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200-210

200-21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00-210(第1/15页)

第201章

举着玻璃瓶灌了一口果汁, 大阿哥心口的那股怒气越发高涨。

不得了了,这群人是分毫不将他这个皇子放在眼里,就这般敷衍他?

杜博雷眨巴眼睛, 神情有些呆,不明白他气什么。

这洋人刚来大清没几年,能流利说汉语, 还得拖当年被人拉到岸上卖了,为保住小命努力学会汉语。

对于远东帝国人情世故那是一窍不通,他不明白这位皇子殿下在气什么?

大阿哥一扭头, 见这黄毛洋人一动不动, 更加生气了,贵妃安排来的都是什么人, 一点都不机灵。

这要是他身边的太监或哈哈珠子, 早主动去叫人去了。

好在门口等着人, 大阿哥冲着门口喊了一声, “安顺, 滚进来!”

一十七八岁的太监急忙跑进来,着急忙慌地问道:“爷, 您有什么吩咐?”

“去工部问话, 让他们重新测量图纸, 修改府邸格局, 就这么给爷办事的?”

十五岁少年, 唇部都是细汗毛,张口闭口就是爷,听着属实好笑。

可在场没有一人觉得不对。

那叫安顺的少年麻溜扭头就跑了。

大阿哥气呼呼地再喝了一口果汁,又将营造司的人给叫来问话。

“这府邸皇上那边都默认建成贝勒府,合该多圈一些, 你们一个个拒绝,是不是觉得爷以后没有上升空间了?”

营造司被推出来的一个书吏忙回不敢。

“不敢?”大阿哥冷哼一声,“我看你们个个胆子肥得很,有什么不敢的?”

他这会儿就一个想法,今日要把这事给办了,不然以后府邸再扩大,这钱是不是得自己出了?

书吏低下头,神色很是为难。

“大阿哥,不是奴才不给您办,实在是皇上那边只开了金口,让照着贝勒府大小拆迁住户,多少户人家已经报上去了,这临时多拆个几家也就算了,一下子多出上百户,这家家户户都是要重新安排房子,居住面积不够的还要补钱。”

“年底内务府账目都报上去了,这突然多出一笔不小开支,上面要是问起,奴才们也不好交代。”

“你当爷是傻的?爷亲自去看过,旁边的牛边街有一大堆回子,往边上挪挪费什么工夫了?”

更西边靠西直门的方向不还有一堆破房子,修修补补把人挪过去就是。

书吏一听,不吭声了,这位大阿哥是把皇城外当成皇宫了吗?

见没人住的房子就以为随便占了,这些房子可都是有主的!

安顺已经将工部的人带来了。

骑着车跑一趟也不费什么工夫,这速度比跑着去快多了。

工部那边正忙着,年底账目得核算,还有兵器、河工哪一个不需要他们关心?哪来抽得出来时间陪大皇子浪费,便打发了一个今年才刚进工部的生瓜蛋子过来应付。

“微臣张世昭叩见殿下。”

大阿哥抓着玻璃瓶晃动了一下里面的果汁,这玻璃瓶果汁还是从两广运来。

两广水果多得吃不完,做罐头也用不完,今年多了果汁,甜甜的果汁出现在京城不知道俘获了多少人。

满人冬日里就喜欢大补特补,北方跟南方不一样,北方夏日没有冰箱,能吃的肉有限,不像冬天外面就是大型的储物冰箱,什么肉都能吃着。

吃着肉,喝着果汁,再配上棚子出的青菜,这小日子别提有多快活了。

大阿哥才出宫几日,已经被宫外的饮食给迷住了,之前他都没怎么在宫外用膳,没想到宫外的食物种类比宫里还要丰富。

张世昭单膝跪下行礼,然而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面前的少年叫起,

他只好又重复了一声。

大阿哥这才慢吞吞道:“起吧。”

张世昭起身,见大阿哥迟迟没有开口,心里有了预料。

毕竟这烫手山芋也是他半推半就接下。

他拱了拱手,“殿下,听说您对工部出的图纸有异?”

大阿哥冷哼一声,“爷意见可不小。让你们将这东西两道围墙往边上挪挪,怎么你们画师的手就那么珍贵,连个脸都不赏?”

