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 90-100

90-1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特危局非要我和前男友复合 反派他不想被救赎[快穿] 冒名顶替[快穿] 嫁给铁哥们邬少乾钟采衣落成火 【快穿】滚粗吧!男女主们! 刚穿越旁边就躺了个美男? 斩神:我是一个画家 顶级A的Enigma又骄又野 四合院:我何雨柱精通八大菜系 霍格沃茨:我靠MC伪装炼金教授

“这不好说。”

葛莱森无法给出确定时间,先怀疑地扫视佩奇与贾斯丁。

他又问卡恩斯:?*? “如果在黑市上出售霉尸,现在它的报价是多少?”

这个问题叫两位值班员工变了脸色。

这话的意思分明是执意他们监守自盗又编造出尸体消失的谎言。

贾斯丁咬起了牙齿。

佩奇更是立刻怒斥:“别以为你披着一层警服就能污蔑人,我和贾斯丁才没有贩卖尸体!我们在太平间工作五年,信誉一直很好!”

莫伦观察两位值班员工的动作反应,被冤枉的愤怒很真实,但葛莱森警探的怀疑也不是无稽之谈。

太平间、墓地等丧葬机构与盗尸者暗中勾结倒卖尸体,不是新鲜事。

黑市上对人类尸体的贩卖从未停止。从腐烂程度不同,售价8~15英镑不等。难得一见的霉尸,即便已经被解剖过,尸体上有了缝合痕迹,可仍旧是抢手货。

葛莱森不在意佩奇、贾斯丁的愤怒,转而看向另三人。

“比起相信尸体凭空消失,我更相信它是被偷走了。三位怎么看?”

卡恩斯作为老板,更偏向自家的员工。

“警探先生,您说得有道,但佩奇、贾斯丁在我手下工作五年,从没做过违法卖尸的事,是连一根手指都没偷运出去。”

维护员工声誉,何尝不是维护火葬场的名声。

卡恩斯说:“就算有人偷尸体,也是外来的盗尸贼。不一定是冲着尸体来的。现在,伦敦看我不爽的人不在少数。

想必海勒小姐也有所感觉,因为我支持火葬,昨天的丧葬研讨会上就有不少人对我吹胡子瞪眼,恨不得往我脸上吐口水。”

莫伦点头。

与其说是卡恩斯是树敌太多,不如说是他开设火葬场的行为触碰很多人的利益。

昨天的丧葬研讨会,让她对目前的伦敦殡葬业有更深认识。

进入十九世纪后,用一个词形容伦敦殡葬业——混乱。

城市人口激增、墓地资源短缺、传统的土葬观念、流行病去了又来……,各种因素导致人们在伦敦想死得舒服也困难。

多数人不接受薄葬的念,下层阶级希望至少在举办葬礼时稍稍体面一些。但别谈买好的墓地,就连停灵都是问题。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伦敦未能跟上人口大爆炸的节奏,修建足够多的太平间。只有教堂、医院等少数机构提供的少量停尸点。

假设一位劳工死了,只能把尸体停放在租屋里,合租的租户们不得不与腐尸一起生活。

不停尸呢?会有把人活埋的风险。

欧洲各地都有“死者复活”现象,其实是那些人没有彻底死亡。

由于当下医疗检测仪器的落后,加上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判定一个人死亡的准确度不高。

棺材里传出的抓挠声,解剖台上被剖胸后发现仍旧跳动的心脏,这类传闻不绝于耳朵。起因与无法精准判断死者是否真的死亡有关。

停灵变得非常必要,可以降低假死的活人被提前掩埋的可能性。

为了改善与尸同眠的伦敦下层困境,顺成章需要开设大量太平间,这也成了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

停灵只是丧葬业的一环,墓地是重点业务。

早年间,教会管辖英国丧葬业。

1850年前,牧师的收入来源包括从所属教区的墓地获得部分丧葬费收益。牧师给一位信众举办葬礼,还能获得8先令。

伦敦人口暴涨后,墓地紧缺。

私人墓地的管堪忧,因为缺乏政府的全局统筹,选址位置更是混乱不堪。

比如墓园下水道与城区居民商业下水道相连,让水源被严重污染,导致流行病肆意传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90-100(第6/21页)

