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200-210

200-21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权杖玫瑰[无限] 林想起陆琮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哥儿身份暴露后,他被迫成亲了 [红楼]首辅之妻 [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综武侠]守刀待兔 [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 吃瓜心声泄露后成了瓜田之主 我不可能和反派HE

原本这也没什么,毕竟博主和网友之间的感情要慢慢培养。

要是打这之后徐宓再多看几次她更新的美食笔记,觉着有意思,或许不久之后便会慢慢对她拥有更深的印象,像其他粉丝一样对她本人有更多了解。

可惜没这个机会了。

这回小迟推荐的冯翠蓉烙锅店她上个月刚因为看完其他美食博主的推荐去过。

不好吃。

所以当徐宓看见新推文,认出内容指的是哪家店后,也没细看,便直接点了取关。

这种店也推,没操守的美食博主,拜拜了您。

只是哪怕她点了取关,这家店的信息,也依旧会进入她的眼中、耳中,根本逃不开。

因为冯翠蓉烙锅店所在的小巷虽然不是大路,却是徐宓上下班必经之地。

——走这抄小道,能让上下班路程节省5分钟。

取关小迟后没过几天,她下班时经过便都会发现,这家沉寂一段时间的店子莫名其妙又火起来了。

没仔细看推文的徐宓不认为客人变多是因为这家店的味道发生了改变。

她想的是:粉丝多确实推广起来更暴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6/15页)

美食博主真好赚。

但赚不到她的钱。

踩过坑的女人心如磐石绝不动摇!

本来是这么想的。

可是没过几天,她的同事们便开始讨论这家店的事。

“听说这家烙锅很好吃啊,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啊。”

“上次住附近那谁晚上路过,说是哪怕晚上十点里头依旧几乎满座,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到底什么味?”

“隔壁部门有人去过,还给我安利来着,别的不说,门口小摊的洋芋粑粑看起来好像还真不错,据说鹏城目前就只有这家有这种做法,我光看图就馋,我在想我们要是工作日下班直接过去是不是不用排队?”

这些话动摇不了徐宓,但她在公司最好的朋友听了却相当心动,非要拉着她一块去。

徐宓:“你别听人家瞎说,我以前去过,不好吃。”

她朋友:“你什么时候去的?最近改过版,据说味道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你改版之前去的?太好了,能用交易记录换赠品啊!”

心如磐石的徐宓经不住好友的轰炸,于是带着消费记录稀里糊涂地坐进店里,嘴上还记着提醒朋友:“你少点几个菜,真的很腻,齁嗓子眼的腻,点多了吃不下的。”

直到她不情不愿地吃下第一口泡上活油蘸水的烙肠。

“我们要不再加份鸡脚筋?”

