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1/34页)
第71章 第71章榜首
第71章
刚考完试的监生们,还未休息,就听到祭酒回国子监的消息。
不仅祭酒回来,甚至带来汤先生。
还要把他们二月月考的文章糊名誊抄,然后再阅卷?!
这待遇,跟科举没什么区别了吧。
一时间,号舍里的监生们都有些傻眼。
纪霆原本准备回外祖家休息,明日放假一日,他一般都会回家。
但这会来找他的人太多,只能让青竹跟来接他的马车说一声,自己明日再回。
纪霆安慰大家:“应当没什么大事。”
“到底是今年头一次考试,祭酒大人重视,也很正常。”
这正常吗。
不好说吧,毕竟只是一次月考而已。
但很快,有些人反应过来。
已经回到家的阚文彦听闻这个消息,同样惊讶。
书童下意识道:“那咱们托的人?”
二月月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阚家已经万全的准确,其中一项,便是托了跟他家交好的夫子,在阅卷上下下工夫。
文无第一,只要说是自己风格偏向即可。
多数人找不到太多问题。
相信不少人,愿意
卖这个面子给阚家。
可一旦糊名誊抄,那就不好说了。
只凭文章来看,就不会有这种偏向。
祭酒他们,是因为这事回来的?
不管原因如何,反正把阚家的计划直接打乱。
可人家的动作又很合理。
如此,才是公平的。
阚文彦没有理会书童的话,只是皱着眉道:“祭酒他们,就那么信任纪霆会赢?”
若不是如此信任,根本不会这么做,就该像他们一样,买通关系才是。
此刻的国子监里面,祭酒跟汤先生坐在大殿之上,看着书吏等人一一誊抄。
五十六个考生,一百一十二份文章,抄录确实需要时间。
其中一个书吏抄写的时候,笔下忽然一顿。
在京城做书吏,至少也是个举人。
以他的水平来看,这文章写的,实在是好。
本来以为这份是个意外,可抄到下一份的时候,更是让他愕然。
没记错的话,这些生员都是秀才吧?
秀才的文章,能如此之好吗?!
国子监的夫子们,其实大概知道学生们的水平。
故而加班加点阅卷的时候,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即使如此,看着监生们拼全力写出来的文章,还是让他们惊叹。
不等他们夸奖,那汤先生已经开始夸赞了。
“非真才子,无此穷极工巧之作啊。”
汤先生都这么夸了,众人连忙去看。
因是誊抄出来的文章,自然不看笔迹,只看内容。
那开篇便是佳句,后面的文章不仅扎实,还极有力度,文章条理分明,深入浅出。
实在是佳作。
“秀才有此文章,可评为第一了。”
众人点头,就连汤先生也这样想。
可祭酒却递过来一篇文章:“看看这个。”
再看这文章,竟然结合时事的点评,用词犀利,让人拍案叫绝。
“好啊,写的痛快至极。”
“好文笔,理足气充。”汤先生眼睛又是一亮。
谁料这还不算完。
等大家把大部分文章都看一遍,让汤先生都发出感慨:“如今的学生,文章写的如此之好了?”
陈学官夫子适时提醒:“他们都是各地的英才。”
汤先生恍然,连他都感慨道:“乡野遗才竟然这般多。”
这些学生多数家境不好。
若无扶持,以后如何,就不好说了。
现在朝廷把他们发掘出来,不让他们为俗物操心,天赋骤显。
汤仪忽然觉得手里的文章全都沉甸甸的。
天下间的人才,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但都需要伯乐指引。
皇上的新政,确实极好。
汤先生兴奋道:“其他文章呢,快写看完才是。”
三月初一,这一整天,国子监学官等人都在阅卷。
文科的试卷评个优劣,实在是太难了。
幸好祭酒让他们糊名誊抄,否则再看看学生的名字,肯定更难做抉择。
五十六个人的成绩,终于定下排名。
后面的其实还好,第一也还行。
第二到第十名,竞争的太激烈了。
大家的文章各有各的优点,实难分出伯仲。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当中。
第一的脱颖而出,更是赶来看热闹的翰林官员们好奇。
这国子监月考第一,真的那么确定?
