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第一首辅 > 200-210

200-21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从厨艺精通到追星全能[娱乐圈] 掉到虫族后我成了唯一的治愈系!!! 被送给病弱公主后 被阴湿男鬼盯上的反派[快穿] 病弱白月光阻止大魔头 啵嘴咒术能否拯救柯学世界 藏窈窕 禅月 海之国漂流记 江湖群雄为何战战兢兢

“家里金疮药没了,公子去买了。”终强又塞了一个蒸饼过去,“去边上吃一口压压肚子,顾公子等人定了席面,说晚上一起聚聚。”

江芸芸懵懵懂懂被人推动角落里站着,她咬着还滚烫的蒸饼,大眼珠子滴溜溜地看着热闹的庭院。

乐山还在和人商量着尺寸的事情,诚勇正在招待慕名而来的富商官吏,终强在人群中发饼发汤,就连李兆先带着弟弟来帮忙了,还有几个李家的仆人穿插其中维持秩序。

真是热闹啊。

她大大咬了一口饼,笑眯眯想着。

“一个大白饼有什么好吃的。”刘瑾凑过来嫌弃说道。

江芸芸扭头看他,突然笑了笑,把手中的松子糖塞给他:“喏,给你,甜甜的。”

刘瑾一怔,捏着手中的糖果,突然又觉得自己刚才胡说八道了。

小状元多光明的人,对宦官都一直笑眯眯的,瞧着就是脾气极好,性格温和的人。

“我刚才不是……”刘瑾不好意思说道。

江芸芸却突然眼睛一亮:“楠枝!我在这里!”

黎循传狼狈地挤了回来,他怀里竟然还抱着一束花,右手指的每个指头还艰难悬挂着一大堆东西,气喘吁吁:“士廉实在挤不进来了,就说先去买酒选菜,晚点过来。”

“这是你的膏药,我看看伤得厉害啊,哪些人也真是的,什么东西都往下面扔。”他抱怨着,凑过来仔仔细细看着,见只是一道浅浅的划痕,连忙动了动食指,“诺诺,你的膏药,我选的白玉膏,说效果最好的。”

江芸芸连忙把东西接过来:“这些都是什么啊?哪来的花?”

“今日你这个小状元游街,外面都是卖花的,这个是一个小姑娘千里迢迢从城外摘的,打算卖花补贴家用的,谁知道人太多挤不进来,然后花卖不出去,就站在巷子外面哭呢,我看是凌霄花,我就都买过来了。”

黎循传把手中的花递过去,大笑着:“不负所学啊,大状元!”

江芸芸看着那一捧热烈开放的煌煌凌霄花,日光下灿烂红轻,微香阵阵。

“心喜它年有归著,喏,归处。”黎循传把花塞到她怀里。

花繁叶茂的凌霄花在初夏日光下熠熠生辉。

“呼来借与一枝筇。”江芸芸抽一支插在他的前襟处,“喏,给你一枝。”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大笑起来。

—— ——

三月丁酉,也就是四月初二,陛下赐进士恩荣宴,也是鼎鼎大名的琼林宴,地点在礼部,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待宴。

这场宴席上,除了英国公张懋。一甲三位进士单独一席,其余人皆是四人一席,诸位读卷官也携手前来赴宴。

江芸芸再次带着全部进士行礼,还得了三十两牌坊银子,说是给进士们用来准备旗杆匾额,或者建牌坊的,随后英国公代替陛下说话,这届读卷官中有内阁两位成员,所以声势不小,江芸芸一眼就看到喜气洋洋的李师兄。

李师兄这次见了她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

席面上作诗后大都是自由活动,李东阳立马招呼着江芸芸过来,刘溥见状又让榜眼和探花过来。

“文章写得很不错。”徐溥温和地看着三人,“年纪轻轻有如此学问,除却天分也可见认真。”

众人又是围着一顿夸,一侧一直没说话的英国公突然盯着江芸芸看:“小状元可有婚配?”

