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48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70-480(第1/28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
“什么?”江芸芸一个激灵坐起来, “蒙古人又要打兰州了。”
深夜,百户突然出现,叩响门窗,随后站在窗边, 任由影子倒映在窗棂上, 轻轻嗯了一声。
“还是为了找我的?”江芸芸又不可置信地确认了一遍。
百户点头, 跟着说道:“脱脱卜花围而不攻, 只要求见您一面。”
屋内的人没有说话。
“宣州也告急,脱脱卜花这些年早已整合了大半的蒙古, 和小王子的矛盾已经摆到台面上了, 两人杀到不可开交。”百户想了想又多说了几句,“宣州这几年一直是他们僵持的地方,上次先皇宾天, 小王子也是在宣州入侵, 差点到了皇城门口, 是有将士在虞台岭死守, 才得以阻击敌人在边境, 但这次却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
——两年时间, 根本无法让军民修生养息。
——尤其是这些年天灾不断。
百户的担忧不无道理。
说话间,江芸芸已经推门出来了。
她随意裹了件衣服, 站在充满凉意的秋夜中出神。
“扬州这边并无消息?”江芸芸看向百户。
百户神色躲闪:“八百里加急传到了京城,指挥使让我先告知你的。”
江芸芸不解:“八百里加急最先知道的,应该是陛下和内阁嘛?走的也不是锦衣卫的传信路子。”
她想了想, 回过神来:“太监,你们从太监嘴里知道的, 谁?冯三吗?”
“刘瑾现在对你们恨之入骨, 张永一向避祸, 不沾政务,谷大用是有几分可能,但应该不会冒着和刘瑾交恶的风险,剩下几人大都是刘瑾的附庸,更是不会,想来想起也只有冯三了。”她叹气,吐出一口白气,朦胧了脸上的神情。
“这些年也是为难冯三了。”
百户站在那里没说话。
“但这个消息瞒不了多久,宣州乃是门户,被围攻的消息最迟明日就会穿得满京城都知道。”江芸芸拢了拢衣服,“冯三现在给我这个消息,是希望我能自己给自己找一份说辞嘛。”
蒙古人远攻宣州,近围兰州,张口就要江芸本就奇怪,但更重要的江芸还在兰州任职过,任谁听了都要多想,朝廷是一定要闹起来的。
冯三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百户还是没说话,态度表明,他就是来传个话的。
看来冯三和锦衣卫的关系也不过是点到为止。
江芸芸站在门口,看着头顶的那轮圆月,喃喃自语:“又是秋风起的日子。”
她转身回了屋子说道:“我确实有几份信要写,但不是送往北面的。”
“那给谁?”百户站在门口,不解问道。
—— ——
深夜的内阁先是收到了宣州被围的消息。
“我记得这一支蒙古人能这么迅速壮大起来,还是因为江芸之前在兰州开设的贸易场吧。”焦芳先发制人说道,“现在养虎为患,她为首责。”
李东阳坐在首位没有说话。
王鏊不耐说道:“那你现在打算把人从扬州抓过来,杀了祭旗吗?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至少兰州在这五年也是得了安稳日子的,那蒙古人和我们签订了合约,现在却完全不守信用,扭头就攻打宣州,难道不是蒙古自己的问题吗?”