汤仪笑道:“来,你自己看。”
那两篇文章递给对方,只见题目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题目出自《论语》,其中意思很明白,看到事情却不管,不是真正的勇。
再看文章开篇。
圣人以取义望天下,而激其本明之心焉!
“好开篇!”翰林学士赞道,“开篇便振聋发聩!”
这意思是,圣人是用义来取得天下,从而激其大家的本心。
这本就是圣人推崇。
文章下面,则阐述义跟勇之间的关系。
用词并不拗口,观点却极为新颖。
从小义大义,再到时事政治,还有实际的建议,比如士风涣散,百姓生活不稳,应该如何以义行事。
可以说,这是一篇不仅有文采,还有实操的文章。
“以雁门关兵祸,谈到朝廷招揽贤才,从本经出发,再切合时事,如此才干,妙啊。”
“这是谁的文章?”
考试文章共计两篇,只看这第一篇,翰林学士便断定他必为第一,至少好奇这人是谁。
别说他好奇了。
汤仪也好奇啊。
其实他心中闪过一个名字,
但是不是那个小子,还要再看看。
毕竟这文章有贯穿日月之气,实在太少见了。
可文章结构之严谨,又觉得不是一两年之功。
祭酒再次提醒:“先看看下一篇文章。”
方才是四书文章,下一篇为五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2/34页)
而题目只有一个字,《理》。
这题目出自中庸三十一章。
上下文为:“唯有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理,条理也。密,详细也”
看到这个题目,别说翰林学士,就连汤仪都撇撇嘴。
谁出的这种题目,实在是过于抽象议理。
可这题目,考的就是基本功扎不扎实。
对于上一篇好文的笔者来讲,这种题目并不会在他的舒适区。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的外放的,张扬的。
那这一篇文章需要平和跟理性,以及抽象的概念解释,不需要那么契合实际。
对很多读书人来说,能写好前者,后者就会有所欠缺。
不过多数考试不会要求那么多,只要能写好一种文章,已经足够了。
所以翰林学士对这个学生的第二篇文章,并没什么太大期待。
只是看下去之后,让他全然傻眼。
“至圣有理之德,智之见于分者也。”
第一句话,便解释考题的意思。
下面的阐述其中意思,如果不精通中庸者,必然写的全篇茫然,看出其中一二。
但人家的文章,却是一目了然,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把道理讲的那么明白。
“这,这人必然是第一!”
怪不得其他文章名次讨论的那般激烈,第一却毋庸置疑。
写的太好了。
不愧是皇上特招过来的学生。
有他们这些学生在,谁还敢说国子监都是一群庸才?
“好文章,好学生。”
这翰林学士,心里更加偏向皇上的新政。
他们南正国人才济济,要从各个方面选择英才啊。
看看,这头一年,就找到这么多有天分有天赋的学生。
经过一天排名。
终于在三月初二早上,国子监二月月考的成绩,便张贴在读书堂上。
五十六个人的排名,简直一目了然。
而且还是绝对公平的排名。
听说负责此事的祭酒跟汤先生看完排名之后,就赶回礼部忙会试的事。
剩下的评价,就留给国子监监生,以及京城百姓,文武百官吧。
不过祭酒还把消息递给皇上跟首辅一份。
让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位对国子监的重视。
阚文彦罕见来了早读,不知道是不是说好的,朱家墨竟然也来了。
三月初的寅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不少人都能看到他们两人的表情。
尤其看到第一名的表情。
“纪霆。”
国子监二月月考的第一,是纪霆。
不仅名字写了上面,他的文章更是贴在后面。
其他人都没有
这个待遇。
这也更能说明,国子监的夫子们,觉得他的文章可以服众。
朱家墨跟阚文彦一字一句阅读。
这是纪霆文章的原稿,还能看出他写文章时的自如。
都说字如其人,放在纪霆身上确实如此。
越看下去,阚文彦脸上的冷笑越止不住,笑到朱家墨都觉得他疯了。
但朱家墨知道对方什么意思。
阚文彦一直自认为是天才,可他的天分跟纪霆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有的文章看完了,会让人觉得自己努努力,也能达到这种地步。
但有些文章的才气,是根本藏不住的,也不是他们努力能达到的程度。
比如纪霆的这两篇文章。
看起来丝毫不费力气,就写出这两篇直登榜首的佳作。
阚文彦边看边笑,笑里竟然藏着一丝绝望。
他下意思看向纪霆,还未看到对方的表情,就听朱家墨惊呼。
又怎么了。
一个刺激还不够吗?
