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 80-90

80-9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平平无奇,指挥飞机 小陆大人他言而无信 七零路人甲的吃瓜日常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综英美]杰森想逃离哥谭 兽世种田撸大猫 定夷 虐文主角受的小爸重生了 太子今天也宠妻如命 小猫咪混进警犬队了?

他抓住每一个能睡着的时间入睡,甚至不挑剔睡眠环境,哪怕是队里那颗老槐树底下休息片刻,他都照睡不误。

他也珍惜每一次能够获得清洁的热水洗漱的机会,从未如此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连之前偶尔偷懒的早晚刷牙都再也不敢少刷一次,生怕自己的牙会变成同屋老乡那样,挤挤挨挨还黄得明显。

谭桂香给他寄了信,说郭大爷有对象了还相亲,闹得厂里又是风言风语,估计今年之内不太好操作回城的事。

而郑海萍也回了信,说是上面正在看他们这些知青的情况,之后肯定还有第二批、第三批集体下乡。让他稍安勿躁,争取在生产队里多表现,要是能进生产队领导小组,那是最好。

哈,这个领导小组魏爱军确实是进了,但他是小组专用打杂人员。

除了保管员能随时给他派活儿,记分员也能让他帮忙盯人,妇女主任可以让他帮忙镇场子,会计和出纳可以让他帮忙给钢笔灌墨水。

因为他什么农活都不太干得了,但还占队里的口粮,生产队长也是想了不少办法才给他安排上活儿。

如果真在这里白吃白喝,只怕这生产队二百多号同姓的人,能直接把他给吃了,还能埋山里假装野兽干的。

当然,这只是魏爱军自己的猜想,不能当真。

他倒是想出钱,甚至也跟着一起去赶过集,但他住在人家屋里,真买了东西也不能不分,真要分多了他也不愿意。这一个大家庭就是十几口人,他自己只有一个,买了东西怎么处理,还真说不清楚。

不过,乡下的好处就是许多东西自己产自己用,不像城里的供应卡得死紧。

比如这里就能自己榨油,自己种的有棉花,还有自己种的大米。这些东西除了赶集的时候去跟别人换点钱换点其他东西,也能稍微改善下生活。

附近还有条河,从河里捞点小鱼吃吃,大家也不怎么在意。但大鱼不行,肯定是集体财产。

魏爱军求着狗娃帮他捞鱼吃,结果那么几条鱼处理了好半天,还有一大堆的刺。

魏爱军打小就爱吃鱼,但之前吃的次数真不算多,也没吃过这么小的,就险些被鱼刺送走,还是狗蛋紧急把赤脚医生叫来了才给他治好。

他每天只能靠想象着二哥的苦日子才能熬下来,而每熬过一天,他打算给家里和干妈写的诉苦信,又会多一些新素材。

一个夏天过去,魏爱军已经黑得跟狗娃如出一辙,只有一口牙还泛着白光。

至于同村的小姑娘们有没有看上这个知青,额,那还真差点有。

但小姑娘们只是年纪小,见的人少,也不是傻子。

能被家里弄来下乡的人,本来就不受宠爱。魏爱军秉持着财不外露,也看不出来家底有多厚,只能看出人矫情,什么生活习惯都跟她们不一样。

干活那是倒数第一,吃饭那是别人不敢称第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80-90(第6/13页)

既没有隔壁生产队的青年淳朴,也没有队里会计、队长他们那种担当。

刚来的时候还有一个长得好、长得白的优点,现在呢,也就那一口牙是个白的。

也不说这人结婚年纪到没到吧,就这么个条件,真是谁嫁谁活该。

都不用做什么跟了他就能一起当城里人的美梦,还没等回城两个人就一起饿死了。

魏爱军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暗中还有这么多对他的议论,毕竟混了一个多月他也只能听懂一部分常用词,稍微拐几个弯,那就跟学外语一样,啥都不知道。

而郑海萍终于回应了他的诉苦卖惨,让他想办法近期回

城,现在管控稍有些放松。只不过,为了能让队里放人,还是拿生病当借口比较好。

曾经被队里赤脚医生飞速救下的魏爱军有些迟疑。

这赤脚医生用的方法可比县里医院猛多了,万一他一个普通小病被人家随便就治好,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次机会?

