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一家人 > 60-70

60-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娇帐 无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 离婚综艺,但全网劝和[娱乐圈] 被抛弃后,她成了京城一霸 听说你也想杀我? 过热 天然呆对此并不在意[快穿] 修仙界第一病秧子 异种狂热 忘记老婆是蛇妖了

老陆吃了半块馍,总算没那么饿了。

又喝了两口茶,这才慢条斯理开口:“咱们陛下,不是带着人浩浩荡荡去南京给祭祖了么。”

对对,这个剧本才对!

赵小照脱口而出:“难道,我爸是皇帝?!”

第64章 想当太监 他们知道你出来干这一行么……

“难道, 我爹竟然是皇帝?!”

陆老头翻了个白眼:“做你个春秋大梦,你爹不是皇帝,他是东厂的人。”

“东厂?”何婶子怪叫一声, “东厂那不都是太监么?”

太监娶妻也是有的,但不能生娃吧。

“东厂的首领是太监, 不代表下头办事的全是太监。”

“那你怎么知道,我爹是东厂的?”

“自然是他自己说的, 咱们的红薯也是替朝廷推广种植。最近还又出了两个新的品种, 一个叫玉米、一个叫土豆。”

小照:这不就跟他们家咪咪一个名儿么。

“这是你爹在替宫里办差呢。”

何婶子恍然大悟:“原来咱们老爷还是个大官儿啊。”

难怪要养外室。

“少爷。”她推了小照一把,“你以后前途可不愁了。”

陆老头倒是没想到赵小照是私生子那一茬。

他只想着东厂办事自然是狗狗祟祟的,也算是合情合理。

赵小照却问:“太监是什么?”

“太监就是去了势的……”

本来, 何婶子只是想随便敷衍小孩子一下。

可是突然就想到, 东厂那可都是心狠手辣的人, 六亲不认的。

而这“去势”都是要挑小娃娃的, 越小越好,大了就不成了。

他们说,如今那重回京城、风光无限的汪督公, 就是两广那边送过来的, 三五岁的就给咔嚓了。

再看看小照……

该不会,老爷是想把小照给那啥了送进宫里?!

某种程度上,这何尝不是一种前途不愁呢。

不用苦巴巴科举、这就能当官儿了, 还是天子近臣。

赵小照眨巴眨巴眼睛,感觉思路更加混乱了。

他妈这两天挺忙,让他就待在家里,不要去找她了。

幸好阳光不错,他们几个跑完步,读完早课, 就抱着各自的咪咪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60-70(第6/16页)

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要让张宛看见了,一定嫉妒的给他们找个班上上。

“小照,你有了弟弟妹妹,会不会以后不和我们玩了?”

“怎么可能,那两个小东西有什么好玩的,无趣的很。”

比起那两个新鲜出炉的、还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娃娃。

还是张翼、张尔、张杉他们仨个算是赵小照的铁兄弟。

他们还桃园四结义来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张翼张尔年纪大一些,个头也比赵小照高半个头。

但张杉无论身形个头,就和小照一模一样了,远远看活像一对双胞胎。

赵小照突然凑过去,扯住张杉说:“三哥哥,咱们玩个游戏。”

*

许呈揣着一兜橘子来上班了。

如今,虽然他在锦衣卫青云直上,职位越来越高。

但他主要的工作,那还是盯着赵小照,他们的太子殿下。

“如今我里外都忙。”张宛说,“小照也大了,正是招猫逗狗的年纪,务必给他盯住了。”

尤其是这段时间,皇帝南下,太子这个大备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有十八个人专门负责贴身盯梢赵小照,四个小时一个班,每个班三个人。

锦衣卫和东厂也都安排了人随时支援。

许呈自己手上还有对讲机,和张宛联系也方便。

他掰着橘子问:“情况如何?”

