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80-200(第1/30页)
第181章 祝表姐嫁的这户人家姓葛,名为葛生旺,是县上供销社的一个小科长,如今三十来岁,看着并不怎……
祝表姐嫁的这户人家姓葛,名为葛生旺,是县上供销社的一个小科长,如今三十来岁,看着并不怎么显老。
两人下面只一个继女,名为葛爱慧,葛生旺前妻生的,如今才八岁,生小学一年级。
听说两人结婚也有好几年了,只是祝表姐始终不曾生育,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不生,阮母猜测是后者。
虽是重组家庭,但葛家的气氛很是和谐,不曾有过半点争吵,面对阮柔这个客人,更是十分体贴周到。
“恬恬,这就是给你准备的房间,昨天我已经打扫过了,里面放了一张桌椅,你看看合适不合适?”
“好的,谢谢姐。”阮柔笑着回应,对这份体贴十分感激。本就是上门麻烦人家,结果对方还这么为自己着想。
进了屋,阮柔关上门,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行李其实就是一个大包裹,里面只有几身衣服,一点吃的以及日常的洗漱用品。
很快归置妥当,阮柔跟祝表姐打了声招呼,带着两本书就往前儿去过补习班的方向走。
一眨眼功夫耽误了一天半,也不知落下了多少进度。
等到了地方,阮柔发现,外面等候的人已经换了一位,至于李学姐,则在里面上课。
确认一番,交了三十块钱,阮柔便正式成为补习班的一员。
此时,她才估出班上学生的数量,加她一起一共三十四个人,几乎都是县里条件不错的年轻人,想来也是,若没有良好的条件,便是三十元的补习费,也不一定能出得起。
寻了个空位置坐下,阮柔掏出纸笔,认真听课。
李可负责教语文的,一般上午会教语文和政治,下午则是数学和理化,至于晚上,一般情况下三位老师都在,同学们有问题随时可以问。
可以说,这三十的补习费,贵是贵了点,起码人家认真负责,是用了心的。
将乱七八糟的心绪抛掉,阮柔认真听课,很快沉浸在讲课中。
一晃半个上午过去,时间来到中午十二点,午间休息。
阮柔注意到,很多人是直接带了饭菜过来,直接现场热了吃,所幸天气不热,不用担心饭菜坏了。
一时间,阮柔有些迟疑,拢共一个小时的休息,往返祝表姐家,来回时间赶得紧不说,回去估摸也就吃个饭的功夫,压根没得歇息,更别提帮衬着做些活儿,但一直在外面吃也不行,因为她没有那么多钱和粮票。
想了想,她还是赶紧先回去,看明天是带饭过来还是怎么弄。
后在两处隔得并不远,几乎不到十分钟,阮柔就回来了,此时,家中饭菜已经做好。
她进门时,祝表姐刚坐下,笑盈盈招呼她先吃饭。
“姐,我等姐夫他们回来一起吧。”没道理她一个客人比主人先吃。
“没事,表姨前天来跟我说过了,我正好问问你,你是想带饭过去热,还是回家来吃。”
“会不会太麻烦了?”阮柔有些不好意思,却不料祝表姐很是热情。
“麻烦什么,姨既然把你托给我了,这一个月我就得照顾好你。”祝表姐笑着,“而且,你姐我如今就一个食堂的临时工,可最是羡慕你们这些读书的。你啊,把心放回肚子去,好好读书,要是能考上,请我去吃一顿升学宴,我就满足了。”
话说得实在,阮柔也就没太纠结。
其实,祝表姐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她自认是个没娘家的人,虽然如今看着还好,可膝下没个自己的儿女,日后保不齐如何,如果有个大学生的表妹,但凡以后出息能给自己撑个腰,都能省去很多麻烦事。
一番沟通后,阮柔正式开始了带饭上学的日子,每日里早出晚归,跟祝家人的接触并不多。
与之相反,在补习班每多学一天,阮柔都觉得自己有所进步,在原本很多不太懂的公式已经能熟练运用,那些枯燥的物理化学定律,渐渐烂熟于心,做习题的正确率也在稳步提升。
按照李可的话来说,她这样的已经能在班上排到前五,只要好好努力,将来肯定能考上一所大学,当然,能考上什么标准的大学就不好说了。
————-
时光飞逝,眨眼间一个月过去,阮柔短暂的补习生涯就此结束。
她因着晚来一周,忽而比其他人也晚一周才结束,此时班上只剩了三两个人。
眼看补习班结束,李可和另外两位老师已经开始收拾教室,只等租期一到就将房子还回去。
阮柔帮衬着搭把手,边和学姐唠着嗑儿。
“学姐,你们要参加高考吗?”
