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太后难撩 > 完结&番外

完结&番外(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百次危机下的爱恋 被S级哨兵觊觎的F级向导 和离前夜 画指为牢 协议婚姻结束后雄虫穿越了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抬了胆小外室做夫郎 快穿之在年代文里被迫柔弱 我那被老祖宗围观的现代生活! 神元戒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后难撩》 完结&番外(第1/7页)

第121章 尾声

是年六月

“很高兴能够达成此次合作,沈女士。”合同签订后,负责人热情的款待了沈清辞,握手又道:“如果之后您还需要购买船只,依旧选择了我们,我们必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到您。”

买下船只后,沈清辞又请人将船身重新刷了一遍漆,并用不同颜色的油漆,为船只取了一个名字。

沈清辞将漆刷递给了张寰,张寰愣了愣,“要我取吗?”

“对。”沈清辞点头,“取什么都可以。”

张寰思考了片刻,沾着红色油漆,走上梯子,在船的侧身写下了两个大字。

“卷耳。”沈清辞抬头看着船身上的字,随后将张寰扶下梯子。

“出海是远行,海上风险难测,家眷独守空房,必然有无尽的担忧。”张寰解释道,“思念使人愁苦,牵挂也使人,更畏惧死亡。”

“我们如此努力与勇敢,难道不是因为心中有所牵挂。”

“带着牵挂远行,便能更加爱护自己,因为面对家中盼望的人,有心之人,怎舍得她失望与落空,怎舍得她…”张寰抬头看着沈清辞,“独身一人。”

沈清辞听懂了张寰的意思,这首诗,也勾起了她的回忆,死亡前的悲伤与无奈。

她抬头看着船身上两个显眼的大字,“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随后侧头与张寰对视,“我明白了。”

几个月后,船只顺利开回南海,但与此同时,朝廷发生了巨大的动荡。

1908年11月14日,正值盛年,一向身体健朗的皇帝,在瀛台涵元殿忽然驾崩。

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然而作为帝国实际掌权者的皇太后,此时也已病入膏肓。

——京城·西苑·福昌殿——

在一座阴暗的宫殿内,黄昏的暮光随着殿门被打开而照入。

铺满褥子的龙床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老迈的女人,她正是这个腐朽帝国的真正掌权人。

龙床周围围着十几个宫女太监在侍奉,御医跪候在一旁,随时等候救治。

随着殿门的打开,皇太后抬起枯瘦如柴,毫无生机的手,侍奉的人被一一屏退,就连榻上的舶来猫也被抱走。

几个军机大臣,与内务府大臣,慌张入殿,跪拜叩首道:“皇太后。”

她睁开眼,看着亲信的臣子,开口道:“皇帝驾崩了。”

群臣面面相觑,他们明白皇太后的意思,于是请命道:“大行皇帝无嗣,还请皇后裁定嗣君人选。”

皇太后将目光瞥向群臣之首,位临自己最近的一个大臣身上,他的官袍绣着亲王的四爪龙,“醇亲王。”

大行皇帝的异母弟弟醇亲王,跪爬着上前,“臣在。”

皇太后指着醇亲王,“就按之前的决定吧,由你的长子,继承嗣位,并由你来…摄政。”

“嗻。”群臣叩首,遵照执行。

她躺在床上,听着窗前摆钟的声音,黄昏的光透过窗户入殿,殿内一片死寂。

而她,也预感大限将至,于是除了嘱咐大行皇帝的丧事完,也一同向这群军机大臣叮嘱了自己的后事,“予预感不久于人世,大行皇帝大事办妥,速为予料理后事。”

群臣惊愕,因为前不久,内务府刚刚替皇太后办了一场寿礼。

“太后洪福齐天,必定万寿无疆。”醇亲王开口道。

皇太后瞅了群臣一眼,于是挥了挥手,只留下了醇亲王。

“醇亲王。”

随着皇太后的叫唤,生性懦弱的醇亲王爬到龙床前,抬起头哭道:“太后。”

“皇帝驾崩,按照祖制,应该由你来继承嗣位。”皇太后说道。

“臣生性愚钝,难以担当国君之责,还请太后继续摄政,以佑大清,国泰民安。”醇亲王叩首道。

听到这里,皇太后眼角处的泪珠顺着脸上的皱纹缓缓落下,一阵寒风略过,卷灭了福昌殿内点燃的长生灯。

生机迅速流失,就连行动都变得极为困难,尽管对权力仍然贪恋,可当生命走到尽头时,她的贪婪也只能化作不甘与无力,死神降临,她能做的,也只是听命于天。

“已经做不到了。”皇太后闭上眼睛,哀叹道。

与此同时,过继给大行皇帝的,醇亲王的长子也被乳母抱进了宫中,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福昌殿。

