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120-130

120-1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成了太宰先生的斯托卡 我不做上神很久了 开局一个石头窝:金手指是位面仓鼠 鱼栖梧树下[先孕后爱]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神器灾变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心动难捱[先婚后爱] 豪门管家上岗指北 错发信息给前男友后

崔谡咧嘴笑得欢实,“我鼻子灵着,都别想背着我吃好的。”

陈老太后招手喊他过去,“自己姐姐家还不是想来就来,饿了就过来,你姐姐那里没合口的,你就往我这里来。”

兵营里混着,崔谡的脸皮现练得比城墙还厚,“我不会同老太后客套,到时您就照着四碟八碗给我上,我知道您稀罕我呢。”

陈老太后偏就喜欢他这样,“可不是,除了皇后,我第二个稀罕你。”

崔谡往崔兰愔那里瞄了一眼,一本正经道:“我有数着,待娘娘生了,我们哪个都要靠后了。”

陈老太后

哈哈大笑,“你个促狭的,搁这儿等着我呢。”

崔谡同陈老太后回过话后,就过来给徐宪见礼,“久仰将军威名,今日得见,荣幸之至。”一反才的插科打诨,很是恭敬有度。

崔谡进来时,徐宪就注意到他一身的武将朝服,崔晟虽有些特立独行,却脱不出文士的儒雅,崔冕更是武不成文不就,崔家于弓马上早荒疏了,女儿又做了皇后,家里子弟实不必走军途了。

待崔谡走近了,见他宽背蜂腰,手臂上筋骨蕴着力道,那样高大的一个小子,走路却是无声无息的,竟也是个练家子,虽和皇帝差得远,却也是少见的。

徐家也是有弓马传承的,虽于功夫上涉猎的少,却会看门道,近身后,通过气息吐纳的韵律,徐宪判断出崔谡的功夫和皇帝是一脉相承。

他大为惊讶,皇帝竟是这样尽心在培养自己的小舅子,想到宣宁帝对徐家的打压和狠绝,这对比何其扎心。

分席时没有按男女来,陈太后为首一桌,皇帝、崔兰愔、崔晟、姜氏、崔谡、淑太妃、婉太嫔相陪。

徐太后为首一桌,徐家六口人相陪。

然后是钱和、齐安、乐平、高姑姑、夏姑姑等按男女分了两桌。

入座后,徐宪百感交集,就算是二十年前,徐家最显赫风光时,家里也不敢想会同徐太后这样一家团聚着用顿膳。

那会儿只有大嫂何氏可以进宫探望徐太后,偶尔才会被徐太后留下用膳,徐家经过何氏才得以和徐太后互通有无。

陈老太后那一桌,皇帝虽不说话,可陈太后给他夹的菜,他一口没落都吃了。

皇帝在崔晟和姜氏面前就如寻常人家的女婿一样,崔谡来延华殿,他会起身相迎,这会儿一桌用膳,他也会让着两人先夹菜,做足了女婿的礼数。

皇后搁陈老太后面前也是无拘无束的,福宁宫的一切都由她当家做主,陈老太后吃几块儿点心都要皇后管着,不知情的,谁都要以为两人是嫡亲的祖母和孙女。

淑太妃和婉太嫔虽对皇帝有些发怵,可也没耽搁吃喝说笑,婉太嫔一点没夸张,照她那吃法,呆会儿确实要来几颗消食克化的药丸子。

爱做菜的国丈,饿了就顺着味儿往宫里找饭吃的国舅爷,

主子用膳,服侍的也另开席一同用膳。

宫里一家子竟是比外头相处和睦的家族还要亲密无间。

徐宪看得出来,其中穿针引线的是皇后,皇后虽是玲珑心肝,却待人至诚,上至陈老太后,中至自家姐姐、淑太妃、婉太嫔,下至钱和、齐安、乐平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地信任和维护她。

可这一切没有皇帝的放任和默许,又怎能持续至今。

能容着人在他卧榻所在拧成一股势力,却没有猜疑防范,这样的皇帝仅此一例了吧,以小见大,于朝臣国事上他该也有不一般的胸襟。

家和万事兴,皇帝的家里,帝后一心,尊老爱幼,这是中兴之兆。

徐宪早年也是好吃的,燕城和山西边地出名的食铺子和酒楼他差不多都光顾过,这会儿尝了崔晟的菜,无一能出其右。

见别的桌都是风卷残云一样下菜,徐家这桌也放下矜持横扫起来,那样大的菜码,到最后汤汁儿都被徐固和徐毅拌到米里吃了。

崔晟还怕他们没吃饱,“可要我再添几个菜?”