热烈的气氛一顿。

江芸芸脸上笑容骤失。

“我有一个小孙女,如今与小状元同岁呢。”张懋非常直率,笑说着,“别看他爹有点不争气,我那小孙女那可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管家算账也是一把好手。”

好耳熟的话。

江芸芸眨了眨眼。

——这些国公爷怎么回事啊!

“他还小呢。”李东阳及时解围着,“别看长了个聪明脸,可是个榆木脑袋,读书这么多年,眼睛都没抬一下的。”

江芸芸连连点头。

“不小了,十五定下来,十七八岁成婚,这不是刚刚好吗?”张懋看她的眼神越看越热切,“真是俊啊,徐阁老瞧瞧我们这个小状元,我那小孙女您也是见过的,您公平点说,是不是配得很。”

徐溥为难地摆了摆手,表示不掺和此时。

“之前那个撑伞打马游街图,啧啧,勾了多少闺中少女的心啊。”张懋越看越满意,就差伸手把人直接捉回去了。

“可不是,我家那小子也要学人家打马撑伞呢。”太子少保刑部尚书白昂也跟着笑说着。

“这幅图画的确实好。”李东阳也跟着感慨来一句。

江芸芸小声问道:“什么画啊。”

原来之前幺儿给她废了一把伞来,她为了避免被砸伤,全程撑着伞,只偶尔抬伞去看热闹,不料被促狭的读书人画成画,一夜之间风靡全京城。

——也太丢脸了!!

江芸芸惊呆了。

“那成婚的事情?”张懋激动搓搓手,不知何时挤到江芸芸边上,一脸柔情,“我知道你家情况,成婚的一应准备自不用你操心,只管舒舒服服做个新郎。”

江芸芸心里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00-210(第6/26页)

死了,只好呐呐说道:“可我想先立业,不着急成家。”

“先成家后立业啊。”张懋大手一挥,“十七八岁,甚至二十都是可以的,我也不是迂腐的人。”

江芸芸立马扭头去找自家师兄。

李东阳也是国公爷的女婿,只当他不想和皇亲国戚扯上关系。

“英国公有所不知,芸哥儿自小体弱,之前还倒春寒的时候掉入到水里,他娘和黎公都养得很精细的,之前他来京城,他们还特意写信来要我一定要把人看着的,只能好好读书,不能写想其他的。”

李东阳温温和和说道,但又不经意抬出了长辈。

自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长辈有其他打算,张懋自然不好强求,只好一脸遗憾地看着她,到最后还是不放弃,热情邀请着:“我有个大孙子和你差不多年纪,你若是有空可以来国公府玩玩。”

江芸芸大眼睛扑闪着,连连点头,只管先应下。

李东阳瞧着自家师弟实在是个香饽饽,也歇了把人介绍给其他人认识的想法,给人打了个眼色,让他自己去玩了。

江芸芸自然是脚底抹油,先跑了。

四月初三,陛下在午门前赐状元六品朝冠,朝衣等物,还给每个进士五两银子和里外的衣料各一端。

四月初四,江芸芸穿着梁状元冠,穿着绯罗朝服,白绢中单,腰间围着锦制的绶带,垂落着蔽膝,头戴纱帽,手里拿着槐木笏,腰间还系着药玉佩,又带着进士们上表谢恩。

四月初五,江芸芸又起了一个大早,急吼吼带着进士们去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一连五天早出晚归,江芸芸的小脸都瘦了一圈,当天晚上回来后,饭也没吃,倒头就睡。

“当状元真辛苦啊。”顾幺儿给自己的马儿梳毛,然后一本正经说道,“还好我不当。”

乐山听的直笑。

四月初九,江芸芸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突然来了圣旨,给她分配工作单位了。

——状元江芸去了翰林院做修撰,榜眼朱希周、探花陈澜同是翰林院,是七品的编修,其余人都分拨各衙门办事。

“听说翰林没钱。”顾幺儿凑在她耳边嘟嘟囔囔着。

江芸芸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为百姓做事呢!说什么钱不钱,庸俗。”

顾幺儿撇嘴。

“明天就能去上班了。”江芸芸来来回回在小院子里走着,小脸格外兴奋,一脸畅想,“我也是有工作的人了。”

黎循传笑了笑:“听说之前宪清进去抄了一年书。”

江芸芸脸上笑容一僵,惊疑不定地看着他。

黎循传笑意加深,意味深长说道:“看你怎么坐得住。”

“不可能!”

