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80-90(第1/13页)
第81章 示好 朱高煦一哽,都是当哥哥……
朱高煦一哽, 都是当哥哥的,他为弟弟着想有什么错?
只是看着无论是他亲爹,还是太子和朱瞻基, 都是满脸等着他把牛皮吹上天的表情, 朱高煦展示兄友弟恭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说出来了被他爹问一句:怎么不见他为太子着想吗?他朱高煦脑子还在, 一点都不想和太子演兄友弟恭的戏码, 不可能, 一点都不可能。
“皇爷爷,一事不烦二主, 这事我去盯着就行了。”朱瞻基适时的提议道。
谁都知道牛痘一事万一成功了,就是大功一件, 朱瞻基当然不让的请命了, 朱棣也存着让朱瞻基主管此事的意思, 太子手里的筹码还是太少了, 趁他还在, 多给瞻基积攒些功绩。
“这样不好吧, 太孙毕竟身份尊贵,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没道理这点小事让太孙亲自出马。”朱高煦不愿意了,什么意思?他刚向老爷子推荐老三去抢功劳, 朱瞻基这小兔崽子立马就蹦起来了,这是故意和他作对吗。
原来你还知道会有危险啊?
祖孙三代三人同时给了朱高煦一个白眼,简直烦他烦的恨不得跟苍蝇一样一巴掌拍死。
“行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汉王没事就早点回去吧。”皇帝开始赶人了,他一点都不想看到儿子们在自己面前手足相残,他老了, 心脏承受不住。
“太子也尽快把奏折的事彻查清楚,朕倒要看看,是哪个奴才胆子这么大。”
朱棣也知道有胆子做这种事的,肯定大有来头,宫里伺候人的奴才给他们泼天的胆子也不敢藏起奏折,但有些事不能深究。
太子和汉王拱手退下,朱瞻基留了下来,将自己和胡善祥的猜测告知了皇帝,朱棣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让他也退下后,便开始闭目养神。
临走前,朱瞻基转身看了一眼,只觉得精神矍铄的皇爷爷突然老迈了很多。
皇帝也会老,更何况朱棣本就
不年轻了,他爹数次阻止皇帝亲征也有这个原因在。
前些年是银子不凑手,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皇帝北伐,但时间不等人,皇帝老了,朱瞻基明白如果再不去一次,只怕皇爷爷再没有机会北伐了。
朱瞻基直接回了寝宫,告诉了胡善祥自己将要出宫一段时间,让宫女快速的收拾了行礼和衣物,便带着对分别的不舍离去。
胡善祥也很想出宫去,这和她偶尔出宫一趟不一样,朱瞻基这一忙起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她觉得以那群御医的速度,想把牛痘彻底的研究出来,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可能会成功。
朱瞻基虽然只是在最外围观察进度,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都不能保证他会不会被感染,但皇帝的命令以下,就算再不能接受,胡善祥也只等送朱瞻基出宫去。
汉王回府之后,就派人去请了赵王过府一叙。
酒菜已经摆上,两人一边吃酒,一边就皇帝的偏心不满发泄。
“本来这事我都推举你去了,眼看着泼天的功绩,可,谁知转眼就被朱瞻基那小兔崽子给抢了,可把我给气坏了。”汉王恨恨的放下酒杯,杯子磕碰在桌子上,差点没就此牺牲。
赵王也很想学汉王的动作,把酒杯砸在汉王头上,让他感受感受牺牲的滋味。
好你个老二,有什么好事我都想着你,结果你他娘的事到临头居然把他给退出去挡箭,你都知道天花有危险,难道他不知道吗?谁的命不是命啊,就你金贵,他堂堂赵王就该你了是吗?
