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1/18页)

第91章

用完膳, 外面的雨看着小了很多,夜间的雷声也消失无踪。

皇帝催促她进去换衣服。

“这地方不能待了,得去驿站, 等路面干了再回行宫。”

宝音:“是还要下吗?”

“钦天监雨后会有暴晒,野外不适合住人先回行宫,等八月份再过来。”

宝音明白了, 这场大雨过后,说不定夏季正式来了,这么热的天在外面狩猎, 也不怕冻死。

住在没有隔音又闷热帏帐里哪有住在行宫舒服?

从行宫送冰过来都很麻烦, 两百多里路呢!

她跑里面换衣服,谁能想到才来一天就得回去了。

快到中午雨小了很多, 吃完午饭雨已经停下, 烈阳从云层穿过, 仿佛一道金光从高空降下来。

太美了, 好像天降神光。

宝音骑着马观赏。

雨后路途糜烂, 马车没走多远就陷入泥泞道路中,好在这里距离官道不算远了。

等到了官道离驿站就不远了。

浩浩荡荡几千人, 将队伍拉得极长, 骑马的在前面, 慢吞吞跟在后面的是马车, 看不到的尾巴是驱赶牛羊猪和拉粮的服役民人。

皇帝停在前面, 身边跟着太子大阿哥和一众大臣和草原的王公子弟。

宝音此刻穿着男装,打扮得跟其他贝子没区别,被一群太监给护在中间跟在皇帝屁股后头。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骑不了马只能在马车上慢慢挪动。

走上一段路就得停下来弄去轮上的泥土。

宝音不爱留在马车上受那罪受,吵着要骑马。

皇帝命人给她找了这么一身衣服, 把她带在身边。

不提被留在后面大部队里的人是什么想法,只说眼下宝音总能察觉到旁边投过来的眼神。

逮了几次没逮到是谁,仰着头看了一会儿染成金色的一大片云,她猛然回头看过去,然后就看见太子慌慌张张收回去的眼神。

宝音:“……”

皇帝表扬了博尔济吉特·班第,小伙子是科尔沁多罗郡王其他特弟弟的孙子,在蒙古一众长相歪瓜裂枣的子弟里格外显眼。

虽然不通汉语,满文可说得磕磕巴巴,不过骑射不错,也就略逊大阿哥一筹。

这才多大就能射中百步外的柳树。

皇帝将人叫到身边考教,越看越满意,身份合适,年龄也合适,配得上纯禧。

[不是,小太子总瞅我做什么?]

皇帝目光瞬间对准了太子。

太子吓了一跳,握紧了缰绳,“汗阿玛?”

[咦,难道是发现我今日格外好看?]

皇帝一言难尽收回目光,扫了身后的人一眼,才道:“时间不早了,赶紧赶到驿站。”

官道上路好走很多,路很平整有积水,马走过积水,蹄子上的泥团都被甩下来了。

上官道的马车也是同样,没有了泥土拖累,队伍速度快了不少,才傍晚就赶到了周边五十里内最大的驿站。

驿站再大也塞不下这浩浩荡荡的队伍,皇帝也不爱住驿站的破房子,留着人搭建营帐,他让人宝音送进后面院子更衣,内务府的人也第一时间接管了驿站,御厨和太监们忙活开了,原本借宿驿站的官员也被请出去借宿百姓家了。

宝音只觉得□□火辣辣地疼,屁股都成两半了。

她勉强趴在床上,宫女端来一盆热水帮她擦拭溅到的泥水,还让她泡了脚,帮她捏了捏。

捏完打了个瞌睡,醒来已经天黑。

她睁开眼看见旁边坐着一个人。

皇帝拿着一份报纸在看,并未发现她醒来。

宝音手背垫在下巴下面打量他,目光很快转移到桌上那一沓报纸。

看报头是京报。

皇帝放下报纸若有所思,他目光不经意扫向床,刚好跟她目光对上。

“饿不饿?我让人传膳。”

宝音想要爬起来,却又倒了回去,连日赶路的后遗症向她身体发出抗议了。

她哼哼唧唧。

[废了,废了,变残废了!]

