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王府幼儿园2 > 240-250

240-25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恶毒女配在选秀掉马爆红 夫人她迷途知返后 妻主,我的心好不舒服(女尊) 咒术摸鱼指南 Beta不可被标记 荒野求生?采药而已啦 网恋掉马后主角他弯了 我靠给鬼怪拍戏全网爆红 脆皮男大,摆烂式带崽 我靠码字爆红全宇宙[娱乐圈]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240-250(第1/16页)

第241章 第241章 乱党

第241章乱党

说到这里, 庄老太太忍不住眸间微红。

做母亲的,永远忘不了那一日。

也是从那一日起,她似是忽然看到了儿子的结局。

难过,亦力不从心。

最后, 也没能逃出当时一眼看到的结局……

“后来呢?”喻宝园还是第一次听祖母说起早前这些事。宫变, 叛军, 这些过往觉得同青石镇很遥远的东西, 都如此真实出现在祖母口中, 让喻宝园一时有些恍惚。

而在祖母口中,爹同老爷子应当是认识的。

否则,爹不会貌似将小殿下送到平远王府。

而那位是王府姻亲的王家老太太,喻宝园也才猜到,是王乐翕的祖母,王家老太太。

当时王乐翕在王府闹得鸡飞狗跳,拿青黛和扶光当做谋私的工具, 扶光那么小的年纪就得了蛀牙,青黛每日吵瞌睡睡不着, 都是为了让王乐翕能有在平远王府有落脚的资本。

京中都不敢招惹陆衍。

而王家明里暗里都在给陆衍上眼套。

陆衍没有真正对王乐翕如何过, 都是等老爷子回京之后, 老爷子出面的。

当初王家老太太将青黛和扶光接回平川抚养,老爷子也没说过旁的。最后即便王乐翕同邵温澜大婚,老爷子也替王家给王乐翕准备了嫁妆。

老爷子对王家老太太除了亲家之间的尊重,容忍外, 好像还有额外的敬重在。

从祖母口中, 喻宝园好像理解了些许。

无论如今的王家如何, 王乐翕如何,当初的王家老太太能从爹手中接过殿下, 就已经不是普通的后宅夫人能做到的……

“后来,祖母和爹是如何离开京中的?爹救下了小殿下,辰王之乱得反,爹怎么还会成朝中通缉的钦犯,躲在青石镇这样的地方?我是怎么到爹和祖母身边的?”喻宝园心中诸多疑问,也好奇,如果爹还活着,不应当走到这一步。

老太太深吸一口气,轻声道,“辰王之乱只是一个开始,往后十余年的漫长才是开头……”

枯井下,老太太照顾着喻山骨。

喻山骨一直昏迷了五天五夜。

在云陶山的时候,有时打猎也会被野兽所伤。

附近的大夫大都是看病的。

狰狞的野兽伤口,以及山中的毒虫毒草大夫大都看不了,都是祖传的方子在用。

老太太一直随身带着。

喻山骨从来没有伤得这么重过,老太太知晓,宫中和京中一定出了很大的事。

老太太心疼。

而喻山骨昏迷的这五日,京中乱成一团。

辰王以雷霆之势发动了一场宫变,而且直接杀了先帝和太子,未留余地。成王败寇,从一开始辰王就不计名声与后果,只看重了皇位。

这次宫变辰王依靠了宫中的一干年迈内侍。

先帝改革,动了不少世家利益,也懂了不少内侍利益,而不少世家利益又是同内侍官利益纠缠在一起。

利益熏心,谁都敢铤而走险。

辰王预谋已久,宫变之前,边关生乱,平远王恰好带兵出征,特意将人支开。

这些年迈又在宫中的内侍官,并不在先帝身边,宫变是利益交换。

朝中有不少朝臣都是辰王一系,所以辰王这次叛乱来得急,却站住了脚。

但不少旧臣仍旧宁肯撞死在金殿之上,也不肯奉辰王为主。

这让辰王恼怒不堪,直接在金殿上大开杀戒,连亲眷都未放过。染血的金殿让辰王一系的官员都看得背脊发凉。

这五日,京中不敢出门。

但即便闭门不出,也可能被乱军洗劫一空。

京中多的是流离失所的百姓。

辰王不惧这些,同不惧朝中一个道理。

古往今来,如果京中世家和朝臣无法撼动,就迁都。

西秦京中已有百年历史,但只要迁都,这些旧臣,京中世家,甚至百姓都不会成为桎梏。

如果杀尽不听话的官员,再有人妄想平乱,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推动国家这种庞大的机构运转。