心里这样想,但话肯定不能说给汉王听,谁不知道他这个二哥最是睚眦必报的狠性子,让他知道了自己的小心思,指不定会怎么对付自己呢。
“哎,算了算了,谁让人家是太孙呢,牛痘又是太孙妃提起的,真要是能解决天花疫病,对咱们大明也是天大的好事。”
朱高燧一脸的肉疼,和唾手可得的功绩擦肩而过谁都会心疼,但只要一想想机遇通常伴随着危险,他就觉得还是这样好,无事一身轻,这样的日子他很喜欢。
谁知朱高煦听了朱高燧这样的安慰之言,却更生气了,简直想指着他骂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蠢货。
“咔嚓。”
朱高煦手中的杯子彻底的成了受气筒,壮烈牺牲,这样还不够,朱高煦直接把手中的杯子碎片往地上狠狠的砸去,碰的一声,彻底的粉身碎骨。
“太孙妃,好一个太孙妃,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指不定以后咱们俩还得给人家磕头,称上一声皇后娘娘呢。”朱高燧拱火的能力一点也不比朱高煦差,更别说他现在就想挤兑挤兑他的好二哥,省得朱高煦总是给他没事找事。
“啪。”即酒杯之后,?酒壶也步上了粉身碎骨的后尘。
得,酒也不用喝了。
酒壶都没了,还喝个屁的酒啊。
朱高燧一口饮尽杯中的酒,把空空的酒杯往朱高煦手边推去,砸吧,反正是你府上的东西,你想怎么砸就怎么砸。
着人唤来汉王妃,朱高燧哄着喝的醉醺醺的汉王回去休息,然后优哉游哉的出了汉王府。
他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这么火急火燎的把他喊过去,结果就这?
呵,这个老二啊,也越来越不中用了。
朱高燧骑在马上,晃晃悠悠的朝北镇抚司走去。
性命要紧,他不想遇到危险,但医治天花的功绩太耀眼了,让他忍不住想在里面掺和上一脚,他可没老二那么莽撞,什么都没查就恨不得分一杯羹,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会信。
第二天,无论是朝堂上还是民间,海南出现天花疫病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不少百姓都拿着银钱上街购买粮食,药材,预备大规模的囤积,人心惶惶的动荡在朝野震动,幸好北镇抚司及时得到消息,安抚了囤积物资的百姓,才似的京畿重地没有因此而乱起来。
当着皇帝的面,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议论的沸沸扬扬,皇帝不说话,就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讨论,察言观色,看动作看神情,这么一观察,果然让他发现了某些人脸上那不自然的神情,带着满意,又带着痛快的恨意。
可真会给他出难题啊,朱棣沉沉的叹息。
将查探天花来源的任务交给了赵王,让他排出锦衣卫去查,在所有官员担忧的神情中,朱棣将派太孙去协助御医试验牛痘的消息说出,如惊雷一般,瞬间将所有人震了个头晕眼花。
接着,不等官员们回过神来,不赞同的上奏,朱棣直接让马云宣了圣旨,是表扬胡善祥这个太孙妃的,说她温婉淑德、娴雅端庄,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克尽敬慎,献上了治疗天花之法,当然最主要的是突出胡善祥曾被钦天监算命时得到的祥瑞之言,总而言之,就是一趟陪跑。
明面上是夸胡善祥这个太孙妃,实际上就是为了向天下宣布有这么一个祥瑞,成了他们朱家的孙媳妇,天佑大明,国运昌隆。
在朝堂上念完之后,圣旨又被送到了青宫,胡善祥满心欢喜的接了圣旨,还不知道接下来圣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80-90(第2/13页)
的内容会让她社死当场。
只听马云总管说,朝堂上的众位大臣、文武百官都是对她满口的称赞,不绝于口,听得胡善祥哂笑,不过是没有触及到他们的礼仪罢了,不然你在看?不给她安排一出指桑骂槐的好戏就已经感恩了,狸猫换太子怎么来的?大明的小说家可是声名远播的很呢。
胡善祥感受了一番姐虽然不在前朝,但前朝依旧有姐的传说的瞩目,心满意足的在所有人的不敢置信下接了圣旨。
宫里尊卑分明,好处是没有人敢嘲笑她,基本上都是震惊、敬重,尊敬的多。
胡善祥一阵难为情后,被夸得脸颊通红的回过神来,论起夸人的话,古代的人是真能从古籍里找词,有好些词胡善祥都没听过,也难为起草诏书的翰林能找的出来了。
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整个后宫都轰动了起来,知道胡善祥得了皇帝的赞赏,听说是因为献上牛痘的原因,伴随着牛痘可以治疗天花疫病,所有人都恨不得插上翅膀见上胡善祥一面,好像这样能沐浴到太孙妃的光辉,百病全消一样。