只有三岁的孩童,扎着小辫子,穿着玄色的马褂,跨进殿内,看到父亲后,欣喜若狂的跑上前,“阿玛。”

而那榻上已经奄奄一息的皇太后,看着年幼的孩童,生机盎然,羡慕不已。

“快,来拜见皇祖母。”醇亲王拉着儿子给皇太后叩首。

年幼的孩子,站在父亲身侧,呆呆的望向床头。

皇太后吃力的伸出手,孩子看着床边伸向自己的手,看着布满皱纹的手指上戴着漂亮的护甲,于是伸出了自己稚嫩的小手,紧紧握住了手指。

她将之当做是权力的交接,“多么年轻的生命,这个国家,从此,是你们的了。”

然而她不会知道这场权力的交接,也宣告了国家的彻底衰败,她的离世,也宣告着专制政治的落幕,与民主政治的开启。

“皇太后。”醇亲王满含泪水,尽管眼神哀伤,但是心底却盼望着死亡的早些来临,“您一定能好起来的。”

作为大行皇帝的亲弟弟,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却只是以摄政王的身份接管国家,而这个统治了大清帝国长达数十年的女人,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她知道那泪水并非出自真心,但此刻她已经不想再追究这些,她向醇亲王挥了挥手,“去准备吧。”

“皇帝的丧事,新帝的登基典礼。”

“嗻。”

1908年冬,11月14日大清光绪皇帝驾崩,过继异母弟,醇亲王长子为嗣,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次日,11月15日,太皇太后驾崩于西苑仪鸾殿。

——广州——

皇帝与皇太后相继驾崩,国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国,令原本就残败不堪的政府,更加动荡。

接到密电的张仁君,黯然神伤,他明白,苦苦支撑的帝国,即将坍塌,江边的风极大,京城距此千里之遥,哭声满皇城,而这里,生活仍然如旧。

忽然港口传来一声鸣笛声,外来的船只入镜,在审查过后驶入了江边的港口。

“大人,有一条新的船入镜。”一名警察将一份手续递到张仁君的桌前。

张仁君合起电报,看着下属递来的手续,上面还盖着自己的章,眼里却高兴不起来,“她们回来了。”

沈宅

沈念打开大门,替身侧的年轻女子将行李箱提入屋内。

女子小心翼翼的站在门口,仰头张望,两只手紧攥着腹前的衣裙,“姐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后难撩》 完结&番外(第2/7页)

不用这样拘谨。”沈念将她拉了进来,并拿出了一双新的毛绒拖鞋,“来把鞋换上。”

来到陌生的环境,并且是原雇主的家中,平时舞台上自然大方的她,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姐姐,我…”

“你来之前,我已经和妈妈打过招呼了,你就住我隔壁那个房间,早就给你收拾好了。”沈念说道,说罢,还亲自替她换鞋。

“我自己来就好。”她慌慌张张的阻止着。

沈念将她带进客厅,将行李箱暂先放在了楼梯口。

“喝咖啡吗?”沈念转而又问道。

她本想拒绝,但看着沈念等待答案的眼神,于是点了点头。

“你先坐一会儿。”沈念拉着她坐下,她看着沙发旁摆放的相框,里面是两个女子靠在一起,看起来极为亲密的照片,“这是二小姐吗?”她问道。

“对,是清辞和张总督的千金。”沈念回道。

她先是惊讶的瞪着双眼,舞厅那一幕的记忆浮现,于是又不觉意外,问道:“她们在一起了?”

沈念听后一愣,她转身看了一眼她,随后将一杯咖啡端到她的跟前,“可以这么说吧。”

“你怎么会知道?”沈念好奇的追问道。

“感觉到的。”她回道,“那天晚上十三行的火,我看到了马背上的张小姐,她的神色很慌张,好像在害怕着什么。”

“当时你们都在找二小姐,我想,她也是吧。”

“是。”沈念道,“清辞是她救出来的。”

“舍命相救,这样的情谊,即使是真正的夫妻,也不见得有。”她道。

“不过,张总督竟然会愿意吗?还有您的母亲。”她又问道。

“母亲从来不干涉我们选择。”沈念回道,“至于张总督,也不知道清辞那丫头用了什么法子让人家同意的。”