“给脸不要脸,还要让爷上门去求你们不成?”

张世昭听明白了,这是嫌弃图纸画小了,预留的空白不够。

他上前一步拿起图纸,扫了一眼笑道:“这个还不好办。”

他要来了笔墨,拿起笔在图纸上多画了一道圈。

将牛边街靠西的一块截下来。

“这一片是太监房子,让他们挪了便是。”

大阿哥瞅了他一眼,这人有点刁钻,这是觉得动回子的房子那边容易闹事,就捡软和的太监捏?

也对,宫里太监都是奴才,自然是不用顾及他们想法。

而营造司为何不这么选,不就因为太监也是内务府的吗?

“你叫什么?”方才他说他叫什么来着?

张世昭有些无语,低头拱手,“下官张世昭。”

大阿哥下巴微抬,“你很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办妥了,爷帮你在汗阿玛面前说好话。”

……

皇帝在练字,挥动毛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正要沾墨水,却发现旁边的砚台里墨水都快溢出来了。

抬起眼皮,就看到梁九功似乎在出神,手中的墨条依然在磨着。

“行了,停下吧。”

皇帝继续写字,边写边问:“走神了?”

梁九功意识到自己出了差,忙放下墨条,跪下请罪。

“得了,朕能因为这点小事处罚你?”

他直起身欣赏自己刚写出来的一行大字,拿起私印沾了印泥盖上去,随后又将盒子里的大印取出盖上。

“说说吧,什么事,让堂堂乾清宫总管都走神?”

梁九功忙说不敢,他这位皇爷平日对于小事能够网开一面,可是对宦官却看管严厉,轻易标准插手政事。

不过……

他吞吞吐吐道:“是奴婢在宫外的房子挡了大阿哥府邸的风水,被推没了。”

皇帝笑道:“朕以为多大事。”

他吩咐人将大字拿去装裱,漫不经心说了一句,“朕再赏你一套房子便是。”

梁九功赶紧谢恩,关于别的太监的房子也没了这事他是提都没提。

养心殿,宝音已经知道大阿哥的所作所为。

“一群太监没了房子,大冬日跑去找内务府哭诉?”

马比应弯着腰,“可不是,听说哭得惨呢,这大冬日将人赶出来不是要人命吗?”

“说来这事是营造司那边闹出来的,非得撑一撑大阿哥,这不就踢着钉子了。”

如何削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00-210(第2/15页)

一个庞大部门的权力,最快捷的办法剥离业务。

后世再庞大的集团,肢解成几块后,也会元气大伤。

宝音将内务府管理员招收从上三旗扩大到下五旗和外八旗后,就有心拿七司衙门动手。

七司当中,会计部情况最为复杂,它管着皇庄地亩和三旗银庄,还管着从皇庄征收的粮食和银税。

一部分业务跟其他六司都有重合,比如征收保管的粮食和银钱,会计司管,广储司也管。

就连选取太监、宫女、乳母,会计司也负责,可以说不务正业。

她正筹划着将会计司征银庄和征税这两块都独立出去,跟七司平起平坐。

只要拆分出去,她就不用多费心,自然有新部门的人跟原来的七司抢权。

“营造司那边呀。”

她托腮沉思,营造司定位是对标前朝的工部,掌修缮。

宫里宫殿维修,热河行宫还有畅春园都归他们负责。

看着没有会计司权力大,却忽略了它另一项职能,皇帝出巡清御道也是他们的职责,营造司下面还有个炮作。

顾名思义就是负责造火炮的。

火器营就有一部分工匠出自这个炮作。

“让大阿哥动一动营造司,我还想看看哪些牛鬼蛇神会蹦出来。”

她沉吟一声,“我记得东城柏林寺那边住着不少太监,将没住处的安排到那边去。”

谁能想到大阿哥和内务府斗法,先倒霉的是这群太监?

她抽出一沓银票,每张都是百两面值,递向马必应。

“跟大阿哥说,这是他的奖励。”

内务府的官员虽然是上三旗包衣,上三旗也是皇帝亲领,可内务府大臣不是,这么多年不知道换了多少总管大臣了,每任上台都会提拔嫡系,导致内务府内部派系林立。

她到现在都没弄清楚这些人背后站着哪些人,不过敢跟皇子对着干,说明靠山很硬。

虽然很大可能是欺大阿哥年幼,不过这帮人胆子确实不小。

大阿哥得到了奖赏,自然更加积极起来,“不行,西边要留着建花园,留白还是不够!”