“参加啊,我和老章参加,老田不参加,唉他家里老婆孩子都在,走不掉。”李可说着语气有些惋惜,高考这等机遇,十年才终于等到这一回,错过就实在太可惜了。
不过大学一读就是好几年,离那么远,家里肯定照料不到,成年人总得做出选择。
李可和老章稍微年轻点,还不到二十五,家里没什么负担,而她口中的老田,今年已经三十几,正是一个家庭重要的支撑,自然走不开。
阮柔没有多说,跟着感慨了几声,又托李可帮忙找几本习题册,方才背起书本离开,回首望望,这一个月她几乎就没见过日光,全耗在这里了。
此时抬眼,看着明媚的日光和略显生疏的县城,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时间还早,她脚下方向一转,准备去看看陈巧巧。
先前两人倒是说好,她来县里上课,平常两人也可以一起复习,互相帮助,结果哪想到补习班时间那么紧张,来县里一个月,她也就抽空跟陈巧巧碰了两次面,话都没能说上几句,如今可算有了时间。
陈家,陈母不在,家中只有陈巧巧和六岁的小侄子。
有道是七岁八岁惹人嫌,六岁的小男娃也不遑多让,那吵嚷的劲儿,直让阮柔皱了眉头。
进了屋,她压低声音问,“这么吵,你看得进去吗?”
陈巧巧便也只能苦笑,“看不进去还能怎么办。”她家在县上,躲也躲不掉,更何况说句现实点的,她是闺女,早晚要嫁出去,万万没有嫌弃大哥家侄子吵闹的道理。
故而,在家她不仅不能抱怨,偶尔还要听一两句大嫂的闲话,埋怨她不会照顾孩子,实在没有心之类的挖苦,但这些就不必对朋友言明了。
陈巧巧看看她,问,“补习班结束了?”
“嗯,还有几周,正好留给我们做做习题,也回去准备考试。”
“真好,你复习的怎么样?”陈巧巧有些羡慕,三十块呢。
“还行,考一个大学应该没问题,能考什么样的就不知道了。”
“很不错了,我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样呢。”整天缩在家里自己学习,也没几个交流的对象,陈巧巧心里有些没底。
“要不,我们现在看看?”阮柔见状,提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80-200(第2/30页)
道。
“那倒好,我有几道不懂的,你给我讲讲。”
不一会,房间内响起小姐妹的说话声,沉浸学习的两人,很快忽略了外面小男孩的叫嚷。
等到傍晚,意犹未尽的陈巧巧从书本中回神,“哎呀,耽误你这么长时间,天都快黑了。”
“没事,我平常上课比这还晚呢,不过也该走了,明天我爸妈来接我,回去得收拾收拾。”
“行,我就不留你吃饭了,要是你能考上,到时候,我请你去国营饭店。”
国营饭店在当下几乎代表了在外吃饭的最高水准,是面子的象征,陈巧巧如此说,绝对是真心的。
阮柔便也笑了,“你也一样,最后这几天好好复习,旁的事都别费心,等过了这阵子,什么都好说。”
“嗯。”陈巧巧点头,将她送出门,回身,却没那么轻松。
她熟练去了厨房,开始点火做饭。
陈家人口并不多,但架不住陈父陈母和陈大哥大嫂都有工作,一整天在外面忙,家里的事情只能靠她这个闲在家里的女儿和妹子,谁叫她没有工作呢。
其实两年前刚毕业那会儿,她找不到工作,陈母有想过自己退下来,将工作让给她,主要还是陈母身体不大好,常年工作有些吃不消。
奈何陈大嫂不乐意,倒不是别的,陈大嫂自己就有工作,只是看不得婆家的工作落到小姑子一个外人手中。
所以,她一直没有工作,当然,在家她也没闲着,几乎包揽了家中大小活计,还是不是接点火柴盒的活计,手头好容易攒了点儿钱,全买了复习资料,就这,还没陈大嫂好生一顿嘲讽。
厨房内,明明灭灭的火光照样在陈巧巧的脸上,显得过于亮堂,良久,她终于收回思绪。
是啊,她要好好复习,等考上大学,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回到祝家的阮柔尚不知陈巧巧这些盘算,因着今天是她待在祝家的最后一天,祝表姐很是客气,特意赶早买了一斤肉回来,说是吃顿好的。
难得和葛家人一起吃饭,四人围坐在桌旁,气氛很是和睦。
葛生旺能做到供销社小科长的位置,自然有几分见识,知晓高考是好事,这才没有拒绝,甚至任由妻子劳心劳力照顾,图的就是这一份人脉。
好事做了九十九步,最后一天,他更是耐心叮嘱,“回去也要好好复习,考上大学,分配个好工作,以后就不愁了。”
阮柔只管点头,对这个不怎么见面的表姐夫,感激是有,可更多也就面子情,更多还是感谢确实辛苦一个月照顾自己的祝表姐。
第182章 一顿好吃好喝,第二天一早,阮柔早早起来收拾了行李,当初带来的一点子零食早已吃光,剩下也就痢
