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们医院又穿了 > 110-120

11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未婚夫失踪三年后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是反派他妈 最强二人组想要达成HE 我想你,很久了[暗恋成真] 七零骄棠绽西洋 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和mafia干部表白以后! 心动过境[先婚后爱] 执政官死遁后他们都碎了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第1/19页)

第111章

一刻钟后,检验科外围的等候区,坐着消化内科、皮肤科医生和邵院长。

检验科的窗口里,检验士乔雅和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出诊带回的两大盒血样,还有大早赶到方沙城求医的平民百姓。

恍忽间, 检验科又回到了穿越前的繁忙日常, 不停叫号抽血和取样化验。

医院没网的时候,乔雅已经习惯医生们伸长脖子等报告的样子, 然而, 今天还要面对等报告的邵院长, 还是压力山大。

四十五分钟后, 报告终于有了结果,消化内科和皮肤科医生们飞快地看完报告后若有所思。

候在一旁的妙音赶紧过去行礼,特别恭敬地问:“医师,是疫病么?”

两位医生互看一眼, 拿起手机摇人。

一刻钟后,多媒体会议室的大门打开, 中医科秦主任、皮肤科医生、消化内科医生、检验科钱主任……一群人鱼贯而入, 跟在最后的是妙音、大长公主和魏璋。

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邵院长旁听。

投影上是检验各项的综合分析, 各科医生的意见,以及中医科秦主任与郑院使的语音聊天详情,最终认定, 国都城八十四人的大宅子并未发生时疫。

发热的三人也只是感染风寒。

妙音和大长公主听完结论,着实长舒一口气,却在瞬间感觉到气氛不对,医师们的神色都不像没事的样子。

魏璋拿出手机发出视频聊天邀请, 于是,景佑帝在国都城也能参加这次会议。

景佑帝一出现,立刻向医生们点头致意:“感谢飞来医馆深夜出诊,礼物已经出城门,夜暮时分就能送达。”

邵院长点头示意:“陛下,客气。”

医生们有些惊讶才几天不见,眼眸深沉、气宇轩昂的景佑帝似乎与赵鸿完全剥离,与在医院睡门诊大厅时判若两人。

景佑帝脸上隐约有些喜色:“不是时疫就再好不过,孤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都会抓挠双臂?”

正在这时,心理门诊的莫然医生站起来:“陛下,如果一个群体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或处于可怕又极端的环境,可能出现群体癔病。”

“群体癔病?”景佑帝困惑地侧转脸庞,看向郑院使。

莫然继续解释:

“比如,这么多人里,有人因为高热出红疹可以暂时离开那个环境,不再担惊受怕,其他人就非常有可能模仿这种情形,让自己有更多机会离开。”

“这就是群体癔症产生的基础,这座大宅的人突发也并不是偶然,据我们了解,这家人在前几日被愤怒百姓砸门投掷污物入内……”

“昨日还有各种咒骂,他们熟知律令,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心理防线就崩溃了……”

“陛下,这些是我们的结论。”莫然说完就坐下了。

在现代社会的实际病例中,群体癔病多发于青少年,没想到大郸可以全年龄段发作。

景佑帝与郑院使说了些悄悄话,又看向莫然:“所以,他们装病?”

“可以这么说。”莫然点头。

景佑帝微一点头:“了解。”

消化内科廖医生却站起来补充:“陛下,是这样,我们综合分析了所有大郸病人的检验数据,发现得寄生虫的病人非常非常多。”

“寄生虫?”景佑帝有些困惑。

“是的,陛下请看。”廖医生放了一部寄生虫病的科教宣传片,时长三十分钟,详细讲述了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中间宿主、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感染了寄生虫病的人,有少数会起皮疹伴随瘙痒,所以那座大宅的人并非都是装病,只是高度紧绷的神经会让瘙痒更严重,他们也会抓得更厉害。”

“原来如此。”景佑帝点头。

廖医生继续:“陛下,根据郑院使所说,国都城甚至整个大郸都吃一种叫鱼脍的食物(生鱼片),虽然会配八种调味甚至十八种调味料,但这种吃法非常容易染上寄生虫病。”

“生活在大宅里的人,几乎人人吃鱼脍,国都城的私宴、官宴甚至宫宴都有这道菜,甚至还有一种叫骨泳(快刀片活鱼只剩骨架,鱼还活着可以在水中游)的菜,同样会染上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会快速耗损体力、病倒甚至死亡,如果一个国家全是病人,那所有邻国都可以肆意劫掠和抢夺。”

景佑帝深深赞同,说出自己的担忧:“飞来医馆能医治寄生虫病吗?”