“我不信!”

“我明天去看看!”

生性好动的江芸芸三连拒绝。

第两百零三章

翰林院位于内坊的边缘, 和南薰坊挨着边,中间就隔了一条玉河,隶属于中城兵马司照看,一向是兵马司照看的重点区域。

江芸芸住在仁寿坊, 走路过去有半个多时辰的光景, 她虽说不用上朝但是要点卯的, 也就是说虽不用深夜起来赶夜路去宫门口排队等上朝, 但也需要赶在卯时前,到翰林院开例会, 接收今日工作。

卯时也就是五点。

江芸芸听得眉头紧皱, 若是要五点到,除去路上半个多时辰,也就是四点前就要从家里出发, 再加上洗脸吃饭的时间, 最迟三点半就要爬起来了。

凌晨三点半!!

江芸芸手指掐掐算算时间, 惊呆了。

明朝的官不需要睡觉嘛!

“所以上值还好吗?”黎循传促狭问道。

江芸芸垂头丧气:“起的也太早了, 这么早起, 万一长不高了怎么办?”

“明日让诚勇他们去南薰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黎循传放下茶盏, 想了想又说道,“上一批的进士只留下二三十个人, 应该有不少空院子,就是不知道现在的价格如何?当时要是想换,应该早点下手的, 估计能便宜点,现在就不好说, 你们这一批进士都要先历事呢, 房价肯定要涨的。”

“肯定很贵, 这间都是我们捡漏捡来的,去哪里找这么便宜的院子啊。”江芸芸叹气,抱着手臂,摇头晃脑,“长安米贵,居之不易。”

“你知道就好,以后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的。”黎循传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江芸芸低着小脑袋,蔫哒哒应下。

“你有想过要把你娘或者你妹妹接过来住吗?”黎循传冷不丁问道。

江芸芸抬头,眨了眨眼:“不知道,但我娘现在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猜她不愿意过来,京城也人生地不熟的,在扬州还有林家照看着呢。”

黎循传没说话了。

“怎么了?”江芸芸好奇问道。

“我有点想祖母和祖父了。”黎循传摸了摸脑袋,“进士六年不得告假,我已经两年没有见到他们了,你之前见到他们,他们身体还好吗?”

江芸芸看着他殷切的目光,嘴角微动,最后只能委婉说道:“老师和师娘年纪都在这里了。”

黎循传立马露出忧心之色:“我等会就写信回家去问问。”

江芸芸没说话了,只是突然又说道:“老师想回老家吗?”

黎循传沉默了,摇了摇头:“不知道。”

若非除了江芸这个意外,四年前的黎淳就应该致仕归家了,等江芸芸去外面游历了,师娘又病了,不能随意动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两个小少年对坐着,半晌没说话。

“早点去休息吧。”诚勇过来说道,“厨房烧了热水,洗把脸洗个脚也好松快松快。”

“一想到明日这么早去上班,我就觉得累了。”江芸芸起身,愁眉苦脸说道,“我本以为我之前读书已经起得很早了。”

蹲在角楼里吃零食的顾幺儿大方得表示把自己的马送给她骑。

黎循传想了想又说道:“其实翰林院管得不严。”

明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所以翰林院的人个个都是潜力股,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上班第一天,不能迟到的。”江芸芸义正言辞婉拒了。

—— ——

第二天天还没亮,江芸芸就被乐山叫醒,她睁开眼的时候还些许迷茫。

——这日子的越过越惨了。

她面无表情爬起来,洗了脸,换上新官服。

这是一件青色的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补子,六品是绣着细脚伶仃,延颈远望的鹭鸶。

前朝有人‘言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说的就是这群六品小官。

鹭鸶又叫“鸬鹚”,取“以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00-210(第7/26页)