所以在疯子眼中,官员不是必须的,京中百姓也不是必须的,名声更不是必须的。

所以朝中和京中人人自危。

辰王势头来得太快,京中与外界的消息又被隔绝,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人来京中救驾。

当时的京中就好似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连苍蝇都飞不出去一只。

辰王要赶在东窗事发前,让所有的官员站队,上这条船,便再也下不来。

就这样,京中一直笼罩在阴霾当中,大约始于二十日。

喻山骨在昏迷了五日之后,渐渐有了意识,但都在养伤。老太太趁着外出买食物买药,或多或少打听了些京中时局,但不敢多问,本就人心惶惶,老太太只能听到什么告诉喻山骨说什么。

喻山骨一直安静听着,没有打断,也没有说话。

但老太太知晓,越是如此,越说明心里装了事情。

辰王之乱已经二十余日,各处都在戒严,这样的日子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又过了几日,老太太外出采买,又打听了一圈京中形式。

但周围之人各个行色紧张,连叛军都有些心不在焉,老太太是听说驻军开拔,要到京中了。

有人劝说老太太这几日别出门了。

老太太慌忙折回,但并未见到喻山骨踪迹。

老太太慌乱,想出门去寻,但不知道哪里能寻得到。

眼下京中恐怕又要生变故,老太太心乱如麻。

仔细想,喻山骨心里应当藏了两件事—— 一是杀辰王以慰藉天子和太子,二是小殿下安危。

他一己之力根本进不了辰王,他如果求死,小殿下安危便没有了后续,老太太忽然想,喻山骨应当是去平远王府了。

虽然平远王不在京中,但孩子在。

他就算见不到王家老夫人,也会远远守着往平远王府看一眼,确保平远王府是安稳的。

老太太刚想往平远王府去,就见到了折回的喻山骨。

自京中出事以来,老太太都一次见到喻山骨脸上露出笑意,也拽着她往回。

等到了安全处,喻山骨才取下斗篷上的帽子,同老太太说道,“母亲,我方才见到梁将军了。”

梁将军?

老太太记得。

梁将军是禁军副统领,喻山骨的上峰。

京中这次出事,同禁军统领于河分不开关系。于河与辰王里应外合,京中禁军有口难言。

梁将军告诉喻山骨,自己只能忍辱负重,才能让人将消息送出去。如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240-250(第2/16页)

各路驻军都在来京路上,要讨伐辰王。平远王也在回京路上,京中就要见到曙光了。

这与老太太听到的不谋而合。

梁将军也告诉喻山骨,他现在的身份不宜露面。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因小失大。

殿下的事他来安排,他会确保殿下安全,让喻山骨照顾好自己,等驻军入京,朝中自会给殿下交待。

喻山骨原本是不放心的,但是遇到梁将军,听他说起费尽周折让人离开送信的消息,喻山骨信了。

更重要的是,眼下他露面,会牵连殿下。

梁将军的身份比他更合适。

梁将军让他养好伤,静观其变。

老太太也安心,梁军行事比你方便,你安心养伤,终会有替天子讨回公道的一日。

……

就这样,一晃时间又过去了六七日。

这六七日,老太太和喻山骨都未外出离开过,也是从这时起,京中开始有动静,应当是各路驻军入城了。

喻山骨终于盼到了这一日……

喻山骨让老太太稍等,自己先去平远王府,比起辰王下落,他更担心小殿下安稳。

这是天子交托他的事。

太子已经死了,小殿下就是他心底的寄托。

行至京中街道,禁军已经在做清理,因为叛乱才平,还有不少辰王的余孽在京中逃窜,街道上押解的叛军不少,也有在张贴告示,告诉京中百姓动乱已平,让京中百姓可以安心,另外如果发现叛党,及时告发。

路过告示栏,喻山骨驻足,诧异向告示栏上看去。

告示栏上赫然出现他的名字和画像。

喻山骨怔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告示上说,辰王宫变,叛党作乱,原禁军左前卫副使喻山骨为辰王党羽,先太子死于喻山骨之手,人人得而诛之。

喻山骨脑海中嗡的一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这告示贴于告示栏中,加盖了金印。

他成了朝中钦犯,诛杀先太子的逆党。喻山骨脑海中一阵眩晕,脚下踉跄,怎么会?