邵院长接过话茬:“陛下,可以医治,但因为大郸百姓的身体与我们略有不同,药效只有用下来才知道。因为国都城病人太多,驱虫药不够用。”

景佑帝沉思片刻:“邵馆长,只要孤能做到的,您尽管提。”

邵院长这时觉得赵鸿还是赵鸿,一样的聪慧又牵挂百姓:“陛下,病从口入,预防的成本最低也最高效,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时间和不断的投入。”

“您说。”

“上医治未病之病,国都城甚至大郸的州府郡县都像方沙城一样有下水管道,百姓养成喝熟水、饭前便后洗衣的良好习惯。”

“这可以大大减少得寄生虫病的概率,但需要坚持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就像大郸正在筹备的治沙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坚持。”

景佑帝沉默了更长时间,才极为笃定地点头:“孤愿意做这个上医,只是需要时间。”

一旁的妙音和大长公主旁听了全程,两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太好了。

谁也没想到,景佑帝提出新要求:“邵馆长,孤能不能借用方才的教学,让太医院、国子监的人都看一遍,哦不,看许多遍。”

“孤能否购买飞来医馆的医书,作为国子监或太医院的教材?”

邵院长努力控制住嘴角,医院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教材:“陛下,学医之人最重要的是医心,否则学得医术伤人更容易。”

景佑帝同意:“孤会命令郑院使多方考核挑选合适的人选来学习,邵院长,还有什么话?”

“陛下,良禽择木而栖,越是人才越有选择权,如果行医仍是卑微不入流的行当,除了被严格限制的医学世家,还有谁会愿意学医再行医呢?”

全院医护先是知道了郑院使的坎坷经历,后来在金老的讲解下才知道,大郸各行各业都是世袭制,行医的必须是医学世家不得改行。

也就是说,当医生吃再多苦、受再大委屈、拿微薄的薪资,都没有说不的权利,想改行?重罚!

当然,其他行当也是这样,毫无人性可言,意味着人出生那刻起,就能看到人生的尽头,没有任何变化。

渔夫的孩子只能做渔夫,木匠的孩子一辈子都要做木工,绣工的孩子除了刺绣什么都不能做……没有读书的权利,也不能参加春闱秋闱。

而高门大户的孩子们,不论天资如何都能进入国子监读书,长大成人可以被选入宫中当差,薪资丰厚,按步就班地加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第2/19页)

进爵。

“等级森严”四个字从没这样具象过。

景佑帝真诚地看向邵院长:“邵馆长,孤会招览天下贤士,不问出身,不论门第,让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

“邵馆长,孤要去大臣,先行告辞。”说完,视频通话结束。

多媒体会议室里静悄悄。

邵院长招呼:“散会。”

大长公主在妙音的搀扶下慢慢走出会议室,走走停停,最后还是走去了邵院长的办公室。

刚坐下的邵院长起身相迎:“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微微欠身行礼,非常有礼貌:“邵馆长,本宫能不能派人到飞来医馆学习稳婆之术?不白学,送米面粮油。”

邵院长听了金老的翻译一怔:“陛下说国子监的学生会学。”

大长公主眉宇间笼罩着极淡的忧愁:“实不相瞒,国子监全院都没有女学生,男子是不会愿意也不能学稳婆之术的。”

单一个“男女大防”就足够了。

“大郸女子生孩子实在太过凶险,”大长公主不由想到了赵鸿的阿娘,“如果不嫌弃,本宫让国都城愿意学稳婆之术的都到飞来医馆,任选。”

邵院长忽然想到一桩事情,大郸医生地位特别低,稳婆是不是更低,认真提问:“大长公主,国都城女子愿意学稳婆?”