除了接见了几个亲近的女官,姐姐和太孙妃那里,胡善祥亲自过去了一趟解释,她没再选择见其他的人,太孙妃的身份就足够让他们望而却步,虽然不时地有躲躲藏藏瞧她的身影,但那脸上、眼里的崇拜若神明的神情,让胡善祥说不出赶人的话。
就是有一点让胡善祥觉得奇怪,接到朱棣圣旨的那日,吴心仪也出来凑热闹了。
只是人出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好像是哭过,脸色很是苍白,但在胡善祥接了圣旨后,吴心仪却突然神情呆滞的看了她半晌。
可能是不敢置信吧?胡善祥没有多想,但从那日后,吴心仪对她的态度却突然微妙了起来。
又是示好,又是送汤送水的。
胡善祥直接就告诉吴心仪朱瞻基不在宫里,讨好她也没用,谁知往日里眼睛恨不得长在朱瞻基身上的吴心仪却只是温柔的笑了笑,轻轻的说道:“嫔妾知道太孙不在宫里,这是特意给您送的,,不为其他人。”
额。
但是你这么无缘无故的改变态度,送的东西我是真不敢碰啊。
第82章 投敌 总而言之,吴心仪如今对……
总而言之, 吴心仪如今对着胡善祥亲昵的态度,简直让人寒毛直竖。
别说胡善祥不信了,月影和月心也没一个相信的, 立场相对, 吴心仪再怎么改变态度的讨好, 也只会让人觉得别有用心。
整整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 胡善祥对吴心仪的示好仍然避之唯恐不及, 倒不是怕她使坏,而是不想接受被自己视为别有用心之人的好意。
或许是怕心生愧疚?
胡善祥
把注意力集中在牛痘的研究上面。
有了皇帝的看重, 御医院的御医们凑在一起开始对牛痘进行研究和试验,但或许是本事不济的原因, 牛痘是找出来了, 但用来防御天花的进度却停滞不前, 倒是让朱瞻基揪出了不少在御医院混日子的滥竽充数者。
为了宫内的安全考虑, 朱瞻基自出宫后就再没有回宫过, 胡善祥和他之间的联系也只能用上了最传统的信件。
朱瞻基在心里吐槽了不少御医中的滥竽充数者, 这些人都被他揪了出来,没有本事还敢进御医院, 不知道都是要给皇帝和皇子、公主、妃嫔们看诊开药的吗?
“就他们那三脚猫的医术也好意思进御医院,谁那么不要命了敢吃他们开的药?不怕被毒死?什么时候进御医院的门槛这么低了, 会被几本药房就敢自称御医!既然胆大包天的混了进来,就别想着我会放过他们,不是来研究牛痘的吗?既然没本事做试验,那就做被试验的那个吧!”
朱瞻基也是真的被气疯了,脸像是被人啪啪的打了几巴掌,给胡善祥寄回宫的信里都充斥着一眼就能看出的愤怒,字里行间的不可思议和怒气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胡善祥抽了抽嘴角, 看着书信尾部的最后几个字,已经彻底的脱离了行书,转而变成了杂乱无章的草书,胡善祥再一次对朱瞻基发现自家的医护队参差不齐大发怒火有了深刻的认识。
原本胡善祥看了朱瞻基的信之后,有心对着朱瞻基对御医院的不满嘲讽几句,但在发现朱瞻基是真的暴跳如雷后,嘲讽心思瞬间熄灭了。
看在朱瞻基这么辛苦的份上,说话温婉着些吧。
朱瞻基在信里对着胡善祥大吐苦水,说自己在宫外办差是有多苦多累,忙的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想打个盹吧?暗处盯梢的人太多,除了着急等消息的朝堂官员,周围几乎都是皇帝的亲信亲自盯梢,自己稍稍有些差池,就会被人提醒。
胡善祥越看越觉得好笑,她还不了解朱瞻基的性子?皇帝的差事,无论再辛苦再劳累,朱瞻基在外人面前都不会让人看出来,更遑论吐槽了,也就只有在她或者太子和太子妃面前,才会显露出几分这个年纪该有的天性来。朱瞻基也才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郎呢。
除了在信中诉说几句自己过的辛苦,朱瞻基还写了一句曾梦到胡善祥出宫去看他,梦醒了才发现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非常庆幸的对胡善祥写道,幸好她没有出宫,朱瞻基现在所在的皇庄太过危险了,胡善祥如果来了自己还要分心。
所以在信中,朱瞻基交代胡善祥最近这段日子不要出宫,更不要去找他,连胡善祥手中的这封由朱瞻基亲手写的信件,都被特别交代照着胡善祥所讲述的消毒方法处理过才送了过来。
胡善祥突然心中一动。
说实话,她实在没想到集齐御医院众多家学渊源的御医,再有她给的研究方法,都已经半个月过去了,牛痘的研究竟然还是止步不前。
究竟是她胡善祥说的不够详细,还是御医们的医术让人嗤之以鼻呢。
朱瞻基信中对御医们医术的吐槽和鄙夷,让胡善祥突然想起了孙妙涵,与御医们的停滞不前相比,也不知道孙妙涵目前的进展如何了。
有没有可能比御医们更进一步?或者还不如?