焦芳冷笑一声:“好你个王济之,胳膊肘往外拐,吃里扒外,简直是愧对皇恩。”
王鏊也不是个好脾气,立马说道:“焦孟阳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顺着你的意思就是吃里扒外,你一个文官和一个太监走得这么近,我都还没那你不是东西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焦芳大怒,“现在我们内阁什么情况,不和司礼监打好关系,回头又有事情,内阁威严何在。”
“给刘瑾牵绳就是打好关系吗?呸,有辱斯文。”王鏊冷笑一声。
眼看气氛越来越僵,首辅李东阳又坐在这里一声不吭,不知在想什么,杨廷和只好硬着头皮缓和气氛:“诸位,诸位都是为了国事,何来吵得如此不可开交,还是先把宣州的事情解决了再说其他事情。”
“如何解决?”焦芳斜眼看他,“八百里加急早就传到宫里了,你看宫里现在什么反应。”
杨廷和也跟着没说话了。
——宫里没反应,到底为何没反应。
——内阁距离皇帝实在太远了,根本无从得知。
整个内阁都跟着安静下来,烛火在秋日暗淡的光照中闪烁,映衬着每个人的脸都阴暗不定,难以形容。
“今日给二殿下上课的哪位翰林讲师?”李东阳低声问道。
“费少卿。”王鏊想了想说道,“如今陛下把自己的一班子人都原封不动给了二皇子,若是陛下今日日讲,那就一起上课。”
“今日讲得是什么?”李东阳又问。
“好像还在讲春秋,日讲内容月初就安排好了,二殿下上课很积极的,每日一课都没落下,算算日子应该是到了左传中的‘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这一篇了。”
他说完,紧跟着沉默下来,不解问道:“是了,这支蒙古算是我们扶起来的,怎么好端端突然要打我们?”
“养虎为患,蒙古人哪个没有野心。”焦芳闻言,冷笑一声,“现在这个脱脱卜花乃是黄金家族的人,怎么会没有野心,只怕是野心勃勃才是。”
“年初的时候,我看过宣州方便递来的折子,当时就说他们为了争斗宣州边缘的那块位置,打得你死我活,好几个部落已经打到空无一人,甚至还牵连到了边关百姓,不过因为没有照成太大的损失,所以守城卫所也就按兵不动了。”
“就应该打过去,也去凑凑热闹。”焦芳听闻这个事情,不悦说道,“也好叫他们知道边境不容侵犯,若是能浑水摸鱼,不是更好不过。”
“你说的好听,今年浙江乱事刚平,南直隶先是干旱,后是水涝,税赋收不上来,北面那边靠着……进贡的水稻倒是收了一波,但四处天灾,灾难不断,到处都需要救灾,如此局面,如何能维持战局,一旦战火蔓延扩大,谁来收尾。”王鏊质问道,“图一时意气做什么,若是让蒙古人联手,那才是大祸。”
焦芳是如今的内阁次辅,过了一年得意的日子,眼下一直被人怼着,立刻沉下脸来。
“当日兵部的折子也是诸位都同意的,现在回过神来相互指责有什么用。”李东阳回过神来,“陛下今日会和二皇子一起听课吗?”
“不好说,陛下每次都是来了兴致,突然来的,很少提早通知。”王鏊又说。
李东阳想了想:“问一下费少卿愿不愿意换一下课题。”
“什么课题?”王鏊问道。
李东阳把宣州的折子握在手里,沉吟片刻后才说道:“崤之战。”
内阁三人面面相觑。
“首辅是担心,秦晋之战,楚国收益……”杨廷和敏锐问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70-480(第2/28页)
“脱脱卜花·娜仁并非头脑简单之人,她突然围攻宣州,就不怕腹背受敌吗?”李东阳犹豫说道,“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首辅担心蒙古两族已经和好?”杨廷和吃惊问道。
“不,我担心脱脱卜花·娜仁已经陷入背水一战了。”李东阳站起来,在屋内来来回回坐着,“夫千里劳师,跋涉日久,岂能掩人耳目,我倒是担心她……”
李东阳没有说下去,神色凝重。
“秦师千里袭郑,灭滑而还。”杨廷和很快就接上他的思路,紧跟着说道,“首辅是担心脱脱卜花的目标不是宣州,是……”
“兰州八百里加急!”微亮的夜色中,风尘仆仆的卫兵肩背旗帜,身穿黄衣,腰系红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把手中的包裹递上。
“兰州!”李东阳和杨廷和面面相觑。
—— ——
“要江芸?”朱厚照把讲官新送来的题目匆匆看了一遍,又听刘瑾把手里的两份战报读了一遍,随后大吃一惊,迷茫地看着众人,“要她做什么?”