所以,要不要给自己一下狠的,争取到送医院治疗呢……

第85章 第85章魏爱军下乡之前……

魏爱军下乡之前就找郑海萍打听过,他们这一批至少要到乡下锻炼个三五年,一般是不能提前回去的。

唯一例外的就是,如果有招工机会,那就可以顺利转走,不用在这儿干耗着。

如果留下,那就是忍受三年插队知青的生活,靠家里支持的钱和物过日子。如果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得先找谭桂香弄到工作机会,不然哪怕人回去了,粮食关系还在这里,回去也没有供应。

魏爱军又写了封信给谭桂香,告知近期的管控情况,想让她配合自己回城的规划。

而谭桂香收到这封信之后,放了好几天没管。

她和魏成河两人也没干别的,就是装作不经意漏了点风声给其他工友,但那帮人里,刚好有赵主任的小舅子。

那天赵主任的小儿子跟魏爱军坐上了同一辆车,谭桂香和刘淑英可看得清清楚楚。

尤其刘淑英,对这一家子都记得牢牢的,并且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跟自己的老姐妹们聊天,想把赵家不做人的事儿给传开。

魏家其他人也积极配合。毕竟赵主任一旦决定了要找魏家麻烦,那肯定不是只盯着娶了他儿子的魏渡江为难,肯定是全家人都不带放过的。

之前赵主任带着后娶的老婆和小儿子到魏家闹事,他们把赵主任家乱七八糟的事情到处说,结果赵主任屁事没有,甚至那些之前跟他们扯瞎话的又开始说赵安邦的不是。

没想到,面对面赵主任干不过魏家人,一旦有了缓冲的空间,他还真有几分手段。

难怪赵安邦这么一个聪明又有想法的年轻人弄不过他,非得靠入赘才能摆脱那边一家子。

现在魏家的日子倒是平静得很,但就怕赵主任在暗地里布置些什么,他们只好先下手为强。

乡下日子连魏爱军这么个皮糙肉厚的都难熬,赵主任家那个赵聪难道还能过得舒服吗?

近期管控宽松的事情透露给赵主任,他肯定得想办法把儿子捞回来。

但这也就是魏家人的目的。

小事,甚至发生在过去的恶事都不能把赵主任怎么样,那是因为受苦的都是他们家自己人,跟旁人没关系。

要是赵聪真被捞了回来,其他人家里也有孩子下乡,那凭什么你们家孩子这么快就回来了?就凭你是车间主任?

之前累积的所有不平都会在这一刻爆发,赵主任就算能应付好这一次危机,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升迁机会。

而魏爱军信里也说过,想要回城,都得有不得已的理由。比如生病、比如家里人生重病要死了,比如有招工机会。这里面招工机会难找,家里人病重也很容易露馅,那就只剩下赵聪自己生病。

乡下的赤脚医生下药猛,治疗手法粗放但管用。赵聪想要能保证回城,就得对自己下狠手。

所以一旦赵聪回城,赵主任既要给孩子治病又要想办法安排工作,一根蜡烛两头烧,再加上魏家人鼓动其他同事闹事,就看他到底怎么应对!