英国议会在1850年提出丧葬改革,希望能把丧葬统筹权收到国家政府手中,但遭遇了各地教区、葬礼承办者、私营墓地老板的强烈反对,那会夺走他们已有的利益。

多方强烈反对,让《1850年丧葬法案》成为一纸空文。

伦敦恶劣至极的丧葬环境在继续。

多数墓地污水横流、棺材被盗挖、尸体残骸堆积在地面等现象,外加霍乱肆虐导致大量人口死亡,1852年再次出台丧葬法案。

这一次,承认了太平间制度的合性,打击丧葬业的恶性垄断。

同时更严格规定,迁移尸体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以免盗尸行为泛滥。

二十多年过去,伦敦人口翻倍,丧葬业又有了新的困难。用于建设墓区的土地越来越少了,买墓地的价格势必上涨。

火葬是一种解决办法。

骨灰坛下葬与装着整具尸体的棺材下葬进行对比,减少了用地面积,每个人的丧葬费也相对减低。

同时,焚烧后的骨灰比起直接掩埋尸体,不容易造成疾病传染。

昨天研讨会上,火葬场老板卡恩斯就列举了数个客观优点。

火葬的推行却势必改变丧葬业原先的利润分配,教会方面也有人坚持认为火葬违背基督教义。以前,只会火烧巫师或邪祟,好人都是土葬。

莫伦也不是完全支持火化,因为火葬会毁去被害人以尸体留下的凶案证据。

在科学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可能要多次尸检才能发现尸体保留的线索。

假设被害人家属原先不同意解剖,把尸体土葬掩埋的话,还有劝说其开棺验尸的可能性。

一旦让火葬合法化,直接把尸体烧了,很难再得到更多线索。

她却也不是极力反对火葬,从阻断传染病的角度,火化病人尸体是能起到更好防范作用。

莫伦不走极端,但白毛尸体失踪事故,表明是有人在走极端。

她想起昨天下午研讨会散场,在学校门口感觉到的窥探。那不一定是冲自己来的,也可能是冲着其他参会者——比如盯上了卡恩斯。

莫伦先问两位门卫:“你们确定昨夜没有可疑人士进出大门?有没有查过围墙四周,是否发现奇怪脚印?”

贾斯丁摇头:“我发誓,真的没有在门卫室见到古怪人影出没。”

佩奇:“今天凌晨两点左右,下了雨。围墙四周的泥地都湿了,如果有人翻墙的话,一定会留下脚印。

早上,我们发现遗体不见了,我和佩奇也绕了围墙两圈,没看到古怪鞋印。尸体很沉,我觉得小偷做不到不留痕迹地偷走它。”

另外,所有锁头都没遭到破坏,这让白毛尸体更像是凭空消失。

莫伦问:“太平间的钥匙有遗失或被盗窃过吗?”

贾斯丁与佩奇一起摇头。

佩奇表示:“太平间营业以来,没出过偷盗事件。”

莫伦看向老板卡恩斯:“您保管的钥匙呢?还在吗?”

“在啊,当然在。”

卡恩斯非常肯定,直接从大衣口袋里取出钥匙串。“我都是随身携带。”

莫伦:“昨天研讨会后,您去了哪里?是直接回家,还是去了酒吧或餐厅?”

卡恩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样问,但他如实回答了。

“大概19点,我先去吃了一顿法餐。21点半左右,我到「猛虎酒吧」喝了两杯,大概是零点前回家的。”

莫伦:“吃饭或喝酒的时候,您应该脱下了外套。您能确定整个过程中,钥匙始终在您的视线范围内吗?”

“额……”

卡恩斯努力回想,“我确实不可能分分钟注意外套,但它始终放在我伸手能够到的位置。”

麦考夫听到这里,基本确定卡恩斯的钥匙被偷走过。

熟练的小偷不用两分钟,可以完成偷窃钥匙——泥印倒模——把钥匙放回原位的动作。

麦考夫问:“昨天在酒吧,您有没有被不认识的人搭讪,然后聊得热络?”