徐固和徐毅指着喉咙,“已经到这儿了,再多一口都不成了,崔伯爷的菜真是一绝。”

“不好这样见外,论起来你们该喊我爹一声‘伯父’。”崔谡过来,自来熟地将手搭在两人肩上,“待馋了,就往我家里去,还可以同我爹点菜。”

徐固和徐毅开始有些僵硬,崔谡不但是国舅,还是四品的指挥同知,岂是他们这样北地野小子可以结交的。

崔谡力邀道:“我瞧着你们都是练过的,找一日,我带你们往倾云山围猎去。”

徐太后对徐固和徐毅道:“立言待人赤诚,有他带着去哪儿我都放心。”

两人也是好交友的豪爽性子,忙痛快应下来。

崔晟同徐宪都是三十八岁,崔晟的生辰早两个月,崔谡在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6/15页)

里论上了辈分,崔晟就同徐宪笑道,“那我就拿大了。”

徐宪回之一笑,拱手喊了声:“崔兄。”

姜氏也同梁氏说好了,“别总在家里闷着,你没事就带着宁姐儿和真姐儿往我家里挑衣裳样子,我家里点心也好吃。”

梁氏也大方地应了。

用了膳,又围着说话,很快过了歇晌的时候。

皇帝认命地起身,对崔兰愔道:“我得去干活了。”

崔兰愔摆手打发他道:“去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穷尽也。”皇帝还在对着她念。

“耕牛不都这样么?”崔兰愔打趣道,扫见皇帝身上的衣袍皱了,她将人拽过来,给皇帝的衣襟和下摆都理平服了。

“一会儿还不是又那样。”皇帝很不以为然。

“在我眼前就不行。”崔兰愔推他转过来,又给他后身也整理好了,才放过了。

难得见到皇帝被管束到还不了口,陈老太后等都憋笑看着,很是乐见。

皇帝也不介意,负着手带着钱和三人往外走。

没有恭送,就由着皇帝这样走了?

徐宪愕然后,两步赶过去,喊住人:“陛下。”

皇帝不大有精神地转回身,“徐卿有事?”

徐宪恭身拜下去,“陛下所说之事,臣愿为陛下驱策。”

皇帝抬手一托一收,一股罡气阻着,徐宪只拜了一半就拜不下去了,他心里惊骇,皇帝的功夫比想的还要深不可测。

皇帝目视着他,承诺道:“徐卿不负朕,朕必以诚相待。”

徐宪郑重应道:“臣信陛下。”

皇帝扔下一句,“明儿来见。”转身出了福宁宫。

傍晚皇帝回到后殿,崔兰愔盯着他换了便袍,才许他坐了。

皇帝朝她张臂,崔兰愔笑着投入他怀中,拿手勾着他的衣襟,“我配合得那样好,表叔有什么好处予我?”

“我上上下下哪里不是你的,想如何还不是由着你?”

崔兰愔戳着他的胸口,“正经些。”

皇帝在她隆起的肚子上描摹着,“你都看出什么了?”

“我还不知道你,既召了人回来,就没想着放人走。”崔兰愔撇嘴看他,“嘴上还要假大方,说来去都由人,还要让人自己开口留下,真是什么好都你占了,信你就被你攥手里了。”

皇帝闷笑承认道:“皇后知我。”他抓着她手在自己脸上蹭着,“那你怎就配合我了?不怕对不起徐太后?”

