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 / 2)
举起手,透过阳光,才发现自己的衣服也被人换过了,他快步走到水缸前,不由惊声道:“不是吧!!!”
原来他不但衣服被人换成了僧衣,就是脑袋也被人剔成了光头,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和尚。
“谁啊?啊?谁这么缺德?”张君宝站在院子里呼喊道。
“我……!!!”旁边一道霸道的声音响起。
张君宝扭身一看,立刻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对方道:“啊,就是你这个和尚,你怎么能做出强掳别人出家这种事,佛祖知道了能原谅你吗?”
“阿弥陀佛!”
那和尚宣号一声,虔诚的道:“佛祖自在心中,和尚日日把它供在心里,佛祖又怎么会计较呢!”
说到这里,和尚脸色一变,拉着张君宝的手腕就走,道:“你随我来。”说着,两人急匆匆来到了一处磨房。
那和尚指着磨坊里的一头驴,道:“小兄弟,你快告诉我,怎么才能听懂它说话呢?”
张君宝一听就乐了,原来是在这等着自己呢,不过他可不会让这和尚如意,他双手抱胸道:“我凭什么告诉你呢?”
“凭什么呢?”和尚摸着自己的光头问道,“对啊!凭什么呢?”
张君宝故意逗他道:“要是你有这本事儿,你愿意教给别人吗?”那和尚摇了摇头表示不愿意。
张君宝看他有点憨傻,便又说道:“你都不愿意的事,怎么能强迫别人呢?那我是不是可以走了?”
那和尚还没有想明白,下意识就点了点头。张君宝嘿嘿一乐,转身就走了出去,只留下那和尚还在磨坊里冥思苦想。
………………
【你练成了狮吼功】
【你精通两门音波武功,一者如雄狮,威严广大,法力无边,闻者振聋发聩,犹如晨钟暮鼓;一者低沉恐怖,犹如坠入无间地狱,让人心神沮丧,神魂失守】
【你融合一阴一阳两门音波武学,你对通过声音震荡全身骨骸,五脏六腑,提升身体潜能有了新的理解】
【你的大道青莲篇更新了】
这天易昱辰闭关结束,终于将狮吼功和鬼蜮阴风吼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音波功。
重要的是他通过这次融合,对于传说中的先天‘哼哈’二音有了新的感悟,只可惜一直无法抓住那一丝思绪。
思考无果,他也不强迫自己,便就此出关。
………………
刚出关,易昱辰就得知秦思蓉上门拜会过,不过他一直没有出关,便已经离开了。
“大哥!秦姑娘说,君宝在河南被人掳走了,只怕有危险,我们要不要去寻找一下。”易继风问道。
易昱辰笑了笑,摇头道……
“君宝本身自有机缘,这次被人掳走,未必是坏事。说不定下次相见,他的武功已经能追上你了。”
“对了,你的绝命剑意和青冥剑意领悟的如何了?”
易继风点点头,道:“按照大哥你的安排,已经有了头绪。只是对飞龙大九式的领悟还不是那么深刻。”
易昱辰一愣道……
“是我的失误。”
“你一直生活在江南水乡,没有去过大漠飞沙,风雪漫天的西域,领悟起来,很难感受到那种意境。”
“可惜,我的剑意太强,不能影响你,这倒是麻烦。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办法,你随我来。”
说罢,兄弟俩一起出了名剑山庄,骑马朝着山庄外面的矮山而去。
在山中寻找了一处溪流,顺着流水一路上行,很快就找到一处下落的瀑布,易昱辰点点头,道:“你就在这里等着。”
说罢,脚步一点,已经飞鸿花海,踏着草木凌空而起。
他落在瀑布顶端,环顾四周,满意的点点头,附近刚好是一处狭长的峡谷,刚好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易昱辰伸手一握,原本湍急的溪流猛的一顿,下一刻,溪水被一只真元大手凌空抓起。
易昱辰元神一动,真元属性随之而变,化作阴寒的太阴真气,随着他真元鼓荡,峡谷内吹起阵阵寒风。
易继风在寒风中下意识一眯眼,随着易昱辰双手一搓,下一刻,凌空而起的溪水化作漫天雪花,飘飘洒洒而下。
在易昱辰的太阴真元鼓荡下,一时间峡谷内好像来到了风雪漫天,寒风刺骨的昆仑山上。
这一刻,周围峡谷的地势被彻底改变,没有了江南水乡的温柔;漫天的风雪覆盖了山谷,草木结冰,溪流断流;呼啸的寒风,冰冷刺骨,漫天风雪狂舞,遮挡了视线。
易昱辰的声音悠悠回荡在峡谷中:“你用心感受这种环境,虽然和昆仑山的巍峨雄壮差许多,但意境相仿。”
易继风在睁不开眼的风雪中点了点头,他让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感受这种环境带给自己的感觉。
某一刻,他抽出长剑,剑光闪动间,逐渐和风雪,寒风融合在了一起,只剩下一条在风雪中独自飞舞的银龙。
银龙桀骜不驯,逆着漫天风雪而上,快如闪电流星,在风雪中起舞,矫健的身影仿佛要征服这一片混乱的天空。
不知道过了多久,峡谷内变得银装素裹,十里冰霜,百里雪飘,易昱辰的身影已经消失,只有易继风与风雪融为一体,连绵不绝的剑影。
第224章 赵构有子,百官百态
当易继风迎着风雪在山谷中练功的时候。
临安城,文武百官都被一则消息震惊:高宗得到道门秘传丹药,调养身体之后,已经让后宫怀有子嗣。
当有三位后宫嫔妃怀孕的消息传到前朝,宛如地震的消息,瞬间让百官都有了一瞬间的不知所措。
随之而来的,则是不尽的狂喜,高宗有后,意味着空悬的帝位有了继承人。百官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而随着高宗下旨,令赵瑗迁居宫外,择府另居的旨意下达政事堂,也让这则消息更真实准确。
一时间除了某些失落的人,更多的人则是弹冠相庆,欢呼雀跃。
此时,政事堂内,秦桧看着前来传旨的那个老太监,整个人呆呆愣愣,好像已经完全失聪了一般。
“怎么?秦相你对官家的旨意有意见?”老太监看着一动不动的秦桧,不由敲打道。
秦桧身边的亲信急忙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袖,秦桧这才反应过来:“嗯?啊!哦……臣奉旨!”
秦桧反应过来,看着老太监不善的眼神,立刻起身接过圣旨,下发政事堂。
直到老太监离去,秦桧提起的精气神瞬间肉眼可见的消散,面对亲信担忧的眼神,秦桧脸色难看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