卡恩斯点头了,但觉得这也正常。“在酒吧遇上陌生面孔,也不奇怪。”

莫伦:“但霉尸不见了,就要怀疑您的钥匙串在酒吧被人顺走倒模的可能性。”

卡恩斯有些不愿相信自己身上的纰漏。

“昨夜十点,对方偷走我的钥匙去倒模。然后抓紧时间配钥匙,赶在今夜凌晨两点下雨前完成盗尸。全程没有引起门卫注意,听起来不像是一般小偷。”

莫伦:“您也说了,开设火葬场让您树敌颇多。对方能雇佣团伙作案,偷走白毛尸体对火葬场的负面影响可不轻。”

卡恩斯立刻想到竞争对手能从管不到位上攻击他。

另外,不能排除是来自教会的警告,改变传统的土葬习俗就是对教会的挑衅。

“不过……”

莫伦却是口风一转:“我认同佩奇、贾斯丁的话。尸体很重,即便是小偷团伙作案,想不留痕迹地从墙头把尸体运走,是有一定难度的。”

卡恩斯有点晕了,“您的意思是?”

莫伦看向麦考夫。

麦考夫微微点头,望向窗外。

从太平间所在区域的一楼往外看,二十五米外是火化区,那里竖着一根大烟囱。

麦考夫问卡恩斯,“事发后有没有检查过焚化炉?”

“什么?”

卡恩斯更懵了:“为什么要查焚化炉?您该不会认为霉尸被人放到焚化炉内了吧?”

两位门卫没有查过火化区,是想都没想到要去查。

尸体被盗也好,死而复生也罢,怎么会进入焚化炉呢?

贾斯丁:“偷白毛尸体,不是为卖一个好价钱吗?怎么可能把它从停尸柜移到炉子里?”

佩奇:“这样做是多此一举。原定在明天把布朗火化,小偷何必抢搬尸工的工作。”

葛莱森警探也觉得可能性不大。

“偷窃、配钥匙、运出尸体、装入焚化炉,费力不讨好地做这些事,逻辑上不合吧?”

麦考夫:“这却能够解释为什么找不到尸体被偷运翻出墙的痕迹。听起来不可思议,不代表不会发生。”

莫伦也是这样认为的,问老板卡恩斯。

“火化区的钥匙,谁有?”

卡恩斯:“一共两串。一串我随身携带,一串我藏在了家里。每天,我上班开门后,再使用焚化炉。”

莫伦:“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盗配您的钥匙串。”

“现在去看看。”

卡恩斯也不多争辩,布朗的遗体是否在焚化炉,去验证就能知道结果。

十分钟后,结果出现在了面前。

火化区的锁头也都没有被破坏。

打开两台焚化炉的合金门,里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90-100(第7/21页)

空空荡荡,飘出一股隐隐的焦炭味,可没有半点白毛尸体的影子。

卡恩斯没见到白毛尸体,情绪并没有转好。

如果炉内藏尸,别管小偷奇怪行为的背后目的,好歹他能向客户交代。

现在距离火化时间只有四十八小时,他从哪里变一具尸体出来?

麦考夫凝眸看着焚化炉,转身问:

“卡恩斯先生,您对焚尸燃料的库藏情况了解吗?昨天最后一次焚烧之后,有没有盘点燃料的库存?”

卡恩斯:“当然盘点了,每个星期六都会盘点。”

麦考夫:“请您再去查一下燃料是否少了。”

卡恩斯愣了半分钟,这次他听懂了。

“您该不是怀疑尸体被烧了吧?然后,对方又清走了骨灰?为什么啊?”

麦考夫微笑:“您先去查查燃料,如果缺失的话,再去想对方的动机。”

卡恩斯去隔壁房间,打开了燃料存放柜。

清点后发现,与昨天下班前库存对比,真的少了一份燃料,刚好能够焚烧一具尸体。

“奇怪!太奇怪了!”

卡恩斯想不通了,“难道小偷真的把布朗的尸体烧了?”

莫伦望向焚烧炉内部。

在非工作状态时,炉内昏暗,只能借着外部光线看到入口的大致情况。

内壁是砖石结构,地面中央有一条沟槽。沟槽能聚拢尸骸燃烧剩余物,便于收集骨灰。

想要检查细节,必须进炉。

莫伦:“卡恩斯先生,请给我一盏煤气灯,我进去看看是否有别的线索。”

麦考夫随即补充:“卡恩斯先生,是两盏灯,谢谢。我也进去瞧瞧。”

说着,麦考夫侧头向莫伦微笑。

邀请他一起参观火葬场,怎么能把他独自留在炉口,让他缺席焚化炉深度游。何况面对未知区域,有必要双人进入,那更保险。

莫伦挑眉,微微颔首。

福尔摩斯先生愿意与她一起进入焚化炉,是好事,很能提升检查效率。

莫伦看向葛莱森探员:“那就劳烦您在炉口等候,说不定要递一些别的工具。”