崔兰愔反手捧着他的脸,认真道:“虽然你心机深重,却不屑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只要臣下尽责,你就会为他们托底。”

皇帝将她箍紧在怀里,“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二日,皇帝于延华殿西阁召见了各部司重臣,让先来一步的徐宪和诸臣见过。

由不言宣告了,就此改五军都督府为大都督府,任命徐宪为左都督,右都督暂空,统领大郢各级指挥使司,品级同尚书、左右都御史一样,同为正二品。

统兵权、考核将官、提请升调、军户和屯田、边关换防这些职权都归大都督府。

兵部则负责武官铨选、军令发布、军需粮饷、武举考功。

结束了宣宁帝时开始的,军权全归兵部的局面。

李首辅还没卸下兵部尚书之职,因着他一直抱病不出,这段日子都是兵部左右侍郎主掌兵部之事。

兵部主官不在,皇帝又是这样强势下令,韩杨两位阁老和万山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兵部两位侍郎对望后,谁都没站出来反驳。

见识过徐宪骁勇的老臣们都是心潮澎湃,如今悍将回归,北地忧患可解了。

皇帝重整了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又有了和兵部平分秋色的权力,崔冕欢喜得直发晕,以为自己终于熬出来了。

他在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的位置上多年,没有辛劳也有苦劳,

他怎也是皇后的堂伯,他以为皇帝该留用他。

却没高兴过一刻钟,皇帝发话,大都督府里关键差职上必得真刀真枪的武将担任,无人宁可空着。

更进一步要求,领虚职的要么回家,要么降品级安排到合适的差职上,二选一,没有第三条路给你走。

还是徐宪详细考核了,得知这些年五军都督府里核对军户黄册这些都是崔冕管着的,打理得还算井井有条,徐宪就问他愿不愿留下任经历一职。

经历一职是正五品,都督佥事可是正三品,落差实在太大,不过崔冕也不想就此回家,一横心还是接了经历之职。

他灰心丧气地回家,不想崔晟和崔昘听说后,却一起来贺他。

第125章 三方协办娘娘可有章程了?

125章

崔晟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往二房厨房里快手炒了两个下酒菜,兄弟三人边喝边说话。

崔晟先说道:“这么些日子也够大哥看出来了,陛下是容不得不作为还占着位置的,想蒙混过日子的都挨不长。

大哥如今靠多年的积累得了经历之职,这可是实打实的,往后继续用心办差,升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哥这样务实,也会得人高看。”

崔冕有些听进去了,说出了顾虑:“人家不会笑话我么?”

崔昘给他满上酒:“大哥,这事儿三弟不好说,我却不怕说。

当年咱们二房拿了大房的爵位,无论怎么找说法都是不地道。

世上事皆有因果,有那样的前因,就有二房几十年无建树,因果相随,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大哥想一想,当初若是二房没得爵,以你我二人平庸的资质,咱们会有什么前程?

多少科道上出来的一辈子都摸不到五品,大哥还嫌什么?

大哥这些年不过是守着本分当差,不功不过而已,换个进士举人出身的只会做得更好。

徐侯会不知么,不过是看大哥是娘娘的伯父,不想她面上不好看,才留了大哥。

所以,我劝大哥将以前那些想头都收了,咱们从头开始,给二房的子孙后代也打个样子出来。”

崔昘一席话给崔冕说得无地自容,他连饮三盏后,一脸羞愧地对崔晟说道:“你这正经的国丈还当着五品的差事,我却看不上五品实职,委实是贪心太过了。”

崔昘既已把话挑破,崔晟也没惯着崔冕。

“二哥说的不错,因着娘娘,咱家人只要实心办差,陛下都会看到,也不会埋没了,升迁必会比别人顺畅,若还不足意,确实不该。”

“不会了,往后我会用心当差,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碗。”崔冕连连点头,又道,“我转不开的时候,你们还要像这样点醒我。”

崔晟和崔冕一起举盏敬他,“一家子兄弟自该如此。”

崔冕原以为他降了品级,程家那边会瞧不上,崔兰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7/15页)

的婚事再有个反复。

却是他想多了,程家反而加厚了聘礼,程圭过来府中,在崔冕面前表现得倒比原来更尊重了。

崔冕回头同崔昘感概,“以往都是我错了,做人厚道些才有福报。”

***

二月初九皇后生辰后,皇帝就让筹办陈老太后寿辰庆典,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是由皇后统总着礼部和内府来办。

