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2 / 2)
霍兰赛提登基那日,曾在大殿之上向百官言明,自己只是暂摄国事,就算当了皇帝也不会混淆燕济皇室血脉,愿在登基这次直接册封霍兰图为太子,此举为她博得了先帝旧臣的支持,自此稳坐帝位。
当然,这只是广为人知的版本,这其中到底有多少隐情谁也不知,不过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位新帝野心勃勃,异常看重自己手上的权力。
和亲,是她对中梁的最后一次试探,很显然,她以为自己赢了。
谢定仪收回远眺的目光,看向那个藏在队伍中、渐行渐远的辇轿,她只有十四岁,或许有过年少而慕少艾的心思,但也只是那样,她还不懂感情,只是觉得愤怒。
一直以来都没消减过的愤怒。
从书房里的那张日益消减的地图开始,到遣来使者透着倨傲的交谈声中,再到老师或长或短地叹息声里。
不能再退缩了。
如今燕济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此次和亲就是最后一个信号,要不了多久,这次的和谈还是会被撕碎,燕济会再找个理由对中梁出兵,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中梁不过是个一退再退的弱国,翻覆之间就能拿下,而谢定仪要的,就是他们这种轻视。
墙后面是什么呢?兔子还是老虎?只有伸出手去才有答案,一次次的试探下,他们摸到了温软的皮毛,所以收回手去,刺来了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刃。
可是墙还没推倒,他们又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墙后面的那个人呢?
……
随着最后一辆马车滚滚而出,沉重的城门也随之关上,大门推动的声音轰隆作响,仿佛巨石碾过心脏,每一下都闷地发疼。
前方的尘土慢慢模糊了视线,虞静徽用力地攥紧衣角,指尖泛白,他竭力忍着不让自己失态,可喉咙里早已哽住,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迟缓。
大概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他就像是再也忍受不住,崩溃地扭过头去看着城楼上的那个身影,透过辇轿的红纱,他几乎看不清她的脸,但他知道那就是她。
胸腔里涌上一阵又一阵撕扯伴的疼痛,像是有细小的刀子一寸寸地剜着心——明明早就接受了不是吗,从接下和亲旨意的那一刻起,他轻飘飘的命运就毫无定处了,可真到了这一刻,他的心中还是因为谢定仪对他说的那些话而生出了期待。
他真的还能回家吗?
城楼上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成了天边的一点尘影,虞静徽知道自己不该看了,回过头来端坐好,可胸腔里还是空空荡荡的,仿若心脏也被那一点影子牵走,从分离这一刻起就再也没了回到自己身体里的那一天。
第24章
谢定仪随和亲队伍出关的时候才十四岁,身边除了几个从宫中跟出来的侍卫外谁也不能说毫无保留的衷心,为了计划不被暴露,她将虞静徽身边的人全都换了一批,又替他身边信得过的那几个人重新编了身份,分别插进护卫或是官员的队伍,再加上她外祖母虞素繁和姑姑虞归琅给的死士,总共十六人,构成了无相卫最初的雏形。
她身边武功最高的那个侍卫名唤封照禅,出身凤居,母亲是兵营里普通的一个兵卒,三十岁那年因为和燕济的一场小战死在了战场上,那年她不过三岁,对母亲还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就失去了她,父亲得到母亲的死讯后崩溃了数日,终于在某天被敲响房门的时候擦干净眼泪走出来,强撑着精神处理好了妻君的后事,整理家当,带着她去往了江州生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定夷》 20-30(第6/17页)
。
十五岁那年,宫中在每州应试正考上榜的人中擢选侍卫,封照禅连下十场未尝败绩,顺利选入禁宫,兜兜转转被送到了谢定仪身边。
那时候谢定仪也只有九岁,相伴五载,此人多是寡言少语,每每当值时只寸步不离地跟在她身后,像一个沉默而忠实的影子,原本她去往边关时并不打算带她,但此人不知何时看穿了她的此行的意图,主动请告,说愿意与她同去。
谢定仪问:“你知道我要去干什么?”