特别是大腿根部跟跑了马拉松一样。

皇帝身伸手想接,没接住。

他起身走过来将她抱到桌旁,然后吩咐门外的人传膳,

宝音听见梁九功在门外应答,她目光很快落在桌上的报纸上。

皇帝看的那份正是她名下的那个《世界新闻报》,这名字当时起着好玩,谁让英国报纸都太八卦。

八卦报纸可不就得起个八卦名字。

报纸的正面写着正阳门外修路一事,事情起因都写得明明白白。

百货铺先修了门前面一块空地,因为几场春雨让门口变成烂地,便跟城外的某个作坊订购了一批水泥砖,方正的水泥砖铺在店铺前又整洁又干净。

后面下雨百货铺便未再受雨水困扰,附近几家铺子见状也跟着铺路。

宝音出京时街两边一半商铺选择了修。

然后出了一件大事。

这场雨是京城那边先下起,只下了一夜雨,谁能想到外城就给淹了。

倒不是多大水灾,就是屋子里进了水,水也不过脚背深。

外城雨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排水系统太烂了,不如说压根没有。

报纸上吵了起来说是地砖铺设导致水渗不下去,才聚在一起成了灾。

也有人呸了回去,铺设青石板怎么没见有问题,说到底还是排水太烂,一些排水沟都被填平建了房子。

争议断在了文章尾端。

皇帝将手边那份递过来,宝音不客气拿过来,上面果然有这件事的后续。

正阳街所有商铺凑了钱要修排水渠?

现在已经挖开了门口那条废弃的暗沟?

皇帝搂住她的肩膀靠过来,“我从没想到商人会主动修水渠。”

这一般是衙门做的,招募服役的男丁去做。

[有没有可能是不想再泡到水里了?]

[话说京城的排水系统一直是难题,不知被淹过多少次,这会儿就扛不住了吧,哦,紫禁城都被内涝淹过,难怪后面一直在城外修园子,北边地势是要高一些。]

她胡思乱想时梁九功已经领着人送来了晚膳。

晚膳就几碟冷盘,主食是鸡汤面。

看分量应该是她一个人的份,她扭头看他,皇帝抽走她手里的报纸道:“我已经吃过了。”

这小报果然有用处,他不在京城也能知道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特别是她名下的报纸,或是借她的势,连四品官员在家爬灰都敢报出来。

这回还在报纸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2/18页)

吐槽京城成了粪坑,雨水淹过后什么腌臜物都给冲了出来,还呼吁官府在城内修建公共厕所。

宝音边吃边听皇帝念,吃了两口被恶心得吃不了。

“真成粪坑了?”

她不想回去了。

皇帝是体验过每隔几年永定河就闹一次,京城也内涝的情况。

康熙七年潮白河跟着决堤,正阳门、宣武门都被淹了,他能没印象吗?

午门都被淹了一角,要不是紫禁城地基高,怕是也被泡在水里。

他想修永定河,想修潮白河,想修黄河,他看向她,这不是没银子吗?

皇帝点头,“外城百姓随地尿溺,屡禁不止。”

内城或许不多,肯定也有个别人这样干。

人有三急,总不能管着不让人如厕。

宝音一言难尽,她去年来京时并未注意到这种情况,或许是她住的那片比较富贵,去年夏天下了几场雨,没有今年多也没淹了外城,所以她没发现。

“建公厕吧,不然会暴发传染病。”

她简单说了卫生的重要性,谁能想到她住在病菌培养皿里。

皇帝若有所思,“大灾便有大疫,倒是能印证。”

“不过户部怕是拨不出款,正阳门被淹,三司怕是逃不过,三司怕是要重新修建。”

[什么情况,关三司什么事?]

皇帝命梁九功准备纸墨解释道:“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在二龙坑附近,二龙坑是京城排水的地方,外城内涝,二龙坑情况必然更糟糕。”

“你有没有想过将京城排水系统升级一下?”