当然,这天晚餐之后,小迟没吃饱便再次出现在她的关注列表之中。

*

作为一篇针对性比较强的广告,其实《重新开张,贵州小吃正餐一网打尽,东城区地铁口附近的贵州烙锅店!》的数据热度比不上禾嫒尺的大多数往期作品。

毕竟这不是面向全国观众的内容。

蓉姐的店确实是盘活了,禾嫒尺也收到不少广告费,粉丝倒是没涨多少。

而且去过店里消费的粉丝,对她的印象,其实也仅是维持在,小迟推荐不塌房,哪怕接广也会比较负责任这个事上。

绝大多数网友都没察觉到其实冯翠蓉烙锅店变好吃有她一份功劳。

毕竟大家关注的点不在这个地方。

只是网友们不在意,却有别人在意,例如在鹏城开饭馆的老板们。

第205章

上班也好,创业也好,只要出现社交,就有可能受到同行或是同事的关注。

冯翠蓉烙锅店也不例外。

这家店算是贵州火起来之后,在鹏城相对较早开的烙锅店。刚开业不久就开始做活动,买推广,能不能吸引顾客先不说,总归同行的目光肯定是吸得足足的。

有些同行会好奇贵州菜在鹏城能不能开下去,有些开在附近的商家则担心会被抢生意,还有些是纯馋,看完推广想吃。

距离冯翠蓉烙锅店仅50米,大哥烤肥牛的老板谢大哥就集合了以上三种想法。

他既馋,又好奇,还有担心自家店会被抢生意。

所以蓉姐店子开张后不管有啥动静,谢哥都在对面悄摸盯着看,刚开业那几天还凑热闹跑店里吃饭来着。

尝过一次他便知道,蓉姐的店跟他的店构不成竞争关系。

不出所料。

附近的居民没尝过贵州烙锅,见到新奇玩意多是想着来凑个热闹,所以最开始店里还挺热闹。

不过热闹没多久就歇菜了。

没有回头客。

随后谢哥便又瞧着蓉姐想法子自救,开始找各种美食账号买广告,做营销。

营销好使,刚买那会儿店里确实热闹过好些天,每天店里都会来一批以前没见过的新客人。

可惜啊,新客人没能成为老客人,热闹没持续太久,又歇菜了。

甚至过去一个月以后,居然直接关了门。

就在谢哥感叹鹏城生意不容易做,瞎开店容易倒闭时,他发现对面并未准备卷铺盖跑路,而是不死心,又开始一轮新折腾。

先是不知从哪儿整了辆小推车摆在门口做一些贵州小吃,瞧着像是揽散客用。

随后又拖了台立式空调回店里,弥补店内空调不够冷的毛病。

最后给员工们进行一轮新的培训,又添了些新菜品才重新开张。

看起来很努力,但效果——

还真不好说。

在鹏城餐饮业摸爬滚打多年,没少见同行倒闭的谢哥什么套路没见过?

关门重开的同行当然也有。

有些店甚至换个招牌就能重开一次,为的就是打个新店名头,好再吸引一次以前没能抓住的客人。

按照谢哥的经验来看,通常这么做的店家会在重新开业时买一次营销。

于是他在冯翠蓉烙锅店重新开张当天,便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最新美食推荐。

果然叫他找着了。

小迟没吃饱推的。

还是公众号与小紫书双平台推荐。

其实到这个时候,谢哥依旧不看好冯翠蓉烙锅店的发展。

但凡买过营销的餐馆老板们大概都能知道,营销其实也就前面几次比较有用。

等营销的次数多了,之前到店消费的客人没能成为回头客,后面再怎么买广,效果都只会越来越差。

这就叫曝光饱和。

出现这种情况的餐馆到了最后,哪怕上架各种优惠套餐都不好使,只会让亏损越来越大,还不如趁早关门。

所以看到推文的谢哥,也仅是说:“看看这回的营销能抗几天。”

随后,他没事时,便蹲在自家店门口朝冯翠蓉烙锅店的方向看。

想看看这家店过多久会恢复以往那般冷清。

*

认为冯翠蓉烙锅店过不了多久,又会恢复原来那般冷清的人不仅只有谢哥,还有其他同行。

甚至连蓉姐本人也有这种担忧,毕竟她之前已经失败过,信心总归没有刚开始时足,忐忑得很。

随着日子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人未见少,蓉姐也未能放下心中担忧。

同行们更是说:“毕竟小迟粉丝不少,而且之前刚做过不错的贵州探店内容,估计能给店里拉不少新客。”

后来周末来临,客人变得更多,店子开始盈利,蓉姐也仅是略松一口气。

同行们则是认为:“周末客人多那是当然的,所有餐饮店,甚至商场卖衣服卖玩具的店生意都比平日好,再看看吧。”

随后周末过去,冯翠蓉烙锅店的客人也未见变少,大家才发现事情似乎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而蓉姐本人,则是最清楚的一个。

她店里开始出现回头客。

上周重新开业后才来过的客人居然没过多久又来了,还带上新的朋友!

接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7/15页)

子的经营情况眼瞧一日比一日更好。

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直接把给小迟的广告费挣回来,再往后就是纯赚!