朝臣们忍了皇后掌着商课提举司,是因那是皇帝新设的名目,且收的商税都入了皇帝的私库,就算皇后于延华殿东阁理商课提举司的事,说起来也是帝后的内务。

可这回皇后统总礼部筹办陈老太后寿辰庆典,却是前朝事,这绝不能混淆。

一时满朝哗然,重臣纷纷谏言,就连敬王都站出来说不合适,带头反对得最凶的几个都做好了挨板子回家的准备。

皇帝却罕见地好脾气,一句“皇后想尽心”,给了解释。

朝臣们到现在也没弄清,当初皇后是得了陈老太后青眼才有机会接近卫王的,还是皇后先走通了卫王才入了陈老太后的眼,但陈老太后拿皇后当亲孙女待确是做不得假,于陈老太后生辰时,皇后想表孝心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又是这样好声好气的,朝臣们就有些受宠若惊,觉着皇帝也是听得进话的,往后还是很可期,那样这回是不是就通融一下?

且皇后于外朝事能知道多少,还不是礼部说了算,不过给她挂个名儿,妨碍不到哪去。

皇后本就在东阁,朝臣们出入延华殿都见惯了的,古尚书上回还去东阁找皇后说情来着,如此不往内庭去,也说得过去。

朝臣们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地收了场,不过却同情起古尚书来。

宣宁一朝时,礼部和内府每回协办都要闹出推诿扯皮的事,几回下来宣宁帝就烦了,再有庆典都是交给礼部,内府只管着一应打杂的事。

这回又加上个皇后,古尚书和礼部有得头疼咯!

若是古尚书还像上回一样找皇后说情,将这事搅没了,那就更好了。

然而并没有。

之前因着皇后体谅,礼部得以简办皇后的生辰,古尚书很是感念,所以,明知道和内府协办会有扯不清的麻烦,他还是没有推拒。

第二日,皇后请他过东阁,钱和外,宋彰和姜奭也在,古尚书暗暗叫苦。

瞧这架势,皇后竟不是只想挂个名儿,而是真要统管此事。

只礼部和内府就够扯皮了,皇后和她的人再插进来,还不得乱套了?

一件差事参与的人越多,越办不好,古尚书想着该怎么委婉地说,能让皇后明白这个道理。

皇后却没给他机会,待他入座后,皇后说道:“我知古尚书忙着会试的事,所以这回出力的事我这边能担的就担了,礼部就出人指点着,尽量不劳动你们。”

这话口气太大了,那样大的庆典可不是掌了几个月宫务就能担下来的,要想不出纰漏,方方面面相关衔接的太多,皇后想得太简单了。

偏钱和还一力捧着,“娘娘如何吩咐,我等就如何做,内府别的不行,出力的事却最在行。”

古尚书尽量让自己面上不显出情绪来,“娘娘可有章程了?”

“宋提举和姜知事理出了些细则,古尚书先看看。”皇后示意宋彰将写好的册子交给古尚书。

古尚书怀疑地接过来,本想敷衍两眼,两行下去就聚精会神地往下逐一看去。

册子里一条条列得分明,可说是事无巨细都考虑到了,里头关乎礼仪的地方竟一点没错,礼部里人都没这样通晓,遇事很多都要现查礼仪典籍。

古尚书惊讶地看向宋彰和姜奭,“这全是两位理出来的?”

姜奭谦虚道,“我只是帮宋大人打个下手。”

宋彰却不会独揽功劳:“我可当不得,没有你,只礼部那些典籍就够我翻一阵子。”

姜奭却知道:“宋大人于各部司的事都说得上,又岂会被这些难住。”

崔兰愔笑道:“宋提举抓大,姜知事盯实施,我正可高枕无忧。”

有这册细则在就方便了,礼部和内府按着上头列好的各司其职,如何衔接的也都规定好了,推诿扯皮的事就能规避了。

古尚书越看越觉着好用,夸赞道,“回头我要好好参详参详,以后礼部做事也要提前理出这样细则,可省多少功夫。”

之后,礼部和内府就开始忙碌起来,古尚书又发现,他也小瞧了钱和,钱和掌着的内府早不是以前乌烟瘴气的样子,很多不该内府分担的,看着礼部这边忙不开,钱和都让内府就手做了。