又有什么事。
“第二名,田俊。”
田俊,那个一直阴阳怪气,今年才十六的穷秀才?
他怎么会是第二。
“第三也不是你。”朱家墨发誓,这话他是脱口而出的。
但难免带了点幸灾乐祸。
第三是个叫宁进才的书生,他是今年才来的国子监,正在在食堂里跟纪霆一唱一和,笑骂阚文彦的那个。
宁进才还笑道:“第三,有三十两赏钱,够我一家一年花销的了。”
那第四呢?
总是阚文彦了吧。
并不是,而是万岑万秀才,十两赏银攒一攒,他跟未婚妻的婚礼,也会更好吧。
一直到第五名,才看到阚文彦的名字。
从小被人吹捧的京城才子,不过第五。
那么多夫子,那么多珍品孤本,从小不间断读书,却不如乡下来的穷秀才。
打个比方说,一个是从小名师辅导,学习资源一点也不缺,各种卷子资料,想要什么有什么。
另一个就是看看书,顶多在这几个月里看了些资料。
然后考的比前者好太多。
这种差距之下,阚文彦直直往后退,等他再看向纪霆的文章,明显想去撕掉那几张纸。
但附近的监生们,可不允许他这么做,直接把他推开,这才让阚文彦冷静下来。
至于朱家墨,他在五十六人里面,只排名三十六。
他的学习资源也不用说,反正比在座的这些人好。
不同的起点,却还不如人家。
朱家墨闭上眼。
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也算见识到了。
朱家墨其实并不算冷静,他因说错话,让朱家全家战战兢兢,更是日日去探皇上口风。
等皇上说,让他好好读书,此事才算轻轻放下。
但家族付出代价,自然不言而喻。
短短半个月里,他明白了太多事,明白了太多争斗。
更像纪霆跟他说的,如果信奉的是大鱼吃小鱼,那他绝对是被阚家吃掉的那个。
朱家并未过分苛责他,就是因为他跟父亲说了这句话。
原本暴怒的父亲叹口气,说了句,你以为阚家那么好脱离吗。
好在朱家很快找到对策。
趁着这件事,向皇上表忠心。
国子监里发生的事,可没那么简单。
纪霆帮皇上拿到了那么多东西,他所谓的锋芒毕露,必然会被上面护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3/34页)
再看他的文章。
看他的文章里的志气。
谁会不惜才呢。
让其他学生意外的是,从这天开始,朱家墨竟然也来国子监早读,甚至很快要搬到号舍里住。
看样子,是打算跟纪霆他们一样,遵循太祖旧例,按照国子监的时间表读书了。
至于阚文彦,听说他大受刺激,家里劝了半晌。
等到太后让人去看,又说给他找名师,才勉强恢复。
消息传到京城市井,更让百姓们有乐子可看啊。
本以为今年最大的热闹是会试。
没想到国子监一个月考,就引出这么多事。
而学生们的文章,也传了出来。
尤其是前十名的文章,甚至被人装订成册,偷偷售卖。
官府倒是知道这事,不过偷印的是正经文章,多也不追究。
但官府也没想到,前十的文章直接买到脱销,读书人几乎人手一份。
为何?
张秀才又来茶馆吃茶,直接道:“因为写的好!”
“十个人,二十篇文章,写的太好了!”
“这还只是月考,等他们参加乡试,那文章必然更佳。”
原来不是没有好文章,只是厉害的人才被埋没了。
万幸,还有皇上慧眼识英才,把他们从南正国各地找出来!
没错,就是因为写的太好。
连备考的举人们都拿来看,第一篇自然是纪霆的文章,看完之后,竟然有人道:“他若参加乡试,必过的。”
剩下九个人的文章各有千秋,但都是才华斐然。
还有人数了数。
发现前十人里,只有一个贵族子弟,而且只有第五名。
其他都是平民子弟。
这个消息出来,更让普天之下的学子们振奋。
在知识面前,是不讲门第的!
