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 90-100

90-1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明一家人 娇帐 无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 离婚综艺,但全网劝和[娱乐圈] 被抛弃后,她成了京城一霸 听说你也想杀我? 过热 天然呆对此并不在意[快穿] 修仙界第一病秧子 异种狂热

胡善祥这么一解释,几人纷纷做回忆状,片刻后才又恍然大悟。

其实番茄流传到大明以后,不是没有人食用过,但大多都在番茄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将其摘下来吃了,所以才会收到这种无妄之灾。

“而且土豆可以做的美食可比番茄好吃多了。”想到土豆可以做的美味菜肴,胡善祥就心疼了看了一眼飞的远远的那颗小土豆,她突然对宫里的美食一点喜爱也没了,就想吃一道醋溜土豆丝。

“既然土豆现在还不能种,那就先给我均一些吧,我馋它的滋味太久了。”胡善祥就不信了,等她用土豆做出美味的菜肴后,这几人还会放弃土豆的种植。

正当几人半信半疑,胡善祥以为自己将人说服了的时候,一直旁听的皇帝却是冷不防开口问道:“只要食用了它们就会中毒而亡吗?”

在听到胡善祥的解释后,朱棣也取了一颗土豆仔细观察,看着手中这颗灰扑扑,平平无奇的东西,眼睛深邃而暗藏着阴森。

这当然不是了,胡善祥当即给朱棣解释道:“这要看那人食用的多少,若是只吃了一点,只要当时就催吐,应该就没事了,但是如果吃的太多了,恐怕以现在大夫的医术,当人赶到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许道中更是点头赞同道:“据郑大人说,当日那几个船员就是吃多了土豆,所以哪怕船上就有御医,赶过去的时候,也只能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他们丢了性命。”

“那就更好了。”朱棣握着土豆的手渐渐收紧,对许道中说道:“既然暂时种不了土豆,那就先将太孙妃需要的留出来,其余的朕会派人带走。”

许道中不解,胡善祥和孙妙涵也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但是被朱棣手把手交出来的朱瞻基确是瞬间反应了过来,忙在许道中开口前应了声“是。”

“走吧,不是说还有番薯吗?”

朱棣率先朝前走去,将几人甩在身后,见状,几人对视了一眼后,不再多思,匆匆跟了上去。

“番薯和土豆一样,他们的根茎既是食物,也是种子。”胡善祥跟着介绍道。“而且番薯的味道甘甜可口,吃法也多种多样。”

一提这个,许道中就很有话说了,他也跟在胡善祥后面开口道:“确实如太孙妃所言,我在当地就品尝过了,味美而且甘甜,还可以生吃,比那个土豆的味道可口上很多。”

“然后呢?”胡善祥张口促狭的问道。

“什么然后?”许道中不明所以。

“既然吃着美味可口,你就没有多吃几个?”胡善祥不可思议道,她还等着顺着许道中的话把番薯吃多了容易腹胀、放屁的消息说出来呢。

“……”

许道中脸一僵,怎么说呢,他当时确实是多吃了几个,也不能怪他如此的贪图口腹之欲,实在是一尝之下让他大吃一惊,然后就不知不觉的吃多了。

想起之后接连几日不雅的行为,他尴尬的轻咳一声,转移的视线,不看任何人,也不说一句话。

看着许道中的脸色,胡善祥哪能不知道许道中在红薯上也被绊了一脚,当即就是一乐。然后在围观人群疑惑的注视下,将番薯吃多了的坏处说了出来,引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是腹胀、放屁,和土豆吃多了容易死人相比,根本不算什么。”朱瞻基摇摇头,压根没往自己以后也会多吃的想法上想,拍着许道中的肩,同情的大笑。

许道中不耐烦的把朱瞻基的手从肩上扫下去,仿佛在扫什么晦气的东西,他到是很有远见的道:“这话,太孙自己可也得记牢了。”

“既然如此,不种土豆了,余下的试验田全中玉米和番薯如何?”朱棣冷不丁开口问道,他想把土地留下,按心里的想法使用。

胡善祥没想到朱棣还存有不种土豆的想法,耐心的解释道:“虽然在口感上土豆不如番薯,并且容易害病,不小心吃了发青的土豆还会使人中毒,但土豆的亩产量确是所有良种里最高的,几乎是番薯的两到三倍。”

此言一出,别说众人都震惊了,朱棣和朱瞻基更是不可思议的惊叫道:“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看来,还是不能放弃土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90-100(第6/13页)

的种植了,朱棣暗道。

孙妙涵看着番薯,却是冷不丁的开口道:“我瞧着番薯和土豆一样,都是这种一颗一颗的,是不是种植的方法也和土豆一样?”