“早就听闻当年江芸在兰州,对蒙古人多加照顾了,那些蒙古人读书开店都能便宜很多,是了,当年江芸杀了一个蒙古王子,蒙古人都没有计较。”刘瑾神神秘秘说道,“现在这个脱脱卜花好端端说要带江芸走,多奇怪啊,是不是一直都有联系啊。”
朱厚照明白刘瑾的意思。
他说江芸通敌叛国。
“宣州,兰州同时告急。”谷大用严肃说道,“若是两线开战,国库难以支撑。”
“浙江不是平叛了吗,正好可以多加税,还怕了这么蒙古人不成。”刘瑾不悦说道,“岂能丢了大国脸面。”
“怕是不妥。”谷大用委婉说道,“王公怕是不乐意。”
“一个小小官吏怕他作甚,且他一把年纪了,也该致仕了,之前缩在浙江不出头。”刘瑾不耐。
谷大用没说话了。
“依我看此事说不定是江芸之前的祸端,不如好端端打兰州做什么,景泰城都要建好了……”刘瑾碎碎念着。
“够了,张永。”朱厚照心中微动,打断他的话,“之前谢来给我写了很多信件,把兰州的那些全都找出来。”
朱厚照低声说道:“我记得江芸说过关于蒙古人的处置办法。”
刘瑾一听,忍不住咬了咬牙:“那都是老黄历,当时的蒙古哪有现在被她养的这么厉害。”
“不是的。”朱厚照突然抬头看他,认真说道,“我记得江芸说过,对外外族,一味打压是不成的,要打一个扶持一个,等这个强大了,再去扶持下一个,也就是说脱脱卜花的强大是在意料之中,而且她不是在和小王子打的不可开交吗……”
他想了想,又说道:“脱脱卜花到底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她是从夫家起家的,这些年扩张的这么快,内部未必是铁桶一块,蒙古比我们还看中血缘呢,但小王子则有家族,妻族扶持,现在我们看着他们打得难分难舍,但一定是脱脱卜花比小王子更为困难……”
没多久,张永托着一托盘的信件走了过来。
那些信件封面已经发黄,表面的字迹都褪了色,但四角平整,整整齐齐排在一起,可见平日是精心维护的。
朱厚照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在信件中翻找着,很快就找到其中一份。
“兰州,他们要打的是兰州。”朱厚照把其中的内容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突然豁然开朗。
“你看,这里江芸和谢来说过蒙古的组成,东蒙古也就是鞑靼,小王子是世袭的,脱脱卜花则是出自土默特,但他们是最强大的,他们自来就不服,所以江芸当年选择扶持脱脱卜花,但是同时西蒙古也就是瓦刺,目前一直在内战,成化年被达延汗击退,舍弃漠北东部西迁,如今困守于西北一带,已经不足为患。”
朱厚照突然莫名兴奋起来,这些年看到的舆图在脑海中清晰的展开。
“你说有没有可能,脱脱卜花的目的不是在宣州,她在宣州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拖住我们和小王子,她是为了吞下兰州,并且招安那群西北的蒙古人!”朱厚照眼睛一亮,面露期待地看向众人。
一群太监面面相觑,虽没开口,但齐声下跪称颂。
朱厚照一听,立刻觉得没趣。
“罢了,去请阁老们来吧。”他坐了回去,叹气说道,“笨死了。”
他突然发现太监们也不是很好,他们一点也不聪明,他想着这个时候若是阁老们在,肯定能顺着他的话继续探讨下去。
——阁老们至少脑子还是好的。
他百无聊赖想着。
——若是江芸在就更好了!她在兰州待过。
“不知兰州现在什么情况。”李东阳带人一赶来,朱厚照直接问道。
