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80-90

80-9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1/23页)

第81章

林子清并不知晓, 天亮后有人追到码头,四处跟人打听是否有个年轻人带着一对母女乘船。

一个月后,林子清风尘仆仆带着母亲和妹妹进了京。

“老丈, 请问一下慈仁寺怎么走?”

“坐三号马车慈仁寺站下就是。”街边一提着鸟笼的老头随口说道。

林子清懵了,三号马车是什么意思?

老头见他呆在原地,抬头瞅了他一眼, 很快看到他身后背着包袱的母女俩。

“你们是刚进京?”

“是。”林子清忙问,“敢问老丈您说的三号马车是出租的马车吗?”

“三号马车是公共马车,只要花一文钱谁都可以做, 这是我们京城独有的好东西。”老头骄傲道。

然后指着前面不远路边竖起的一根粗竹竿道:“看到没, 那个就是停车的站点,路两边各有一会, 你自己过去看看, 在那边坐, 莫要做错了。”

林子清道了谢, 然后接过林方氏手里提着的行李, “娘,我们过去看看。”

来到陌生地方林方氏很拘束, 不过她还是赞叹了一声, “原来这就是京城。”

三人走了一小段来到了竹竿挂着的牌子下, 牌子上有解说, 林子清扫了一眼就看明白了, 那三号马车后面排着可以经过的站点,看到慈仁寺站点他松了口气。

有这公共马车实在是太好了,到了一个陌生地方最怕的就是找不着路,去租车又怕遇见坏人不知会被拉哪里去。

有这车就方便了,去哪里坐几号马车是一目了然。

只是这等车等得人心急, 站牌边有人在卖烧饼还有卖茶水的摊子。

林子清过去买了五块烧饼,顺便询问还要等多久三号马车才会到。

“一般半个时辰一趟,再等一刻钟差不多就到了。”

那卖烧饼的摊子特意将摊子支在站牌边就是做一些等车客人的生意,对于几号车几时到都很清楚。

林子清将烧饼分给了母亲和妹妹,还没吃完就看到挂着三号牌子的马车慢悠悠过来,快要靠近时那车夫抓起手边摇铃摇动了一下。

清脆的摇铃声响了三下,然后就听车夫对着身后高喊:“西烧酒胡同到了,要下车的抓紧下车!”

马车还未停稳就见车上有人跳下来,等车停稳后又陆陆续续下来四五个人。

林子清冲车夫喊了一声,“到慈仁寺吗?”

车夫回了一句,“到,还有位置,赶紧上来。”

林子清忙拉着妹妹过去,他先将妹妹送上去,又扶了一把母亲,最后才背着包袱被人拉上去。

马车非常大,挤一挤三十人是能坐得下,车内两边各有一条长板子供人坐着,此时已经坐满,林子清三人只能站着。

“上车买票,一人一文。”

坐在最外面椅子上的妇人冲三人喊了一声。

林子清从褡裢里掏出三文钱递过去。

那边收了钱撕了三张纸过来,林子清接过来扫了一眼,上面写着车票一文的字样,下面还有日期。

马车悠悠哒哒往前走,车内上上下下,林子清也抢了空位让母亲抱着妹妹坐下。

“慈仁寺到了,要下车的赶紧下车。”

等车停稳,林子清跳下马车转身接过妹妹,又扶住了母亲。

站牌边上就是慈仁寺,当然他的目的地不是慈仁寺,而是慈仁寺附近的报馆。

“哥,那里好多书!”

林子清顺着妹妹指着的方向,就看到对面摆了不少书摊,有些摆在地上,有些支了门板。

江宁府也有类似地方,只是这里跟江宁府不同,一些摊位上围了不少跟妹妹年纪差不多的童子。

他扫了一眼,见幼童人手拿着一本书低头看,心里不由感叹一声京城果然与别处不同,这里文风可真胜。

显然刚来京城的他还不知道这些孩子看的是小人书。

也是那《西游记》的小人书在孩子中火了起来,后来不少书铺见到商机,参照小人书又出了《三国演义》还有一些奇侠、鬼神小说,都是前朝时就流行的。

大量图片再配合白话文对话,没有阅读困难,果然受到了一些孩子欢迎。

别说孩子,就算是大人也爱看。

林子清拉着妹妹,回头看了一眼林方氏,“娘,不如我送您找家客栈先住下?”

