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一家人 > 100-110

100-11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娇帐 无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 离婚综艺,但全网劝和[娱乐圈] 被抛弃后,她成了京城一霸 听说你也想杀我? 过热 天然呆对此并不在意[快穿] 修仙界第一病秧子 异种狂热 忘记老婆是蛇妖了

贵妇人还得打点儿金戒指金项链什么的, 有钱人还得用些金碗金筷子什么的, 这就分掉不少了。

怎么能满足日益繁荣的市场需求呢。

所以你看,本来产量就少,古代的有钱人又特别喜欢金子银子。

不仅活着的时候喜欢, 死了之后还希望, 要把这些东西全部带走。

——儿孙自有儿孙金, 我的金子我带走。

你看看, 南昌海昏侯出土了多少黄金。

黄金器皿都不说了,光是金饼就有385枚、大马蹄金17枚、小马蹄金31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

加起来有二百三十斤,真是闪瞎了他们这群穷鬼的狗眼。

张宛:“等实在没钱的时候, 咱们就去把他的墓挖了吧, 补充一下财源。”

地点就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4′17“、北纬28°51′28”。

当时就是因为南昌的古玩市场上,竟然出现了金龙,还是真的纯金打造的。

“一定是哪个专业团队下斗搞来的。”

于是, 顺藤摸瓜就查了过去,果然确定了海昏侯墓的位置。

并且墓周围盗洞多多,从五代十国到2011年,盗了上千年呢。

不过相对于这种小打小闹,他们若要干,那就得来个大的, 拿个干干净净、一个不留。

曹操设立“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这不叫盗墓,这叫考古。

你想想,上下五千年,多少皇陵大墓啊,除了短暂的简洁之风,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厚葬。

这些金银埋入地下,不就无法流通了么。

摸金校尉:这么说来,我可是为经济循环作出了突出贡献呢。

——我不生产金银,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言归正传,虽然朝一直没有将白银作为官方的货币。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实际上白银已经获得了这个地位。

特别是在张居正改革之后,一切税收都以白银结算。

这正是因为十六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大量开采黄金白银,又用它们从中国持续购买丝织品和瓷器。

如此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100-110(第6/15页)

来,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了大明。

不过,明末随着世界局势的动荡,流入明朝的白银锐减,客观上也造成了明末经济崩盘。

所以说,虽然明

朝相对独立且封闭,但既然作为世界的一员,实际上已经卷入了浪潮之中。

不管你想还是不想。

“小麦啊。”

赵小照勾肩搭背,“如果一个别的国家愿意资助你环球航行,你是不是就愿意改变国籍加入这个国家?”

“当然啊,我愿意。”

麦哲伦半点儿都没犹豫。

感觉他要是犹豫那么一秒,都是对金主的不尊重。

赵小照讪笑:“你这是有奶就是娘啊。”

给他俩翻译的朱小炜顿了顿:“哥,你这话也太糙了,能不能文明一点儿。”

小麦还茫然:“什么意思?”

“一个东方的谚语,就是说你……”

老弟文化有限,赵小照补充:“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他们心中,国家就是公司。

你愿意给我干、我就干。

你不愿意给我干、我就找别人干。

想想毕竟是欧洲,可以理解,就想春秋战国时期,效力谁不是效力啊。

在三国,吕布三姓家奴还被人诟病。

你看看到了两晋南北朝,这都不叫个事儿。

在中国,就算是乱、那也是一盘散沙。

这要在欧洲,乱起来那可就是二十几盘散沙了。

“大哥。”小炜悄悄问,“你什么意思呀?”

“我想资助他环球航行。”

“你有这钱么?”

“没钱回家要呗。”

“那不叫你资助,那叫爸爸妈妈资助。”

如果是掏自己的钱,那叫他俩资助。

如果是掏国家的钱,那叫大明资助。

“想让大明资助麦哲伦环球航行?”

“我看你是想瞎了心了。”

郑和能七下西洋,一是生的好,开国的时候、大家都斗志昂扬。

二是领导是朱棣,他牛掰,他想干啥就干啥。

——不行?

——你算老几,你跟我说不行,滚!