算过账的蓉姐一高兴,便开始到处说自己的经历。

“这回买的推广是所有推广里面最贵的一个,也是最值的一个。”

“物有所值啊,她不是光拍点照片视频就走了,后面还来了好几趟在店里试菜,又教我鹏城热的时间长,所以开店空调一定要足,除此之外还提了很多不怎么花钱的建议。”

“哎,对,她也不是所有店的广告都能接,一时半会说不明白。”

“哦?你想听?那我细说了啊……”

说出去的话一传二,二传四,没多会儿便变着花样传到其他同行的耳朵里。

纳闷烙锅店怎么越来越火的谢哥也听到了。

与此同时他还从自家员工口中收到另外一个消息。

“对面在做活动,说是以前在店里消费过的客人只要出示重新开业日期之前的消费记录,就能获得免费赠品。”

“哥,你之前不也去过一次吗,要不也去领一份?”

谢哥:……

好像也不是不行?

对了,先给小迟没吃饱点个关注,下回有需要找她试试。

*

粉丝每天都在上涨的禾嫒尺不知道自己的关注者里最近多出许多商家。但她能察觉到找她接广的鹏城老板突然多了起来。

这让她有些忙。

毕竟她不能什么广都接,得找本身就不错的,或是像蓉姐那样自己能找出改善点,而且愿意配合改善的店。

所以,她便照着合作申请名单进行筛选——

也就是到处吃东西。

听着好像很爽对吧?

其实不一定。

会想买推广的店子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

刚开业想快速推广的类型在里面算好的。那些开了一段时间还在亏损的店子,味道肯定多少有些问题。

禾嫒尺在这些有问题的店里吃了好一段时间,差点吃出工伤来。

如果每次筛选都有好结果,其实工伤也不算什么,总归后面的成就感能拯救她。

可惜呀,像冯翠蓉烙锅店那样的店子其实不那么多。

某些店的问题出在厨子身上,禾嫒尺根本无法提意见,只能不接。

有些问题则是出在禾嫒尺还未见过的盲区,她不会的部分当然不可能乱提意见,也只能不接。

而有些问题她懂,店家也明白,却不一定会配合处理。

就像现在碰到的这家七七烤肉店。

七七烤肉店的问题非常典型。

这家烤肉店刚开业的时候客人其实不少,最开始的时候,店内所有烤炉都是用的纯碳炉。

而且烤不同的肉,店员会给客人配不同的烤盘或烤网,所以体验全程都很好。

只是后来老板看店里客人多,老换烤盘和烤网忙不过来,便干脆统一店里的烤盘种类,并且垫上吸油纸。

这样哪怕纸脏了,店员只需换纸就行,方便省事,少请几个员工也忙得过来。

后来事情便如他所愿,哪怕少一半的员工也能完全忙过来。

因为客人不来了。

隔油的吸油纸其实也多少有些隔热的作用。

炉子底下的热气无法完全透过烤盘传到肉上,热力温温软软地,肉半天烤不熟,好不容易熟了,也不香。

尝过一次的客人哪还想再来第二次?

这种问题解决起来虽然有点费事却不怎么费钱,禾嫒尺能察觉,也好提意见。

但当她跟老板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对方不知怎么想的,就是不退让,说是按照以前那样做,赚得不多,事却多。

对于禾嫒尺来说,这种关键问题只要谈不拢就没办法合作。

她也不愿意跟人扯皮,反正找她推广的老板多的是。

通常碰上这种老板她也不多劝,说:“那有机会下次再合作吧。”

拜拜。

*

小迟不是所有推广都愿意接的事,在鹏城餐饮界的小圈子里,被当成茶余饭后的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开始说这个事的人,原本是被拒绝过,想着把事说出来让大家嘲讽几句。只是听的大部分人却觉得这样的博主似乎还挺靠谱。

毕竟被拒绝的又不是他们。

而且再细想一层,如果以后她愿意接某家店子的广,是不是就证明她肯定了这家店有值得被推荐的地方。

四舍五入算一算,她这是不坑钱呀,推不起来的店她宁愿不赚钱也不推荐!