金老闲聊时说过,三教九流里,稳婆是下九流。

大长公主立刻明白邵院长的意思:“邵馆长,请您放心,本宫定能找到合适的、学习稳婆的人。”

金老考虑得更多,比如系统任务数量增长很快,是不是也意味着回到现代的时间可能缩短?

也许,不能用在大郢的教学方式和时间来教医学“门外汉”,所以……

邵院长见金老连大长公主都在发呆,提醒:“金老,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金老很喜欢从镜片后面看人:“可以让稳婆到飞来医馆学习,边学边记忆……?”

大长公主退出办公室,兴高采烈地走去医院西门,向守在方沙城的公主府护卫们传令。

妙音在一旁都快看傻了,好久没看到大长公主心情这么好。

……

……

邵院长结束会议以后,回到办公室看到金老只是长叹一声。

金老有些纳闷:“赵鸿关心社稷民生,愿意努力改善百姓生活,有逐渐稳定的政局,你叹什么气?”

邵院长沉默许久,说出了深藏的想法:“大郸也好,大郢也好,现代科技和制药技术差距太大。”

金老怀疑邵院长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整个人都处于低气压状态,元气还不如自己这个整天坐轮椅的人:“到底怎么了?”

“一年前我替郑院长做穿越记录整理,那些大郢的慢性病人,飞来医馆给的药再多,总有吃完的一天,之后他们又该怎么办?”

金老先是诧异地看了一眼,之后就明白,邵院长这是被大郸的寄生虫病人数量惊得钻了牛角尖。

邵院长继续嘀咕:“所以,我们来了和不来,拼命救治病人和放任不管,又有什么差别?”

寄生虫病治疗时间长、容易反复感染、愈后还不太好,别说飞来医馆像以前那样穿越一年,就算是五年十年,都不见得能改善多少。

金老用衣袖抹了一下电动轮椅的扶手:“邵院长,就算在现代,也有许多慢性病人,明知生病不吃药也不控制饮食,不定期复查,还不听负责任医生的话。”

“对我这种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的病人,现代的仁心仁术意味着求生时的希望,医学一直都是因为病人希望疾病痊愈而提升的。”

“至于那些对自己的健康冷漠无视的人,不论在哪个地域或时空,医术的先进还是落后都与他无关。”

“当时郑院长说,哪怕能救一个病人,或者让那些生病的人知道病因、该如何与疾病相处……就是穿越治病救人或者说是医学的意义。”

为什么总要找出个高大上的意义?

邵院长怔住不少时间,忽然笑了:“也是,想那么多干什么?”

偏偏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响,来电显示保安队老李,接通后就听到他粗旷的大嗓门:“邵院长,监控里看到有人在追病人,我们拦还是不拦?”

“什么意思?国都城有人阻止病人到飞来医馆看病?”

“不是,”老李提高嗓门,但描述和讲解的能力急待提高,“那个人穿的衣服和郑院使挺像的,追他的人也穿了差不多的衣服,拦还是不拦?”

金老也听到了:“这是太医们起了争执?我们只管治病救人,不管这些。”

“收到。”老李干脆利落地结束通话。? ? ?

还没来得及出声的邵院长一脸懵,收到?收到什么?他明明还没下令!

金老乐呵呵的:“走,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去医院东门凑个热闹。”

十分钟后,医院东门站着三个人,轮流拿望远镜看了又看。

金老的手机响了,接通后很意外的传出了郑院使的声音:“金老,抱歉,有个太医未经充许,擅自跑去飞来医馆,就多多恕罪。”

恕罪?

金老很纳闷,看向更纳闷的邵院长,和完全不明白的保安老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112章

老李突然出声:“邵院长, 那人被摁住了,哎哟,摔得可真惨。”

“都是太医,不用这么下死手吧?”金老微微皱眉。

“人就这么捆回去啊?这有点过分了!”

金老拿出手机摇人:“魏璋,你去看看那群太医是怎么回事?”