葛莱森郑重点头:“请放心,我会一直守着。”

他懂,必须有一个熟人留守。不只是为了传递工具,也要谨防炉门关闭等突发事故。

焚化炉像是一头静默的怪兽,正张开血盆大口。但凡被它吞噬的人类,将会化成一团灰烬。

莫伦与麦考夫拿到了煤气灯,顺着推尸体入炉的轨道,一前一后走进入“怪兽”的体内。

两人举着灯。

望向焚化炉内壁,砖块上累积着粘黏的骨灰残痕。有的砖面灰浆因为长期高温而剥落,需要修补了。

两人来到火葬场的核心位置。

头顶烟囱,冷不丁窜入一阵风。

寒意顺着后脑勺,贴着后颈,向脊椎蔓延。

麦考夫:“站在焚化炉中心,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莫伦:“幸好没有觉得身体暖暖的,那必须立刻夺路而逃,否则会从如沐春风到烈火焚身。”

麦考夫:“被活活烧死,真是不体面的死法。”

不过,两个人的骨灰混在了一起,绝对不会感到孤独。

后半句没有说出来,他迅速移开目光。随意瞥向脚边,看到了一颗牙齿躺在地面上。

第94章 Chpter94

Chpter94

一颗牙齿, 被卡在焚化炉的地面沟槽中。

麦考夫将它捡了起来。发现这颗牙齿没有牙根,还粘连着少量金属。

“我记得您提过,布朗佩戴的假牙取材人类真牙,是这一颗吗?”

莫伦细看, 这是一颗磨牙, 与给布朗尸检时发现的假牙一模一样。

“应该就是它。盗尸者没有谨慎到清除所有痕迹。”

以现在的火化焚烧技术, 70kg的死者火化后,骨灰加残骨不足2kg。

两人从头到尾观察火化炉的地面,仍能发现地面有零星的骨灰残余。但没有骨骼碎片被留下,都被清走了。

唯一证明炉内烧过布朗遗体的证据, 只有一颗他曾经佩戴的假牙。

这不免令人疑惑,为什么盗尸者要以这种手段对待布朗的遗体?动机是什么?

求财的话, 骨灰远不如霉尸值钱。

盗尸者只为亲手烧了布朗的遗体?

并且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在火葬场等待焚烧炉冷却后, 再进入内部清打扫。

其实,盗尸者压根不用做这些小动作, 只需耐心等到明天,火葬场会按照订单时间火化布朗。

是什么样的情感驱动, 让这个团伙必须执着于亲自动手火化?

莫伦捏着这颗假牙,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捕梦社纽约据点。

侦探肖恩追查一条人鱼, 查到了火灾后的捕梦社附近,当夜他因为花生过敏而死。

人鱼的存在, 听起来很荒谬。

侦探死在日常过敏的食物上, 听起来也很荒谬。

伦敦的盗尸者们冒险又费力地烧掉一具本就准备火化的尸体, 而且清扫焚化炉骨灰, 听起来更加荒谬。

当荒谬接二连三地出现,它只是巧合吗?

莫伦没在焚化炉里详说猜想。检查完毕, 不必多停留,先离开。

她对如今的火化技术挺感兴趣,但对设备的质量持一丝保留态度。

万一金属零件因前期的高温影响变形,这会入口的合金门恰好不小心卡住了,持续几小时无法正常开门呢?

莫伦:“走吧,出去再说。”

麦考夫站在炉内最深处,转身望向入口处。

炉子尽头距离入口其实不远,只有短短五米,可以看清警探葛莱森的神色。

不过,身处尸体焚烧炉内,客观的空间距离难免被心感觉影响。

环视炉壁石砖,粗糙不平的砖块表面密布着一个个细小孔洞。

几乎每个孔洞都附着骨灰,它们来自不同死尸,无声地诉说着尸体被烈火吞噬化作粉末的全过程。

这让焚烧炉里外的短短五米变成了一道天堑,隔开了生与死。

麦考夫不觉得恐惧,正因智,更知道不必多逗留。

他还没疯狂到迫不及待地去享受两人一起被关在焚化炉里的滋味。

“还需查一查隔壁的炉子。”

麦考夫说:“确认盗尸者是否先进行分尸,再分炉焚烧。”

莫伦点头,并不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盗尸者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检查就不可以百分百下定论。

进入隔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90-100(第8/21页)

焚化炉,确定地面不存在多余的骨灰。

看来盗尸者并非荒谬到底,没有先分尸再分炉焚烧的疯狂行为。

这次入炉搜查,获得真牙制作的假牙一枚。

由此推测布兰的霉尸是今天凌晨两点后,在火葬场内的焚化炉被烧成灰烬。

今天凌晨两点左右开始下雨,门卫室的佩奇、贾斯丁没能发现烟囱冒出黑烟。

为什么围墙四周没有发现盗尸者离开的足印?