“练兵,开战,”封照禅跪在桌边,声音平直,道:“殿下身边没有适合留在帝卿身边的人,平常在宫中跟着您的人燕济的使者都见过了,若是从其它侍卫里现挑,又不能保证他们能胜任,就算胜任,也不能保证彻底衷心。”
谢定仪望着她,说:“你是在说皇室选的侍卫不忠?”
“太平盛世中,重重宫闱下,臣一点都不怀疑任何人的衷心,”封照禅说:“您身边的侍卫一年俸禄折银三百金,即便家中本就是个富户,这钱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更遑论其它家世普通的人,再加之您待我们也好,自然是您指东我们不会往西,可如今去往边关赌的是命,若是被燕济瞧出端倪,严刑拷打之下,有多少人能誓死不从?身在燕济的帝卿殿下会不会有危险?您的计划又会不会被暴露?”
她第一次这么大胆又认真地盯着她的眼睛,说:“如今朝中毕竟还是主和派占多数,并且陛下也不愿开战,您好不容易得到去往边关的机会和三州调兵之权,若是功亏一篑,以后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时机了。”
谢定仪顿了两息,道:“他们不愿舍命,你就愿意吗?”
封照禅道:“如今中梁已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不愿家国沦丧,自然要守护故土亲朋,即便是用我的命。”
她说:“就算所有人都沉溺于黑夜,但也总有人要为黎明而谋,不是吗?”
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出身,一坐一跪,姿态天差地别,仿佛天堑横亘其间,可就在此时此刻,在这一句话中,她们的人生道路蓦然有了一个重合点,一瞬间的共振犹如火花划破沉寂的夜空,让彼此都短暂地窥见了遥远的天光。
……
以封照禅的武力和才智,能去往虞静徽身边是再好不过的了,而剩下的人也通过各种方式安插进了燕济的都城内,一步步构成了一张
传递消息的暗网。
此后的两年间,虞静徽一直在通过这些安插在他身边的人向凤居传送消息,一点点地将这个国家的血液和秘密通过书信或者物品送到他的故土,希望它能早日被毁灭,但在那一笔一墨的书写中,他绝口不提自己遭受到了怎样的对待,也不允许封照禅提。
他游走在一个个危险的漩涡之间,努力在燕济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不惜利用身体和感情,只有在一个人的深夜里,他才敢登上阁楼去望一眼凤居的方向,默默等待着从远方而来的军队和他真正思念的那个人。
很快,在燕济对中梁旧地实行的苛税之下,青岚边城战火重燃,谢定仪以身犯险,火烧燕济粮草,赢下了此战的第一局,但霍兰赛提并没有把这个人放在眼里,只是从临近的几个城池调兵迎敌,以为很快就能拿下此战,甚至还在想着战胜后像先前那样对中梁提出要求,一步一步,直至将其堵进死路。
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轻视为她奠定了最后的死局,几乎是她刚刚调兵的第二天,相邻的城池就被等候已久的中梁大军一举攻占,而其中一个城池正是涿水主河道的所在地,同青岚以水相接的石宕城。
晨雾尚未散尽,河面如同被压抑的战鼓,沉沉地泛着寒意,等到能看清河面上的距离时,中梁的战船已经出现在了城下,高昂的艄首宛若一头头巨兽,以不可阻挡之势碾碎了河面上的所有阻截,城楼上喊声钟声四起,箭雨如瀑般倾泻而下,叮叮当当地砸在船身甲板上,而船上的士兵在这箭雨之中依旧井然有序,手握盾牌,低头匍匐前行,在缝隙间寻到空隙还击,一支支箭矢带着破空之声穿透了清晨的雾气,射落了城楼上的守卒。
巨大的撞锤在浪中前后摆动,犹如猛兽蓄势待扑,随后便轰然砸上城基,一瞬间,石墙剧震,碎屑飞溅,守军慌忙调动滚石和热油,企图阻挡登城的钩索,可正当他们收箭之时,最前方的战船上突然举起了一把醒目的大旗,在猎猎的风声之下用力一挥,带火的箭矢在空中划出弧线,在城楼上点燃一垛垛黑烟。
战鼓轰隆,杀声震天,三声过后,城门应声而碎。
此城被破,战船入涿水如入无人之境,燕济连连败退,开始自乱阵脚,随着战线一日日后撤,霍兰赛提第一次主动提出了要与中梁和谈,但谢定仪没有理会朝中那些人的摇摆,趁着战报还未发回梁安,直接举兵杀入了燕济的都城。
破城的时候是个黄昏,残阳如血,落在铁甲上泛出瘆人的寒光,谢定仪持剑踏入燕济皇宫的主殿,里面已经躺满了尸体。
霍兰赛提华服染血,沉默又颓然地坐在玉阶之上,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结局。
直到她派出去找人的副将回来,抱着剑对她说:“殿下,没找到帝卿。”
话音刚落下,殿中就响起了古怪的笑声,由小及大,最后变得十分尖锐,霍兰赛提抬起头来看她,眼里闪烁着明显的快意,用不太流利的中梁话说:“找谁?虞静徽吗?他死了!”