“老爸, 我到了!”手机传出魏璋的回答。

“魏璋真的到了!”邵院长伸长脖子,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他带着神卫从方沙城外满满的石块堆前掠过,拦住了打成一团的太医们。

……

魏璋勒住缰绳,向神卫们比了个散开的手势,面无表情地盯着前面:

两名年轻太医正对一名中年太医拳打脚踢,拳脚长眼睛似的全冲着要害去,在分明是下死手。

中年太医的帽子掉了、披头散发盖着脸,双手抱头蜷缩身体,左翻右滚躲避拳脚,同时不忘护住怀里鼓鼓囊囊的东西,叫嚷着:“某是来求医的!”

“陛下有令,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病患到飞来医馆求医!”

眼看着一名年轻太医的拳头蓄力向中年太医的心窝。

魏璋皱紧眉头, 用大郸语大喝一声:“住手!”

两名神卫紧随其后一左一右拽走两名年轻太医,毒手落空!

一名年轻太医挥舞双臂,努力高喊:“我等奉太医院郑院使之命, 把他抓回去,他是个疯子!”

“真的,某可以作证!每次有新院使上任,他都会拿着所谓发现和文书,向人求证,看似虚心求教,实则内容荒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第3/19页)

不堪!”

“他起初是求教, 被指责后就暴怒粗鲁、以下犯上,害同僚一起被罚!”

“每次都是郑院使力保他,总共被扣了十二个月俸禄,有一次还因为他挨了板子。”

“……”

而中年太医哑着嗓子喊,声音很低,几乎听不见:“某是诚心来求医的!”

魏璋看向神卫:“把他送到急诊去。”

神卫二话不说,把中年太医捞起来放马背上,急驰而走。

“哎,哎,哎……”年轻太医急得乱蹬乱踢,“不行,不能让他进去!”

魏璋冷哼一声:“太医院上下都忙着认飞来文字,十日后就要院试了,你们准备好了?”

二位年轻太医像被点了哑xue,张了张嘴,硬是一个字都没发出来。

是的,最近不止太医院,国子监也都在学飞来语,动辙考试,如果考核不通过,立刻辞退。

“还不回去准备?”魏璋掉转马头,向方沙城内驰去,神卫紧跟其后。

年轻太医看着他们渐远的身影,又眺望国都城的方向,一咬牙还是回去了。

……

如果说,有大郸人对飞来医馆的一切都不感到惊奇的话,这位披头散发、满身鞋印的中年太医就是,且只有他一人。

魏璋把他带进医院是有原因的,这货熟练挨揍躲闪的姿势、以及绝不放弃的嘶吼模样,像极了当年遇见殷富时的情形。

就算他在邵院长面前疯言疯语、胡说八道,魏璋顶多挨金老一顿说;但他挨揍时充满期待盯着飞来医馆的样子,实在让人动容。

于是,邵院长在急诊内科诊室,看到了这位被揍得不轻的中年太医。

中年太医虽然形容狼狈,但在魏璋介绍后,知道眼前站的正是飞来医馆馆长时,吓得立刻冲出门去,束好散乱的头发,戴好发冠,重新整理好衣物……

十分钟后,中年太医鼻青脸肿、但衣冠整齐地再次进入诊室,恭敬地行了拜首礼,郑重其事地介绍:

“鄙人姓孟名鸿才,自幼学医,从医十七年,其中军医十二年,太医五年,擅刀针。”

“多谢邵馆长愿意亲自接见鄙人,感激五内,没齿难忘。”

邵院长只能尴尬受礼:“听说,你是来求医的,哪里不舒服?我可以替你找医师。”

孟鸿才一直垂着眼睛,听完魏璋的翻译才敢抬头看,望着邵院长、金老和魏璋三人平和的眼神,忽然像个憋了满腹委屈的孩童,湿了眼眶。

“对不起,”说完就扑通跪在地上,“鄙人撒谎了。”

邵院长赶紧把他拽起来,这穿越一趟要折多少寿啊:“有话好好说,不要动不动就跪。”

孟鸿才勉强起身:“病的不是鄙人,他们都已经死了,鄙人想找寻他们的死因。”

啊这……

邵院长、金老和魏璋三个人都有些头疼,上次中毒事件前后费了多少人才和精力,这次怎么又是找死因?