但周围有巡逻的禁军上前,喻山骨只能避开。

喻山骨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他去殿下殿中时太子就已经死了,这是小殿下亲口告诉他的;他将小殿下托付给王家老太太,王家老太太应当知道;他也将此事告诉过梁将军,梁将军应当也清楚……

为什么他成了朝廷钦犯,辰王乱党?

喻山骨不死心。

难道,梁将军已经……

喻山骨重新回到告示栏,仔细看过一遍,没有梁将军。如果没有梁将军,那梁将军怎么会不知道?

“站住!”

忽然,身侧的声音传来。

喻山骨微楞。

身侧的人上前看清了一眼,惊呼,“喻山骨,叛党喻山骨,拿下!”

喻山骨不想躲开,但刀已经架在他脖子上。

第242章 第242章 死无对证

第242章死无对证

“喻将军, 走。”对方轻声,喻山骨认出是早前麾下禁军。这一刀方才若不是对方挥来,换任何一个其他人,他都已经是刀下亡魂。

“走。”对方口型。

喻山骨再不迟疑, 一掌将他推开。

而后用上前的人被推出去的禁军侍卫撞到, 喻山骨趁机逃开。

“捉拿反贼!”

身后的高呼声中, 喻山骨心头骇然。

但脚下健步如飞。

从小在云陶山狩猎让他养成的习惯, 每到一处, 必定要熟悉所有的道路,羊肠小道,宽敞大道,甚至是河流,瀑布,所有能逃生的地方,这样才被野兽追捕的时候才能活着离开。

在京中的几年, 他比任何都熟悉京中的道路,包括京中各处街巷如何穿梭, 通往何处, 哪里可以甩掉旁人, 哪里可以跑出岔路,他都轻车熟路。

也是如此,当时带着小殿下逃出宫中,他才能避开宫中的耳目, 辗转出现在平远王府。但他同样如何都想不到, 有一日他竟会是以叛党和逆贼的身份, 被京中禁军追捕,被迫在街巷中逃窜。

喻山骨身手矫健。

很快, 身后的脚步声越渐减少。

很快,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交错的街巷中。

追赶的禁军气喘吁吁,也丧气停下,环顾四周,早就没有了任何踪迹……

一座破旧的房屋中,喻山骨靠在安静角落。

周围都是灰尘,有微弱的光透过窗户缝隙照进来。

从晨间到晌午,又从晌午到黄昏。

他一直在想是哪个地方出了错。

几日前,京中的叛军还在到处追查他的踪迹;几日后,驻军入京,他就成了杀死太子的叛党。

这期间,他只在梁将军跟前露过面……

喻山骨沉默。

仰首靠在墙上,斑驳的光亮在脸上映出死一般的沉寂。

恐怕,真正知晓实情的人,只有梁哲文。

这个时候,对方一定在等他,自投罗网。

他想不出梁哲文的目的。

如果梁哲文是辰王的人,当日就应当杀了他。

如果梁哲文不是辰王的人,为何要陷害他?