众人瞬间明白过来,如果方法一样,那么番薯也要先等它发芽,才能种植,那么他们今日就只能种植玉米这一种作物了,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正当他们准备回转的时候,许道中却是适时的想起了一事,冲胡善祥问道:“太孙妃,说起来,我从土著人手里换了番薯想要离开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很少激烈,似乎不准备让我们带走。而且连一根番薯藤也不许我们带走,我见他们搜查的十分严密,任何想偷偷顺走红薯藤的人都被找了出来。”

想起当时几乎和当地人因此起了冲突,如果不是郑和适时的带人赶到,用武力震慑了他们,许道中和他的手下想要离去,恐怕艰难地很。这样许道中也很少不明白,不让带番薯离开也就罢了,连跟番薯藤都不许带走,枯萎的也不行,这却是什么原因。

胡善祥确是眼睛一亮,问道:“你有带番薯藤回来吗?”

许道中迟疑着点了点头道:“有是有,但是只怕也枯萎的差不多了。”

许道中派人将红薯藤取来,胡善祥一看,果然枯萎了一多半,虽然数量不多,但她还是很欣喜,至少现在可以先把红薯藤种下试试。

第95章 不醉不归 胡善祥对于红薯藤能……

胡善祥对于红薯藤能不能存活其实也没有多大把握, 不过有经年的老农照料,怎么样都比她这一知半解的人强,剩下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忙活了一早上, 已经过了用午膳的时候, 胡善祥早先就说了要用许道中找到的良种大展身手, 自然带着孙妙涵一起早早去厨下忙碌了。

朱棣和朱瞻基已经不止一次从郑和那里听过远下西洋路上遇到的人和事, 还有或惊险、或刺激的遭遇, 这也是为何回回郑和出海都要带领大量军队的原因之一。

但从许道中口中讲述出来的经历和郑和所描述的也总有几份不同之处,三人也算是相谈甚欢, 至少胡善祥和孙妙涵两人做好了饭菜去请人用膳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氛围, 肉眼可见的比许道中未出海前软化了很多。

胡善祥准备了拔丝地瓜、红薯饼、红薯丸子、土豆炖排骨、土豆炖牛腩、酸辣土豆丝、椒盐玉米粒等菜肴, 还有直接最简单的清蒸和烧烤的做法。

因着是在宫外, 皇帝直接就免了所有人的规矩, 倒是让他们送了口气, 不用伺候这尊大佛了。

但到底有皇帝在, 几人都有些沉默,最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朱瞻基, 让皇帝的亲孙子去给伏低做小去,胡善祥一落座就自动隐身, 直到皇帝开始动筷子才介绍起这些食物的做法。

面对一桌子从未见过的菜肴,朱棣先是呵呵一笑,打破沉默的气氛,然后一筷子伸向了据说可能会毒死人的土豆,放进嘴里一尝,瞬间被其味道征服,不自觉的眯起了双眼, 加快了进食的动作。

“这土豆里居然还掺杂着肉味,口感也非常的软糯,果然如太孙妃所说的那般美味。嗯,太孙妃果然心灵手巧,这一手厨艺,宫里的御厨也要自叹弗如了。”

皇家的人都喜欢吃肉,胡善祥好歹从小在宫里长大,哪能不知道朱棣的口味,土豆炖排骨和土豆炖牛腩是她特意炖足了时辰的,里面的土豆被汤汁炖的软糯鲜香,

掺杂了排骨和牛腩的鲜美,滋味更是可人。

胡善祥毫不揽功道:“皇上谬赞了,孙媳愧不敢当,还要多亏许大人不辞辛劳从海外取得这些良种,否在孙媳哪怕厨艺再精炼,也无法做出这些美味佳肴。”

许道中也忙推辞道:“也是太孙妃心灵手巧,想出如此多的烹饪之法,否则臣就算把这些良种带回,也只会水煮和火烤两种做法,哪里会品尝到这么多种多样的美食呢。”