魏璋在心里默念,靳法医、老秦,真是对不住!

邵院长凑到金老耳边低语:“告诉赵鸿,查死因找仵作,别到飞来医馆了。”验尸又不让验,什么检查都做不了。

谁知,孟鸿才从怀里拿出一个软布大包,解开层层包布,里面是一个木盒,打开盒盖,里面全是有编号的纸卷,足有十二卷。

软布大包从外到内都非常干净整洁,纸卷上连半点脏污都没有,和他本人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

孟鸿才用诊室桌上的电话机、压舌板筒等等重物当镇纸,把十二卷按顺序放平整,特别郑重地开口:“请过目。”

“这是一名四十七岁男子,戍边军士,起初是咽不下胡饼和环饼,费力得很,混水喝能好一些……渐渐的,胡饼环饼泡水,也咽得艰难。”

“军医给他用温补药,他还是瘦得很快,吃食越来越困难……直到在夜袭中丧命,某替他收尸时,看到他的食管里长了很奇怪的东西……”? ? ?

邵院长三人面面相觑,就算是尸体,食管里有什么是随便能看到的吗?

魏璋皱眉:“你剖了他?!”

孟鸿才浑身一激灵:“鄙人有证据!”说完,翻到纸卷背面,露出一截粘上去的、巴掌宽的纸片,上面有陈旧的大拇指印。

“他过得很艰难时,是鄙人一直在照顾,他每日都疼痛难当,有次夜里疼醒,要求鄙人在他死去以后,看看他到底生了什么样的恶疾?”

“所以,鄙人替他收尸时,仔细看了,画了下来。”

邵院长用手机给消化内科的廖医生:“急诊内科诊室会诊,带上消化器官模型。”

很快,廖医生抱着半截人模型走进来,因为模型有点大,挡了他的视线,与保持恭敬迎接姿势的孟鸿才撞在一起。

孟鸿才看清模型的瞬间,吓得后退好几步,之后又小心翼翼地靠近,忽然反应过来,这是邵馆长请来的医师,又立刻恭敬行礼,显得特别忙乱。

廖医生抱着模型一路走的同时,听魏璋在蓝牙耳机里讲这位孟鸿才,所以进来时,直接看桌子上的图解和文字。

孟鸿才小心翼翼地打量廖医生,想伸手摸模型,又觉得太唐突而收手。

廖医生看完第一份图解和记录,当时就惊了:“食道癌出现得这么早吗?”

金老淡然地多:“癌这个字,南宋时期的《卫济宝书》里第一次出现。”

廖医生继续看,边看边评价:“他的字工整,画得仔细,描述也得当,嶙峋状堆叠。”

“这位,怎么着也是太医院翘楚了吧?”

魏璋同时向孟鸿才翻译廖医生说的话。

孟鸿才不停地苍蝇搓手,听到后面都开始搓鞋了,忍不住抬头,泪流满面。

金老有些纳闷:“据我所知,古时候不管哪个朝代,中医不这么生剖的,你怎么会?”

解剖是个精准的体力活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孟鸿才胡乱抹掉了眼泪:“鄙人家以前是当仵作的,刚接过阿耶的刀,全家就死于疫病,鄙人幸得医师相救,侥幸活着,拜医师为义父开始学医。”

“此后,为报答义父救命之恩,主动当了军医,因为对人体结构十分了解,特别擅刀针,救了不少人,包括两位将军。”

“后得将军极力推荐,进太医院成为刀针医,本以为能救治更多人,或者将刀针医教给更多学生,哪知道……”

“太医院院使提倡温补之法,需要太医医治的病患不动刀针,一味汤药进补,鄙人据理力争,总是败落。”

“先是不能再教学生,之后连出诊都没了,最后只能做些杂役之事。”

之后,孟鸿才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邵院长四人面面相觑,又感慨,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又通中医理论和方术……就因为理念不同,落到这种地步,实在可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第4/19页)