赵家出了漏子,这消息传到隔壁县也很容易,到时候所谓的“管控宽松”,可就一丁点都不剩。魏爱军想要回城么……那就再想想吧。

谭桂香跟刘淑英讲这些的时候,只看到刘淑英意味深长的眼光。

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婆婆这是刚知道自己放弃了心狠手辣的魏爱军,甚至现在正在坑自家儿子,想让他安安分分在乡下待着。

谭桂香面上有几分尴尬,刘淑英却表扬了她,“你这么多年啊,什么都好。看事情都比老二看得更清楚,但就是一个毛病,心软。”

“你一直偏疼老四,但他打小我就觉着他不对劲,那会儿老三才比他大多少啊,就得天天带着他,还老是磕磕碰碰的受伤。”

“那会儿老四也能懂点事了,谁家那么大的孩子还成天手脚乱动打到人的?而且每次打中人了他都很高兴,我就怀疑这小子打小就不是个好东西,偏偏你就吃他那一套。”

“现在好了,你也醒悟,知道这玩意不靠谱,还算是有点聪明,没有笨到家。”

刘淑英噼里啪啦说完那一段话,就背着手出门去了。

这事儿关系到她大孙女婿,可得好好传播出去,不能让那个赵主任好过。

魏渡江就在厂里医务室,万一哪天那个姓赵的弄几个人换了孙女给别人拿的药,出事故了怎么办?

有矛盾,要么一开始就要把对面打服,要么就老老实实憋着,找到机会再一下按死对方。

谭桂香还是第一次知道魏同心带老四的时候吃了那么多苦。

不,也不能说是第一次知道,只是那时候正是困难时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比没出什么大事的魏同心更重要,她实在是顾不上。

不,也不能说是顾不上,只是没想到,不在意,更懒得管。

魏同心这会儿刚好从隔壁屋里出来,给外面晒着的干辣椒翻面,想要回屋的时候,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一转头,就看到了谭桂香。

这眼神是怎么回事?好复杂,但看不出什么东西。

魏同心也没主动问。她跟魏家父母实在没啥感情,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

于是随便扯出来个笑,算是对谭桂香最基本的尊重。

谭桂香是知道魏同心面对奶奶和大姐是个什么样子的,这会儿再看她对着自己的态度,火气直往上冲。

亏得她刚刚还觉得有些对不起这个三女儿,结果呢?你看看!她对自己亲妈就这个态度,这像个什么样子?

什么对得起对不起,老娘生了他们,又给他们一个个的养这么大,还每个人都上了学。就魏同心这个脑子不开窍的都能读到初中毕业,她还想怎么样?

爱军信里都写了,他住的那个老乡家,女孩儿连高小都读不完,最多上个三四年级的就回家干活去了。她魏同心能有这么好的待遇,现在还能嫁个工人,她可就偷着乐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80-90(第7/13页)

谭桂香重重一挥手,把自己刚才短暂的动容抹掉。

这个老三还天天在家里吃午饭,食材和钱竟然都不给她这个妈,而是直接给了她奶奶,有这么个道理吗?

个死老太婆也是见钱眼开,肯定是收了魏同心的好处才给她说话,以前怎么没见她对出了老大之外的其他孩子这么好?

乔家的早饭晚饭那香味儿直往这边灌,尤其早上,每天都是鸡蛋,最近竟然还有股奶味儿。

老五可是老三的亲妹妹,她都不知道趁乔天明不在家的时候给自己妹妹喝点儿,只知道给乔家两个小崽子喝,看以后这俩继女管不管她。

可不管谭桂香怎么在心里咒骂,魏同心也是坚决不会让奶奶和大姐之外的魏家人占她便宜的。

那最便宜的水果糖和麻花可以用来跟魏家人走礼,但更贵的东西他们休想。

——

等了将近一个月,魏爱军第二份催促的信都已经寄出去了,才收到谭桂香的回信。

可惜信里并没有什么令人高兴的消息,反而是一个噩耗。

“……你大姐夫的爹,那个厂里的赵主任,已经把他儿子弄回家了。听说是当众在田垄边上摔折了腿,才送回家里修养几天。我看厂里这两天的风头不对,大家对赵主任都很不满,估计是有人私下拱火,你可得小心些。”

“……回城的事情,爸妈都在帮你想着,今年肯定是悬了,年后应该会有机会。你记得要跟队长他们搞好关系,万一有机会了,记得及时回家……”

魏爱军看完信之后就烦躁地撕碎,然后到塞进灶台下的火堆里。

是的,他最近又被派了个新活儿,帮忙烧火。

原先烧火的牛娃去帮忙放牛了,家里谁都不得闲,就他一个闲人,只能他顶上。

这里秋天比城里更冷,听说冬天雪能堆到膝盖。魏爱军本来想着怎么都能在冬天之前回家去,没想到,又人算不如天算。

乡下没有热水瓶,什么时候洗东西都是用冷水。出了做饭的时候腾出来点热水洗漱,其他的时候都别想。

能轮到烧火,都算是这家人对他十成十的照顾了。

但等到冬天怎么办呢?

