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人在官场,身不由己?(1 / 2)
此言一出,不啻于在滚油中泼入一瓢冷水,整个公堂内外,瞬间炸开了锅!
旁听的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哗然声四起。
他们原以为这只是一个恶毒女人的阴谋,谁曾想,背后竟有官府亲自下场指导!...
韩岳独坐帐中,案前烛火映照着他深思的面容。他手中握着一封密信,那是京师传来的最新军情,内容令人不安。
“京师外围发现北元斥候踪迹,赵元清已命锦衣卫加强城防,但赵文忠执意出兵,欲与我军合围雁门关。”韩岳低声念着,眉头紧锁。
李成站在帐外,听闻韩岳低语,迟疑片刻后走入帐中:“大人,赵文忠若执意出兵,我军该如何应对?”
韩岳缓缓抬头,目光如炬:“赵文忠虽为名将,但此刻出兵,正中阿鲁台下怀。他若离开京师,阿鲁台潜伏的奇兵便可趁虚而入。我军主力若在雁门关与敌军纠缠,京师恐有不测。”
李成神色凝重:“那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韩岳沉吟片刻,缓缓道:“传我军令,全军加强戒备,尤其断崖、东岭、北坡三处要隘,必须重兵把守。同时,派出快马,向京师通报敌军动向,并命赵文忠暂缓出兵,静候进一步情报。”
“是!”李成抱拳应命,转身离去。
韩岳望着帐外夜色,喃喃道:“阿鲁台,你若想乱我大明,便让我韩岳亲自送你归西。”
---
与此同时,京师皇宫。
赵元清端坐御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神色冷峻。信中内容正是韩岳传来的急令,命赵文忠暂缓出兵。
“陛下,韩岳来信,劝赵文忠暂缓出兵,以防阿鲁台另有图谋。”张文远低声禀报。
赵元清缓缓点头,沉声道:“韩岳果然老辣,竟能识破阿鲁台意图。赵文忠若贸然出兵,京师恐有大患。”
张文远迟疑道:“陛下,是否需亲自下令赵文忠暂缓出兵?”
赵元清沉吟片刻,随即下令:“传朕旨意,命赵文忠暂缓出兵,静候进一步军情。同时,命锦衣卫彻查京畿周边,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是。”张文远抱拳应命,转身离去。
赵元清望向窗外,喃喃道:“韩岳,你若能识破阿鲁台意图,便让我赵元清在此,等你凯旋。”
---
大同外围,山林深处。
耶律不花立于暗影之中,目光如鹰,注视着远方京师方向。
“大人,赵文忠已整军待发,京师守军亦加强戒备。”副将低声禀报。
耶律不花冷笑一声:“赵文忠若出兵,京师必空。我军便可趁虚而入,直取京师。”
副将皱眉道:“可若赵元清已有防备……”
耶律不花冷声道:“赵元清此人,虽有手段,但他太自负。他以为掌控全局,却不知,我早已布下一子,只等他自投罗网。”
他缓缓转身,低声下令:“传我军令,全军休整,待赵文忠出兵,我军便立刻行动。”
“是!”副将抱拳应命,迅速传令。
耶律不花望向远方,喃喃道:“韩岳,你的棋局,终究还是被我破了。”
---
雁门关军帐,韩岳端坐案前,神色凝重。
“大人,赵文忠已回信,表示将暂缓出兵,并加强京畿戒备。”李成低声禀报。
韩岳微微颔首:“很好。赵文忠虽为名将,但若贸然出兵,恐正中阿鲁台下怀。”
李成皱眉道:“大人是说,敌军主力已绕道大同,直扑京师?”
韩岳缓缓道:“极有可能。阿鲁台三度试探,皆未得逞,说明他并不急于攻城。他是在等,等赵文忠出兵,等京师空虚。”
李成神色凝重:“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韩岳沉声道:“传我军令,全军加强戒备,尤其断崖、东岭、北坡三处要隘,必须重兵把守。同时,派出快马,向京师通报敌军动向,并命赵文忠暂缓出兵,静候进一步情报。”
“是!”李成抱拳应命,转身离去。
韩岳望向窗外,喃喃道:“阿鲁台,你若想乱我大明,便让我韩岳亲自送你归西。”
---
夜色沉沉,京师城头,赵元清立于风中,目光如炬。
“陛下,京师守军已加强戒备,锦衣卫亦已彻查周边,暂无异常。”张文远低声禀报。
赵元清缓缓点头:“很好。但不可松懈。阿鲁台此人,素来狡诈,他若真想攻京师,必定另有图谋。”
张文远迟疑道:“陛下,是否需要命赵文忠出兵,以牵制北元主力?”
赵元清摇头道:“不。韩岳已提醒,赵文忠若出兵,恐正中阿鲁台下怀。我军主力不可轻动,必须稳守京师。”
他望向远方,喃喃道:“韩岳,你若能识破阿鲁台意图,便让我赵元清在此,等你凯旋。”
---
雁门关外,敌军再度列阵,气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