“像张总督那样的人,在广东只手遮天,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动他吧。”她看着相册,眼里充满了羡慕。

站在餐台前的沈念回过头,她看着在舞厅工作,曾一直周旋在权贵们之间的女子,年纪不大,却格外的成熟,“你说得不错。”

就在沈念的话音刚刚落下,屋外便想起了嘈杂的声音,紧接着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

“看来家里有人呢。”沈清辞牵着张寰,摘下头顶的帽子说道。

女子听到门口的动静,也从沙发上坐起,沈念放下手中的杯子,激动的跑了出去。

“清辞。”

第122章 尾声(一)

◎沈清辞:“她是我最重要的人。”◎

听到声音的沈清辞抬起头,便看见沈念从宅子里跑了出来。

“姐姐。”沈清辞拉着张寰的手喊道。

“真的是你。”沈念喜出望外道,“不是说十二月才能回来吗?”

“这次行程很顺利,就提前了。”沈清辞回道。

沈念帮忙提着行李,很快她们就注意到了另外一个跟随沈念出来的年轻女孩。

对沈清辞而言,有些眼熟,见到目光投来,便走上前向二人打了招呼,“二小姐,张小姐。”声音有些腼腆,略微羞涩。

“这是茉莉,你们见过的,上次的舞会上。”沈念向二人解释道,“十三行那边的商业街焚毁得太严重,她没了去处,我就把她接到家里来了。”

沈清辞点了点头,“十三行的话,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而且家里也能热闹一些。”

“外面风大,先回屋吧。”沈念与茉莉一同帮着二人将行李拿回了家中。

桌上还摆着一家人年夜的团圆照,“今天入镜下船的时候,看到街上全都挂着白绫,这是为何?”沈清辞坐下问道。

沈念便拿了一份报纸,“你自己看。”

沈清辞疑惑的接过,报纸上刊登着国丧的消息,她大为震惊道:“皇帝与太后怎么…几乎是同时驾崩的?”

“是,消息传到广州时,民众也很震惊,皇帝如此年轻,且没有子嗣,先皇太后一步驾崩。”沈念道,“所以有人猜测,皇帝的死,或许与皇太后有关。”

“这种话可不能胡说。”一直旁听的张寰提醒道,“即使心里明白,也不能说出口,朝廷再怎么衰败,官府依旧在的。”

“是是是。”沈念连忙应道。

“那这样说,现在是醇亲王当政,一个三岁的稚子,执掌了残败衰微的朝廷吗。”沈清辞看着手中的报纸,火灾过后,对于政治有了一份天然的敏锐与十足的经验,“朝廷,延续不了多久了。”

“不管朝廷如何,现在的时局可是越来越混乱了。”沈念说道。

“姑姑什么时候回来?”沈清辞问道。

“母亲今天去了香港,这阵子应该不会回来。”沈念回道,“不知道你今日会回来呢。”

“无妨,一会儿我还要陪阿蘅回一趟张宅。”沈清辞说道。

沈念点了点头,她坐到张寰的身侧,亲切的问道:“怎么样,这次的旅程,虽然说大多时间都应该是在海上过的,不过晚上的景色很美,她应该有带你去看吧,就是船上的生活有些枯燥。”

张寰点了点头,“能跟清辞一起出去,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令我受益匪浅,也是第一次从书本以外了解到西方的各个国家,增长了不少见识。”

“海上的夜景很美。”张寰又道,“我第一次见到那样的夜空,还是和爱人一起。”

“哎呀呀,听起来,我都要羡慕了。”沈念说道,“那边有歌剧,你们去看了没?”她又问道。

“下船的那天晚上,刚好剧院有一场演出。”张寰点头。

“我先去放行李,你们聊。”沈清辞拍了拍张寰的手背,起身说道。

“去吧去吧。”沈念挥了挥手。

“我来帮您。”坐在沈念旁边插不上话的茉莉也起身道。

“没关系,东西不多,我可以的。”沈清辞道。

“我刚到沈家,也能做一些事情。”茉莉说道,随后便主动帮忙提着行李箱上了楼。

沈清辞的房间,还和年初时离开一样,干净整洁,似乎每天都有人来打扫。

桌上摆着相框,是房间主人的合影,和楼下的略微不同,也许是因为放在房间里的缘故,所以看起来要更加的亲密,二人的关系,也毋庸置疑。

沈清辞将行李放下,茉莉看着桌上的黑白相片,眼睛里在思考着什么。

“怎么了?”沈清辞见她迟迟不走,于是问道。

“您和张小姐的关系,看起来非常要好。”茉莉回过头说道。

“当然,”沈清辞道,“她是我最重要的人。”虽然没有把话说透,但她的意思表达已经很清晰了。

茉莉有些惊讶沈清辞的话,还有刚刚在楼下张寰对她直白的称呼,这个家中的氛围似乎不需要刻意去遮掩什么。

她看着沈清辞,眼里竟生出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后难撩》 完结&番外(第3/7页)