除了盗尸者团伙有飞檐走壁的特殊技能,更大概率是这个团伙在早晨七点前后,趁门卫们前往太平间之际,直接从正门离开火葬场。

卡恩斯瞧着假牙与未完全扫干净的骨灰,只能接受这一串推论,很离谱但最接近事实。

他不禁发问:“那群盗尸贼为什么要这样做?”

莫伦:“以下只是我的个人推测。这群人是冲着霉尸来的,想获得的却不是躯体,而是被火化后的残骸。基督教中提倡土葬,别的宗教却不一样。不知您有没有听过佛教中的舍利子一说?”

卡恩斯摇头。

莫伦简述舍利子的来历,相传最早来自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其遗体,所得的结晶体。后来,历代佛家高僧火化后,也有机会出现类似遗骨。

卡恩斯恍然:“布朗不是佛教高僧,但他的尸体很特殊,发生霉变,全身长出白毛。

盗尸团伙盯上了霉尸,认为烧了这种特别尸体,也许会出现类似舍利子的特殊物品。”

莫伦点点头,“不错,我认为盗尸的动机与这个方向有关。”

麦考夫立刻明白这样推测的起因。

焚尸取宝很离谱,与侦探肖恩接近捕梦社后,身上发生的事件一样荒诞。

杀死布朗的凶手匡茨,是叛出捕梦社的外围成员。

游乐园杀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传到美国之后,不可能不被捕梦社核心成员察觉。

捕梦社了解案情动态,就会注意到布朗的尸体发生特殊霉变。

照此一来,火葬场盗尸团伙与捕梦社之间很可能有某种关联。

更深的推测没必要告知卡恩斯。

麦考夫注意到另一点:“操作火化炉需要一定的技术吧?如果是新手,能把尸体一次性焚烧到位吗?”

“新手做不到,这活得练。”

卡恩斯采用的焚化炉谈不上高精尖设备,但没经验的新人也玩不转。

福尔摩斯先生的这句话提醒他了。

火化尸体时加多少燃料、分几次添加、什么时候熄火等等,这些事都有讲究。

卡恩斯:“能把尸体烧得干净,盗尸团伙里必有精通焚烧的人。这样讲的话,嗯……”

麦考夫瞧着卡恩斯犹疑的神色:

“您是想起昨夜在酒吧遇到什么可疑人士?”

卡恩斯:“不是可疑,我是感到奇怪。从火葬场的情况看,盗尸团伙很专业。但回想昨夜与我聊天的几个陌生人,他们看起来却都不怎么精明。”

盗尸团伙的行为堪称猖狂。

不仅潜入偷尸,卡点精准,而且还把火葬场的作用利用到极致,直接在这里烧尸。

就像是一伙盗贼入室打劫,居然使用了失主家的厨房与食材,烧菜做饭,大吃一顿。

昨夜,卡恩斯在酒吧与一些陌生人聊天,那些人不似有类似胆大包天的性格。

卡恩斯努力回忆谁可能是盗走他钥匙的小偷,想到可能有作案时间的三个男人。

记不清三人具体长相,只能描述大概外形,而听口音他们都是伦敦本地人。

莫伦取出速写本,画出三人的肖像让卡恩斯确认,“您看看,有哪里需要改动?”

