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310-320

310-3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今年的新年很热闹, 大概是因为打了一场胜仗的原因,皇帝在宫内大办宴席。

今年跟往年有些不同,往年参宴的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 今年多邀请了大学城内出类拔萃的学生,用意如何,众人约莫都有了数。

宴会上皇帝拿出了不少发明, 隆重夸赞了学生,还与他们讨论了太阳跟他们的距离。

皇帝说得来了兴致,聊了两句后把对方塞进了钦天监。

这事满蒙官员并不关心, 钦天监那地方连内务府都能塞人进去, 并不是多需要关注的事。

这里的内务府塞人是指洋人。

宴席上皇帝并未待多久,由着太子领着一群皇子来招待臣子们。

皇帝呢, 已经溜达回了乾清宫, 外间天寒地冻, 走这么一小段距离脚都被冻麻了, 进了暖阁, 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皇帝却闻到了一股异香。

“是佛跳墙?”

佛跳墙是京中顶级的美食, 食材包含山珍海味, 京城中的老饕已经吃出经验来, 连烹饪食材的罐子都得是泡过十年绍兴黄酒的坛子。

作为帝国主人, 皇帝自然也被敬献过这类吃食, 吃完后皇帝就给禁了,太过奢靡了。

当然禁的是御膳房,民间管不着。

这味记忆犹新,一当面就闻出来了。

桌上摆着一个半大的坛子,坛子里金汤闪耀。

除去这一坛子放在炭火上咕咚的金汤, 旁边还摆放着几道菜,有清脆爽口的蔬菜,还有几道凉菜,加在一起也就八道。

宝音起身帮着他脱下大氅,拉着他坐下。

“这是从宫外端回来的,今年有酒楼往外接年夜饭宴席,这佛跳墙也是一次性熬制了十罐,这是派人提前定的,快来坐下来尝尝。”

要是宫里做肯定要耗费大量食材,出点钱去买,这花费的银子跟大量食材来比肯定更划算。

再说只偶然吃去一次,皇帝也不会上纲上线这时候扫兴。

八道菜,每道分量都不多,皇帝在前头吃了点垫垫肚子这会儿并不是很饿。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说明年的安排。

宝音一听几位阿哥都要带出去,放下了筷子问,“四阿哥五阿哥都带出去?”

皇帝笑着点头,“皇子阿哥想要爵位得立功才对,不然开府还是个光头阿哥在叔叔伯伯间也抹不开面子。”

旗人爵位靠自己立功,他不可能给儿子开后门,一旦乱了规矩,之后还不乱了套?

宝音想了想没有阻拦。

“就怕皇太后那关过不去。”

让五阿哥去战场?皇太后还不得心疼死。

皇帝眉头一皱,“此事皇额娘那边想来能够体谅,小五下面还有一群弟弟,他要是光头阿哥,后面阿哥还怎么封。”

“再说跟在朕的身边还怕不稳妥?”

这不就是明着操作给孩子加一点政治资本吗?

看来古今中外做家长的都熟悉这套操作。

吃完饭,两人跑到院子里走走,顺便让东暖阁窗户开开缓缓气。

没有经过光污染的月光打下来,连院子里的积雪都看得清清楚楚。

乾清宫院子里的雪没有烧干净,只扫出来几条走的道来。

倒不是宫人偷懒,这冬日的雪一场接着一场是扫不干净的,回头别把人给冻坏了。

宝音伸出手抓了把雪揉成团一下子砸到他身上。

皇帝含笑看着她,她老脸一红。

“打雪仗对于小孩来说太幼稚,对于我这种成年人刚刚好。”

“皇后娘娘说得有道理。”他沉吟一声后,调侃道。

两人就分开,你一下我一下,等乾清宫门进来一群人两人才停下来。

***

太子今日喝了酒,散宴的时候发现皇上并未过来,便领着几个弟弟进了乾清宫。

刚进门就看到玩弄的两人,太子直接愣在当场,或许是头一次看到此般场景。

在他的意识里自己的父亲是一位伟大君主,做这样君主继承人的压力不用想也知道,从年幼时身边人一直叮嘱他要做个合格的太子,过早地失去童年让太子年幼时便树立了清晰的目标。

成为让父亲满意的储君。

父亲在他心中刻下了伟大身影,他努力学习兢兢业业监国,没有一丝怠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10-320(第6/15页)

此刻见到皇帝和皇后玩雪,他心头出现了茫然。

就好像有什么坍塌了一样。

原来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陪着人胡闹的时候。

眼角察觉到多了一群人,皇帝转头看过去,见几个儿子远远站在入门处,才冲他们招手。

一群人重新进了东暖阁,因为刚换气通风过,这会儿屋内气温还未上来,不冷不热反而很舒适。

皇帝坐下开口,“前面都散了?”