古尚书还发现,虽都是宋彰和姜奭调度,皇后也不是像她说的只管看着,很多事上宋彰和姜奭都需要皇后来决断。

不同于一般的后宫妇人,皇后有非同寻常的果敢,比一般的男人都有心胸和气魄。

上面皇后统总得分明有序,遇上事宋彰和姜奭及时就知会下来,内府又配合,古尚书从没觉着哪一次庆典如这回一样轻松。

古尚书一直觉着科道出身的官员才是能力和才华兼具的,其余都入不得他的眼。

这回他知道自己想当然了,宋彰和姜奭都是举人出身,却给多少进士出身的比下去了。

一日陛见的时候,他没忍住道:“陛下,娘娘那边的宋提举和姜知事很是强干,实是不可多得的能吏,留在商课提举司有些大材小用,各部司还有不少要紧位置出缺,陛下该给他们调出来顶上,当然娘娘那里也不能没人用,不如让她从国子监里选些人?”

“你自己去说。”皇帝弹指打发了他。

古尚书却以为皇帝是不好同皇后张口,他又去了东阁,他觉着皇后是很明事理的,且皇后手里的人出去高升了,于皇后就是更大的助力,皇后也没理由不促成。

这阵子宋彰和姜奭上午都会在东阁,古尚书过去时两人都在,正好了。

他就将同皇帝说的那番话又讲了一遍,原以为是要说服皇后的,不想却是宋彰和姜奭根本没有商量余地。

“劳古尚书费心了,宋某哪里也不去,若是娘娘不掌着商课提举司了,我就去给娘娘管私产。”

“那我还给宋大人打下手。”

崔兰愔早给皇帝教她那套融会贯通了,她对两人笑道,“只要我还在这位置上,就不至于到那地步,到时我设个尚宝司,你俩一个卿,一个少卿,还是我的左膀右臂。”

宋彰和姜奭笑得欢畅,“那我们再没了后顾之忧。”

皇后并不是瞧不出那些关窍,而是不肯伸那个手,有所为,有所不为,皇后给自己划了线,不会越界。

最主要的,她待下属至诚,一旦为她所用,就是有始有终。

古尚书有些明白了,正是这样的皇后才会让宋彰和姜奭不计前程地跟在她身边。

之后,尊敬之外,他对崔兰愔又添了敬服。

朝臣们还等着看礼部和内府闹起来,皇后来找皇帝断官司,迟迟没有等来不说,却看着礼部和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8/15页)

府日渐融洽起来,皇后那里的宋彰和姜奭居然能越过古尚书和钱和调动起礼部和内府的人。

皇后、礼部、内府三方无比和谐顺畅地就给陈老太后的寿辰庆典筹办下来。

这是发生了什么,看着有说有笑着出入东阁的古尚书,往年单只筹办各项庆典时他都是苦着一张脸的,这会儿还要忙会试,他不该是焦头烂额的么?

第126章 贺寿陈老太后这辈子值了

126章

三月十二,陈太后寿辰,举朝来贺。

进入三月,各地官员的寿礼就陆续送到了应城。

半年下来,足够官员们知晓皇帝务实不讲铺张,最忌官员行劳民伤财之事,所以给陈老太后的贺寿礼多是地方特产和新鲜物,一反宣宁一朝时的奢靡,进献之礼一个赛一个的昂贵稀奇。

去年宣宁帝也是给陈老太后隆重大办的寿辰,皇家的寿辰都是有旧例的,每回都是大同小异,今年例外的是皇后参与了,朝臣们都当还是那回事。

回到家里却发现,家里夫人也好,子女也好,竟是在数着日子盼早些到十二日。

好些朝臣想到上回皇后生辰后,那几日,回家只要拿出酒想小酌一盏,家里夫人就要一起来陪两盏,这还罢了,最怕的是小酌后被夫人拉着问外头喝酒时都有哪样的歌舞佐酒,外头的女子是如何的风情。

那一刻,忽然就觉着之前皇帝禁止狎妓宿娼之举是多么英明,一句“如今喝不得花酒了”可算摆脱了。

如此拉扯了半个月,家里才恢复了正常。

忙警醒地问家里,“往年都是想告病避开,今年怎这样盼着去了?”