而且隐约听说她还会帮着合作的店家试菜,出一些经营上的主意是吗?

不错,先关注一下,以后要是有需要可以联系她。

*

最近禾嫒尺虽然依旧有出门探店写普通推文,频率却稍微变少了些。

因为她在做完自己接取广告的每月任务以后,所有报销金额在花不完的情况下不会清零,而是能留到以后用,而且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用。

也就是说——

她可以攒钱搓一顿大的!

吃啥好呢?

对哦,中秋节快到了,要不整点大闸蟹吃吃?

第206章

中秋吃大闸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但实际上禾嫒尺老家早年间并没有在中秋吃蟹的习惯。

毕竟她家附近又不产大闸蟹。

禾嫒尺第一次知道大闸蟹是因为她爸。

她爸早些年没事喜欢看点港剧,在电视剧里,他见香港人似乎挺喜欢吃大闸蟹,还将价格炒得极高。

当时禾嫒尺老家还是一斤青菜不到一元的物价,但大闸蟹的身价在香港酒楼里随便就要三五百港元。

而且据说三五百一只的大闸蟹还算特价蟹。

看电视剧的禾爸爸被价格唬得大吃一惊,寻思这到底什么神仙美味,卖这么贵?于是开始对这种老家不多见的螃蟹产生了兴趣。

后来某天逛菜市场时,他发现菜市场里居然也有大闸蟹卖,而且才几元一只,便赶紧买几只带回家试试。

第一次买回家的大闸蟹味道不好,便边吃边念:“我买的大闸蟹不好吃肯定是因为太便宜,据说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很贵很难买,但是蟹黄多,爆得到处都是。哪天发财了给你们买几只尝个味试试。”

后来她爸没发财,传说中的阳澄湖大闸蟹当然也一直没买来。

不过打那以后,倒是每年秋季,她爸都偶尔会在应季的时候买些大闸蟹回家试试。

吃大闸蟹就像开盲盒。

有时买的蟹难吃极了,蟹黄希软不说,还发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8/15页)

有时运气好,哪怕几块钱一只买的螃蟹也能碰上爆黄爆膏的好货。

每当这个时候,她爸便又会念叨:“几块钱的螃蟹都这么鲜,也不知阳澄湖大闸蟹是什么味呢?”

不过他也就念念,买是不能买的。

贵啊,哪里舍得。

而且听说阳澄湖大闸蟹不好买,小城市里的几乎都是假蟹。

毕竟小城市消费力没那么高,真蟹都运大城市卖去啦。

就这么的,禾嫒尺被他爸一年年念着长大。后来哪怕老家没有中秋吃螃蟹的习俗,每到九月十月,她也大概知道在这段时间应该买大闸蟹吃。

所以当禾嫒尺在接近中秋,冒出想买些贵东西尝尝的想法时,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便是大闸蟹。

今时不同往日,她有钱了!

而且买东西吃还能报销!

阳澄湖大闸蟹,买!

中秋当日,禾嫒尺提着刚从商场大闸蟹专卖店里价值1288的4公4母礼盒套装,衣锦还乡。

……

中秋,傍晚。

香山市装修有些旧的三室两厅楼梯房里,比平时都要热闹几分。

尤其是餐厅。

紧挨着厨房的餐厅正中摆着一张大方桌,桌上已堆满各式各样丰盛菜品,只是最中央的位置暂时还空着,显然要留给今天最硬的大菜。

“大闸蟹还有十分钟才蒸好,来,先吃饭,凉了就不好吃啦。”

听了她爸的话,刚洗完澡换上家居服的禾嫒尺赶紧乖乖跑到饭桌边上坐好,然后抓了只虾吃。

而刚在厨房忙完的禾仁善倒是没坐下,他不知从哪掏出一瓶黄酒摆到桌上,说:“大闸蟹得配黄酒吃才香。”

禾嫒尺她妈妈祝文芯见了倒是好笑:“你仪式感很足啊。”

禾仁善拆着黄酒封说:“那当然了,毕竟要吃我女儿带的阳澄湖大闸蟹啊,好东西!”