太子点头说是。

皇帝先看向了长子,一群儿子里就长子住在宫外,“没事,胤禔先回去,出宫注意点。”

大阿哥瞧了太子一眼,不甘愿退下。

皇帝也没有多留其他儿子,说了几句后就让他们退下了。

四阿哥是最后一个走,走出一段路后回头看了看,像是若有所思。

东暖阁内,宝音乐了,“我这个稳重的人,这下人设该毁了。”

皇帝不在意道:“多大点事,还能拘着过一辈子不成?”

新年转瞬就过,开春后皇帝又忙活起来,皇子们要被带出去这事早早传开,因没确定人选名单,四妃都跟着打探。

当然这也是因为四妃的孩子序齿靠前。

跟宝音想象中不一样,四妃焦急是不带上她们的儿子,而不是担心皇子被带去战场。

实际上这是去赚取军功的好机会,走一趟就能混个军功回来,回头爵位就稳了。

宝音本来以为皇太后会责怪皇帝将五阿哥带去战场,没想到去探口音时皇太后还很支持。

“年幼的小马需要大马护着,长大的小马该出门闯荡一番,再说皇帝在一旁护着,还能让他们饿着冻着不成?”

此言一出把宝音都搞沉默了,她想象中的战场刀剑无眼,实际上的战场已经使用枪支弹药了,他们才是火力强大的一方。

要不是枪/炮革新换代了好几回,皇帝也不会有把握这次将准噶尔势力全面从新疆西藏连根拔起。

这次说不定是国内最后一场大战,平定国内的内战,往后再赚取军功的机会渺茫。

宫里的嫔妃这点政治触觉还是有的,宝音也很快理解了她们为何积极将皇子塞进战场。

二月里皇帝便迫不及待启程,带着他那一连串儿子。

宫里只剩下年纪小的,最大的是九阿哥,正是调皮年纪和十阿哥到处乱窜。

太子继续监国,宝音在皇帝离开后将四妃叫了过来,开始给她们加点重任。

正月时开女举的消息传出去,原定时间是五月,随着开春火车恢复运行,消息也带到大江南北。

至于为何不选其他月份,很大原因是五月气温舒适不冷不热,不像六月暑气来临,女举挑选得用人才,又不像科举一样,选在天气恶劣时间,来一场体质选拔赛。

体质差地过不了科举这一关,考个试丢了性命也是常有之事。

这次的女举,宝音参考了未来的高考,从二月就开始准备。

各地报名也是通过衙门,第一次不需要成绩,报名了就可以进京来考,这也是考虑到地方可能会设立门槛。

就像高考也不是一次变全面,不都是经历过多次,规矩才成熟。

这次考试不需要回原籍,当地报不上名,可以来京城报,主打的是来者不拒。

四月的最后一天是报名截止日期,宝音本来以为第一届收到消息的人不多,报名的应该也不多,主要还是看北京这几年培养出来的女学生,没想到江南那块踊跃报名的女孩还不少。

江南那个封建又开放,充满迷人气息的地方。

要女子守节的是这里,鼓励女子独立的也是这里。

让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是这里,踊跃出现女中豪杰的也是这里。

重男轻女的是这里,给女儿十里红妆不让其受夫家委屈的也是这里。

全家老小不分男女反叛朝廷的还是这里。

江南的叛逆都与别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收到消息的宝音很意外,传下消息,只要手持着官府发放的准考证,都可以在临考前免费乘坐火车。

此话一传出,报名人数迅速翻倍之后还在上涨。

这么多女孩涌入京城,光是吃住就是个大麻烦,北京城内不好安排,宝音思索着派人在女大学多加了几栋宿舍,同时女大学和城内外的女学都被设为考点。

之后是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两份,一份A卷一份B卷,宝音想要挑选的是不服输敢跟男人抢权的人,最好家中也有权势。

这样的女孩,走入官场,家里人也会帮衬,虽然不会倾斜太多政治资源,可只有家族在就能站稳脚跟。

若是家中男儿不争气,怕是改支持女孩,女孩又怎么样?现在都可以立女户了,大不了找个上门女婿,肉不还是烂在了锅里。

宝音想到了《红楼梦》,虽然不知道林黛玉的原型是谁,但在江南只有独女的情形应该不少。

是培养女儿,还是被人吃绝户,这选择不是显而易见?