一顿好吃好喝,第二天一早,阮柔早早起来收拾了行李,当初带来的一点子零食早已吃光,剩下也就两身衣服,外加一堆课本资料册。
天将将亮,距离上班还有段时间,阮母就带着儿子过来接人。
面对面,少不得一顿寒暄客气,阮母为表感谢,特意带上攒了一个月的鸡蛋,足足六十个。
时下农家养鸡养猪也是有数量限制的,如阮家这般一户四口人,最多养三只鸡、一头猪,故而,不拘猪肉还是鸡蛋,都金贵得很。
面对谢礼,祝表姐推辞一番也就收下,只是临走时硬塞了一盒点心,一点没让人吃亏。
等人走后,祝表姐夫送了一口气,笑道,“你这表姨家还真舍得。”
语气有些唏嘘,算下来,别看只一个月的时间,起码花掉大几十,城里工人家庭可能不太在意,但对于乡下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年乃至几年的收入,一下子全用光了。
祝表姐只笑了笑,没说话,心里还是期盼她能中的。
回去的路上,东西全都由阮大力这个大哥拿着,东西不重,他拎着跟在后面看着模样还挺高兴。
至于阮柔和阮母走在前面,聊着这一个月的精力。
阮柔的这一个月,几乎就是在不断的学习,连县城都没有逛过两圈,自然没什么好讲的,只阮母口中一个劲的心疼着,说是她学习太累,短短一个月竟然瘦了那么多。
“学习还是太累人了,动脑子可比动手还要累的多,等回家我给你好好补补。”
阮母在心中估量着,家里的三只老母鸡可以提前杀一只,至于剩下来的两只,还是要留着过年以及下蛋给一家补身子。
阮柔可不知道阮母已经盘算杀鸡了,她更感兴趣的是,这段时间村子里发生的事情,亦或者说,是看笑话。
别看平常村子里的知青都拧成一股绳,有什么事情对上村里都会抱团,但其实知青里面也有各自的小群体。
条件好的看不上条件差的,大城市里来的看不起小城市的,干活勤快能拿公分的看不上娇生惯养的,总之,也是一锅乱粥,此时遇上高考,更是分了个三六九等。
第一等自然是家里有条件支持,可以连续两个月不下地,只专心复习高考的知青们,他们四处搜寻资料,彼此捆绑在一起组成了个学习小组,连粮食都分配好单独在一起吃。
次一等的就是手头略宽裕的,一边上工一边复习,每天只勉强干点活,挣三五个公分,主力还是放在复习上。
至于家里条件着实不好的,指着下地的公分换粮食,丝毫不敢懈怠,白日里辛苦干活,晚上累得够呛,还得继续复习,几近于有心无力。
知青间的小纷争暂且不提,阮父作为村支书,最近脑门上的官司可不少,不是别的,正是先前在村里成家的几户知青。
真数起来,知青下乡建设农村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几年,而村子里最早的知青来了也有足八年。
八年的时间,孤身在异地他乡,从繁华热闹的城市,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差距不可谓不大,但再大的差距,在时间的冲刷下,在一日日的辛劳中,在回城无望的磋磨中,生出一种就在这里成家,找一个伴一个承担的想法,也实在正常。
像是他们村,就有几个知青在村子里成家了,如今过得跟普通村里人没太大区别。
阮母边说边数,“你燕子婶家的大闺女就是嫁给了知青,如今还在家里吵架呢。还有壮子家,取的小媳妇不也是知青,挺着大肚子说要去参加高考”
叽里咕噜一阵,阮母总算将这段时间积攒的八卦说了个尽兴。
天知道,因为闺女先前跟方凯那个知青处对象,尽管两人在先前已经分开,但架不住对方一次次上门啊。
也是这时,阮柔才知道,原来方凯在她离开后多次上门,至于原因,很好猜,不过是为了希望阮家能提供一些帮助。
阮父的人脉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阮柔如今背包里的基本资料,就是阮父托了先前找关系回城的知青帮忙弄来的,其实本来就是准备给方凯记个人情,结果没想到给自己闺女用上了。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预备冲刺高考的方凯,不仅白天得下地干活,手头还没多少资料能用,每每看着其他知青们奋笔疾书,他心中那股子恐慌都在蔓延,只能掉过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80-200(第3/30页)
里再找阮家。
当然,阮柔跟他断了,阮家父母压根没搭理他。
“恬恬,我可跟你说好了,那人就是再来,你也不许搭理他。”阮母说完才觉得有点不放心,连忙警告。
“妈,我知道的。说断了就是断了,以后我跟他再没关系,见到面都不说话的那种。”阮柔保证。
“那还差不多,乖,等回家我给你熬鸡汤。”阮母心情很好,“对了,你复习得怎么样,有把握吗?”