一丝羡慕,“最重要的人。”

沈清辞看着她,忽然明白了什么,从那天舞会过后,沈念便经常跑到舞厅去,“你对姐姐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她说道。

“这不一样。”茉莉走出房门说道。

“怎么不一样。”沈清辞看着她的背影说道,“姐姐只是看起来大大咧咧的。”

“但她不会随随便便就把人带回家。”沈清辞又道,“有些话,她也只是难以言表。”

茉莉转过身,“您和她从小一起长大,您当然可以这样说,但是我…”她低下头,眼里闪过一丝胆怯与退缩。

“这不属于是谁的特权。”沈清辞道,“不需要被赋予。”

“姐姐已经做出了选择,你也很清楚,不是吗?”沈清辞道。

“这不是做出了选择就可以的。”茉莉回道。

“为什么不可以呢。”沈清辞反问,“如果你心里也有想,它就不应该存疑。”

茉莉抬起头,“您和她是姐妹的关系,是这家商行的主人,您的张小姐,是总督大人的千金,这样的关系,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自然可以说出这些话来,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你们当然不用在意,因为你们本就处于高位,名利,金钱,地位都已拥有,又怎么知道我们这种人的所思所想呢。”她红着眼睛道。

沈清辞停顿着思考了片刻,“原来你在顾虑这个。”

“你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吗,重要到,胜过了你对她的喜欢。”她没有去解释什么,只是用了一句问话。

茉莉听到后,眼神呆滞,她未曾想过,但显然当问出时,答案已存于心。

“我想你应该去和念姐姐好好谈一次话。”沈清辞又道,“这要比你一个人在内心唱独角戏要好,它会解开你很多疑惑,有时候,也许你认为的,只是你认为的。”

“两个人相处,不光要听自己的心声,也应该要听一听对方的心声才是。”

“你有权力,处置自己的选择,但是没有权力代替别人做选择。”

沈清辞看着茉莉,“我知道有些事和处境,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有一些话,我想我还是要说给你听。”

“身外之物,是很多人可以获取的,唯有人,我们眼中的人,这世间只有一个,是不可被替代的,绝无仅有。”

“抛开这一切,我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是我,你是你而已,除了自己,任何人的否定都不可作数。”

说罢,沈清辞便出门下了楼,走下楼梯时,张寰的视线在她身上盯了一会儿。

“时候不早了。”沈清辞走到张寰跟前。

“车停在家里的院子里面。”沈念起身将桌上的钥匙给了沈清辞。

“我们从英国带了一点东西回来,我给你放在房间的书桌上了。”沈清辞走到门口,提醒姐姐道。

“行。”

张寰与沈念打了声招呼便跟着沈清辞离开了沈宅。

上车后,她看着沈清辞,“你们刚刚在楼上,是不是说话了?时间有点久呢。”

沈清辞点了点头,“她看着你和我的照片,停顿了很久,所以我才多问了几句。”

“我看出来了。”张寰道,“那种无法言说的感情,是桌上的照片给了她希望吧。”

“也许是。”沈清辞道,“身份地位差,很难让人不畏惧啊。”

“尤其是在面临一些事情上,无能为力之时,因为情感而苦苦支撑的内心,真的会在一瞬间溃散。”

“会让人变得,愈发的憎恨自己。”

张寰侧过头,她知道沈清辞在说什么,那样的无力之感,也曾在她身上出现过,明明近在咫尺的人,却始终无法触碰,“如果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守好自己的界限,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否就可以少很多的烦恼。”

“可是对于感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她又叹道,“一段紧密的关系,不就是要突破边界,如果无法心灵相通,融合在一起,那么不过只是一段时光的消磨而已。”

“正因为艰难,才会越发的难能可贵。”

聊天的功夫,车子已经来到了张宅门口,沈清辞先行下了车,开门的时候,她拉着张寰的手,二人拥抱了一会儿,“好啦,我之所以多说了几句,是因为血浓于水,但是这种事情,应当由她们自己去解决才是。”

“外力始终解决不了内因。”沈清辞又道,随后拉起张寰的手,“我们回家。”

张寰离家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宅中的下人见到后,眼里还透着惊讶。

“小姐。”听到消息的丫鬟,从内院赶了出来,并扑到张寰怀里抽泣道,“您终于回来了。”

“您走了一年,一点消息都没有。”丫鬟摸着眼泪道。

“出了一趟远门,这不是回来了吗,瞧把你伤心的。”张寰拿出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泪,“爹爹还没回吗?”

