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210-220

210-2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权杖玫瑰[无限] 林想起陆琮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哥儿身份暴露后,他被迫成亲了 [红楼]首辅之妻 [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综武侠]守刀待兔 [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 吃瓜心声泄露后成了瓜田之主 我不可能和反派HE

甚至有人@他,问:我远在湖南的亲人,你可以帮忙代购吗?我有个朋友好想吃。

视频底下的一个个留言、点赞、收藏、让湘式卤菜带着热度快速上升。

剪出作品的禾嫒尺本人却并未就此歇下。

她还在继续剪视频。

一部猫meme短视频。

打铁要趁热,她仔细琢磨过了,网友好像爱看这种类型的作品,决定试着再剪一篇玩。

“先这样,再这样……”

“哈哈哈哈,不愧是我,猫meme视频而已,轻松上手……”

“就这样吧,搞定!”

《重生之广东美食博主勇闯湖南》在湘潭遇见黑暗料理?

发布!

第214章

新的猫meme视频很短,内容和在陈灵家吃的回锅扣肉有关。

封面是一只脑瓜子正在缓冲的猫咪,和一份打了马赛克,能透过马赛克看见这道菜很黑的‘黑暗料理’。

点击播放,网友们就能看见禾嫒尺在陈灵家遇见回锅扣肉的小故事。

故事重点在回锅扣肉的模样和味道反差。

将吃不完的扣肉用蒜苗炒了吃,似乎是湖南特有的吃法,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所以视频才刚发出来,点进作品的网友大多都能跟禾嫒尺共情。

然后在评论区留下各种疑问。

叉车司机mo:诶……这是啥?好吃吗?[陷入沉思]

数学6分:别吵,我在烧烤。

吖吖:我的厨艺可以一战[黑暗料理照片]。

跑不掉了:哈哈哈哈,跟我上次老抽加多了的排骨一个颜色,给你看看,其实怪好吃的[照片]。

阿迪丢:@ohh像不像上次你炒菜没加油时炒出来的那盘东西?烧掉我一个锅。

尝过这道菜的湖南网友反应则完全不同。

冰箱:啊啊啊,这个扣肉一看就炒得有点焦,油都炒出来了,配上浸了猪油的梅干菜,我吸溜。

你好:笑死了,哈哈哈哈哈,炒两顿确实是看起来很黑暗,但是很好吃。

你才是大傻子@你大傻子:你懂这个回锅扣肉的含金量吗?我想吃这个。

你大傻子@你才是大傻子:等下我去打包个梅菜扣肉回家炒!

最开始,大家还是在评论区各聊各的,后来便慢慢变成各地网友聚在一起议论。

其他地方的网友问湖南网友,扣肉炒了是不是真能好吃,跟回锅肉的区别到底是啥。湖南网友则在评论区展示不那么黑暗的回锅扣肉应该长啥样。

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显示自己做的黑暗料理,以及各种剩菜乱炒。

……

两部新作品在网上的反应都不错,评论区各有各的热闹,目前的禾嫒尺没在里头参与热聊。

她忙着打电话呢。

“你好,酒店前台吗?我是1203房的房客,想把现在的房间再续三天。”

“可以加你们经理的微信办理会员,能更优惠是吗?好呀。”

加上微信,禾嫒尺把钱转过去,便走到衣帽间,把堆在行李箱的衣服全拿出来挂上。

随后,又将脏衣服都放进脏衣篓里,准备等会儿拿到洗衣房去洗。

在湘潭她住得还挺满意。

也不知是因为这个地方旅游业不发达还是什么原因,当地酒店价格相当划算。

目前禾嫒尺入住的商务酒店在陈灵家附近。刚开业两年,各种设备都算比较新,装修风格属于干净商务风。

她住的豪华客房面积40平,价格仅188一天,居然带步入式衣帽间。

屋内配备的商务书桌椅摆放在房间中后段,将卧室和办公区完全分隔开,让她能在房里舒适办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6/15页)

除此之外,屋里还有一张小小的会客沙发和茶几。

每天客房服务都相当准时,清洁阿姨也很有礼貌。步行两百米内有小型商场超市和市场,吃的喝的走几步就能全部解决。

188,值飞了。

好,现在加上微信之后不走平台交易,变178,还送双早,更值。

只是价格划算,环境不错,当然不足以让禾嫒尺在这续完一天又一天。

留下来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她暂时没打算离开湘潭。

剪视频的一天半里,禾嫒尺随便打发正餐时,又找到了能取材的店,位置就在酒店附近居民区的小巷子里。

昨天晚上她刚去过。

并决定今天再去一次。

想到又能吃好吃的,禾嫒尺心情倍棒,不由自主地开始哼起小曲来。

“先把衣服拿去洗完烘干,然后再去店里找老板问问能不能拍点素材……”

“下雨天烘干机好像还挺好使的,回头要不我在家里也买一个?”