她继续吃面。

皇帝摇了摇头,满脸严肃道:“先前忙着平三藩,因不能保证能平定,便没有多管京城的事,京城排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京城周边几条河。”

“排水修得再好,城外河水泛滥也没用。”

宝音无所谓道,“一步一步来吧,先解决卫生问题,再将城内排水渠都升级一下,至于修河一步一步来。”

她突然想到这会儿可不是后世,民生问题朝廷不管,民间也没有能力管,最后恶果大家一起承担。

[或许可以让内务府和商行那边一起出钱建一个工程队,跟朝廷接工程。]

[三司重建,户部肯定要拨钱,这活最后肯定落在内务府手中。]

[与其修四合院,还不如修水泥建筑可靠,也不知帮三司地基抬高,那边愿不愿意将建房子的任务交给我们。]

[工程赚了钱,这钱绕过内务府直接入皇帝私库,也省了内务府有人贪污,内务府出人干活,人工费自然是工程队这边付。]

[修了最高司法机关,就不信其他衙门不动心,朝廷这边还是修排水渠,还可以继续接工程。]

[修房子修水渠这种是朝廷出钱就行了,等建好朝廷再验收,中间得节省多大人力成本,这边工程队也赚到了银子,工程队的人也拿到了养活家的钱,要是还有余钱落入我和他口袋里,这不比被官员和内务府贪掉来得好?]

她想着美事,转头去看他。

皇帝写了一封询问京城内涝的信,命人明日一早快马加鞭送回去。

拍了拍她小脑袋瓜子,“吃好了就走吧。”

她立马伸手,“腿疼起不来,抱我!”

外面很寂静,只能听见连成一片的蛙鸣声。

皇帝抱着人刚出驿站,就对上了一双惊讶的眼睛。

宝音认出来是昨日在太皇太后帐子内见到的那位妇人。

妇人打扮华丽,头戴黄金首饰,衣服华丽,面上也满是傲色。

正因如此,才让宝音错认成公主。

妇人将宝音仔仔细细打量一番,才对皇帝道:“玄烨,这孩子我喜欢,比姑姑身边那个要顺眼。”

宝音挣扎着要下来,皇帝没让,脸色很平静询问,“太妃可是从皇玛嬷那边刚回来?”

[太妃?!]

妇人点头,“刚从姑姑那里回来,我回自己的蒙古包了,不打扰你们小两口了。”

人走远了,皇帝捏着她下巴将她脸转回来,“别看了,是静太妃?”

宝音瞳孔一震,“科尔沁那位废皇后?”

昨天喝了点酒,差点把这件事都给忘了,没想到她已经看到瓜主人了。

皇帝将她放下来,她抱着他手臂满含期待问:“以后我们要是相看两相厌,你能不能也允许我出宫?”

捏着她下巴,他凑过去咬了一口,“只要我活着,想都别想!”

第92章

隔天太阳出来了一小会儿, 还没到中午又阴了下来。

皇帝望天不见晴,便打算不等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次启程。

走走停停四天终于抵达行宫。

宝音下了马车, 尝到了骑马的苦头,她后面是怎么也不肯骑马了,马车也被被子垫得厚厚的, 尽管有弹簧,防震连后世的拖拉机都比不上。

回了行宫,连着躺了两天身体才缓过来。

大腿根部还是隐隐作痛, 不过可以正常走动了。

下次说什么都不骑马了, 简直是找罪受,不对, 她就不应该出宫!

第三天跟和丰接上号后, 她便领着人出行宫了。

避暑山庄五里地外, 官道旁多了十个蒙古包。

今日这边人非常多, 蒙古包旁边搭建了一个大戏, 从昨天开始就有人下乡宣传今日这边有免费的戏台可以看。

凑热闹是人的本能,早上忙完地里那点活, 中午吃过饭, 十里八乡的人都往这里赶。

戏台咿咿呀呀地唱戏, 吸引了一圈又一圈人, 还有人被糊里糊涂引到了蒙古包里。

蒙古包并不是什么蒙古旗人的住所, 而是摆放了货架的临时商铺。

宝音过来视察,和丰陪同在一旁说话。

“京城那边送来二十车货物,看情形恐怕不够承德附近的百姓购买。”

这次售卖的货物有菜刀、铁锅、锄头之类百姓常用之物,也有布料、盐糖之类物品。

眼镜、玻璃制品也不少。

各作坊的产品都挪了一批送过来,主打一个参与氛围。

宝音看到了一块块香皂, 还有一桌大大小小的搪瓷杯、搪瓷盆、搪瓷桶等。

她停在摊位前,只是任由下面人发挥想象,就造出这么多东西来了?