—— ——
“我觉得不是围城。”周青云脸色凝重,“就为了一个江芸,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不是最喜欢江芸吗?这样的香饽饽,有人抢着要,你怎么又觉得不对劲了。”同知张岚讥笑着。
周青云神色平静,不为所动,只是继续对着秦铭:“秦知府是见过那个女人,你觉得她是这么随意的人?若是真的想要江芸,蒙古人悄悄潜伏去扬州,还不是直接能把人绑了过去,这么明目张胆,也太过奇怪。”
秦铭对外兵事是一窍不通,下意识说道:“不若去请将军等人来。”
“自然要请,但衙门内部要一致。”周青云难得强势说道。
秦铭一听,又跟着连连点头:“是是,这个是这个道理。”
“不是,我们要一致什么啊!”张岚不耐说道,“现在他们就是围着我们,肯定是我们守城的赢面大啊,只要按兵不动不就好了。”
“先打退脱脱卜花。”周青云严肃说道,“她不是傻子,她怎么会做这么白费力气的事情,我们兰州也并非孤城,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过来,便是他们半路去拦,也不可能次次都拦得住,而且……她已经派兵去了宣州,哪来的兵力在兰州……”
“他们蒙古人不是没事放羊,有事打架吗,女的都能上战场,这有稀奇。”张岚不悦说道,“你不要少见多怪,而且脱脱卜花一个女人懂什么打战,说不定就是吓唬人呢,说不定还真是为了江芸呢。”
“说的也对,他们不动,我们却如此兴师动众是不是又是气度,太过紧张了些。”秦铭打了退堂鼓。
周青云没有理会张岚,只是认真去看秦铭:“西北有异动。”
“什么异动?”秦铭咯噔一声问道。
“有很多马蹄。”周青云说。
“景泰城不是在修吗,是不是他们偷偷跑去哪里玩了。”张岚随口说道,“再说了,他们蒙古人不就喜欢偷偷跑过来放羊放牛,有什么奇怪。”
他越说越不耐:“你做什么疑神疑鬼的事情,真不行,把江芸抓来给她不就行了,你叽叽歪歪是何居心。”
一直没说话的段昊忍不住了,开口讽刺道:“就江芸这个脑子,这个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70-480(第3/28页)
力,你送去蒙古,我看你才是是何居心,就江芸对兰州的了解,真要打我们和切菜有什么区别。”
张岚恼怒,拍案而起:“你们几个衙役插什么政务,去看好衙门大门才是。”
周青云依旧冷静极了,对着秦铭说道:“脱脱卜花之前要走了很多种子,这些年不是也学着种地了吗?现在这个月份没事谁跑这么远放牛羊,不都等着粮食收割嘛。”
秦铭心中微动:“是是,这些年交易走了很多粮食,之前江芸还特意和我交代,粮食和铁器要少交易给他们,控制着量。”
“打出去,把她们都打跑。”周青云笃定说道,“我怕西北有变。”
一说起打战,本就惶惶不安的秦铭更是害怕了,“这,这是不是……这也是你的推测,若是没有,如此兴师动众……”
“青云姐,青云姐,有信,有扬州的信。”远在郊外种地的小春却踩着夜色,匆匆跑了进来,“走了锦衣卫的路子,送到徐家的铺子里。”
此话一出,屋内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周青云接过一看,随后立刻递给秦铭。
“江芸也是这么想的。”她一顿,咬牙说道,“当年兰州守城,乃至寇知府之事就是她竭力回旋的,对兰州,江芸是一片真心的。”
她上前一步,眼睛在昏暗的日光中似乎在发光,倒映着秦铭犹豫不决的面容。
“您在信她一次!”