到底花了那么多钱,多少有些挂心,又不好催得太过。
“还行,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阮柔对自己的复习很有信心,也不介意给阮母透露些准话。
阮母当即乐开了话,“哎呦,那我就安心准备当大学生她妈而来,看那些长舌妇还敢说你的坏话。”开心过头,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
不过阮柔也没太诧异,村子里的婶子就是这样,闲下来无事就会东家长西家短,不一定有什么恶意,但确实会对当事人造成苦恼。
“嗯,等我考上了,一定把你们都接进城过好日子。”
“那不行,我跟你爸在村子里待了一辈子,可离不开。”阮母笑盈盈,接着又叮嘱,“不过你回家要是有人问起,你可不能这么说,人家不知道的,还当咱们说大话。”
“好。”阮柔点头如捣蒜,等到坐牛车的地方,有了外人,也便不再提这些话题,而是说些村子里的新鲜事儿。
牛车颠簸着往前,约莫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村里。
结果,两人还没进村呢,迎面就撞上来早已等待在村口的方凯。
“恬恬。”他状似惊喜地迎上来,“你可回来了。”
阮柔故作纳闷道,“你来做什么,咱们不是早就分手了吗?”
“恬恬,那些都不过是气话,我知道的。”方凯面色不便,继续道,“你是不是也要参加高考,正好,我最近一直在复习,接下来,你不如和我一起复习吧”
没等他说完,阮母身子一扭,带着阮柔直接绕过他走了。
身后,阮大力高高壮壮的身子故意没避开,撞上他,冷哼一声,走得飞快。
很快,三人不见了人影,方凯一时愣在那儿。
第183章 阮柔三人脚下生风,不一会就不见了身影。 方凯略迟疑片刻,连忙跟上。 一直走怠
阮柔三人脚下生风,不一会就不见了身影。
方凯略迟疑片刻,连忙跟上。
一直走到阮家屋前,大门紧闭,方凯尝试推了推,愣是没推开。
不知为何,或许是累积了很久的情绪终于有了发泄口,又或者发现未来无望,方凯缓缓在门前蹲下,倚靠在门扉上,怔怔发呆。
屋内,阮母往外瞟了一眼,瘪瘪嘴,到底没有出门赶人。
她欢快地将闺女送回屋内,“离高考只有大半个月了,家里什么都不用你操心,好好复习就行,我这就去杀鸡。”
眼见阮母风风火火地离开,阮柔失笑,却也果真不去掺和,将带回来的书本放回桌上,认真看起书来,时间紧迫,眼下还是高考更加重要。
院子内,阮母指挥儿子杀鸡,挑挑拣拣,最终选了三只母鸡中下蛋最不勤快的那只。
手起刀落,连鸡血都没有放过,烧热水,拔鸡毛,阮大力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很快,一只白花花的肥鸡出现,馋得他险些流口水。
阮母接过,预备做两道菜,半只炖汤,半只红烧,能一次吃个尽兴。
等到傍晚,阮父从田里回来,看见闺女也是高兴异常。
“恬恬回来了,复习得怎么样?”