后的思想,真的阻碍了医学进程。

廖医生注视着孟鸿才,用大郸语清晰明了地赞赏:“你画得很好,非常用心,这确实是一种恶疾,我们这里称之为食道癌。”

“你应该把这些整理成书册,让更多医者知道。”

孟鸿才内心雀跃不已,一直高悬的心终于落回胸膛,没人居高临下指责自己背逆人伦,没人训斥他心狠手辣……

行医十七年,进入太医院五年了,第一次听到了夸奖,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孟鸿才的眼泪流个不停,他真的只想找到每个人的病因,让病人们能早日康复,可是……这五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太难了。

第113章

孟鸿才好不容易平复情绪, 赶紧指向第二份纸卷。

大家围过去看,纸上描绘的病人古怪得很,怎么说呢,病人的脸像和了太多水的面团,顺着指缝流淌落下的即视感。

“啊这……”每个人都觉得后颈一凉, 这可太棘手了。

廖医生只看了一眼, 立刻开口:“院长,这可不是我的专长。”

邵院长作为曾经的神经外科主任看出了端倪, 点头示意, 拿出手机拍下照片, 发到各科大主任集结群后, 还发了文字:

“病人已去逝,但需要解释这个疾病。”

孟鸿才在太医院被排挤到没资格上飞来语课, 所以, 沟通不畅容易造成误会, 下意识举手起誓:

“鄙人虽然才疏学浅,但谨遵义父教诲实事求是, 绝无半点虚假!”

魏璋立刻告诉孟鸿才:“邵馆长找擅长此科的医生, 稍等。”

孟鸿才目瞪口呆,像被人忽然关机,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悲喜交加:“真的?!”

“骗你有什么好处?”魏璋斜了他一眼,“憋回去,别哭了。”

“哎!”孟鸿才努力压抑激动的心情。

很快,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眼科医生一起到达急诊内科诊室,用模型和教学视频向孟鸿才讲解“颜面部神经纤维瘤”这个疾病。

孟鸿才看到视频最后,病人脸上垂下的纤维瘤被手术切除后, 并未落下明显的疤痕,基本恢复原有样貌后,震惊得合不拢嘴。

飞来医馆的医术医理真是鬼神之技,医者们既耐心又温和,与太医院的势利眼们截然不同。

孟鸿才又一次跪下了:“邵馆长,鄙人能否留在飞来医馆学习医术?鄙人当军医的那些年,病患们都说某的手很稳、缝得好……”

“鄙人愿意从学徒重新开始!”

大家有些婉惜地看着孟鸿才,听说大郸重文轻武,太医院重内科而轻外科,离开军营的孟鸿才像被束之高阁的物件,蒙尘积灰惹人厌弃。

邵院长和金老交换眼色后又沉默许久,问:“飞来医馆的医术众多,你想学哪个?”

这下又轮到孟鸿才惊呆了,先是惊讶于飞来医馆的医术博大精深,之后就在思考到底学哪个?

半晌,孟鸿才小心翼翼地问:“某想精进刀针之术,此前某曾悄悄切过瘿瘤,可病患未能活下来。”

瘿瘤?大家一时没反应过来。

金老补充:“甲状腺结节或者肿胀,都称瘿瘤。”

外科医生们倒吸一口凉气,这孟鸿才胆子怎么这么大? !不是,没麻药没有足够多手术器械的情况下,这手术要怎么做?

金老问:“手术最疼的是病患,你有何妙法止痛?”

孟鸿才不假思索地回答:“某在边关时,让伤员服用乳香酒,然后处理伤口甚至截肢,用晾凉的汤药清洗伤口或创面,他们可以能忍得住。”

大家惊了,中医的刀针科这么厉害? !

神经外科医生不死心地问:“那用什么线缝伤口?”

