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解决之道,暗流(1 / 2)
此案水落石出,朱允?心中却没有半分轻松,反而愈发沉重。
在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看来,大明看似森严的律法体系之下,实则暗藏着无数荒谬且血腥的潜规则。
就以审讯为例,“刑讯”二字,便是一个极具...
韩岳的急令刚刚送出,帐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满身尘土,冲入帐中,单膝跪地:“大人,京师方向急报!赵文忠已率三万精兵出京,直奔雁门关而来!”
韩岳脸色骤变,手中的笔重重落在案上,墨迹四溅。
“什么?!”李成也惊呼出声,“赵大人怎会如此轻率?”
韩岳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沉声道:“赵文忠素来谨慎,怎会不顾大局,执意出兵?”
斥候低头禀报:“据说是京师内部有人煽动,称我军孤守雁门关,恐有不测,若不速援,恐失关隘。赵大人忧心战局,这才决定亲自出兵。”
韩岳猛然起身,眼中寒光闪烁:“阿鲁台,你果然早有算计。”
他迅速展开地图,手指划过雁门关与京师之间的地形,低声道:“赵文忠若率军前来,中途必经大同一线。大同外围山势险峻,最易设伏。阿鲁台定已在此布下重兵,只等赵文忠踏入陷阱。”
李成脸色凝重:“大人,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韩岳沉思片刻,果断下令:“传我军令,王德山立即率五千精骑,星夜赶往大同,务必在赵文忠抵达前拦截敌军,拖延时间。同时,命雁门关守军加强防御,以防敌军趁我军分兵之际再度攻关。”
“是!”李成立即转身传令。
韩岳望向帐外夜色,喃喃道:“赵文忠,你若落入敌军陷阱,我韩岳必亲自将你救出。”
---
与此同时,大同外围山林之中。
耶律不花立于山头,遥望远方,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大人,赵文忠已率军出京,预计三日内便可抵达大同。”副将低声禀报。
耶律不花嘴角微扬:“很好。赵文忠果然按捺不住,他这一出兵,京师必空。”
副将迟疑道:“可若韩岳察觉,派兵救援,我军恐难全功。”
耶律不花冷声道:“韩岳虽老谋深算,但他此刻正被阿鲁台牵制于雁门关,分身乏术。我军只需在大同设伏,将赵文忠围困于此,便可拖住他数日。待我军趁虚攻入京师,大局已定。”
他猛然挥手:“传我军令,全军准备,待赵文忠进入伏击圈,立刻发动突袭!”
“是!”副将抱拳应命,迅速传令。
耶律不花望着远方,喃喃道:“韩岳,你的棋局,终究还是被我破了。”
---
京师皇宫,夜色沉沉。
赵元清立于御案前,手中握着一封急报,神色凝重。
“陛下,赵文忠已出京,率三万精兵驰援雁门关。”张文远低声禀报。
赵元清眉头紧锁:“韩岳已传信,劝赵文忠暂缓出兵,为何他仍执意前往?”
张文远迟疑道:“据说是京师内有人煽动,称雁门关若失,京师危矣。赵大人忧心战局,这才决定亲自出兵。”
赵元清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赵文忠虽为名将,但此刻出兵,恐正中阿鲁台下怀。我军主力若在大同陷入苦战,京师恐有大患。”
他猛然下令:“传朕旨意,命锦衣卫彻查京畿周边,若有敌军动向,立刻回报。同时,命守军加强城防,不可有丝毫松懈。”
“是!”张文远抱拳应命,迅速传令。
赵元清望向窗外,喃喃道:“韩岳,你若能识破阿鲁台意图,便让我赵元清在此,等你凯旋。”
---
雁门关外,夜色如墨。
韩岳立于城头,遥望远方,神色凝重。
“大人,王德山已率军出发,预计两日内便可抵达大同。”李成低声禀报。
韩岳缓缓点头:“希望他能赶得及。”
他猛然下令:“传我军令,全军加强戒备,尤其断崖、东岭、北坡三处要隘,必须重兵把守。同时,派出快马,向京师通报敌军动向,并命赵文忠暂缓出兵,静候进一步情报。”
“是!”李成立即传令。
韩岳望向远方,喃喃道:“阿鲁台,你若想乱我大明,便让我韩岳亲自送你归西。”
---
大同外围,山道之中。
赵文忠率军缓缓前行,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大人,前方山道狭窄,恐有伏兵。”副将低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