家里寄过来的棉被看着是挺厚的,但这乡下的屋子不够好,总有缝隙在漏风。这还只是秋天,到了冬天怎么办呢?

这里每个人不分男女老少,手上都有冻疮。

魏爱军以前就过得娇,家里洗洗刷刷的活儿不需要他沾手,从小衣服就是妈妈奶奶姐姐们洗的。甚至下乡之前魏成河大发雷霆,想让他和二哥管洗碗做饭的事,那都是天气暖和的时候。而且是他做饭,二哥洗碗。

他光是洗衣服就累得慌,从来不知道这衣服、床单洗起来这么重,也不知道大姐三姐以前是怎么做到的,小小年纪洗全家的衣服,还每天上学,还要干其他的活。大姐还学习那么好,差一点就考上中专。

但不管怎么样,魏爱军绝对不会因为自己受苦了就体谅其他人。

他只是想着,不管以后有什么样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绝对不能再让自己再过这段时间的可怜日子。

第86章 第86章赵聪一回到县里……

赵聪一回到县里,魏家人就反应过来了。

魏同心领了奶奶给的任务,出门跟自己认识的人扩散这个消息,当即带着乔红霞先往废品收购站跑。

这几个月她俩时常到废品收购站寻摸东西,魏同心跟一个姓宋的女工人都混熟了,直接叫人家宋姐。有时候乔红霞还能在人家手上混块糖吃。

魏同心一般会给乔红霞买点画比较多的连环画、旧杂志,给自己弄些旧报纸看看。每次翻找的时候都会注意把东西复原,宋姐也从一开始盯着她俩不放,到后面放心去忙自己的事。

今天她俩又来找,宋姐还跟她们聊几句,“小魏,你跟你闺女有段时间没来了,最近在忙啥呢?”

“宋姐你可猜对了,我最近刚忙完一个事儿。”魏同心看旁边还有隔壁院的人,凑到宋姐身边,脸上还带着两分得意,“我之前不是搭了个鸡窝,但一直没弄到母鸡吗?上个星期跑了好远的路,跑到咱们县底下公社的大集上,找人家老乡换到了。”

这母鸡一到家就下了两颗蛋不说,还让乔红霞和魏文红都迷上了挖虫子喂鸡,两个不对付的小孩关系都好了不少。

宋姐听到公社,就知道这人至少跑出去二十里路。

“小魏,你这也是真够拼的,这么大老远的,就你一个女同志自己去的啊?你这是,在那边有亲戚?”

“那也不是,我一个朋友给我介绍的。”魏同心顿了一下,“也是等了好长时间。宋姐你要是要,估计等年后才有。”

宋姐家里人口也多,养鸡是没有地方的,“哎哟,我家那地方小,可养不了。不过你之前跟我说那个花盆里种菜还挺合适的,我种的小葱和辣椒,确实没人找麻烦。”

“是吧,就家里放两盆,这么点小东西,肯定没问题。不过我就是想在,我娘家两兄弟都去插队了,也不知道他们的公社里有没有这样的大集。那乡下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种,没准菜还多些。”

宋姐听到魏同心这么说,表情有点子复杂。

就小魏她们院,跟小魏同辈的人,就没几个不厉害的,这小魏一天天咋就跟没心眼一样,看谁都像好人。

那机械厂的八级工,大儿子伪造信件骗小儿子下乡,跟特务还扯到一起。那张家大媳妇为了要婆家的房子,把小姑子小叔子都赶跑,自己还回娘家一住就是一个月。小魏嫁的那个乔天明,小时候就是最皮的,再婚的时候啥都想要啥都不想给,竟然还真能找到魏同心这么个冤大头。