“桑皮线,”孟鸿才答得飞快,“可惜此次偷溜出城,没带诊箱来,里面都有。”

“还有,太医院任职前,某与其他军医发现倒挂金钟的花朵和枝条的毒性,可以使人缓解疼痛,可惜没来得及制药就被召回了国都城。”

“另外,某还在边境集市买到过米囊花,花朵、汁液有解痛的效果,可惜没能带回国都城,也未能制药。”

这下轮到金老和魏璋伤脑筋了,米囊花是什么花?

孟鸿才看出大家的困惑,把最后一个纸卷背面翻过来,指着一丛花草:“这就是米囊花。” ? ? ?! ! !

大家吃惊不小,米囊花怎么这么像罂粟花?

邵院长被孟鸿才的务实打动了,还是选择把丑话说在前面:“飞来医馆的医术博大精深,学起来极难,你需要通过考核才能学习医术。”

“什么样的考核都可以!”孟鸿才毫无惧色。

金老忍不住问:“军医手术或是其他动刀的项目,活下来并康复的有多少?”

孟鸿才毫不掩饰:“十之二三,绝大多数都会在手术后三日内起热,之后不论喝什么汤药都收效甚微,慢慢死去。”

邵院长嘴角微微上扬:“那就先学无菌技术,熟练掌握并通过考核,才能继续留在飞来医馆。”

“多谢邵馆长!”孟鸿才不断鞠躬,开心得像个活蹦乱跳的孩子。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忽然响起,意外发现来电显示是赵鸿,大郸新任景佑帝,“陛下,你有何贵干?”

“邵馆长,孟鸿才是太医院最擅刀针的太医,没有之一。若他能在飞来医馆求学,学费杂费都由孤来承担。”

邵院长下意识看向金老。

金老笑眯眯地阴阳怪气:“陛下素来直率诚实,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言下之意嘛,送人来学外科就爽快点,写封推荐信就行了,干嘛演这种奇奇怪的苦肉计?怪没意思的。

景佑帝的脸上难得有了些许纯真:“邵馆长,金老,太医院这棵参天大树有不少枯枝败叶,孤需要时间修剪清理,先把好枝苗送到飞来医馆存着。”

邵院长和金老互看一眼,心中明了,景佑帝肯定是在飞来医馆受到了大外科的震撼,回去后打算大力发展大郸中医的刀针术。

这就对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赵鸿不仅看得清还是行动派。

金老微微笑:“陛下,有学生尽管送来,但如果达不到飞来医馆的要求,还是回国都城的好。”

毕竟,C市第一人民医院可是大三甲,不是谁都能来学医的,也不是谁都能通过考核的。

“多谢。”景佑帝结束通话。

金老问邵院长:“让孟太医去哪里学无菌操作?”

魏璋先一步溜之大吉。

邵院长好好琢磨一下:“按我们的学习进度时间太长,不如先让急诊护士长周洁或者文浩,教他无菌里的各种概念?”

金老招呼孟鸿才:“走,先去见无菌老师。”

十分钟后,轮休的文浩站在急诊大厅里,望着年龄和自己差不多,但看起来比自己老很多的孟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第5/19页)

才。

孟鸿才看到特别显年轻的文浩,先是满脸震惊,听了金老的介绍,就特别恭敬地行拜师礼,却被文浩一把拽起来。

文浩直接把孟鸿才带去了多媒体教室,先给他看了病原体、条件致病菌等等科教片(配大郸语字幕),让他明白干净的手术区域和安全高效的消毒方法,对外科手术来说有多么重要。

而孟鸿才这位天选外科人,在看到清澈的水、普通人的皮肤和衣物在不断放大以及潜藏的各种病原体时,一直“哇”“哇”“哇”个没完。

也是在这时,他特别长的反射弧终于反应过来,飞来医馆是多么神奇又不可思议的地方。

文浩很纳闷,急诊特别是抢救大厅,救人时争分夺秒,很多时候的操作都违背无菌原则,主打一个怎么快怎么来。

按理说,自己不适合当这个老师。

正在这时,邵院长和金老走过来,停了脚步:“文医生,苦着脸做什么?”

文浩在金老面前向来直接,在邵院长面前会收敛许多,倒也问得直截了当:“要不要换手术室的当他老师?”