而之前名噪京城的阚文彦,却很少有人谈起。
以前都说,他是京城小辈里最有前途的。
这么看来,只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啊。
一句句轻飘飘的话汇集起来,足以振动朝纲。
反正皇上日日笑呵呵的。
有了实际的成果,有了民间的呼声,朝中不少人自己都闭嘴了。
他招贤纳才的新政,可以继续推行!
纪霆啊纪霆,可真是朕的宝贝!
怎么就有这样的人才呢。
比皇上更高兴的,肯定是卓侍郎了。
他科举名次并不高,一直算是心病,他儿子也是如此。
全家就靠着治水的本事,在朝廷立足。
现在呢,看看他外孙!
不过十五的年纪,那文章写的,力压一众才子。
纪霆老老实实跟着外祖身边当个吉祥物。
长辈想要长脸,他肯定会配合的。
不过也没多少机会,多数时间,他还是在国子监读书。
靠着读书得来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回到国子监,林丰宝对他敬佩不已,别看他五十六人里面,排行五十六,可他根本不在意啊。
本就是这些人里,唯一不是秀才的,垫底不是很正常吗。
万秀才,袁秀才,田秀才经过这次考试,也算心里有数了。
更是让他们明白,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别管那些有的没的。
林丰宝感慨之余,还问纪霆那五十两奖金怎么花。
他们两家自然是不缺这个钱的,本想说会请国子监同窗吃酒。
但纪霆却摇头:“我要是请了,其他人怎么办,以后的第一怎么办?”
难免要跟他一起凑点银钱,不合适。
这个倒是。
林丰宝感慨:“你如今做事,越来越周全了,我还真要跟你学学。”
可纪霆转而道:“说起来,我在花鸟集是不是有个幼鹰,回京也半年了,一直没去看过。”
纪霆回京之后,事情也很多。
过年那会倒是想去,也没抽出时间。
等到四月初八,京城会试的时候,国子监会放几天假,到时候去看看他的鹰长成什么样了。
说起来,还要多谢老家的郑勋,帮他付了尾款啊。
纪霆跟林丰宝,万秀才他们说起养鹰的时候,阚文彦正好路过,眼里再也没有装出来的温和。
他死死盯着纪霆,放下一句话:“一次第一而已,不要太嚣张。”
怎么就嚣张了。
纪霆不理解啊。
现在的阚文彦独来独往,身边没有簇拥着贵族子弟。
估计不想当下一个朱家墨。
听说他读书更加努力,只看眼底的乌青,大约就能猜到。
林丰宝不理解他的怨气,纪霆却是明白的。
都说了,国子监不止是一座学校。
而这里的争斗,更不会止于表面。
阚文彦的
压力,可比他大多了。
纪霆干脆道:“那你要比什么,还要比第一吗。”
“怎么,我要是赢了,你也退学?”
此话一说,在场不少学生都看过来。
去年纪霆跟国子监几百学生打赌,让他们一一退学的事,大家可都清楚。
事到如今,除了没有参与进来的学生,其他人都灰溜溜离开。
毕竟纪霆的坚持已经无需证明。
现在又跟阚文彦比?
比谁拿的第一更多?
本来以为,阚文彦会直接答应。
谁料他嘴唇动了动,竟然未战先怯,直接走了。
他这一走,监生们哄堂大笑。
要说狠话的是阚文彦,灰溜溜离开的还是阚文彦。
他到底想怎么样啊。
经过这事,平民学生们似乎也意识到,这些人只是出身比自己好些,并不代表他们的品格跟天赋比自己厉害。
他们之间的差距,不过是时间跟经验。
谁都没必要妄自菲薄。
以前他们说自己两句寒酸,他们便会恼羞成怒,现在反而十分坦然。
他们就是穷啊,这也没办法吧。
可这里是国子监,好好读书,才是正理,何必跟别人比较呢,没有意义啊。
阚文彦不敢比的消息,自然也瞒不住京城爱闲聊的众人。
听的不少人哈哈大笑。
还以为贵族子弟都很体面呢,现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4/34页)
看来,也不过如此。
但阚文彦不敢比,却依旧会被大家拿来做对比。
国子监三月份月考。
四月份中间有个会试,但大家依旧关心国子监的四月底考核结果。
没办法,谁让这个有乐子看。
二月月底考核,纪霆的文章稳坐第一。
三月底考试,纪霆的两篇文章,再次夺得榜首。
等到四月底时候,连新科进士都要问一句:“纪霆的文章呢?”