随后,他又催:“赶紧吃点东西垫垫,螃蟹寒,空腹吃容易拉肚子,所以才要配黄酒。”

禾嫒尺又听话地夹了一条香煎蚬鱼①放碗里,用筷子拆肉吃。

秋天应季的美食不光只有大闸蟹,蚬鱼也是。

四季都能打捞的蚬鱼在秋天时最为肥美,自带鱼油。

两指宽,一掌长的细长小鱼稍微用盐腌过再煎,便能煎出一碟黄橙橙的鱼油来。禾嫒尺小时候筷子用不明白那会儿,便喜欢趁着刚出锅还热时直接用手撕着鱼肉和皮吃。

焦香的鱼皮裹着已被煎出油来的鱼肉,嚼着香得叫人上瘾,就连被煎脆的鱼尾都能直接带骨嚼碎了吞。

吃下两条煎蚬鱼,禾嫒尺又将筷子转到一旁的蒸蚬鱼上。

配上葱花姜丝清蒸的蚬鱼与煎鱼风味完全不同,仅在秋季时才会出现在她家饭桌上。

蚬鱼算小鱼,鱼肉极嫩,蒸制后并不好夹,所以平时大家更喜欢煎着吃,但秋天的蚬鱼是特别的。

禾嫒尺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嫩到容易散开的鱼肉放进嘴里。

肥美的海鱼因为准备过冬而囤下的脂肪经过蒸制,早已化入每丝鱼肉里,只需用舌头轻轻一抿,一阵专属这种鱼的油脂香气便随着鱼肉碎裂,从舌尖漫延至整个口腔。

“今天的鱼好肥!”

难得尝到一回这么肥的蚬鱼,禾嫒尺直接勺筷并用,将鱼直接捞进碗里,夹起鱼尾,连肉带刺嘬着吃。

她爸妈见了还急。

“哎,小心刺。”

“别光吃鱼,也吃点菜啊。”

“喝汤不?秋冬天气燥,喝汤下火。”

……

十分钟后。

禾嫒尺把桌上的菜都尝个遍,还在她妈的催促中喝下一碗不知煲多久的老火汤,备受期待的清蒸大闸蟹才被端上桌来。

“好像是和平时吃的不一样哈,壳干净多了,而且个头还大!”

说着,禾仁善还掏出手机拍了张照,估计吃完饭就要显摆去。

禾嫒尺搓搓手,在一家人期待的眼光下,掀开第一只大闸蟹的壳,准备看看贵一些的大闸蟹里头到底长啥样。

结果——

大家沉默了。

半响,她爸才憋出一句:“螃蟹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可能下一只黄比较多呢?”

说着,他也开始拆他手上的螃蟹。

然后——

大家又沉默了。

不是吧?空壳?贵螃蟹也这样吗?

1288元8只,虽然没有港剧上的贵,但在专卖店里已算贵价礼盒,不管怎么说都算不上便宜货,怎么会这样呢?

就在禾嫒尺琢磨自己是不是被坑的时候,凡事都喜欢往好处想的她爸倒是没想太多,决定先给自己掰根蟹腿肉吃。

“螃蟹很干净哦,腮都是全白的,我们以前好像没买过腮这么白的螃蟹吧?”

“蟹肉还挺甜,和平时吃的螃蟹味道不一样哎。”

“这个稀拉的黄还带着一股甘香,不错不错。”

“你看这只黄是不是稍微多一些,哎,你刚才拆的那只是公螃蟹,公螃蟹的黄就是会少一些,来,吃只母的吧!”