她能想到这多出来的人里应该有不少得到家里人的支持。

第315章

“爹爹, 我要去做女官!”

伴随着女举的消息传来,还有官府张贴的表格,表格上罗列了此次哪些部门招募女官, 有些职位属于内务府,有些是轨道交通部门,还有是沿海关税衙署。

这次放出来的消息直接在江南引起了轩然大波, 主要关注点还在于这次女举。

无论何时都有食古不化的卫道士,有些人唾骂人心不古,但更多人是看到了机会。

袁家曾经敷衍过, 这些年变得没落起来, 但好歹是书香门第,无论男孩女孩都是读过书的。

袁机看着女儿渴望的目光, 忍俊不禁道:“那你可得好好读书, 等考过科举才行。”

他的女儿才七岁, 目前跟在她们的姑母一块读书。

袁机看向寡居在家的妹妹, “妹妹才学出众, 不如去试一试?”

袁家落败到得靠袁机四处做师爷来养家,这几年江南的世道一变再变, 家道中落的不少, 师爷这活也变得抢手起来, 毕竟朝廷将吏员俸禄调整, 多留了一部分地方税在地方。

袁机的前任恩主调任后, 他没有跟着一块走,而是选择留下来。

一方面是他年纪大了,得供养母亲,另一方面儿女也慢慢大了,他要是离开, 家里只剩下柔弱女眷和年幼孩子,他也不放心。

好在近两年江南的商业高速发展,再加上朝廷征收商税,一些商人连该怎么计算税务,怎么缴税都弄不懂,他们这样的文人也有了用武之地。

袁机目前就是两家生丝厂的会计,还考了专门的证,若没这证税务衙署的大门都进不去。

靠着这两份工作,袁机家中日子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10-320(第7/15页)

渐好起来。

袁机的建议很诚恳,他觉得凭借他妹妹的学识定然会中举。

这几年江南多了不少招募女学生的童学,再加上最大的商行也招女人做工,家中送女儿读书的人变多了。

这种转变连袁机都意识到了,最显著的是街道上出门的女子变多了,也因为治安不归县太爷管,归专门隔出来的警察署管,治安的案件关系到他们的薪资,街道上流氓混混也变少了。

杭州还专门另建了监狱来安置犯人,不打也不骂,这些犯人被一家做雨伞的厂和服装厂给包下了。

每日的固定工作就是踩缝纫机和修竹子。

有时订单多,传到警察署那边,警察署会立马出动大批人上街扫黑再抓一批。

毕竟进去的犯人创造的利益会分给警察署一份,犯人多的是,抓完一批还有一批。

几年下来,杭州变得干净文明起来,谁也不想被警察抓到把柄关进监狱去。

治安一好,敢出门上街的女人也变多了,女人一多商业就繁荣,这收上来的税自然也增长。

总之是个良性循环。

袁机的妹妹叫袁筝,早年出嫁,后来丈夫去世,她没有子嗣,便回了娘家。

这要是不爱惜女儿的人家,怕是都不愿意把女儿接回来,或者是接回来往尼姑庵里一扔。

当然也幸好婆家是小门小户,不需要争那个贞节牌坊,才放她归家。

归家后她多是教育哥哥的孩子,才七岁的侄女可以说是她从小看到大。

眼下听哥哥这么一说,袁筝有些胆怯,“要不还是算了。”

多年未出门,出嫁前的手帕之交早已断了联系,袁筝习惯了闭门过日子,猛然让她出远门,去京城考女举,她不免退缩了。

袁机却鼓励她,“免除路费,去试试又有什么关系,正好我打算带江哥儿走一趟。”

袁机的长子袁江,早年调皮掉进过水里,之后留下了咳症,一到换季就咳嗽,杭州的大夫只说多养养,他听闻京城开了一家非常大的医馆,无病不治,便动了带儿子去治病的心思。

袁筝一听事关侄子的健康,便很快同意了,再说有哥哥陪着,去哪里她都不怕。

四月里,江南气候温润,不冷不热非常舒适。

袁家忙活起来,袁机的妻子夜里帮着蒸了一打梅干菜饼,这饼没有放荤油,冷了也能吃。

知道亲爹要出门,袁家小女儿吵吵闹闹也要去。

没人同意,两个大人带着一个半大孩子出远门已经很艰难,再说路途遥远,小的路上生病可怎么办?