“咦?那家店叫啥名字来着,昨天在点评上看过一次,不太记得,等会儿再看看去。”

……

与此同时,被禾嫒尺惦记的小店里,老板夫妇一家闲着没事干,正在休息。

准确地来说,应该说是歇着聊八卦。

“你听说了不,菜市场那家卤菜摊和隔壁招牌掉色那家卤菜店在网上火了。”

这句话是老板娘说的。

她们这块就是个居民区,也不近大商圈,严格来说其实属于湘潭中稍偏一些的地方。

会来她们这儿的探店博主几乎没有,能在网上火一家店绝对是个新鲜事。

她翘着腿坐在板凳上磕瓜子,只要一张嘴,就能看见她门牙上磕出来的瓜子缝。

“真的假的,你从哪里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回话的老板喝了口茶,头也不抬,正紧盯手机打麻将玩。

“从菜市场打听来的。”老板娘吐出一块粘在嘴皮子上的瓜子壳,继续说。

“我刚去瞅来着,好像是真的。菜市场那家卤菜老板说她之前备的菜都快卖完了,估计4点不到就能收摊。据说还有人开始搞代购咧,一买一大堆,还让分开打包。”

“哟呵,厉害了。”说着,老板在手机里打出一张牌。

没多会,对家糊了。

输掉的老板嘴里念着“不打了不打了。”转头便开始在网上默默搜索视频,还问:“那两家卤菜店在网上火的视频叫啥名字来着,我搜搜看。”

老板娘:“不知道啊。”

老板:“……”

老板娘不知道没关系,大数据的猜你喜欢知道。

没多久,老板和老板娘都各自在自己的手机里收到相关视频推送,并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作为在同一个片区开餐馆的餐饮人,他俩看视频的时候,心情相当微妙。

既为湘式卤菜能被来自其他省份的美食博主认可并推荐感到骄傲,但同时心里也略有些酸。

老板说:“这美食博主都跑到湘潭来了,咋就光晓得吃个卤菜。”

“就是。”

老板又说:“既然都到我们这附近了,你说她咋不来我们家也拍一期呢?”

“运气。”

老板看着卤菜视频,在各种直面美食图像冲击之下,回想起平日里吃的卤菜味道,逐渐有些招架不住。

砸吧两下嘴,馋了。

“家里还有酒不,等下我去隔壁那买点卤鸡爪晚上配酒吃。”

老板娘拍拍手,把瓜子壳一拢,丢到垃圾桶里说:“那你搞快点,等下人家卖完了。”

“好,等一下。”说着,老板便给视频点赞,还转发至朋友圈。

配上朴素的字:湘潭美食[大拇指]。

最后在视频底下留言:“小妹来湘潭不要光吃卤菜,还可以多吃些别的啊!”

……

好好好,知道啦,小妹来了。

刚洗完衣服,把衣服丢进烘干机的禾嫒尺见时间已快17点,没等衣服干透,便直接背着摄像器材上门取材去。

“反正近,取完材再回来拿衣服应该刚好。”

想着拍素材也不能影响人家正常营业,特意提早一些进店的禾嫒尺到店时,发现里面居然空无一人。

在店里连转两圈也没发现人的禾嫒尺,只好走出店门,问隔壁便利店里翘着二郎腿看电视的大叔:“你好,请问这家店的老板去哪里啦?”

大叔见来人说的是普通话,疑惑地抬头看她一眼:“你找他干啥?”