“太子上午踢球累了,如今在屋里睡觉呢,一直没出门。”

许呈皱眉,一直不出门?那是不可能的。

刚才那一班不出门,那过会儿肯定要出去浪一浪了。

虽说高升是好事,但这些时日他着实觉得累了。

实在是他这人当下属当惯了,不习惯当领导。

当领导真是烦够了,需要考虑的事太多,细枝末节、密密麻麻。

他这人又好说话,没什么威严,和大家都嘻嘻哈哈的。

慈不掌兵,心软的人也当不了领导。

“等时机合适,求陛下一个恩典。”

下次京营边军互换,让他去大同宣府前线。

他也不必当什么将军,就当个冲锋陷阵的前军好了。

他真的就只是想驰骋沙场。

同僚还笑他:“你当打仗是过家家,那是要死人的好不好。”

如今这北元是被太宗太祖削的不轻,好些年都缓不过元气来。

可这些年也时不时劫掠边地。

成化年间、汪直不就跟王越在北境几场大战、打的他们好几年没出来么。

“伺候好了陛下和太子,日后自有你荣华富贵,想瞎了心思打什么仗,你以为皇帝还会御驾亲征?”

土木堡之后,“御驾亲征”这四个字那在大明君臣心中都成了屏蔽词。

提不得,真的提不得。

而许呈是民籍,也无法从军。

当年,太祖设立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各卫所,专负保卫边疆和镇压地方的责任。

在户口中,军籍和民籍、匠籍分开。

军籍属于都督府,民籍属于户部,匠籍属于工部,都是良民。

所有军籍世袭,一朝当兵、终生为伍,父死子替、世代沿袭。

戚继光的登州卫指挥佥事,就是世袭的。

不过,就算是军籍,倒是不必所有子孙都当兵。

有一个当兵就可以了,其他子嗣还是可以读书考科举的。

明朝进士中,军籍的比例一直不低。

内阁首辅张居正、夏言都是军籍出身,但就算他们中了进士,还是军籍。

非得做到兵部尚书,才可以脱了这户籍。

不过朱元璋虽然把后面的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恨不得连家里两百年后生的猫猫狗狗,都分配好了几只公的、几只母的。

可明中叶以后,卫军废弛,还是不得已募民为兵。

总之,许呈好好一个民籍,却想要从军,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吃了七八个橘子了,眼见日头西斜,太子还窝在屋子里,许呈觉得奇怪。

他下去找到何婶子问:“少爷一直在屋里吗?”

“是啊,没出门。”

小照和张一直在屋里睡觉。

那两个倒是出门玩去了。

许呈他们主要是盯着太子,另三位不在他们目标之列。

不过,他想想觉得不对劲。

“你进去看看。”

“看什么?”

“看少爷还在不在。”

这话一出口,许呈已经觉得不妙了,他直接推门进去,就看见“赵小照”趴在床上。

“小三儿?!”

许呈从小习箭,箭法高超能够百步穿杨、目力自然也好。

呜呼哀哉,没想到今天去栽在了赵小照手上。

“怎么是你?”何婶奇怪,“小照呢?”

张杉说:“小照他出去玩儿了,让我穿着他的衣服在这儿。”

许呈两眼一黑:“他去哪儿了?!”

“不知道。”

收买张杉的也就是两个鸡腿而已。

*

赵小照问张翼:“大哥,问你个事,太监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不就是在宫里当官的么。”

“那我也想当太监。”

“啊?”张翼面露难色,“你还有这野心呐。”

“你知道怎么办么?”

张翼也为难:“要不,我们问问?”

他们当即在路边抓起一个人,赵小照还挺有礼

貌的。

“请问,大叔你知道怎么当太监吗?”

那人上下打量他两眼,指着不远处说:“就那边,报名去吧。”

在大明,当太监是个十分有前途的职业。

毕竟,科举三年一届,每届不过两三百人。

三十年不过两三千人,一百年都没有一万人。

而大明的太监,常年浩浩荡荡几万人,遍布全国各地。

特别是明中叶,据说有十万之多。

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啊。

太监的来源,要么是战争俘虏、或是籍没罪人的家属,汪直就是这一种。

或者是宫中太监选拔推荐,也有人牙子将幼童卖与王府或宫廷等。

甚至还有自宫的人求职应聘。

不过,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60-70(第7/16页)

两年宫中招聘太监数量一年比一年少,而且不允许自己先把自己给割了。

凡有这种情形的,一概不录用就罢了,阉割孩子的父母人牙子也都要严厉惩处。

充军了一大波人后,倒是风气有所缓解。

主要还是看大家能不能吃饱饭,若都快热死了,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所以凡有灾荒,在前来应聘的人就人山人海。

赵小照大大咧咧地走过去,看到一个面白无须的老头子,瞧着挺和蔼的,就上前问:“这里是当太监的不?”