天蒙蒙亮,袁家兄妹便起床了,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

袁机将长子叫起来,十岁的长子面色苍白,吸了一口冷气便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立马捂嘴,怕把屋内的妹妹吵醒。

“爹……”

袁机推了推他,“快去洗漱,马上要出发了。”

门外传来动静,袁机去开门,就看到事先约好的黄包车到了。

近几年杭州城内多了不少黄包车,有人拉,也有前面安自行车的。

袁机妻子递过来梅干菜饼,袁机接过递给了外面的车把式两个。

梅干菜里放了辣椒,一点点辣椒很开胃。

袁机见儿子洗漱好,就拉着他上车,后面的袁筝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灰扑扑的老棉布挡住了外人的窥探。

两大人一孩子上了车,车把式快速地将剩下的饼塞进嘴里,再过来将油布帘子拉下来挡住清早的风。

袁江被父亲和姑姑夹在了中间,然后掏出了母亲包在报纸里塞他怀里的饼。

他小口吃着,感受到黄包车的颠簸。

等到了岸口,袁机扶着妹妹和儿子下车,顺手结了车钱。

他们此次是打算坐船到苏州,再从苏州转船走大运河到南京,在南京做通往北京的火车。

路程不算太远,往年得提前一两个月出发,如今行程已经缩短到七日内。

火车的诞生就是奇迹。

码头有往苏州的船,这边做客船生意的都被收编了,只能通过码头的售票处售票,主要是方便收税,同时也规范了船资。

售票处灯火通明,开着的是电灯,宽阔的大厅坐着不少人,也躺着不少人,都是等船的。

这边的船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袁机的船票是提前买好的,走了几排才找到了两个连着的空位,他推着妹妹和儿子坐,他自个儿拿着包袱。

包袱里除了妻子给摊的饼,还有几瓶清水。

瓶子是玻璃瓶子,很久前装着罐头,如今装了凉白开,出门在外不方便,能凑合就凑合。

大厅通往码头有两扇门,这会儿用铁栅栏拦着,栅栏边上悬挂着一个牌子,白底绿字写着入站口三字。

过了一会儿,有人举着一个木板站在栅栏内。

“杭州通往上海县的十三号船马上启程,票是十三号船五点十分启程的来这边排队。”

很快陆陆续续有人拖家带口过去排队,栅栏外喊号的人喊了有几声,然后就看着墙壁上的挂钟。

等钟指针走到五点整才开栅栏,也没有仔细看票,只要手中拿着票就可以过。

等队伍里的人走完,栅栏再次被拉上。

袁机开始掏出自己的票,票上写的是五点半开船,是十四号船,也快了。

果然五点二十又有人喊了,他连忙拉着儿子起身,将票塞给两人。

“拿紧了,别掉了!”

排队进入口,码头有人指挥他们上了船身上刷着十四号字样的船。

上船前有人拦着检验票,这次比较认真了,检查完一张,便用剪子将船票一角剪掉。

袁机等人上船,船很大,能装下上百人,是那种钢铁船,带着烟囱的那种。

船都是座位,上了船等人坐得差不多了,又来了检票员,这次不仅是核查票据还有路引,户帖。

户帖上是贴了照片的,不出门不需要,只要去办路引,这户帖都需要补上照片,听说是朝廷的新规定。

确定人照片和船票都对,检票员去查另一个。

这样查完,船才开始启动。

袁机听见前后都有人讨论。

“上个月还没查这么严,这个月是怎么了?”

“还不是女举,听说官府要保证女举顺利不出错,若参加女举的人顺利进京,地方衙门会有奖励。”

“什么奖励?”