“姑娘,你买不买?不买让一让!”身后多了几个结队的妇人催促。

她让开,然后见这些人抢着买搪瓷杯。

“这杯作用极大,不怕摔,不怕上锈,还能放在火上用,近来在京城很受欢迎,百货铺那边供不应求,我抢了一批货过来,那边怕是要跟您告状了。”

宝音笑了笑:“不够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3/18页)

就扩大生产,场地不够再买地。”

和丰领着她出了蒙古包才小声道:“根本原因是缺铁。”

朝廷给民间供铁有限,缺铁作坊想扩大都没办法。

宝音眨眼,“我来想办法。”

和丰将难题甩出去,心里轻了一大截,他以为她是找皇帝铁,却不知道她已经打铁矿的开采权的主意。

“火器研究如何了?”

她可是将左轮木仓图纸塞进去了,还提供了火药可以用蛋清揉成颗粒。

□□的配方这时候已经接近最完美的配方了,落后的是射程,是点火装置。

倒是不需要她把化学书塞进去,让那些人重新搞明白火药化学方程式一碳二硝三硫磺怎么换算成成分比例。

和丰闻言,伸手向后边的侍卫,侍卫递过来一个锁着的木盒子。

和丰:“这是最近出来的火器,可以连发,里面有点火器。”

宝音接过来转手交给了身后的人,她站在路边,看着一条长长的临时街市,道:“想吸引蒙古人过来还需要弄些比赛,回头围起一片地方弄个射箭比赛,奖品吗……”

她扫了一眼,“回头我让人送来。”

突然想到她又乐了起来,“射箭太规规矩矩了,这样再举办一场羊美人比赛,允许所有人参加,选出一只体态最美的羊,多弄一些环节。”

“那得引来不少好奇的人。”和丰笑着附和。

宝音自己都想看了,“弄一尊镶金的羊当做冠军奖品,没有第一第二名,只选一只美羊出来。”

她绝对没有暗讽选秀这件事,纯粹是娱乐。

指点完她也没有对待,领着人打道回府了。

她这次是偷偷跑出来,不能在外面停留太久。

回到行宫换了衣服,宝音见兰儿欲言又止,有些奇怪。

“发生了什么事?”

兰儿边帮她编辫子,边小声道:“早上正殿那边传出消息,说万岁爷发了好大一场火。”

宝音意外,她可是知道皇帝的养气工夫,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他破了那份冷静。

看着脑后已经成型的辫子,宝音让在辫尾拴着了一条红色丝带,丝带绑成了蝴蝶结。

她拿出了草帽戴在头上,这草帽是刚才在集市上买的,大量人聚集也吸引了不少小贩过来。

装扮好她没有理会皇帝生不生气这件事,而是带着那把木仓往外走。

清风吹拂绿柳枝,行宫这边景色很美,要是她有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一年住到头,而不是每年只来几个月。

湖边又一片空旷的地方,宝音见状让人拿了靶子过来,她要试验新武器。

很快临时做的靶子就树立在平地上。

“去检查一遍,周围不要有人。”

她没带医生,要是中了木仓伤可不好治。

确认几百米内没有人,宝音举起木仓眯着一只眼睛对准了靶子。

她只有大二军训时摸过木仓,连打木仓都没有混到。

不过打靶训练还是有印象,双手抱住木仓,对准靶子一按。

耳边响起轰隆声,手中的木仓也微微发热,她突然想起这个时候钢铁品质不过关,有爆炸的风险。

打完才回忆这件事,她也有些无语。

然后就看见跑过去查看的太监低着头一声也不吭一下。

她挑眉,“没打中?”