然后得到了几乎一致的回答,“娘娘说了,老太后的生辰还请我们饮酒赏歌舞。”

公子小姐们也有话说:“娘娘安排的相看也不拘一格,在那里不管家世如何大家都是一样的,不像别处,还要分个三六九等,有些地方坐都不能坐。

我们去了不止能相看,还能结交好友,比哪里都好耍。”

所以家里又要来一遭儿折腾了?朝臣们暗呼不好,可子女们的相看是大事,都张不开嘴让夫人告病不去。

这回就不能徐徐进宫了,不过也不似以前那样寅正就进宫,而是折中了,于卯正赶到即可。

不早不晚的时候,上年纪的也没那么遭罪,安排得很是周全。

以往都是乌泱乌泱地人挤在下马桥处,礼部的人喊得声嘶力竭着,足要用上一个多时辰才能让这些人按次序列好,待列好队时,年纪轻的都疲累得不行,更不用提上年纪的。

今日却不是,待赶到下马桥时,这些人就觉出了不同。

过了下马桥,就有内府的人上前问明了是哪家哪府,然后给发了号牌,那边礼部的人也登记好了,就可继续往前。

到了前头,又有礼部的人按着划了东西,引着众朝臣带着自家小子往东去,命妇们则带着女儿往西站。

东西又各分了两班,这回是按文武分的,如上朝一样,文臣武将分列两班,命妇那里也是一样。

每列前都有礼部的人按号对人,一时分不清自己该往哪儿站的,及时就有内府的人上前引领。

几乎是没耽误地就分男女按班站好了。

如敬王府老太妃这样尊贵有年纪的,就问起来,“往年怎没这样,若是都如这回一样,哪个还打怵往宫里来。”

轻松着就给活干好了,礼部的官员自己都觉着好得不行。

当然他们也不敢居功,恭敬着回道:“是娘娘带着商课提举司的宋大人和姜大人理出的细则,我们按着上头写的一步一步来,就这么妥当了。”

宜清大长公主由衷赞道:“娘娘果真能干,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

她这一开头,命妇们都跟着交口称赞起来。

朝臣那边听了都有些不是滋味,想不承认,可一个月前皇后的生辰庆典还历历在目,那会儿礼部的人都忙累得一脸菜色的,前后两回对比太鲜明了。

再看内府的人也是大不同,可说是气象一新,往年这样时候内侍们趁机浑水摸鱼的不少,这回却是规整有序,配合着礼部很是尽心尽力。

所以,这回真的是皇后统总着礼部和内府筹办的,还比哪次都显好,换了男子要得一声“能臣干吏”来夸了,到了皇后这里只能含糊着来句“皇后贤良”。

这边人齐了,礼部官员引领着四列队伍往前行进,于奉天殿前停下。

看着一夜之间扎红挂彩的奉天殿,这些人震惊之极,陈老太后是要于奉天殿受礼!

前朝本朝都没有此先例,上回皇帝想给皇后在奉天殿贺寿,古尚书借着要忙会试的事找皇后说情,这事儿就没成,想不到皇后却给陈老太后的寿辰办在了奉天殿。

这可是前朝三大殿之首,非关国之社稷大事不能启用,从没哪一个后宫女子能涉足这里,陈老太后能在这里受一回礼,连太|祖太宗的两位元皇后都比下去了。

奉天殿足够大,这回不用于殿外行礼了。

咚咚地鼓声响过,礼官引着诸臣诸命妇进了大殿。

诸命妇们都是格外激动,一举一动都是慎重小心,有生之年进得一回奉天殿,这辈子都可同人夸口了。

陈老太后已在华盖殿候坐,吉时一到,帝后二人并徐太后等宣宁帝的妃嫔奉着陈老太后来了奉天殿,陈老太后一身大红太后吉服,头戴赤金点翠凤冠,容光焕发地由帝后一左一右搀扶着升了座。

朝臣们眼神巨缩,看着陈老太后坐到了代表至高无上的宝座上,帝后随即下了丹陛。

依次奉上皇帝、皇后、诸王公文武大臣及诸命妇的贺表,帝后奉着徐太后居中,于礼乐声中,率众行三跪九拜之礼给陈老太后贺寿。

贺寿声响彻大殿,回声阵阵,如山呼海啸一样气势磅礴,振人心魄。

此时此刻,众人都是一样想法,陈老太后这辈子值了!