谢定仪握剑的手一紧,滴血的剑尖悬在她颈间,沉声问:“他在哪?”
霍兰赛提道:“你觉得我会留着他的命?我死了,他当然也不能独活,你找吧,等你找到他,他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可谢定夷并没有被她激怒,而是怀中掏出一个东西丢在她怀中,霍兰赛提拿起来一看,是半枚碎裂的玉珏,其主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女儿霍兰图。
“她在哪?!”她一下子形容癫狂,起身想要扑上来,被两侧的兵卒狠狠压住了肩膀,谢定仪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也重复:“他在哪?”
霍兰赛提粗喘了两息,问:“她还活着吗?”
谢定仪并不回答,剑尖在地上轻点了两下,清脆的声音宛若死亡临近的脚步。
对峙了几息,霍兰赛提咬紧牙关,终于抬手指了指左边的柱子,一兵卒走上前去查看,很快就发现了上面的机关。
机关按下,远处的书柜应声而动,几支冷箭不知从哪里射出来,谢定仪本就有所防备,在那机关发动的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迅速后撤几步,抬剑打落了那几支箭。
书柜彻底打开,露出后面的情景,狭窄的密室中躺着一个遍体鳞伤的人影,看起来已然奄奄一息。
谢定仪看清那是谁,瞳孔皱缩,立刻抬步奔过去,跪下身小心翼翼地将他抱到怀里,嘶声喊了一句静徽。
“快……快点!”穿着布甲的医官飞速跑过来,跪在虞静徽身边替他看伤,然而看着看着脸色就愈发难看,最后垂下手,白着脸说:“殿下身上的刀伤贯穿了好几处,似乎……似乎还服了毒,已经……无力回天了。”
谢定仪心脏鼓噪,托着他肩背的手开始不由自主地发软,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直到虞静徽费力地睁开眼睛,眸光涣散地看着她,嘴唇翕动。
声音太小,她几乎分辨不清不出他的口型,只能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定夷》 20-30(第7/17页)
力低头去听,虞静徽用尽力气,说:“我是死了吗?”
“没有、没有,”谢定仪连声否认,声音已经带上了沙哑,说:“我们赢了,我来带你回家了。”
四年过去,眼前的人已经和十七岁的时候截然不同,失去了那惯见的明媚和温柔,透着一种难以言述的死气沉沉,听到这话,虞静徽终于知道眼前的人不再是他的幻觉,眼泪瞬间从眼角滑了出来,启唇唤出那个他曾在心里唤了千百遍的名字,道:“平乐……我想…回家……”
谢定仪胸腔闷疼,说:“我带你回家,我就是来带你回家的,没事了、没事了……”她声音急促地重复,眼眶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热,最后抵着他额头低头道歉,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虞静徽摇头,费力地抬起手替她拭去眼尾的湿意,说:“能再见到你,见到此战得胜,我已经……死而无憾了……替我……替我和母亲她们道歉,我回不去了——”
他说到痛处,嘴角溢出鲜血来,眼里满是痛苦,紧紧地攥着谢定仪的手,说:“下回……下回早点来找我好吗?别再让我等这么久了……”
周折反复的权势,高门大户的荣光,这一场又一场的博弈中,谁又说他没有一点真心?这些年他也反复在想,如果当初那场婚约真的能成,现在的他们会是怎样?