两人相互着把功劳推来推去,这互相谦让的态度,把用膳的几人都看得乐呵,却没有人停下筷子,甚至用膳的动作还加快了几份,就怕饭菜凉了,刚刚胡善祥说的那道拔丝地瓜不好吃了。

好在胡善祥做的都是简单至极的家常菜,皇帝问了几句,知道做法这样的简便后,态度更是欣喜了。

“行了,你们也别谦让来谦让去了,再不用膳饭菜该凉了。”朱棣虎着脸说了一句,胡善祥和许道中却都没当回事,因为这句话音刚落,朱棣的筷子就如旋风般不停的来往于桌上的菜肴里,看了看逐渐减少的美食,胡善祥和许道中纷纷闭嘴,加入了进去。

“你们的功劳朕都记着呢,论功行赏的时候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人。”

不管皇帝的话能不能相信,但朱棣既然开了口,胡善祥和许道中几人自然也就欣然的谢恩了。

“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我特意让人准备了京城的佳酿芙蓉春,咱们几个庆祝一下,来个不醉不归。”朱瞻基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好酒,说完了这话后,觉得有些不对,他是准备和许道中不醉不归,可没打算带上他皇爷爷一起。

朱瞻基扭头看向皇帝,迟疑着道:“要不皇爷爷您浅尝几杯?”

他若喝醉了还好说,但把皇帝也给灌醉了,不说文武官员,只怕明日早朝见不到皇帝的面,他爹太子爷就得追到别庄打断他一条腿了。

朱棣最不喜被人小看,虽然他也觉得自己的大孙子没那意思,但是朱瞻基和许道中都打算来个不醉不归了,却让他这个皇帝浅尝几口,这不是小看是什么?

“你在怀疑朕的酒量?”朱棣佯装怒瞪的对朱瞻基质问道。

这话朱瞻基可不敢认了,当即喜眉笑脸的哄道:“孙儿哪敢啊,皇爷爷龙马精神的,别说这一壶酒了,就是一坛也不在话下,孙儿只是想着,您等会儿还要回宫,这喝多不好,万一您醉醺醺的回去了,让我爹知道,那倒霉的还不是我啊。”

“你这个小滑头啊。”朱棣哪能不知道朱瞻基打的什么主意?但他今天一下子得到了三种可以让大明百姓饱腹,再不用遭受饥寒的良种,心情格外的舒畅,对着朱瞻基越看越顺眼。

于是朱棣大手一挥道:“给朕满上,朕今日喜得良种,心情甚好,又有太孙妃亲自下厨做的美味佳肴相伴,朕也准备和你们一起来个不醉不归。”

朱瞻基顿时苦了脸,屋漏偏逢连夜雨,他最怕的就是这个,谁知道他皇爷爷偏偏还就爱看他倒霉,朱瞻基只能苦着脸给自家皇爷爷满上了酒,就着满桌子美味,吃用了起来。

美酒永远是男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眼看着饭菜用的差不多了,天色也早就暗了下来,可无论是朱棣,还是朱瞻基和徐彬,都没有就此打住、散场的想法,反而就着美酒芙蓉春,越喷越上瘾。

朱棣从第一次见许道中起就极为欣赏这位年少成名的天才,对于自己半是拉拢、半是威胁的把这样的人才留在了朝堂上颇为自得,哪怕许道中翰林院后一直没有作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将其打发到不紧要的冷灶上去。

想要这样的人才为他所用,单单威逼利诱或者以高官爵位赠与是不可能的,朱棣把人放到翰林院却不让他办事,就是打着磨砺他的意思,让他低头肯识时务的顺从自己。

但现在不重要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90-100(第7/13页)

或许和他最初预想的结果南辕北辙,但许道中这一趟出海办的差事确是让他刮目相看,不,这其中太孙妃有脱不开的关系,朱棣心里有些后悔和遗憾,怎么早些时候他没发现这个太孙妃知道这么多对大明有益处的事,否则……

太多的遗憾和不甘心让朱棣的心情突然沉重,但想到他到底还是得到了这些,并且很有可能因此而让大明富裕起来,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一个不亚于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朱棣的心中不自觉的涌起万丈豪情。

“来,喝酒。”朱棣扭头对朱瞻基说道:“给朕把酒满上,朕的酒量好的很,把你们都灌醉了也不再话下。”