就你后面这些皇帝,你有这魄力不。

现在就算大明自己造船,大臣估计都不让的。

更别说你竟然还想让一个黄毛的洋人,你雇佣他去下西洋?

——我们花钱?让他去!

——这到底是图啥呀?

别说大臣们不同意了,这事就是让他们自己想,那也觉得不能干。

“哎呀,地球本来就是圆的,让他从我们这边出发,穿越太平洋,穿过美洲,最后抵达欧洲。”

这彰显我天朝大国风范。

反正现在欧洲工业革命也没起来呢。

葡萄牙就算是枪炮厉害一些,现在大明也是燧发枪了,高过你们档次。

重要的是,带上他们的红茶,推广到欧洲。

要知道,真正红茶在欧洲大放光彩,那都要到了万历年间了。

那个时候的海上的霸主,都已经换了好几轮了。

既不是先驱葡萄牙,也不是后来居上西班牙,而是“海上马车夫”荷兰了。

是荷兰,不是河南哦。

干脆这回他们就直接一步到位,和荷兰做生意算了。

以后还可以接单做定制瓷器,定制的更贵。

你看这下,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咱们大明。

开辟新航路的,也是咱们大明。

把红茶瓷器紫砂壶卖到欧洲的,还是咱们大明,

至于麦哲伦,那不就是借他一个名儿么。

咱们要是有自己的人也行,捎带他一个呗,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

这时候的船,也就是帆船,又不是蒸汽船,我们又不是造不出来。

“那咱们的茶叶卖多少钱呢?”

朱小炜也把这茶叶的成本估算了一下。

这海上的成本那就不好说了,运输成本这么大,损耗也大。

嗯,估计至少得卖他个二十倍。

奢侈品么,还是国外的奢侈品,那当然得贵了。

不贵他们还以为是假货呢。

这红茶虽然在咱们国内目前没啥销量,大家爱喝的是绿茶。

但谁让它保质期长呢,你欧洲也喝不上绿茶啊。

“咱们给它精美的包装一下,多多增加附加值。”

反正也是卖给欧洲上层社会的,他们搜刮民脂民膏,我们赚他们的呃钱。

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用瓷器装茶叶,再配上紫砂壶……”

赵小照喜滋滋想着,觉得自己只要垄断了这条贸易通道,大明首富指日可待。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手头真的没钱,得借。

这亲父子亲母子,那都得明算账。

这一借钱,就不好说了。

这夜,赵小照喝多了,给许呈扛回去睡了。

小炜给小麦添酒加菜。

“小麦啊,你环球航行需要多少船、多少人、多少钱?”

“大船不能少于五艘,人、二百以上,钱……反正需要一些物资,淡水、食物、武器。”

“你之前的想法,是从你们葡萄牙向西航行,沿着美洲的海岸线一路向南?”

“是的。”麦哲伦点头,“找到通往南海的海峡,穿过这片位置的海域,应该就能够回到这里了。”

然后从这里回欧洲,那不就是轻车熟路呗。

“那你有没有想过……”朱小炜说,“如果从这里一路向东呢,直接进入这一片未知海域,照你的设想,就能够到达美洲。”

“可那样风险就更大了。”

第一种方案,至少一开始的路还是前人走过的,而且可以沿着海岸线。

如果是直接向东,那直接就是茫茫然不知天地为何物,直接驶向世界尽头。

小炜认真问:“那如果明朝资助你环球航行,指定你走东线,你愿不愿意搏一搏?”

麦哲伦眼前一亮,思索片刻:“我愿意。”

“是为大明航行。”

“我愿意为大明航行。”

——你们出船、钱、人,我出我一个。

我不光有无穷无尽的勇气,还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啊。

至少他到过东非,还从葡萄牙来到了印度和马六甲。

这样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100-110(第7/15页)

人,大明还真找不出来。

晚百来十年,徐霞客倒是可以和你交流一下心得和体会。

“这样,你就是为大明开辟新航路,而不是为葡萄牙或者西班牙或者欧洲任何一个国家。”

“我愿意。”

小炜想了想,行吧,看我能不能给你搞个大明的户籍。

当然,首要的、先搞钱。

“哼,凭啥什么都让我哥抢先。”