只可惜……当回忆的走马灯在眼前一幕幕地转过时,他才发现少年时的那些时光已经太远,远得他早就不敢回望。
全身的力气都在不停的流失,意识也陷入了深切的黑暗,但他躺在她怀中,并没有生出一丝对死亡的恐惧,仿佛已经回到了故乡。
身后又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有人跪在自己身后,低声对她说道:“殿下,找到封大人了。”
她回过头去,沉默地望着下属,示意他继续所说——其实对方的表情已经告诉她接下去的结果了,可她还是想要自己听,于是那人只能低头下拜,说:“……封大人已经身故了。”
“……知道了,”她抖着手把虞静徽抱起来,踉跄了一步又站稳,一步一步往殿外走,说:“将她女儿还给她吧。”
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两个兵卒抬着一具毫无声息的身体走了进来,身后传来凄厉的叫声和咒骂,在她说出动手两个字后又戛然而止。
抬步,落脚,踏出殿外,落日的余晖像流水一样倾洒在二人身上,替他们洗去了所有的鲜血。
睁眼看,天已经亮了。
……
躺在床上良久,谢定夷都没有从梦中那沉郁的情绪中缓过神来,直到门外传来宁竹的轻唤,她才捂着眼睛坐起身,开口道:“进来吧。”
殿门打开,几个近章宫的人捧着漆盘走进来,替她换衣挽发,整备完毕后,她从后殿回到了晏停所在的次间,开始净手洗漱。
水声很快就吵醒了床上的那个人,几息过后,一只手先探出了帷幔,轻轻拉开一角后往外看了一眼,谢定
夷察觉到那边的动静,连眼神也未挪,只是道:“醒了?”
晏停有点不好意思,坐在床边轻声唤了句陛下,谢定夷没多说什么,道:“朕去上朝,你再睡会儿吧。”
言罢,她就抬步迈出了殿门,边走边对身侧的人吩咐道:“传朕旨意,令礼部侍郎王钰昌为册封使,晋侍君晏氏为左长御,择日册封,不必谢恩。”
第25章
此次新入宫的这几新人中,独属晏停最得上意,不仅初次侍寝就封了左长御,还接连几月盛宠不衰,未到中秋又封了选卿,连带着其父也升了官职,在中秋家宴上的位置已经从最尾排到了江容墨的身侧。
想起自己这些日子被分掉的宠爱,江容墨简直在心里恨的牙痒痒,一看见他就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在经过他时偷偷翻了个白眼,拢着袖子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家宴在金池殿的水榭之上举办,坐在席间远远往天上望,便能看见暮云收尽,初生的月轮映上青冥,在水中倒悬着素影,两处澄辉相互辉映,晚风一吹,碎银一点荡开金波,隐隐送来桂花酒的香气。
等桌案上的酒菜上齐,江容墨盼着的那个人才姗姗来迟,见她扶袖落座,他便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直到对方安抚似地朝自己落了个眼神才开心起来,捧起杯子喝了两口酒。
今日在场的除了后宫之人外便是皇亲宗室或是亲近的臣子,礼数周全地分坐左右,举杯笑谈,言笑晏晏,但若仔细观察,便能感觉到各方的眼神正似有若无的落在晏停身上,不论是好是恶,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晏停只当没看到,自顾自地吃自己的,过了一会儿,他主动执起杯盏向谢定夷抬手,道:“这是臣侍昨夜亲手所制的梨花酒,想着今日宫宴,席间菜式丰足,陛下许是想喝点清淡的,便差人送了上来。”
听到这话,一旁的江容墨率先笑了,说:“陛下向来喜欢烈酒,选卿殿下的心意虽好,却不如这桂花酒更合陛下口味。”
晏停笑意未散,道:“桂花酒也好,只是陛下向来随心,总不能偶然想要了手边却没有,我等身为卿君,时时将陛下的心意放在第一位,为陛下多虑一层也是应该的。”
