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1 / 2)
………………
这一天澜沧江畔。
日头正浓,路边的茶棚里,坐着几桌带刀佩剑的客人低声谈论,其中一桌,一个大汉独自一人而坐,引的其他人时不时回头。毕竟这年头,敢一个人出门上路远行的,都是有本事的狠人,否则一路的山匪水匪就能把你吃干抹净。
就在众人相安无事的时候,有人抬头一看,不由痴痴愣神,手中的茶碗顺着下巴流了一地,引的同伴纷纷笑骂抬头。
只见远处的大道上,一对年轻男女宛若仙人一般,步履飘飘,好像凌虚御风,上一秒还在远处,下一秒似乎只是几步之间,就已经到了茶棚外面。
此时再看,男的衣袖飘飘,长相俊秀,一双眼眸温润中带着清冷,看似温和而又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女的一身绣袍一看就非凡品,站在那里显得弱不禁风,却自带一丝英气,眉目转动间神光闪烁,显然是武功高强之辈。
那男子目光一扫,随即露出一丝笑容,看向那独坐一桌的大汉,直接走了过去坐下道:“乔兄,没想到竟然在大理遇到你。”
来人正是苏昱辰二人,而那大汉正是一人入大理的乔峰。
此时乔峰目光一闪,看向苏昱辰和旁边的王语嫣,笑道:“没想到竟然在大理遇到苏兄弟,两位这是闲游大理么?”
【乔峰深知你的武功、悟性如何,你出现在大理的时间,正是玄悲遇害前后,他对你产生了疑虑】
看到旁白,苏昱辰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苏某此行,却是去了一趟天龙寺,为寺内几个和尚讲经说法。”
“噗……”旁边王语嫣闻言一笑,“你那是讲经说法么?强借人家的剑谱,还贬的一无是处。”
看到乔峰探究的目光,苏昱辰只好解释道:“苏某算定这云贵之地有机缘,这才特意到此一游。至于剑谱么?那天龙寺的六脉神剑传的神乎其神,不去见识一番实在可惜,只好上门借阅一番。”
乔峰虎目露出一丝兴趣,道:“江湖传闻,将大理六脉神剑和少林易筋经传闻为天下两大奇功。苏兄弟即已见识过,不知道传闻是真是假?”
苏昱辰摇了摇头,不在意道:“那六脉神剑传的神乎其神,其实不过是在一阳指之上,弥补了杀伤力不足的杀人武功,却是让我大失所望。”
说着,他右手拇指一按,一道指劲带着锋锐之气,气劲雄浑,颇有石破天惊之势,‘咚’的一声,将十丈外的一颗大树射出碗口大的一个洞:“这是少商剑。”
说着他食指一伸,一道道劲气变化多端,‘哚哚哚…’在碗口大的洞口四周射出一排洞口:“这是商阳剑。”
接着他中指、无名指、小指连弹,将每一路剑谱都演示一遍。每一路剑谱都各有特色,气劲浑然不同,又可以互相搭配。
此时茶棚内已然寂静无声,就算一开始觉得他在吹牛的人,此刻也都尽数低下头不敢多看多说,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招来杀身之祸。
乔峰看着十丈外那棵轰然倒塌的大树,不由赞叹:“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果然名不虚传。十丈之外,弹指毙敌。”
苏昱辰却并不满意,摇头道:“这六脉神剑只有杀伤力,也没有什么稀奇,却是让我大失所望。还不如枯荣和尚修行的禅功有趣。”
“苏兄弟所说,可是天龙寺枯荣大师?”乔峰问道。
苏昱辰露出一丝意外:“乔兄也知道枯荣和尚?”