原本刚准备掏出手机,准备拍照质问老板怎么回事的禾嫒尺听了她爸的话,想了想,决定暂时放宽心,先吃再说。

不过照片还是要拍的。

“咔嚓”

留个证据。

……

晚上,吃饱饭的禾仁善把刚才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顺带地,还提了一下螃蟹的产地和大小,隐晦地告诉朋友们,他吃了一顿贵螃蟹。

螃蟹黄不多这个事似乎根本不影响禾仁善显摆,他正跟尊佛似的呆沙发上乐呵。

还发语音。

“我女儿买了一大盒螃蟹,过节呢,她回来了,呵呵呵呵呵。”

“螃蟹在鹏城大商场里买的,个头好大。”

“多少钱?哎,说这个事情多没意思,应该不少吧,毕竟在专卖店里买的。”

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吃螃蟹的祝文芯已经把刚才的螃蟹忘了,正挨在禾嫒尺旁边看电视。

同样已经吃饱饭的禾嫒尺则翘着脚半靠在沙发上,吹着不咋凉快的风扇,用她那双洗过好几次还是有螃蟹味的手,和卖她螃蟹的商家聊得有来有回。

确切地说,这俩其实在对峙。

更确切地说,禾嫒尺在质问他,为啥螃蟹里黄那么少那么稀还发苦。

虽说她的螃蟹钱能报销,但这个价买到这种品质的螃蟹,确实是过份了些。

穷过的禾嫒尺坚决不能忍。

1288啊!她穷的那会儿一个月在吃喝上都花不了这么多钱!

尽管现在花的不是她的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9/15页)

但黄稀拉的大闸蟹破坏了她的中秋节,还破坏了她对大闸蟹的期待跟幻想。

气死她了!

越想越气的禾嫒尺两手打字速度已经快到临界点,然而聊着聊着,她又慢慢缓了过来。

因为她通过和商家沟通后得知,大闸蟹空壳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季节和天气。

今年太热。

养在水里的螃蟹不会按照日期成熟,只晓得感知温度。天气热,水热,螃蟹就觉得秋天还没到,愣是不出黄,也熟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商家卖给她的螃蟹确实是当前较好的一批货,但哪怕是好的批次,目前也仅能做到蟹肉干净、黄稀软。

说白了,今年的中秋,母蟹有黄就已经不错,公蟹大多还在空壳状态,根本不能指望跟往年一样,中秋就能吃上好螃蟹。

原本翘着脚半躺在沙发上的禾嫒尺换了个姿势,最后在聊天对话框中输入一句:“我买的时候怎么不早告诉我?”

然后便关掉对话框,不再和商家对话。

她支着下巴想了小半天,开始思考,应该怎么给这家店写评价,毕竟写完评价她的1288才能返还。

要客观一些。

不能乱写。

人家说卖给她的螃蟹已经是当前批次中比较好的螃蟹,是真的吗?