这一回,没等阮柔回答,阮母就抢先开口,“恬恬先前学习就好,这次回来肯定能考上大学。”至于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她不大懂,也就没提。
阮父听了哈哈大笑,高兴之余,不免提起刚才在门口撞见的人,忍不住皱眉,“那个方凯又是怎么回事?”
“噢,他来找恬恬,不过我们都没搭理他,你放心。”闺女有了好前程,傻子才惦记这么个男人呢,况且,她猜测,“方凯可能知道恬恬也要参加高考,别是想着占什么便宜。”
“哼。”阮父冷哼,“看来还是太闲了。”
阮柔只默默听着,并不插嘴,省得他们以为自己还没放下。
阮父却似想起了什么,回屋捣鼓一阵,掏出来一个包裹,“对了,这是骆知青前天刚寄过来的,想着你快回来,就没给你送去,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阮柔接过翻了翻,发现是大城市的习题资料,看印刷的痕迹,应当是人私下自己印的。
哪怕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也远比乡下要好得多,上面就有很多习题类型她此前没有见到过,也算是补全了部分知识。
“有用的。”她肯定道。
阮母感慨,“这骆知青可真是帮了大忙了,城里人还这么热心,当家的,咱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
阮大力嚷嚷,“人家京市来的,能缺什么。”
阮母白他一眼,没好气道,“就你多嘴。”转过头跟阮父商量,“京市别的东西肯定不缺,不过,我看秋天收的栗子山货还有一些,等我晒两天,再给她寄点过去。”
“再熏一只**。”阮父掂量着,补充道。
霎时,阮母感激的目光变成了心痛,倒不是舍不得,好吧,其实就是舍不得。
拢共三只鸡,今儿少了一只,再杀一只送给骆知青,过年还得杀一只,等开年可是一个鸡蛋都落不下。
但舍不得归舍不得,感谢还是要感谢的,阮母咬牙应了,想着下午就去找相熟的人家要几只小鸡回来养,可惜原本还想等开春,那时天气暖和小鸡也容易存活呢。
“行,等半个月我再杀。”到底舍不得这半个月的鸡蛋。
“嗯。”阮父不介意这半个月,正好趁着过年东西送到,也是个心意。
“爸,村里的知青们怎么样了?”虽然阮母说了些,可到底不详细。
提到知青,阮父的面色一瞬间活似老了十岁,除了嫌弃还是嫌弃,“还能怎么样,想要参加高考的,我都批了,能走的趁早走。”
“燕婶他们几家呢?”
阮父的神色更为奇怪,“你燕婶家的女婿已经搬回了知青所,看着是要散了。倒是壮子媳妇,如今瞧着还好。”
阮柔不置可否,时代的浪花面前,任何个人的选择,其实外人都很难去论对错。
“对了,先前你说结婚证的事,我跟村里人都打了声招呼,有的去补了结婚证,不过还有很多人家懒得去。”
阮母乐滋滋取来她刚补的结婚证,如今办理结婚证并不要钱,也无需照片,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小册子,上面书写着XX与XX缔结婚姻。
成婚几十年,可如今看到结婚证,尤其知道这是国家认可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爸妈,你们这可是以身作则。”阮柔给他们比了个大拇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80-200(第4/30页)
“唉,你说这上面人不说,我们乡下哪里知道,想都没想过。”阮母感慨,“所以,还是要多读书。”
阮父赞同,“可不是,恬恬本来就是高中毕业,如今又要高考,我是不担心的,倒是大力,从小上学就不用心,就拿了个初中毕业证。”语气中不掩嫌弃。
阮大力万没料到读书的事还能扯上自己,顿时苦巴了一张脸,“爸,我现在开拖拉机、下地不也挺好的吗?”