“听说会多留百分之一的商税给地方用来发展。”

“若是地方有考中女举做女官的,明年的教育资源会按照中女举人数来分。”

“难怪这些学官这般积极,水匪好像都变少了。”

“谁敢在这个时候惹官老爷不高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10-320(第8/15页)

新式船速度非常快,跟河边上的老式木船完全是两种速度。

这边开了火,声音一响,船快速在水面跑起来,船尾都是掀起的白色浪花。

而靠着岸边行驶的木船还是慢悠悠晃着船桨,转眼就被抛到身后。

上午离开的杭州,下午到达的苏州,前前后后就花了一天一夜,主要是河上船多,天黑后慢悠悠地走到天色大亮才敢进渡口。

坐了一天一夜的船,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很疲惫。

袁机和妹妹商量过后,决定在苏州休息一天。

渡口非常热闹,围着售票处有一条长街,食摊排了近一里。

袁机先买了船票,明天的船票已经买完了,最早一班是后天中午,赶紧买了三张。

买完后在食摊上填饱了肚子,在附近找了一家旅馆歇息。

找旅馆时还看到有一家竖着旗,写着只招待女举学生入住。

这待遇说实话,袁机都羡慕了,当年他科举的时候可没这个待遇,不至于风餐露宿,但条件也没好到哪去。

跟同窗挤驿站那是常有之事。

第316章

苏州也热闹, 因要停留两天,休整一天后,袁机领着儿子先去瞧瞧这边的名医。

名医倒是给出不同见解。

“你儿子这是肺部有淤症。”

一听他是领着儿子去北京看病, 赞同道:“听说北京那边医院从逗神娘娘那里请来一神器叫秦王照骨镜,五脏六腑在那镜子前照一照就会变得透明,身体内什么症状都能看见。”

袁机瞪大了眼, 这么厉害吗?

“您可是见过?”

“那倒是没有,听以前的病人说过,传得非常神奇, 我并未亲眼见过, 或许是以讹传讹也不是没有可能。”

袁机对这次进京增强了信心,若是能治愈儿子的病, 让他倾家荡产他也甘愿。

煎熬中等到坐船的那日, 袁机带着儿子妹妹上了船, 过程跟杭州差不多。

船又开了一个日夜, 沿着宽阔的运河进入江宁府区域, 袁机终于见到了比苏州、杭州更要繁华的城市江宁府。

都说江南最有钱的商人在扬州、苏州,这两地方盐商多。

却没人想过江南最大的织造局在江宁府, 光是纺织业上下游就有二十多万从业人员。

这些人或许不是豪富, 却是小康之家。

江南各地百姓羡慕的不是四处斗富的豪商、盐商, 而是能过上小康生活的江宁百姓。

船到江宁府, 下船后还要改坐浦口的船, 这个时代可没有地图,都是到地方后四处问路。

好在江宁的火车站是人人皆知,袁机打听一下就知道得去渡口坐船去浦口,到浦口有专门拉客去火车站的车把式。

乘船的时候,袁机发现女客居多, 这跟杭州有很大不同。

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女子是去京城参加女举,杭州那边自然也有,但都有家中男性陪同,拍花子防不胜防,哪个敢放心家中女孩单独出门?

就算治安好了也一样,长久以来的警惕没有那么容易消除。

和江宁比,浦江更像是乡下,沿河的船家脸上满是热情,随口招呼客人。

这边的路大部分是黄土路,只通往车站的那一段铺着青石板。

大量的货物运输,已经将青石板压得四分五裂,沿着路边正在搭建房屋,红砖房,还未完工,不少裸着背被晒得黢黑的汉子踩在竹竿搭起的台上忙碌着。

袁筝瞥了一眼赶紧扭过头去,然后就看到前方不少妇人聚在一起光明正大地看,嘴里还说着一些羞人的话。

袁筝何时听过这类粗鄙之语,脸颊迅速染上了胭脂色。

好在她用幕篱遮住了脸,倒也看不清她面色。

渡口离车站也就二里路,这点路程抬抬脚就能到。

车站非常热闹,远不是渡口可以比得。

这边买车票倒是跟买船票流程差不多,袁机让儿子和妹妹在大厅里等着,他排队去买票。

刚排了一会儿,袁机就冲妹妹喊。

“妹妹,你去那边排队。”他指着只有女人排的队伍,“参加女举都是在那边取票,报名表拿上!”

袁筝清脆的“欸”了一声,领着侄子去另一边排队。

这边领票倒是快,只是没给选择,立马的售票员拿了她的户籍和报名表看了一眼,就将票递给她了。

她看见旁边还有女子因来不及报名,临时填报报名表的,原来车站这边也能报名呀。

先拿到票的袁筝等了快两个时辰才等到兄长回来。

幸好中途她抢到了空位可以和侄子坐下等。

车站内不准人进来兜售吃食,车站本身开的小食铺价格要比外面高十倍,袁筝就和侄子轮番去门口填饱肚子,也不敢离开对方视线。

等袁机大汗淋漓的回来,两人都抱着包袱打瞌睡,这边也不好睡,眯了一会儿腰酸背痛的。

袁机帮着拿行李,“唉,前面好几个都是拿了一大沓户帖来买票,几十上百张买,可真是耽误时间,对了,前面几天的票都被抢光了,我们排在了大后天,还是夜间发车。”

袁筝忙道:“这可怎么办,我的是明个儿一早的。”

两人拿出票对照,袁筝沉默了,“要不我把票退了?”