禾嫒尺理所当然地说:“吃饭呐。”

“哦好,你等等。”说着,大叔放下二郎腿站起来走出店门,张嘴朝远处不知吼了些啥。

“哎!”远处有人应了一声,十几秒后,老板娘嘴里才念着“来啦来啦!”从不知哪个巷里跑出来。

哈哈,不要介意。

做居民生意的小区店就是这样啦,随意得很,只要店里还没来客,老板有可能出现在小区里的任何地方。

从巷子里出来的老板娘走得匆忙,见等在店门口处的客人似乎是个生面孔,连忙将刚才快走时散出来的几根头发丝往耳后别了别,才引着禾嫒尺走进自家店里。

大约过去一分钟,老板也出现了。

他慢悠悠地走进自家店子,刚进门,便隐约听见有人在店里说普通话。

“我是做自媒体的美食探店博主,想拍一些湘潭探店作品放到网上。昨天来你们店吃过一顿觉得很有当地特色,等会儿我能进后厨拍一下你们的烹饪过程吗?”

……

半坡酒家。

这就是小区饭店的名字,听起来莫名有些霸气,但实际上就真的只是一家很小的小店。

小区以前似乎是职工宿舍,家家户户的建筑面积都不算大,被当作饭厅使用的地方是房子原来的客厅位置,摆下六张小桌已经显得有些拥挤。

小店最靠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大黑板,上边用粉笔密密麻麻地写满各种菜名。

略一数,少说得有30个菜。

往黑板上菜名的人似乎没有章程,荤菜素菜汤菜并未分开排列,像是想起啥就写的啥。

有些菜名都挤到黑板边边去了。

而且看样子,似乎只要黑板再大一些,菜名还能多好几个。

目前距离饭点还差着一小时,店里只有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也没乖乖待在饭桌旁等菜,而是跟着老板进了厨房。

半坡酒家的老板夫妇一家,则不太淡定地全都和这位客人一块待在厨房。

又是备菜,又是刷锅的,把东西从这边挪到那边,又从那边挪到这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7/15页)

平时干活利落得很的夫妻俩忽然看起来都很忙。

他俩对视一眼,老板还不由自主地伸手往围在腰上的布那儿抹了抹。

好紧张哦,网上说的那种探店美食博主真的来了,怎么办?

第215章

开在居民区里的菜馆在湘潭不算少见,据说只要有些年份,味道都差不到哪儿去。

而禾嫒尺今天想取材的半坡酒家则稍微有些特别。

或许是仗着店子距离菜市场近,这家店几乎不怎么囤食材。

除了少量常见蔬菜、常用肉类以及腊肉等耐放的食材以外。其他像鱼、鸭、羊、鳖、田鸡等不常用的荤菜肉菜,全是客人到店里点过单后再找人从菜市场送过来,用料新鲜得很。

而且因为啥样的食材都能临时买,所以在店里不光能点餐牌上卖的菜,还能点餐牌上没有的。

光是一个小炒肉都能指定用不同的辣椒炒,白辣椒、辣的青椒、不那么辣的青椒、剁椒等等,任选。

“可是这边菜市场收摊早,要是晚上客人想吃那道菜的食材卖完了,或者卖肉的老板收摊怎么办?”禾嫒尺好奇地问。

老板说:“那就叫他吃别的。”

老板娘横他一眼,又转头向禾嫒尺解释:“我们主要做附近老客生意,要是客人想吃大菜,大多会提前打电话预定,很少发生这种事。”

说完,老板娘便打电话让卖鸭的给她把鸭子宰好了送来。

……

鸭是禾嫒尺点的,口味鸭,一份就是一整只,标价108。

新鲜宰杀的鸭子被老板当着禾嫒尺的面剁成块,再配上姜蒜用宽油不停炒至锁汁,最后配上干辣椒等调料焖煮入味。

被鸭油浸透的辣椒炒制焖煮过后,辣中带着肉香的味道能从店门口飘到外头去,诱得刚放学的小朋友咽着口水频频往屋里瞧。

然后再背着书包快走几步,回家看看家里的饭好了没有。

而已经成年的禾嫒尺,则可以直接拿起筷子,夹一块鸭肉吃。

偷吃。

刚宰好的鸭子没经过腌渍,切了块后便被直接放进锅里炒,焖煮之后却不腥不膻,反而滋味十足。

粘着骨头位置的皮肉还没完全炖烂,吃起来连着筋。得用筷子夹着骨头,再用牙咬,才能把肉完全撕下来。

撕下来的鸭肉带些嚼劲,在口中每次咀嚼时,口味鸭特有的酱香辣味,便会伴随鸭子独特的香味在舌尖蔓延。

让人很想扒一口大米饭。

但禾嫒尺忍住了。

因为她点的这份口味鸭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晚饭。

她用手机对准已经盛在打包盒里的口味鸭拍了张照,发给陈灵。

然后打字说:你和叔叔阿姨在家等着,我等会儿就带鸭过来!