胡善祥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她也真是着急的疯魔了,孙妙涵毕竟只是一个人,哪怕御医院太废物的名声广为流传,但到底是自小习读医术作为开蒙的,怎么会连孙妙涵也比不了?
但到底御医大多敝帚自珍,不愿同人分享医术心得,胡善祥和朱瞻基也不能强逼人家,否则那和强盗的操作有什么差别。以势压人就更不行了,没见皇帝都不在意他们的行径么。
正在胡善祥思索着怎么给朱瞻基回信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了月影和月心拦人的声音,胡善祥翻了个白眼,心知又是太孙侧妃又又又来了,这架势都快赶上日行一善了,可她这儿又不是善人堂,真用不着吴心仪天天的来。
半个多月了,这人简直风雨无阻,胡善祥的不耐烦,月影和月心的冷眼,吴心仪也视若无睹,在宫女太监们看疯子一样的眼神中日日来送她亲手做的汤水。
偶尔,胡善祥都有一种错觉,她是不是在不知不觉间和朱瞻基换了身体,所以吴心仪把自己当成了需要她讨好的太孙?
吴心仪散发出来的善意胡善祥可以感觉到,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80-90(第3/13页)
扬声对着门外道:“让太孙侧妃进来吧。”
“是。”月影和月心对视了一眼,齐齐应声道。
吴心仪欣喜的一笑,带着几分着急和惊喜迈步而入。
“有什么话直接说,太孙不在,我也没兴趣听你胡言乱语,更不想和你绕弯子。如果准备像以前那样说一大堆废话搪塞我,不好意思,门在那里。”
胡善祥冲着吴心仪抬了抬下巴,示意对方趁早说清楚自己的目的。
吴心仪带过来示好用的汤汤水水,胡善祥看也不看,双眼盯着吴心仪,不紧不慢的吹着手边的茶。
寝宫的一角燃着淡淡的熏香,袅袅的青烟衬得寝宫内更为寂静无声,或许是环境使然,安静的氛围更能烘托出人的情绪,又或者是吴心仪忍的时间够久了,终于得到了胡善祥的回应,哪怕只是冷漠以对,也让吴心仪突然生出了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太孙妃果然还是心软,与之相比,太孙就太冷漠了,自她成为太孙侧妃以来,就没得到过对方一个好脸。赵王交代的任务更是一个都没成功完成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吴心仪告诉自己,既然赵王不仁,那就修怪她吴心仪不义了。她听从赵王的命令进宫,本就只是为了家人的安危,曾经吴心仪以为他们在赵王安排的地方过着虽然隐秘但安稳的日子,或许没有自由,但和以前在海南东躲西藏、忍饥挨饿的日子相比已经足够的幸福了。
但家人的信让她如坠冰窟,什么叫她的父母感染了天花,那是无药可医的绝症啊,那一瞬间吴心仪的天都塌了。
弟弟写信告诉她,他们一家都在等死,赵王派去看守他们的人一看他们得了天花,立刻就离得八丈远,恨不得早早处置了他们,省得传染给了其他的人。
吴心仪接到信的时候,慌得差点没昏过去,病急乱投医,她甚至当时就想去求太孙救命,哪怕付出任何代价都可以。可就在这个危机关头,皇帝嘉奖太孙妃的圣旨降下,胡善祥一脸惭愧难当的收下,但吴心仪却看出了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知道现如今说什么都没有用,从她进太孙的宫里起,朱瞻基就没有在她的屋里休息过一日,自己身为赵王细作的事怕是早就被知晓,既如此,吴心仪也不介意说的再多些。
“心仪是奉了赵王的命令进宫,伺机潜伏,暗中查找对太子和太孙不利的证据……”吴心仪说了很多,但这些都是胡善祥和朱瞻基早就知道的,甚至讨论过,胡善祥神色淡淡的听着,却没有不耐烦的打断,心里默默的想,倒是和朱瞻基调查出来的吴心仪的经历大差不差。
“所以呢,你这些日子的反常是不准备听从赵王的命令了?”难道又是一个硬骨头么?但胡善祥觉得不太可能,吴心仪的命脉——家人,都在赵王手里攥着,别说背叛了,就是
不尽心尽力一点,难道不拍家人被为难吗。
这种行为可以说相当于投敌了,胡善祥当然不肯轻易相信。
“是,也不是。”吴心仪的眼圈突然红了,胡善祥看着,觉得和前些日子她从皇帝那里接到嘉奖圣旨时候的模样有些像,当日,吴心仪听到消息从自己宫内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伤心欲绝却又强行坚持的模样,像一颗顽强的小草,遭遇狂风骤雨,依然百折不挠。
吴心仪犹豫着看向胡善祥,问道:“臣妾能先问太孙妃一个问题吗?”