太监吓得不敢吱声,

她走上前,离老远就看见靶上破都没破。

“第一次不熟练,正常。”她平静说道。

她是平静了,行宫内听见这木仓声的都无法淡定了。

正殿内,皇帝正因为台/湾战事不顺而上火,底下明珠索额图等人不忙着处理京城水灾一事帮他分忧解难,还争权夺利想要抢夺翻修京城排水一事。

皇帝怒不可遏,声声训斥,然而看着这些战战兢兢跪下的臣子,他知道这些人只是恐惧这一时半会儿,过个几日又会将故态复还,周而复始。

皇帝说多了自己都烦,心里不由想到宝音的那些建议。

还不如让商人参与进来,商人出个价拿下这个工程,朝廷只负责验收,也少了伸手拿钱,导致修缮一事不了了之。

倒是钱没了,事也没办成。

换成商人,要是不想灭族,肯定得把事情给办妥了。

皇帝思索着要不要这样办时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木仓声,声音像是很远传来,可确定是行宫附近。

他脸色一变,下面的大臣跟着焦急起来。

“皇上,请快快避让,莫不是有刺客潜入行宫?”

“太子,去将太子找来!”

皇帝没忘记太子,太子还没到他又命侍卫去搜索刺客。

没多久侍卫前来禀报。

“奴才等并未发现刺客,是贵妃娘娘在练习火铳。”

皇帝神色一松,想到什么眼睛一亮,“怕是新式火铳研究出来了,诸位卿家先退下。”

“明珠,京中房屋倒塌的住户,交由你负责,莫要让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朕和贵妃都信任你的能力。”

明珠神情惊讶,因为皇帝带上了贵妃,什么意思?

他办好了,贵妃也能得到奖赏?还是说能更进一步?

贵妃还年轻,说不定会诞下子嗣,别看他是站在大阿哥这边,可大阿哥不像明君,皇上也没有选长的意思。

若大阿哥真的不成,还有贵妃的孩子做选择。

明珠自贵妃得宠,心里就有了底,甚至纳兰佟桂被赶回盛京他也没有阻拦。

纳兰佟桂走得好,往后娘娘有事只能依靠大学士府,前朝和后宫本来就有千丝万缕关系,分不清的。

眼下听了皇帝的暗示,明珠眼角扫了索额图一眼,然后哼了一声,单膝跪地,大声道:“奴才必为皇上分忧解难!”

皇帝眼角一跳,看索额图火冒三丈,正要训斥一番,太子匆匆赶来了。

“儿臣叩见汗阿玛。”

“免礼。”

皇帝不等他行完便打断,然后对其他人道:“行了都退下吧,多把心思放在公务上。”

宝音又打了第二木仓,第三木仓……

连打几木仓才吩咐人去看。

[不对,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打中?]

[一定是今日有风的缘故!]

她不敢置信自己打完了子弹都没打中靶,这么大一个靶,怎么就没一个孔呢?

[对了,一定是少了准星!]

她恍然大悟,一定是这样,绝对不是她技术太菜的缘故。

皇帝领着太子循着声找了过来,远远就听见她不肯死心的心声。

皇帝心情好了很多,连着听了好几声巨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4/18页)

他就明白连发火铳被做出来了。

只是……

为何没有献给他,而是先到了她手里?

很快皇帝在湖边瞧见了宝音的身影,她垂头丧气,背后的沮丧快要凝聚成阴影。

“咳。”他举手轻咳一声。

宝音回头见是他,脸上也没有高兴色。

皇帝主动开口,“可是火器营突破了?”

宝音打起精神道:“是戴梓有了进展,我让他先做了一把可以防身的武器。”

她说着手伸过来,木仓头对准皇帝二人。

太子吓了一跳,脸上满是恐惧。

宝音见二人未动,身后的侍卫将他们围了起来,恍然大悟拍了拍额头。

“弹夹已经打空了。”

她随手朝旁边地面射击,咔嚓咔嚓,显然里面没药了。

皇帝推开侍卫走了过去,接过她手中的木仓。

木仓很小,小巧玲珑到他一掌就能握住。

“这也太小了。”

大清这边火器都很大,火器营的士兵出战都需要扛着。

这把就太迷你了,他都怀疑能不能使用。

[别看人家小,女人、小孩拿着也能杀掉一名壮汉!]