……

等会儿确实是等了一会儿。

因为禾嫒尺除了口味鸭以外,还点了枯爆肥肠、青椒健身鸡、炒丝瓜,得在店里继续等菜。

当她好不容易将素材拍摄完毕,拎着打包盒准备离开时,又被来店里吃饭的食客们绊住脚步。

主要是食客们听说她是美食探店博主,对她相当好奇,问了好些问题。

近些日子对湘潭也开始产生兴趣的禾嫒尺,便干脆也和大家聊几句,最后还提出一个让她困惑了很久的疑问。

“湘潭餐饮业不算好做,钱赚得似乎也没有很多,有厉害的手艺的餐饮人却不少。相反,大城市人多,物价高,店子要是开得好,能多赚很多很多钱,而且有手艺的餐饮人远远未到饱和状态,为啥不干脆到大城市去开店呢?”

……

拎着四个打包盒前往陈灵家路上,禾嫒尺还在脑海中消化店里食客们对她说的话。

“出生的年代不一样,所以想的事不一样。”

“你会觉得在大城市更容易赚钱,是个更好的去处,主要是因为年轻。”

禾嫒尺听见这句话时,第一感觉其实不太好。因为她以为对方是在笑话她年纪小,没经验。

很快,她便知道人家说的根本不是这个事。

“你看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到处都有高铁,飞机,从南到北根本要不了多久,你从广东过来,坐高铁应该也就四个小时吧?”

“可以前不是啊。”

店里的老食客将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但禾嫒尺几乎瞬间便理解了他的意思。

我国很大,虽说现在交通方便,去哪儿都能坐飞机坐高铁,并且费用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负担得起的数额。

但对于以前的人来说,只要离开家乡去其他省份,就意味着得花上好些钱,坐上至少一天火车。

要是去的地方远一些,花的钱和时间,还会更多。

也是这个原因,在以前的人眼里,他们看到的地图,会显得比现在年轻人看到的更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显得更远。

离开老家,在行动上和思想上,都会变得更为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个问题。

“现在你从别的地方过来玩想找个地方住,用手机随便搜家酒店就可以了,很方便,但是以前不行。”

“我们年轻的时候,出去打个工想进厂,还得托人托关系介绍。到了地方住哪里也搞不清楚,更别说跑到外地去做生意。外地来的人两眼一抹黑,租铺子都不一定找得到方向,说不定还会被骗。”

“对于我们以前那个时候的人来说,能在老家靠手艺能吃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待在老家,安稳是很重要的。”

“我们国家的人本身就有家乡情结。离开老家,要么是发生什么让人待不下去的事了,要么是真的很想出去赚钱。我们一般人能过普通日子就行,如果手艺不错,能在老家过得好,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出去。”

这段话的潜台词禾嫒尺也听懂了。

最厉害那批餐饮人凭着手艺在老家就能过得相当滋润,没必要出去。

所以早些年在大城市里开的地方菜馆,味道才会远不及当地。

……

或许因为心里想着事,禾嫒尺拎着外卖盒走到陈灵家里之前,一直处于恍惚状态。

直到她吃了一口青椒健美鸡。

好香!

香得她甚至忘了这东西是她买回来的,还问陈灵:“这是啥?”

随后获得陈灵一个惊讶的表情:“你想啥呢,赶紧回魂。”

“好的。”禾嫒尺老实地应着,开始给自己夹菜吃。

她打包回来的菜,已经全部重新热过一道,被全部放进陈灵家的碗碟里。或许是因为去掉打包盒,所有东西看起来就和自家做的一模一样。

最大份的口味鸭已经被放进锅里,在电磁炉上温着。

伴随电磁炉滋滋作响的声音,口味鸭的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泡,看起来惬意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8/15页)

很。

禾嫒尺打包时想的是老在陈灵家里蹭吃蹭喝似乎不太好,偶尔也得请一次客。反正她吃饭不要钱,而且四个人一块吃还能多点几个菜。

结果陈灵家爸妈倒是不好意思了。

“哪有让客人请客的道理。”然后非要给她打红包。

禾嫒尺郑重拒绝后,陈灵她爸珍重地掏出一年前不知谁送的茅台,说是要跟她喝一杯。

听说禾嫒尺不喝酒,他还有些失望,现在正啃健美鸡吃。

青椒健美鸡的成品模样,其实跟禾嫒尺想象中不太一样。

点菜前,她以为这是用青椒炒的鸡,结果出来的成品看着确实很青,但青的却是大蒜叶。

辣椒用的是红尖椒,跟青椒没有半毛钱关系。

更离谱的是健美鸡,它居然是田鸡!