卡恩斯:“这个人鼻子再塌一点,那个人有些地中海秃顶,还有……”

修修改改,有了三幅相似素描图。

卡恩斯不能保证这是三人的真实相貌,他可能记错一些细节。

莫伦将素描图递给葛莱森警探,“制作副本,试着找一找图上的人。”

话是这样说,但有心准备。

即便画中人偷配了火葬场钥匙,却不一定是盗尸者。

不得不提防这是一种转移视线的手段。

盗尸团伙雇佣伦敦本地小偷,把火葬场的钥匙倒模搞到手。

如果警方盯着本地小偷调查,不管是不是能抓到人,都让盗尸团伙有了脱身的时间差。

葛莱森收好肖像图,而今天对火葬场的调查远未结束。

接下来要一英寸一英寸地搜查事发地,从太平间、围墙、客户接待处等,都要查一遍。

哪怕门卫贾斯丁与佩奇自称检查过了,没有找到更多线索,却不能只听他们的说辞就认定那些都是事实。

从11:40开始勘验,期间吃了顿简餐,一直查证到下午16:50,没有更多收获。

没有脚印、没有奇怪指纹、没有可疑物件,盗尸团伙非常专业地没留下痕迹。

想要抓住这个专业团伙,仅凭手头的线索远远不够,无法定位其行踪。

卡恩斯考虑要怎么向布里安解释她弟弟的尸体是如何被人盗走焚毁。

苏格兰场开始寻找画像上的三个男人,而更多的线索何时出现,恐怕只能交给运气。

麦考夫回到蓓尔美尔街。

坐在起居室的沙发上,凝望着莫伦今天赠送的小苍兰。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手,轻轻抚摸花瓣。

奶油黄的小苍兰,花香自带了几缕水果甜。恰如它的花语,能够给人以幸福的感觉。

他不免回想白天的火葬场之行。

盗尸团伙的行事是很荒谬,而在某些瞬间,自己的思维是否也感性到荒谬了?

不然,怎么可能在焚烧人类尸体的砖炉中,冒出自己与莫伦的骨灰混合在一起就不会孤单的离谱念头。

“噼啪——”

壁炉里,响起柴火爆裂声。

麦考夫仿佛感觉到火苗灼伤指尖,迅速收回抚摸花瓣的手指。

倏然起身,走向书房,翻出人皮书。

封面《欧美爱情故事集》的字迹依旧,但内页的故事文字都消失不见。

这就像是一颗结构不明的不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爆.炸,把任务者的生命永远留在梦境世界。

谁也无法保证,他与莫伦的下轮通关任务中不会发生目标冲突。

因此,还是让智多一些,不要逾越某条界限。

他怕自制力抵不过感情用事,做出错误的选择。

*

*

翌日,周一。

晚餐后,麦考夫前往花园街6号拜访莫伦,告知她一个消息。

“今天接了临时任务,我明天上午出发去纽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90-100(第9/21页)

麦考夫说:“刚好,我先一步去探路,实地接触捕梦社的纽约分部废弃据点。”

莫伦略感诧异,之前两人谈论过十二月下旬去美国调查的计划,而明天就走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

是赶巧地白厅临时委派给麦考夫某个出国任务?

还是他本人主动申请外勤,顺路想要先一步抵达纽约?

因为昨日的火葬场盗尸者吗?

在伦敦难查捕梦社的踪迹,不如直接抄底这伙人的老巢?

还是有别的原因?

比如给过热的心降一降温。

莫伦可没忘记,昨天是麦考夫先动的手。

他使用了一招无声胜有声,才让自己主动开口邀请一同前往火葬场。

推论只是推论。

莫伦不动声色地说:“辛苦您了。抱歉,我无法提前动身与您一同前往纽约。这两周期末考核,我必须留在伦敦。”

麦考夫毫不在意地微笑:

“您完全不用致歉,这次是赶巧,让我能借工作之便提前去纽约。您安心考试,等放假后,再按照原定的计划出行,来纽约与我汇合。”

“好,我们之后纽约汇合。”

莫伦又一本正经地反问:“您应该不会冲动行事,做孤胆英雄,独自深入敌营吧?等我到纽约时,徒留一则您失踪的消息给我吧?”

麦考夫笑了:“我在您心中的形象,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请放心,我会等候在纽约港,亲自为您接船。”

“那就说定了。”

莫伦:“祝您一路平安。”

“借您吉言。”

麦考夫站了起来。今夜,他不该有迟迟不愿离去的情绪,准备立刻告辞。

莫伦却叫住对方:“稍等,有一个小玩意给您。”

上楼,取来小物件。

打开绸缎,露出一枚镶嵌着海蓝宝石的领针。

莫伦:“给您的圣诞礼物。据说海蓝宝石能庇佑出海安全,现在您要跨洋远航,就提前让它陪伴您。您应该不会介意,我来不及对它进行精美包装吧?”