天可怜见,他是遇见书就要打瞌睡的体质,小学简单的四则运算和语文课文尚好,等到初中,看见公式就头痛,遇到阅读理解就头大,可谓学渣中的学渣。
就连阮父嫌弃的初中学历,也多亏了当时学校管理不严,只要读两年初中,连考试都不需要就能拿到毕业证,至于学识,他自己估摸,顶多就比小学毕业好那么一丁点。
“好什么好,”阮父瞪他一眼,“依我看,还是趁早想办法去城里找个工作。”
阮柔闻言,有些迟疑,最后还是说了,“爸,这世上的路也不是都要读书,哥他喜欢车子,不如找找门路,让他学学开车。”
这里说的车可不是乡下的拖拉机,而是正经的四轮车。
后世,即便达到一户一辆车的时代,也没缺了司机的饭碗,更何况,等日后汽车行业发达,不拘开4S店还是维修店,都不失为一门好营生。
偏如今四轮车极为金贵,他们乡下是一辆都没有,就连县上,也就官方有一辆小轿车,倒是货车还有可能。
阮父皱着眉,搜索自己能找的关系,最后也没能找到一家,只得暂且放下。
吃过饭,阮柔想要帮忙,再次被阮母拒绝,“就这大半个月,以后你想闲着,我都得给你派活儿。”
于是,她只得继续回房复习。
经过补习班长达一个月的课程,阮柔已经很熟悉这种整日学习的状态,并不觉得枯燥,相反,学习得兴致盎然。
第184章 时间匆匆,随着枯黄的树叶逐渐飘落,晨间枝头挂上一层白霜,冬天悄然来临。 十……
时间匆匆,随着枯黄的树叶逐渐飘落,晨间枝头挂上一层白霜,冬天悄然来临。
十二月的时节,已经是伸手出来都会被冻到的寒冷。
阮柔伸出通红的双手,再次检查了一番备考要用的东西,笔、草稿纸、橡皮、尺子等,一应准备了双份,身份证明和准考证更是被小心珍藏。
“恬恬,再看一遍,没少什么吧。”阮母紧张兮兮问道。
“都齐了。”阮柔回答,将散乱的东西收好。
“嗳,那就好,那就好。”不知为何,以前闺女考试她也没那么紧张,大概是这次高考格外重要的缘故吧。
“收拾好了就快去,你爸他们组织好了,今天带你们一起去县里。”
他们镇上甚至没有一所像样的高中,更别提用来布置高考考场,故而,最近的考点都是在县里。
知青们为了方便,提前跟村里申请,托这一天提前把他们集体送过去,他们住在县里招待所,等考完再回来。
至于阮柔,则早跟杜表姐家打过招呼,再借住几天,对方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妈,我走了。”阮柔斜挎着小布包,连忙跑出去。
及至到了村口,拖拉机已经等着,原地满满当当都是知青。
她略微瞄了一眼,村里的知青基本都来了,包括那位还怀着孕的女知青。
不过,除了她之外,倒是还有两位本村人,不过都是男生,一位二十三四,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睛,衬得整个人都有股子书卷气,是村里著名的梁书呆子。
还有一位,刚巧今年高中毕业,十八九岁,看着十分跳脱,不见丁点紧张之色。
村里人来人往,都是互相熟识的,阮柔与他们打过招呼,率先上来拖拉机,寻了一个角落的位置站好,坐在前面的阮大力,趁无人注意递过来一个小板凳,阮柔悄悄接过,顿时觉得轻松不少。
吵吵嚷嚷一会儿,人终于到齐,拖拉机启动发出剧烈的嗡鸣,一瞬间,阮柔只觉得震耳欲聋。
从车上往后看,是寥寥几个选择不参加高考的知青,面上露出落寞的寂寥,而更多的,则是村中的男女老少,嘀嘀咕咕瞧个热闹,她伸出手,跟远处沉默注视她离开的阮父阮母打招呼。
拖拉机的颠簸实在折磨人,刚出了村子,阮柔就觉得头晕乎乎得不成样子。
靠在角落,她闭上眼,尽力祛除震荡带来的眩晕,不知不觉,她迷迷糊糊似是睡过去,等被人摇醒,人已经到了县里、
“恬恬,醒醒。”阮大力从前面驾驶座轻巧地跳下来,担忧地看向她。
阮柔似醒非醒,怔愣了好一会,方才醒神,“哥,我没事,咱们走吧。”
这种拖拉机开不进县里细小的街道,只能暂时放在原地,好在有专门的人保管,不至于担心车子丢了。
“嗯。”阮大力提过妹妹的行李,两人向着记忆中的方向走去。
等到杜表姐家,不过才上午十点,时间还早,不过阮柔此时已经无力去做最后的复习冲刺,勉强寒暄过一阵,就被安置到了床铺,阖眼昏睡过去。
“姐,恬恬她这几天麻烦你了。”阮大力挠着脑袋,对上这位不大熟悉的城里表姐,他显然有些拘谨。