他是老大、我是老三,嫡长子继承制,大明是他的了,我也不和他抢。

我就在外头自己搞点儿产业么,还不行么。

第105章 鸟屎威 一只五色花斑鸠

既然赵小照都没有钱, 那朱小炜自然也木得钱。

一个大穷光蛋,一个小穷光蛋。

当然、他也可以回家要钱,管爸爸妈妈借钱。

至于还不还, 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但是——

“要是不用花他们的钱,自己就能把这件事给办成了, 那岂不是妙哉。”

而且那什么新航路、什么美洲、什么欧洲,他也想去见一见。

关键就是没钱。

“哥。”朱小炜说, “咱们现在回家要钱, 那太远了,有没有近点儿的弄钱的法子?”

“有啊。”赵小照大拇指往后边一指,“这次不是带了枪么, 直接抢就行了。”

“啊——这不大好吧。”

我大明、礼仪之邦

, 不是那些野蛮人。

赵小照拍胸脯保证:“放心, 钱在路上了。”

他来这个之前, 就觉得自己一定要用大钱。

就算不用,放自己手上也行啊,谁也不嫌钱多。

再说他手上现在也有了不少小弟, 手里没把米、连鸡都拢不住。

“那个, 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

“殿下您吩咐,刀山火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哎,没这么夸张, 很安全、很不艰巨,就是有点儿累。”

这帮人都是在北境杀人放火惯了的。

杀人好说,当兵不就干这么。

至于放火,大明九边,每年秋天,都要出动夜不收烧秋呢, 还不是轻车熟路的、手到擒来的。

赵小照摊开地图,指了指一个地点。

“这不江西么?”

“对,他们去这个地方买下这块地,先盖上大宅子……

表面上盖上大宅子,反正把地一圈,围墙起的高高的,这年头又没有无人机,天知道你在里头干什么。

你就是挖到地心,外人也不知道啊。

朱小炜张大了嘴:“啊,大哥,你竟然盗墓?!”

“说这么难听,这都是民脂民膏,我取之不为过。”

你看啊,二百五十斤黄金,就是125000克。

一克黄金就算600,那就折75000000.

七千五百万呐!

怎么也够这么一趟的花费了吧。

“哥,你这也太阴险了!”

朱小炜捶胸顿足,他吃亏就吃亏在年纪太小了,没有自己的人手。

可惜可惜。

“我都想好了。”

赵小照随手抓了一把香料。

“这小麦也不必带回北京,先把他带南京好了。”

京城顽固多,就爱说东说西、没问没了的。

“我都想好了,让父皇把南京给我,南京不是也有六部么,以后这南京六部就归我了。”

他喜滋滋盘算:“北京的是大朝廷,南京的是我的小朝廷,完美。”

他们干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看谁干的好。

朱小炜:???

哥,你这是觉得明朝太安生了,生怕他们打不起来啊。

赵小照捋了捋自己的一头秀发。

“这地方暖和,冬天待着挺好的,不像京城、冻得半死。”

“哥,我看应天也挺冷的。”

小炜满脸黑线,“你该不会要把你的南京六部变成满刺加六部吧?”

赵小照居然还认真想了想,转头说:“南京六部是我的,要不、满刺加六部给你?”

朱小炜:……

那边,玖妹蹦蹦跳跳过来。

“我阿娘回来了,今天晚上请你们吃饭,去不去?”

“别是鸿门宴吧。”

“爱去不去。”玖妹翻了个白眼,“不去,菜全都喂鱼。”

*

施家如今的势力范围在爪哇,那里华人很多,也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势力。

《金瓶梅》第2回 ——“那人一见,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已钻入爪洼国去了。”

爪哇,好名字。

“那里天气长热如夏,田稻一年二熟,但没有大麦小麦。”

玖妹如数家珍。

“苏木、白檀香、肉豆蔲、荜拨、斑猫、镔铁、龟筒、玳瑁,都是我们的特产。”

“还有奇禽,诸如白鹦鹉、红绿莺哥、五色莺哥、鹩哥,皆能效人言语。”

“另有珍珠鸡、倒挂鸟、五色花斑鸠、孔雀、槟榔雀、珍珠雀、绿斑鸠。”

“至于水果就更多了,芭蕉子、椰子、甘蔗、石榴、莲房、莽吉柿、西瓜。只是没有桃李。”

小炜点头:“那下次让他们运些桃子李子过来,说不定大家爱吃。”

他则是把这些东西全都带回去。

“我就是京城最亮眼的仔啦!”