“你们瞧瞧庄亲王府是多大,爷以后封爵最少也是个郡王,你们就给爷留了块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用?”

“旁边的回子赶紧迁走,还有对面的草厂也迁了,爷的府邸对面开个草厂像什么样子?爷又不是养牛的,这草厂开在这,让爷还怎么住?”

工部的张世昭拿着图纸早以修改的借口跑了,营造司这边一听这位祖宗又挑剔起周边环境来,一时间想死的心都有了。

嫌弃环境不好,怎么不挑其他地方?

这草厂都开在这几十年了,既然嫌弃为何还选这边?

心里怨气冲天都快养出邪剑仙的书吏低声下气道:“不是奴才不听令,这奴才官位低位做不了主……”

大阿哥立马打断,“你做不了主跟爷浪费什么时间?去换个能做主的来!”

这位书吏的崩溃,哪怕是一旁的杜博雷都生出了同情。

第202章

新科进士最想进的是哪个衙门, 毫无疑问清贵的翰林院当是首选。

可除了三甲能够轻松进翰林院以外,三甲以下的进士、同进士想要进只能参加朝考。

没点真本事是进不了这个装满了历届状元、榜眼、探花的清贵衙门。

朝考通不过,那就只能外放为官了, 指不定就丢到一个偏僻地方,没有背景,一辈子做个知县到头了。

当然不愿意外放是放在最后面的选择, 有点野心的都想留在京城,哪怕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也行。

这是大清之前朝代面临的情况,到了大清情况又不一样了。

统治者将对汉人士绅的不信任贯彻到底, 哪怕当初入关, 有不少士绅开门迎接,相对于汉人, 满人还是更信任自己人。

这种不信任更是从朝廷各个衙门贯彻到地方, 官员有满汉两套班子, 就好比户部的尚书满族、汉族各一位。

两套班子用在其他方面还正常, 不过是干多干少的问题。

用到翰林院难免水土不服了。

翰林院什么地方?

用来安置皇帝抡才的地方, 里面一个个都是学富五车从下面一步一个脚印考上来有真才实学的学霸学神。

满蒙哪怕入关四十多年,真正学习儒家文化才多少年, 哪里比得过苦读二三十年的读书人?

话是这个道理, 户部都有满人做官, 这翰林院也不能独树一帜呀。

可人塞进去说不定会闹笑话, 就跟一只鸭子混入了天鹅裙里, 鸭子再努力他也只是一只鸭子,当深秋天鹅南飞时,徒剩鸭子扑腾着翅膀怎么都飞不高。

不过这在上面看来不是问题,为了平衡翰林院的满蒙人数比例,从科甲的满蒙官员里直接招取。

这已经不是皇帝放水了, 而是直接开闸放大水,将人硬塞进翰林院。

这也是无奈选择,满蒙这些年也就纳兰容若闯出一点才名,剩下的干脆就甭提了。

哪怕开闸放水了,满蒙在翰林院的缺也没填满。

换句话说满蒙官员自己也不喜欢进入翰林院,好好的进士改什么庶吉士,听着就矮了人一截。

皇帝自个儿也清楚翰林院满蒙官员的深浅,平时起草诰敕,找人讲课从未想过他们。

这日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来讲学,说到一半有人来告状。

这状告得遮遮掩掩,只说西直门那边的不少回民无家可归,草厂也面临被拆的结局。

皇帝听闻后没有表示,而是转头问起了侍读学士。

“爱卿怎么看?”

这位侍读学士是新科状元,皇帝最近不爱用老油条子,将新人放在自己面前,新人没有经过官场熏陶,有时会大胆直言。

内务府最近的变动,京中关注得不多,又不是没有变动过。

这位学士大胆问了继续,才说出自己的看法,“臣认为大皇子没有做错,皇子府旁边住着一群回子包衣算什么事,大皇子身份尊贵,不想跟回子做邻居也很正常。”

“皇子府本来是照贝勒规制建的,本就出格,不如改回原来的格局,再将旁边的回子也迁走。”

这显然是站在太子那边的,出声不过是打压大皇子气焰。

自从大皇子出宫入驻内务府,京城可是不少人关注着,也有不少人等着抓他的错处。

皇帝有些失望,这回答可是一点都不敞亮。

顺便还将给大皇子的优待给收回去了。

“话不是这么说,大皇子是皇子,也是皇子中最年长的,府邸本就该往大了盖,不然让下面弟弟该怎么办?不能逾越大皇子府邸,是不是只能忍受住小宅子?”