他们也想看看,纪霆的文章是不是还那样好啊。
结果不言而喻。
纪霆,依旧是第一。
而他的第一,更证明皇上的新政无比正确。
不是皇上把这些学生召到京城,那国子监的水平会这么高吗?
会发现这么多好学生吗?
纪霆没来的时候,国子监风气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他来之后,那国子监的早读都捡起来了,无论什么时节,学生们雷打不动的去读书。
这种场景,已经多少年没见过了。
原本反对皇上新政的声音逐渐减少。
这里面要是没有纪霆的功劳,谁信啊。
不少人都在想,皇上会如何嘉奖纪霆。
可谁也没想到,他得到的嘉奖,竟然是去琼林宴赴宴。
纪霆收到圣旨的时候,人都傻了。
他?
去琼林宴?
那不是进士们的宴会吗。
他一个小小的秀才,过去做什么?
本来大家以为,新科进士们会不高兴,谁料进士们却笑:“好啊,他是该来的。”
“幸好他年纪小,若我们同龄,那我肯定考不过他。”
这话有人想反驳,但扭头一看,说话的人竟然是今科状元。
好吧,状元都这样讲,他们只能闭嘴啊。
纪霆,南正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参加琼林宴的秀才。
这待遇,也是独一份吧?
第72章 第72章自觉
第72章
纪霆收到消息时,正在国子监读书。
同窗等人,下意识看过来,眼里的羡慕都不用说了。
琼林宴啊!
新科进士们宴会,纪霆竟然能去?
实在令人羡慕,不过想想也是。
如今国子监的风气,很依赖他的坚持跟他的成绩。
这对皇上的新政,有很大的帮助。
来京城国子监时间长了,这些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
故而纪霆能去,似乎也很正常?
“谁说正常了!”
“这哪里正常啊!”
“他不过是个秀才,就被邀请去了,这哪里对了。”
可对于看过纪霆文章的人,却觉得这一点也没什么。
心里甚至隐隐觉得。
去琼林宴,对人家而言不过时间问题。
提前去怎么了,提前去有问题吗?
卓家反正已经提前准备了。
虽说穿的衣服有定式,但料子没要求啊。
他家便做身极好,好让自己孩子出出风头。
卓老夫人就差把京城的布料商都喊过来了,只为做一袭青衿。
放在别的秀才身上,或许显得有些张扬。
但在纪霆这里,完全不会。
毕竟他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
琼林宴当日,纪霆浑身上下,能戴装饰的全都戴了,偏偏也不显得累赘。
更显得他这个公子哥儿金尊玉贵长大,浑身的气势,完全压得住这些物件。
琼林宴之前,还有状元进士游街的流程,这个时候纪霆肯定不能去的。
本想着在宴会等着即可,谁料小太监一路领着,直接去了勤政殿。
路上的时候,纪霆就发现不对劲,但那小太监不说话,他也不好多讲什么。
等看到皇上时,纪霆才装作恍然大悟,连忙去行礼,看着还有些不安。
皇上跟首辅看着他,笑道:“果然还是个少年人。”
纪霆再抬头看,旁边的首辅,正是他去国子监头一日,跟祭酒大人下棋的老人。
等他行过礼,皇上还对首辅道:“程首辅,纪霆的模样,倒是跟纪伯章挺像的。”
程首辅自然知道。
这父子两个,不仅长得像,心性也像。
但纪霆明显继承他爹跟他祖父两种优点。
直白点说,就是这儿子比父亲还厉害些。
皇上跟首辅的调侃,被纪霆听到耳朵里,更加证实自己的猜测。
之前都说,他爹是因为跟程首辅吵架,这才被罢官。
如今看来,估计还有不便明说的原因。
至于皇上的态度,似乎更加温和。
为什么啊?
