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们医院又穿了 > 40-50

40-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未婚夫失踪三年后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是反派他妈 最强二人组想要达成HE 我想你,很久了[暗恋成真] 七零骄棠绽西洋 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和mafia干部表白以后! 心动过境[先婚后爱] 执政官死遁后他们都碎了

大长公主听得都楞了,听完以后既无奈又生气:“魏国公,你到底怎么想的?怎么能做出治不好就不给诊费药费这样的事情来?”

“如果你不知道飞来医馆救了赵鸿和二十龙卫,还在方沙城救了那么多人,那也算说得过去。可是你明明知道,你老糊涂啊?!”

“你,说你什么好?!无礼在先,送去的米面粮油都是最次的品相,飞来医馆的馆长没发脾气真是好涵养。”

是的,如果说大郸还有谁能这样责怪魏国公,魏国公还低声下气认错的,除了大长公主,不作第二人想,就连晋王殿下也别想。

就像之前,晋王盛怒之下也只是晾着魏国公,从春禧殿出来仍然是恭敬的。

“小老儿知错了,”魏国公讪讪地接话,“长公主,这些米面粮油您有么?某还要赶紧送去方沙城。”

大长公主招来贴身女使妙言,吩咐道:“领魏国公的随从去库房搬运米面粮油,装满魏家车以后,再从私库里挑选十件最贵重的礼物装好,带上本宫的名刺和拜贴,用最快的马车一起运到方沙城去。”

“是,大长公主。”妙言领命而去。

“魏国公,请稍等,本宫写个拜贴。”大长公主的字如其人,横平竖直,笔锋锐利,字体大气。

万万没想到,大长公主写完拜贴等笔迹干的时间,魏国公已经窝在角落里打起盹来。

大长公主又拿出一枚令符,招来侍卫长:“你去一趟望月庄园,告诉那里的人天快亮了。”

“是。”侍卫长拿着令符离去。

大长公主开始看堆满了大托盘的小布袋,小到望火楼的驻军长,大到大司空和大司命,都是一样的掺沙米,难免觉得有些奇怪。

许多有品级的官员们都有封地,封地自然有良田,把这些田地租给农户,每年收取规定的租粮,足以供应官员全家的米粮,想来这些小布袋里的多半是官粮。

是啊,大郸的官员们不论品级大小,发俸前几日都要清扫自家的储粮仓,因为到时候领回家的绝大多数都是米粮,然后才是金银之物。

连官粮都掺了沙,这后面牵扯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宛如弥天蛛网。

无论是谁捅了这天大的秘密,轻则惹来杀身之祸,重则连累全家。

大长公主看着疲态尽显的魏国公,不同在心里苦笑,这老头儿怎么睡得着?

看了一眼窗外,夜已深,夜禁早开始了,大长公主知道,魏国公睡在这里才能见到明日的朝阳。

……

转眼又是清晨,赵鸿像平时醒得一样早,睁眼就冲进盥洗室,没多久又脚步轻快地走出来。

脊柱外科的崔主任说得没错,自己就是在康复中,上次是因为随便乱跑、骑马才导致的病程改变,吃一堑长一智,赵鸿现在听话得很。

时间还早,龙卫和神卫们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6/17页)

没醒,赵鸿穿过停车场,经过门卫小屋向右转,再走一段路就是医院东门,吹了几声唿哨后等了不少时间,才飞来一只圆乎乎的山雀。

赵鸿给它的腿上绑了小管儿,然后把它放走,连招了三只山雀,连放了三次。

回到门诊大厅,赵鸿像平时一样洗漱,然后找邵院长聊天,之后就自己去食堂,进去以后敏锐地发现众人的眼神和视线都透着些许蔑视?

蔑视? !