狂言放了出去,朱棣好像又回到了年轻力壮的时候,酒一杯一杯的往下灌。于是,本想劝酒的朱瞻基和许道中也只能遵旨的跟着喝,不扫了皇帝的兴致。

胡善祥看他们喝的太多,就吩咐膳房给他们准备了几道下酒菜,朱棣听到了吩咐,带着几份醉意的开口道:“孙媳妇,你可真是我大明的祥瑞啊,道衍禅师说的对,有你在,我大明必定繁荣昌盛,远迈汉唐。”

胡善祥最讨厌这种关于祥瑞的话了,她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才知道的多,看的也更远,可朱棣这么一说,就好像把她所有的努力都推到了祥瑞的话题上,自己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

“皇上过奖了,若非您开了海禁并鼎力支持,许大人也找不回这些良种,善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胡善祥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朱棣开海禁并非一帆风顺,要知道,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可是为了防止张士诚、陈友谅的叛党继续作乱,特意实施了海禁政策,不许百姓私自出海。

而朱棣上位以后,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能顶着不尊孝道的名义支持郑和出海,已经够让人惊讶的了。否则,她胡善祥哪怕凑足了出海的人手和资源,事到临头,被朱元璋的政策一拦截,所有的努力都会灰飞烟灭。

“哈哈哈哈,太孙妃说到朕的心坎上去了。”不是没人说他朱棣不尊先皇的遗命,但朱棣觉得他爹都死了这么多年了,更大胆的事他都做了,比如清君侧,比如抹去了朱允炆登基的四年,改成了他爹直接传位给他,但这些朱棣都不在乎。

骂他不孝也好,说他逆贼也罢,现在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他朱棣,他派郑和远下西洋弘扬国威,带兵去关外亲征,打的关外各部族丢盔卸甲、落荒而逃,就是为了向他爹证明自己的功绩,他朱棣是个不亚于唐太宗的雄主。

“对了,那道椒盐玉米粒不错,特别适合下酒,别忘了再做些上来。”

胡善祥觉得朱棣真的有几分喝醉了,居然都会点菜了,但再怎么吐槽也丝毫不耽误胡善祥恭敬的应下。

下酒菜很快上来了,许道中正在给朱棣和朱瞻基这对没下过西洋的土包子描述自己的见闻,他搜罗种子的时候,也不忘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什么地方的话都学了那么一两句,说起来还挺头头是道的。

至少胡善祥在现代都没听说过其中的一些国家,许道中讲的故事又多是他的亲身经历,讲的又娓娓动听,让人不知不觉的沉浸进去。

美酒就着可口的下酒菜,不知不觉的,所有人都喝高了,皇帝有他的贴身总管马云公公照料,两对小夫妻也纷纷醉醺醺的被送去了安歇。

第96章 物资 酒能乱性说的大概就是他……

酒能乱性说的大概就是他们这种情况吧, 第二日不但许道中和孙妙涵夫妻俩起晚了,就连胡善祥和朱瞻基都睡到了日上三竿。

两人睁开眼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想起皇帝还在庄子上, 一时间都顾不上皇帝没有去上早朝会带来的影响, 脑子就是嗡的一声, 挣扎着迅速的穿衣起身, 连身上的痕迹都顾不上遮掩,出门的时候还被伺候的宫女太监欲言又止的打量着。

慌慌张张的穿戴整齐之后, 胡善祥和朱瞻基正准备去皇

帝跟前请罪,顺便商量一下怎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满朝等不到皇帝的文武官员的责难, 就见皇帝身边一个眼熟的小太监笑呵呵的前来禀报。

“皇上天不亮就启程回宫了, 有大总管伺候着呢, 让太孙和太孙妃不由担心。”那小太监大概天生就是一副笑脸, 面善的很,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 所以才会被马云公公收为义子,在太孙跟前露个脸。

胡善祥和朱瞻基心里顿时就是一松, 太好了,皇帝还是有那个自知之明的, 他们小夫妻俩也不用去面对可能会有的被耽误了上朝的官员的责难,不得不说,听到了这么一个好消息,两人心里都轻松的很。

见太孙和太孙妃露出普天同庆的轻松惬意,那小太监犹嫌不够般,暧昧的朝两人笑了笑,用只有他们三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早上皇上本想让太孙跟着一起回宫的, 但是奴婢来这儿一瞧,您身边伺候的宫人说,太孙和太孙妃昨晚,那什么激烈了些,还没起,所以皇上便打消了带太孙回宫的消息。”