江容墨听懂了他的暗喻,心里默默咬牙,却碍于大庭广众不好发作,只能生忍下这口气,硬是维持着笑容道:“选卿殿下说得是。”
见他作罢,晏停也没再多说什么,侧身示意一旁的侍从将他案上的酒送到上首,等那酒壶落在谢定夷手边,他又笑着说了句祝语,这才慢悠悠地扶着袖子饮酒落座。
看见这一幕,席间的众人心思各异,而上首的承平帝至始至终都没说什么,反而端起酒杯饮下了这口酒,像是宫里宫外盛传的那般纵容着这位肖似宣德帝卿的宠君。
待到水榭之上一曲终了,坐在下首的谢持也在武凤弦的眼神示意下站起了身,对着谢定夷举杯道:“今日中秋,愿母皇身体安泰,月圆人圆,儿臣敬您。”
谢定夷笑了笑,照旧举杯饮下,又像往年一样嘱咐了几句该嘱咐的,话毕后,殿中的舞乐也适时响起,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充满了热闹和祥和。
……
这次宴会谢定夷难得坐到了最后,等她离开后,殿中的人才三三两两的散去,方青崖今日当值,从宴上离开后就回到了她身边,陪着她沿着渡廊慢慢地向近章宫走去。
夜风吹过,送来一丝秋日的萧瑟,谢定夷沉默地立在廊下,看着院中那株开了又败的玉兰树,轻声道:“回家吧,今日中秋团圆,你家还在等你和怀绯一起回去。”
方青崖道:“长兄回去也是一样的,今日本就是臣上值,哪里能走。”
谢定夷玩笑道:“你当我不知道,你前半个月就同宁荷换了班,怎么?真当我是孤家寡人了,还要等你来哄?”
方青崖被戳穿了心思,有些尴尬,但还是嘴硬道:“不上值的日子都在家,不差这一日。”
可谢定夷还是笑笑,望着院景淡声道:“去吧,我想一个人待着。”
见她坚持,方青崖也不敢再强留,行礼告退后转身离去,只是走过折廊时她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提着灯的随从侍卫远远立在廊下,漫长的渡廊上唯余那一个身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定夷》 20-30(第8/17页)
万里江山,江山万里,无一人同她并肩。
————————————————
中秋过后,天也渐渐冷了,手头的事少了很多,谢定夷便计划着去梁安和江州接壤的桐山围场秋狝,将宫中的事宜暂时交由了方赪玉和谢持,原本谁也不想带,可快要走出城门了又停了下来,让随侍的宁柏去澈园看看沈淙在不在。
等了大约小半个时辰,车外传来宁柏的回音,紧接着车门就被打开,一个戴着帷帽的身影抬步迈入,轻声唤了句陛下。
这几个月二人照常见面,谢定夷想找他的时候也还是会随着心意来,只是上次在她面前掉过眼泪后,沈淙就像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她了似的,每次见面都有些别扭,她知道他一时间接受不了,并没有多提,但心里却觉得他在她心里的样子生动真实了不少。
摘了帷帽,沈淙顺势理了理被带起的额发,正想行礼,坐下的马车突然动了,他一时不察,整个人往前倾去,被谢定夷抬手接到了怀里。
他看着她唇畔的笑意,有些窘迫,道:“……臣不是故意的。”
谢定夷说:“我可没说你是故意的。”
他眼里泛出恼意,想要推开她坐到一边去,却被谢定夷揽腰抱得更紧了,他挣扎不过,只能泄了力道任她抱。
“桐山围场有点远,此行少说也要半月,你京中的事都处理好了?”
沈淙道:“最近事不多,都让赵麟去办了。”
谢定夷道:“我让宁竹把步月也带出来了,你刚好可以多练练。”
沈淙想起刚刚宁柏来找自己说的话,道:“宁大人不是说您是临时起意的么……”
——陛下本不想带任何人,走到城门口却让我来澈园寻您。
“确实是临时起意的,也不知道出宫的时候为什么会把步月带上,”谢定夷佯装疑惑,问怀中的人:“你觉得呢?”