皇帝放任下面人讨论。

说着说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00-210(第3/15页)

有人直白问道:“狼群里雄狼在成年后会挑战狼王的地位,大皇子此举是否有试探的意思?”

屋内汉人都低下头,怎么又参与夺嫡之争了?

一旁的梁九功更是冒出了冷汗,他之前是不是被人当刀了,竟然也说起了大皇子的坏话。

要不是皇上赏赐了他房子打断了他的话,他这次是不是也栽了?

皇帝心情不是很好,保清才多大,能有什么心思,这些人就是想要挑拨父子之情。

“去唤明珠入宫。”

这句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暂停了,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明珠这个明显已经被踢出局的人又出现在皇上口中。

皇上这是准备起用明珠了?

……

会计司很忙,各地庄子征收的粮食和税银都要入库。

会计司管着皇庄粮庄和银庄,皇庄就是入关时从前朝皇室藩王那没收的田地,还有一部分是有人带地来投。

满人不善种植,皇庄的地一般都是租给流民或庄内的佃户种植,内务府根据田亩收租,庄头则负责管理庄上的佃户和盯着粮食被银钱入库。

会计司入账后,会将粮食、银子上交给广储司,但同时也会截留一部分。

马佳·德勤就是负责会记司粮庄的,这几日他领着属下没完没了盯着粮食入库。

快要下值时,其中一位河北的庄头多送了几袋米说是尝尝今年的新米。

这算是会计司隐性收入,各地粮庄押送货品进京时都会多带一些,一时路途遥远难免出现损耗。

二也是怕京城这边刁难,粮食是按照原本数字入库了,这多出来的一部分自然是悄悄分了。

德勤也拿习惯了,前几日热河的皇庄还送来了几头鹿,他不也分到了半头和一张鹿皮。

核对完数字,德勤盯着粮仓锁上,正准备离开,就见有人匆匆进了门,扫了一圈,目光放在了德勤身上。

“会计司管粮库和银库的人跟我走一趟,宸贵妃要召见你们。”

德勤心头震了一下,难道自己私底下收了些土特产的事暴露了?

这点小事,也不至于上报到宸贵妃那里,德勤惴惴不安,跟管银库的富顺硬着头皮进了西华门往养心殿走。

天色暗沉,太阳早已经落山,东边天际黑压压一片,只西边还留着一点余光。

等几人快步走到养心殿,天色已经彻底黑起来,刚好养心殿和乾清宫门口的电灯笼亮了起来。

德勤跟富顺等候在养心殿门口,等着里面传唤。

二人也就这时候才敢小声说话。

“会是什么事?”

德勤回忆了一下这一年来干的事,“我也就收了几袋米,一些肉,这是下面的孝敬,别的我也不敢拿,怎么就惊动了主子?”

有些人干得比他还要出格,那虎皮都是有数的,竟然也敢往家拿。

富顺搓了搓手,他更加紧张,要知道他管的是银库,会计司的银税来源简单,就是皇庄一些寻常产出卖出所得,还有些是人参和东珠卖出的钱。

大部分都是上交广储司,但是也有一部分会截留下来,用来支付修缮款。

入了账的银子都是皇帝的银子,哪个敢不要命地伸手?

真伸手,最容易的就是采买,低卖高报就有一大笔干净的银子入袋,不比伸手偷皇上的银子好?