秦铭不知是被这信简短的‘兰州有变’吓住了,还是周青云的眼神怔住了,突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什么东西,我看看。”张岚脑袋伸了过来。
秦铭突然一个用力拍掌,把信件塞回袖子里:“你说得对,走,去找卫所他们。”
张岚仆了一个空,神色正是不悦,突然又听到秦铭这么说,一脸震惊。
秦铭可是最喜欢折中的人,万事讲究‘看看再说’,怎么现在这么坚决。
——江芸人都滚了,插手什么兰州的事情。
他看着不再理会他,就快步离开的几人,在心里大骂着。
但很快所有人的心思都没空多想了,因为西北好似凭空出现密密麻麻的蒙古军。
——瓦刺的军队,来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兰州被围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兰州。
肃王朱贡錝喃喃自语:“怎么又来了?”
朱真淤安慰道:“今日不同往日, 我们兰州城池这些年在江……江芸的建设下也是固若金汤的。”
朱贡錝叹气,看了一眼天真的儿子:“蒙古人也是不同往日啊。”
朱真淤其实也很是担忧,一听也跟着局促起来,不安问道:“怎么想到打兰州啊, 边上也一点动静也没有, 土默特是打算和宣州那边两线开战吗?战线拉这么长, 他们怎么供给, 宣州在大明门户上,可比兰州要防守严密。”
朱贡錝没说话, 只是听着外面喧闹的动静。
敌人是在黎明微亮的时候进攻的, 兰州的卫所和衙门算是反应快的,但也挡不住外面混乱的百姓在到处奔跑尖叫,连着不远处的炮火声和厮杀声, 听的人触目惊心, 心惊肉跳。
“到底还是差了点意思。”朱贡錝叹气, “当年江芸在的时候, 百姓哪有这么乱的时候。”
朱真淤附和说道:“当年兰州如此破败, 江芸还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还能守住城池,确实是有本事的, 但她现在也不在了,但衙门和卫所也是负责的人,不会有事的。”
“若是江芸在, 蒙古人根本不敢打兰州的主意。”朱贡錝意味深长说道,“脱脱卜花在大势未成之时, 只会选择和小王子内部争斗。”
朱真淤似懂非懂。
“罢了, 带人守好内眷和王府。”朱贡錝低声说道。
“那我送爹回去休息。”朱真淤说道。
“不了, 我再坐坐。”朱贡錝看着天边微亮的山际,喃喃自语,“爹要好好想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朱真淤茫然问道。
“我们肃王一脉是要永远都在兰州生活的,如今景泰城因为江芸的事情近乎停摆,京城派来的人,服徭役的人,都滞留在那里,若是没有景泰城作为缓冲,我们兰州便是西北的门户,便会一直都很危险……”朱贡錝脸色凝重,“现在还有江芸的余温,卫所和衙门还算负责,那以后呢?”
朱真淤欲言又止,随后摇了摇头:“以后的事情谁能勘明白。”
“不,我们要自己明白。”朱贡錝盯着自己柔弱的儿子说道,“你也要明白,这世上没有比自己的命还重要的事情,没、有、任、何!”
朱真淤茫然。
“江芸,必须回朝。”朱贡錝的声音骤然压低,“有她,兰州可保,景泰可建,蒙古人也不会轻易靠近边境。”
朱真淤被他爹骤然冷漠的神色吓了一跳,喃喃自语:“她有这么厉害嘛?”