赵鸿立刻想到了掺沙米粮的事情,想解释却觉得这里不适合“口说无凭”,强作镇定,像平日一样打招呼、点早食;又走进后厨,绑上襻膊,和志愿者们一起洗米。

因为人心易变并不可控,所以邵院长嘱咐过,掺沙米事件要保密,所以樊主任只是对志愿者们说:“唉,大郸风沙大,还有沙尘暴,这米不洗干净没法吃啊。”

所以,志愿者们淘洗米粮很认真,同时对赵鸿来淘米又很好奇。

幸好,食堂备有中型清洗机,志愿者们的工作量并不是特别大,只是按照樊主任的要求拆开米袋,倒进机器里,然后等着倒下一批。

赵鸿看到这样高效又省力的机器,悄悄松了一口气,要是像大郸那样清洗,飞来医馆的志愿者们肯定吃不消。

尽管赵鸿想帮忙,但樊主任知道他在急诊门诊当翻译,上午的时间很紧张,所以直接把他赶走。

赵鸿没办法,只能回到门诊大厅,却诧异地发现王强、邵院长、金老和魏璋都在,而且明显是等自己的。

邵院长有些严肃,问:“大长公主是什么人?”

赵鸿不假思索地回答:“大长公主是父皇的亲姐姐,上过沙场杀敌,但因为年轻是受过重伤,勉强救回来却落得所以现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

“现在,国都城能安抚住晋王殿下的人,只有大长公主。”

“能助力彻查掺沙米案的,也只有魏国公。”

“邵院长,您为何这么问?”

邵院长有些哭笑不得:“方才王强在医院西门巡逻时,发现又有车马队进入方沙城,数量没减,反而还增加了不少,尤其是马车牛车上装的大件物品……”

“宁家管事递来一封书信,是大长公主亲笔写的拜贴,她要上山。”

赵鸿有些不敢相信:“邵院长,您确定是大长公主?”

“书信,哦不,拜贴还在我手里呢,怎么了?”

“可是,大长公主深居简出很多年,怎么要上飞来医馆?”

邵院长把拜贴递给赵鸿:“你自己看,是不是她的字?”

赵鸿再不信也只能信,这的确是大长公主的笔迹,只是她上山做什么?

邵院长用对讲机传话:“将移动梯准备好。”

第45章

“邵院长, 移动梯可以暂时不管,”赵鸿经过一晚的琢磨,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按大郸礼数,您要写封回信让送礼的女使带回, 信上注明您何时有时间, 这样大家都方便。”

“啊?”邵院长下意识看向金老,得到肯定的眼神以后, “行, 我写。”

“并附上收礼的清单,一并带回, ”赵鸿想了想又继续,“若飞来医馆坚持不收,请说明理由。大长公主非常通情达礼,什么事都好商量。”

邵院长当然知道“礼尚往来”, 反问:“需要回礼吗?”

“大长公主是注重心意之人,同时也有好奇之心。”赵鸿努力回忆老师教的关于“大长公主”的一切,眼神带着愁怅。

邵院长想了想:“这样,我邀请大长公主到飞来医馆做个体检,她来了以后,如果喜欢这里的东西,能送的当然不会吝啬。”

“多谢邵院长,”赵鸿郑重其事地一揖, 又赶去急诊帮忙了。

邵院长问金老:“礼物收吗?”

金老看向魏璋。

魏璋嘿嘿:“邵院长,只有飞来医馆收了贵重的礼物,大长公主才能提各种要求,也许她有一批疑难杂症的病患求医无门。”

“礼物越贵重, 病人越多也越严重。”

邵院长和金老有些不明白:“你哪儿看出来的?”