不过换养心殿那位贵妃管理内务府后,这低买高卖就不好办了,首先采购不需要太监出宫采购了。

而是提前一个月在报纸上登报下个月所需,有愿意做这买卖的人去将自己的价钱递给内务府,内务府筛选后呈上去,养心殿还不时派人去查探民间物价,凡是价钱高得离谱的人,这推荐人都得挨批,问是不是收了好处费。

第一回这么干,可是有不少人倒下,富顺和德勤就是在上司倒台后被提拔上去的。

知道上头主子没那么好糊弄,下面人自然也不敢糊弄。

再加上每月不出错还有奖金,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久而久之这风气就不一样了。

在两人看来收下面人一点粮食和肉根本算不上贿赂,不过是地方土特产罢了。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可这么平白无故被叫来,两人还是心跳如雷。

没多久两人就一块被叫了进去。

养心殿正殿,宝音一手端着一个碗,一手翻动桌上摆放着的折子。

两人磕磕绊绊走进来,直接跪地磕头,“奴才给主子请安,主子吉祥。”

宝音转头,顺手将碗放在桌上,里面的燕窝几乎没动。

“皇上这边要调动一批粮草,广储司那边说今年新粮还未入库,会计司这边是什么情况?”

德勤心定了下来,原来是因为这事,他连忙道:“主子,各地皇庄收粮时间不一样,有早有晚,河北的粮食才运来,东北的要晚一个月,若是路途不顺还会晚,会计司这边都是全部皇庄入账后才将上交广储司。”

宝音皱眉,“这粮食要得急,会计司这边入库多少了?能调出多少?”

德勤小声道:“回主子,各地粮仓加起来有十万石,京城不足五万。”

“就这点?”

她表示怀疑,要知道宫里吃不了那么多粮,每年粮食衙门应该有结余才是。

德勤赶忙解释,“皇上心善,曾经下旨每年入冬将一批陈粮发给在京的旗人,这是旧例,前年的陈粮前不久刚发完,去年的陈粮不能动,今年的新粮还没到京。”

她又问了东北那边粮仓情况,之前为了打罗刹人在东北沿途设立了粮仓,去年东北皇庄的粮食都没往京城这边送。

“那边粮仓没有余量,皇上后来又从京城这边调了一批送去。”

问完后,宝音算是了解了内务府钱粮衙门的情况。

扫了一圈,她开口,“会计司内有粮库、银库,这跟广储司不免有些重合,我准备将两司的粮库和银库独立出来,以后改成九司……”

两人一惊,对视一眼后,眼中满是惊喜。

要知道多出一司,得空出多少缺来,这机会不也就多了?

“奴才愿意为主子效犬马之劳!”

第203章

会计司的银庄和粮庄要和广储司的银库粮库合并独立出来, 这个消息一传出,就在内务府引起了轩然大波。

早年还因为衙门过多,职责混乱将内务府各个衙门精简过, 怎么这会儿又拆封出去了?

还是粮库和银库这两个重要衙门?

广储司少了银库和粮库,毫无疑问重要性下降。

但同样多出了两个衙门,他们能分的肉就多了。

然而没高兴多久, 突然想起这肉已经不是上三旗包衣独揽,往后下五旗和外八旗包衣全都要来抢肉吃了。

原本以为钱粮衙门独立出来已经是定局,然而接下来的事告诉他们, 这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00-210(第4/15页)

是开始。

没隔两日, 慎刑司也面临调整。

慎刑司管着上三旗宫女太监的刑法,也就是上三旗包衣奴才犯罪行为都要从慎行司走一遭, 这回呢, 扩大到了下五旗和外八旗, 当然这个群体太大了, 目前掌管的是入内务府的人。

看着权力是变大了, 实际上却被拿走了判案权力,往后慎刑司只能审理内部纠纷案件, 凡是涉及刑事的要移交五门兵马司。

换句话来说, 慎刑司成为了兵马司的治安点, 只有抓捕审案权力, 处罚权力被拿走了。

慎刑司的变动甚至超过了钱粮两个衙门的影响。

这么说吧, 上三旗包衣出了问题都是慎刑司处置,慎刑司里当值的还是上三旗包衣,眼下看不出来什么,等包衣世家出现彼此都是裙带关系,皇帝想处置一个人, 行,没问题。

走慎刑司一趟,明着是革职了,过个几年皇帝忘记此事,这人就能换个地方当差。

“慎刑司怎么了?”大阿哥笑着问。

安顺低着头小声道:“慎刑司手中被抓的人得全部移交给东城兵马司,一早东城兵马司的人来接手,双方起了冲突,传闻慎刑司那边违规放了人,东城兵马司又冲进对方家里将人给抓了。”

“怎么回事?”