喻山骨心底好似陷入深渊冰窖。

屋外狂风乱做,大雨倾盆,冲刷着这场动乱给京中带来的血腥和杀戮;但这场大雨同样掩盖下了真相和实情。

喻山骨闭目。

—— 这京中野兽,咬人从不见血,却能要人性命。

梁哲文让他成为了背叛天子,杀死太子的人……

他不能去找梁哲文。

如果他被擒,落到对方手中,就永远都没有再开口的机会;他如果带母亲离开,就永远不知道殿下的下落。

—— 山骨,如果朕不在了,替朕照顾好家人。

天子已经死了,他不能辜负天子的嘱托。

狂风暴雨中,喻山骨出了屋。

雷鸣闪电,映在他脸上,在追杀他的人眼中,他好似一尊煞神。

喻山骨握紧佩刀。

*

梁哲文身边他接近不了,但平远王府有机会。

平远王府每日进进出出的人和车都多,以他对京中的熟络,三两日时间就摸清了府中人员出入的规律。

哪条街,那个地方,出入哪些人。

他能混入府中,就像当日送殿下去平远王府一样。

梁哲文已经算计过他一回,他信不过,但天子信任平远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240-250(第3/16页)

甚至,殿下逃出的时候,模模糊糊都在说娘亲让他去找平远王……

当日平远王不在京中,王家老太太是当时平远王府唯一可以托付的人。

平远王和王家老太太是他左后的希翼,希望,殿下在平远王府是安稳的……

趁着夜色,混入平远王府每日出入的车辆中,然后熟悉得在第一个角门处让马匹受惊,车夫和侍卫都去制服马匹,他下了马车。

京中的条条路,他都熟悉,但平远王府并不。

贸然惊动旁人得不偿失,他也不知道会给平远王带去什么麻烦,只能静观其变。

“汤端来了吗?老太太这几日不吃不喝,整个人都消瘦了,让小厨房端些汤来也好。”

“来了。”

“京中早前乱成这幅模样,老太太心中肯定担心,如今老爷子回府,到底能心安了。”

路过的侍女低声念叨了两句,喻山骨跟着侍女的方向往老太太苑中去。

只是刚到苑中,还未来得及入内,就脖子后被人打晕,眼前一黑,往前倒去。

等醒来,迷迷糊糊是在一间昏暗的柴房里。

柴房里只有背对着他,负手而立的一袭华服锦袍,除此之外没有旁人。

“醒了?”老爷子的声音响起。

早前还迷迷糊糊的喻山骨顿时彻底清醒,喻山骨单膝跪下,“老爷子。”

老爷子缓缓转身,“我知道你会来,宫中生变,你能从宫中将殿下救出,护人安好,天子泉下有知,定当欣慰。”

喻山骨没有起身。

这几日的隐痛,在这一刻化为双目含泪。

老爷子缓步上前,伸手扶起他,“起来,喻将军跪的是天子,不当是我。”

老爷子这一句,在喻山骨心中宛若千斤。

“喻将军,把你知晓的都说与我听。”老爷子的态度,无疑给一番遭遇之后的喻山骨服下了一枚定心丸。

喻山骨从当值那一日说起,一直说到在布告栏看到的乱党通缉,他被禁军在京中追捕,仓皇逃出,最后想来平远王府确认小殿下安稳,并且,见平远王和老太太这里。

老爷子安静听着,没打断,也没露出任何表情。

喻山骨说完许久,老爷子都低头沉思着,一言不发,一直在思绪中。

直到很久之后,老爷子才沉声道,“辰王之乱已经结束,但此事远远还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老爷子的话犹如当头棒喝,喻山骨怔在原处。

老爷子看向喻山骨,淡声道,“各路驻军入京,辰王大事已去,一把火烧了宫中。”

喻山骨愣住,他刚出来并遇到了布告栏之事,老爷子口中提及的这些,他尚不知晓。

老爷子从他脸上的身边便读懂,随继续,“火势之大,烧了几日几夜都未能扑灭,应当也扑不灭了,早前宫中的人和事,都被这一把火烧成灰烬了。”

喻山骨喉间轻咽,老爷子口中那句“应当也扑不灭了”让人背脊发凉。

“喻将军的尸骨原本也应当在这把大火里跟着一同烧成灰烬,此事就算了结了。”老爷子说到这里,喻山骨也听懂了。

因为他还活着,也因为殿下还活着,此事了结不了。

老爷子的每一句都让他脚底寒气窜起,不寒而栗。

“是梁哲文。”喻山骨沉声,“他故意陷我与不义。”

老爷子看他,“不重要了。”