察者官”的意思,又因为六七品的官员一般都是担任基层职务的,给你这只小鸟意思就是要你任劳任怨,努力干活。

勇敢芸芸,不怕困难。

江芸芸看着镜中秀气的样貌,突然露出笑来。

她还是很期待这个完全不同的体验。

江芸芸开门时,乐山正从厨房端着吃食送过来。

“都备得清淡饮食,第一次上值可不能出错,丢了脸,诚勇说中午翰林是有饭,但味道一般,所以早上诚勇一大早起来就烙了肉饼,知道您喜欢吃芝麻饼,还特意多做了芝麻饼,我每个都包了两个起来,公子等会放在袖子里带过去,中午放在热水上热一下就可以了,茶叶也包了一包,是昨日去东城买的黄华坊买的,都是您爱喝的,若是午饭实在吃不下去,去外面吃一顿也是可以的,不能饿了肚子,晚上我倒是和终强一起去买菜,现在这个季节,蔬菜瓜果都不少,做几个您和顾公子很爱吃的,庆祝第一天上值。”

他絮絮叨叨念着,把东西都放下了,就急急忙慌准备走了。

江芸芸托着下巴,笑说道:“我这个早起上班,害的你也要早起跟着我跑了。”

“收了您的钱,还不是把您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而且您可是状元,多少人想抢我的位置呢。”乐山扭头,笑说着,“我去打水,您先把饭吃了,昨天我问过诚勇了,第一次去上值要带的东西不少,笔墨纸砚,茶盏都要带,不过都得您第一次去探探底,再看着要准备什么。”

江芸芸已经开始捧起碗来喝热牛奶了。

诚勇主管家里的衣食住行,俨然有大管家的趋势,终强和乐山则负责去外面跑腿。

黎循传是不爱喝牛奶的,但江芸芸爱喝,所以也不知道诚勇去哪里给她搞到每天一碗新鲜的热牛奶喝喝,就连顾幺儿也跟着每日喝上牛奶,吃上鸡蛋。

她这边吃完早饭,屋外还黑漆漆的,只小巷内隐隐有灯光传来。

为了方便诸位官员上早朝,大街上都挂着灯火,几个住了很多官员的坊和小巷胡同,也大都挂上一两盏,能看清路即可。

那边黎循传也准备妥当,准备出发了。

两人一同出了房门,对视一眼,笑了起来:“一起上值去。”

—— ——

西汉杨雄在《长杨赋》中曾云:“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这就是‘翰林’二字最早的出处,论起历史来,最早建立翰林院的人则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开始只是舞文弄墨的地方,但后来慢慢开始取代中书舍人的工作,开始为皇帝起草各种敕令和圣旨。

等到了宋朝,翰林院成了培养宰辅的渠道之一,著名宰相欧阳修、王安石全都在翰林院干过活。

到了本朝,胡惟庸案后,高皇帝废除宰相制后,他自己本人倒是精力十足,但还是耐不住庞杂的政务,以及逐渐衰老的身体,所以开始让翰林院分担一部分政治职能——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

翰林地位的提升还要从入继大统的太宗皇帝说起,他也处理不过来政务,所以成立“内阁”,七位内阁大臣皆来自翰林院。

翰林院自此开始逐渐清贵起来,等英宗之后,则形成“无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翰林的地位则一下子超然起来。

只是江芸芸站在台阶下,抬头注视着这两扇瞧着一点也不起眼的大门前,突然又觉得别人跟她说的翰林院有多厉害,有多辉煌,有多令人向往,在此刻也不过是两扇小门悄悄在自己面前合上,瞧着也很是普通。

江芸芸理了理领口和袖口,把热腾腾的馒头塞得更里面了点,这才抬头敲了敲门,没多久就有人不耐烦地前来开门,那门房一见她是个生面孔,瞧着她的面孔,又打量着她的衣服,突然露出热情的笑来:“是新来的状元郎吧。”

江芸芸规规矩矩自我介绍着,“我姓江名芸,字其归,今日来翰林院上值的。”