胡善祥眉毛一挑,略带几分好奇的道:“你要问什么?”想问就问呗,至于想不想回答那就是她的选择了。
“圣旨中说太孙妃上报的牛痘可治疗天花疫病,究竟是真是假?”说道最后,吴心仪的脸上和口中也不免带上了几分急切,迫不及待的等着肯定的回答从胡善祥口中说出,双眼一眨不眨的等着答案,好像有了这么一个合心意的答案,她就能浴火重生似的。
“不是治疗,是预防。”胡善祥强调的说道。
真是让人受不了,她都说了几次了,牛痘是用来预防天花的,虽然已经得了天花的病人也能够用牛痘来治疗,甚至可以根除,但偷换概念这个她真的接受不来。
吴心仪恍惚被打击到了一半,苍白着脸退了几步,脚步蹒跚的好像站不稳一样,口中喃喃的道:“牛痘治不好天花吗?”
第83章 掉书袋子的御医 额,也不能这……
额, 也不能这么说吧。
“牛痘虽然是用来预防的,但对治疗天花应该有几分效果吧。”胡善祥为难的轻轻锤了下脑袋,她真的记不了太多关于天花和牛痘之间的联系。
毕竟前世当她听闻牛痘和天花的时候, 这个病症早已被根除, 胡善祥也只是在新闻中瞄过一眼, 所以这也是为何她明知道御医院的御医医术不怎么样, 孙妙涵又才读几本医术, 两方医术都虚的很,还无所顾忌的直接就把牛痘可以治疗天花疫病的消息在民间啊散播出去。
一个人甚至数十人的力量怎么比得上整个大明有能力的医者, 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出去,奇思广义怎么都比敝帚自珍要好的多, 这也是为何明明已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 牛痘的研究已经停滞不前, 但无论是前朝还是民间, 提到胡善祥依旧满口称赞, 信任有加, 却几乎很少有人觉得治疗天花的牛痘是皇室撒出来的弥天大谎。
太孙妃可没用这条消息换取任何的好处和利益。
“牛痘其实也是一种和天花类似的病毒,但其毒性要远远小于天花病毒, 所以接种牛痘与其说是预防治疗,倒不如说是以毒攻毒。”
胡善祥看着这样为家人担忧的吴心仪, 心里突然生出了几分恻隐之心来。
孙妙涵被自己以名利勾起了学医术的野心,吴心仪为自己的家人委曲求全的来求自己,她们都有关心在乎的家人,那她胡善祥呢?