喻山骨诧异。

老爷子垂眸,沉声道,“梁哲文已经死了。”

喻山骨僵住。

老爷子知晓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梁哲文三日前自尽了。”

喻山骨诧异的眼神中,老爷子回到刚才说的,“辰王大事已去,一把火烧了宫中。火势之大,早前宫中的人和事,都被这一把火烧尽了,喻将军的尸骨也应当在这把大火里跟着一同烧成灰烬,但梁哲文发现你没有。这件事到这里,就已经出了纰漏。你不仅没死,还带着应当死在宫中的殿下逃了出来,无论是喻将军,还是喻将军你从宫中救出来的殿下都会成众之失地。”

喻山骨倒吸一口凉气。

老爷子步步逼近,低声道,“所以,要么让你没办法开口;要么,让你即便开口,但你说的话都无人会信。”

喻山骨只觉嗡的一声,头皮发麻,早前经历的所有事情在老爷子口中窜成一条草蛇灰线。

喻山骨浑身颤抖,无法开口。

老爷子继续,“梁哲文已经死了,他死前亲口承认,辰王之乱得平后,他在京中遇见你,但没来得及手刃你,你便逃走了。是你亲口告诉他,你杀了太子,是辰王的内应,潜伏在天子身边久矣,得了天子信任,原本以为高枕无忧,结果辰王事败,被各路驻军讨伐兵败,自戕与殿中,然后一把火烧了宫中。你逃出来正好遇到他,你气急败坏时,将事情说与他,然后逃走。”

老爷子看他,“梁哲文若是活着,旁人未必会信;但他留下书信自尽,说他早前曾是你上峰,但未曾觉察你异样,才导致了辰王有机可趁,酿成了后果,他难辞其咎。最后在京中遇到你,还来不及手刃,便被你逃走。事后排查蛛丝马迹,发现天子出事当日,你刚好当值,对辰王一党开了宫门,没有惊动禁军。天子出事时,你去寝殿看过一眼便离开,没有声张,然后去了鸾凤殿,有宫人见到你大开杀戒,从一个死去宫人口中知晓了太子踪迹,然后离开鸾凤殿。亦有宫人见到你大肆杀戮,你去过的殿宇,太子死在那里。所以他愧对天子和太子,愧对江山社稷和祖宗基业,只能自戕,亲自到天子跟前谢罪。”

喻山骨咬牙,指甲嵌进血肉里也浑然不觉。

他当初说给梁哲文佐证的所有事,都成了梁哲文咬死他的证据。

梁哲文是下了决心让他永远无法翻身!

“梁哲文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同他一道死无对证的,还有喻将军你,”老爷子目光如炬,“和殿下。”

听到最后这声,喻山骨唇间泛白,面如死灰。

第243章 第 243 章

第243章安稳

他可以背负辰王叛党的罪名, 但殿下……

老爷子沉声,“太子都死了,还有什么殿下?”

喻山骨皱眉。

老爷子看他,“喻将军再想想, 宫中这把火真是辰王放的吗?”

喻山骨眉头拢紧。

老爷子继续, “这把火烧了结了辰王之乱, 也同天子一脉划清了所有界限, 天子, 太子都已经在辰王之乱时亡故,还有什么殿下能留下。所有的痕迹都一把火随着宫阙烧尽了,那这把火烧得是什么?”

喻山骨心寒。

“天子告诉过你殿下的来历吗?”老爷子沉声。

喻山骨颔首,“陛下只说接回来的侄子。”

老爷子继续道,“如今天子驾崩,太子罹难,辰王之乱后, 民心不安,国中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240-250(第4/16页)

处人心惶惶, 临近诸国虎视眈眈, 时日一长便会生出鲸吞蚕食的念头。失一寸国土容易, 拿回一寸难上加难。国中不可一日无主,君王之位迫在眉睫。朝中老臣推举连平郡王登基,连平郡王是天子远亲,有皇室血脉, 连平郡王登基, 可解西秦困局。朝臣大多赞同, 但永宁侯府一系追问宫中殿下之事,被告知一把火烧尽, 殿下的来历不明,出路不明,下落不明,就算有,大抵也应当死在这场大火之中,死无对证了。永宁侯府再不甘心,连平郡王也要登基。”

喻山骨愤然。

老爷子上前,“所以,殿下是不是真的活着,对有些人来说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但无论他是不是真的活着,他都一定要‘死’。”

喻山骨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但很快,喻山骨心底泛起寒意,“殿下呢?”