“威慑力,这就是当年江芸一箭射穿九斿白纛的威慑力,千里追击斯日波的魄力,挑起蒙古内斗的智谋。”他紧盯着朱真淤,一字一字说道,“你想明白了,这就是她一直留给蒙古的威慑力,所以保了兰州五年安稳。”
秋日的晨日迟迟不来,整个兰州城被硝烟迷茫,漫漫白烟笼罩着昏暗的城池,恍惚以为自己被与世隔绝,再也没有人能发现被围困的兰州。
地面突然剧烈地动了动,王府内发出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蒙古开始正式攻城了。
“可她不是女的吗?”朱真淤听着越发靠近的炮击声,喃喃自语。
“我管她是男是女,我们肃王一脉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朱贡錝紧紧握住椅子的扶手,神色冰冷。
—— ——
“火炮呢?”周青云看着没有供应上的火炮,大喊道。
拖着最后一车火药上来的士兵一脸苦涩:“没了,没了,都用来了。”
蒙古人的嘶吼震耳欲聋,他们的攻城车高大危险,巨大的石头被狠狠丟掷在城墙上,城墙也跟着晃动起来,所有人也都跟着晃动起来。
周青云看向满身是血的士兵,紧跟着眼前一黑。
“哪来这么多钱,而且之前都平安这么多年了。”小队长看懂她的神色,不由抹了一把满是鲜血的脸,避开她的视线,“没了江芸,谁看重我们边境,年年上折子,年年批复说没钱,叫我们自筹,你们衙门还死死压着土地不给我们。”
吴安暴怒,质问道:“你们自己的土地难道不够用吗,当年都是算好的,而且营收自支,怎么会不够……”
“够了。”周青云打断争吵,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浓郁的火药的刺鼻味道,便也跟着冷静下来,“天大的事,这事过去了再说。”
“好多蒙古人,哪来这么多蒙古人。”城门口的士兵崩溃地看着源源不断的士兵,腿软说道。
——兰州太久没有经历战争了。
“瓦剌被压了这么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70-480(第4/28页)
年,只怕是要一股脑压过来,只要占据兰州,兰州已北的地方就会都成为孤地,往南也是毫无阻力。”周青云看着匆匆而来的陈继,脸色阴沉,“蒙古是有备而来。”
陈继咬牙:“太卑鄙了,黄金家族,果然每一个好东西,这个脱脱卜花我当年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赵秀匆匆跑过来,在周青云耳边低语了两句。
周青云脸色微变。
“怎么了?”陈继问道。
周青云转身离开,淡淡说道:“衙门的事情。”
她下了城墙,随后回过神来,直接从重伤士兵的腰间抽出一把带血的长刀。
“青云姐。”赵秀大惊,连忙按着她的手臂,“别冲动。”
“你要记住,兰州是我们的兰州。”周青云大步朝着衙门走去,面容冷凝,“自来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绝没有事到临头,只享受不担责的道理。”
“要走也是百姓先走,没有我们先走的道理。”她一脚踹开衙门大门,看着里面混乱的场景,冷冷说道,“背叛兰州,杀!”
有衙役尖叫:“你知道有多少蒙古人嘛,你要死拉着我们做什么,都是人,我们的信送不出去,要是再不走,等最后一个城门都被围住了,我们就彻底出不去了,大家都得死。”
周青云面无表情,直接一刀砍了过去,鲜血四溅,衣襟上的鲜血叠了一层又一层。
人群尖叫,立刻混乱起来。
赵秀立刻抽出腰刀,和周青云站在一起,大怒道:“谁敢乱动。”
“看清了吗?不抗敌,现在就死。”周青云冷冷说道,“烽火已经燃起来,会有人来的。”