不期然间,胡善祥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宫外的家人,这一辈子的父母,接着朱瞻基眼神温柔坚定的画面突然浮现。是啊, 她胡善祥也有自己在乎的人,胡善围在宫里安全的很,胡善祥每天都能和她见面,但半个多月了,胡善祥只能靠着书信一解思念之情,突然,胡善祥心中浮起一股冲动来,她想出宫去见朱瞻基一面。
不是才半个月没见就思念如狂,而是明知道朱瞻基故意对着她诉委屈,虽然很假模假样,但朱瞻基不清楚牛痘和天花的危险性,这几乎是被汉王和皇帝赶鸭子上架,在危险的边缘疯狂徘徊。
如果不是为了给朱瞻基积攒功绩,当日朱瞻基奉命出宫的时候,胡善祥肯定出言阻止了,虽然她明知道没什么用。
“那到底牛痘能不能治疗天花病人啊?”吴心仪几乎半是绝望,半是希望的问道。
只希望太孙妃不要在玩她了,她真的接受不了除了肯定之外的答案了。
“可以。”
胡善祥无奈的点了点头,给了一个让吴心仪惊喜若狂的答案。吴心仪登时就激动的欢呼起来,高兴玩了才发现自己还当着胡善祥的面在手舞足蹈的,立时就手忙脚乱的收拾起来,转眼就又是一副甜美可人的模样。
这下,吴心仪再没有半分遗憾和不甘,带着急切的问道:“说来,这都半个月过去了,那群御医怎么还没把牛痘给研制出来,朝野上下都看着呢,这速度也太慢了些,难怪都说御医院的御医不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80-90(第4/13页)
谱呢,我看起止是不靠谱,比那江湖骗子都略有不如呢。”
胡善祥惊奇的看向吴心仪,她还从不知道这宫里除了她,居然还有人对御医院不满呢,当下疑惑的问道:“那群御医得罪你了?”
吴心仪撇撇嘴,很是不屑的表情,反正都把自己的底掀开给太孙妃看了,也就不介意再多说几句了。
“臣妾冬日的时候,感染了风寒,以为御医开服药喝了就好,谁知喝了一个多月的苦药渣子,身体才恢复了过来。在宫外的时候,臣妾也不是没在冬日得过风寒,但几乎都是吃三五服药就好了,还从来没有病过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是药材都是难得的好药,臣妾几乎都要怀疑用来熬药的是不是都是过期没了效用的。”
吴心仪这么一说,胡善祥瞬间就明白了,宫里的御医们只敢给贵人开些温补身体的药方,哪怕明知重症需下重药,但明哲保身之下,谁都不敢提出来,这也就造成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御医们都是医术不济的庸医,给人问诊看病还不如民间的大夫管用,至少人家是真的药到病除。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能说到一起去,在吐槽不靠谱的御医一事上,两人突然惺惺相惜的有了共同话题,说了几句后,胡善祥借口有事要忙,就把吴心仪给送走了,临出门前,吴心仪看了一眼桌上的书信,心知肚明胡善祥是要给在宫外的朱瞻基写回信,很是善解人意的起身离开,给人腾出空间。
人走之后,胡善祥便起身去找了太子妃。
她相信母子连心,太子妃对在宫外的朱瞻基一定也很是担心其安全问题,这时候能派个可靠的人去看看,能让她安心不少。
得知胡善祥的来意后,太子妃很是迅速的就答应了胡善祥的请求,两人一同去找了太子。
太子朱高炽听完了太子妃和胡善祥的来意,沉吟了片刻,室内有些安静,陷入沉默之中的朱高炽在心里游移不定,他其实也很担心儿子瞻基,但瞻基的差事是皇上亲自委派,不可能推拒的了,但任务没有彻底完成,牛痘还没有研究出来,瞻基就只能一日日的逗留在宫外,这让他这个太子也分外忧心。
太孙妃的提议很合他的心意,毕竟除了胡善祥,这个时候还真没一个让她和太子妃都放心的人去看望儿子了。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也就不拦着了。”老好人朱高炽当下抚须道。
“太好了,我那儿准备了些东西,还要让善祥给瞻基带过去呢,也不知道这些日不见,瞻基是瘦了还是胖了,肯定是瘦了,这孩子,惯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太子妃说着,不由生出一种儿大不由娘的心来。
就这样,带着自己准备的,和太子妃给儿子的好意,满满一大车的行礼,胡善祥面瘫着脸出了宫门。
离别庄还有几步的路程,朱瞻基已经骑着马飞快的奔来接人了。
“不是说不让你过来吗?”朱瞻基勒停了马,居高临下的说道,对胡善祥的自作主张很是不满和担忧。
胡善祥对着没胖也没瘦的朱瞻基欣慰一笑,总算是可以给太子妃交一个满意的答卷了,她儿
子没吃苦,没瘦也没胖,不知道这个答案太子妃高兴不。
反正胡善祥挺开心的,她也不在乎朱瞻基的态度,随意的问道:“听说御医们对牛痘的进度还没有一点进展?”