胡善祥瞬时红了脸,满脑子都是喝酒误事的害羞,恨不得重回昨天,打晕那个喝酒上瘾了的自己。

“行了,你先下去吧。”大概是胡善祥的表情太羞恼,朱瞻基终于回过神来,忙不跌的把小太监给打发走了,不让胡善祥发烫的脸继续升温。

胡善祥也早早的把宫女打发走了,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之后,才生气的把错误一股脑的往朱瞻基的身上推。

“都怪你了,喝那么多酒做什么,害我也神志不清,跟着你一起喝多了。”

“好好好,都是我的错,这不是许道中回来了,所以想着庆祝一番么,谁知道大家居然都喝高了。”朱瞻基摸了摸额角,仿佛昨日的酒意依旧有残留。

“我让人去给你熬些解酒汤。”胡善祥立刻就吩咐了下去。

其实都不用胡善祥吩咐,厨下早就知道几人昨晚酒喝多了,一直温着醒酒汤就等着几人用,一听太孙妃问起,立马就有人端了醒酒汤奉上,两人正用着呢,孙妙涵和许道中就来了,刚好,也不用派人再去找他们了。

喝了醒酒汤,又稍稍用了些点心后,孙妙涵就和许道中分别去做正事去了,毕竟一个现在有了正经的官职,而另一个刚刚接了良种的试种,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等人走了,胡善祥放下碗筷,对着还在用膳的朱瞻基道:“昨晚咱们好像没做防御措施。”

突然的一句话让朱瞻基一口粥险些喷出来,心里轻轻一紧,故作镇定的咽下嘴里的粥道:“没做就没做,总不至于一发就中吧。”

虽然这么说,但朱瞻基心里也有些期待,他能说他就是故意的吗?故意没做防御措施。不过他也不是有预谋的,任是哪个男人喝多了酒,美色醉人之下,还能控制得住脑子喝动作,那就真是清心寡欲的圣人了。

胡善祥想了想,觉得也对,那种情况下她也没反应过来,喝醉酒了的人脑子真的会较平时反应慢半拍,她当时也喝的迷迷糊糊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事儿还真的不能只怪一个人。

万一真的有了,那也是命了,胡善祥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总不能去开服药喝了吧。

两人对这一次的疏漏都不以为意,却没有想到居然真的一发就中,两个月后,御医诊脉,胡善祥当真有了身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90-100(第8/13页)

一两个月的时间,胡善祥早把那一晚的事情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直在皇宫和别庄两点一线的徘徊,后宫归属太子妃管理,因此胡善祥早早给太子府那打了报告,说自己正在忙碌的事有助于太子和太孙,在皇帝那给两人增加筹码,又有朱瞻基从旁开脱,太子妃那一关轻而易举的就让两人过去了。

倒是汉王那里注意到了两人时常出宫,这不同寻常的做作瞬间吸引了其注意力,只是还没等汉王派人调查,就被皇帝拿出的土豆给转移了视线。

胡善祥也是这时才知道皇帝居然把土豆从战略物资变成了战争武器。

朱棣给朱高煦看的当然是没有毒的土豆,但土豆什么时候有毒,什么时候无毒,除了当时在别庄的几人外,其余的人都被他下了封口令,一丝一毫的消息都不能走漏了。

永乐皇帝向来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这点从他登基后就把撺掇朱允炆向他这个叔叔下黑手的朝臣杀得一干二净的就能看出来,不论天花疫病在他们大明流传开来,是瓦剌、阿鲁台、兀良哈他们这些外族有预谋的也好,还是无意识的也罢,因为天花疫病而死的百姓的仇,他朱棣是一定要报复回来的。

朱棣给朱高煦的任务很简单,简单到朱高煦甚至任务自己被亲爹给放弃了,是不是觉得他没用了,或者是他曾经陷害太子的手段和事件被他爹给发现了,所以现在才把他给发配到辽东那边去。

谁不知道,他朱高煦只会打仗,种地的事一窍不通,让他去扛着锄头种地,这可发配有什么区别?

