不论发生啥都会护着她,当真觉得自己是疯了才会放弃这样的生活去和另外一个人共同生活,“我要一辈子陪在姑娘身边。”

“也好,”许栀和点了点头,“只要你过得舒服就好。你要是想跟在我身边,我一定对你好,若是有朝一日你遇到了喜欢的人,我便给你准备厚厚的嫁妆,若是受了委屈,无论如何我都会为你讨回公道。你觉着这样如何?”

方梨“嗯”了一声。

头发在风中吹得半干,摸上去还有丝丝缕缕的凉意。

许栀和将头发用一根发簪挽起来,她本想试着在外面裹上一层布,围成现在常见的包髻,但布拿到手里半响,她还是放下了。

倒不是说包髻不好,包髻简单整洁,将发丝束到一起利落清爽,只是她还不习惯。

为了遮风,她披了一件宽大的斗篷。

两人走到常府的时候,刚刚过了午时,站在门口等小厮通报过后,常庆妤的贴身丫鬟前来迎他们进去。

花圃中冬日的花谢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墙边的一簇簇红梅蓄了花苞,映在白色的墙壁上,像是工笔画。

丫鬟知道自家姑娘和许栀和的关系好,见她多看了两眼,主动说,“常家的后园里面种了不少腊梅,等开花了,一定给许娘子下帖子。”

腊梅树下饮茶赏花,雪中人,雪中景。

光是想想,就别有一番趣味。

常家的园圃都是匠人精心设计过的,论精美,在汴京城也排得上名号,许栀和笑着应下,“如果不麻烦的话。”

“不麻烦不麻烦,”丫鬟笑着说,“姑娘要是知道许娘子愿意来,一定欢喜极了。”

说笑期间,两人走到了常庆妤的院子门口。

常庆妤卧在被窝不愿意动弹,听到底下人来报许娘子来了,才急忙召了丫鬟伺候梳洗。

丫鬟的手刚放下,常庆妤便迫不及待地跑出门,看见雪中青莲紫裙的许栀和时,眼睛亮了亮,大喊道:“许姐姐。”

许栀和应了一声,看她鬓边斜斜的簪子,知道她八成又是还没等丫鬟将发簪完全插进去,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挣扎期间,发簪倾斜。

许栀和的身量刚好比她高一些,她伸手将斜了的金丝坠玉簪取下,重新帮她整理了发髻。

常庆妤察觉到许栀和的动作,脸红了红。

“好啦,”许栀和调整好位置,对她说,“可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60-70(第9/28页)

身后传出一小片低低的笑声,是丫鬟小厮的笑。常庆妤佯装没听见,伸手揽住许栀和的胳膊,“许姐姐,咱们快进去。”

坐下后,常庆妤一边倒茶,一边欲盖弥彰地解释,“许姐姐,我平时不会起的这么晚的。今日……今日是个例外。”

她说完,想起上次见到许栀和,自己好像也没起。

常庆妤补充道:“上次也是个意外。”

话一出口,她才发现自己说的话毫无信服力。

要是让兄长常稷轩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她装都装不周全。

“没事啊,”许栀和看着她一本正经解释的样子,笑着说,“我平时也起得晚……”

但是从来没有过了午时之后才起。她在心底默默补充了下半句。

“真的吗?”常庆妤惊喜地问,“我娘还说我太懒了,真应该让娘也来听听。”

许栀和的手蜷缩了下,怕常大娘子以为自己在鼓励常庆妤晚起,补救道:“但也不能太晚了,我瞧着巳时初就不错。庆妤现在管着手下的五家布坊,巳时初起,更衣用过饭后还能巡一趟铺子,回来用午饭……庆妤要不要试试隔着两三日走一趟?”

常庆妤有些为难。

她犹豫了一会儿,望着许栀和,“许姐姐愿意陪我吗?”

许栀和脸上的笑容短暂地僵滞了一瞬间。

“许姐姐也算铺子的半个东家,”常庆妤试图寻找到一丝可行性,“难道姐姐就不好奇现在的进度了吗?”

许栀和避开了她可怜巴巴的眼神,没有被她乖巧的样子迷惑。

她清了清嗓子说:“当时说好了,交给你负责,我不会过问……现在我要是去了,岂非出尔反尔。”

常庆妤思考了一下,苦大仇深地点了点头,“许姐姐,我明白了。我知道你和哥哥一样,都希望我能早一点独当一面。”

常稷轩也经常在她耳边耳提面命,虽然常家富庶,人惯用老,但是名下的庄子铺子都需要经常巡视,免得让人钻了空子,寻到可趁之机坏事。

她的眸子迸出一道亮光,语气认真道:“我不会让你和哥哥失望的。”

许栀和:“嗯。好。”

她有些心虚。

她早上是真的起不来。

许栀和转移了话题,示意方梨将小包裹放下来,“虽然我不陪你看铺子,但也会送来画幅和羊毛毡……你瞧瞧看?”

