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霁月.4(1 / 2)
痛斥一个原本你寄予厚望却让你不满的人、其实也说明你还没对此人彻底失望,还愿意予以再一次的机会——这正是宁玉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待老夫人对海棠的斥责,但隐隐地又总觉着哪里不太对。
而随着老夫人给出那段“结语”后,宁玉耳中也开始传来海棠的哭声,听她尝试让老夫人允许她辩解却遭断然拒绝后,海棠的哭声迟迟未止。
作为一个在当前社会里显见的底层,海棠能做的求存应对其实很少,主家既已明确不许她辩解,她除了哭,当然也不排除还会做出羞愧地奔出屋去。
可她没有。
是吓傻了动弹不得?还是基于更深层的生存本能,认定自己真的跑掉的话,真就坐实了刚刚老夫人才批判过她的“散了心”及罪加一等的“对主家不敬”?
宁玉觉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可一旦这么想,却也在感慨她还能有此挣扎的智慧的同时,也下意识地有点可怜她。
.
此时的屋里,除了老夫人、宁玉和海棠,也就只有沈氏、淑兰、以及淑兰的丫鬟小翠。
因为看不见,宁玉得以摆脱视觉上的干扰,因此各种语气、语调、声效等等环境细微变化在她这里便像放大了无数倍那般清晰明显。
假如说淑兰和小翠的沉默是合理应分的,那沈氏在这个时候的沉默则就有待商榷了。
且不说宁玉已经不止一次见过这位沈妈妈为包括海棠在内的各种丫鬟说好话,不久前她还曾经听到过她和海棠在院里的对话,内容也是涉及保全其他丫鬟的。
那场对话里,除了沈氏和海棠,还有一位哭到无法自控的丫鬟,虽然不知道那第三个人是谁,但不难从语调听出沈氏全程保持“冷言冷语”,但就从她最后对海棠做出的安排交待,也不难看出,沈氏是位骨子里善良、有“心”的人,保持冷脸并非出自于管事人的高傲,至少在那件事里,她那样“无情”反倒是对底下人的一种保护。
这也恰恰证明了,沈氏惯常的角色确是规则的维护及调和者,但具体执行时,却是有温度有人味的。
那么,此刻她的绝对静默,更显异常和刻意。
.
如果说海棠和沈氏的反应多少还能有所解释,那么,有一个人的做法,在宁玉这里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破绽”——而这个人,却又是全场唯一不可能出此纰漏的。
冷静的正常人,不会无来由做出无逻辑的行径,而人在不冷静时,又极易放大任何一点外部刺激,真正愤怒的时候则更如火药桶一点就着,别说挑衅了,但凡一点点扰乱心绪的噪音恐怕都会引致更不好的结果。
而就在刚刚,即便没有高声吼叫,老夫人的怒气也是从语气里清晰传导出来了,在她断然拒绝海棠为自己辩解的瞬间,气氛其实就到了。
此时若是影视舞台,紧接着会发生的景象,无外乎非常戏剧地喊人来把海棠拖出去或让海棠自己滚,最少也会当场喝止哭泣。
某种时候,哭声的确可以作为一种惩戒方式,让犯错方记住当下的感受,记住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窒息。
但今天被训斥的这一方,在另一方面前本就是绝对的弱势,戏剧点说,真是抬手就能捏死的程度,正因两方地位差距之远,非是泼天巨祸,管教海棠这样一个丫鬟的任务,依照常理,也该是沈氏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