同上回一样,李老太后又回避了。

仅仅一年,两位太后的地位就转了个儿,几十年兜兜转转,李老太后竟是白忙了一场。

有了儿子又怎样,儿子当了皇帝又怎样,到头来还是要被陈老太后压到只能躲在福安宫里。

同今日一比较,去年宣宁帝给陈老太后隆重办的寿辰就显得浮于表面了,从陈老太后那会儿的沉默就看得出,宣宁帝不过是做做样子。

如今却是截然相反

,帝后就是陈老太后亲孙子孙妇,皇后日日要往福宁宫去陪着不说,还常拉着皇帝过去,三两日就要在那里用顿膳。

皇后娘家人进宫,还有上回镇北侯一家回来,帝后都是在福宁宫里摆膳,听说皇后还由着陈老太后在福宁宫里给小公主布置了屋子。

陈老太后这里享着天伦之乐,福安宫里的李太后却是门前冷清,连李家人的探视都少了。

当初李家和李太后不知足,明明都是亲孙子,有了李家所出的端王后,别个就都不值钱了,甚至放逐了母族显赫的卫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9/15页)

却不知,高宗于愧疚中给陈老太后留了退路,陈老太后收留了卫王,祖孙两个互相成就,陈老太后重新站回了后宫最高处,卫王登顶帝位。

李太后再想摆祖母的谱,皇帝根本连表面文章都不做。

所以,做人一定要留一线,切不可做赶尽杀绝之事,不然李老太后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

而陈老太后心软一回,却换来了今日的福报,得以安享晚年不说,还有无上的尊崇。

就不知高宗于地下有知,看到活得比他在时恣意得多的陈老太后,连请了吴杨河对岸从良男女妓子到姚家,逼着姚家女眷赏那些妓子歌舞的事都做得出来,会是什么心情。

逢着今日的盛事,一时回首起过往,心潮难免澎湃了些。

就是陈老太后自己也不同以往,欢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受礼过后,陈老太后笑着说道,“这里到底庄重,不好于此喧闹,咱们都往谨身殿去吧。”

帝后和徐太后淑太妃等上前,服侍着陈老太后去了谨身殿。

礼部和内府的人还按着之前的做法,引着众人随后也到了谨身殿。

观寿礼后,各家按着桌子上摆的名牌入座。

几位勋贵家的命妇直朝宜清大长公主使眼色,宜清大长公主却不敢在陈老太后面前放肆,遂找了边上一桌的敬王府老太妃贴耳嘀咕了几句。

敬王府老太妃笑着朝上道:“老太后,这帮孩子们都惦记您请着品酒赏歌舞呢。”

陈老太后爽朗大笑,指着东首帝后那桌道:“皇后做事再妥当没有,她早都安排好了,待用了宴都往我那里去,咱们在那里高乐。”

宜清大长公主这才大胆进言道:“还是像上回那样分男女各自摆宴方便些。”

众命妇们都附和点头,显然都觉着自家男人碍事儿。

陈老太后眼神就扫到皇帝那里,语气里憋着笑,“皇帝守着皇后用膳香些,我的好日子,哪能只顾着孙媳妇儿不顾孙子的,你们就先往后排吧。”

想到皇后还住澹月居时,皇帝就每日午间去那里用膳,皇后入住延华殿后,皇帝连早膳都要回后寝用,原来不是皇帝体谅皇后有孕想多陪着,而是皇帝就愿意守着皇后用膳。

再看老太后那笑,她这话看着是心疼皇帝,实际却是调侃皇帝离不开媳妇呢。

往皇帝那里望去,被老太后揭了底,他一点没觉着抹不开,遇上喜欢吃的菜还要给皇后先夹了,让后面服侍布菜的不言和不语一点没有用武之地。

上回就看出来,孕中的皇后好似很挑嘴,皇帝夹过来的菜,她只拣几口吃了,就不肯动了。

没多会儿她面前的盘子就半满了,皇后也不用不语给她换盘子,随手往皇帝面前推去,皇帝很自然地就拿箸夹了,三两下就将皇后那盘子菜都吃净了。

皇帝又将盘子推到皇后面前,皇后却不肯要了,示意不语给她换了新盘子。

皇帝对着皇后咕哝了句,对口型,看着好似:“崔二猛你嫌我?”

皇后笑得温婉端庄,回过去的却是:“我就嫌了,赵四郎你要怎样?”

这两人是当下面的人听不到么,崔二猛,赵四郎,帝后私下里居然是这样彼此称呼的,咋这样腻歪呢!