“不会有人来的。” 张岚崩溃喊道,“他们只会按兵不动,我们兰州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之前宣州虞台岭谁去救了,没有任何一支队伍,全都死了,那些人全都死了,现在轮到兰州了,轮到我们了。”
周青云看着张岚的大喊大叫,面容坚毅镇定,满脸的血迹顺着下颚流了下来:“那就和兰州同死。”
众人骇然。
“何来不战就退的道理。”知府秦铭匆匆赶来,看也不看就迈过那具尸体,冷静说道,“早些日子我就送信出去了,只需守住三日,定能成。”
“真的?”张岚犹豫,“何时送的信。”
“一开始蒙古人开口说要江芸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已经给周边都送了信,就和朝廷的那封信一起。”他镇定说道,“我们只要守住,一定会有人来的。”
张岚半信半疑。
“我送的信,给庄浪卫、古浪所、靖虏卫、洮州卫,岷州卫都送了信。”周青云看了一眼秦铭,随后低声说道。
“那你刚才怎么不说?”张岚还是质疑。
周青云冷笑一声:“我若是说了,你就信,只想着龟缩在这里不动,兰州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守住。”
“是,是这个道理。”秦铭连连点头,“现在出去也危险,快去把百姓都安抚好,我们也好一心做事,守住兰州,我定为所有人表功,当年江芸守住兰州,可是所有人都得了表彰的。”
众人一听有援兵,也就跟着些许心安起来。
“你们不需要上城门,让百姓们都躲好,不要在城中乱走了,还有那些浑水摸鱼的直接拿下。”秦铭说道,“快去吧。”
本来慌乱的人也紧跟着散去。
混乱空荡的衙门里只剩下周青云和秦铭两人。
两人四目相对,却谁都没有说话。
“兰州失守,西北门户大开,此后蒙古铁骑再无敌手,我们就是千古罪人。”许久之后,秦铭搭在周青云胳膊上的手不受控制地在发抖,他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但那点恍惚很快又被颤抖所遮盖。
“我也害怕,但寇知府走了,江芸也走了,我不能把他们留下来的威慑力丢了。”
周青云用袖子把刀刃上的血抹干,平静说道:“兰州的威慑力,要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自己撑起来。”
—— ——
兰州和宣州被蒙古人包围的消息,终于顺着北风似乎催到了扬州。
府学的学生总是不经意地看向江芸。
“真打起来了?”有学生借着批改作业的时机,凑过来小心翼翼问道。
江芸芸仔细看完卷之后,在他的功课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大叉,然后塞回他手里,冷静说道:“下次在这么糊弄我,四书五经就各抄十遍,抄不明白就别回家了。”
学生也顾不得打听消息了,立马捧着卷子哀嚎起来。
江芸芸目送他离开,然后继续低头批改卷子。
学生一走,学长就忍不住过端着茶走了过来,只是还未开口,就听到江芸冷静无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月考卷子出了吗?”
“模拟考的卷子出了吗?”
“上次成绩倒数的同学的思想工作汇报写好了。”
“端着茶没事情的话,我这里还有几份卷子,你帮我看一下。”
学长脚步一转,只当无事地走开了。
江芸芸批改好作业就跟着离开府学了,一路上到处都能听到学生们关于两地打仗的消息,其中关于宣州的流言是最多的,大家的消息也都是报纸上来的,报纸上的内容次次都不一眼,他们讨论激烈到都要撸起了袖子。
“江老师。”有大胆的学生忍不住出声喊住她,“你真的认识那个蒙古女人嘛?”
“那个蒙古女人真的是你扶持起来的吗?”
“你为什么要对一个蒙古女人这么好啊。”
江芸芸站在大门口,被人团团围住,看着一个个口气激动的学生,对着赶过来的锦衣卫挥了挥手,这才说道:“你们要上前线打战吗?”