“带些香料就好了。”赵小照嫌弃地说,“水果不好放,这鸟鸡更是麻烦。”

“不麻烦啊,它们还说说话唱歌呢,路上可以解闷儿。”

“你就不怕,它们一边唱歌,一边拉屎拉你头上?”

小炜:……

这施兰姐穿了一身当地的服饰,十分鲜艳,人也长的漂亮。

“姐姐,你真好看。”

兰姐见小炜一脸痴呆相,摸摸他脑袋笑道:“你叫我女儿姐姐,怎么也叫我姐姐?”

“你是九妹的阿娘?”小炜拼命摇头,“哪里是母女,完全就是姐妹。”

赵小照:肉麻。

“施夫人。”

“赵小公子。”

兰姐果然不是玖妹这样的小丫头,一眼就瞧出这两位少爷绝非等闲之辈。

都不必说他们,就他们身边这些侍奉的人,随便一个都够让别人喝两壶的了。

许呈:没错,正是在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100-110(第8/15页)

“小公子远道而来,我应该尽地主之谊,多玩几天。”

她话锋一转,“听说,你们救了一个佛郎机人?”

“是。”

“只是救一下?”

“如今聊得不错,他还准备和我们一起去大明看看。”

“这些佛郎机人包藏祸心,眼中只有利益,你就不怕引狼入室?”

“他见到我大明国富民强,一定就不敢造次了。”

“是么。”兰姐似笑非笑,“如今的大明,也不见得就是以前的大明了。”

花无百日红。

江河日下,也是每一个王朝的常态。

不过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她虽然也不相信,这弗朗机人能把明朝如何了,最多是隔靴搔痒。

不过,他们虎视眈眈,若真想动手拿下满刺加爪哇这些,却也不是没有办法。

“兰姐。”赵小照挑眉,“我给你打个赌。”

“什么赌?”

“少则三五年、多了八九年,这满刺加就改姓黄毛了。”他揶揄,“到时候、你们就是给人家打工的了。”

打工,这还是好听的说法。

打工牛马,起码那表面上也是平等的。

就以现在欧洲那群“海盗”的作风,还不知道把你们当成第几等人呢。

就算真的是打工。

给谁打工都是打工、但多一层主子,就多一层剥削。

这话给兰姐也逗笑了。

她怀里抱着一只暹罗猫,一只乖巧地盘坐着。

她摸了摸猫咪顺滑的皮毛:“怎么,难道你们还能说服明朝的皇帝派兵帮我们不成?”

明朝的重兵都在九边,南方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他们这些人,纵然有时候违背禁令,往来两广福建,也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

大明,已经不是洪武永乐的大明了。

“现在弘治也不差啊。”

后面就是他了,他年号不是“正德”么。

不过,在他看来,“正德”这两个字不好。

西夏皇帝李乾顺曾用过不说,寓意也不咋的。

端正德行?怎么,他德行不端么?

不过,他现在暂时也没想个特别满意的出来,不着急、慢慢想想再说。

他正要说话,就见一只五色花斑鸠从外头飞了进来。

噗嗤噗嗤转了一圈,然后精准地在他脑袋上“啪”的拉了一泡屎。

赵小照的脸瞬间绿了。

玖妹跳进来,看着他头顶一小坨,噗嗤笑了。

“哎呀,没事啦,小事。”

赵小照骂骂咧咧擦了头上的狗屎。

“你这什么意思,一来就给我一个鸟屎威么?!”

第106章 太康 一 下西洋,那不是得一路……

十五到十七世纪, 有个响亮的名字——大航海时代。

那时候,全球各个大国只忙两件事。

一是搞外贸。

二是抢地盘。

陆军可以稍微差一点儿,但海军必须所向披靡。

什么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啊, 英国的日不落舰队,葡萄牙的奥斯曼舰队, 都是鼎鼎大名。

说起来,大明三百年。

海军从来都是战无不胜, 一次都没输过!