选太监,年龄要越小越好。

年纪大了,那啥……痛苦。

秦公公今天是来视察的,以他的级别,不直接对接招聘。

只见眼前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唇红齿白的,大概六七岁。

“你想当太监?”

反正赵小照啥也不懂,只顾点头。

“你爹娘呢?”

他们知道你出来干这一行么?

赵小照抹着眼泪,可可怜怜地说:“都死了。”

第65章 我是富二代 你们瞒的我好苦啊! ……

自从汪直回来了, 群臣都担心皇帝要重开西厂,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要反对。

众所周知,大部分官僚, 虽然他自己干不了什么,但他们有本事让你什么也干不了。

不过, 陛下说暂时没有这个意思。

然后让汪直接手了东厂,再把东厂改造成了西厂。

“西厂?绝对没有西厂, 哪里有西厂。”

“至于东厂, 那是太宗皇帝设立的,我怎么能随便裁撤呢,你们一个两个不都天天嚷嚷祖宗之法不可变么, 怎么到这里就要变通了?”

大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朝领导一朝下属。

所以, 咱们秦公公也不幸失宠了。

宫女年满二十五, 就能够放出宫去。

这两年还下调了年龄,二十二就行。

但太监可不一样,宫中没法向外头输送这样的“优秀”人才。

他们一朝入宫、一生都是宫里的人。

如今宫里主子少, 这几年就没有新招许多太监。

这其实没什么道理, 因为贴身伺候主子的、那都是他太监中的监上监。

在外面给皇家办事的,那才是众多内监中的大头。

不过这次因太子渐渐长成,之前的都不满意, 宫中这次想选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伺候太子。

秦公公问了两句,觉得这小娃娃还挺合适的。

不仅喜庆,也会说话,还不怕生。

不像那等畏畏缩缩的,调教起来麻烦。

“你呢?”他问张翼,“也是来干这个的?”

张翼想了想:“也行吧。”

是兄弟, 得有福同享。

这秦公公真是深宫大院里呆久了,一点常识都没有。

你看看他们两人身上这衣服,至少是中等人家。

主要是赵小照没有穿自己的衣服,他那料子花色,秦公公说不定就能瞧出来了。

“姓名,籍贯?”

“我叫小照。”

“姓什么?”

张翼说:“他姓张。”

“不是啊。”赵小照摇头,“我姓朱。”

“你爹姓张,你娘是张夫人,我们仨都姓张,你怎么姓朱来了?”

在赵小照印象中,他爸爸姓赵、他妈妈姓张。

可他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像就姓朱了。

不过既然张翼这么说了,他也就点头:“那就姓张吧。”

赵钱孙李,什么都行,不就是个代号么,多大个事儿啊。

秦公公虽没见过太子,但是听说咱们这小祖宗的性格十分跳脱,天天想起一出是一出。

从前宫里十几个皇子加起来都没他一个难伺候。

且小殿下口味独特,不喜欢那些古板的,就爱那不着调的、胆子大的。

如此看来这小子倒是比较符合。

他拉过小照的手看了看,算是粗糙了些。

谁让这小子跟着陆老头在田里红薯挖多了,一张小脸也皴皴的。

秦公公自己估摸着,这原本家里头应该还是不错的。

难道是遇上了什么天灾,所以流落街头,以至于要来净身入宫?

他又问:“你知道当太监是做什么么?”

“当官的。”

宦官,怎么不是官么。

秦公公大概心里住着一个霸道总裁,愈发觉得这小子一点都不娇柔造作,是个人才。

还从兜子里面摸了几个果子给他俩吃,回头问:“何公公在吗?”