沈淙听懂了她的言下之意,心中一软,犹豫了两息,主动抬手环住了她脖颈,在她唇角印下了轻轻一吻。
……只要维持着分寸,只要不惹她生气,这样的温情他还能拥有很久很久,至少比起以往那些飘忽的夜晚来说已经更进一步了,他劝自己知足,垂下眼睫,静静地靠在了她的怀中。
————————————————
宫中到桐山坐马车差不多要两日的时间,晚上一行人便住在了官驿,当地的官员得了吩咐,没敢声张,只安排好了服侍的人,谢定夷让人送了热水,脱衣踏入浴桶,顺便将被她诓进屏风后的沈淙也拉下了水。
“陛下——”沈淙还穿着内衫,一瞬间全都湿透了,有些狼狈地贴在她怀中,道:“今日还没换洗的衣衫……”他来得匆忙,并未收拾衣物,便是有人会送也是明天直接送去桐山,现在这一湿不要紧,可他哪有脸指示她身边的长使给他送衣服。
“穿我的,”谢定夷不觉得这是个问题,道:“或者不穿,明日一早直接给你送来。”
他被她说得脸红,低声拒绝:“不行。”
谢定夷的手探进他在水中漂浮的衣摆,说:“看你不像是不行的样子。”
“别……”他按住她的手弓起背,却被她亲了亲凸起的脊骨,身子下意识地往前伏了一点,趴到了桶壁上。
“别蹭了,”她按住他乱动的腰,说
:“等会儿,别着急。”
他被说得耳根泛红,泛白的指尖抠住了木桶边缘,解释道:“不是……是水有点烫。”
“那再泡会儿。”谢定夷抽开手,把他转过来抱在怀里亲,一只手的指尖顺着他的腰线轻抚,直到他彻底放松下来。
湿衣皱成了一小团,被随意挂在桶壁上,湿润的乌发蜿蜒流动,从上面缓慢地滑过。
只是水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不代表静水深流处也是一样,沈淙想躲,躲不开,最后只能被迫挤在她和桶壁之间,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在朦胧着摇晃,房梁地面起伏如海,无边的浪潮又凶又猛地朝自己扑过来。
要死了……
按着桶壁的手鼓起苍青色的脉络,长长的头发垂散到了浴桶外面,眼里很快涌起一泓清澈见底的琥珀光,在摇晃间重重地砸到地上。
……
沈淙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在情事中求饶的——一开始似乎只是不再压抑声音,逐渐的多了一些肢体动作,最后则变成一种模糊的示弱,颠三倒四的小声低叫,声音含含糊糊,粘腻湿润,像是弄湿后黏在一起的饴糖,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谢定夷伸手摸了摸他湿热潮红的脸,低声去亲他的嘴唇。
沈淙躲无可躲,半睁着那双漂亮到要勾魂的眼睛低低喊了声陛下。
微哑的声音被拉长,字字都带着喘,缠绵得让人心痒,谢定夷喉间涌起一股干涩,突然很想听他叫自己的名字。
叫谢定夷?连名带姓的,在这样的情景中似乎有点破坏气氛,定夷?啧,没人这样叫过她,有点别扭,思索了两息,她先问:“能不能别叫陛下了?”
沈淙的反应还有些迟钝,慢吞吞地看了她一眼,说:“……那叫什么?”
谢定夷说:“叫平乐。”
她伸出一根手指在他背后写,哪个平、哪个乐,水流划过指尖,在两个人相触的那一小块肌肤中迸发出痒意,沈淙难.耐地蜷起脚趾,在这神魂颠倒天昏地暗的情潮间和她缠绵地接吻。
身体和意识都在沦陷,心口却震动不止,平乐——这是她的字,还是小名?总归是很亲昵的称呼了,皮肤上一笔一划写下的字在脑海中缓慢浮现,他在心里默念了一遍,鼻尖却生出了一点酸意。
……每次在他鼓足勇气靠近她的时候推开他,又在他偃旗息鼓的时候给他希望……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还皇帝呢,简直就是个混蛋。
他在心里骂,扭头看见谢定夷一脸等着他开口的表情,故意抿紧嘴唇沉默地和她对视,几息过后,对方牵起一边的嘴唇笑了笑,问:“是不敢叫还是不想叫?”