常庆妤的注意力从自己日后每隔几日就要早起一天的烦恼中挣脱,顺着许栀和的话从包袱里面看去。

五幅画都被卷了起来,看不清里面的内容,但羊毛毡却清晰得很。

常庆妤的眼神黏在了羊毛毡上,半响,才伸手颤巍巍地去拿。

触感轻软,又不像寻常的丝绸按压即陷落,上面各色整齐排布,常庆妤端详了片刻,语气惊喜道:“这是山茶花?”

许栀和朝她点了点头,“你觉得如何?”

常庆妤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她将手上的羊毛毡倒来倒去,试图看清其构造。

但羊毛毡严丝合缝,她连一个线头都没找着。

“许姐姐,”常庆妤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中的羊毛毡,“这个卖给我吧?”

第64章 来信 “不给姑爷看看怎么行?”……

许栀和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瞬间愣在了原地。

常庆妤以为许栀和不信,连忙说:“ 许姐姐,我是真心喜欢的。这个我虽然没见过,但姐姐忙活了一个多月,肯定很费时间和精力……”

她见过的珍宝珍玩无尽数,其中不乏价值千金者,她微微犹豫,对许栀和说:“五百两,姐姐觉得如何?”

许栀和诧异道:“倒也不用这么许多。”

细节部分虽然损耗心神,却还不至于如此昂贵。

“可是我喜欢这个,我喜欢的东西,怎么贵价都不为过。”常庆妤认真说。

对于常庆妤来说,这些年过来光是常稷轩做过的“千金博她一笑”的事情就不在少数。她虽然才刚及笄不久,身家已经超过汴京城中七八成人了。

“而且不过有句话吗?物以稀为贵,现在只有许姐姐能做出来,看姐姐的速度,一个月说不定都做不到一两个,我可不就要趁现在见得早,将其收入囊中。”

常稷轩几次在她耳边念叨,陈允渡日后是要封卿拜相的,日后许栀和会不会继续做都说不准。

许栀和见她真的喜欢,笑了笑,“那便送你了。”

“不,不行,”常庆妤摇了摇头,“这是许姐姐的一番心血……那便三百两吧,我再给许姐姐介绍几桩好生意?”

常庆妤压低了声音凑到许栀和的身边,“高太傅的孙女高孟玹喜欢《大唐贞观遗事》,礼部尚书的二姑娘喜欢《楼兰观》……”

许栀和愣了片刻。

这算是量身定制了吧?

常庆妤说完几个平日有来往的,意犹未尽,“许姐姐,等之后我再去托人打听。”

许栀和:“够了够了。先做完这几个。”

常庆妤笑:“好呀,等许姐姐做完了,我再打听后面的。”

常庆妤爱不释手地看着面前的小人偶,喊身边的丫鬟去取现银。

常庆妤打算过两日就请工匠上门,打造一个琉璃罩子,防止灰尘落在上面。

西域拜城自汉唐之后盛行琉璃制饰,汴京城也有不少富贵人家喜欢摆上琉璃瓶。

去取钱的丫鬟还没回来,常庆妤想好之后,转头看向旁边的五幅画。

一一拆开平铺在桌面上后,许栀和说:“其中三幅山茶花,两幅书生。”

常庆妤顺着她的介绍看过去,被画面的精细惊到片刻。她书房中拜访的画卷,大部分都寥寥几笔,写意豁达。像这般精细、将五指都勾勒出来并上色的画作,很少见。

五幅画作姿势各异,但都能一眼辩认出人物,点上的淡淡金箔在阳光下浮动着细碎的金光。

常庆妤想起这段时间背的诗文,脱口而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毫不夸张的说,常庆妤简直想将这些都留在家中自己欣赏。

但是如果直接说出来,会被许姐姐当成小孩子吧?常庆妤抿着唇,佯装自己也没那么喜欢。

大不了……大不了等画作到了铺子里面,她再自己买下来。

许栀和说:“这五幅画寄放在常家的铺子,卖出去后我们分红。”

“好,”常庆妤故作严肃地点了点头,“我待会儿便让人拟了合约送过来。也为二八分如何?不过是许姐姐八,我二,可以吗?”

许栀和颔首:“好。”

两人商量了个大概后,丫鬟将三百两银带了过来。

三百两银子太多,她拿了三十两金子。

方梨得到许栀和的示意,上前接过,揣在了荷包中,还久久回不过神。

这可是金子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