他爹被罢官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虽说这些东西并未答案,但纪霆知道,自己这皇宫之行,肯定没什么危险就对了。
果然,皇上又跟他说了些话,虽都是不痛不痒的,但很明显是对小辈的态度。
接着便让太监领纪霆去皇子处,说是那边正在温书,可以一观。
三个皇子温书,身边必然有太傅。
让他去看?
纪霆被带着过去,三个皇子中大皇子今年十二,小皇子今年六岁。
几个人都好奇地看着纪霆,明显知道他是谁。
太傅胡子花白,精神却极佳,看向纪霆时微微点头:“坐下一起听听吧。”
虽说太傅讲课的内容,纪霆早就学过了。
但跟皇子们一起读书,又是另一项殊荣。
另一个角度看,甚至能称为皇子同窗。
看来,这又是皇上给的另一层优待。
似乎也向大家表明态度,只要跟着皇上做事,必然会投桃报李。
这让纪霆更好奇了啊。
所以他爹到底做了什么。
不过以他爹的性格,应该不是他爹的错吧。
一堂课上完,三位皇子齐刷刷聚到纪霆身边,全都好奇地看着他。
“你就是那个纨绔?”
“就是你一个人,把国子监那群人全都赶走的?”
“你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吗。”
大家七嘴八舌的,纪霆还在斟酌怎么回事,只好道:“草民不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5/34页)
草民只是好好读书罢了。”
谁信啊!
可仔细想想,他确实在好好读书。
不过大皇子倒是想到一件事:“你不是喜欢金翅猃吗,说起来也巧,珍兽馆那边新下了一窝小崽子,你要不要去挑挑?”
好吧,看来他的糗事大家也都知道。
纪霆想了想道:“还是算了,草民跟大黄有了缘分,就不想再换了。”
“想来小狗就是小狗,只是人们把它们分成不同的品类,然后规定了其价值,其实都是狗子。”
纪霆养一只大黄已经没时间遛了,不能再养啊。
大皇子并未再说话,不过明显想到什么,笑着道:“好,回头秋狩的时候,你带着大黄一起。”
好家伙,这算不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连他家狗子都能一起去皇家秋狩啊。
在皇子所一直待到琼林宴开席,纪霆才跟着三位皇子一起过去。
其中繁杂的流程自不用说。
纪霆跟皇子们更像是旁观者,故而看得更加明显。
在场的进士们面带笑容,大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意思。
这几乎是读书人的最高点了,难免兴奋至极。
纪霆作为读书人,感觉也十分不同。
不过等皇上首辅等人走了,纪霆才知道这场上的热闹才刚刚开
始。
美酒美食接连送上,几十进士一会诗兴大发,一会提笔写文章,还要玩飞花令。
纪霆还被状元郎抓住一起玩。
别啊,你们是在毕业狂欢。
我还只是个秀才啊。
等到琼林宴结束,纪霆再去国子监读书时,就见同窗们个个面带笑容,看到纪霆第一时间就围了上来。
“皇上关于科举的新政,你看到了吗。”
“今天早上刚发布的,他肯定不知道。”
还是林丰宝把事情说了一遍。
如今会试结束,皇上新政颇见成效。
故而琼林宴结束第二日,皇上与国子监便草拟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的目的,便是兴办学校,资助贫困学生读书。
奏章上写,群天下之英,讲习于乡里云云。
大概意思的,要召集天下的英才,要在乡野之间读书。
其中的细则更不用讲,祭酒等人早就斟酌多时。
从夫子的派遣,再到书籍的发放,总之面面俱到。
放在之前,这份奏章还会有阻力,如今却不会了。
国子监的成功,已然说明问题。
只在各个家族里找治理国家的人才,实在太难了。
相比之下,还是乡野的天才比较多。
而且国子监的入学方式也会直接改变。
以后想进国子监的监生,必须经过层层考核,到了这里之后还有更严格的入学考试,才能进里面读书。
这也确保国子监的生源必然极为优秀。
这才是举全国之力培养人才。
不只是文举,还有武举同样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