一路奔跑劳累,他也怕自己母亲撑不住。

林方氏强忍着脚痛道:“娘没事,先去办你的事,等办完再找客栈。”

林子清只好一边搀扶母亲,一边拉着妹妹找报馆。

好在《世界新闻报》所在的报馆在这一带太出名了,随便找个人都能指给他看。

报馆门脸很小,若不是被人领着带过来,恐怕一个不注意就会错过。

此时那报馆大门是敞开着,门口并没有人,越过照壁,才看到倒房走出来一年轻女郎。

“你们找谁?”

林子清惊了一下,不敢正眼看那女郎,方才不经意一眼他有看到这是一位样貌极佳的女郎。

“在下林子清,江宁府人。”

他递上那张报纸道:“应召而来。”

蓝玉接过明显不是自家出的报纸,然后看到上面的召才令三个字。

“这边请。”

她指着她先前出来的倒房做了个邀请手势。

林子清搀扶着母亲进了屋,见屋内还有几个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有其他人在就好,也不会伤了这位女郎的名节。

“请坐。”

蓝玉搬来三把椅子放在自己办公桌前面,等母子三人入座后,才抽出一张纸问,“请问你们三位是哪位应召?”

林子清有点意外,他看了一眼母亲和妹妹,问道:“我母亲也行?”

“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都收。”

蓝玉平稳回答,然后看向林方氏,“夫人,能问一下您会些什么?”

林方氏慌张摆手,“不是我,是我儿子!”

蓝玉手里缺人,召才令连续印了三个月了,过来应召的多是农户匠人三教九流之徒,读书识字的人太少,眼下这母子三人看着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她也不管好坏,全扒拉到手里最好。

林子清看着屋子里有不少年纪大的妇人在低头写着什么若有所思。

“我娘会读书会管家,还会苏绣。”

在江宁府很少有女子不会刺绣,他记得母亲曾绣过一副双面绣,一正一反是两幅不同的图案,那绣品后来被堂叔婶给要了去说要给堂姐做陪嫁,自那以后母亲就没再动过针。

蓝玉眼睛一亮,“会识字呀,那就再好不过了。”

她笑了笑道:“我这边有一份工作,是在女子学堂授课,教的都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2/23页)

女学生,每月有六两银子,三十斤肉、十斤米、二十斤碳。”

她又看了一眼紧贴着林方氏的女童,笑了笑道:“女学堂的夫子可以有一个免费入学名额,我看您女儿年纪也不大,不如一块送去学堂,学堂那边提供住处。”

林方氏没往心里去,准备等对方说完再拒绝,然而听着听着她就心动了。

这一段长途跋涉,她面色面上没什么,心里还是觉得是自己和女儿牵累了儿子。

要不是她俩拖累,儿子如今该在江宁府最好的书院读书,而不是受她们拖累前途未知。

林子清:“我有秀才功名,母亲和妹妹我自己能养活……”

他话还未说完,林方氏就打断了他,“我…想试试。”

“娘?”

林方氏鼓起勇气道:“清哥儿,娘觉得这份工不错,娘带缘姐儿去女学堂,你自去奔你的前程,不要惦记我们,有时间来探望一下我们就足够了。”

林子清很不解,来时路上不都商量好了,进京后他租个小院子,娘和妹妹先住着,他先看看情况。

他瞥了一眼对面女郎,怎么到这里就变了主意?

蓝玉插了一句,“安全上不用担心,我们女学堂都是女性,每隔一段时间还有兵马司的人巡逻。”

她将纸递给林方氏,“填一下表,有什么填什么,唯一要求就是要真实。”

然后又抽出一张表递给林子清,“你也填一份。”

林子清显然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母亲要比他热情。

蓝玉要是能听见他心声肯定赞同,这世道寻个读书人简单,什么秀才功名也是一抓一大把。

可要找个识字的女性就没那么容易了,能读会写的女人都被关在深宅里了,她想找个女老师容易吗?

现在的女学堂老师都是一些在宫里当过差的嬷嬷,会识字的不多,让她们教书也只会照本宣科,她现在就想找些更专业的。

这个问题又绕了回来,会识字的要不结婚都被关在深宅大院,要不待嫁二门不迈,怎么可能接触得到?