丫鬟摇了摇头,“最近发生了很多事,老爷比从前更忙了,经常是好长时间都见不到人,上次回来,头发都白了好多,人也憔悴了。”

张寰长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箱子交给了一旁的管家,“这是清辞从西洋给爹爹带回来的,到时候还劳烦您转交给他。”

“小姐不在家留宿吗?”管家接过箱子问道。

张寰摇了摇头,“既然父亲不在,就等改日,父亲回来的时候吧。”

“是。”

第123章 尾声(二)

◎沈璐◎

1910年,广州

暮春三月,广州江边,一艘巨大的货轮上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商人,他们都要依托于脚下这艘船的主人,将工厂中的货物销往海外。

公司成立的剪彩仪式上,站在中间的,并不是众人攀谈的沈氏当家人,而是与她相伴的另一位女性。

清廷已经彻底衰微,官府的威望也在不断下降,而两广总督张仁君,靠着在当地的政绩与威望,还算受百姓尊重。

但现在的时局已经完全不受他所掌控,沈清辞完成了对他的承诺,南方的土地上,多出了曾被朝廷拆除的铁路,但变故却接踵而至,新的执政者收受贿赂,对张仁君下达了新的调令,而将两广总督一职,授予了行贿者。

在一声声欢呼与喝彩中,红色的绸缎被剪开,商人们纷纷上前道贺。

货轮的船舱内,张仁君站在窗边,看着春风泛起的江面,眼里充满了不舍。

“你将公司设立在香港,是正确的选择。”张仁君叹道,“现在各地都在暴动,我治下的两广,也发生了几起规模不小的起义,除了武力镇压,朝廷已经拿不出任何办法来平息民愤,水师提督李淮一直在提醒我,这是叛乱,但当我亲手处决他们时,我的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也许我清楚,这些起义与暴乱,都是为了救国,只是我们的国,与我们的效忠,有所不同。”

“前不久,朝廷的调令下来了,我即将前往江宁,而两广,会有新的总督接替我。”

“新的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后难撩》 完结&番外(第4/7页)

督?”沈清辞惊讶道,“您的政绩有目共睹。”

“新的执政者…”张仁君无奈的摇了摇头,“大清,已走到了穷途末路,要不了多久,就该宣告终结,但身为臣子,我会坚守到最后一刻。”

“新的革命将要在这片土地当中爆发,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终止,这是唯一的救国之道。”这一次,沈清辞的言语已经彻底有了偏向,也有了底气,“这是很多国家走向新生的必经之路,由腐朽走向光明的未来,将要不断的发生变革,是激进的,流血的,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与世界顺利的接轨。”

“我老了,这是属于你们年轻一代的时代,我不要求你继续效忠朝廷。”张仁君摸着白须回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

“您说。”沈清辞走到他的身后,仍然的恭敬的说道。

“善待我的女儿。”张仁君抬头道。

“我答应您。”沈清辞应道,“即使您不提这个要求,这也是我要做的。”

“我不太理解你们年轻人的想法,”张仁君道,“但我深知我的仕途也将走到终点,我无法庇佑她一生。”

“当初同意你的要求,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私心。”张仁君又道。

“我明白,您对朝廷的忠诚。”沈清辞回道,“牺牲个人利益,做最后的挽救,但是一个政权的衰亡,是长久以来积累形成的,非人力可以挽回。”

“即使曾经不想承认,如今也不得不承认。”张仁君的眼里出现了落寞,“不管怎么样,是朝廷给了我机遇,实现了我少时的抱负,我也没有那么伟大,所有的一切都夹杂着私心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让你宣传环保,车诺比什么鬼 说好摆烂拍电影,年度游戏什么鬼 和景光结婚之后 我上交了时空穿梭卡 我的生活变成了游戏 苏格兰水仙观察日志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 师尊是美强惨男二 冉老师别请我妈妈吃饭了 请记住你只是一个配角(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