还有魏家那几个,老大是机械厂第一个招赘的,竟然还能招到车间主任的儿子,老二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有工作的孩子,竟然那么轻易就被他们家老四弄去下乡。

就这个看着窝窝囊馕安安静静的老三,啥事都没有,竟然还想念起兄弟来。

宋姐心情复杂。

“你还惦记你两个兄弟,那你大姐夫的爹都把他小儿子弄回来了,你还不知道吧?”

嗯?宋姐对这一片的事,怎么比魏家人还清楚?

总不能是别人来这儿卖废品的时候说的吧?

宋姐心有不平,想鼓动魏家人跟赵主任对打,“我侄子也在他们县插队,那个姓赵的啥都不会干,他们生产队都有意见了,结果还开了个证明回家休息,谁乐意啊!那粮食可还得吃队里的呢。”

“你说他这能是正规渠道吗?凭啥车间主任的孩子就能开证明回家,咱们普通工人的就得老老实实干活?”宋姐眼睛挤了挤,怂恿意味十足。

魏同心顺势装成刚知道的样子,露出一副吃惊的神色,稍微放大了一些声音,“宋姐?这,这是真的?”

看到旁边那个隔壁院子的大妈竖起耳朵听,悄悄靠近过来,魏同心才接着说话。

在隔壁院的人面前拿宋姐当信息来源正好,也免得暴露他们家成天盯着赵主任的事儿。

“哎呀!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80-90(第8/13页)

姐,要不说还得是你想着我。我一会儿就回去告诉我爸妈,这厂里可不能搞差别对待啊。”魏同心一副着急的样子,等乔红霞挑好了,她也把自己挑的一摞报纸拿来结账。宋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还给抹了四分钱的零。

“人家市里都不让废品收购站卖东西,要买什么旧书旧报纸,那都是找旧书店或者废品市场的。也就咱们县里人少点,为了方便大家才这么干。”宋姐知道魏同心认识不少人,好像社交范围很广似的,有点不放心,“你到其他地方去可别乱说啊。一次两次的无所谓,你这老来,被人家听见了要找你的。”

魏同心胡乱点头应下,回家到了院子门口就激动地冲赵安邦喊,“大姐夫!我听说赵主任把你弟弟弄回来了,你说他有没有办法把二哥和四弟也弄回来啊?!”

什么东西?这不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吗?怎么这小姨子这么激动?

刘淑英还是更了解自己孙女,接戏就是快,“天啊!竟然还可以这样!安邦,哎呀,这,这你能不能退一步,跟你爸求求情,让他把老二和老四也弄回来?你放心,我们全家人上门赔

礼道歉也可以的!绝对不让你难做。”

她们自己院里除了魏家,没有这一批下乡的人。但隔壁院除了胡大花他们家,每家都有。一听到这个消息,闲在家里的大妈大爷们立刻都围了过来。

“老刘,你这是哪儿来的消息,这才多久孩子们就能回家了?”

“赵主任的儿子真回来了?”

“哎呀!那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回来?”

“这个赵主任,平时看着那么公正,怎么到自家孩子的事情上竟然背着大家这么干!”

赵安邦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要演戏,把之前跟赵主任家不合,所以故意找麻烦的嫌疑甩出去。于是他一脸严肃,问魏同心,“三妹,你这消息从哪里来的?我爸虽然对我不好,但那都是后妈使得坏。你可不能为了维护你姐姐和我,就对我爸有偏见。这提前回城可不是小事,那是破坏下乡政策,投机取巧,可以去批斗的!”