就算接触到,也不可能跑到外面做老师。

在蓝玉看来,林方氏的价值要比林子清高多了!

林方氏接受了女学堂的应聘,蓝玉和她签订契约后,见她脚不是很方便,命人去百货铺扛了一个轮椅过来。

林子清将母亲和妹妹送进来女学堂,等人进门后他站在门口又等了一段时间才转身问领着他们来的报馆编辑。

“我去哪?”

编辑领着他往街上走,边走边道:“蓝管事说你还不熟悉我们这边的规矩,让你先接受一下培训,地方也不远就在福建会馆附近,那里包吃住,您就暂时留在那,等培训完了再看您适合去做什么。”

第82章

编辑姓孙, 叫孙大海,两人路上聊了聊,林子清也知道了孙大海的一些情况。

孙大海是宛平县人, 家境贫寒,读过书,也考了童生, 不过没继续考,家里没有钱支持他继续读下去。

“家里五个兄弟,我大哥三十岁了还没能娶妻, 再读下去就得饿死人了。”

孙大海一副很看得开的模样, 笑着道:“我有个亲戚去年在小汤山干活,知道那边缺人, 便领着我跟蓝管事找了一份事做。”

“蓝管事见我做得妥, 又将我调到报馆这边, 有了收入家里也缓过来了, 再存两个月就能给大哥娶一个媳妇。”

这个世道读书人虽然不是遍地都是, 也不是那么稀缺。

会识字的人能干什么,去人家商铺做账房?

谁会收一个不知根底的人做账房?

还是说去抄书?

别说现在出版行业得有多发达, 人家印书比抄得要快多了。

穷书生, 穷书生, 说的就是这些放不下身段跟人争力气活, 又挣扎着找不到出路的人。

孙大海话语中的感激, 林子清也听出来了。

他未置一词,好不好还得以后才能知道。

想到那份契约并不是什么卖身契他放下心来,他之所以痛快签订契约正是里面有一条,他要离开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这份前所未有的自由契约才是他爽快签约的主要原因。

出了胡同, 到街上明显热闹很多。

孙大海领着他穿过了马路,去了对面,路上有骑着骡子的,也有抬着轿子的,还有骑着两轮车快速从人群中穿梭而过的。

林子清都看傻眼了,这是什么机关?

“这是自行车,百货铺就有卖,不过一辆很贵,我干十年也买不起。”

孙大海笑呵呵道:“是不是很新鲜?听说是宫里传出来的,一辆要上百两银子呢,也不知道是不是镶了黄金。”

林子清点了点头,然后揉了揉脸道:“我看过类似的机关,江宁府也有一位怪人,不过他做的是木头机关,需要用手转动才能走。”

孙大海忙道:“回头你见到蓝管事可以上报上去,我们蓝管事就喜欢这群会奇淫巧技的人,她要是看中会派人去江宁府请,人家要是愿意来,你还能获得一笔介绍费。”

这拉人头的法子也是蓝玉被逼得没办法想出来的主意,最开始报纸招人观望的太多,除了工匠许多人压根不清楚自己会什么。

也没人认为自己养猪养得好算技能,种菜种得好也是技能。

后来还是靠内部推荐,一说推荐成功给人头费,果然火爆起来,连翻跟头翻得好也被推荐过来,那段时间别提有多啼笑皆非了。

林子清心里有些惊讶,两人已经过了马路来到对面的胡同,绕了段路,停在了一处外面破旧的宅子前。

这宅子外面墙皮都开裂了,木门上的漆色也掉得差不多了,一副家族落败的模样。

孙大海敲了门,没多久就有人过来开门。

“我送新人过来。”

孙大海递过去自己的工作证和私章。

对方看了一眼,又扫了林子清一眼才让了空位,“进来吧。”

孙大海招呼林子清进去,然后那开门的人领着二人进了旁边的倒房。

先登记了一下林子清基本情况,又查看了他的户帖,在新生登记表上记录下的姓名年龄性别和功名,最后一格推过来让孙大海签字。

孙大海签名后又在名字上盖了自己的印章,才起身对林子清道:“你先在这里安顿,吃喝都不用担心,这里都准备了,就是培训的一个月内不能出门,这得委屈你了。”

林子清冲他拱手:“劳烦您送我来。”

孙大海笑笑:“这是我的工作,没什么需要感谢我的。”

说完摆了下手,然后往外走了。

开门的人先去关了门才领着林子清往二门走,这一路上他都很沉默,林子清本来想问问这里的情况,也没能开得了口。

进了二门就瞬间热闹起来,他看见不少在外面坐着椅子看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3/23页)

的人,个个嘴里念念有词,看到林子清被带进来,离得近地冲他打招呼。

“是新人吗?欢迎欢迎。”

林子清回了一句,“我刚过来,不知道这里要学什么?”