咱们的老朋友何鼎又回来了。

话说当时张宛把那她的两个不着调的兄弟给弄回去,顺便让何鼎盯着他们。

宫中的宦官,是天子的人。

文臣武将,其实也是天子的人。

我的下属和我的下属,关系不能太好。

万一他们联手了,把我架空了怎么办。

但也不能太差,不然天天两拨斗鸡似的,啥事儿也别干了。

弘治2.0时代,走了嚣张跋扈、爱财如命的李广,来了一样嚣张跋扈、还更加无法无天的汪直。

汪直掌管东厂,是司礼监二把手秉笔太监。

为了安抚、张宛就让何鼎从张家兄弟那边回来了。意思是,你们中意的人,我也是看中的。

“本宫那两个弟弟,如今学乖了没?”

不得不说,张鹤龄张延龄这兄弟俩还是很识时务的,之前就是被朱佑和张皇后给惯坏了。

如今靠山没了,人又被赶出了京城。

这两年倒还算是乖觉,没再干些出格的事。

“何公公正在隔壁。”

“正好。”秦公公点头,“我带这俩小子去给何公公瞧瞧。”

何鼎回京有快一年了,但一直没有见过太子。

只听到皇帝抱怨:“小照真是越大越闹腾,现在跑的还快了,我都打不动他。”

何鼎说:“陛下,若是太子尽快出阁读书,自然会明礼仪……”

赵鸣:“闭嘴。”

皇帝嫌他烦,就打发他常去宫外办事,今天正巧在了。

他刚放下茶杯,就见秦公公一左一右领着两个小孩儿进来了。

何鼎大概有些近视,看不太清楚。

秦公公介绍:“这两个小子说是愿意净身入宫,何公公您给掌掌眼,主子可能瞧得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60-70(第8/16页)

何鼎眯着眼睛瞧了瞧,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有两年他没见过赵小照了,孩子窜的快,一天一个样。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照。”

太子大名朱厚照,平日里皇帝皇后也老是小照小照的,

“这小子机灵的很。”秦公公说,“调教一番,想来说不定能有机缘伺候太子殿下。”

何鼎捏了捏小照的脸蛋:“长的还和太子有两分像,算是你的福气。”

赵小照:这福气给我,我也挺想要的。

他问:“太子是什么啊?”

“太子是储君。”

“那太子的爹呢?”

“那就是当今天子。”

赵小照默默点头,原来我是太子,我爸爸是皇帝,那我不就是富二代么……

不是,我是官二代,可不是富

二代能轻易碰瓷的。

其实他是官N代了,准确说是官10代,将来的大明第十代皇帝。

大明十六帝,这也过半了。

赵小照:爸爸,你瞒的我好苦啊!

突然,只听砰的一声,一群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人从天而降。

外头的人大喝:“你们锦衣卫是不是疯了!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么?!”

许呈急头白脸地跳进来,一把推开何鼎和秦公公,抱着小照气喘吁吁说:“我的小祖宗,没事吧!”

何鼎他俩没见过许呈,但这飞鱼服、绣春刀谁人不识。

其实正经的飞鱼服,是仅次于蟒服的二品赐服。

所谓飞鱼,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

除了朝日、夕月、耕耤、视牲这样的场合,只有蒙皇帝恩赐,才可穿着。

绝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有资格穿戴的,更加不可能满大街穿着招摇过市。

不过,“飞鱼服”是个大名称。

凡是饰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可以叫做飞鱼服。

因为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以有人专门把飞鱼服穿得像蟒袍,算是过足了赢。

“许哥哥,你怎么来了?”

许呈一头的汗:“祖宗,你跑出来干什么?”

赵小照嘻嘻哈哈说:“我来当太监的啊。”

他指了指何鼎他们,“他们说我挺适合当太监的。”

许呈恶狠狠瞪了秦公公一眼——你死定了!

秦公公刚要嚷嚷:“你谁啊你?”

——别以为你们锦衣卫嚣张,我们东厂也不是吃素的,大家比划比划……

何鼎一把拦住了他,现在不光许呈一身冷汗,他也是了。

他哆哆嗦嗦伸出手指,当然没有伸成兰花状。

“你……他……”

赵小照插嘴:“许哥哥,我总算是知道我到底是谁了。”

“啊?”

“我爸爸妈妈瞒的我好苦啊。”

秦公公歪头:“你谁啊?”

赵小照摆了个造型,闪亮登场。

“哈哈哈哈,我就是太子殿下啊!”