老爷子眼中凌冽,“在你见过梁哲文之后,这世上就不能再,也不会再有殿下了。”

喻山骨指尖掐紧,面色如死一样苍白。

“几百年的宫阙,都可以一把火俱之,京中这个年纪,又差不多身形的孩子又有几个能逃过?”老爷子的话犹如一把钝器,狠狠砸在心底。

京中的孩子。

畜生……

喻山骨脖颈青筋暴起,想转身冲出去,老爷子没有阻拦,只低声道,“辰王已死,梁哲文也死了,你冲出去能做什么,杀谁?”

喻山骨忽然停下脚步。

他连天子的遗愿都未完成,就算赴死,应当杀谁?

强烈的怒意之后,是紧接的万念俱灰……

就在此时,柴房的掩门“嘎吱”一声,被缓缓推开。

眼前的身影让喻山骨错愕。

是王家老太太。

同他上次见到的王家老太太相比,形容消瘦,眼窝深陷,满头白发,好似苍老了十岁……

喻山骨愣住。

“老,老太太?”喻山骨想起来之前在苑中听到的两个侍女的声音,就说起过老太太抱恙,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他吃惊。

王家老太太由傅凌云搀扶入内,然后傅凌云掩上的柴房的门扉。

王家老太太虽然满头白发,眼窝深陷,更形容消瘦如同大病一场,声音里也带着悲怆,却掷地有声,“老身答应过喻将军,要保住殿下,保住这仅存的皇室血脉,就不能食言。”

喻山骨眸间微颤。

“如今喻将军回来,王爷也在,老身便将殿下还于喻将军。”王家老太太说完,眼含氤氲,眼中更是止不住的悲切。

喻山骨不明所以。

王家老太太继续道,“这是我老婆子能做,也是我王家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我们王家对得起平远王府,对得起天子,也对得起天下。从今往后,还望平远王与殿下日后能善待我家,平远王与殿下日后如何自处,皆于老身与王家无关。”

老太太说完,拄着拐杖缓缓转身。

傅凌云要扶,老太太摇头,推门而出。

傅凌云看了眼老爷子,见老爷子点头,傅凌云便跟了上去。

柴房门扉再度掩上。

喻山骨看向老爷子,老爷子沉声道,“老太太拿自己的孙子换了殿下。”

喻山骨震惊,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

喻宝园也震惊。

让老太太拿自己孙子的性命换了旁的孩子性命,这种痛楚,喻宝园难以想象。

在那样的乱世,人人都顾着自保。

王家老太太却牺牲了自己的至亲,只因为一句承诺,大义。

这将会是老太太心中永远的悲痛。

挥之不去,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喻宝园忽然明白为什么陆衍会说,无论王家的人做什么,老爷子对王家容忍。因为老太太和王家为西秦做的牺牲,带了子孙的血迹……

子孙成荫先辈福祉的事不少见,只是真正看到和听到,才会觉得当时这些牺牲的代价。

“那后来呢?爹带着殿下离开京中了吗?”如果爹沉冤昭雪,祖母就不会如此忌讳来京中。

爹也不会一直背负污名。

老太太摇头,“没有,你爹并没有带小殿下离开,梁哲文的死,已经让你爹如履薄冰,小殿下跟着你爹也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老爷子的话让喻山骨震惊许久。

暴雨下的京中,沉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老爷子也良久没有出声。

压低的黑云,笼罩在城墙上空,不见天日。

“是连平郡王要殿下的性命?”暴雨声下,喻山骨的声音显得低沉。

“连平郡王喜欢蹴鞠,喜欢收集书画,斗蛐蛐,也喜欢游船登山。天子之位,于他人是甘露,于连平郡王是枷锁。时局弄人,一个被硬推上西秦皇位的人,不会轻易要旁人的性命。”老爷子一语中的。