朱高煦顿时不情愿了,老大不愿意的喊着:“爹,我知道你让我去就藩,我拖拖拉拉的死活就是不挪窝,但你不能光记着老大是你儿子吧,你想要亲征我就一直帮着练兵,现在兵练好了,神机营的装备也换新了,粮草车马也准备齐全了,你就打算把我踢一边去了,这卸磨杀驴的也没您这么干脆的吧。”

“哎,二弟,怎么和爹说话呢。”朱高炽当即就不干了,这个二弟,年岁越长,脑子却越缩,你要是驴,那皇帝成什么了?他这个太子大哥又是什么?

朱高炽还没有换属性的打算,安抚道:“二弟,爹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过河拆桥的事,爹是不会干的。”

话音一落,所有人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听到太子的话,但心里却不约而同的吐槽:“皇帝过河拆桥的事还干的少吗?”

朱棣知道自己老二是什么性子,哼了一声,对这朱瞻基道:“瞻基,给你二叔讲讲这土豆都有什么妙用。”

跟在皇帝身侧的朱瞻基上前几步,开始了侃侃而谈,将从胡善祥处得到的关于土豆的描述和作用一一讲述。

尚书房内商议此事的都是皇帝极为信任的人,所以,朱瞻基没有一丝隐瞒和保留,哪怕有看自己不顺眼的二叔和三叔在场,公心大于私心的朱瞻基还是毫无隐瞒,看落落大方、光明磊落的君子之态让在场的大臣暗自点头,赞赏之意肉眼可见。

最后,朱瞻基斩钉截铁的宣誓了自己和皇帝同样的立场,对待大明的敌人,再卑劣的手段也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冷不丁的和汉王对上了视线,森森然的一笑,好像是在说给汉王听。

朱瞻基的言外之意朱高煦当然是听得出来,也看的清清楚楚,闻言,只轻蔑的撇了朱瞻基一眼,却没再给皇帝说什么难听的话,只是他虽然没说,但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汉王对这种阴谋诡计的不屑,但他们都更倾向于不和汉王这样的二傻子计较。

“兵者,诡道也。”

付出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至于汉王这样只知道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取胜的将士,他们敬佩,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二叔,打仗不仅要的是将士们的勇猛就行的,掉应各仓的粮草车马、制定运输图,还要推算补给时间,后方还必须得稳定,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不是说开战就能开战的,更何况天花疫病才刚刚消灭,辽东正是百废俱兴的时候,百姓们经不起再次的战事了。”

朱瞻基劝慰着,但这话落到征战沙场多年,自小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朱高煦耳朵里,却不亚于火上浇油。

朱高煦咬牙一笑,带着几份的嗜血和冷冽道:“大侄子,你二叔我跟着老爷子上阵杀敌的时候,你还在喝奶呢,这仗该怎么打,我比你有经验多了。”

太子一脉的官员听到汉王的狂言妄语恨不得冲出来怼上几句,可朱瞻基最是不怕汉王的冷言冷语了,这种言语上的冲突恍若小打小闹,他还不放在眼里,不用人替他怼回去,朱瞻基自己就轻描淡写的把汉王的嘲讽给挡了回去。

“二叔征战多年自然是身经百战,只是我刚才也说了,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方要稳定,二叔从长城出去到多伦,再到斡难河畔,这么一段路程,万一补给供应的不及时,拖了后退,这仗不用打,就输了一半了。”后方再给闹出点事,只怕就要无功而返了。

后面让汉

王会颜面尽失的话,朱瞻基没有说出来,但未尽之言,所有人都清楚明白。

朱高煦恨恨的上前几步,揪住朱瞻基的衣领,正准备放狠话或者来个大不敬,就听皇帝冷不丁的喝道:“放肆。”

第97章 有孕 “老二,这差事你如果不……

“老二, 这差事你如果不想接,那就让老三去了。”

朱棣的视线转移到自己的最小的儿子身上去,朱高燧勇猛不及老二, 但执掌北镇抚司多年, 手段还是足够震慑让人畏惧的。

眼看到手的差事要丢了, 朱高煦也顾不上和朱瞻基再生龌龊, 推了人一把, 顺势松了手。

“爹,我没说不去啊, 都已经定下了,没有临阵换将这一说的, 再说了, 让老三去带兵, 我手底下的人也不一定会听他的。”