魏璋故意叹了一口气:“赵鸿听说大长公主要到飞来医馆来那个震惊的样子。”

“不问世事很久的大长公主,名利地位什么都不缺,只听说飞来医馆就第一时间赶来送礼物投拜贴,不是自己生病就是牵挂的人生病,就这么简单。”

“还有,大长公主一定见过魏国公了。”

有道理,邵院长特别庆幸魏璋和金老两人在医院,不然得踩多少坑?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对讲机响起来:“邵院长,保科长他们已经把移动梯改成转运机,方沙城有很多东西要送上来。”

“行,保科长,”邵院长提高嗓音,“注意安全,仔细清点。”

“好嘞!”保科长立刻回答。

昨天是方沙城第一次见识转运机,今天就“一回生,两回熟。”

魏国公的随从们像昨日赵鸿那样,一袋接一袋往传送带上放物品……

而医院西门的志愿者们,也熟练地把物品堆在木架上,速度比昨天的更快。

一小时后,邵院长的对讲机又响了:“邵院长,米面粮油已经运完了,方沙城往上送的物品又大又沉,看起来又特别贵重。”

“我马上就来。”

邵院长赶到医院西门,接过大长公主贴身女使妙言双手呈来的礼单,只觉得眼前一黑:

沉香木雕一套十二件、白玉嵌七彩宝卧佛一对、紫檀木彩绣山水屏风一对、古籍字画若干、七色彩宝镶嵌如意一对……

和上次的大郸国礼一样,每件礼物已经足够贵重,外包装的木盒一样价格不菲。

于是,邵院长又到了一波“贵重礼物”的冲击,人都麻了。

又一个小时后,邵院长和金老在库房核对礼物后,回到办公室写邀请信时,忍不住问:“金老,你是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金老笑着摇头:“这事情要让魏璋来说,他更清楚。”

魏璋脸上的笑意扩大:“邵院长,还记得之前那两座玉雕吗?”

“嗯,记得。”

“运回去的话,玉雕没成以前,拇指大小做成玉坠,大概卖两万还算便宜的,那是作为玉雕胚子的价钱。仓库里的雕工精湛、构思奇巧,再算上人工。”

邵院长想到比八仙桌还大的玉雕群,以及上面栩栩如生的佛像与罗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魏璋比画了着继续:“当玉雕底座的木料,做这么小的一个笔筒,人情价五千块,市面价一万。”

邵院长瞳孔地震:“那以前大郢送的那些?”

魏璋想了想:“差不多吧,但年代比大郸久一些,应该更贵。”

邵院长捂着胸口,以后绝对不再问价钱了,冲击太大心脏有点受不了。

魏璋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7/17页)

没打算停:“邵院长,大郸和大郢应该都是多产玉石,但彩色宝石几乎没有,全靠波斯等地的商人千里迢迢运来,价格也比玉石高昂得多。与现代人造宝石估价是两码事。”

“行,知道了,”邵院长赶紧拿起对讲机找食堂樊主任,“老樊啊,这次送来的米面粮油怎么样?”

“邵院长,这次送来的和之前大郢的差不多,已经算很干净了。”樊主任的声音里有遮不住的喜悦,真是太好了。

邵院长结束通话,在金老的指点下写好邀请信,措辞也很用心,又在礼单收据上签字,分别装入信封并用双面胶粘好封口:“魏璋,把这些交给大长公主的……人。”

嗯,说贴身女使总觉得有点怪。

魏璋拿着书信走了。

邵院长推着金老离开仓库,又用对讲机找保科长多要了两把锁,锁上仓库门后稍微放心一些,还是有些担心。

金老完全不担心:“这些礼物没人要,一是搬不动,二是就算能偷出去也没法变现,三是就算有人能偷得出去,谁敢接手?这些礼物都有戳记的,一出现就会被抓。”

邵院长觉得很有道理,又状似随意地问:“魏璋怎么连掺沙米都知道?”