第66章 太子 你们这些没当过皇帝的,瞎BB什……

“行了。”张宛无奈说, “知道就知道了吧。”

反正早晚要知道的,早一天晚一天也没太大区别。

“你们先下去吧。”

赵小照在她腿上蹭来蹭去:“妈妈,原来咱们家这么有钱啊。”

张宛:小子, 有的可不仅仅是钱。

“怎么以前你不告诉我?”

张宛:以前也没钱啊,这不是刚有的么。

穷人乍富懂不懂, 不要显摆。

“妈妈,你怎么骗我啊?”

“你还小, 怕你走歪路。”

赵小照:……净欺负小孩儿……

“我们有这么多钱, 我还要走什么路啊,我躺着就行了。”

有的是人来抬他。

张宛白他:“就是怕你这不学无术,就想着坐吃山空。”

而且你不得知道点儿民间疾苦啊。

要是不拉着你去种红薯, 你还以为粮食都是锅里长出来的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生于深宫之中, 长于太监之手, 长大了就净给人家糊弄。

再说了,你不得有点儿理想追求啊信念什么的。

这个赵小照可不同意。

“不怕富二代玩物丧志,就怕富二代踌躇满志。”

人啊, 就是不要瞎折腾。

创业不容易, 守业就行。

这么多的家业,他坐吃八百年也不会空的。

要是瞎投资,反而会血本无归。

“坏了。”小照脸色一变, “妈妈,你生了二胎,不就要来和我分家产了么?”

本来全是他的,现在他只能得三分之一了。

“你爹妈还没死呢,这家产且还轮不到你惦记。”

不过,赵小照这是多虑了。

这家产长子继承, 没有小核桃他俩什么事,全是赵小照的,唉、全是赵小照的啊。

何婶子东张西望走进来,他想去扯许呈的袖子,又见他穿的分外华丽,怕扯坏了。

“你是说,咱们老爷是当今陛下?!”

“正是。”

一开始她脑子没转过来,净想着外室的事儿。

——老爷是皇帝,那夫人就是皇帝养在外头的外室?

“夫人是正头娘子,当今皇后,小照是太子。”

何婶子傻眼了:“啥?!”

“他们是想让太子多在民间走动走动,所以才在外住了几年。”

何婶子:???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等进了西苑,到处是戒备森严。

七拐八拐进了一间大院子,里头灯火通明,就快要给人眼睛闪瞎了。

再进屋子,就见夫人好端端站在一边,好几个月不见,倒是瘦了不少。

“夫人……皇后……”

张宛笑眯眯拉过她:“不必那些虚礼,你我还同往日一般。”

说着,拉了她见了两个孩子。

“这是女儿,叫小核桃。”

这名字是她自己娶的,因为这小丫头年纪虽小,却能看出脾气死倔死倔的,

“这脾气这么硬,跟个核桃似的,就叫她小核桃吧。”

“小核桃、小核桃,以后这就是咱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60-70(第9/16页)

的核桃公主了。”

核桃公主,听着跟那个豌豆公主好像是一对姐妹。

至于大名,她跟赵鸣的意思这孩子也得起名叫朱厚X。

男女平等么,都来这个字辈,虽然也不好听,但不能没有。

不得不说,朱元璋有时候管的真是太宽了,给自己一大堆子孙的名字都排到二十辈后了。

不光第二个字有,了第三个字的偏旁部首也有了。

金木水火土,导致后面不得不生造出很多元素字符来。

他们这一辈子是火字旁。

朱厚照的照,其实也不是赵小照的照,而是火字旁的照,是生僻字了。

所以,张宛他们也得在火字旁里面给小核桃取名字。

这火字旁的字,乍一想想不出几个来。

拿字典一翻,倒是不少,但是都不太适合当名字。

比如这个炸——朱厚炸?厚炸猪排?

还有这个炕,这个烙,这个煤,这个炮,这个燃,这个炉,这个烦……

你还别说,这个“烦”挺适合赵小照的。

还有朱厚烧,朱厚烤,朱厚炖,朱厚炒?

真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啊。

何婶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夫人,你真是皇后啊?!”