开门的人见两人聊开了,顿时道:“周醇你帮他安排个床位,再跟他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

那叫周醇的是个二十左右的青年,笑着回了一句,“正好我们屋子还有个空床位就让他睡我们屋。”

“你来接待他。”开门的人丢下这句话就往外面走了。

“走走走,先去放行囊。”

周醇一把拉住林子清往里走,边走还边跟别人交代,“椅子我回头还要坐,别让别人给占了。”

到安排的房间也就二十多步,这二十多步林子清却像是过了一年,实在是周醇太能说了。

他叽叽喳喳问了不少,也透露一下不少,林子清从他口中了解了他不少信息,后来他只开个头,周醇就滔滔不绝顺着话题说起来。

周醇是去年冬日来的这里,起先是在一个庄子上,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我最开始是奔着管吃管住还有温泉去的,谁能想到账房没做成,跑来做了个培训老师。”

没错,周醇是这次培训的老师之一。

据他自己说他算术太差,没能通过考试,又还不起债,只能帮着商行做些事还钱。

“你已经是我接的第二批培训班学生了。”

周醇笑呵呵推开一扇门道。

这间屋子不大,一进门就看见两张床,左右两间还有两张床。

床是木头床,上面睡人,下面有书桌和柜子。

周醇指着东面里屋的靠里的一张床道:“你睡这张,对了你睡觉不打呼噜不磨牙吧?”

林子清摇了摇头,“没有。”

“那就好。”周醇松了口气,“三进院子里住的都是爱打呼噜的人,那呼噜声都得响破天,也弄不明白住一起的怎么睡得着。”

林子清放下了包袱,坐下后询问培训内容。

周醇坐在自己床下面回答道:“其实就是商行相关的内容,比如商行下面有银行、有玻璃坊,还有土地之类,未来要去银行需要有账房的结业证,这个考还得去专门的地方,去玻璃坊需要对玻璃制作工艺有些基本了解,这个培训会大致提一下。”

“还有乡下的庄子土地之类,种什么要做什么怎么跟佃户沟通这些都是培训内容。”

林子清没有想到培训的是这些内容,什么玻璃的制作工艺,这不应该是传家宝一类的不传之秘吗?

他这么想也这么问了。

周醇弹了下手指,“这个问题问得好,你知道陶器和瓷器都是土烧纸的,你能烧出来吗?”

林子清会意了他的意思,不是专门做这一行的匠人,怎么可能听听就会?

周醇见他放好了包袱,起身道:“走,先带你去吃饭的地方,再领你去认识一些朋友……”

一个月的培训,让林子清只觉得脑子里塞满了很多未曾了解的知识。

一个月培训后,他们这批人被领着去各个地方实习。

林子清被分配去了琉璃厂实习,实习第一天就受到了冲击。

“上面要求我们做出可以量出体温的温度计。”

玻璃厂的管事将他们都召集起来。

“你们是厂里的骨干,不是技术高的匠人就是读书人,上面给了我们十天时间做出来,做不出来结果是什么你们应该知道。”

管事冷冰冰道,林子清听了汗毛直立。

怎么有种做不出来要杀头的威胁?

集合结束,跟林子清一个组的大师傅摇了摇头,“难呐,上回让做的放大镜还要就是要耐心打磨而已,这回要做量出体温的温度计,这个怎么做?”

“听说是医学院那边要的。”

“老李!”

大师傅回头就看见管事身边的人追了过来。

“这是上面给的资料,你回去研究一下,这个温度计上面要得比较急。”

大师傅接过了几张纸,只看了有图的那一张,图上画了温度计的模样和组成部分。

他看了一眼林子清,“小林,你识字,回去给我们讲解一下。”

等回去,一群吹玻璃的师傅将林子清给围了起来。

“给我们说说这温度计怎么做的需要哪些东西?”