乔峰点点头道:“昔日曾经听玄苦大师点评天下高手,这位枯荣大师虽然名声不显,但传闻他的一阳指已经晋入二品。武功之高,可以排进天下前十。”
苏昱辰不屑摇摇头道:“枯荣的一阳指也就那样。不过他修行的《枯荣禅》却是佛门一绝,暗含生死枯荣的轮转之道,对我颇有启发。比起什么一阳指、六脉神剑可有趣多了。”
乔峰神色一苦,却是不知道该答什么才好,不过想想这人一看就会,一会就精,只怕天龙寺的大师们初次见到,比自己还要不堪,也是摇了摇头。
第318章 点评天下高手
眼看这三人都不是普通人,那些歇脚的行商和江湖中人纷纷起身悄然离去,就怕一不小心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被人杀人灭口。
三人聊了一会儿天龙寺的见闻,苏昱辰语言间对天龙寺暗藏的几位高手纷纷点评了一番,用他的话来说,只能算是一流高手,距离绝顶还差了一段距离。
“若是以苏兄弟你的眼光,只怕这天下难有和你匹敌的高手了!”乔峰感叹道。
苏昱辰眼中闪过一丝金光,一闪而逝。坐在他对面的乔峰心头一紧,好像有一种从里到外被看穿的感觉,不由心底长叹一声。
苏昱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
“若我不算,这天下的高手还是有不少的。”
“除我之外,这天下我知道的,最厉害的高手,就是窝在少林寺扫地的一个老和尚。”
“还有不知道在不在世的逍遥子。龙虎山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老怪物。这些人可以和那个老和尚并列第一档。”
“这些人之下,就是西夏太后李秋水,‘天山童姥’巫行云,‘阎王敌’薛神医的师傅无崖子,还有就是乔兄你。你们四人可以并列天下第二档。”
“和乔兄你并列的这三人却是同门师兄妹,逍遥子正是这三人的师傅。”
“再往下的话,则是我身边这位王姑娘,少林玄慈、玄澄一辈,慕容复,丁春秋,大理天龙寺几人,大理皇帝段正明,江西龙虎山,‘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等等。”
“不过王姑娘天资不凡,只要她不走错路,未来可以成就大宗师,却是可以和那老和尚并列天下第一档的人物。”
乔峰好奇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小姑娘,随即道:“玄澄大师精通十余种少林绝技,可称少林当代第一人,以他的武功,乔某要胜他也颇难,难道还不足以和乔某并列么?”
苏昱辰摇了摇头,解释道:“少林绝技各有缺陷,玄澄虽有大毅力,但执念太重,悟性不足,武功有极大缺陷,日后必定遭劫。”
“敢问苏兄弟这是有什么说法?”乔峰拱手问道。
苏昱辰解释道……
“天下佛道两门,追求的本是大道,武道只是求道路上的护持法门。”
“少林追求佛法,以慈悲为怀,渡人渡己,这就和武道杀伐之法就有了冲突。所以少林七十二绝技中,许多地方都需要理解佛经中的经义才能修行。”
“用佛门的话来说,就是需要以慈悲心,化解七十二绝技中的杀意;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要平衡佛法和武功的理念冲突。”
“玄澄追求极致的武功杀伐,却又不肯放下佛法宽恕的执念。如此一来两种理念时时冲突,这就是所谓的心魔。”
“他要么放下其一,追求武功之道,成就护法明王,或者选择放下武功,成就一代高僧;要么以一种理念战胜另一种理念,统摄心念,才能不至于乱了心神。”
“以他现如今的状态,继续练下去,势必心神大乱,走火入魔都是轻的,弄不好就是经脉尽断,身死圆寂。”
王语嫣不解道:“按你所说,少林寺中那位扫地僧人只在你之下,难道他不懂这个道理?为何不肯救玄澄?”
苏昱辰不屑道……
“这就是佛门所讲的机缘。那扫地僧不肯明说,只是将对应的佛经放在玄澄常常翻阅的武功秘籍旁,试图让玄澄自己发现。”
“可是玄澄一心武道,哪里知道这些,就算是看到了,也以为是寺中僧人将经书放错了位置。”
“嘿嘿!说来也是可笑。佛门一边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渡恶人入佛门;一边却又对自己人讲机缘,不悟就不救。”
“当然,也许那老和尚就想坐看玄澄经脉尽断,从此息了一颗求武之心,安心做一代高僧大德。”
“还有另一种可能,少林易筋经这一代并无人学会,只因为易筋经修行的理念太高。或许他想借此机会,看看玄澄有没有修行易筋经的机缘。”
“不过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我也不是那老和尚,他怎么想的,我也不可能都知道。”
乔峰问道:“易筋经和六脉神剑并列天下两大奇功,少林寺高人无数,难道没有人能学会易筋经?”
苏昱辰对他意味深长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