袁机看了一圈,“先别退,我们去问问,能不能换到大后天。”

他拦了穿蓝色衣服,袖子上缝了红布,来回在大厅里巡逻的人。

“是去参加女举吗?这个票是一人一张,有专门的专车不能换,再说换了你们也坐不到一列车上。”

“我妹妹头一次出门,我也是担心她。”

对方奇怪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都出来考女举了,考上可以做官,怎么还离不开家人?再说参加女举考生抵达京城后会安排住处,到时你们不还是会分开,不就查了几天吗?到时给地方留个讯就是。”

“是担心分开联系不上吗?初入京推荐你住北京会馆,那里安全有保障,等你妹妹安顿好,托人送信到北京会馆,你去办理入住时询问一下是否有你的信,这不就联系上了?”

对方都给他们兄妹提供办法了,再不答应,怕是矫情了。

目送对方离开。

袁筝咬着唇,“哥,人家说得也有道理,我、我一个人可以。只是不放心你和江哥儿。”

袁机看了一眼儿子,“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看来上面对你们女子还挺关照,这样也好,专车上都是女子,我倒也能放心,等你安顿好就给北京会馆送个信,我到了会先带着江哥儿去医院,等江哥儿这边安顿好我再去找你。”

兄妹俩很快说妥当了,又出车站去找住处。

这边都是新建的砖瓦房,基本上都拿来出租,不过大部分是有些埋汰,里面只有通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10-320(第9/15页)

唯一正经一点的住处还是车站自己开的,叫浦口站宾馆。

挺大,六层楼,每层长达半里。

收费也挺贵,一晚就要两百文,这还是普通间。

柜台上竖了一个牌子,书写着参加女举在此办理入住,一问费用可以减半,也可以跟其他人拼房,费用更低。

袁机抹不开脸让妹妹跟别人挤,多开了一间,只住一天。

今日忙碌了一天,可把三人都累坏了,这边宾馆有餐馆,就在一楼,三人各点了一份面,好在面食不像车站内价格高昂,也就比外面贵一点。

吃过后便上楼休息去了。

隔天一大早,袁机没有吵醒儿子,而是拿着钥匙去敲妹妹的门。

行李昨晚分好了,袁机还分了妹妹一些钱,担心她不好拿分她的都是纸钞,这个藏在身上不怕偷。

两人外衣里衬都缝制了内口袋。

“走,先下楼吃饭,时间还来得及。”

宾馆收费高了点,早餐却是免费吃,拿着餐票就能进门。

在昨天吃饭的餐馆隔壁,那是个大开间,做好的食物都放在靠墙的位置,任由人取用。

能住进宾馆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吃相优雅,少见吃不下还硬塞的人。

袁筝没什么胃口,只要了炒饭和一个鸡蛋两个包子。

包子是小,一口塞一个,鸡蛋是按人头来的,一人只能拿一个。

说是任吃,这里都是普通的食物,真敞开吃也费不了几个钱。

吃完饭,袁机送妹妹去车站,他们是提前半个时辰过去,天刚亮起,太阳未升上来。

车站已经变得热热闹闹,还有挑着担来卖早点的。

一进入等待大厅,就见到不少人抱着包裹席地而睡,显然是前一天就等在这儿的。

入站口开了一个女举专车入口,袁机领着妹妹过去,等着的人核对了身份,放袁筝进去,袁机想要跟被拦住。

“专车专人进,家属只能送到这。”

袁机不放心地看了妹妹一眼,急忙交代道:“到京城后记得送信!”