不管它阴谋还是阳谋, 到手的军功是实打实的, 对付太子和太孙有的是功夫, 犯不着因小失大,让煮熟的鸭子给飞了。朱高煦连忙换上笑脸, 瞻前马后的到他爹跟前扯哈哈。

这幅样子简直让在场的所有人没眼看,但谁让朱棣就吃这一套呢, 见他最倔强的儿子伏低做小了,也就不再计较刚刚被扫了面子的事,哼了一声,一场纷争就这么轻易揭过去了。

朱高煦得意的超朱瞻基一昂头,又撇了太子朱高炽一眼,冷笑连连。

蠢货。

朱高炽就当没瞧见,心道自己这个傻子二弟啊, 被他爹这打个棒子给个甜枣的多少次了,怎么还是不长记性。

但朱瞻基却不想这么惯着汉王,见状,直接就开口向朱棣请示道:“皇爷爷,此事关系慎重,二叔毕竟不同庶务,对农桑一事知道的不多,不如让孙儿从旁协助,给二叔做个帮手,也省得出了岔子。”

朱棣沉吟了一下,觉得朱瞻基说的有理。

朱高煦自小就随着他征战沙场,对农桑之事上还不如他手把手交的朱瞻基知道的多,虽然让朱高煦带着人去辽东种土豆是故意给关外部族挖的坑,但朱棣还不想把自己也给坑进去。

朱棣有些意动,朱高煦却是不愿意了。

开什么玩笑,让朱瞻基跟着一起去,自己还得分神派人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90-100(第9/13页)

护他不说,朱瞻基的什么势必少不了老爷子派去的人,到时候,万一朱瞻基磕着碰着了,算谁的?

虽然朱高煦无时无刻不想着让朱瞻基出点意外,但在自己的地盘出意外,无论是不是他朱高煦下的手,这个黑锅只有他自己背了,瞬间,朱瞻基在朱高煦眼里成了块烫手山芋。

眼见老爷子准备开口应下,群臣也没有意义,朱高煦连忙开口拒绝道:“不成,本王的差事太孙跟着算怎么回事?来分一杯羹吗?太孙身上的差事已经够多了,这一出关可就要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太孙身上的重担可就都得搁下了。”

朱高煦虽然是推脱之言,但朱棣却被提醒到了。

朱瞻基的职位没什么重要性,但要跟在御前或者他爹那学着如何处理政事,参政一事就事关紧要了,更别说还有别庄上那几十亩试验种下的粮种,这更是重中之重。

太孙妃说粮种种下的日子有些偏晚了,所以要格外的注意,这些粮种都是耐旱不耐寒的作物,若是冬日早早的来临,说不定这些作物就会停止生长。虽然已经派遣了善于种地的老农去种植,但以朱棣对这些粮种的看重程度,还是觉得要派遣个信得过的人去才放心。

虽然已经让许道中去负责了,但许道中的官职还是有些低了,不太可能被这些人看在眼里。而且,虽然许道中从海外老农那里了解过这些粮食的种植,但也并不代表不需要有经验的老农来指导。

朱瞻基却是毫不在意的展演一笑道:“二叔说的有理,只是瞻基极力争取参与此事却也不是存有私心。”

不是私心难不成还是为汉王着想不成?所有人心里都冒出这种近乎荒谬的想法。随即又觉得不可能,依照汉王往日的作风,不把太孙恶心的离他远远的就够了,怎么这回太孙居然反其道而行呢?

莫非当真打起了汉王手地下将士的主意?不止文武大臣,连朱棣和太子朱高炽都有一点不确定的想。

却见朱瞻基郑重其事的看向了朱棣的方向,一字一顿的说道:“皇爷爷,您可记得土豆亩产如何?”

怎么突然提起这茬了?朱棣不明所以,却还是想了想当日胡善祥所言,沉沉的吸了口气道:“一亩十石?”

一亩十石?

恍若惊天动地般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的大惊失色,皇帝是说过土豆虽有毒,但亩产惊人,但却没说过能这么惊人啊。

这些粮食为什么不能种在他们大明的国土上呢,所有人都是一脸不明所以的表情,但下一秒却瞬间反应过来,是了,土豆产量丰富,但却存有毒素,一不小心就会吃死人的呀,难怪皇帝要让人把这些土豆种在接近关外的辽东。

“不止。”朱瞻基道,然后将土豆亩产或许会更高,甚至一亩二十石,三十石的可能也说了出来,将在场的所有人震惊的嘴巴都合不拢。

如果土豆没有毒,那就是天降神种啊,所有人都忍不住想到,却听朱瞻基接着道:“可惜土豆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隐患,那就是种植了土豆的土地不能继续种植土豆,需要种植别的作物,因为土豆对地力的需求太大了。”

朱高煦此事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把种土豆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亏他还以为老爷子私心太重,偏爱东宫一系和朱瞻基那小兔崽子,不想让他们接触这种阴司的事,没想到啊,老爷子还是在乎他的,这个差事,只要不是傻到家的人,都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完成,这和自动送上门来的军功有什么区别?