“是马佳氏有个人去年放印子被抓,被慎刑司抢先一步抓了,结果人早放回家了,东城兵马司这边接手查出来不多,发现缺失了不少资料,这人不过是受到了牵连。”

大阿哥可不这么认为,十五岁的少年已经不是傻吃傻喝的年纪。

“我记得马佳氏是三弟的母族吧?”

大阿哥一直跟太子争,为何会不把三阿哥放在眼里,不就是因为三阿哥母族是包衣奴才吗?

就算是正黄旗,包衣始终是包衣。

在大阿哥看来,有资格跟他争的只有太子。

大阿哥奇怪道:“不知道是哪位妃母出手了?”

这后宫包衣出身的嫔妃可是占着不小分量,彼此家族在内务府关系错综复杂,眼下要动内务府,谁又说不是动这些嫔妃的根基?

永和宫内,德妃摸着已经很大的肚子,脸上带着母性光辉。

她身前站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宫女,宫女光着头,正低眉垂眼说着话。

“……玛法说,内务府如今人心惶惶,都没心思当差,马佳氏给过咱家方便,咱家也有姑奶奶嫁进了马佳氏,都是亲戚,本来避避风头的事,这回直接闹大了,面子上都不好看……”

德妃慢条斯理整理了一下袖子,“玛法不是久病在床,难道已经好了?”

宫女忙道:“娘娘之前带了话,阿玛去医学院求了药,玛法病情已经好转,大夫说玛法年迈需要仔细养着。”

德妃十三岁入宫,早对家人感情变淡,况且她生母已经去世,只留下一个妹妹,如今妹妹已经嫁人,现在的家在她看来很陌生。

眼前这个妹妹比她要小十岁,看外形显然比当初她们姐妹要好不少,手指细嫩,一看就知道在家中不怎么干粗活。

而这位妹妹是继母所生。

德妃并不想掺和这些事,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能够看出来乾清宫那边对于内务府的变动不闻不问就是默许的意思。

玛法他们是真乱了方寸,上面主子怎么做,下面奴才只有听命的份,怎么会觉得联合起来就能让主子改变主意?

将手放下,德妃抬起头,“本宫这里还有一棵两百年的人参,六阿哥病的时候,太后她老人家赏赐,六阿哥现在用不上了,玛法既然养病就专心养病吧。”

“行了,你下午忙吧。”

她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无感,就算知道对方入宫,也没有将其调到永和宫的意思。

宫女还想说什么,见她面无表情,不由诺诺应声退下。

过了一会儿,德妃身边的宫女进来了。

“主子,荣妃主子昨日召了娘家人,惠妃主子那边没动静,承乾宫的皇贵妃主子似是拒绝见佟家人。”

德妃摇了摇头,“都是明白人,知道是皇上的意思,荣妃又是何苦呢?”

***

乾清宫南书房,皇帝正一脸悠闲地跟明珠下棋,似乎一点也没有受到内务府风暴点影响。

明珠头发花白,脸颊松弛,才过去一个月看着一下苍老了不少。

一盘棋局结束,明珠输得心服口服。

“奴才自愧不如,皇上棋力当今怕是少有人敌。”

皇帝捡走黑子,嘴角带着笑,“真是难得,明珠你也有认输的时候。”

明珠感叹一声,“奴才以前身在局中,这段时间回忆过往才发现有些事不得不推着奴才前进。”

皇帝没有说话,明珠卖官他不是不知道,早年朝廷打仗四处要银子,明珠卖官的银子不少充了军费,在这件事上他是有功的。

有功是有功,不意味着他能将卖官的钱装入自己囊中。

贵妃说得对,功是功,过是过,功过永远无法相抵。

过要惩罚,功也要奖励。

过明珠自己担了,功就记在了纳兰容若身上。

这一点君臣也算是心知肚明了。

“明年开春朕要亲征准噶尔部,爱卿也一同出征吧。”

明珠缓了缓道:“准噶尔部只是皮癣之痒,哪里值得皇上亲自出征?”

皇帝微笑:“打准噶尔不是目的,得看是打给谁看。”

明珠明白了,他迟疑了一下问,“罗刹人不是已经退了?”

