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1 / 2)
【元宝藏得城中大族支持,取得最大优势。城中世族庶子皆投靠势力最大,最有可能争霸天下的李密。】
【如今武阳郡势力已经和李密开始了接触,魏征作为元宝藏密使,前往荥阳投递书信。李密欣赏其文才,任其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
看着旁白内容,苏昱辰不由好笑,这样一个滑头的家伙,却成了史书上铁骨铮铮,敢硬怼皇帝的人。
能在史书上活下来,并拥有一席之地的人,果然不能小看他的朝堂智慧,不过这样一个人,现在就收走,还能成为直谏君王的直臣吗?
【魏征投李密,先后多次献策。然李密虽觉得其谋略不错,但均未采纳,魏征郁郁不得志】
“所以,这是暗示我先让魏征去李密处碰壁,然后再挖他走?也好,先去看看他再说。”看着旁白,苏昱辰立刻就明白了什么意思。
苏昱辰挥手招来店家,在扔了一粒碎银之后,店家喜笑颜开,对他的问题无有不答……
“魏征?没听说过!哦,是郡丞大人的典吏书记官啊?还是没印象。”
“不过道爷您别着急,小的虽然不知道,但是可以让小二跑腿去问问。”
“什么?能不能问到?道爷您别看小的其貌不扬,祥哥儿您知道吗?那是郡丞府上看守门房的陈哥。跟小的是本家兄弟,别人问不到,小的一问就知。”
“不过嘛!!道爷您这点银钱可是不够!不能让小的白干不是!”
……
看着拿着两粒碎银下楼招呼小二的店家,苏昱辰无言一笑。
又过了片刻,一个店小二气喘吁吁的跑上楼来,看见苏昱辰露出一丝笑意,略微喘过气来,就道:“那位魏老爷住在城南的民居里,沿着城南主道走到头左拐,左手第三个巷子进去,第五家就是,道爷只要去了一看就知。”
苏昱辰点了点头,随手扔给他几枚铜板,小二喜滋滋的收了,又把苏昱辰一路送出酒楼。结果刚转身,就看见掌柜的瞪着一双死鱼眼,伸着手看着他。
“是给呢?还是昧下呢?”小二犹豫了。
ps:很长时间没见面的老同学突然要介绍个朋友,免了,这饭想想也知道吃不起。
第365章 见魏征
苏昱辰依照小二的指点,很快就找对了地方。
不过这里和沈落雁隐身的民居不同,却是真正的穷苦人家居住的地方。门口的门楼破旧不堪,显然已经有了年月,而且没有修葺过。
推开小院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灰黑色的砖瓦结构旧房,房顶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野草已经生根发芽,随风摇摆。
院中除了一口水井,就是屋檐下一把破旧发亮的躺椅,整体灰暗的色彩,绝不会有人相信这是一郡吏员所住。
推开房门的瞬间,一道乌黑的光泽迎面而来,真气鼓荡,发出尖锐的呼啸,宛如长枪硬戟刺来,实则只是一根乌木筷子罢了。
筷子尖头的真气幻化出十二股气劲,笼罩苏昱辰胸前,气劲刚猛而又内敛,既可以随时突进伤人,又能随时撤回,不至于误伤,显然对劲气的把握妙到毫巅。
握着筷子的手枯瘦如鸡爪,指骨细长秀气。紧随其后的人,身穿一身半旧道袍,披散的头发只用一根发黄的玉簪挽了个道髻,唯有双眼明亮有神,在昏暗的屋子里,显得耀耀生辉。
那筷子到了苏昱辰身前三尺,空气中浮现出一丝金色的光罩挡在前面,光罩一闪而逝,那人却如同被人推了一把,飞快朝后倒去。
【你遇到了魏征,他很落魄,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魏先生就是这么欢迎客人的?”
那男子正是魏征,此时他倒飞而回,刚巧落在自己刚才坐的位置上,此时还在为苏昱辰对真气、力道的把握吃惊。
听到这话,他不由冷笑一声,道:“不请自来非是客。阁下一不敲门,二不打招呼,大模大样的直接往别人家里闯,和盗匪何异?”