沈淙还是不语,眼里的矜傲因着裸.露的身体和汗湿的头发显得没有任何说服力,谢定夷看得更是忍不住笑,在水下抬了抬腿,硬是将他挤到了自己的怀里。
她没逼他,揽着他的腰和他商量,说:“叫一声吧,我挺想听的。”边说话,长指边在他背上轻抚,宛若无声的安慰,心底的情绪在她含笑的眼神和温柔的动作中越涨越满,最后在水底无声的炸响。
“平乐……”两个字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带着一丝沙哑的哭腔,喊完后,他破罐子破摔地闭上眼睛,把脸贴到她的肩膀上。
“嗯。”她顿了半息才应,灼热的呼吸声和他交缠在一起,在他额间印下轻轻一吻。
那是一个过分短暂的一个吻,在他额头上停留了一息就开始向下掠来,沈淙仰起头被她吻住嘴唇,但半垂的眼睛还是一错不错地望着她的神情。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刚刚有那么一瞬间,他居然觉得他们在相爱。
……
毕竟已经秋日了,水凉得快,谢定夷也没敢在水里待太久,感觉到水温差不多了就将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定夷》 20-30(第9/17页)
淙从浴桶里抱了出来,扯下一旁备好的宽布巾将他裹好,一步步朝屏风后的床上走去。
他的眼里还带着一丝未散的恍惚,安安静静地靠在她怀里,脸上没什么表情,白皙的脚背交错地叠在一起,一连串水珠在移动间从脚尖滴落下来。
“头发擦擦,穿这件。”谢定夷取了一件自己的内衫给他穿,二人个子差不多,甚至沈淙还要更清瘦些,穿上后丝毫不显突兀,但他还是有点不适应,感觉被衣服裹住的每一寸肌肤都在莫名发烫,往床深处坐了坐,默默用被子盖住了自己的身体。
谢定夷没在意,换好衣服后就去把屏风后的炭火提到了床边,看着他有些僵硬的坐姿,好笑地朝他招招手,说:“头发都没干就钻被子里去了,过来,等一下把床都弄湿还要换房间,别人还以为我们把床做塌了。”
“你别乱说……”他真想捂住她的嘴,屈起膝盖往床边挪了几步,抬手把半湿的长发拢到胸前。
谢定夷没上床,直接盘腿坐在了脚踏边,撑着下巴默默地望着那炭笼中被烧得猩红的木炭。
过了一会儿,一只脚从床沿落了下来,沈淙拢好衣服下了床,也屈膝坐在她身边。
察觉到贴着自己手臂的躯体,谢定夷侧头望了他一眼,弯唇笑笑,直接抬手将他揽到了怀里。
沈淙难得没说什么,安静地将脸靠在她的肩膀上,感受到炭火的暖气热热地烤着自己的身体,将所有的萧瑟和冷意都短暂地与他隔绝。
第26章
第二天日晨起,一行人走出梁安,进入了江州地界,桐山围场就位于二者的接壤线上,东望燕山余脉,西控梁安繁城,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群山绵延,水草丰茂,清泉汇流,湖泊星布,既有茫茫林海,又有无垠草甸,是中梁除了凤居草原之外最肥沃的牧养之地,春日百花争妍,夏则草野苍翠,至秋霜初降,群兽出没,天地之间便有风物浩渺。
以往每逢秋狝,皇室就会率王公大臣和宗室至此围猎,一则锻炼骑射,二则体察京畿边情,等到谢定夷登基后,这些节礼仪式愈发从简,大型的秋狝从一年一次改成了三年一次,中间两年她自己出行,几乎只带心腹扈从。
有礼部的官员问及,她也只是说不喜礼数繁琐,失了秋狝趣味,其余的一概不提,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那部分她捂着没说,自然也不足以为外人道了。
“所以……只是因为费钱吗?”沈淙神色微妙地问了一句,说:“一场秋狝会花费多少?”
“大概三万两吧,”虽说是个皇帝,但谢定夷在沈淙面前穷得坦荡,说:我们自己这样走,能花三百两都算多了。”
沈淙想了想,道:“除此之外也有好处。”
谢定夷问:“什么?”