麦考夫看着别具设计感的海浪领针,不免一愣,这是意料之外的礼物。

迅速回神致谢:“谢谢,它非常精致。不用在意包装之类的小事,那完全不值一提。”

说着,他准备伸手去接,但手心只被塞了那块包装用的绸缎。

下一秒,却见莫伦突然向前靠近一步。

两人相距不到半米。

莫伦左手轻轻捏住麦考夫的衣领,右手拿着领针在他的领口附近比划。

她神色自若,似乎只是单纯地观察领针的颜色造型与福尔摩斯先生是否相配。

麦考夫却觉得蓦地被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他的衣领上被施加的力道明明轻到微不足道,却让他呼吸紧张,心跳加速,不知该往哪看才妥当。

抬眸,是近在咫尺的一张脸。莫伦的睫毛又长又密,似蝶翼般轻颤。

垂眸,是距离更近的那双手。

莫伦的手指修长。只差两三厘米,她的指尖就能触碰自己的颈部皮肤、喉结、甚至是打开第一颗衣领纽扣。

不!住脑!

麦考夫强迫自己停止发散思维。再想下去就危险了,联想力太好是一种错误。

此时,莫伦却退后一步,把领针放到麦考夫掌心。

她坦然地自夸:“不愧是我,设计的样式不错,从颜色到款式,它都与您很搭。”

莫伦又说:“您不必着急回礼。我应该会在圣诞夜晚上到达纽约,您接我的那天再把圣诞礼物给我就好。给我礼物,而不是您失踪的消息,多么好的安排。您认为呢?”

第95章 Chpter95

Chpter95

「有什么需要我认为的?」

麦考夫正在严格控制自己的大脑, 不让它过度联想。

听到提问慢一拍,反应过来了,莫伦的重点是再次强调让他注意安全。

麦考夫回答:“好。我会按照您的建议,等到圣诞夜纽约汇合时, 再向您送出回礼。”

他的音调平稳, 听不出多余的情绪起伏。

左手却握紧领针。仿佛隔着包裹领针的绸缎布料, 还能感觉到黄金与宝石上的一抹余温——是莫伦指尖的温度。

十指连心。

若有若无的余温,通过他的手指顺着血管蔓延至心脏。

麦考夫立刻把领针放到口袋中。

不能继续握着它,生怕心湖被加温过热,而不可控地沸腾起来。

他再次提出告辞:

“明天上午八点的轮船, 我得回去收拾行李。不打扰您,我先走了。”

莫伦不多挽留, 将人送到大门口。

“等您抵达纽约,电报联络, 发我一个通讯地址。”

“好。”

麦考夫:“再见。”

“再见。”

莫伦目送人走出三米远,她没有继续驻足停留, 干脆地关门。上楼,去书房, 加快速度撰写期末论文。

街灯下,麦考夫回望了一眼被毫不留恋就关上的大门。

轻轻触摸装着领针的口袋, 抿了抿唇,转身也大步离开。莫伦这样做, 很好。她这样做, 就好。

*

*

有的人走了, 似乎不曾带走一缕云彩。

伦敦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 变得安稳宁静。

日日夜夜,这座城的喧闹依旧。

整整八天, 苏格兰场广撒网式调查,但无人发现盗走火葬场老板卡恩斯钥匙的可疑男士。

离谱事件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苏格兰场接到报案,不是要警方抓人,而是要求去大英博物馆抓鬼。

雷斯垂德: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还有十天是圣诞节,人也好鬼也罢,怎么不能稍微消停一下?

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美其名曰他逮住游乐园凶杀案的凶手匡茨,与伦敦著名鬼怪「雌雄双煞」有过间接接触,就把他派去大英博物馆调查了。

雷斯垂德有苦说不出,杀手匡茨是自己抓住的吗?

依照匡茨本人的证词,是他掉到了「雌雄双煞」设置的鬼怪力量陷阱中。

难道自己要祈祷此行博物馆,也获得「雌雄双煞」的帮助?

这种白日做梦的想法,他十岁就没有了。

大英博物馆下设众多部门与展厅,这次闹鬼的是不对外开放的某间库房,?*? 存放着来自两河流域的文物。

三天前,第一次闹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第一领主[全民求生] 成为世界一流的网球选手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病美人他太钓了! 被怪物饲养之后[人外] 是桌宠,才不是病毒! 蛮荒蛇蛇饲养手札 重生后和怨夫破镜重圆了 在红脑袋与猫耳间,我选了猫耳? 养不起