金老笑着回答:“魏璋在大郢也是功高盖主的人,他的好友是第一富商,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胖子,一进医院就全院大会诊,搁置的减肥门诊就是为了他才开设的。”

“魏璋才多少岁就能功高盖主?”邵院长对魏璋的了解并不多,金老也基本不说。

“他的发小是九皇子,然后变太子,最后登基,”金老双手一摊,“他是人形眼线,对,就是俗称的间谍组织一把手。”

邵院长又一次捂胸口:“他还叫你爸?次次复查都是他跑前跑后。”

金老有点无辜:“他主动要求的。”

邵院长不捂胸口,改捂双眼,终于理解什么是“凡尔赛”。

……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的对症治疗,宁温书已经可以在走廊上自由走动。

经过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两位医生的会诊,给宁温书列了每日三餐的详细清单,让他去药房取药就可以出院了。

宁温书喜出望外,原来是到飞来医馆当使臣的,却怎么也没想到反复晕厥、最后还在这里捡了条命,领了药,又在药剂师的嘱咐下学会了吞药和吃药时间。

这是宁温书近两年来,头脑最清醒的一天,又找到金老,特别恭敬地问:“不知道药费诊费需要多少,可有详单?某立刻让管事差人回去运送。”

金老操控电动轮椅,带着宁温书去了结帐处,打出了长长的费用明细。

宁温书收好明细,对金老说:“某立刻派人把足够数量的米面粮油送来,您放心,这些收讫后某再离开。”

金老想了想,拿起对讲机告诉邵院长。

邵院长接到消息后,因为魏国公生的气就这么顺了,一个大郸人讨厌,并不意味着所有大郸人都讨厌是吧?宁温书、陆淳还有大郸病人们都挺好的。

既然宁家家仆要赶回去运米面粮油,对于这么诚信的病人家属,飞来医馆当然也会有点表示。

宁温书写好纸条,又拿出自己珍藏的飞来医馆糖果小盒,把纸条塞进盒子里,走到医院西门,用力一掷,不偏不倚刚好落在宁家管事眼前三步的地方。

下面的宁家管事一怔,立刻捡起来,因为飞来医馆的工匠们把突出的部分敲断了,现在抬头就能看到自家主君在挥手,顿时长舒一口气。

正在这时,保科长和志愿者们用液压转运平车拖了两大箱矿泉水到医院西门。

宁温书听到车轮的声音立刻回头,保科长拿出对讲机示意他听好。

对讲机里传出金老的声音:

“宁侍郎,这些水分给他们,免得路上干渴。当然,水瓶这些还是要收回的。宁家管事很聪明,把黑色垃圾袋一起放下去,他就知道了。”

宁温书拿着对讲机,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立刻回答:“多谢送水。”这么干净的水,除了飞来医馆哪里能喝得到啊?

宁家管事打开铁皮盒子,看到上面列出的米面粮油数量,以及要求送达的时间,立刻召集宁家家仆和随行工匠们收拾临时营地。

等他们收拾完,保科长他们已经把矿泉水和垃圾袋都用绳索吊下去了。

宁家管事看到后立刻明白,大声招呼着:“快,拿各自的水囊来接水!”

宁家家仆们立刻拿着各自的水囊,像之前领压缩饼干一样排起长队,拧开瓶盖倒水装好,再把空瓶放进黑色大垃圾袋里,井然有序。

等装满空瓶的大垃圾袋被吊回医院西门后,宁家管事大喝一声:“出发!”

“是!”很快,马车牛车一辆接一辆离开临时营地。

宁家一行人虽然疲惫,但个个精神抖擞,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飞来医馆的所见所闻,够吹一辈子牛了,不说别的,这水是真干净!