“进进进。”门房连忙把人迎进来,“您来得有点早,快去大堂坐坐。”

整个翰林院只依稀在几个拐角处挂着灯笼,其余地方都漆黑阴暗。

瞧着不想有人来上班的样子。

江芸芸坐在逐渐被点亮的大堂中,有种小时候抢第一个来上学的恍惚错觉。

江芸芸坐了一会儿,没一会儿榜眼和探花也来了。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行礼后各自坐下。

别看江芸芸名声大,但其实她不爱出门,之前读书考试都是窝在家中自己勤学苦练,最多跑去师兄家让他批改卷子,考好那几天也都躲着不敢出门,最多去皇宫陪太子玩一会儿。

一甲前三人除却之前江芸芸到处带着人东拜拜,西跪跪,但过程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的,话也来不及说几句。

说起来也有江芸芸自己的问题。

她,太受欢迎了!!

只要一停下来,就会有人围上来。

今日算是三人难得安安静静坐下来。

“其归怎么也没归家省亲,有一个月的假期呢,错过了那就是六年不能回家了。”朱希周性格开朗,第一个打破沉默,笑问道。

新晋进士考上后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衣锦回乡,大部分人都会在这一个月里处理好家中事情再赶赴回来。

说起这事江芸芸真是有苦说不出。

小太子太粘人了。

张皇后不给她走。

“来回太过奔波了。”她只好如是说好, “你们呢。”

朱希周眯眼一笑:“我爹娘准备自己来京城一趟,就不麻烦我回去了。”

王瓒则不好意思说道:“来回路途钱资所需不少。”

“京城的物价也太贵了。”江芸芸叹气说道,“你们的房子都找好了?”

朱希周住在南薰坊,王瓒则南城的正南坊。

三人有一下没一下地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熟悉的说话声音。

“我就知道你们老实。”李东阳笑说着,“早膳可吃了?”

李东阳文名赫赫,江芸芸能这么出名多亏了他这位师兄给他宣扬的。

他体弱多病,身形消瘦,偏又爱笑,此刻背着手站在门口,满脸含笑地看着新来的三位进士,瞧着格外温和。

他身后站着此次会试的主考官谢迁。

按照惯例,谢迁和王鏊应该是他们这届丙辰科进士的座师。

谢迁长得格外高大俊美,剑眉浓密,但不苟言笑,此刻见了他们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三人行礼后跟着小鹌鹑一样站着,都不敢说话。

“邱学士去年病逝了,陛下还未安排接任的人。”李东阳笑说着,“所以今日就让我和于乔来安排你们的去处。”

三人怯怯点头,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好。

“宪宗实录已经修好了,你们没赶上锻炼的机会,之前邱学士一直念着想要整理天下遗书,可惜未能看到功成之事,如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00-210(第8/26页)

正修正到一半,现在天下遗书广积,你们三人就负责此事吧。”李东阳说道。

三人自然不敢说话,连连点头应下。

“如此拘谨做什么。”李东阳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师弟,满意地点了点头,“先不忙工作,我带你们去见见人。”

原来就在几人说话间,翰林院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正有人好奇得站在廊檐下看着他们,毛澄顾清等人就混在其中。

李东阳性格热情,带着三位新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介绍过去。

“王济之,你们座师,你们认识的吧。”

“这位是张元祯,字廷祥,那可是生而灵异,五岁时,语出惊人就能做韵诗了,刚回来没多久。”

“这位王华,字德辉,其归应该认识他的儿子,王守仁,他成化辛丑科的状元呢,厉害着呢。”

“来来来,这位长身修髯,状貌英伟的人就是李旻,字子暘,成化甲辰科状元,擅长经史,这人和德辉可以同科举人,一科两状元呢。”

“其归来,想来和这位应该要见一下的,费宏,费子充,十九岁的状元,若非是你,他可就是我们大明最年轻的状元了。”

“宪清,其归该认识的,上一任的状元,文章做得极好。”