“诸事起于辰王之乱,但有人有野心,却不至于辰王之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辰王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连平郡王又何尝不是?”老爷子双手负于身后,沉声道,“梁哲文之死过于蹊跷,是自戕还是封口,没人说得清楚。天子勤勉,励精图治,但动了太多人利益。辰王之乱,不少世家和朝臣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连平郡王这处,同辰王相比,只会更好。动-乱初平,临近诸国虎视眈眈,你让世家、朝臣和军中选,他们会选一个温和连平郡王,让西秦尽快安定,还是为了一个世家和朝臣都存疑的殿下,再让西秦国中分崩一次?”

喻山骨没有避开老爷子的目光,“但殿下就不是殿下了吗?”

老爷子沉稳笃定,“他可以是殿下,也可以不是。他想成为谁,由他来决定;但眼下,他一定不能是那个人。”

喻山骨攥紧双手。

老爷子拢紧眉头,“这世上有一个梁哲文,就会有第二个梁哲文,能斩草除根第一次,就能再斩草除根第二次。在殿下羽翼丰满,知晓如何进退,能够自己决定日后安于现状,还是肩负旁的责任前,他需要安稳活下来。”

老爷子凑近,一字一句道,“在动-乱初定,人心惶惶,人人为了自保都会妥协的时候,他首先要安稳活下来,‘消失’在旁人视野里。但幕后之人浮上水面之前,你尚且不能自保,他跟着你,他有几分活下来的机会?”

喻山骨语塞。

“越危险的地方,才越安全的地方,他要‘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就要以另一个身份光明正大‘出现’在所有人视野里,这样才是保全他。”老爷子掷地有声。

喻山骨内心挣-扎。

“在我这里,他会安稳。没有人会质疑他来历,他会在京中师承鸿儒,洞悉朝政,熟悉朝中,军中所有的人和事,他要有保全自己的能力,更要有审时度势的眼界和魄力。他如果退,平远王府会是他的倚仗,天子一脉会一直延续下去;他如果进,则有平远王府做底气。无需流亡在外,每日殚精竭虑,如何避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240-250(第5/16页)

旁人视线……”

喻山骨眸间从早前的挣-扎,逐渐缓和。

“请老爷子照顾好殿下。”喻山骨一手杵剑,单膝下跪,低头道。

老爷子再次伸手扶他,“喻将军,我会安排你同老太太离京。即便辰王之乱得平,也一定会有人利用此事铲除异己。朝中和军中都会有含冤之人。交给时间,留得青山在,不要白白送了性命,好好活下去,殿下还要倚仗你。”

喻山骨拱手,“末将明白,请老爷子再受山骨一拜。”

……

庄老太太一声轻叹,“就这样,在当时京中搜捕辰王党羽戒严的情况下,平远王设法安全送了你爹与我离京。我还记得,是京中论功行赏,平远王借故替府中姑爷要了栩城城守的官职,让姑爷带着平远王的小女儿离京赴任,就这样,我同你爹藏在离京的队伍中,没有多盘查,如此离京。”

栩城?姑爷?小女儿?

喻宝园忽然猜到了是谁。

老爷子让女儿和女婿送了爹和祖母离京,老爷子的女婿和女儿去了栩城赴任……

所有的过往窜在一处,终于缕清了一条暗线。

但在喻宝园心中掀起波澜。

庄老太太摇头,“我不愿留在京中,是因为山骨说起过,远离世子,才能真正让世子安稳。山骨不想平远王难做,也不想让世子陷入险境。所以,当初要去京中,我不知道应当如何同你说起这些往事,也不知道怎么让你接受,更不知道如何同平远王照面,才能将此事的影响降至最小。虽然时过境迁,过往在京中我就深居简出,甚少同京中之人照面,十余年过去,一双眼睛看不见,容貌不似早前,但到底,是怕牵连你,牵连平远王府和殿下。”

喻宝园轻声,“所以,祖母和爹去了青石镇?”