想到这里,禾嫒尺决定上网搜索大闸蟹的相关资料。

她要把大闸蟹扒个一干二净。

第207章

禾嫒尺先是在浏览器搜索后大概得知,大闸蟹的上市时间通常是农历九月左右。

农历九月母蟹成熟,十月公蟹有膏。

嗯,中秋是八月十五,确实不管吃哪种,都稍微早了些。

不过网页上搜的资料基本都是好几年前的旧信息,禾嫒尺思考后决定打开小紫书再继续搜。

小紫书上分享日常的网友不少,有时当百科用比网页搜索还好使,搜出来的内容和网页完全不同。

从最新发表的内容开始往下看,能看到的大闸蟹相关笔记基本分两种。

一种是跟禾嫒尺一样,从去年大闸蟹过季之后便馋了一年,想着中秋有吃螃蟹的习俗,便认为这会儿季节肯定到了,决定买螃蟹吃。

结果不管花多少钱买回来的螃蟹黄都很少。

这类型的网友花了钱又没吃到期盼中的好螃蟹,郁闷得实在不行,只好将螃蟹的照片拍下来,发到网上嚎两声。

另一种则是螃蟹养殖商的广告笔记。

这种笔记就很过分。

不管是视频笔记,还是图文笔记,里面的螃蟹大多爆黄满膏肉厚,要不是禾嫒尺刚搜过相关资料,估计真以为这些素材全都自今年的新蟹,看馋了就下一单试试。

这让禾嫒尺想起今天光顾的那家螃蟹专门店。

有些卖螃蟹的为了多赚点钱,才不管买的人吃着咋样。

毕竟大闸蟹一年也就卖一季,丰收之前那九个月只有支出没有收入。

憋了大半年没盈利,到这个时候可不是只想着先赶紧多捞点钱嘛。

这么想着,禾嫒尺随手划拉小紫书的笔记页面继续往下翻。

翻着翻着,一篇笔记顺滑地进入她的视线之中。

——《大闸蟹上市倒数,给大家看看今天的螃蟹什么样!》

这是一篇点赞数量仅有3的笔记。

笔记首图是一只刚被剥开蟹壳的螃蟹,图片旁边还标着日期,9.17。

是今天。

写笔记的人估计拍照时手不稳,也没找好光源,所以照片拍得不太清晰。

不过哪怕图片瞧着有些模糊,依旧能看出来螃蟹里的蟹黄不多,稀稀拉拉,估摸着跟她今晚吃的螃蟹区别不大。

刷小紫书刷得已经有些发麻的禾嫒尺顺手点进笔记,想再看看里面是否有其他更清晰的照片,却发现笔记图片仅有首图一张。

而文字内容也相当短小简洁:

今年天气太热,螃蟹都不熟,保守估计也要新历10月15日之后才有比较好的流心黄,我们家大概也是这个时间才会开湖捞蟹。

想吃螃蟹的宝宝忍忍再吃啦。

如果想知道大闸蟹的成熟情况可以关注我,我每天会蒸一只螃蟹拍照给大家看哦!

笔记全文估摸着也就100字左右,还没禾嫒尺日常写的就餐点评字数多。

而且没关联任何词条,估计浏览量也多不到哪儿去。

“难怪点赞数这么少。”

禾嫒尺顺手给笔记点个赞,再抬头看了眼笔记作者ID。

名字相当直白。

——许老板大闸蟹。

一看就是个卖螃蟹的。

目前确实对大闸蟹成熟情况很感兴趣的禾嫒尺看了笔记最后那句话,决定点进这位许老板的个人空间看看。

不得不说的是,这位许老板的所有作品看着都不怎么亮眼。却经常在笔记里写一些关于螃蟹的科普知识。

这些内容对于平时逛小紫书打发时间的网友们来说或许不太吸引,但却对目前的禾嫒尺来说很有用。

于是她决定支持一下这位许老板的螃蟹事业,先点关注,然后再点开账号店铺,却发现里面暂时只有一个标价9999的展示链接。?

许老板,你发这么多笔记居然不卖螃蟹吗?

*

许思缈家是太湖边上的螃蟹养殖户,干的事主要就是养螃蟹,卖螃蟹。

主营大闸蟹。

往年家里的螃蟹都是跟人合作着卖,不是叫螃蟹批发商收走,就是批给周边在市场摆摊的摊贩。

而今年,许思缈毕业了,她想给自家开个网店,给网友们卖螃蟹试试。

会产生这个想法,其实主要还是朋友们怂恿的。

她上学那会儿每年大闸蟹只要上市,家里就挑着好的给她寄,让她吃,也让她多分些给自己的舍友同学们尝。

养螃蟹的给自家孩子寄螃蟹吃,总归挑的都不差,能一块分螃蟹的朋友们当然吃着也好。

好些朋友吃完了不好意思再蹭,便直接找她买,甚至还有人买了往家里寄。

一来二去的,她上学那几年居然在学校给家里拉过不少螃蟹生意。还没毕业呢,她的同学朋友们便跟她说:“你回头回老家继承家业开个网店,回头只要吃螃蟹,都找你买。”

“记得给同学打折啊!”

“给挑好螃蟹啊!”

“我们信你!”

许思缈仔细一想,继承家业好像也不是不行?于是毕业后也没找工作,直接收拾收拾,回家养螃蟹卖去。

年纪轻轻,又刚开始卖螃蟹的许思缈和已经在商场叱咤风云好些年的人不太一样,她还天真着。

因为爹妈也在折腾养螃蟹的事,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