霎时,朱高煦看向朱棣的眼神充满了激动,一个壮汉激动万分、泪眼汪汪的,只把朱棣瞅得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你这么肉麻的看着朕作甚?不想要这差事了立马转给太孙。”朱棣十分嫌弃的说道。

朱高煦瞬间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拒绝的态度再没这么坚定了。

“不不,儿子接下了,这就启程出发。”

朱高煦可不敢再耽误时间了,谁知道再晚一步,这差事还会不会是自己的,忙行了礼,退下,回家收拾行李去了。

朱瞻基一看人走了,嘴角瞬间勾起了笑,他的目的达成了。

说了那么多话,和汉王在皇帝面前针锋相对,就是想把人给引出去,趁早赶出京城。因为这段时间,他在皇宫和别庄多次来回,太吸引人注意了,已经有不下数次发现有人偷偷摸摸的跟着他,探查了一番,发现居然是汉王的人马。

抓到的人嘴巴还挺严,但是再嘴硬的骨头在锦衣卫的大刑下,依旧被他撬开了一条缝。

“汉王发现太孙最近的行踪神神秘秘的,或许又得到了什么好东西,派人偷偷跟着,试图找到下手的机会,只是见皇上也微服去过几次,所以才按兵不动。”

朱瞻基当时就只想叹气,觉得胡善祥口中的猪对手说的大概就是他二叔吧,但他这二叔脑子不怎么好,投胎去还可以,他爷爷总共就这三个儿子,没了哪个都心疼的紧,汉王又是数次被皇帝断定说‘英果类我’的,要不是他爹监国没有一丝错漏,只怕太子这位置是谁的真不好说。

汉王一走,

朱瞻基就向朱棣禀报了太孙妃有身孕的好消息,让朱棣十分的高兴,当场就吩咐下去给了重赏,让宫人好好的伺候。

虽然胡善祥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甚至她更喜欢女儿,可眼见着来恭贺她怀有身孕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大多都是放下礼物就走了,但这一个接一个的真让她觉得络绎不绝。当初大婚的时候,感觉来送贺礼的人都没这么多。

最后,太子妃直接不耐烦了,笑着把人都给哄走了,总算让胡善祥的耳边安静了下来。

“这些人不想见啊,就不见,你现在有了身孕,说话比什么人都管用,下次再有人来,就直接说你休息了,让宫人把她们挡回去就好。”太子妃很高兴的传授经验。

胡善祥含笑接受太子妃的好意,不得不说这位婆婆实在是很为她考虑了,但太子妃接下来的话,却让胡善祥倍感无奈。

“你有了身孕,就好好的在宫里养身子,别再总是出宫跟着瞻基胡闹了。这个孩子也是个不靠谱的,都已经成婚了还带着你疯玩。”

又疯玩吗?胡善祥想,她干的可都是顶顶要紧的大事啊。

“我就等着明年你生个大胖小子,到时候就是瞻基的嫡长子,皇上就是四世同堂了,这个比什么功劳都管用,汉王就再也不能动摇咱们东宫了。”太子妃笑呵呵的畅享未来,但胡善祥却不像她想的那么高兴。

这生男生女还能人为决定了不成?太子妃连生了三个小子才得了一个女儿,莫非觉得所有人都和她似的,胡善祥有些欲哭无泪,她觉得虽然太子妃没说什么必须要生儿子的话,也没给她太大的压力,但就这短短的几句话,朱瞻基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的事实就横亘在了她的心头,让她觉得沉甸甸的。

太子妃没说几句话就走了,让胡善祥好好休息,养好身体。但随后皇帝的赏赐跟在朱瞻基后面回来了,虽然来送赏赐的小鼻涕公公没有提什么大胖小子的话,但只看临走时那期待的眼神,胡善祥顺感压力倍增。

“万一生的是女儿怎么办?”胡善祥有些发愁,她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继承历史上胡皇后的体质,但她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都不是永乐十八年出生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