林子清念完后,有人一拍大腿,“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现在难的就是怎么把水银给灌进去再封口?”

大师傅思索了片刻道:“大家都琢磨一下,就剩下十天时间。”

一众师傅连忙起身去烧玻璃管了,怎么烧中空的玻璃细管子这个好办到,难的是怎么将水银灌入细管当中。

林子清见大师傅吩咐完后往外走去,忙跟了上去。

“李师傅,我想问一下,要是十天没做出来失败了会有什么惩罚?”

“惩罚?”李师傅意外他这么问,还是摇了摇头,“没有惩罚就是下一次任务不会交给我们。”

林子清好奇,这算什么惩罚。

“你刚来或许不知道,上面让我们做的东西卖出去我们也有奖励,就拿眼镜来说你这样的小工每月能拿五六两分红,这最少能拿一年,你说失败后惩罚大不大?”

林子清啧啧称奇,这地方太奇怪了,谁会卖出商品后还给工匠分红?

第83章

大师傅姓杨, 原来在琉璃坊做工,后来被玻璃厂花大价钱给挖来。

早前他是做琉璃瓦的,就是宫里用的那种, 这几年鼻烟壶开始流行又研究起了鼻烟壶。

被玻璃厂挖来做玻璃对于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玻璃的制作工艺要比琉璃简单太多,用模子就能大量制作, 不像琉璃只能吹,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琉璃制品,却可以有大量一样的玻璃制品。

杨师傅被挖来后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研究出白酒瓶, 这个不算难, 也就是鼻烟壶放大,难的是封口这个后来也被解决了。

之后是研究千里镜, 放大镜。

这些还是小儿科, 最困难的时候做出上面要求的生物显微镜, 能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

这个目前其他组还在研究中, 杨师傅大字不识一个, 也帮不上忙,便退出了团队。

回来带徒弟的杨师傅有些不甘心, 这回又接到新的任务, 发誓一定要做出成果来。

第八日, 林子清记录下制作过程, 这就是他的工作, 需要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记录下来。

一群人围着桌子开始排查失败原因。

杨师傅抽着旱烟眉头紧皱。

现在遇见的难题是怎么将含有水银那头的管子封口。

林子清扫了一眼桌面上的废品提出建议,“不如试一下从另一头封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4/23页)

然后他看见众人默契看过来的眼神。

众人起身,离他最近的那个人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果然是读书人, 脑子就是灵活。”

他们之前只想着封口放水银的玻璃泡,因为那头最大。只是一烧水银要不挥发了,要不玻璃泡烧破了,也是钻入了死胡同,这头堵上难,那就堵另一头就是。

没多久第一根成功的温度计出来了,有手指粗,但好在是成功了。

杨师傅哈哈大笑,“现在任务就是缩小,上面要求是秸秆粗细。”

隔日桌上放了一百多个烧成功的温度计,林子清早晨过来就看到一众师傅眼底青黑,显然是熬夜了。

玻璃厂这边就是这样,日日夜夜都有人值班,因为炉子里的火不能断,这样才能保持高温。

杨师傅打了个哈欠拍了拍林子清的肩膀,“下面是你的工作,这度数雕刻我会安排人跟你配合,不行,太困了,下午我再过来。”

说完打着哈欠摇摇晃晃去了隔壁,隔壁是为师傅们准备的休息室,里面放了几张床。

一群大师傅去休息了,林子清看着面前这么多温度计叹了口气。

“行吧,这些都是我的活。”

他找出管事给的纸,研究了一下需要的东西。

需要烧开的热水还有冰块。

热水容易,就是冰块找起来有点麻烦。

没多久被杨师傅指派的助手来了,两人找了木箱子里面放了糠将比筷子还要长的温度计放入其中,放几个铺上一层厚厚的糠。

玻璃品就一个弱点怕碰摔。

“走,抬到室外。”

给出的资料说了要在常温下测量温度,春日里的温度最为适宜。

助手搬来了一个炉子,两人就等着炉上的烧水壶水开。

林子清性格不是外放型,不会主动找话题跟人聊天,助手也是个沉默的人,两人就守着炉子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好不容易水烧开,盖子都被沸水顶起来。