张宛点头:“也不是成心瞒着你们,小照也不知道的。”

“那现在……”

“既然知道了,那你就进宫来,帮我一起看着小照,我如今也忙不过来。”

这样算起来,就只有陆先生还蒙在鼓里了。

张宛笑笑:“且先不告诉他,看他什么时候能自己发现。”

赵小照这幼儿园的年纪,能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怼人也有条有理的。

“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太子了,你爹不在,你就得担起责任来,明天早上上个早朝。”

小照:“几点?”

“七点。”

“什么?”小照怪叫,“早上七点?”

不然呢?下午七点那能叫早朝么。

七点不错了,之前早朝都是五点,

“你七点参加,人家三点就要起床,还得穿过整个京城呢,在大门口等着签到呢。”

赵鸣上了个把月早朝,就受够了。

但也不能完全取消,就延到七点。

赵鸣:九点

大臣:五点

赵鸣:八点半

大臣:六点

赵鸣:八点

大臣:七点

赵鸣:行吧,成交。

然后每个月初一、十五两次。

“陛下,一个月只两次早朝,这如何能……”

赵鸣冷笑:“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重大的事情不开会。”

几百个人参加的会,那都是屁。

明朝中期的大臣其实是比较散漫的。

皇帝比较好说话,这时期的内阁吏部也比较好

说话,旷工那就不叫个事儿。

再说,大明又没有钉钉,也没有考勤,还没有OA,工作邮箱、微信统统没有。

也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在干些什么。

“一定是在摸鱼。”

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

张宛赵鸣也是太仁慈了,就是不忍心用当年别人压榨他们的套路来对待这帮人。

第一次上完早朝回来,赵小照整个人都不好了。

“妈妈,我想回去,就当不知道我是太子行不行?”

就当没有发生这件事,行不?

张宛斜眼:“不后悔?”

赵小照眼神坚定:“绝对不后悔。”

“你不是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做富二代嘛。”

“可……”赵小照嘟囔,“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有钱赚、还得有命花才行。

每个月两次来这一回,我受不了。

不行不行,我还是回去吧,让妹妹来干这个好了。

“你妹妹干不了。”

“弟弟呢?”

“他也不行。”

“为什么?因为他们太小了吗?那过几年就可以了。”

“不可以,因为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你想当这个太子,却不承担义务,想得还挺美。”

赵小照脸色发白,完了完了,掉坑里了。

太子殿下第一次参与早朝,大臣们欢欣鼓舞,纷纷要来看看热闹。

今天参加早朝的人数达到了新高,里里外外都占了个满。

后面的人当然瞧不见太子殿下,全当瞧个热闹了。

下朝之后,李东阳来求见太子。

见了赵小照,咱们李阁老可把他夸了一个天上有地下无。

其实在弘治朝的时候,李东阳倒不是特别受重用。

朱佑虽然喜欢自己老婆活泼刁蛮,但并不中意这样的臣子,他看中的臣子多是一板一眼的。

但朱厚照登基后,倒是十分给李东阳面子。

不光因为李东阳是他的老师,也因为两个人性格相投。

说起来,李东阳也是军籍出身。

他出生于湖广茶陵,家族世代为行伍,入京师戍守,所以他在京城长大,属于金吾左卫籍。

作为大明第一文正,大明朝文正的牌面,咱们李大人相当会做人。

夸完赵小照之后又表示——太子这年纪正应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总之还是出阁读书那些子事了。

张宛坐在后面,本想说:“此事陛下早有吩咐,等他从南京回来之后再议。”

但转念一想,决定让小照自己应对。

赵小照问:“读什么书呢?”

“自然是儒家经典和史书。”

儒家经典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史书大致有《资治通鉴》《春秋本末》《贞观政要》等等。

二十三史太长了,大致了解即可,不必通读。

不过咱们赵小照可厉害了,他爹妈可以找来《明史》给他看看。

“读这些书做什么?”

“当然是为了治理天下。”

“谁教我读这些书。”

“会从翰林院中挑选合适的人。”

李东阳立刻介绍身边的人——翰林检讨杨廷和

赵小照立刻说:“你不就是——”

张宛立刻咳嗽了两声,他没说下去,心里想:你不就是杨慎他爹么。

大明从来不缺少神童,李东阳是,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渣攻绑定生子系统 渣攻要我对他的肚子负责 朕是真想弄死男主[穿书] omega驯服黑月光 词条打造火影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