学生们一愣。
“若是需要,我们自然也是愿意的。”有学生认真说道。
“但还未到到这个时候。”江芸芸看向那人笑了笑,“蒙古没有当年成吉思汗的能力,我们也不是多年前的南宋,所以无需惊慌。”
“所以江老师这是在养寇自重。”有学生质疑。
“何来是寇?”江芸芸笑了起来,“自来就没有不交界的国土,难道都是敌人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人斩钉截铁说道。
江芸芸笑了笑:“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四年》,说的是楚国,但现在楚国的土地在那里,在我们脚下。”
学生们议论声不断,被江芸芸的话怔在原地,半晌不曾说道。
“可蒙古是蛮夷,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又有人质疑。
“既然楚国可是我们的土地,为什么蒙古不行?”江芸芸反问。
“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江芸芸笑:“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那就去看看书里,差不多的话都骂过谁,骂过的人到现在是不是都在大明这片土地上,这节课的作业忘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70-480(第5/28页)
布置了,就这个吧,下次上课前交上来。”
学生哗然,万万没想到去逮着人质疑,结果捧了作业回家,一个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江芸芸施施然推开众人走了出来。
锦衣卫百户跟在她身后:“你真不担心兰州的情况。”
“担心,但我现在又不能过去。”江芸芸神色镇定,“但秦知府是个大事拎得清的人,兰州要靠兰州自己守住。”
百户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吃惊,但又觉得不是自己的事情,到最后只能闭嘴没说话。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买点菊花回去。”江芸芸看到路边有卖菊花的,笑说着,“郭百户可有喜欢的花。”
百户抱臂,面无表情说道:“菊花酒喝过,没注意是什么花。”
“陈妈妈这几天开始做重阳糕和菊花酒,我给锦衣卫的兄弟们送点。”江芸芸选了三盆菊花,自己抱了两盆,塞了一盆给百户。
百户看着嫩黄色的菊花戳到自己的脸上,移开视线,挠了挠脸。
一行人就买了一堆东西,踩着秋日的日光,慢慢悠悠回家了。
“也不知道小春怎么办?”院中,江渝忧心忡忡说道,“早知道带她回来了。”
“她自己种的那亩水稻要好了,也不愿意回来。”江漾安慰着,“她肯定能顾好自己,你就别担心了。”
“别担心,不会有事的。”江芸芸把菊花一人一盆递了过去,“好看嘛,去照顾花去吧。”
“真的?”江渝抱着花,质疑说道。
江芸芸已经背着小手,溜溜达达去厨房看看中午吃什么了。
“我怎么发现有几个锦衣卫的兄弟好几天没见到了。”同样抱着花起来的江漾,突然意味深长地看向郭百户。
郭百户下意识移开视线。
“干活呢,脚都跑细了没发现,少问,把人家都吓坏了。”端着两碗面出来的江芸芸,笑眯眯说着。
百户捧着面条,和她四目相对,然后龇牙:“不是,不是!干嘛啊!你们姐妹几个的脑子……”
他一开口就觉得自己多说多错,所以直接扭头就走了。
——怪不得谢老大在信中连连强调了三遍:办大事前,不要和江芸有任何视线接触!任、何、接、触!
江芸芸坐在小桌子前,看着他的背影直笑,慢条斯理说道:“谢来当年在兰州的布局人手现在在你手中……哎哎,我的面,别摔了。”
只见,百户面也不吃了,落荒而逃。
—— ——
“兰州怎么突然没了消息。”朱厚照看着前线战报,问着刘大夏。
刘大夏神色凝重:“不知,已八百里加急,向周边镇所发信询问,大概明日就有消息传回。”
“定然是在围攻兰州。”朱厚照站起来激动说道,“一定是这样的,不然怎么会信件都送不出来。”
“那隔壁镇所也会上折子预警。”刘大夏解释着,“说不定还在僵持,没有太多的进展,故没有折子递来。”
“兰州的官员只要不是傻子,就该知道蒙古人是不可能为了江芸来的。”朱厚照强调着,“他们就该提早准备,只要兰州一动,蒙古人也是傻子,肯定不会任由他们装备好武器,所以,他们一定是打起来了。”
刘大夏心中一惊。
年前他本来数次上奏章请求辞官,一开始听说折子都被批了,后来也不知怎么了,陛下好想一下被点醒一般,和朝臣僵持的态度,通过二皇读书的事情软和了下来,此事也就被当无事发生掀过去了。
在此之前,刘大夏对这位新帝的看法一直是胆大妄为,脾气暴躁的年轻人,不曾想,在碰到军事上的事情,反应竟然如此之快。
“不行,这么拖兰州也耗不起。”朱厚照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我想御驾亲征,杀一杀蒙古人的锐气。”
刘大夏一听,瞬间把刚才的欣喜收了回去,也顺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喊一声:“万万不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