魏同心一看就知道这大姐夫终于接上戏,刚好看到之前那个大妈也回来了,于是伸手一指,“姐夫,你信不过我,你还信不过咱们邻居吗?刚刚那个大妈也在场,她也听到了的,我还能骗你不成。”

人家大妈也是急匆匆赶回家要告诉家里人,她夫家大伯子就在赵主任车间,要是赵主任出了问题,可就轮到他们家出头了,正想着偷偷谋划点什么呢。没想到魏同心这个小年轻做事不稳重,竟然直接把这事儿捅出来了。

于是她有几分尴尬和恼怒地回复,既然捅开了,那不如直接闹大。

“是!我听得真真儿的,那姓赵的白白当个领导,还偷摸给自己儿子搞特殊待遇!我这急忙跑回来就是为了跟大伙儿说这个事呢。”

“那姓赵的可是车间主任,跟其他领导也熟得很。要是让他搞到一个正式工,那他儿子岂不是根本没下乡?那凭什么领导家孩子就能跟我们普通工人不一样?他这是挖墙脚!”

跟她同院的人们群情激愤,胡大花最是热心,“不行,这事儿咱们必须要弄清楚,得跟厂里反应,不能让领导们就这么干!谁家没几个亲戚孩子下乡的,那领导们要都这么干,岂不是只有咱们工人家的孩子下乡,领导们不用?这不是搞阶级主义是搞什么?”

胡大花跟刘淑英一样没上过几天学,但是以前的经历让她们对所有的不平都格外敏感。根本不需要什么学识,她们仅凭生活经验,就能发现一些隐藏的苗头。

胡大花对刘淑英说,“上次听到你们跟赵主任他们家在这儿干架,他那个后娶的对小赵可真是够狠,结果厂里对这种人还是什么处理都没有。不过上次是他们家里的事,也没啥证据,勉强算合理。”

“但这次的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人家赵聪既然回了城,我就不信赵主任还能把个大活人给藏严实,这证据多明显!”

从废品站回来的大妈立刻跟上支持她,“就是!咱们可得想个法子把赵聪直接抓住,到时候带着人一起到厂里讲讲道理!”

“就该这么干!凭啥领导家孩子就能回来,我们的孩子就只能寄封信?”另外一个大爷默默擦了下眼角,“我家老四才多大啊,说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马上就冬天了,我生怕他被子不够厚,满县里给他找棉花,还是觉得他会冷……”

其他人眼眶也酸酸的。都是亲生孩子,就算下乡那个不是家里最讨喜的,那也都是他们亲生的孩子啊。

“我们不能打草惊蛇。有亲戚在赵主任家附近的,今天去打探打探,看具体是什么情况。其他人,我们就四处找一下赵主任的小儿子,看他是藏在家里,还是被安排到了别的地方。他之前下乡就在隔壁县,离得这么近,肯定以前就找过关系!”

还没完全融入巷里生活的方连枝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最近县医院里有个年轻男同志摔断了腿,但关系在隔壁县,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他?”

第87章 第87章医院?断腿?……

医院?断腿?

有人迟疑,但魏家人都知道,老二和老四都是能对自己下这种狠手的人,没道理其他人就不行了。

刚回来的大妈也不信。其他人她不了解,赵主任她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自家男人技术不行,升职没啥希望,就等着大伯哥升上去好带带自家,因此大伯哥对赵主任啥想法,自家男人就是个啥想法。

她冷哼一声,问方连枝,“他这伤的重吗?”看周围人没啥反应,她才更直白地问了一句,“影响他当工人吗?”

方连枝迟疑了一下,“腿确实是断了,不过只是普通骨折,治好了就应该不会有啥问题。”

“哈!他们还真是够狠的。”

其他人很快也在心里说服了自己。就算这事是意外,赵主任也不无辜,他们就不信赵主任不会趁这个机会把孩子留到城里。

要么每家每户都下乡,要么大家都回来。他们只求一个公平,求一个没有例外。

——

魏同心第一次出击就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就没有跟着邻居们掺和,而是拿照顾女儿当借口,带上乔红霞背上背篓,一路溜达到邮局。

吴卫东这里是魏同心的第二个目标。

吴卫东也知道魏同心没有什么信件需要邮寄,熟门熟路地利索掏出留好的《智取威虎山》邮票,一边还招呼她一句,“好久没见,是最近稍微清闲一点了?”