起名逻辑叫人不能理解,却不影响它的味道。

猛火呛炒的田鸡肉细腻滑嫩,配上吸了酱汁的大蒜叶入口咸香鲜辣,就连炒菜时作为配料放在里面的大蒜都香,陈灵妈妈就捡着菜里的大蒜和辣椒圈吃了好几口。

吃的时候还一边吃一边点头表示自己对味道的认可。

看见这一幕的禾嫒尺在心里悄悄给她比大拇指。

不愧是湖南人,直接吃辣椒,真生猛。

结果一转头,便发现坐在她旁边的陈灵也在吃尖椒圈。

吓得她连忙给自己夹了一块肥肠。

“咔嚓。”

这是肥肠被咬时发出的声音,光听声就知道它吃起来嘎嘣脆,跟平时吃起来的耙糯肥肠完全不同。

枯爆肥肠做起来工序不少,得先加去腥的香料煮熟,宽油爆炒至类似炸过的样子。最后再加上豆瓣酱、各种不同的辣椒、酱油、红油等调料炒香,最后撒上一把蒜叶出锅。

它看起来和川菜中的辣子肥肠有些相似,真吃起来又有风味上的明显区别。

脆中带着少许糯的焦香肥肠伴着半生的清脆蒜叶一并咀嚼,特殊的口感极易让人上瘾,忍不住吃一口,扒一筷子饭,又再来一口。

正当禾嫒尺用口味鸭、肥肠、健美鸡配着下掉一碗米饭,正想再添一些时,她发现同样刚吃完一碗米饭的陈灵走进厨房,拿出几个勺。

“喏,给你。”她往禾嫒尺手里塞了一个。

“给我勺干嘛?”

端着碗准备盛饭的禾嫒尺站在半道上疑惑得很。数秒后,她便看见陈灵用勺子就像盛汤一样往自己碗里盛丝瓜。

等她将碗盛个半满,才勺起丝瓜往嘴里送。

被切得薄薄的丝瓜片炒过以后软得不成型,泡在奶白色的汁里就像汤一样软滑。

只需送到嘴边轻轻一吸,带着淡淡奶香味的丝瓜片便会伴随汁水滑进嘴里,将荤菜带来的少许油腻感洗刷得一干二净。

第216章

四道菜花费共计232,一个踩雷的都没有,四个成年人吃得心满意足。

这让居民区小店的含金量在禾嫒尺心中持续上升。

饭后,禾嫒尺与陈灵一家告别,步行走回酒店。

九月底的湘潭虽说白日里还是有些热,但晚上已能感觉到些许凉意,极适合散步。

路上人不多,车也不多。走路时哪怕不看路乱走,也不容易撞着人。

开车也同样,路上车不多,路还多是直道,而且或许因为城里本来车就少,所以这儿连红绿灯数量都瞧着不多,开车舒服极了。

而偶尔在市里看见的广场,也会显得更空旷。

晚上吃过饭出来跳广场舞的阿姨老太太们数量不多,似乎还未形成大组织。到处都能找到适合跳舞的场地,也不易吵着人。

路边的店铺开得稀稀拉拉,天亮时还在营业的好些店铺已经关了门。

老板们似乎不太需要担忧下个月的房租是否能付得上。想只做早餐就可以只做早餐,想只做宵夜,也可以除了晚上以外别的时候都闲着。

跟鹏城恨不能一天营业25小时,好把房租早早赚回来的感觉区别非常大。

想想也是。

在老家,大家都有房住,赚的钱只管吃喝穿,一个月能进账三千,小日子能过得非常滋润。

开店的老板们说不好连铺子都是自己的,哪天累了直接在门口贴个东主有喜之类的牌子,想不开就不开,反正亏不了什么。

那些开在小区里的便利店、针灸馆、更是随便。

人少的时候,老板很有可能会直接回屋睡觉。

真有啥事,喊一嗓子总能找到人。

除此之外,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别的,但目前只是过客的禾嫒尺,还不太能察觉到。

现在的她,能知道的是——

“啊啊啊,我洗的衣服还在酒店烘干机里没拿出来!”