事实上,停在宁家临时营地附近的梅家、戚家和晏家的马车牛车队,所有人都看见了在上面的宁侍郎、飞来医馆的人,还有他们送下来的水以及收回的物品。

在方沙城等了许久的三家家主都在车轿里躺着,并没看到外面发生了什么,管事和仆从们可都看得清清楚楚。

在国都城,他们三家出行,不说横着走,至少也是无论到哪儿都有人礼让,受人尊敬的。

谁能想到,他们家家主到了方沙城,递了名刺和拜贴,本以为能很快就进入医馆。可万万没想到,一等再等。

飞来医馆派了一名大郸人下来,似乎与魏国公起了不小的冲突。

更没想到的是,没多久,魏国公就带着魏家车队离开,嘱咐三家静待回音,就这么走了,把他们三家人给撂在这里。

虽然三家出行时,带了足够的水和干粮,可这样等着总不是办法。

可现实就是这么离奇,飞来医馆不仅给礼部宁侍郎的家仆送水,还和宁侍郎关系不错的样子。

区区宁侍郎,怎么在飞来医馆眼里,比他们三家都更受尊敬?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温书望着自家车队离开,就被营地那么多马车牛车给惊到了,示意保科长把对讲机给他。

保科长反应最快,直接用对讲机找金老:“金老,那个……宁侍郎好像有话要说。”然后才把对讲机递过去。

宁温书有些着急:“金老,下面方沙城还有三位病人,他们怎么不到飞来医馆治病?”

金老在对讲机里把魏国公的所做所为简单说了一遍,最后也挑明了:“飞来医馆欢迎大郸病患们来看病,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但要是自视甚高、总想着要压飞来医馆一头,那就请好不送。”宁温书听完人都麻了,斟酌再三才开口:“金老,据某所知,他们都是缠绵病榻许久的病人,以前是大郸的肱骨重臣,想来昨日只是魏国公一人言行,他们并不知情。”

“金老,某以官帽担保,他们与魏国公不同,都是刚直不阿的老臣。”

“金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8/17页)

,药费诊费的米面粮油都算在某的帐上,能不能请飞来医馆先让他们上来?”

金老拿着对讲机,看向刚好在旁边的邵院长:“你怎么说?”

邵院长思索片刻:“既然宁温书保证,那三名病人也确实严重,不如就让他们上来先看着?”

魏璋想了想:“让120抢人团先下去看一下,真的严重就先送上来治疗,但也要事先和他们说好,飞来医馆也只是治病救人,并没有什么仙丹妙药,不包好。”

“让宁温书先下去和他们说清楚就行。”赵鸿在急诊两层楼里忙得不可开交,暂时脱不开身。

……

一刻钟后,宁温书从移动梯上走到方沙城,径直奔向梅家车队的主车,挑起帷裳,不出意外地看到了梅家家主,前刑部尚书梅敬竹,两人寒暄过后,简单说了魏国公的事。

宁温书又去见了戚修明和晏敦,向他们讲明了被晾在这儿的原因。

三人本来就生病不舒服,听完魏国公干的好事,差点被气得厥过去,这老东西怎么回事?

宁温书又向他们说明自己生病和治病的全过程,又说明飞来医馆并不是什么神仙之所,只是救死扶伤,并不能包治百病。

三人本就通情达理,飞来医馆已经是目前唯一的指望,如果这里也不行,那就是命。

沟通完毕,宁温书这才爬上移动梯,借对讲机通知金老和邵院长。

很快,“ 120抢人团”集结完毕,针对三位病人的大概情况准备药物、氧气枕等医疗用品,装进急救箱,带着推车,从移动梯下到方沙城。

小葛警官和狄警察全幅武装,魏璋和王强也跟着,将以防万一贯彻到底。

一行人从移动梯下来时,立刻吸引了方沙城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论是120的纯白工作服、还是他们背着的急救箱、推车上的医疗用品,脸上的口罩、防护面罩和帽子;还是他们身旁穿着警服、戴着头盔的两位警官;甚至是魏璋和王强身上的衣服,手里的盾牌和钢叉……

他们虽然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走路时的挺拔与坚毅的眼神,都不输给带路的宁侍郎。

要知道,论仪态恪守这些的,宁侍郎可是典范。

这,这,这……就是飞来医馆里走出来的……人?与大郸的差别也太大了。

不论是头上戴的、还是身上穿的、肩上背的……视野里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价值不菲的样子,最抓人眼球的是王强和魏璋手里的透明盾牌,勾起所有人的好奇心。

这么大块的琉璃是怎么做成弧形的?