魏同心接过这一整版邮票,回他,“那可不吗?你是不知道,我二哥和四弟下乡之后,好多事情我都得搭把手。不然就靠我奶奶和我大姐夫可搞不完。”

“换季的时候我一个人得把我们一家四口的东西都清理一遍,我家那位回家也就回那么两三天,也帮不上太多忙,都是我干。”

吴卫东上个月相亲找到个挺不错的女同志,感情稳定,就是冲着结婚去的,这会儿也轻松开起魏同心的玩笑。“那你是能者多劳呗,像我,就没这本事。”

魏同心把数好钱递给吴卫东,“害,你有工作,给大家做贡献呢,哪还需要跟我们这种闲人比。我就是听说有个今年的知青把腿摔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80-90(第9/13页)

了,在咱们县医院里躺着,有点担心我娘家兄弟。”

吴卫东还没什么反应,魏同心身后那个大婶忍不住出声,“小同志,你说的这个知青,是什么情况啊?这受伤了可以回家是吗?”

魏同心露出几分紧张,“额,我不知道,您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她撂下话就想直接走人,但大婶直接放弃排队,把魏同心拉到一边,还给乔红霞手里塞了两颗糖。

“小同志,这是你闺女吧?哎哟瞧瞧长得多好啊,一看就是你们费了心,才能把这小脸养得这么白嫩。”大婶一张圆圆的脸,身上衣服也就八成新,看着就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样子。

“你别多心,我就是家里孩子也来信说有点不舒服,我本来还说给他寄点钱过去,好在当地治治。刚听你说有知青能回来治病,要是我家那个也能,那可就再好不过。”

魏同心面上很有些尴尬,心里却在为大婶的行为叫好。

今年这一批知青下乡之后,邮局稍显忙了一些,知青跟家里互相寄信带来了不少工作量。她来找吴卫东,除了直接跟他说说赵主任儿子的事情,一开始就打算好了,要是能被其他知青的家里人听到这事,效果更好。

瞧瞧,就一句话的功夫,这大婶不就被吸引来了么。

至于大婶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生病了,其实没那么重要。只要这个消息有用,管他生没生病,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大婶见她不乐意说,以为她是不乐意跟陌生人说别人坏话,这个消息也确实不好乱说,于是又给乔红霞塞了几颗糖,这才补充道,“小同

志,你也是有孩子的人,就当可怜可怜我这个当妈的心。”

“孩子身体不舒服,我们离这么远,也没办法照顾,恨不得自己替孩子生病。你要是怕人家找你麻烦,你就悄悄跟我说,放心,我嘴巴严得很,绝对不跟任何人说你的事儿,做梦都不带说话的。”

魏同心这才松口,“大婶,不是我不跟你说。主要是这个事我也不怎么清楚,也都是听人家说的。”

大婶打蛇随棍上,“没事没事,你就告诉我人家怎么说的就行,我到时候自己去问,肯定不为难你。”

“……嗯,那个知青是姓赵,腿受伤了,现在在咱们医院里养病呢。”魏同心看了一眼乔红霞手里快拿不下的糖,好像是拿人手短不好意思,又低声说了一句,“听说,是机械厂领导家的孩子。”

说完,她就冲大婶匆匆一点头,拿着自己的东西走了。

留大婶重新排到队伍后头,自己心里默默盘算。

——

第二个目的地也顺利完成任务了。

魏同心这时候才有空仔细看看新到手的邮票。

这个版本的邮票一套六张,每张都是《智取威虎山》京剧中的经典场景。魏同心对后世邮票价格没有任何了解,所以稍微特别一些的,她都会掏钱卖下好几份。

其实这套邮票八月初的时候就发行了,但魏同心之前一直忙着各种事情,之前有点空闲来邮局的时候,这邮票又已经不成套了,所以才托吴卫东留整版的给她。

其实,魏同心早就想到了因病回城这件事。她看了那么多年小说,里面那些提前离开生产队的人,要么是因病,要么是参军,要么是在大队里当小学老师,当然,还有特别厉害,能拿到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的。