苏昱辰笑了笑,只凭他这张嘴,难怪不讨喜。明知不是自己的对手,还要打嘴炮。
“魏先生是元宝藏的典书,此时为何在家,反而没有上衙?”
魏征神色一滞,反问道:“阁下硬闯我家,所为何事?魏某不记得和阁下有过交集。”
【魏征虽为元宝藏典书,但并不得信任。元宝藏虽欣赏其文采,多征用其奏疏,但依然将他排斥在自身的核心圈外】
看到旁白,苏昱辰算是明白他为何一个人在家喝闷酒,原来是郁郁不得志,被排挤了。
扫了一眼桌上的咸菜豆腐和残酒,苏昱辰问道:“不知道魏先生对李密怎么看?”
魏征眉头一皱,看向苏昱辰。苏昱辰却不搭理,环顾屋内,可谓是一贫如洗。除了一只书箱和几册书籍,可以说身无一物。
魏征虽不悦,但硬生生忍了下来:“阁下是密公的说客?那为何又直呼其名?”
苏昱辰坐在他对面,正色道:“我却和李密没有关系,今次前来,只为考一考魏先生。”
“呵!”魏征露出一丝不屑的表情,道,“魏某不需要阁下的试探,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阁下还是说说的好。”苏昱辰道。
魏征心头一怒,原本喝闷酒的郁闷涌上心头,瞪着苏昱辰就要开骂。只是一对上苏昱辰的眼眸,浑身上下一个激灵,原本昏昏沉沉的意识都不由清醒了几分,醉意直接跑到了九霄云外。
“咕咚”一声,魏征咽了咽口水,摇摇头却是彻底清醒了过来,再仔细打量了一番苏昱辰,终于察觉出他的与众不同来,不由诚心道:“请问阁下如何称呼?刚才是魏某孟浪了!”
苏昱辰摇摇头:“萍水相逢,互通姓名却是不必了。魏先生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魏征苦笑一声:“阁下若是来为哪家做说客,也得让魏某知道个来历才是。”
看苏昱辰不答,魏征拱拱手道:“我看阁下并非常人。也罢,那魏征试言几句,对与不对,还请阁下指教。”
他低头沉思片刻,道……
“以魏征来看,当今天下,最有机会争夺天下的,有三人。其一,王世充,第二,李密统领的瓦岗军,第三,河北窦建德。”
“王世充受杨广所托,进驻洛阳,总理与瓦岗之战。虽处四战之地,但却紧握洛阳,虎视南北。最主要的是,现在隋朝仍在,他掌握大义名分,手中兵粮均不缺。”
“等到杨广一死,他若是能以洛阳为根基,挟天子以令诸侯,收回虎牢,再掌握兴洛仓,向北占据关中,而后坐看天下风云,等待时机。”
“次一等的话,就是瓦岗李密。他本身的武功谋略都不差。更是击败张须坨,尽收人心。”
“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他并非瓦岗军的大首领,若要夺权,势必要击杀崔让才是,稍有不慎,就是一场火拼,到时候局势尚未可知。”
“再一个,李密虽攻占荥阳,但手中无粮。北方仅有几个常平仓,都还在隋室手中。时间一久,没有粮草后援,势力动摇军心。”
“还有一点,他手下文武分制混乱,任人唯心。长久下去,难免令出多门,对未来不利。”
“最后一个,却是河北窦建德,此人是河北黑道首领,掌控黑白两道,手下势力不弱,又坐拥河北腹地,除非王世充与李密联手先攻他,否则他却是可以待价而沽的。”
苏昱辰摇了摇头:“魏先生却是忘了北方三大门阀。”
魏征不屑道……
“三大门阀中,宇文阀的力量被杨广带去丹阳,此人坐困淮水,却是进退两难。”
“而且宇文化及狂傲自大,宇文成都有勇无谋,就算那昏君死了,宇文化及只怕也不敢和杜伏威一战,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