难道飞来医馆的能工巧匠们都不是人?

120的穆医生按就近原则,最先进的是痰喘病很严重的晏敦马车里,他只能坐着不能平躺,但身体实在无力,所以坐着也很辛苦。

穆医生一看这口唇的颜色,再看了心率、测了血氧,立刻给他接上了氧气枕。

晏敦日常呼吸非常用力,但仍然胸闷得厉害,一到阴天下雨,那更是苦不堪言,一年也不知道能睡上几个安稳觉。

面对完全陌生、甚至莫名让人敬畏的飞来医馆的医生,晏敦很紧张,尤其看着他从急救箱里取出一样又一样从未见过的物品时,更加觉得呼吸困难。

看到穆医生拿着透明软管往自己头上戴的时候,晏敦几乎下意识地躲避,但就在戴上以后,尤其是枕在蓝色软枕上以后,极短的时间就觉得舒服了许多。

晏敦瞠目结舌,刚才宁温书还说飞来医馆不能包治百病的,这明明是立竿见影啊,这是什么样的仙丹妙药啊?

穆医生和驾驶员小查一起,把晏敦从马车里搬到推车上,固定好氧气枕和病人后,就向下一辆马车走去。

驾驶员小查和晏敦的管事一起,把推车尽可能平稳地推到了移动梯下方,保科长他们早就把悬挂索具准备好。

驾驶员小查把推车设置成担架,又把悬挂绳勾住担架的四边,妥善固定后又检查了一遍,用手势示意他们往上拉,同时自己沿着移动梯同频往上爬。

晏家的管事急了:“某不能上去吗?某不上去,家主可怎么办?”

宁温书在边缘探出一个头:“你别急,在下面等着,先安顿好晏太傅。”

“是。”晏家管事这下不急了。

等在医院西门的医护们和赵鸿一起,接住晏敦后,就往急诊方向去。

晏敦只觉得舒服,实在太舒服了,看什么都新鲜有趣,甚至忽略了一直在旁边的十三皇子赵鸿。

“晏太傅,您感觉如何?”赵鸿见他上来不说话,只是睁大了眼睛,以为哪里不舒服。

“嗯?”晏敦这才把视线移到赵鸿身上,“你是……”

“晏太傅,某是十三皇子赵鸿。”? ? ?! ! !

如果没有氧气枕,晏敦能立刻晕过去,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十三皇子,你还活着?!”

“是。”赵鸿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位官员都以为自己死了。

“好,好啊,”晏敦笑得合不拢嘴,“好……”

“晏太傅,某正在学飞来语,有任何不适或不明都可以告诉某。”赵鸿知道晏敦的所有经历,但不知道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推车从医院西门经过长长的马路,从门卫小屋旁的小门进入,经过停车场,再从圆弧坡道进入急诊大厅,自动门打开,再进入抢救大厅……

一路上,晏敦就乐呵呵的四处张望,只觉得就算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治,能在死前进入飞来医馆也不枉此生了,这里太神奇整洁也太奢华了。

抢救大厅里,急诊内科女医生邵忆秋负责接新病人,嗯,插着鼻导管吸着氧进抢救大厅,还能眉开眼笑的病人,不论男女老幼,这位晏敦还是第一个。

把晏敦安置在抢救3床,医护们一起把他从推车移到病床上,开始建立静脉通路、抽血、吸氧、上心电监护。

事实证明,病人心态好是好事,但晏敦身体是真的很差,接上心电监护后,就开始报警……

医护们好一通忙活。

120驾驶员小查迅速把推车拉走,向医院西门走去,也不知道下一个病人能不能有这么好的心态。

……

120穆医生一行人离开晏家车队,走了不少路才到达梅家车队所在的位置,上马车一看,前刑部尚书梅敬竹口角靡烂、开裂还有湿白斑,红眼睛,面部一块块红斑还掉皮屑,贫血样貌,十分虚弱。

尽管梅敬竹连抬头坐着都有些费力,还是努力向穆医生他们点头致谢,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双手紧抓袖口,外露的指节苍白。

穆医生和护士王蓓互看一眼,这一时还真看不出是什么病人?