对于魏家两兄弟来说,目前可行性最高的一条就是因病回城。只要有机会,回来之后能够彻底留下,他俩肯定也会对自己下手。但如果没有后续步骤,他们也不会贸然行动。

哦,以前的魏爱国可能会,但他从魏爱军手上吃了那么大一个亏,现在应该不会再莽了。

至于赵聪,别管他到魏家闹事的那天看起来有多么好欺负,一个能在同父异母哥哥中考当天下药的人,也不会是什么真善美。

赵主任自己能把一个心思歹毒的后媳妇捏在手里服服帖帖,手段肯定也不少。就算赵聪真对自己下不了手,也会在父亲的极力劝说下听话的。

想到现在在家里闲着,每天白天跟在刘淑英屁股后头忙活,晚上跟在魏渡江屁股后面摇摆的赵安邦,魏同心叹了口气。

赵主任这一家没一个简单的,也幸好奶奶和大姐都能降得住这个大姐夫。

稍微感叹了一下,魏同心把邮票仔仔细细收好,避免折角。一转头,就看到乔红霞一口气往嘴里塞了三颗糖,脸都鼓出来了。

她怕急声厉色吓到乔红霞,万一让糖块卡嗓子眼了可不行。于是只站定不动,板着脸直勾勾盯着乔红霞的嘴。

“红霞,我数三声,把多余的糖吐回糖纸里。”魏同心从乔红霞兜里把她叠好的糖纸掏出来,示意她接过去用。

乔红霞眼珠子乱转,但不敢不接,生怕这会儿不听话,接下来一个星期都没糖吃。

但这么多颗糖在嘴里滚来滚去的感觉真的很好,她有些不舍得,于是磨磨唧唧不肯动。

“三,”魏同心竖起三根手指,开始倒数。乔红霞做了一个吐出的假动作,但没有瞒过去。

“二——”魏同心加重语气,并且开始瞪人。乔红霞鼓着嘴,把糖纸摊开准备接住,但还是在磨蹭。

“一!”

话音一落,糖果应声掉进糖纸里,乔红霞自觉地张开嘴让魏同心检查,确认就是一颗糖没错。

魏同心满意地拍拍她的头,不容拒绝地收走她所有糖果,包括刚吐出来被糖纸包上的两颗。

“行。这回算你过关,这周后面的糖就不扣了。但今天你这已经是第三颗,其他的糖明天才能吃。”

乔红霞瘪嘴,想说这是别人给她的,不是家里买的,不能放一起算。但之前就掰扯过这个问题,没说赢魏同心不说,还被围观的乔天明一顿嘲笑,说她吃糖都流口水,还想吃那么多,也不害臊。

哪有这样当爸爸的?

乔红霞不服气,但人小,只能服管。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会儿姐姐就站在旁边,如果她不乖乖听话,姐姐随时会给她来一下狠的。

母女两个解决了小小的矛盾,前往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黑市。

魏爱军下了乡,除了之前那对放哨的祖孙之外,郑海标还有其他小弟,被调了过来。

而且这个年轻人一看就是家里穷得很,明明也是城里人,但衣服补丁叠着补丁,十几岁了长得倒是高,但整个人细溜溜的一条,看起来没多少肉。

这人早就被打过招呼,说是自家老大干侄子的亲姐姐会来,让关照关照,之前也跟魏同心碰过面。

这回魏同心再见到他,也不用转几个弯说话,而是可以直白一点。

“有个今年的知青伤了腿,回到县医院里养病了。你帮我问问你们老大,我弟弟能学学他,也回到城里来吗?”

第88章 第88章郑海标收到消息……

郑海标收到消息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了。魏爱军这个原小弟现干侄子,虽然兄弟缘不怎么,但他这个三姐还是真心对他的。

之前看到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