袁筝咬唇点头,然后被推了进去。

进去后是一个长楼梯直通下面站台。

站台上一侧停着一辆刷着绿漆的火车,上面还贴着红字,写着“女举专用车”字样。

守着车门检票的是妇人,袁筝一下子放松起来,将车票递过去。

对方扫了一眼说,“这里是十车厢,你的床位在七号,进去后往北走。”

进去后,每节车厢都是卧铺,袁筝很快找到自己的卧铺,那是个小房间,上下有六张床,其中三个都来了人。

还有个因为年纪小将头埋进毛巾里哭泣,大家都很冷漠,并未有搭理对方。

初来乍到的袁筝也没有管,带上门拖鞋上床,用被子盖住自己。

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人,外面走道也很热闹,都是女孩们说话的声音。

有认识的还凑在一块说着趣事。

袁筝闭目养神,听着声音慢慢睡着了,等火车哐哐启动她才被惊醒。

她睡得并不安稳,毕竟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唯一好的就是车上都是女性,连车上的工作人员也是女性,这是一辆女性专车。

来之前袁筝也担心过火车上该怎么办,人员混乱,总不能一路上都用幕篱遮挡。

现在放心下来,正如哥哥所说,她感受到上面对她们这些考举人员的优待,这是科举都没有得到的优待。

车开动后不少人晕车,于是出来走动,下方的女孩也不哭了,似乎是睡着了。

伴随着嘈杂声音,袁筝睡着了,再次醒来已经是中午。

下铺有人吃饭,袁筝没有经验,只带了水。

对面床铺的人出声,“是去餐厅吃饭吗?我可以帮你看行李。”

她行李里只有几件衣裳,多的在哥哥那里,钱和户帖路引是贴身带着,不过她还是道了谢。

“餐厅在二号车厢。”

第317章

车哐哐走, 一路走走停停,每次在站台停靠都是一个时辰时间。

车上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变得吵闹起来, 同胞兄弟姐妹都会打架,更不要说是陌生人了。

有时候一句话,有时候踩到别人脚上都会引起一番争吵。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刺头, 袁筝有点庆幸自己这个隔间的人都很和气,大家不打扰对方,也不希望对方打扰。

白天躺在床铺上看看书, 或者是下来走走活动一下。

车上餐厅提供食物, 免费、难吃。

有挑嘴的可以出钱开小灶,至于有什么菜, 那得看上个站点提供了什么。

车上待时间长了, 日复一日重复, 容易让人忘记时间。

也不知道过去了几个天黑白日, 火车终于开进了北京。

车上的乘务员开始一间一间提醒, “再过两刻钟就到站了,大家收拾好行李, 不要挤, 排队等待下车。”

袁筝先将床上的被子叠好, 然后拿着包袱抱在怀里。

旁的女孩都背着时尚的牛皮包或棉布包, 也有不少人跟袁筝一样用的是老实的包袱皮。

车子晃动了一会儿发出鸣笛声, 窗户外是破旧的城墙,又过去约一刻钟车慢慢停下来,然后进入了车站。

袁筝和其他人一起在过道上排队,大家都是一脸兴奋,这时候连疲惫都被压了下去。

没有人不对京城好奇, 更不要说一辈子没出过几次家门的女孩了。

车慢慢停下,听闻后,车门被工作人员拉开,站台上有人吹起了哨子。

“到我身后排队!”

说话的是一个严肃的嬷嬷,头发整整齐齐梳在脑后,面上有着深深的纹路,看着就让人生出不好招惹的印象。

袁筝下了车,和其他女子一起走到嬷嬷身边,车内下来的人更多了,多是二三十出头的,这次女举有年龄限制,只要二十以上五十以下,且没有裹脚。

大家下车很快,车上的工作人员见没人了,又回去检查,确认车上人全下来,东西也没有落下,开始清扫车内。

而袁筝等人已经跟在嬷嬷身后,嬷嬷手中举着一个小旗,走了一段,袁筝发现了小旗的用处,那就是走慢了担心跟不上,光盯着小旗也不用担心跟错了地方。

出了车站,人一下多了起来,男男女女守在外面,冲着她们的队伍指指点点。

有人忍受不了这种目光,拿丝巾抱住了头。

袁筝则努力跟上前面的队伍。

外面有多辆马车,嬷嬷停下后转身安排她们上车。

这会儿大家都围了上去,打听是去哪儿。

“女学、女学!不要一起说,一个个来!”

袁筝坐了马车,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重回九零花开好 四福晋的娇宠日常 折辱清冷夫君后 炮灰A意外标记清冷影后后 办公室内禁止调情 紫桑葚[先婚后爱] 掌中娇鸾 霓虹烂片 在游戏世界被迫成为万人迷 人在揍敌客,被迫养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