马车空间待两三个人还可以,再进两三个就有点转不开身。

穆医生示意,先把病人从马车里出来,躺到推车上再做简单的检查。

等梅敬竹躺到推车上以后,穆医生清楚地看到他的颈部和外露的皮肤都在掉皮屑,而且这皮屑明显不是因为天气干燥的原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9/17页)

掉落的。

王蓓也注意到,一样有些纳闷。

穆医生观察了梅敬竹的生命体征,非常虚弱,加强了保温措施后,把他妥善固定在推车上。

时间刚刚好,驾驶员小查推着两用推车走过来,又和梅家管事一起,把梅敬竹往移动梯转运。

第46章

方沙城的路, 在现代人眼里看来根本算不上路,所以要尽量平稳地转运病人,对驾驶员小查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尤其帮手还是语言不通的梅家管事。

梅家管事既紧张又期待,家主真的病了好久, 药针汤石无数, 时好时坏,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身体越来越差, 不仅如此, 家主还容易疼痛。

卧房床榻上真是铺了垫,垫了再铺,冬日还好,夏季尤其头疼。

铺多了热,铺少了,梅敬竹就疼得受不了,真是怎么样都不行。这次要不是魏国公亲自登门劝说,梅敬竹根本不愿意上飞来医馆。

怎么说呢?虽然还没开始医治,但飞来医馆走出来的人、奇怪的服饰和用物,就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信任。

这推车看起来垫得不多,梅家管事其实很担心,一是怕梅敬竹叫疼得太大声,有失颜面;二是怕他着凉。

没想到, 飞来医馆的医者给家主盖得很严实,管事悄悄摸了一下,绿色薄被不可思议地柔软,家主的脸上难得没有痛苦模样。

真是太好了!

转运的过程,尤其是驾驶员小查把推车四面吊起,不知道摁了什么,下面的轮子全都收好了,这推车实在太方便了!

不仅如此,在梅敬竹被平稳向上运送时,小查同步在移动梯上爬,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

梅家管事眼巴巴地看着家主被送上飞来医馆,鼻子忽然就有点酸,天爷啊,看在家主一生刚直不阿、为国为民的份上,让飞来医馆治好的他的病吧!

于是,抢救大厅迎来的第二位大郸重臣梅敬竹,就以掉皮屑、红斑和差得离谱的全身状况,出现在急诊内科邵忆秋面前。

相比起之前龙卫和神卫那强壮的大体格子,梅敬竹真就是一条竹竿,目测1米76的个子,体重才55Kg,虽然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这瘦得也太离谱了。

建静脉通路的时候,这么瘦的“竹竿”病人可难坏了时萱,一般来说,瘦的病人,血管相对会显得更明显,但梅敬竹的血管更细。

最后实在没办法,文浩给他上了腔静脉置管,并嘱咐了注意事项。

梅敬竹一路都在飞来医馆的震惊中,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上腔静脉置管都已经好了,指夹血氧仪和心电监护都已经装好,这……

对比大郸医者出诊背的药箱,软枕(把脉用来放手的)、金针包(装针灸的针)、软毛小刷……林林总总刚好装一箱。

梅敬竹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到,如果飞来医馆出诊,这些都带上的话是不是得拉上几马车?