葡萄牙, 是第一个想试探大明实力的。

所以“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都被大明水师打得落花流水。

葡萄牙之后,荷兰也想染指, 就是“料罗湾海战”了。

张璁迎着晚风, 背后是夕阳。

长长的一支船队, 足有七艘大船。

头看不见尾、尾也看不见头, 只能看到一片片白浪翻滚。

“张大人,您倒是一点不晕船。”

张璁说:“我是温州府永嘉县人,东濒东海, 南毗福建。”

小时候, 他也做过船,但这么大的船,还真是头一次。

自从接到任务, 又上了船,他的心中着实忐忑。

“此行,到底是何目的啊?”

作为礼部官员,需要出使他国也不奇怪。

虽然除了北元蒙古这些,也很久不需要有别的出使了。

而到北方,显然是用不着坐船的。

若是南方?

南洋?

且看这只船队的配置, 只去南洋那着实是太过于奢侈了。

往返几次都是绰绰有余的。

这和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纵然是比不上,也是逊色不多了。

“难道是西洋?”

咱们一般认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就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

但国外看法也不一样。

李约瑟说:“1420年郑和的舰队已越过好望角。”

澳大利亚人菲茨拉德说:“郑和的船队有可能到达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

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1422年,郑和到了南极。”

郑和:???

张璁有些紧张了,什么好望角、澳大利亚、南极他一个不知道。

但他也听闻,前几年就有弗朗机人在东南沿海挑衅,被他们给打了回去。

“这群黄毛十分无礼,但枪炮颇为厉害。”

既然无礼,那和这些人又有什么话可说的。

枪炮厉害,有咱们大明厉害么。

而且这只船队领头的船,叫“太康”。

太康公主?

那不是皇帝皇后的心肝大公主的封号么。

“哪有用公主的封号做这个的?”

“高一点,高一点,再高一点。”

小核桃很满意地看着旗帜高高悬挂。

“怎么了,我的封号这么好听,用它不行么。”

古代没有导航,但照样可以在大海中远航。

白天用指南针,夜间则观看星斗、水罗盘定向。

至于船队,每艘船白天靠悬挂和挥舞各色旗,组成相应的旗语联系。

到了晚上,就用大灯笼反映航行情况。

就算是不幸碰到雾天大雨、能见度差……

小核桃看着身边的铜锣、喇叭、螺号,这不是还有它们么,一切尽在掌握。

张宛看着面前的一块块大金饼,啧啧:“赵小照真是出息了,都能瞒着我们干这个了。”

赵鸣刚从河套回来,一进屋就被一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100-110(第9/15页)

堆黄金灿灿闪瞎了眼睛。

“这怎么回事?”他揉了揉眼睛,“我怎么看什么都像是金子?”

“你儿子出息了。”张宛冷哼,“他自己找人去给刘贺的墓扒了,搞了这么些金饼出来。”

说出去真是丢死人了。

他们是皇家,皇家好不好。

要搞钱的法子多了去了,就非要去扒人家的老坟么?!

是,她是说过这事儿,但她那不是开玩笑的么。

哪知道,这臭小子还真的给听进去了。

真是好的不听,这些玩意儿一个字他也不放过的。

“真缺钱,大不了抄个家么。”

赚钱的理由都写在刑法上了。

但现在,他们不就是写刑法的人么,哈哈。

就算他们违法了、犯罪了,谁来审判他们?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都是忽悠人的。

“哎呀。”赵鸣说,“挖就挖了,不过他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还用问,一定是要出海。”

“那不行。”赵鸣断然拒绝,“他不能乱跑,他是太子啊,储君啊、备胎。”

“哼,之前只是让他去福建的,他却带着老三去了南洋,还是先斩后奏。”

孩子大了,到了叛逆期了,真是太不听话了。

看回来不打断他的狗腿。

“不过,现在也是必须要出去了。”

再不出去,就赶不上时代潮流了。

别以为他俩每日在宫里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他俩也忙的很呢。

“这一次也不必太大的船队,有个五六艘就可以了,我这蒸汽船也快成型了。”赵鸣想了想,“让汪直去吧。”

郑和是太监,汪直也是太监。

汪直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汪直自己也没有想到,本来二十出头就退休的他。

三十好几再就业,居然一干就停不下来了。

汪直前脚才跟着他从河套回来,后脚就被告知要往东航行,下西洋。

汪直:???