沈淙道:“以往大张旗鼓的出京,一路上惊动百姓不说,沿途的官员也会得到消息早做准备,可若是轻装简行,反倒出其不意,若是陛下想体察京畿边情,所看到的那一面也会更加真实。”
沈淙向来聪慧,能看出这一点不足为奇,谢定夷笑了笑,并没有觉得意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的景象,道:“从这条路上去直接就到溪边了,这里的官员估计还没接到我们要来的消息,你若是不想多等,我们可以自己先扎营。”
“啊?”沈淙微微睁大了眼睛,向她确认道:“……我们自己吗?”
谢定夷道:“应该就我和宁荷,其他人不怎么会,能给我搭把手。”
沈淙眼里闪过一丝讶异,问道:“陛下以前扎过营吗?”
谢定夷虽然戍边多年,但扎营这种小事应该不至于要劳动她吧?
谢定夷好笑,说:“以前在军中的时候事务繁杂,什么事都干,扎营修渠,造楼铸械都是最基本的,有时候没有战事,周边城池的旱灾洪涝也是我们去平,没什么稀奇的。”
沈淙道:“我记得昭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岫云城城门失修,落下的砖石砸伤了不少人,似乎也是军中来的人?”
经他提醒,谢定夷也想起了旧事,说:“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那时候还在和东宛僵持,结果后方城楼垮塌,民间还有人借此发挥说天不佑我,此战必败的,未免军心动摇,我亲自抓了几个出头的人提到城楼上去杀,你别说,还真是个好办法,第二天谣言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沈淙在心
里叹气,说:“谣言是没有了,但陛下自己的名声呢?”
取代战败谣言的是谢定夷的暴戾之名,几乎到了能止小儿夜哭的地步。
谢定夷无所谓地笑笑,说:“那我能有什么办法,比起我的名声,自然还是军心动摇更严重些,我若是不杀他们,说不定东宛那一战根本就赢不了,到时候就不止三两条人命的事情了——再说了,我现在在晋州的名声不是很好吗?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权在手,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她对这些事倒是看得很开,沈淙失笑,说:“陛下自己不在意便罢了。”
谢定夷道:“后面我怕百姓恐慌,还任劳任怨地城楼上铺了几天砖呢,那会儿你也在岫云吧,多大来着,十六?”
沈淙嗯了一声,说:“差不多,修城楼的那段时日我和长姐在城楼下设过粥棚,但没见到过陛下。”
谢定夷道:“说不定你见到过,只是没认出来,那时候我灰头土脸的。”
沈淙否认,说:“就是没见到过。”
他能认出来。
可谢定夷没听懂他的言下之意,反而不正经地调笑了一句,说:“也是,若是打过照面我定然也记得。”
听到这话,沈淙不知为何有点气闷,抿了抿唇,小声道:“你才不会记得。”
记得所有一切的,从来都只有他一个。
————————————————
巳时中,一行人沿着山路进入了桐山围场的地界,山上巡逻的官兵率先知晓了承平帝到来的消息,行过大礼后匆匆去到半山腰的官署通知上司,谢定夷没有管他,像往年一样先到池边的木屋里找到扎营要用的东西,和随行的几人将其捆上马背,绕了好一圈才找到适合下桩的地方。
秋日的日头不算太晒,但待久了也是汗意连连,谢定夷挽着袖子热火朝天地干着活,看起来丝毫不觉得累,反而有点乐在其中的意味,沈淙本想下去帮她,却被她以一句“你好好坐着就是帮我了”强留在了马车上,此时只能透过停驻着的马车窗看到外面的景象。
脱了外袍,她颀长漂亮的身形就完全显现了出来,挽起袖子,又露出干净利落的胳膊线条,肌肉在用力的时候微微鼓起,透着一股不由分说的力量感,骨节分明的双手握紧粗绳,微微躬身,收紧腰腹……
沈淙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像是被烫到一样收回了掀着车帘的手。
……脸好烫。
他用手背贴住自己的脸,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起起落落的车帘却在不断地将那个身影送入眼帘,他不想看,余光又忍不住去瞥,整个人都像是被热气包裹,连带着心口也跟着发烫。
过了一刻钟左右,山下的官员带着人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谢定夷便将手中干了一半的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