“没事儿,恬恬是个好孩子,又是高考这么大的事,能帮上忙我很高兴。”杜表姐不是客气话,而是真心如此认为,几近没有娘家的她,很乐于维护一些良好的亲戚关系,当然,对方也没有厚脸皮让自己白白帮忙也是重要的一点。
看向对方提过来的粮食和一匹布料,她嘴角路露出善意的微笑,尽管他们不缺这一点东西。
再三表示了感谢,阮大力再是担心,依旧在对方热情留饭时坚决离开。
人总得有点脸色,如今粮食紧张,不拘城里还是乡下,口粮都得抠搜着过,送妹妹来是没有办法,他就不留在这里招人嫌了。
离开杜家,阮大力还是不大放心,他想了想,去供销社称了十颗大白兔奶糖,花了身上仅剩的钱票。
摊下来,一颗奶糖就得几分钱,可真金贵,鼻边飘荡着奶糖的浓郁奶香,阮大力吸了吸鼻子,狠狠心揣进兜里。
正是中午,肚子发出咕噜的抗议声,他取出阮母早上预备好的干粮,一张白面饼子,吭哧吃得香甜。
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餐,时间仍有点早,左右无事,他溜达着到了招待所。
此时的招待所早已人满为患,他到的时候,知青和那两个乡下人正坐在一楼的打听,面色焦躁,不甚愉悦。
“怎么了这是?”想起老爹的身份,阮大力还是主动上前询问。
“大力哥。“梁书生起身,为难道,“招待所房子不大够。”
“不大够?”阮大力纳罕,“有那么多人吗?”
“可不是,我才知道,原来整座县里有这么多的知青。”语气隐隐有埋怨,显然是觉得知青占用了他们的位置。
阮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80-200(第5/30页)
力回想了下,一般一个村子里基本就七八个知青,最多也就十来个,平常不觉得有什么,可十几个村子凑到一起,立马看出知青的数量之多。
不过嘛,这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庆幸爸妈聪明,将妹妹送到了杜表姐家的同时,不免安慰几句,“也就这几天,挤一挤就是了。”
梁书生却很难接受这番劝慰。
的确,招待所房子不少,挤一挤总能住下,可重点也就在挤一挤。
要知道,他们可是都要参加高考的,要是晚上休息不好,影响白天的高考,那就亏大了。
“不行,我得想办法找一户人家借住。”梁书生嘀咕着,急匆匆往外走,阮大力想拦都没拦住。
正犹豫要不要追上去,身后有人说道,“大力哥,由他去吧。”
“你不担心嘛?”见是村里另一个来参加高考的钱洪宇,他奇怪问,“你不担心吗?”
“我?”钱洪宇自嘲,“我就是来凑个数,考给我家里人看看,压根没想过考上大学,就不费那个劲了。”
阮大力恍然,又去安慰了几个知青一番,得到一连串的唉声叹气,眼见就要有人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他连忙脚下抹油溜了。
天可怜见,他在县里可不认识什么人,去哪里给他们找人家借住。
这年头,不是真熟悉且信任的人,可不敢让人住到家里去,否则丢了少了什么都是说不清的事。
离了招待所,估摸着杜家吃过午饭,他这才再次上门。
“姐。”他不好意思笑笑,“恬恬不舒服,我不大放心,过来看看,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我今天正好轮休,一天都闲着,不碍事。”杜表姐倒了杯水问,“吃过了吗,要我说,你刚才就应该留下来,再缺也不缺你这一口。”
杜表姐见他做事如此周到,对待妹妹也诚心,不由生出几分羡慕来,只有嫁人了,才知道有个靠谱的娘家有多么重要,起码跟夫家人吵架了,还能有个地方去,如她娘家那般,真要回去了,只有往外推的,哪里还能指望给自己撑腰。
阮大力憨憨笑笑,不应话,掏出买的奶糖,“姐,我买了几颗奶糖,你给孩子分点儿。”
杜表姐见只有十颗,心下了然,又是叹息,又是赞赏,城里还好,只要有城镇户口总能领一份口粮,不算吃白饭,乡下的女孩子就可怜了,如阮家这般愿意花大钱供女儿高考的,即便县里也不多见。
“我家那个最近牙口不好,可吃不得糖,你给恬恬吃就行。”
阮大力没依,愣是分了五颗出去,将剩下的放在妹妹床头,这才真的离开。
第185章 阮柔这一觉一直睡到傍晚,醒来时神清气爽,坐拖拉机带来的眩晕感一扫而空,整个人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