林子清指挥助手取出温度计,一个一个往沸水里放,待水银上升位置停止后便在停的位置划一道线。

资料上有标注,水开是一百度,水结冰是零度。

虽然不明白这度是何意,上面这样要求了,他也就按照这个要求做了。

忙完后,从城里冰库买的冰也到了,不多也就一桶用棉被包裹着送来。

揭开棉被,两人又忙碌着将温度计放在冰上,过了一会儿取出,还是水银停的位置划线。

这些忙完再拿出卡尺测量,给温度计划分,零到一百中间是五十,零到五十中间是二十五,就这样一点一点将刻度分出来,等这些忙完已经到了傍晚。

杨师傅打着哈欠过来,见两人还在忙着便坐到一旁,看了一小会儿他起身离开,没多久领着玻璃厂的管事过来。

管事随手拿了一个已经完工的,也没看出一个所以然来。

“给医学院送去,看那边怎么说。”

……

这就是温度计?

宝音看着比筷子还要长的温度计瞠目结舌,这要怎么放在腋下测量体温?

“是,目前只做出一百度,还不能检测出油温高度,还在研究中。”

宝音露出无奈表情,“再研究一下,体温温度计没必要这么长,能量出五十度就够了。”

来人应下。

宝音将温度计收起来,这个倒是可以用在下节课上。

来人继续道:“商行已经从盛京召集了一批人手去蒙古收购羊毛,那边请示主子先去哪个部落?”

按照常规来说该去科尔沁部,毕竟宫里位置最高的两个女人就来自这个部落。

可是去科尔沁部还要穿过别的部,千里迢迢过去就为收羊毛肯定没有临近收划算。

宝音想了想道:“先收近的,要是收到科尔沁部就收,收不到就算了。”

蒙古这些部落不断迁徙,没有熟悉的引路人还真没那么容易找到。

“医学院让研究的药品现在有什么成果了?”

去年让建医学院她就发了第一个任务,教学的同时研究青霉素,只要掌握了青霉素可以说医学院就掌握了大杀器。

青霉素作用太广泛了,能救治病也太多了,说是神药也不为过。

“那边说有进展,只是显微镜还未制作出来,催了几次都没给回复,医学院那边说还无法做到提纯,不过给伤口发炎的兔子用过了,本该必死无疑的兔子活了下来。”

来人声音充满震撼。

“这事传到一些大夫耳中,陆续有不少大夫加入我们医学院。”

宝音边写边道:“治人之前先给动物用,要做到彻底掌握药性。另外再分出个兽医支科,鸡鸭羊牛马这些常见病症和大型传染病都研究一下,一些急性传染病看能否用牛痘的方式做一些疫苗出来,给动物用上。”

“今年春天草原那边爆发了疫病死了不少羊,要是像牛痘一样先感染上微症,是不是就能适应这种病。”

蒙古那边的事传入了京城,朝廷这边为了稳住蒙古,可是给不少部落赈灾。

本来可去不可去的承德一行变成了必要行程,因为要震慑蒙古部族。

近几日皇帝露了音,后宫一下活跃起来,谁不想去承德避暑山庄?

除了几个传出怀孕的妃子,大部分嫔妃都走动起来。

公费旅游谁不想呢?

近来施琅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水军训练有了成果可以出海一战了,皇帝心情不错,见春色不错邀请宝音去景山游玩。

景山就在神武门对面,比御花园要大多了,这个时节正是欣赏牡丹花开的好时间。

皇帝出游一向兴师动众,这也是没办法,清朝的皇帝因为是异族入侵中原一向没什么安全感。

什么电视里的微服出访之类在康熙朝是不可能,倒更像乾隆能干出的事。

宝音略去这些思绪,和皇帝往亭子走去。

景山除了一个人工山,最值得看的也就是大湖了。

两人刚坐下就有太监送来了鱼竿。

鱼饵已经挂在钩上,皇帝将鱼钩往水中一甩,侧头看她。

“内务府那边该收尾了,再继续查下去这些奴才该没有心思办事了。”

他对彻查内务府贪腐一事全都看在眼里,随着账目被清查出来也处理了一批官员。

只是再这么查下去,底下的人该人人自危。

宝音也觉得该结束了,这里可不是现代,经济犯罪也就进去蹲几年,贪皇帝钱可是要掉脑袋的,谁知道人被逼上绝路会干出什么事来?