皇帝说了一个无人知道的消息,“罗刹人的主战场不在这边,主力陷入欧洲那边,等罗刹人抽出身来迟早要再来一场。”

他站起身,看着面前偌大的世界地图,指着沿海道:“欧洲区区小国到处抢占殖民地,靠的就是有海港。”

“罗刹人地盘虽然,却只有一个港口,还是偏僻港口,他们看着欧洲小国在世界到处圈地抢掠资源如何不眼红?”

他手指顺着弯曲的河道抵达了海岸线上,“罗刹人不只是想要松花江,还想要东方的出海口。”

明珠有些震撼,他在朝中跟索额图只争朝夕,却从未想到自己的君主已经放眼世界,将目光看得很远。

罗刹人的真实目的他竟然也知晓?

他也反应过来,“难怪准噶尔部能这么快扩大,罗刹人支持准噶尔部就是想要拖延时间,等待他们主力从欧洲那边脱身?”

皇帝点头,“所以这次朕准备派两路大军,一路打准噶尔部,一路将罗刹人侵占的土地吐出来。”

皇帝很自信,因为眼下大清的枪炮经过改良后已经是世间最强。

他已经见识过传教士从西方带来的武器,是比火器营之前的强,可远远比不上新研发出来的火器。

天时、地利、人和在他!

同样有这感受的还有京城的下五旗包衣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00-210(第5/15页)

京城的下五旗包衣多吗?

以前或许不多,这两年逐渐变多。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神奇泰山商行。

泰山商行最开始在盛京酝酿,其成员不少都来自下五旗。

别看满人人数不多,可不代表汉军旗包衣就少。

盛京就生活着不少下五旗包衣和外八旗,其中汉人包衣占了不少数目。

根源还是不得不提起的八旗制度,上三旗在八旗占绝对顶端优势,上三旗的包衣也是。

上三旗跟随皇室跑去京城享福去了,留在东北的主流变成了下五旗和一部分外八旗。

满蒙上上下下都受八旗制度影响,若是生在了下五旗,做梦都是想要全家抬旗。

一旦成为上三旗,就等于子孙后代出生在了罗马。

下五旗可劲往宫里送女儿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后宫真正能冒头的都是大族,像是小族连点盼头都没有,要是倒霉还得进入打牲队,无论是打猎、采珠都是玩命的活。

下五旗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还要受上面佐领管制。

佐领家有什么事,他们这些人得去帮忙,还是自带干粮的那种。

不过出了一个泰山商行就不一样了,泰山商行是宫里贵妃的产业,时不时就在东北招人。

虽然跑商没什么地位权力,可拿到手的钱不少,一些子嗣多的就会挑选一个进泰山商行。

时间一久,或是被打压或是穷困潦倒的旗人也纷纷加入。

不是所有人都野心勃勃想要做官,大部分都是想混口饭吃,有个稳定生活,出头什么等填饱肚子再说。

京城的下五旗包衣不少都在泰山商行就职,要说内务府扩招最高兴的是哪个群体,毫无疑问就是这一部分。

第一是这次扩招考试在年底,东北草原上的人得知消息都晚了,第二他们人就在京城,其他地方的人就算得到消息也不一定能赶上。

这就不得不怀疑是不是上面主子开了恩,特意给他们准备的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差!

第204章

夜间不知何时飘起了雪, 北风呼啸而过,哪怕是躺在温暖的床上,也能听见那股瘆人的风声。

宝音突然醒来, 一侧头发现身边早就空荡荡。

她闭上眼睛还是没能酝酿出睡意,身下的热量一直往上传达,令她心中有几分烦躁。

辗转后, 她起身掀开帘子去倒水喝。

一杯冷水下肚,才压下去心中炙热火焰。

门被人从外间推开,灯光也从外间钻进来。

皇帝带着一股冷气从外面进来, 见到宝音醒来似是有些惊诧, 他随后拉开了电灯。

宝音看向角落里的西洋钟,才凌晨四点, 这个时间可没到上朝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离婚后,江小姐惊艳了全球 喵今晚拯救世界 娘娘独占帝心 收集心上人的手办后 予你沉沦 勇者失格 在鬼杀队成端水大师 爹男尊,妈女尊[六零] 做边陲“恶霸们”的团宠[九零] [全职高手]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