老太太莞尔,“我们辗转去了很多地方,从京中-出来,就同石大人夫妇道别,石大人夫妇去栩城,我们并未一道,但同行这一路,山骨与石大人投缘。虽然朝中之事,些许让人无奈,但石大人同你爹还是成了好友,也让你爹到了安稳处,写信给他,日后可往栩城走动。就这样,我们同石大人夫妇分开,辗转去了东边,西边,最后青石镇落脚,安稳起见,还改了名字。山有风骨,上善若水,你爹的名字改做了喻善水。”

喻宝园当然记得,隔壁的胡婶,张爷爷,小时候都叫她善水家的小子……

都是早前的旧事了,喻宝园想起心底还会有暖意。

只是,她记不得爹的模样。

知晓了祖母和爹在京中的过往,是如何到青石镇的,喻宝园心中仍有谜团,“祖母,那我是怎么到青石镇的?”

老太太握住她的手,认真道,“虽然我同你爹在青石镇落脚,隐姓埋名,但是你爹心中仍惦记着殿下,所以,他一共离开青石镇三次,一是去打探殿下的消息,二是查探同梁哲文相关的人和事,他相信会有蛛丝马迹能顺藤摸瓜,三是去先帝的陵寝远远祭拜。第二次回青石镇时带回了你。”

喻宝园轻声,“祖母,是什么时候的事?”

老太太不用多想,因为都记得,“十余年前,你那时还没满一岁。你爹刚抱你回来的时候,才这么小一个,瘦巴巴的,像生病的模样。听你爹说,是他路过南元镇的时候遇到你的。”

南元镇?

喻宝园心跳倏然漏了一拍。

第244章 第244章 真相

第244章真相

老太太继续道, “那时南元镇爆发疫病,许多人讳莫若深,你爹正好在外,镇子里那么多条性命, 你爹就加入了送药的队伍。”

“南元镇那场疫病死了很多人, 也让很多孩子成了孤儿。虽然疫病在渐渐好转, 但是失去了父母庇护的孩子在当时的境况下, 即便当时能活下来, 日后也艰难。就在那时,你爹遇到了你。”

喻宝园看向老太太,老太太伸手绾了绾她耳发,温声道,“当中家中只有你母亲在,这场疫病之后,你母亲身上的病气一直散不去。见你爹心善, 对孩子也亲厚,弥留前, 就在你爹面前长跪不起。这场疫病夺去了一家人的性命, 她直到命不久矣, 所以将你托付给你爹。你爹那时才知道,她不是你亲生母亲,是说在你小时候,遭了一场大灾, 家人应当都没了, 她同夫君救下了你, 回了南元镇,一家人幸福美满。只是这疫病之下, 人的性命如此渺小,整个镇子的人去了十之八,九,能活下来实在不容易,她看不到你长大,心中遗憾 ,但希望你日后能好。当初为了给家中治病,能当掉的东西都已经当掉了,也将你身上的长命锁当了,没有东西能留给你做念想。但你母亲说,你的名字叫宝园,当初救下你时,襁褓上绣了宝园两个字,而且唤这两个字,你就看着她笑,她知道这是你的名字,便一直都没变过。”

一场大灾,长命锁当掉,襁褓上绣了宝园两个字……

喻宝园心中已经渐渐拼凑出了痕迹。

喻宝园忽得眼中氤氲,她是被爹和另一对好心的夫妇收养过。

南元镇的那场疫病,一个镇子的人死了十之八.九,留下来的人根本无暇顾及别家。

养母将她托付给了爹,爹带她离开的南元镇,所以后来老爷子派人查到南元镇时,所有的线索都断了。

老爷子一直以为她死在这场疫病里。

其实,是爹将她带回了青石镇,抚养长大。

仍然保留了“宝园”这个名字。

所以老爷子在听到“宝园”两个字的时候……

原来,老爷子真是她的外祖母。

所以陆衍说她生得像姨母。

因为,那就是她的母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怪物但被阴湿男鬼盯上了 禅院小姐无下限 朕的贵妃能言善辩 温柔陷阱 她为明月 人外贵族学院也有F4 谁教你这样当宠妃的?[清穿] 普通牛马在诡异世界里打工[无限] 胡乱牵红线[先婚后爱] 和前男友的尸骨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