第93章

雷雨天过去, 突然变得热起来,知了仿佛一下子冒出来,午间撕心裂肺地叫着。

宝音躺在摇椅上, 脚边不远冰盆里放着一块冰。

外界热浪翻滚,草木都被晒得无精打采。

没多久外面传出了动静,闭着眼睛她听见一连串脚步声, 接着是压低的训斥声,脚步声蓦然消失。

宝音翻了个身,摇椅也随着摆动起来, 她眼睛睁开一条缝, 就看见五六个卑躬屈膝的太监站在院子里的一排杨树下。

她以为是来粘杆处派人来粘知了来了,仔细一看旁边还立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柜子?

“是扇子送来了吗?”宝音指着外面的人问。

身边的宫女忙道:“是。”

宝音坐起身, “让他们把东西抬进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大半年养尊处优的原因, 原来还能忍受的炎炎夏日, 变得无法忍受起来。

去年在京城, 拿着靠着冰、扇子、凉席就能熬过一个夏天, 今年才刚入夏,还没到三伏天, 就满身大汗。

一盆冰只能让屋子温度下降个几度, 虽然靠着冰, 额头上还是直冒汗。

她觉得最主要原因是皇帝限制她吃冰, 也不准她屋子里放太多冰, 她身体中了寒气。

一盆冰有什么用,才过一天她就熬不住了,让人去研究风扇。

至于怎么给风扇增加动力她也不过问,难题留给了工匠。

五六个太监小心翼翼扛着一台疑似水车的玩意进来,放下后先给她跪下请安。

宝音:“这就是你们做出来的风扇?”

跟电风扇完全是两个物种。

圆形转轮是面对她, 可后面跟了个自行车一样的东西,虽然没有车轮,可一看就知道是两样组合在一起。

“回贵妃主子,这就是行宫这边工匠根据您的要求研究出来的,只要转动这个轮子,就能将前面的扇片带动起来。”

一个太监给她讲解了一番,还松手转动了后面的齿轮。

是有一些风,他转动越快风也越大,问题是这风扇也太大了,有两米高,外面还用木板围起来,整体像木柜。

太监转动了一小会儿手似乎酸了,忍不住换了一只手。

宝音示意身边的宫女在扇子正面放一个圆凳,将冰盆搬到圆凳上。

风带着冰气向她卷来,卷走了她身上的热气。

她表情一下子舒服起来,这是吹空调才有的享受。

她让人看了赏赐,然后指点道:“扇叶没必要这么多,要三片即可,用铁片,带点弧度,另外外面的木板没必要,后面的动力装置可以改成脚踏……”

太监们恭敬听着她的要求,她口干舌燥说完,顺手拿起旁边桌上的碗喝了一口绿豆汤,“铁扇叶片外面用铁丝网罩给罩起来,明白了吗?”

领头的人忙说明白。

宝音又道:“对了,完工后再送我来瞧瞧,要是妥了,零件交给民间工具负责,内务府安排人去组装,我要一百台。”

领头人连忙跪下,“请贵妃主子饶恕,行宫这边实在是抽不出人手!”

宝音皱眉,“我不是说了吗?将风扇的零件都分给民间工匠,跟民间工匠下订单,一家只做一个零件,要一百个还办不到吗?统一尺寸要求,内务府只验收,再找人组装。”

“我不想再听办不到,快去办,两日内我要见到新式风扇!”

[办不到就换人!]

“何事火气这般大?”

皇帝领着人走进来,一眼就看见了屋内的庞然大物。

宝音将人拉过来示意太监继续转动齿轮。

一阵微风带着冰凉之气刮过来,带走了身上的暑气,皇帝只觉得一身激灵。

“怎么样?是不是很凉快?”

她笑着问。

皇帝点头,“可是行宫工匠做的?安排人赶工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各送一个。”

宝音笑了笑,“已经吩咐了。”

然后瞥了下面几个太监道:“还不快去办!”