邵院长笑了:“文浩,大郸只有生石灰,连含氯消毒剂都没有,更别说碘伏和75%酒精这些物品,所以,大郸的洁净度非常有限,连最乱时候的抢救大厅都比不了。”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让他们了解无菌,为孟鸿才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他才能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文浩,你在大郢当过老师,有经验,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说完,他俩就回了办公室,而文浩也只能回多媒体教室。

邵院长刚坐下,又接到了景佑帝的视频通话请求,点开后看到一家特别简单的小屋里,特别大的灶台头正烧着热汽腾腾的水……

金老看了一怔:“陛下,这是……开水房?”

景佑帝心情不错,拿着手机摆了好几个角度:“这是按照飞来医馆的建议,在国都城每个街坊里新开的熟水铺。”

“熟水铺只管烧水和放晾,价格很低,保证百姓们能在种地或赶路到家后直接喝上温度适宜的熟水,无论寒暑。”

“熟水铺由各街坊的里长监督和管理,定价非常公道。”

“如果能让百姓们养成喝熟水、吃熟食的习惯,想来每逢夏季或季节交替时,可以大大减少他们患病的机会。”

邵院长向来欣赏行动派:“陛下,按理说,确实如此。只是费用花销不少,而百姓需要缴许多税,不知能坚持多久。”

景佑帝也只是微微一笑:“生病花钱和人死下葬花的钱都很多,孤会继续努力,让百姓们手里的钱、房里的粮、身上的衣裳都越来越多。还有最后一件事。”

“什么?”金老觉得景佑帝笑得有深意。

景佑帝正色道:“三月三那天,邀请你们参加上巳节,不管去多少人,礼部都会好好款待。”

第114章

“陛下, 等我询问后再答复,如何?”金老觉得医护们大概率不去,直接拒绝又太驳景佑帝面子, 就周旋一下。

“等回复。”景佑帝挂电话也格外干脆利落。

“怎么了?”邵院长望着沉默的金老。

金老不紧不慢地编辑了一条消息发到医护大群里:“三月三上巳节(后天),赵鸿邀请大家去国都城踏青游玩, 礼部高规格接待。想去的在群里接龙。”

邵院长还是第一次听说:“上巳节是干嘛的?”

金老很有耐心地解释——

上巳节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当时是道教的节日,随着朝代更叠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最后成为日常必过的大节日。

因为上巳、清明和寒食三个节日挨得很近, 大郸的习惯就是三节一起过, 百姓们祭祖、踏青、游船、玩水……为新一年找个好彩头。

所以, 景佑帝邀请飞来医馆医护们过上巳节,大概行程就是宫宴和游船。

邵院长看了手机的新消息, 非常笃定:“他们不会去。”

医护们最怕麻烦, 尤其是大郸和大郢一样, 二便不方便,更重要的是, 医院花园虽小, 绿化非常好,完全没必要去国都城踏青。

邵院长的视线落在窗外, 有些迟疑:“如果一个人都不去,好像不太礼貌。”

金老把魏璋摇到了办公室,如此这般说了一遍,最后才问:“一个人都不去,会怎么样?”

魏璋一针见血:“赵鸿能说让礼部招待,基本就是大郸迎客的最高规格,要准备很多事情, 劳心劳力地忙活不少时间。然后,飞来医馆一个人都不去。”

换位思考一下,任谁都受不了。

魏璋不忘补刀:“如果是两国外交,这基本就是开战的节奏。”

金老心里有数,只是抓魏璋来确定一下。

而邵院长却是真的被吓到了,赶紧发了一条消息到医护大群:“如果没人报名,将采取抽签方式,抽到的立刻调休。一小时后开始抽签。”

寂静无声的医护大群忽然就热闹起来:“不要啊!为什么要抽签?”

“我不想去!”

“不想去+1!”

“不想去+2!”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二今天攻略成功了吗 零的女友总是在捞人 又被太子爷欺负哭了 水深祸热[男女互换] 妖尊的团宠小师妹[快穿] 捡的四只奶狗团宠我[穿书] 不做替身 纨绔揽细腰 太傅绝不追妻 菀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