才问一出,朱瞻基瞬间僵硬,冷冷的脸再也摆不出气势,眨眼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转身就垂头丧气的像只霜打的茄子。
别说,朱瞻基今日穿了件蓝紫色的飞鱼服,还真像是一只大茄子,看得胡善祥突然饿了。
“那群御医一个个的都是徒有虚表的废物,也不知道是怎么通过御医院的选拔进来的,只会掉书袋子,真遇到事了,一个个的一点用场都派不上。”
朱瞻基咬牙切齿的吐槽,骑在马上和马车并肩行走,边把这些日子在别庄上和御医们的斗智斗勇讲给胡善祥听。
“哈哈哈,我就知道。”能把朱瞻基气成这幅模样,那群御医也是本事大的很了。
“我来的时候,让人去把京城有名的大夫都请了过来,既然御医们不靠谱,那就大家一起上,奇思广义,我就不信这么多人一起研究,进度还会一筹莫展。”胡善祥有些心虚的想,就是其中夹杂了一个刚开始学医没几日的女大夫,希望朱瞻基不要介意。
“太好了。”朱瞻基高兴的道,然后开口挑刺说:“最好都是有真才实学、德高望重的大夫,你不知道,我现在看到那群只会掉书袋子的呆子,简直恨不得把医术都给塞进对方的嘴里,除了会背几篇药方,其他的事一窍不通,让他研究牛痘简直和要他的命似的。”
胡善祥听了觉得很是好笑,古人的治病救人的定义都在开药或者针灸上钻研,像以毒攻毒、给没有生病的人种植会使人感染病症的牛痘,在大夫们的眼中或许有些天方异谈了。
模模糊糊之间,胡善祥突然明白了牛痘的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
胡善祥刚到了别庄上半个时辰左右,京城有名的大夫们陆陆续续的都被请来了,朱瞻基让人把他们带去御医研究牛痘的屋子,侍卫却忐忑的看向胡善祥,心一横说道:“太孙你还是去看看吧,这群大夫里有一位女子,那群老大夫都接受不了,老大不愿意与人共事了。”
“女人?”朱瞻基惊奇的问道,看侍卫一直小心翼翼的往胡善祥的方向瞅,正想问原因呢,就听胡善祥略带尴尬的开口了。
“哦,是许夫人。”
朱瞻基转头不敢置信的看向胡善祥,就听她说道:“许夫人近来一直默默在钻研牛痘,对牛痘的特性非常了解,比任何人也要关注进度,所以我派人将她也叫来了,相信有她的加入,我们一定能尽快将牛痘研究出来。”
胡善祥嘿嘿一笑,冲朱瞻基漏出一张灿烂的笑颜,将朱瞻基拒绝的话堵了回去。
几乎一大半的医者都对一名女子与他们共事极为不满,这不满的态度也变成了嘴边的话,被他们说出了口。
孙妙涵不置可否,对这些不赞同的切切嘈嘈一概置之不理,她研究到了重要的地方,如果不是胡善祥特意相邀,她根本不会搭理请人的侍卫。
而对于那些自命不凡的医者,胡善祥直接告诉他们,不想杏林扬名的可以走人,在她这里,大夫不分男女。
第84章 全凭自愿 最烦这种为了点微末……
最烦这种为了点微末小事就叽叽歪歪的人了, 如果不是站在这里的大夫医术还行,几乎都是京城里数得上名号的人物,胡善祥根本不想让他们参与进来。
谁让御医们半点进展都没有呢, 群策群力, 让人把他们请来也只是无奈之举。
“你们如果是嫌弃孙大夫女子的身份, 那也行啊。”
胡善祥扬眉看向在场的医者, 正当他们以为胡善祥改了主意之后, 就听道胡善祥出乎意料的说道:“送你们来此的马车还在皇庄的门外听着,你们现在就可以离开, 本太孙妃保证,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阻拦。”
真以为离了你们就办不成事了吗?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嘈嘈杂杂的人群瞬间沉寂下来, 碍于胡善祥太孙妃的身份, 他们齐齐把目光看向在场唯一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80-90(第5/13页)
阻止胡善祥胡闹的朱瞻基来, 乞求太孙能管管自己的女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牛痘是太孙妃提出的, 但他们显然不希望头顶上有这么一尊大佛来指手画脚, 原本都指望着朱瞻基大发神威, 谁知朱瞻基却是坚决的站在胡善祥身后,一副以她的话为准则的模样。
正在所有人不知如何反应之时, 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大夫迟疑着开口了。