几个太监忙领命退下。

梁九功手里捧着一个盒子走过来放在桌上。

皇帝抬下巴指了指,“完璧归赵。”

宝音一看就知道是之前被皇帝借走的左轮手木仓。

他说射靶没意思,要试试狩猎,她便借给他了。

前两日他领着一群人进了山,之后就没了音讯,显然今日才回来。

宝音让人收起来,看他领口衣服都湿了,忙让人去准备水。

等皇帝一身洗干净臭汗,清爽走出来,宝音正端着一碗冰沙吃。

“吃的什么?腊八粥?”他好奇地问。

宝音舀了一勺递他嘴边,“是冰粉!”

[虽然小料多了一些,可人家有自己的名字。]

皇帝不爱吃甜食,吞入嘴里皱了皱眉咽下道:“我怎么听说你这几日没怎么用膳?”

她没继续喂他,“我这不是吃着了吗?”

[这么热谁有胃口?]

皇帝坐下,旁边转动齿轮的人已经换了一个。

微风带着凉气吹拂过来,连皇帝都感叹她会享受。

“胡闹,人怎么能不吃饭。”

“等会儿陪我用些,想吃什么让御膳房安排。”

宝音想了想,“凉面吧。西红柿切片,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5/18页)

肉切片还有黄瓜丝一起拌了。”

这么热的天,也是能吃得下凉面了。

皇帝示意梁九功去传膳,然后道:“进山后从另一个出口出来,刚好绕到外面去,行宫外的官道很热闹。”

“早上就有集市,还有射箭比赛,有不少旗人勇士跑去凑热闹,你可知我回来时碰到了什么?”

他带着笑容问。

宝音不是很好奇,将空碗往桌上一扔,擦了手又躺回摇椅上,吹着冷风她喟叹一声。

摇椅晃动,她裙摆往下滑,露出光着的脚。

皇帝伸手拉裙摆帮她遮盖住,又继续道:“碰到了胤禔那臭小子和一群同龄孩子抱着半大羊出去,说是要参加什么‘美羊羊赛’。”

宝音脸上闪过一丝心虚,她绝对不会承认这名字是她起的。

[啊啊,当时脑子进水了,和丰让起名,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尬死了。]

皇帝端起喝了一半的绿豆汤一饮而尽,就知道这事跟她脱离不开关系。

谁有胆子在行宫旁边开集市?步兵统领还不敢驱赶?

也就那么几个人能办到。

宝音才不会承认这件事跟她有关,“什么比赛?好玩吗?”

“你想去?”他放下碗问,“等傍晚我领你去看看。”

[倒也不是很有兴趣。]

她退缩了,“算了,外面那边热,还是不出去了。”

皇帝捏了捏鼻子,笑道:“真是越来越娇了。”

她拍掉他的手皱眉。

[我也想独立呀,被你关进笼子做了金丝雀,这能怪我吗?]

***

大阿哥非常兴奋,因为皇帝没有斥责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而是询问他课业有没有完成,完了便放过他了。

抱着羊走了一段,一群少年将羊放在一起往集市那边驱赶。

有一位郡王家阿哥苦着脸道:“《三字经》好难学,我阿玛现在派人盯着我学,说学不会就拿鞭子抽我。”

一提起学习,一群学渣就有了共同话题,一起吐槽新加入的语言课。

“好难,不仅要读还要写,我阿玛说等我学会送我去国子监。”

“我阿玛也这样说。”

大阿哥有些得意道:“三字经有什么难的,四书五经才叫难,我告诉你们一个秘诀,一段话读两百遍再抄两百遍再背两百遍就学会了,是不是很简单?”

“什么?读两百遍?抄两百遍?背两百遍?”

一群蒙古阿哥们一脸惊恐,宫里阿哥都是这样学习的吗?

恐怖如斯!

大阿哥一脸得意,“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

“这是我汗阿玛独创的学习方法,只要肯下苦心,拿下汉语不过小菜一碟!”

“原来是皇上创造的学习之法!”

一群少年震惊同时有很崇拜,皇上太厉害,太努力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离婚后,江小姐惊艳了全球 喵今晚拯救世界 娘娘独占帝心 收集心上人的手办后 予你沉沦 勇者失格 在鬼杀队成端水大师 爹男尊,妈女尊[六零] 做边陲“恶霸们”的团宠[九零] [全职高手]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