……

“你知道网上的那些美食博主吗?就是探店拍视频的。”

“对,今天来我们店了,拍好多东西。”

“她叫啥名字,粉丝多不多?哎呀,我忘问了,但应该还不错吧。之前我们这儿在网上火的卤味视频就是她拍的,今天下午我还把视频转发到朋友圈来着,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行,你看着,我忙,先不跟你说了啊。”

半坡酒家的老板挂掉视频电话后并未忙别的事。而是在通讯录上划拉几下,又点进另一个朋友的聊天框,向对方发起视频邀请。

“哎,老刘啊,现在闲着不?跟你说个事。”

“你知道网上的那些美食博主吗?就是探店拍视频的……”

他在干嘛?

他在显摆。

和某些看见探店博主进店拍作品,就会马上联想到店子爆火后能赚大钱的店主不太一样。

这家店的老板在知道禾嫒尺是探店博主的下一刻,心里想的便是他这回能显摆了。

而且显摆目的没有别的,就是纯显摆。

有种‘这回总算轮到我了’的感觉。

就这么会儿功夫,他已经打了五个视频电话还不算完。

再这么下去,两小时后他估计能联系上自己的小学同学,小学老师也很难跑掉。

“你咋这么烦人呢。”老板娘见他视频电话打个没完,忍不住说他一嘴,然后又继续刷小迟没吃饱账号的往期内容。

嘴里还小声嘟囔:“她什么时候会把在我们店里拍的东西发出来啊?”

等发出来,她也转发到朋友圈去,让朋友帮忙点点赞。

两人不愧是夫妻,一晚上过去居然都没把事往钱的方面想。

但实际上没把事往钱方面想的,还有两位。

——两家卤菜店的老板。

在菜市场开卤菜摊的阿姨发现特意来买卤菜的客人变多了,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再多做点,好多卖些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9/15页)

而是:“哈哈哈,你们晓得我今天几点就把东西卖完了吗?下午四点不到!”

“那谁还在往菜上喷水呢,我东西一收打牌去了。”

美味卤菜店的年轻老板想法和大家区别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她对网络更熟悉,想法更实际些:“以前一般到晚上6~7点才能把东西卖个七七八八,现在能5点之前关已经挺好。”

“网络效应其实持续不了太久。特别是湘潭人本来就少,估计要不了太久又会变回去,以后能维持在6点前把东西卖完就不错啦。”

“多做些?多做我一个人弄不来,得聘人帮忙才行。网络热度要是不能持续下去,聘人也麻烦,看看以后会怎样再说吧。”

……

大家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距离禾嫒尺正式发出湘潭第一部正经探店作品,刚过去一天。

湘潭本来人就不多。

禾嫒尺发的探店内容对于本地人来说不算少见,所以虽然作品在网上有一定热度,但目前为止,也就吸引了好些本来就住在附近的本地居民。

网友们看了新鲜出炉的探店视频虽然馋,却不可能仅因为一个卤菜就跑到湘潭去玩。

毕竟这儿能作为旅游景点的地方很少,较出名些的仅有伟人故居。

伟人故居现在算韶山的,跟湘潭市中心还有些距离。

游客们真去那参观,也是直接往韶山去,根本没湘潭什么事。

所以发布湘潭相关的美食作品,是真的有些吃力不讨好。

随着小迟没吃饱账号粉丝数量越来越多,禾嫒尺每次出的新作品,能挣到的影响力、以及收入都越来越多。

平日里禾嫒尺要是费这么大劲剪猫meme搞笑短视频,又在各大平台分别上传竖屏、横屏视频,光靠影响力收入都不知赚多少去了。

但现在一天过去,嗯,房费都没赚回来。

不过现在的禾嫒尺根本没留意这些问题。

脑子里暂时只有:

刚才那顿饭好香啊。

打包也好香。

湘菜好像重热一遍,甚至隔顿隔夜吃还是很好,口味鸭的汤汁拿来煮粉是什么味呢?