她之前轻拿轻放让查出来的定期还钱也是这个道理。

只是她手里是没多少人安插进内务府,倒是便宜了其他人……

头发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第5/23页)

不知何时落下来,皇帝伸手帮她勾在耳后。

“想什么?”他轻声询问。

旁边已经冒出绿芽的柳树枝垂下来,阳光下在湖面倒出晃动的影子。

[想怎么将内务府重要位置给占住,御膳房被处置的总管太监职位最后好像落在了乌雅氏手中,还是手里的人少了,不能我这边得罪人,这好处被别人占去。]

“没别的事,就是想着内务府的规矩是不是要变一变,财政、人事、行政三者独立?”

听到陌生的词汇皇帝不为所动,“说说看。”

宝音简单地说了三者关系,就是三个划分关系,不要相互有牵连,同时还能制约。

“监察和慎刑司独立三者之外,监察是查内务府违规之人,确定罪状后上报慎刑司,慎刑司只有审理案子的权力,抓人是监察之权,另外审判罪名后的处罚还得再设立一个部门管理。”

[监狱也得独立出来,这样监狱里的人也能做些手工活创些收入,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把人往牢里一扔就不管死活了,浪费人力资源!]

皇帝权衡着这种制度的好坏,这种制度肯定无法用在前朝倒是可以用在内务府上。

内务府是服务皇室的机构,不归前朝管,怎么改制前朝也无权插手。

如今内务府还未膨胀到后世那种巨无霸机构,还是任由皇帝揉搓的部门。

皇帝想了想便道:“交给你了,随便你怎么处置。”

他就指望她带内务府给他赚钱了。

宝音又说起了另一桩事,“我看了一下,皇庄土地产收三年增长不大,我准备改一下。”

皇庄年产增长不多肯定有问题,近几年哪怕不算丰收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

皇庄每年都有扩张,速度还不慢,这种情况下产收不变,实际上就是在减产。

光看总收入是上涨,可看了数据线就能知道,产量起码少了一半。

皇帝侧头看向她红润的脸蛋,对于出来踏青她还一门心思说这种无聊的事他都有些无奈了。

他抓紧了鱼竿无奈道:“不是说了内务府随你处置吗?不用问我。”

[这可是你说的,你那些皇庄我可是要搞承包制了。]

……

春日出门踏青的不在少数,不知多少人出城上坟的同时在郊外游玩。

纳兰佟桂被摇摇晃晃的轿子抬到了一处胡同内独门独户的宅院。

这处宅院外表普通,里面却别有洞天。

敲开门,就见一嬷嬷亲切地给他行礼。

“老爷来了,姨娘这些日子以泪洗面生怕您忘了她。”

纳兰佟桂急切往二进院子走,“意儿真哭了?”

“那可不,姨娘嘴上不说,心里可是一直念叨您。”

这话说得纳兰佟桂心都软了。

沈意浓是他新得的外室,二八年华有着一副如花美貌,人还长得娇娇柔柔,那方面还放得开。

得了这么一个可心人儿后,纳兰佟桂哪里还看得上家里的黄脸婆。

不过他也不敢将人弄进府里,倒不是怕兆佳氏闹腾,而是上面还有位贵妃,真弄个商人之女回家,怕娘娘面子难堪。

几天没来,一听心肝儿伤心地哭了,纳兰佟桂这心也跟着煎熬起来。

才进二门就看见一貌美的少女站在门口含着泪望过来。

“意儿!”纳兰佟桂心一抽一抽都快要裂了,上前一把抱住人急吼吼将人往屋里抱。

一番云雨过后,纳兰佟桂搂着人开口道:“意儿,爷将你带回府正式做府里的姨娘可好?”

沈意浓怯怯道:“妾能侍奉爷已经足够了,若是进了府岂不是惹太太生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玻璃城的一场季风 听说你曾深爱我 [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相爷的乡野妻 冰山伯爷为我折腰 成为限制文男主的妻子 厄运食肆[全息] 绿茶穿成万人迷文女配后 用柯学马甲伪装文豪 离婚律师很难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