三人跟着李东阳一路走过来,这才发现在外人眼里觉得稀奇的状元榜眼探花,甚至是神童在这里简直跟不要钱一样,到处都是,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

他们看向江芸芸他们的目光平静而冷淡。

走了一圈回来的江芸芸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来到大明最中心的枢纽。

这些人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科举来到这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而这个国家的掌舵人也在这里诞生。

翰林院怪不得这么让人向往。

“这个整理天下遗书我们从哪里下手啊。”隔壁的朱希周走过来,小心翼翼问道,“我不敢多问,里面的人我现在是一个也不认识。”

另外一边的王瓒也探出脑袋。

江芸芸回过神来,想了想:“那我去问问李学士,让他给我们指点一下,想来也不难,我们第一次做,慢慢学就是。”

她一向非常有主见,拿定主意就去找李东阳讨教。

只是李东阳本就兼着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今日是为了带江芸芸等人熟悉一下人物才特意赶来的,带人晃了一圈后人就去礼部上值了。

江芸芸想了想只好去找好朋友毛澄了。

毛澄和她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才跟着小声说道:“我不知道啊,我之前一来是帮忙抄前朝的奏折和批复,抄了整整一年才抄完的。”

江芸芸哎了一声,只好背着小手去找自己的两位座师了。

谢迁还兼着詹事府詹事,人也不在翰林院,只有王鏊在。

王鏊正在备课,他如今是侍读学士,还充日讲官,也就是要给皇帝讲课的,听了江芸芸的话也不觉得烦,只是起身带他们去了堆放遗书的地方。

一打开,一屋子的书映入眼帘。

“只需要检查书籍有无问题即可。”王鏊说道,“若是有遗失,能补就补,不能补,就……来找我便是。”

他一说完,就看到江芸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座师真是乐于助人!”江芸芸大力夸道,眼睛亮晶晶的,瞧着非常真诚。

王鏊性格内敛,闻言只是不好意思咳嗽一声:“你们好好整理吧,我先走了。”

等人走后,三人对视一眼,齐齐叹气。

“干活吧。”江芸芸小手一挥,“就当积累知识了!”

—— ——

明朝下班时间倒是早,四点就可以走了,要是你胆子大一点,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些翰林人装模作样说去外面吃饭,就再也没回来了!

江芸芸捧着大饼喝着茶水,大眼珠子滴溜溜看着溜号的到底是谁。

翰林院的午饭确实不好吃,不挑食如江芸芸都觉得有些难吃了,但她还是秉持着不能浪费的精神全吃完了,甚至还觉得不够饱,掏出袖子里的饼,大口大口吃着。

新人第一天上班朱希周不好意思去外面打牙祭,但贵公子吃了两口发的午饭,又实在吃不下去,一扭头就盯上江芸芸的大饼了。

热情开朗的江芸芸立马掏出大饼,给了两位新同僚一人一个。

“可好吃了!”她推销着,大声自夸着。

王瓒看着她,又看看手中的大饼,低下头,斯文吃了一口气。

朱希周看着她完全不设防的样子,眉心微动。

申时一到,江芸芸就放下笔,准备下班了。

“你这就走?”王瓒从书卷中抬起头来,惊讶问道,还悄悄看了眼外面的动静。

江芸芸点头:“到点了自然下班,而且工作是做不完的,不必急于一时。”

她说完,突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说道:“你们没发现下午人不多吗?”

朱希周和王瓒对视一眼。

“所以,我们也走吧!”江芸芸伸了伸懒腰,懒懒散散说道,“看了一天的书,要保护好眼睛啊。“

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溜溜达达准备回家了。

一路上果然没看到几个翰林了。

——翰林上班的风气很一般啊!

她如实想着,出了门后突然被一个人拽着胳膊。

“小状元。”刘瑾鬼鬼祟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江芸芸眨了眨眼:“怎么了?”