然后开始新的一轮工作。

她又有新灵感啦,新作品就叫《广东美食博主偶遇湖南湘潭居民小店》好了。

嗯,很朴素。

不过,除此之外,她还要再剪一部猫meme视频。

这部视频的标题要起得吸引眼球一些。

……

一日后。

“噗,她最近到底遇到什么?这是咋了!”

前些天刚问完小迟是不是被盗号的郭盼看着刚发出来的新作品直发笑。

又是一部猫meme短视频。

名字叫《重生之广东美食博主大战湖南湘潭健身鸡》。

首图是两只网上很火的骂人猫和委屈猫。

猫咪中间P了一张图,图上还打了马赛克,马赛克上还写着三个字:健美鸡。

视频前半部内容是左边的骂人猫问右边的委屈猫,为啥青椒健美鸡里没有青椒也没有鸡。

后半部内容是作者本人吃了一口青椒健美鸡以后不再骂人,开始不停大吃的模样。

最后还配上一张真香图。

看前边时郭盼还在哈哈大笑,看到后边又开始好奇。

好嘛,到底什么味啊?

还没等她想明白,视频便自动跳转,跳到小迟刚发的新作《广东美食博主偶遇湖南湘潭居民小店》上。

青椒健美鸡就是这部探店视频里,小迟吃的其中一道菜。

郭盼看视频时带着对青椒健美鸡的好奇,看完之后却被枯爆肥肠牢牢吸引,甚至开始在脑海中模拟它的味道。

在哪儿能吃来着?

她开始翻评论区和简介。

“湘潭?”

“前两天的卤菜好像也是在湘潭,我记得湘潭好像距离长沙挺近。嗯……明年本来就准备去长沙来着,正好,先搜一下具体位置在哪再说。”

转头,这篇视频便也被她丢进了收藏夹。

……

像郭盼这样的网友数量不少。

禾嫒尺连发两部湘潭相关作品,终于提起全国各地网友对这个城市的兴趣。

但也仅仅只是让这些作品进入大家的收藏夹,成为以后到长沙玩时,可以路过一下的地方。

但对于湖南本地,甚至目前就在长沙生活的网友,作品的吸引力就似乎变得更大了些。

例如人在长沙的周寻,便早在看过前一天的卤菜视频后,已经联系自己的湘潭朋友帮忙代购过一次虎皮鸡爪和卤干子。

刷到《广东美食博主偶遇湖南湘潭居民小店》时,他存在冰箱里总舍不得吃的虎皮鸡爪,还剩个底子没吃完。

最后一块卤干子已经没了,刚被他老婆吃完。

她还吮着手指上残留的卤汁问:“你从哪儿买的,买少了,再买些呗。”

周寻摸着下巴琢磨片刻。

然后分别在手机上搜索卤菜店和半坡酒家的具体位置。

最后冒出一句:“周末我们去趟湘潭怎么样?”

……

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写。

这是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上的一句话。①

湖南省很大,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饮食习惯,不说别的,光是米粉种类就多得数不明白。

这句话说起来或许没那么严谨,但至少提点了湘潭在湘菜中的地位。

作为美食博主,禾嫒尺算是误打误撞来对了地方。

最开始那几天想着只是来探望陈灵,她没为这个城市做任何功课和攻略。

但再多待上几日,在城市里多去几个餐馆,尝了好些以前没吃过的东西以后,她的舌头早已让她察觉出这个城市在美食上的份量。

这让她的行动陷入探店、发作品、续房、再探店发作品的循环。

在此期间,她频频在自己的作品底下能看见好些湘潭网友热情地给她推荐各种各样的美食。

看了推荐的禾嫒尺,很难不循着当地人的脚步去试探一二,导致她离开湘潭的日期一直在不停往后推。

或许因为自从来到湘潭,禾嫒尺偶尔会剪一些好笑的猫meme视频。

又或许到湘潭之后,她的作品数量一致在涨,且发得特别勤快。

在发出第七部湘潭作品之后,禾嫒尺的行为便在网上成了一个梗。

国庆前期,这个梗爆发了。

第217章

#广东美食博主到达湖南湘潭后画风突然抽象!

#广东淡人在湖南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老实人,但被阴湿室友盯上了 老婆今天还回家吗? 赶海捡到了特殊海洋生物[末世]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小师妹她力大无穷 我靠捡垃圾纵横修真界 是你攻略不下的男二 霸道王爷轻点宠 反派什么的不干啦 彭格列雷守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