时萱拿着一大卷血样小管送去检验科,走得飞快,第一百零一次盼望医院赶紧有网络,就不用这样急诊门诊到处蹿。

抢救大厅的病床不仅可移动,还都是气垫床,不仅对梅敬竹这种特别瘦的病患非常友好,对晏敦这种胖老头也一样。

所以,当晏家管事和梅家管事先后赶到抢救大厅时,发现家主们都很舒适,心中大喜。

病人和家属都很高兴,医护们却发愁得厉害。

……

120穆医生也一样,望着马车里半躺的戚修明,尤其是他外露的发黑发干的双下肢,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按说,从马背上摔下来半身不遂,最差的就是截瘫,但戚修明肯定不是。

更麻烦的是,戚修明也好,戚家管事也好,就连跟来的宁温书也一样语言不通。

穆医生没办法,看病人的生命体征还算平稳,就比划着要把病人转到推车上。

好在,转运过程还算顺利,一直闷在家里的戚修明却无比兴奋,反复握着光滑的推车床栏,先摸再敲,总之就是看什么都有意思,最关键的是飞来医馆的医者们没嫌弃自己散发的臭味儿。

于是,一刻钟后,抢救大厅的医护们就经历了一波“气味暴击”,胖乎乎的戚修明和发黑的双下肢,足够成为“令人此生难忘”的病人之一。

不管是胖的还是瘦的,或者这种上胖下瘦的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对护士来说都是考验,考虑到后来治疗的相关措施,还是决定用腔静脉置管。

除了抽血化验,晏敦先拍了胸片和肺部CT,梅敬竹先做内脏B超,而坠马的戚修明做了全身CT。

等啊等,终于三位病人的检查结果都出来了。

晏敦是典型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了肺心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大郸,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能活着?

戚修明有糖尿病,不仅有双下肢坏疽,还影响了眼睛的血管。

而梅敬竹全身情况极差,贫血、各脏器功能都差,先找了“风湿科”医生会诊,排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后,竟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病因。

于是,邵忆秋分别邀请了呼吸科、皮肤科和内分泌科联合会诊,比对着检查结果,结合病人的精神状况,再问日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在赵鸿的翻译下,梅家管事大倒苦水,梅敬竹偏食得非常严重,尽管太医院郑院使再三嘱咐要“品类多样”,餐餐不同,但病人不听啊。

医护们见过偏食挑食的孩子多了去了,还有许多擅长伪装的成年人和老人家,这位能偏食到哪儿去?

接下来,梅敬竹的饮食习惯给了大家不小的震撼,喜欢吃白粥拌糖,白米饭拌猪油,其他的一概不吃。

起初,梅家管事被医护们看着还有些紧张,但随着赞许和恍然大悟的眼神越来越多,就倒起了苦水,郑院使是国都城第一名医,不听他的听谁的?

为此,管事绞尽脑汁,把鸡肉或鱼肉剁碎煮成靡掺在白粥里,用鱼汤鸡汤煮粥,煮好的粥或白饭,上面点缀似的撒些肉末或者梅子等等,诸如此类。

即使这样,还经常被梅敬竹发现,轻则绷着脸,重则摔碗摔筷子发脾气。

真是一把辛酸泪,三日三夜都说不完。

皮肤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听完无语望天花板,这种老人家得什么病都不奇怪,有多少奇奇怪怪的症状也都不奇怪,这纯纯是营养不良引起的!

而这种营养素缺乏的病人,脾气也会越来越差。

医护们都向梅家管事投去同情的目光,同时又有些敬佩,这么细致用心地照顾病人可太不容易了。

急诊内科女医生邵忆秋忽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立刻开了维生素检查和尿检单。

皮肤科和内分泌科医生互看一眼,又看着邵医生,不约而同开口:“脚气病?!”

说完,戴着口罩的三个人都出现了笑纹。

但血清维生素化验出结果要3~4天,所以商量后决定先用基础支持疗法,等结果出来后再定。

皮肤科医生可以走了,内分泌科医生还要会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重回七零当厂长 我用模拟器开马甲 妈妈来自古代[星际]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我和队友公费恋爱[娱乐圈] 舍娘 万事如意 我不可能是女配[丧尸] 我成了蜘蛛的配偶[西幻] 女配她太甜[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