刘瑾见她一脸懵懂,急了,连拍大腿:“您是不是之前有一个事情写得实在有些简单了。”

江芸芸的脑子顿时闪过千百种事情,但愣是没一件和朱厚照有关的。

“还请刘长随解惑。”江芸芸反手握着他的手,真切问道。

刘瑾看着小状元这般谦虚的样子的样子,也不拿乔了,立马小心翼翼说道:“那四个师徒去取经的故事。”

江芸芸脸上笑容一僵。

——哦豁,偷工减料被抓了!

第二百零四章

朱厚照抱着小猪崽崽一脸严肃地盯着江芸芸看。

江芸芸一开始还是有些心虚的, 但一路走过来,那是再多的不好意思等看到小猪崽子肉嘟嘟的小脸蛋都成了理直气壮。

——小孩子,不读书,整天看什么漫画!

“你敷衍我!”小太子憋不住了, 率先发难。

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没有的事啊, 就是个简单的故事而已。”

朱厚照一手抱着玩偶, 一手捏着被翻得都起了毛边的漫画书, 哒哒跑到她面前,纸张都要怼到她脸上了。

“你说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那八十一难呢!”小太子大声质问道。

江芸芸先是看着面前的纸, 随后回过神来惊讶地去看小太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00-210(第9/26页)

她突然发现这位太子殿下还真挺聪明的。

寻常小孩听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大都会陷进这个思维里,但朱厚照却突然跳了出来,开始质疑询问, 到底有哪些八十一难。

他看上去爱玩, 跳脱, 想一出是一出, 是那种非常调皮, 令人头疼的小孩, 但其实是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欲,非常敏锐的发现语言和文字上的陷阱。

“殿下可真聪明啊。”江芸芸笑了起来, 拨下手中的纸张,大声夸道。

朱厚照歪着脑袋,看看手中的漫画, 又看看笑容灿烂的江芸。

“你夸我做什么?”小太子问道,“我质问你, 你不害怕嘛。”

江芸芸笑了起来, 继续说道:“因为殿下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所以自然是要夸的,因为太厉害了。”

朱厚照听得眼睛一亮。

“至于害怕,因为我也不知道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我知道想要去做一个事情,所以肯定要付出很多,经历很多,所以我想九九八十一难应该很合适。”江芸芸耐心解释着。

朱厚照歪头:“是因为这个九九八十一难是有什么寓意吗?”

“传说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一本医术名叫《八十一难》,这本书用问答的方式来传播医术,共有八十一个问题。”

“哇。”小太子张大嘴巴,听不太懂但是又感觉很厉害,虽然他还没开始学数数,但是刘瑾说过八十一是很多很多的个数了。

“《国语·鲁语》曾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自来九就是阳数之极,九九八十一意味着圆满,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一定会结果重重考验,就像从冬日走到春天,才能真正修炼自己,得道升佛。”江芸芸继续解释着。

朱厚照的小手紧紧抓着江芸芸的袖子,听得入迷了。

“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他小声问道,“我听不懂。”

“这句话出自《展禽论祀爰居》一文,爱居是一种海鸟,这个叫展禽就这个海鸟死于鲁国这件事情,对君王开展劝谏,不能随随便便增加国祀。”江芸芸有耐心地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长官,世人称之为后土,他有治理九州土地的功绩,所以后人作为土神祭祀他。’,一个人只有足够多的德行,才能让后人敬佩他,愿意用史书,用香火来供奉。”

朱厚照似懂非懂,眉头紧皱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江芸芸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再则,佛教中有九九归真的说法,他们去佛教取经,自然是要九九八十一难的。”江芸芸笑说着,“所以八十一难是我设定给他们的,我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小太子有些遗憾:“不知道吗?你这么厉害,你也不知道吗。”

江芸芸眼珠子一转:“但是殿下知道啊。”

朱厚照惊呆了。

“我,我嘛。”他抱紧小猪崽崽,犹豫说道,“我不知道啊。”

江芸芸笑眯眯地牵着小殿下坐下,肯定说道:“殿下这么聪明肯定知道,所以这里就需要殿下去观察这件事情,然后想出来,让刘长随,谷长随等人替殿下写出来,八十一难而已,对于我们聪明的殿下而言,那肯定是绰绰有余啊,殿下不是最喜欢玩吗?一边玩一边想,想到了还能说给弟弟妹妹听,他们肯定也会很喜欢您这个哥哥。”