“下西洋,那不是得一路往西么?为什么往东?”

一旁的小核桃说:“这你都不知道,因为地球是圆的啊。”

*

当然,除了汪直,船队还得有各种各样的人。

懂技术的、懂航海的、懂做生意的、懂外交的、懂打仗的、懂忽悠的。

“小照不能去,不过后面我给他安排的人,得先去培训培训。”

这人选,也早就安排好了。

张璁,就是以后给儿子安排的内阁首辅。

不好意思,道长、抢了你的人了。

张璁,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

虽然这一年科举出了春闱舞弊案,又没有选庶吉士。

但对于张璁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他才二十出头,弘治十一年刚刚中举,原以为总要蹉跎几次的,没想到第一次会试竟就中了。

“天才,我就是天才!”

看来,张璁对自己还不太了解。

他哪是蹉跎几次啊,他直到正德十六年,第八次会试才金榜题名。

那时候都四十多了,人生已然过半。

本来照这个情形,他在六部能当个郎中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啥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

但是,不怕来得晚,就要来得巧。

张璁刚刚高中,朱厚照就挂了。

和张璁名字十分相似的兴献王世子朱厚熜,临危受命、来到京城,准备黄袍加身。

不过没想到,这黄袍加身也不容易。

内阁首辅杨廷和当即就给了咱们道长一个下马威。

道长那时候多年轻啊。

即使斗争的手段有些青涩,但斗争的眼光还是十分敏锐的。

同样敏锐的还有礼部张璁。

他立刻义无反顾站在了道长身边,力折廷臣,迎合帝意,深受嘉靖信任。

之后一路青云直上,当到了内阁首辅。

“要我说,虽然张居正是很厉害,但我还是想要张璁这样的首辅。”

张璁清廉自守,勇于革新。张居正改革的许多政策,也就是从他这么开始试点的。

李东阳这种,也就是面子上好听一点,真没什么大用。

所以,那年春闱案,礼部阅卷兵荒马乱的时候。

赵鸣悄悄让人给张璁的卷子挑出来了,提前二十多年让他中举。

少年之戒在于斗。

四十多的张璁都能斗志昂扬。

如今才二十出头的他,更加是一柄利剑。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给这一柄未来的利剑,磨出些与众不同的花样来。

“老婆,给咱们得船取个名字吧。”

张宛正在想,小核桃脆生生地说:“叫我的名字。”

赵鸣和张宛都转头看向她:“

你?”

小核桃噘嘴:“不行么。”

“行。”

怎么不行。

第107章 太康 二 我的金子…我的船…我……

“呜呜呜。”

看着白浪渐渐远去, 赵小照一屁股坐在码头上,捂着脸哭哭啼啼。

“我的金子……我的船……我的人……呜呜呜、都没了、都跑了……”

他越哭越是伤心,就差直接打滚了。

“行了。”张翼说, “少爷,这不是还有我陪着你么。”

“你有什么用……呜呜呜……”

这话张翼听了可不高兴了。

“嫌我没用, 我现在可就找一搜船跟上去了,还来得及。”

说着他拔腿就跑。

“别啊。”赵小照赶紧抱住他腿, “这群没良心的都跑了, 你不准再跑了。”

此番出海,还是在太仓港。

论架势,大概是远远不如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

不过, 真的见过当年盛况的, 也早就作古了。

口口相传, 只会是越传越邪乎。

听着简直不像是出个海, 而像是舰队要冲出太阳系了。

赵小照抹了把脸,恨恨然爬起来。

“哼,爸妈厚此薄彼, 一碗水都不平。”

——凭什么他俩能去, 我不行?!

如果,只是小核桃和小炜他俩其中一个去了。

他的心态还稍微平衡那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残疾大佬冲喜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重生后和最强咒术师HE了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 她好能忍 思你如狂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失忆后爱上了前夫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家主悟重生会变成爽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