“可是,请太孙妃见谅, 实在是孙姑娘在此多有不便,毕竟在这里的都是男人。”那人四下里看了看,狂妄的做了出头鸟,开口后目视着其他人,像是在征求其他人的认同。
这话一出口,一些大夫纷纷点头附和,却也有一些大夫事不关己或者蹙眉摇了摇头, 对这人的话很是看不上。
他们也都或多或少的给女子看过病,在大夫的眼里,病人不分男女,只问治病救人,而在病人的眼中,能救死扶伤的就是他们的恩人,又何必以男女区分呢。
见有大多数人的立场都没有那么坚定的站在自己的对面,胡善祥很是欣慰,至于这位出头鸟,既然如此狂妄的出了头,就要做好被打倒的准备。
“嗯,见谅,你不过是实话实话,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罢了,我当然没有必要追究你的责任。”
胡善祥点了点头,觉得甚是有道理,正在这位大夫以为胡善祥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之后,却听胡善祥接着说道:“既然这位大夫不想在这里待着,那就走吧。来人,送这位大夫回去吧。”
不敢置信的目光纷纷看向端庄的胡善祥,期待着她说的是气话,只是戏言,但谁知进来之前,朱瞻基早就命令侍卫接下来一切听从胡善祥的指挥和命令,得了太孙妃的令,立刻便有侍卫进来将这大夫拉下去送走。
原来不是盛怒之下说气话啊,所有人恍然大悟。
这位大夫当然不想走,眼看名扬天下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又不是疯了,能和御医们一起研究治疗天花的牛痘,这是可以光宗耀祖的荣耀,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他哪里能就这样错过。
站出来拒绝那位女大夫加入的时候,他很是自信,觉得以自己的精湛的医术,一定能让太孙和太孙妃有求必应,有了他的加入,牛痘一定可以快速的研究出来,可没成想,太孙妃她不按常理出牌啊。
“太孙妃,太孙妃,太孙,太孙,饶命啊……”这人大声的嚎叫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要被带下去大型伺候,叫的也太凄厉了些。
侍卫抬头看向胡善祥和朱瞻基,见两人都没有听这位狂妄的大夫继续的意思,于是,手上便加了几分的力道,将手中的一团布塞进了大夫的口中,将人压了下去,送出了皇庄。
凄厉的乞求声已经消失,在场的所有大夫却突然有些噤若寒蝉。
他们以往并不关心皇室的成员,毕竟如果没有意外,以他们的身份,一辈子都接触不了这些贵人,但事有意外不是?
谁都没有想到,流传千年的天花疫病竟然有了解决的办法,虽然这些都只是传言,还没有经过彻底的实证,但既然皇帝都当朝赞赏了太孙妃,那百姓们就觉得肯定有八分的可行性,对此,他们盲目的相信。
哪怕听闻牛痘正在研究中,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期待着御医可以尽早把预防天花的牛痘研究出来,当然,他们心底还有一些期待和幻想。
真要论起来,他们的医术未必比御医差多少,说不定,比起他们来,只会掉书袋子的御医肯定多有不如,便悄悄的幻想着自己也能与御医们共事,成为
研究牛痘的主力之一,名扬杏林。
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妄想真的成真了。
被侍卫们带走的时候,狂喜瞬间涌入心里,不少人心里想的都是:我就说吧,没了我这牛痘的研究真成不了。
可胡善祥的强硬态度,却让这些大夫心瞬间如被一盆冷水浇过,凉丝丝的。
胡善祥隔着人群从孙妙涵抿唇一笑,目光相交之时,两人同时看懂了对方眼底的意思。
“这事全凭自愿,愿意留的就留下,不愿意走的还请尽早,我也不想留些不愿听令的人浪费时间。”
胡善祥冲着人被带走的方向抬了抬下巴说道,路她已经给众人都指点好了,愿意走还是愿意留就全凭他们的想法了,她胡善祥从来就不是会故意为难别人的人。
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这下更没有人再提出反对的意见了,纷纷低头默认了这位年轻的许夫人就是他们这群大夫中的一员。
不过就是与其共事一段时间么,可以忍的,只要等牛痘研制出来,他们名扬天下,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又能做的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