江芸芸的高帽一顶顶送过去,没一会儿就压垮了小太子纤细的脖子。

他脸上的抗拒立马成了跃跃欲试。

他捏着玩偶的猪蹄子,过了好一会儿才一脸严肃:“可我想不到啊。”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没关系,我带殿下先想一难。”

朱厚照立马笑了起来,哒哒跑到她身边,非要和她挤着坐,激动说道:“那我们什么时候一起想啊。”

江芸芸忍不住捏了捏小太子肉嘟嘟的小脸。

身侧伺候的嬷嬷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轻轻咳嗽一声。

江芸芸只好收回手,正襟危坐。

小太子没有察觉到这点异样,见她坐远了,又黏黏糊糊得挤过来,小脸蛋贴着她的胳膊,撒娇催促道:“怎么想啊,你打算第一难写什么啊。”

江芸芸忍住想捏脸的冲动,一板一眼说道:“比如今日。”

“今日?”小太子的大眼睛扑闪着。

江芸芸想了想开始胡说八道:“你看,四个人要一起组队,肯定要有个契机吧,就像我能和殿下认识一样。”

朱厚照连连点头,然后大声强调着:“是我找的你,你都不理我。”

江芸芸眼珠子一转,也跟着强调道:“我是要读书,不是不理殿下,我要是读不好书,我就没法来找殿下玩了,而且我之前读书,殿下不是也偷偷摸摸过来几次了吗?”

来过几次,和幺儿吵过几次,但还知道避着江芸芸,可以说是有点遮掩但也不多。

关键时刻,这位太子殿下还算听话。

朱厚照用黑漆漆,圆滚滚的大眼睛盯着她,也不知道到底信了没,只是嘟囔说道:“不说这些了,说别的,然后呢?”

江芸芸只好欲言又止,继续说回编故事这个事情上:“若是正儿八经写殿下来找来,那肯定就无趣了。”

朱厚照晃了晃小腿,聪明地举一反三说道:“那我肯定还要写,我找你好几次都不理我呢。”

江芸芸假装没听见,继续说道:“那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情套在一个更为宏大的神仙的模板里。”

朱厚照眼睛亮晶晶地看过来。

“比如殿下就是那个玉帝或者如来佛,那我就当那个和尚好了,刘长随是那只小猪,谷长随是水妖,再找一个人做那只小猴子,那我们为什么能在一起呢,殿下说我不找您,那就可以放在更大的地方比如是我不听话,殿下把我贬到人间去了,你看我这个小和尚不就下去了,然后殿下再想想怎么把小猪,水妖都踢下去。”

江芸芸眼睛也不眨一下地糊弄着,最后又怕让真正的西游记蝴蝶了,想了想忍不住强调着:“也不是非要神仙的,比如就是普通的民间故事也是,我是行侠仗义的高手!”

“不行,说取经就取经。”小太子颇为坚定。

江芸芸只好暗恨自己偷懒,没事扯出这事。

朱厚照心思活跃,听了一个开头就有了很多想法,但还是摸了摸小下巴:“可我不知道神仙要干嘛啊。”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所以殿下去查啊,去到处看看,去听人说说,才能好好写好八十一难,我也很想知道他们四个人都经历了什么呢,这都靠在太子殿下身上了。”

朱厚照自觉身负重任,用力点头:“好,我写好了就通知你来看。”

江芸芸也配合着点头。

“我陪殿下玩个华容道吧,时间不早了,玩了一局,我也该回家吃饭了。”江芸芸说。

朱厚照跳下椅子大声说道:“今天不玩华容道,今天玩弟弟。”

江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求篱 月明照江水[重生] 啾一口迪亚菠萝QAQ 成为暴徒情绪稳定剂后 爆红娱乐圈从龙套开始 八零矿区大美人 我养的弟弟全都黑化了 全皇室都跟我穿越了[古穿今] [综英美]太刀侠也是侠 鼠鼠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