再看向皇帝,他脸上是西阁里见不到的舒展惬意,朝臣们都想到了,怕是这两年皇帝都不会给别的女子机会了。

用罢宴,陈老太后起身招呼众命妇,“这里留着给陛下和诸位大人们喝茶,咱们都往我那里去吧。”

不知哪家的小子着急地问了一句,“老太后您别落了我们呀!”

陈老太后回头一扬手,“不是还要相看,你们也一起。”

各家的小子们一霎时都离席跟了出来,一众人欢声笑语着簇拥了陈老太后往福宁宫去了。

留在席间的朝臣们眼睁睁看着,什么时候成了女人去享乐,男子规矩等着了?

上回陪着皇帝干坐到半下午,灌了一肚子茶水,走的时候都能听见肚子里的水在晃,那滋味儿真不想来二回了。

可皇帝就在上头盘腿坐着,他针别儿大小的事儿都记着,有什么想法可不敢露出来。

唯有新来的徐宪搞不清状况,不明白这些人怎么笑里都透着苦意。

崔晟却坐得自在,对上徐宪困惑的眼神,崔晟告诉他:“他们都是怕自己夫人等会儿有了酒,担心等会儿应付不来。”

徐宪觉着很是新鲜,“那咱们就坐这里等着?”

“或是喝茶,或是同陛下一样打坐。”

徐宪还真学着皇帝盘起了腿,回来这么久,他心里越来越安稳踏实,这是宣宁时感受不到的。

诸命妇们到了福宁宫,发现皇后竟是将她原先住的澹月居布置出来,将澹月居的正房四面的槅扇都拿开,弄成了一个大通间,里面错落摆了小案,案上摆了八样拼盘,有各样干果、新巧点心、肉干、鱼干这些,都是上佳的佐酒小食。

陈老太后拉了徐太后、皇后陪她坐在主位上,摆手到:“不拘你们坐那里,各自找酒友罢。”

诸位命妇跟小姑娘一样欢呼着,呼朋唤友着找合心的位置舒服坐下来。

就连敬王府老太妃都约了诚王府老太妃坐到离陈老太后最近的位置来,“这里好,既能赏歌舞,又不耽误说话。”

陈老太后拿手挡了悄悄同两个说,“皇后特意从酒库里翻出了有年份的石榴酒,专留着给我喝的,一会儿我请你们尝尝。”

敬王府老太妃同陈老太后多少年的交情了,虽不是知己,可当年的老人们都去得差不多了,两人这样见证过彼此一切事的就不是一般的难得了,于陈老太后面前,别个不敢说的,敬王府老太妃却是能直言的。

这会儿她就道:“想不到最有后福的却是你,有儿子的都不如你。”

陈老太后一手搂着崔兰愔,一手拉着徐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我有孙子孙媳妇孝顺,有

儿媳妇陪着解闷,要什么儿子呢。”

第127章 通家之好皇后教的好徒弟

127章

梁氏带徐宁徐真落在后面,在廊下找一个宫女问了,“官房在何处?”

“请夫人和小姐随我来。”宫女不敢怠慢,引着三人往官房去了。

虽上回皇后寿辰,有酒后都敢往官房去了,却也不好才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往官房去吧?也忒不讲究了些。

附近瞧见的有不少都互相递着眼神,更有不少撇嘴取笑的。

梁氏三人回来后,才要往里找姜氏顾氏几个坐,边上还没找定位置坐下的夫人里,有位肤白秀雅中等身量的过来,指着她的同伴介绍道:“她是阿项,她夫家是皇后祖母的娘家,我是她儿媳的姨母,我娘家姓隋,绕一圈咱们都能论上亲戚呢。”

边上还有热心的给梁氏说明道,“这两位是黄少卿夫人和谭郎中夫人。”

听得是崔家的亲戚,梁氏忙站住了,黄少卿夫人就拉着她道:“如此我就不同阿梁见外了。”她笑得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浸春潮 那影卫被朕叼走了 虫族特招组发老婆啦 颓丧家里蹲的衣柜和无限世界相连了 他们的心声是否哪里不对 只有烟花知道 重玩白月光模拟器后 恶犬见习期 保护我方病美人小竹马! 小师妹被魔尊夺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